梁开平四年十月,梁朝、宋州、辉州、亳州那边的河水涨了,朝廷下令各州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这意思就是说,那会儿老百姓日子不好过,皇帝赶紧让人把粮仓打开,借粮食给老百姓度过难关。

十一月,刮起了大风,皇帝又下诏说:“从月初到现在,这怪风一直没停,应该举行祈祷仪式。” 这说明当时人们相信祈祷可以消灾避难,皇帝也挺重视这件事的。

唐同光二年七月,汴州雍丘县下大雨,还刮大风,树都被刮倒了,庄稼也受损严重。曹州更是发了大水,平地都淹了三尺深! 八月,江南也大雨成灾,河水漫溢,都流到郓州地界去了。十一月,中书省和门下省上奏章说:“今年秋天,全国很多州府都发了水灾,老百姓交的秋税,请求免除一些。”皇帝就同意了。

三年六月到九月,一直下大雨,江河都决堤了,老百姓的田地都被毁了。七月,洛水水位暴涨,天津桥都被冲坏了,河边的房子也都被冲走了,大家只能用船渡河,每天都有船翻人亡的。邺都那边也报告说,御河在石灰窑口涨水,不得不开辟旧河道来分流。巩县的河堤决堤了,仓库也被冲坏了。八月,皇帝下令说:“听说天津桥还没修好,百官都得坐船过河,结果还因此翻船,弄得一身泥巴。从现在开始,文武百官三天上朝一次,宰相每天都要到中书省办公。”

四年正月,皇帝又下令说:“从京城到各地,千里之内,到处都是水灾,流离失所的人越来越多。从今月三日开始,要避开正殿,减少膳食,取消宴会节省开支,来回应上天的惩罚。去年受灾的乡村,如果还有缺粮或者逃难的人家,夏税秋税以及其他各种赋税,都交给当地官吏仔细核查,全部免除,并且一年之内不得再派他们做杂役。京城和各县如果有存粮,都必须降价出售,以救济百姓,如果不遵守,就上报朝廷。” 这说明皇帝为了救灾,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从自身做起,节衣缩食,还免税,放粮,一系列措施都用上了。

长兴元年夏天,鄜州(fū zhōu)那边报告说,发大水,水都漫进城里了,好多人都被淹死了。三年四月,棣州(dì zhōu)也报告说,大水冲坏了城墙。同月的己巳日,郓州(yùn zhōu)报告说,黄河水涨得漫过河岸,宽达三十里,汹涌地往东流去。五月丁亥日,申州(shēn zhōu)上报说发了大水,平地水深都达到七尺。同月的戊申日,襄州(xiāng zhōu)报告说,汉水水位暴涨漫进城里,冲毁了很多民房,连均州(jūn zhōu)的城墙都给冲坏了,水深达三丈,老百姓都爬到山上躲避洪水,还画了图来上报情况。同月的甲子日,洛水也发大水,冲毁了很多民房。六月壬戌日,汴州(biàn zhōu)报告说,下了很大的雨,雷还把文宣王庙的讲堂给劈了。十一月壬子日,郓州又报告说,黄河水暴涨,淹死了四千多户人家。

三年七月,好几个州都发了大水,宋州、亳州、颍州受灾尤其严重。宰相们上奏说:“今年秋天宋州管辖的地区,水灾最厉害,好多老百姓都逃荒了,粮食价格也涨得飞快。我们商量了一下,建议从宋州的粮仓里拿出粮食,按时卖给百姓,救济一下穷苦的人们。”皇帝批准了。同一个月,秦州(qín zhōu)也发了大水,窑谷里的三十六个居民被淹死了。夔州(kuí zhōu)的赤甲山山体滑坡,引发大水,淹死了很多居民。

清泰元年九月,连续下雨,庄稼都受灾了。皇帝下诏说:“这么长时间雨不停,按照礼制应该举行祈雨仪式,要打开都城的城门祈雨,三天雨还不停的话,就要祭祀山川,向宗庙社稷祈祷。应该让太子宾客李延范等人打开城门祈雨,让太常卿李怿等人祭祀宗庙社稷。”

话说晋朝天福年间刚开始的时候,高祖要起兵造反,地点选在太原。结果,太原城里好几处井泉都突然水位暴涨,水漫出来了。四年七月,西京(洛阳)发了大水,伊河、洛河、瀍河、涧河都涨满了,连天津桥都被冲垮了。八月份,黄河在博平决堤,甘陵也发了大水。到了六年九月,黄河又在滑州决堤,水一股脑儿往东流,老百姓都爬到土堆上躲避,被洪水隔离开来了。朝廷赶紧下令各地调集船只救灾。兖州、濮州一带都被洪水冲毁,淹死了很多人。朝廷就派鸿胪少卿魏玭、将作少监郭廷让、右金吾卫将军安濬、右骁卫将军田峻这四位官员到滑州、濮州、澶州、郓州去查看水灾造成的农田损失,并且慰问受灾的百姓。兖州又上报说,黄河东流,河面宽达七十里!一直到七年三月,朝廷才命令宋州节度使安彦威带领民夫去堵塞决口。黄河水势平息后,他们在决堤的地方立碑建庙。

开运元年六月,黄河和洛河水位暴涨,冲垮了堤坝,郑州原武、荥泽县一带黄河决堤。

周朝广顺二年七月,下起了暴雨,京师(洛阳)积水深达两尺,房屋倒塌无数,根本数不清。各地州府都报告说下了大雨,河渠到处泛滥成灾,农田受损严重。三年六月,各地又发了大水,襄州的汉江水位暴涨,水漫进了城里,城里积水深达一丈五尺,仓库里的东西都被冲走了,淹死的人也很多。

唐朝同光二年十一月,镇州发生了地震。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夜里,魏州、博州、徐州、宿州地区发生了大地震。

天成三年七月,郑州发生了地震。

长兴二年六月,太原发生了地震,从二十五日子时一直持续到二十七日申时,震动了二十多次。左补阙李详上书说:

我听说天地运行的道理,是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来展现给人们的;鬼神的情感,是用祸福来表达的。帝王将相,遇到祥瑞也不过分高兴,遇到灾异就马上感到惊恐,无不谨慎畏惧上天,思考着如何回应天谴。我听说北京最近地震次数比较多。我曾经看过史书,看到高宗皇帝时期,晋州发生地震,皇上就问群臣:“难道是我的政教不明,才导致晋州地震吗?”侍中张行成奏道:“天是阳,地是阴,天是君的象征,地是臣的象征,君应该有所作为,臣应该安分守己。现在晋州地震,十多天都没停,恐怕是宫中有人私下议论,臣下有阴谋。而且晋州是陛下您的封地,现在那里地震,更是应验了这一点。希望陛下您能深思熟虑,防止祸乱的发生。” 另外,开元年间,秦州发生地震,朝廷就派官员前去慰问,并且派使者祭祀山川,对于受损的百姓,则根据情况妥善安置,并上报朝廷。

陛下您中兴唐朝的基业,是从晋阳开始的,现在帝乡频发地震,理应引起您对天命的思考。更何况您圣明地治理天下已经六年了,年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繁荣。我担心上天用意在于提醒陛下不要忘记创业的艰难,不要产生功成名就后的骄傲自满情绪。所以希望陛下能委派信任的亲信,同时挑选有功劳的贤臣,前往北京慰问,秘密调查了解百姓的疾苦,隆重举行祭祀山川的仪式,然后以此为鉴,吸取前朝兴亡的教训,学习历代圣贤的治国方略,提倡说实话的作风,停止那些不紧急的事务。

明宗皇帝非常赞赏他的建议,赏赐了他三品官服。十一月,雄武军的士兵上奏说洛阳地震。三年八月,秦州又发生地震。

汉乾祐二年四月丁丑日,幽州、定州、沧州、营州、深州、贝州等地都发生了地震,幽州、定州地震最为严重。

周广顺三年十月,魏州、邢州、洺州等地连续几天发生地震,一共十多次,魏州地震最为严重。

梁龙德年间将近结束的时候,许州进贡了一只绿毛龟,宫中特地建造房屋来饲养它,并命名为“龟堂”。有识之士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唐朝天祐十八年二月,张文礼在镇州造反。那时候,河里的水变了颜色,跟血一样红,好多鱼都死了,浮在水面上。懂点儿事儿的人都说,这肯定要完蛋。到了十九年,定州刺史王处直死了。之前,王处直自己给自己立了块德政碑,还在衙门里建了个楼,说看见龙了。有人去看,其实就是条黄色的壁虎。王处直觉得这是祥瑞,还特地做了张龙床给它住。 还有,城东麦田里,好几百只喜鹊,平地搭窝。王处直觉得这是他德行感召来的。懂行的人私下议论说:“虫子蛇啊这些阴邪的东西,一般都藏在山里水里,现在跑到屋子里来了,人没好日子过了。南方属火,火代表礼,礼崩坏的话,鸟类就会反常。以此类推,上面的人要是失德,那肯定坐不安稳。” 结果,他儿子把他给废了。

应顺元年闰正月丙寅辰时,唐朝的闵帝去至德宫,刚出兴教门,就有一只老鹰从天上掉下来,死在皇帝面前,那天,刮大风,天还黑乎乎的。

清泰元年十月辛未巳时,有一只金黄色的野鸡,从南方飞进中书省,停在政事堂上面,官吏赶也赶不走,好半天又飞走了,飞到北方去了。那天,老百姓家有人抓到它了。两年后,邺城西边李固镇,有一只大老鼠和一条蛇在桥底下打架,一直打到下午申时,蛇输了,死了。三年三月戊午,洛阳狮子门外,老鼠和蛇又打起来了,这次老鼠赢了,把蛇给杀了。夏天四月戊子,一只熊进了城,长得像人一样,还袭击人。还有一只熊从老君庙南边往城里走,正好赶上皇帝出巡近郊,随行的官员把它射死了。

汉朝乾祐三年正月,明德楼里跑出来一只狐狸,抓住了,它的毛比一般的狐狸长,肚子上还有两条腿。

周朝广顺三年六月,河北好几个州十几天没看见乌鸦,后来乌鸦都聚集在泽州、潞州的山谷里,停在树林里,把树枝都压断了。那一年,好多人得病死了。到了显德元年,河东的刘崇被周朝军队打败了,死伤无数,血流成河,所以说,这些异象都是预兆。

显德元年三月,潞州高平县,县城南边平地上,喜鹊在搭窝,窝里还有七八只雏鸟。

梁朝开平元年六月,许州、陈州、汝州、蔡州、颍州五个州,都出现了蝗虫,好多野鸟一起飞,遮天蔽日,把蝗虫都吃光了。

唐朝同光三年九月,镇州上报说,蝗灾严重,庄稼受损。

晋朝天福七年四月,山东、河南、关西好几个郡县都闹蝗灾,庄稼颗粒无收。到了八年四月,全国各地都飞蝗肆虐,把田里的庄稼和树叶都吃光了。朝廷下令让州县长官组织百姓捕蝗,华州节度使杨彦询和雍州节度使赵莹还规定,百姓捕蝗一斗,就用官府的粮食奖励一斗。当时蝗灾和旱灾接踵而至,百姓流离失所,饿死的人遍地都是,关西地区饿死的人尤其多,死了十七八分之一的人口。朝廷因为军队的粮食供应不足,就派使臣到各地征收粮食,从这以后,晋朝的国运就开始衰败了。

汉朝乾祐元年七月,青州、郓州、兖州、齐州、濮州、沂州、密州、邢州、曹州都报告说,蝗虫大量出现。开封府也上报说,阳武、雍丘、襄邑等县发生蝗灾,开封尹侯益派人用酒肉祭祀蝗虫,结果很快就被八哥吃光了。朝廷下令禁止捕杀八哥,因为八哥有吃蝗虫的奇特本领。第二年五月,博州报告说,有八哥变成了蝴蝶飞走了。宋州报告说,蝗虫一夜之间抱在一起死了,官府还派人祭祀它们。

唐朝天成四年十一月,汝州发生大火,烧毁了羽林军营五百多间房屋。在此之前,司天监上报说,荧惑星进入羽林星宿,预示京城将发生火灾,要做好防火准备,果然应验了。

长兴二年四月辛丑日,汴州封禅寺的门突然着火,大火蔓延到附近的房屋。同一个月,卫州也报告说,黎阳发生大火。在此之前,朝廷曾下令各地做好防火准备,这次火灾也验证了之前的预兆。三年十二月壬戌日,怀州军营里三个地方同时起火,但是只要有人过去,火就灭了,并没有烧毁营房。明宗皇帝对侍臣说:“这是火妖作祟吗?”侍臣回答说:“恐怕是有人故意放火,应该仔细调查。”

晋朝天福三年十一月,襄州报告说,大火烧毁了居民一千多户人家。九年春天,左龙武统军皇甫遇跟随少帝到郓州北面与契丹作战,就在作战的前一天晚上,牙帐上出现了荧荧的火光。

公元958年四月,吴越王钱俶上奏说,十天前的晚上,杭州城发生大火,府衙几乎都被烧光了。宋世宗皇帝立刻派使者带着圣旨前去慰问。

公元933年春天正月,在潞州军营里,有个叫李思安的人上交了一份奏章。奏章说,壶关县乡下有人砍树的时候,树倒了,树干却神奇地裂成了两片,里面显现出六个字,字迹像这样写着:“天十四载石进”。 他把树干的样子画了下来呈给皇帝。梁太祖觉得很奇怪,就让百官看,但谁也解释不清楚这六个字是什么意思。等到晋高祖即位后,人们才明白过来,虽然这六个字里包含了“石进”二字,但按照干支纪年法计算,这“十四载”其实就是二十九年。 懂行的人说:“‘天’字,是从‘四’字里抽出两笔,加在旁边,就成了‘丙’字;‘四’字去掉中间两笔,加上‘十’字,就成了‘申’字。晋高祖即位的那一年,正是丙申年。”

公元908年,长柳巷田家有一棵枯死的桃树,树根原来的坑还留着呢,结果有一天早上,这棵树竟然奇迹般地自己站起来了,走了几十步,又回到了原来的坑里。田家人吓得四处逃散。当时人们议论纷纷,说这就像汉昭帝时候上林苑里枯死的树木重新长出枝叶一样,当时树木上生出虫蛀的文字,预示着宣帝的兴起。现在这树木的纹理也形成了文字,倒下后又重新站立起来,这难道是后唐庄宗中兴的预兆吗?

公元923年冬天的十二月辛卯日,亳州太清宫的道士上奏说,圣祖殿前一棵枯死的桧树又长出了一根新枝,他们还画了图呈上来。

后唐清泰年间快要结束的时候,末代皇帝祖先的坟墓旁边,一座古老佛寺里的石像,突然不停地摇晃,看到的人都感到非常惊讶。

开运元年七月一日,那一天,小皇帝在明德门举行仪式,宣布大赦天下,改元。 结果,当天就下起了特大雷雨。明德门里有个井亭,亭子里有个石盆,盆子下面有条排水槽,槽口雕了个龙头。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天晚上,石盆、排水槽和龙头竟然自己飘移了几十步远,而且龙头还断掉了!懂点风水的人就说:“石,那是国姓啊!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石氏家族要倒霉了,甚至要灭亡!”

两年后的正月,在汴州封丘门外,护城河东北角的水面上,出现了奇怪的景象:水上出现了像大树枝叶一样的东西,密密麻麻连在一起,足有几十株,就跟一幅画似的,全城的人都跑去看。 懂行的人说:“想当年唐朝景福年间,卢彦威在浮阳护城河也见过这样的树形水纹,当时有个得道高僧辞官回乡,就说过:‘这地方将来会发生战乱。’ 结果到了光化年间,这个地方果然被燕王刘仁恭给占领了。”

三年九月,发大水,太原的芦苇长得特别茂盛,最上面一片芦苇叶像一面旗子一样,而且都指向南方。 同年十二月己丑日,下起了雨夹冰雹。 同月戊戌日,大雾弥漫,霜降得很厉害,草木都结了冰。

汉朝乾祐元年八月,李守贞在河中造反,那地方的芦苇叶都像旗帜上的飘带一样。

周朝广顺三年春天,枢密使王峻要到青州上任,官府准备了仪仗用的旄节迎接他。 结果前一天晚上,这旄节竟然自己响了起来! 负责仪仗的人说:“以前后唐长兴年间,安重诲到河中上任的时候,他的旄节也响过,这都是木头成精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