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鄩,是山东安丘人。他爷爷刘绶,在密州做过户曹掾,后来追赠左散骑常侍。他爸爸刘融,做过安丘县令,后来追赠工部尚书。刘鄩从小就有很大的志向,喜欢研究军事战略,还广泛阅读史书。唐朝中和年间,他给青州节度使王敬武当兵,职位很低,是个小兵。王敬武死了以后,军队推举他的儿子王师范当留后(代理节度使),朝廷派崔安潜去青州上任,但是青州的老百姓不肯接受。 棣州刺史张蟾打算袭击王师范,王师范就派都指挥使卢宏去攻打棣州。结果卢宏竟然和张蟾勾结起来,假装撤兵,然后偷袭王师范。
王师范知道了这件事,就设下埋伏等着卢宏。等到卢宏来了,王师范摆宴款待他,事先还特意嘱咐刘鄩说:“卢宏一来,立刻把他杀了!”刘鄩按照命令,当场就把卢宏给杀了,跟卢宏一起谋反的人也都一起被处死了。王师范因为这件事很赏识刘鄩,就提拔他当马步军副都指挥使,然后攻下了棣州,杀了张蟾。朝廷因为王师范平定了叛乱,就封他为平卢军节度使。光化年间开始,王师范推荐刘鄩当登州刺史。一年多以后,他又被调到淄州,担任行军司马。
公元901年,唐昭宗跑到凤翔避难,朱温带着他的军队去迎接。结果李茂贞和宦官韩全诲伪造圣旨,号召全国的军队来支援,师范这老小子一看圣旨,激动地哭了起来,然后就派心腹偷偷摸摸地去抢朱温的地盘。各路诸侯都同时起兵造反,很多事情都走漏了风声,只有刘鄩带着少量军队成功占领了兖州。
一开始,刘鄩派了个小细作假扮卖油的,偷偷摸摸地打探兖州城里的情况,发现城墙下有个水洞,可以偷偷摸摸地带兵进去,于是就有了主意。刘鄩就告诉师范,要五百步兵,晚上从水洞偷偷摸摸地进去,一夜之间就拿下兖州城,城里一片平静,老百姓也没受什么惊吓。《金华子》里记载说:刘鄩占领了子城,军队精锐,城里的人都被吓住了,没人敢反抗。再加上兖州原来的州将很凶残,老百姓也不喜欢他,刘鄩就好好治理,老百姓都安居乐业了。
朱温派大将葛从周去攻打兖州。葛从周当时是节度使,带兵在外,他的家人都在兖州城里。刘鄩对葛从周的家人特别好,把他们接到好房子里住,好吃好喝地招待着,还亲自登门拜访了葛从周的母亲。等到葛从周来攻城的时候,刘鄩用轿子把葛从周的母亲请上城墙,她对葛从周说:“刘将军对我非常好,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我的儿媳也安然无恙。刘将军和你各为其主,你自己看着办吧!”葛从周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撤兵了。刘鄩把城里老弱病残和妇孺都放出城外,和将士们同甘共苦,一起吃饭穿衣,抵抗外敌,禁止士兵暴行,城里的人都很安心。
葛从周围攻了很久,刘鄩没有外援,城里的人开始动摇。有一天,节度副使王彦温偷偷跑出城去投降了,很多守城的士兵也跟着跑了。刘鄩的士兵拦都拦不住,刘鄩就让人平静地告诉王彦温:“请副使大人少带点人出去,不是我派出去的人,请不要带走。”他又对外公开说:“我派出去跟着副使的人就别拦着,私自逃跑的,就杀全家!”城里的老百姓听了都很感动,逃跑的人就停了下来。葛从周的军队听说后,怀疑王彦温有鬼,就把王彦温杀了。从此,兖州城更加坚固了。
后来,师范的军队越来越弱,葛从周就劝刘鄩投降,告诉他利害关系。刘鄩回答说:“等到青州的使者投降后,我就把城池交还。”公元903年11月,师范投降了,并且说之前派刘鄩带兵进入兖州,请求赦免他的罪过,同时也告诉了刘鄩。刘鄩就出城投降了。朱温很欣赏他的气节,说他有李英公的风范。
宋鄩被俘后,准备回大梁,就按照周朝的礼仪,收拾行装,备好马匹,请求回大梁。宋鄩说:“我还没收到梁王赦免我的命令,穿着好的衣服,戴着皮裘,不敢领命。”于是就穿着素服,骑着驴出发了。
快到要拜见太祖的时候,太祖要赐给他帽子和衣服,宋鄩说:“我是一个犯了罪的囚犯,请求戴着脚镣进去。”太祖没同意。见面后,太祖安慰、抚慰了他好一会儿,还和他喝酒。宋鄩说酒杯太小了。太祖说:“拿下兖州,那酒杯得多大啊!”马上就授予他元从都押牙的职位。太祖帐下的将领,都是从各地镇守回来的老将,宋鄩却是一个远道而来的俘虏,一下子就位居众人之上。他和那些将领见面,都用的是朝廷官员的礼节,太祖对他特别器重。
没过多久,就把他提拔为鄜州留后。当时,邠州和岐州的军队,经常侵扰鄜州的边境,宋鄩抵御防卫做得非常到位。太祖考虑到鄜州地处偏远,担心宋鄩有危险,就命令他放弃鄜州,率领军队驻扎在同州。天祐二年二月,宋鄩被授予右金吾卫大将军的职位,兼任街使。三年正月,太祖被授予元帅的职位,任命宋鄩为元帅府都押牙,金吾卫大将军的职务依旧不变。开平元年,他被授予右金吾上将军的职位,兼任诸军马步都指挥使。
那年秋天,他和其他的将领一起征讨潞州,被提升为检校司徒。三年二月,又升任右威卫上将军,仍然兼任诸军马步都虞候。五月,改任左龙武统军,兼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
话说那一年夏天,同州刺史刘知俊造反了,他拉拢了岐州人马,攻占了长安,还派兵把守着黄河和潼关。太祖皇帝亲自跑到陕州,命令王鄩西征。王鄩立刻就夺下了潼关,活捉了刘知俊的弟弟刘知浣,献给了皇帝。接着,王鄩带兵收复了长安,刘知俊丢下同州,逃跑了凤翔。太祖皇帝任命王鄩为佑国军和同州军的留后,负责当地防务。没多久,佑国军改名为永平军,王鄩被封为节度使,还兼任检校司徒、行大安尹、金州管内观察使,权力很大。那时候,西部边境还不太平,经常有敌人入侵,王鄩就认真训练军队,安抚百姓,独自承担着重要的军事责任。
四年后,王鄩又升任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官位越来越高。后来,朱温的儿子朱友珪篡位了,王鄩又升任检校太傅。乾化三年正月,王鄩的母亲去世了,按照规矩要守孝,朱友珪却命令他继续处理政务。等到朱友贞即位后,更是非常信任和重用他。第二年夏天,朝廷下令让王鄩回京,任命他为开封尹,还遥领镇南军节度使。没过多久,晋国军队又来攻打河朔地区,王鄩奉命和魏州节度使杨师厚一起抵抗,把敌人打退了。
九月,徐州节度使蒋殷也造反了,据城抵抗。当时朝廷派福王朱友璋去镇守徐州,蒋殷不肯接受替换,末帝就派王鄩和郓州节度使牛存节带兵去攻打他。蒋殷向淮南的吴国求救,吴国皇帝杨溥派大将朱瑾带兵来救援,结果被王鄩打败了。贞明元年春天,徐州城破了,蒋殷带着全家自焚而死,王鄩在火中找到了他的尸体,砍下头颅献给朝廷,朝廷又加封他为检校太尉。
三月份,魏博节度使杨师厚死了。朝廷把魏博分成了两镇,派李克用率领大军驻扎在南乐,表面上说是去讨伐王镕,实际上另有打算。结果魏博军队真的哗变了,把节度使贺德伦给抓了起来,还把钱财送给了太原(李克用的根据地)。
六月,晋王李克用亲率军队进入魏州。李克用派出一万精兵,从洹水转移到魏县。晋王李克用亲自来侦察,李克用早就在河边的树林里埋伏好了。等晋王到了,李克用就一声大喊冲了上去,把晋王围了个水泄不通,杀死了好多人,抓了不少俘虏,晋王差点儿就交代在那儿了,就差那么一点点就回不来了。
同一个月,李克用偷偷地带着军队从黄泽绕道西边,想直奔太原。出发前,他担心被晋军追上,就用草扎成人的形状,插上旗子,用驴驮着,沿着城墙走,走了好几天,晋军才发现。军队到了乐平,赶上连下了十来天的雨,部队没办法前进,李克用就整顿军队撤了回来。
魏州的临清,是储存粮食的地方,李克用带兵想去占领它。结果碰上了周阳五,周阳五是从幽州带兵过来的。没办法,李克用就改道去攻打贝州,在堂邑跟晋军相遇,李克用主动出击,把晋军打退了,还追击了五十多里,最后在莘县安营扎寨。李克用加固城墙,挖护城河,从莘县到黄河之间,修建了道路,方便运输粮草。
八月,皇帝下诏书说:“边境的事务,都交给将军全权负责。河朔几个州,一下子就丢了,军队疲惫不堪,困难一天天增多,退守黄河沿岸,很久都没了斗志。最近东边的诸侯们上奏章,都说仓库空了,军需物资不足,出征的士兵经常被敌人抓走,朕日夜担忧,心里非常害怕。将军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应该好好想想办法。如果听说敌人的兵力不多,就应该设下计谋,抓住时机消灭他们,这样朕的责任也就完成了,不会辜负先人了。”
将军鄩回复说:“我深受皇恩,担任着这个重要的军事职务,哪敢睡懒觉呢?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忠于职守。之前,我打算先西攻太原,切断他们的后路,然后再收复镇州、冀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预计只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平定河朔地区。没想到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国家还没安定下来,我刚出兵,就连续下了好几天的暴雨,军粮用完了,士兵们都生病了,我担心情况危急,难以掌控局面,就询问士兵们的意见,他们都想回家。每次驻扎休整的时候,我们都尽量占据有利地形,还想切断他们的粮道,并且占据临清。刚到宗城,周阳五奄的军队就杀到了,他们的骑兵来回冲杀,变化莫测。所以我带领大军退守莘县,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训练士兵,日夜戒备,等待敌人进攻。侦察敌营后发现,敌军数量非常多。楼烦的人个个都会骑马射箭,是强劲的敌人,不能轻举妄动。如果我能找到合适的时机,又怎么会坐视困难不断增加呢?我的忠心耿耿,上天都看得见。”
皇帝又派使者去问鄩取胜的策略,鄩说:“我没有特别的计策,只有每人发放十斛粮食,粮食用完了就一定能打败敌人。”皇帝大怒,责问鄩说:“将军囤积粮食,是准备用来充饥呢?还是准备用来打仗呢?”然后派中使督促作战。鄩召集众将领商议说:“皇上深居宫中,不懂军事,跟那些只知道纸上谈兵的人商量,最终只会坏事。大将出征,有时候不必完全听从君主的命令,战场上瞬息万变,哪能事先预料到呢?现在估计敌人实力,还不能轻举妄动,各位再想想办法吧。”当时众将都想要作战,鄩却沉默不语。
几天后,鄩再次召集众将领在军营里坐下,每人发放一个盛满河水的器皿,让他们喝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有的喝,有的推辞。鄩说:“这么点水都觉得困难,那奔腾不息的河流,又怎么能战胜呢!”大家都变了脸色。过了几天,鄩率领一万多人向镇州、定州的营地发动攻击。鄩军突然袭击,敌军上下大乱,杀敌无数。不久,晋军赶来增援,鄩军便撤退了。
公元892年三月,王重荣从莘县带兵偷袭魏州,跟晋王打了一仗,结果王重荣的军队大败,他本人赶紧往南跑,从黎阳渡过黄河,到了滑州。没多久,他就当上了滑州节度使,朝廷又让他驻扎在黎阳。
公元893年二月,晋王带着所有兵马攻打黎阳,王重荣死守抵抗,把晋王给打退了。王重荣回朝后,又当上了开封尹,还兼任镇南军节度使。同年,河朔地区失守了,朝廷把责任都推到王重荣头上,王重荣自己也觉得心里不安,就上表请求辞官。九月,他被免去了平章事,改任亳州团练使。正赶上淮南人寇掠蔡州、颍州、亳州三郡,王重荣奉命渡过淮河,到了霍丘,狠狠地打击了贼寇。
公元895年,兖州节度使张万进造反,还跟晋王勾结,请求支援。梁末帝派王重荣去攻打他,王重荣被任命为兖州安抚制置使。那年冬天,张万进已经快要撑不住了,他的一个小将邢师遇偷偷地投降了朝廷军队,于是很快就把张万进的城池攻下来了,砍下张万进的头献给了朝廷。十一月,王重荣被任命为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公元896年六月,王重荣被任命为河东道招讨使,和华州尹皓一起攻打同州。在此之前,河中节度使朱友谦偷袭占领了同州,还把自己的儿子朱令德立为留后,上表请求朝廷授予兵权。梁末帝大怒,就派王重荣去讨伐他。同年九月,晋将李嗣昭率兵前来救援,双方在城下展开大战,朝廷军队打输了,溃败的士兵逃回河南,很多士兵因为桥梁塌陷而溺水身亡,王重荣带着剩下的士兵退守华州罗文寨。之前,王重荣和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是亲家,朝廷军队西征的时候,行军到陕州,王重荣还派人送信给朱友谦,劝他归顺朝廷,可是朱友谦没听。就这样耽搁了一个多月。华州尹皓、段凝等人本来就嫉妒王重荣,就诬陷他故意拖延时间,养寇自重,等待援兵。梁末帝信以为真。
等到战败的消息传来,朝廷下令王重荣回洛阳。河南尹张宗奭奉命逼迫王重荣喝毒酒而死。王重荣去世时六十四岁,朝廷追赠他中书令的官职。他的儿子王遂凝、王遂雍另有传记。
贺瑰,字光远,是濮阳人。他曾祖贺延,因为贺瑰后来显贵,被追赠为左监门上将军。他祖父贺华,被追赠为左散骑常侍。他父亲贺仲元,被追赠为刑部尚书。贺瑰年轻的时候就很有气概,胸怀雄心壮志,碰上天下大乱就参军了。朱瑄当上濮州刺史兼郓州马步军都指挥使,提拔贺瑰当小将。唐朝光启年间初期,郓州三军推举朱瑄为留后,任命贺瑰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还上表朝廷授予他检校工部尚书的官职。后来朱瑄跟太祖李克用闹翻了,贺瑰奉朱瑄的命令,多次带兵在边境上活动。
乾宁二年十月,太祖李克用亲自带兵征讨兖州和郓州。十一月,朱瑄派贺瑰和太原将领何怀宝率领一万多兵去救援朱瑾,军队驻扎在待宾馆附近,切断了我们的粮草运输线。太祖侦察到这个情况,从中都带兵连夜奔袭一百多里,天快亮的时候到达钜野东边,跟贺瑰他们交战,兖州军队大败。贺瑰逃到棘冢上面,大声喊:“我是郓州都将贺瑰,愿意投降,请您千万别伤害我!”
太祖听到后,骑马跑到棘冢前,当场把他抓住了。还抓到了何怀宝以及几十个将领和官员,在兖州城墙下把他们全部杀了,只有贺瑰一个人被留下,解开绳索,把他安排在自己的队伍里;随后任命他为教练使,又上奏朝廷授予他检校左仆射的官职。贺瑰感激太祖宽恕他的恩情,暗中发誓要以身报效国家。
话说,天复年间,这位叫李瑰的将军啊,先是在平定青州叛乱中立了大功,被封为曹州刺史,还兼任先锋都指挥使,官职也升了,加了个检校司空的衔儿。后来天祐二年,他又跟着太祖皇帝平定了荆州和襄州,被任命为荆南两使的留后,没过多久就被朝廷召回,担任行营左厢步军都指挥使。开平二年十月,他又升任左龙虎军马步都指挥使。没过一个月,十二月,他又升任左卫上将军,还兼任六军马步都虞候。三年五月,他又升任右龙虎统军,没多久,又加了个检校司徒的衔儿,还被任命为邢州团练使。四年二月,他被调任泽州刺史,兼任昭义军节度留后,官职也升了,被封为开国侯。乾化二年七月,他又升任相州刺史,没多久又加了个检校太傅的衔儿。过了一阵子,他又转任左龙虎统军。
贞明二年,庆州发生叛乱,被李继陟给占领了。李瑰当时就以本官的身份担任西面行营马步军都指挥使,还兼任诸军都虞候,和张筠一起打败了泾州、凤州的三万叛军,攻下了宁州和衍州。到了三年秋天,庆州叛乱平定了。十二月,李瑰因为立功被任命为滑州宣义军节度使,依然保留检校太傅的衔儿,还加了个同平章事的头衔,紧接着又被任命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四年春天,晋军攻占了杨刘城。八月,李瑰和许州节度使谢彦章带领大军在濮州的行台村扎营,和晋军对峙了几个月。有一天,晋王率领轻骑兵来挑战,李瑰和谢彦章就利用伏兵发起猛攻,晋王差点儿就丢了性命。其实,李瑰和谢彦章之前关系就不太好,这年冬天十二月,他又被诸军都虞候朱珪给陷害了,李瑰就设下埋伏,杀了谢彦章,还有濮州刺史孟审澄、别将侯温裕等人在军中。这事儿以谋反的名义上报朝廷。同一个月,李瑰和晋军在胡柳陂大战,晋军被打败了,李瑰还阵斩了晋将周阳五。但是到了傍晚,李瑰的军队也败了。五年正月,晋军攻占了德胜,在河边设下栅栏。四月,李瑰率领大军攻打晋军的南栅,还用艨艟战舰堵住河道,结果晋军把我们的艨艟战舰给截断了,然后派兵增援南栅,李瑰只好撤军回行台,没多久就因为生病去世了,当时他六十二岁。朝廷追赠他为侍中。
老大叫光图,在后唐当官,是个供奉官。
康怀英,是兖州人。他本来叫怀贞,因为避了后唐末帝李柷的名字,所以改了名字。一开始,因为他骁勇善战,跟着朱瑾当了个小兵。唐朝乾宁四年春天,太祖李克用平定了郓州,就命令葛从周乘胜追击,赶紧攻打兖州。那时候朱瑾在丰沛一带搜集粮草,留下康怀英守城。葛从周的军队到了,康怀英听说郓州失守了,就投降了。太祖李克用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号,得到他非常高兴,很快就把康怀英提拔成军官。
光化元年秋天,跟着李克用叔父李克用叔琮去攻打襄州和汉州,康怀英带一支军队攻下了邓州。三年后,又跟着去征讨河朔地区,协助张存敬在易水上打败了燕军。天复元年冬天,太祖李克用率领军队去凤翔迎接昭宗皇帝。当时李茂贞派大将符道昭带领一万多兵马驻扎在武功,准备抵抗。太祖李克用命令各路军队进攻,让康怀英当先锋,带领士兵们冲锋陷阵,一鼓作气就打败了敌人,俘虏了六千多名士兵,缴获了两千多匹战马。第二天,太祖李克用才到,就对身边的人说:“这地方叫武功,现在我们消灭了叛军,这才是真正的武功啊!”于是召见康怀英,大大地夸奖鼓励他,还赏赐给他骏马和珍贵的器物。
公元908年四月,符道昭又带着大军在虢县的汉谷扎营。他选的营地,前面是条大深沟,后面靠着高高的山,地势险要,根本上不去。咱太祖就派怀英带着几千骑兵,火速去攻击他。道昭觉得怀英兵少,有点轻敌,就带着一万多士兵,过了深沟去叫阵。怀英一开始就用一千骑兵夜里偷袭,打得正激烈的时候,突然杀出伏兵,狠狠地打了岐军一个措手不及,岐军大败。
到了秋天八月,鄜州节度使李周彝在三原驻扎军队,准备支援凤翔。太祖就命令怀英去打他。李周彝一听,拔腿就跑,怀英一路追到梨园,顺势攻下了翟州,还抓住了守城的官员献给太祖。没过多久,岐军又跑到奉天扎营了。太祖让怀英在岐军东北方向安营扎寨,防备敌人。一天晚上,岐军突然杀到,猛攻怀英的营地。怀英怕半夜惊扰了全军,就只带着两千多人,对抗几万敌军。从半夜一直打到四更天,怀英身上中了十多处伤,岐军还是没攻下来,最后败退了。昭宗回长安后,还赏赐了怀英“迎銮毅勇功臣”的称号。
同年,淮南人听说青州、兖州叛乱了,就派了几万兵来攻打宿州。太祖又让怀英骑兵火速救援,淮南兵一听就跑了。之后,太祖直接任命怀英为宿州刺史,只是暂代的。公元909年冬天,怀英协助刘知俊在美原打败了邠州、凤翔的五万大军,收复了五十多个营寨。趁胜追击,攻下了鄜州。因为这次大胜,怀英被授予陕州节度使的职位。后来太祖当了皇帝,还加封怀英为检校太保。
开平元年夏天,皇帝下令派大军去攻打潞州。出发前,太祖皇帝对怀英说:“你担任上将军,是军队里最勇敢的,以前打仗冲锋陷阵,从没有后悔过,至于高官厚禄,我也没有亏待你。忠臣侍奉君主,应该忠心耿耿,至死不二,就像韩信说的那样:‘汉王用车载我,用衣给我穿,用饭给我吃,享受人家的俸禄,就应该为人家分忧’。我每次想起韩信这句话,都觉得他真是个忠义之士!你享受了我的恩惠,不应该不知感恩,反而像怀黄拖紫那样,贪图富贵,分封土地,就算是个木头人石人,也应该懂得感恩图报,你却反过来咬我,把武器交给别人,如果上天有眼,怎么会容忍这种行为呢!一般来说,恩情太大,反而会失去道理,忠义之士也不会这样做。我现在把平定潞州的任务交给你,你一定要尽心尽力啊!何况晋军刚刚占领上党,人心还不稳定,用十万大军,一次就能拿下。我会摆酒设宴,等着你凯旋归来,载歌载舞庆祝。”怀英吓得赶紧退下了。
六月,怀英率领大军到达潞州,日夜不停地攻城,半个月内,各种计策层出不穷。怀英害怕太祖皇帝的话,一心想要打胜仗,于是就在城外筑起营垒,挖掘壕沟,可是屡屡被晋将周德威的骑兵骚扰,怀英不敢轻易出战。 太祖皇帝就用李思安代替了他,降了他的职,让他当行营都虞候。五月,晋王率领蕃汉联军攻下了夹城,怀英逃了回来,跑到银台门请罪,太祖皇帝原谅了他,改任他为右卫上将军。
三年夏天,皇帝任命他为侍卫诸军都指挥使,不久又让他出任陕州节度使,兼任西路行营副招讨使。
刘知俊这小子跑到凤翔去了,还拉拢了岐州的军队,想攻打灵武。咱皇帝老爹就派怀英带兵去救。结果怀英的军队走到长城岭的时候,被刘知俊给埋伏袭击了,打了个大败仗,灰溜溜地逃了回来。《欧阳史》上说,怀英败退到升平,又被刘知俊给狠狠地打了一顿,惨败!《资治通鉴》的记载稍微有点不一样,说是怀贞他们退到三水,刘知俊就派兵占据险要地带拦截他们,寿张王彦章那个猛将拼死抵抗,才让怀贞他们勉强突围。怀贞跟几个副将李德遇、许从实、王审权分头行动,结果谁也没碰上援军。到了升平,刘知俊又设下埋伏,怀贞惨败,就差丢了命,其他将领的军队全军覆没。看来怀英在长城岭吃亏之后,又在升平栽了个大跟头。
四年春天,怀英被调到华州当节度使。乾化二年秋天,皇帝任命他为河中行营都招讨使,跟晋军在白径岭打仗,又输了,败退回陕西。等末帝继位后,因为岐州军队老是骚扰秦州、雍州,皇帝就让怀英当了永平军节度使兼大安尹,官职一路升迁,最后做到中书令这么高的位置。到了贞明年间,怀英在任上去世了。
王景仁,原名叫王茂章,因为避梁朝皇帝的名字而改名。他老家是合肥,长得高大壮实,性格暴躁,不太讲究礼仪,但擅长使用长矛,是个很厉害的武将。他在淮南地区一路升官,最后当上了都指挥使,杨行密还假惺惺地让他当了宣州节度使。杨行密死后,他儿子杨渥继位,因为忌惮王景仁的勇猛,又跟他有点私人恩怨,想杀了他。王景仁赶紧带着一百多个心腹逃到了吴越王钱镠那里,钱镠给他安排了个两府行军司马的职位,还把这事儿报告给了朝廷。后来朝廷又任命他遥领宣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这些官职。
钱镠觉得淮南的贼寇一直是个大麻烦,想赶紧平定,就让王景仁进京,当面跟皇帝汇报平定淮南的策略,请求朝廷出兵帮忙。皇帝对他很重视,赏赐了很多东西,还说:“等我平定了北方叛乱,就把所有的军队都交给你,让你去南方讨伐叛贼!” 所以王景仁就留在京城,经常参加宰相的会议。后来刘知俊叛乱,王景仁跟着皇帝到了陕西,协助杨师厚西进关中。还没正式开战,刘知俊就逃跑了,王景仁他们就攻下了雍州和华州,王建和张君练都投降了,王景仁在这些战役中都立了功,皇帝很赏识他。
那时候镇州和定州也叛乱了,还勾结沙陀族,于是皇帝提升王景仁为上将,给他十万步骑兵,让他当北面行营都招讨使。开平二年正月初二,他和晋军在柏乡打了一仗,结果大败。皇帝非常生气,把他关了起来。但是因为很多浙江的功臣都推荐他,而且皇帝还想利用他的余热,所以只是把他降职为平章事,撤了他的兵权。《欧阳史》里记载:王景仁跟晋军作战,在柏乡大败。王景仁回来向皇帝解释,皇帝说:“我也知道,是韩勍和李思安轻敌,没听你的指挥。”过了几个月,皇帝又恢复了他的官职。
后来,末帝继位,又任命王景仁为南面北面行营招讨应接使,带了一万多人去攻打寿州。在霍丘跟敌人交战,俘虏了敌将袁丛、王彦威、王璠等人,押送到了京城。不久,朱瑾带大军来了,王景仁奋勇抵抗,经常带着几个骑兵冲锋陷阵,敌人不敢靠近,最后王景仁才撤兵。回师的时候,他殿后,所以军队损失不大,朱瑾也不敢渡过淮河。《九国志·朱景传》里记载:王茂章来攻打的时候,在淮河可以涉水的地方立了标志。王景仁把标志移到了水很深的地方,把浮木立在浅水区。茂章的军队看到标志就过河,结果大部分人都淹死了,尸体堆积如山。王景仁最后因为疾病去世了,朝廷追赠他为太尉。
史书上说啊,刘鄩这个人,自认为很有计谋;贺瑰以忠诚勇敢闻名;怀英以骁勇善战帮助朝廷;景仁以忠贞纯洁报效国家。论他们的才能和功业,都是有名的将领。但是,虽然他们都有打胜仗的功劳,也有打败仗的过失,这就说明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这可不是空话!不过,刘鄩在兖州的表现,对老师范仲淹忠心耿耿,和英公(指狄青)不相上下,跟其他的几位侯爷相比,还要高出一等。
这么说吧,这几位将军,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刘鄩觉得自己智谋过人,贺瑰以忠义闻名,怀英骁勇善战,景仁忠贞不二。他们都是赫赫有名的将军,立下不少战功。可话又说回来,再厉害的将军,也有打败仗的时候,所以说“兵无常胜”可不是说着玩的!不过,要说刘鄩守卫兖州那段日子,对老师范仲淹那是绝对忠心,跟狄青将军也差不多,跟其他几位侯爷比起来,那更是高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