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瑄是宋州下邑人。他爹朱庆,在当地是有名的土豪,靠着抢劫和贩卖私盐发家,后来被官府抓到,被处死了。朱瑄因为父亲的罪行,挨了板子,就算过去了。之后,他加入了王敬武的军队,当个小兵。

唐中和二年,谏议大夫张浚在青州征兵,王敬武派将领曹全晸带兵过去,朱瑄也跟着去了。他凭借战功,一路升迁。叛军战败逃出关外,曹全晸率领军队回驻地。这时,郓州刺史薛崇死了,部将崔君预占据城池叛乱,曹全晸攻打了他,杀了崔君预,自己当上了留后。朱瑄因为立功,被任命为濮州刺史、郓州马步军都将。

光启初年,魏博的韩允中攻打郓州,曹全晸被杀害了。朱瑄坚守城池,三军推举他当留后。韩允中战败,朝廷任命朱瑄为天平军节度使,后来官职升到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朱温刚开始镇守大梁的时候,兵力还没强大起来,连续几年都被秦宗权围困,士兵们都没脱下盔甲,每天都面临着极大的危险。朱温跟朱瑄是同宗,从小就把他当哥哥一样看待,于是派使者向朱瑄求援。光启末年,秦宗权猛攻大梁,朱瑄和弟弟朱瑾率领兖州、郓州的军队前来救援,大败了秦宗权的军队,解了大梁之围,秦宗权逃跑了。朱温非常感激朱瑄的帮助,厚礼相送。

在此之前,朱瑄和朱瑾驻扎在大梁,看到朱温的军队英勇善战,心里非常欣赏。他们回军后,在边境重金悬赏,引诱朱温的士兵投奔他们。很多士兵贪图高额赏金,私自逃跑了。朱温写信责备朱瑄,朱瑄回信语气很不客气,从此两人之间开始有了嫌隙。

秦宗权战败后,朱温率军攻打徐州的时溥。当时朱瑄正和时溥关系良好,就派使者去告诉朱温说:“秦宗权父子就像毒蛇猛兽,危害中原,我们应该像兄弟一样互相帮助,共同进退。现在贼寇已经被消灭,百姓也稍稍安定下来,你应该着眼于长远大计,不要自相残杀。如果只是因为一些小过错,或者地方官吏执法过严,可以通过协商解决,没必要破坏我们之间的友好关系。就像怕伤到老鼠而不敢用器物一样,希望你能慎重考虑。”朱温当时正因为时溥和孙儒勾结而生气,所以没有听他的话。

后来,庞师古攻打徐州,朱瑄出兵救援,朱温更加记恨他。徐州平定后,朱温集中兵力攻打郓州,从景福元年冬天开始,派朱友裕率领军队渡过黄河,到乾宁三年,军队驻扎在齐州、郓州之间,大小打了数十仗,具体情况记载在《太祖纪》里。从此以后,田地荒芜无人耕种,属地全部被朱温占领。朱瑄于是派人向太原求救,李克用派李承嗣、史俨等将领前去救援。不久就被罗宏信堵住了,援军被断了,朱瑄和朱瑾最终战败。乾宁四年正月,庞师古攻陷郓州,朱瑄逃到中都北边,躲藏在老百姓家里,被发现后遭到毒打,他和妻子荣氏都被抓到朱温面前,最后在汴梁桥下被斩首。

朱瑾是朱瑄的弟弟,长得五大三粗,特别厉害,但为人残暴。唐光启年间,朱瑾要跟兖州节度使齐克让结亲,他特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偷偷藏了武器,准备去参加婚礼。结果到了晚上迎亲的时候,他的人突然动手,把齐克让抓了起来,自己当上了兖州留后,也就是代理节度使。

后来黄巢起义军很嚣张,朱瑾就和朱温(后来的唐朝开国皇帝)联合起来,一起打黄巢,打了好多胜仗,最后朱瑾凭战功被正式任命为兖州节度使。他得到了军队的拥护,开始想着要统一全国,朱温当然很忌惮他。朱瑾就用很多好处收买朱温手下的士兵,让他们当自己的眼线。

等到朱温攻打郓州(朱瑾的地盘)的时候,朱瑾带兵来救援,跟朱温打了好几仗。乾宁二年春天,朱温派大将朱友恭去攻打朱瑾,挖壕沟、设栅栏把郓州围了个水泄不通。朱瑄还派了将领贺瑰和吐蕃将领何怀宝去救朱瑾,结果都被朱友恭抓住了。到了十一月,朱瑾的哥哥,齐州刺史朱琼投降了朱温。朱温就把贺瑰、何怀宝和朱琼押到城下示众,说:“你弟弟已经失败了,赶紧投降吧!”

朱瑾假装派心腹瑚儿送书信和财物表示投降,朱温亲自到延寿门外跟朱瑾见面。朱瑾对朱温说:“我想让我的大将把兵符送来,希望你能让我哥哥朱琼来押送,这样才能体现我们兄弟情深,完全信任你啊!”朱温就派朱琼和一个叫刘捍的将领去取兵符。朱瑾一个人骑着马站在桥上,冲刘捍招手说:“让令兄过来,我有秘密的事情要告诉他。”然后就让朱琼过去。其实朱瑾早就让手下董怀进埋伏在桥下,朱琼一到,董怀进就冲出来,把朱琼抓了,很快就把朱琼的头砍下来扔到城外。朱温一看情况不对,就带兵回去了。

郓州城破了,庞师古乘胜追击,攻打兖州。这时候,张瑾和李承嗣正带兵去丰沛一带弄粮食呢,结果张瑾的两个儿子,还有大将康怀英、判官辛绾、小校阎宝,竟然把城池给庞师古投降了。张瑾这下没路可走了,只能跟李承嗣带着剩下的兵将,赶紧往沂州跑,想找个地方落脚。谁知道沂州刺史尹处宾死活不开城门,不让他们进去。没办法,张瑾他们只好又跑到海州去。

可是庞师古紧追不舍,张瑾被逼无奈,只能带着海州的老百姓一起渡过淮河,投奔杨行密去了。杨行密看张瑾还算个人物,就把他封为徐州节度使。后来庞师古也渡过了淮河,杨行密就让张瑾带兵去抵挡他。在清口那场战役里,张瑾可是出了不少力。从那以后,张瑾就一直率领淮军的部队,年年往北打徐州、宿州,成了东南地区的一大祸害。

徐知训他爹死了以后,他接了班,还把徐温的儿子徐知训提拔成行军副使,对他特别好。后来杨溥篡了位,徐知训当上了枢密使,掌管政事,还让朱瑾当了同平章事,还让他管着禁军。那时候徐温父子俩仗着皇帝的宠信专权,担心朱瑾不会听他们的话。(陈彭年在《江南别录》里写道:徐知训年轻的时候曾经跟朱瑾学兵法,朱瑾也认真教他。后来两人闹翻了,徐知训半夜派人去杀朱瑾,朱瑾一个人杀了几个刺客,把他们埋在了自己屋子后面。)

贞明四年六月,朱瑾被外放到了淮宁军当节度使。徐知训摆了家宴送别朱瑾,朱瑾表现得特别恭敬。第二天,朱瑾去徐知训家道谢,在门口待了很久,徐知训家的仆人偷偷告诉朱瑾:“政事相公今晚在白牡丹妓院呢,您别过去了。”朱瑾跟自己的随从说:“我受不了这早上的饿,先回去了。”结果徐知训知道了,很惊讶,说:“晚上我去朱瑾那儿。”朱瑾就好好准备了一顿饭。朱瑾有一匹好马,冬天用锦被盖着,夏天用纱帐罩着。他还特别喜欢一个叫桃氏的妓女,长得特别漂亮,还会唱歌跳舞。徐知训来了以后,桃氏敬酒祝寿,先把那匹好马献给了徐知训,徐知训很高兴,说:“相公您要去外地任职了,咱们暂时分别,这分别的滋味不好受啊,咱们今天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喝个痛快!”朱瑾就把徐知训请进了大厅,叫来了桃氏,酒喝多了以后,朱瑾杀了徐知训,把他的脑袋拿给手下的人看。

然后带着人马直奔衙门,徐知训的人已经把门关上了,只有朱瑾一个人冲了进去,跟衙门的士兵打了起来。他又翻墙逃了出去,脚受伤了,找不到马,就自杀了。他的尸体被曝尸街头,盛夏时节竟然没有苍蝇蛆虫。徐温让人把尸体扔到江里,但是朱瑾的手下偷偷地把他埋了。徐温病得很厉害,梦见朱瑾披头散发,拉弓搭箭要射他。徐温就给他重新办了丧事,还建了祠堂祭奠他。(马令在《南唐书》里写道:起初,宿卫将领李球、马谦带着杨隆演登上城楼,调集库兵来诛杀徐知训,在门桥摆开了阵势。徐知训跟他们打仗,连连败退。朱瑾正好从外面回来,骑着马去查看敌阵,说:“这不足为惧。”然后回头一挥令旗,外面的军队争先恐后地冲了上去,结果杀了李球、马谦,乱军都溃散了。朱瑾以前对徐知训有恩,等到徐知训死后,吴地的人都说错在徐知训。《五代史补》记载:朱瑾逃到淮南的时候,杨行密正想称霸一方,对朱瑾的礼遇超过其他将领好几等。朱瑾感激杨行密对他的知遇之恩,想立下大功来报答他,但是苦于没有战马,心里很着急。有一天午睡,他梦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对他说:“你一直苦于没有战马,现在马生了!” 等到马厩的人来报信,正好有一匹马生了一匹小马驹,还躺着没起来。朱瑾很惊讶,说:“怎么这么快就应验了!”他赶快去看,发现这匹马的骨骼和眼睛都跟一般的马不一样,非常高兴,说:“事情成了!”后来他打败了杜洪,夺取了钟传,没有一次不靠他的力量。

一开始,朱瑾来到这里的时候,徐温看到他英勇,很忌惮他,所以朱瑾不敢参与政事。等到杨行密死后,他的儿子杨溥继位,徐温跟张镐争权,杀了张镐,从此以后,大事小情都由徐温说了算。后来徐温又为自己打算,就让自己的儿子徐知训代替自己,然后带兵去了金陵,实际上是想控制朝野。徐知训更加骄横跋扈,朱瑾一直很恨他。有一天,徐知训想要朱瑾的马,朱瑾很生气,就杀了徐知训,提着他的脑袋去请杨溥起兵诛杀徐温。杨溥一向胆小懦弱,看到这一幕吓得捂着脸跑了。朱瑾说:“这个老太婆没啥用!”也自杀了,朝野上下都震惊害怕。徐温来了以后,马上把朱瑾的尸体曝尸街头。当时正值盛夏,尸体好几天都没腐烂,连苍蝇都不敢靠近。有人生病了,就在朱瑾的尸体旁边取土煎了喝,喝了之后都好了。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收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时溥,徐州人,一开始是徐州的一个厉害将领。唐朝中和年间,秦宗权占据蔡州,到处攻打邻近的藩镇,徐州节度使支详命令时溥带兵去讨伐他。徐州的军队连连获胜,军心稳定,大家都听时溥的,所以支详就给了他节度使的权力。

后来黄巢攻占长安,朝廷号召全国军队去讨伐。中和二年,武宁军节度使支详派时溥和副将陈璠率领五千士兵去支援,走到河阴的时候,军队发生哗变,抢劫了河阴县然后就撤了。时溥赶紧把大家召集起来安抚劝说,士兵们又重新聚集到一起,因为害怕受罚,就驻扎在边境上。支详派人去迎接犒劳他们,并且赦免了他们的罪过,时溥这才带着军队前往徐州。

到了徐州以后,将士们都大声呼喊,拥戴时溥当留后(代理节度使)。时溥把支详送到了大彭馆,然后拿出很多钱财装备,派陈璠护送支详回京。支详住在七里亭,当晚就被陈璠杀害了,全家都被杀光了。时溥竟然把陈璠任命为宿州刺史。后来因为陈璠违抗命令杀了支详,时溥就杀了陈璠,又派另外的将领率领三千士兵去支援京城。

天子回到皇宫后,授予时溥节度使的权力。等到黄巢攻打陈州,秦宗权占据蔡州,和黄巢勾结在一起,因为徐州和蔡州离得很近,时溥就出兵讨伐,军队越来越强大,每次战斗都取得胜利。黄巢战败后,他的将领尚让带着几千人投降了时溥。后来林言又斩杀了黄巢的首级献给了徐州。时溥的功劳最大,朝廷封他为检校太尉、中书令、钜鹿郡王。

秦宗权还没平定,朝廷又任命时溥为徐州行营兵马都统。蔡州的贼寇平定后,朱全忠和他争功,两人因此结怨。淮南发生叛乱,朝廷让朱全忠遥领淮南节度使,去平定孙儒、杨行密的叛乱。汴州的人去支援,路过徐州,时溥阻止了他们。朱全忠很生气,就带兵攻打徐州。

从光启年间到唐大顺年间,六七年时间里,汴州的军队四次包围徐州,徐州、泗州三郡老百姓都没法耕种,连续几年发生水灾,死了很多百姓。时溥被逼得很厉害,向朱全忠求和,朱全忠说:“你调到别的地方做官就可以。”朝廷派尚书刘崇望代替时溥,让时溥做太子太师。时溥害怕出城后会被杀害,所以拒绝了调任。

汴州将领庞师古在城外摆开阵势,时溥向兖州求援,朱瑾带兵来救他;但是赶上大雪,粮食用完了,只好撤退。城里守城的士兵非常饥饿,加上瘟疫流行,汴州将领王重师、牛存节趁夜里爬梯子攻入城内,时溥和妻子一起登上楼阁自焚而死,那是景福二年。徐州最终落入朱全忠手中。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你需要我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王师范是青州人,他爸爸王敬武一开始是平卢节度使手下的牙将。唐广明元年,无棣人洪霸带着一群盗贼在齐州、棣州一带闹事,节度使安师儒派王敬武去平叛,结果把他们给剿灭了。后来黄巢造反攻打长安,各地的藩镇都擅自更换主帅,王敬武就赶走了安师儒,自己当上了留后。王铎奉皇帝旨意授予他节度使的权力和兵权,后来因为勤王有功,又升官加爵,当上了太尉、平章事。龙纪年间,王敬武去世了,王师范当时年纪还小,但是三军将士都拥戴他当主帅。

棣州刺史张蟾造反,不服王师范管,朝廷就派崔安潜去当平卢节度使。王师范不肯接受朝廷的任命。张蟾把崔安潜迎接到了棣州,两人一起攻打王师范。王师范派大将卢宏带兵去攻打张蟾,结果卢宏也叛变了,跟张蟾勾结起来,假装撤兵,准备偷袭青州。王师范知道了这件事,就派人送重金去迎接卢宏,对他说:“我因为我父亲的功劳,被军队推举为主帅,但我年纪还小,很多事情都处理不好。如果你看在我父亲的份上,让我能继续祭祀先祖,那就是你的仁义了。如果你觉得跟我合作很难成功,那就请你保全性命,去守着我父亲的坟墓,我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卢宏觉得王师范年纪小,肯定没啥本事,就没防备。王师范在要道埋伏了兵马,热情地款待卢宏,还提前跟手下纪纲刘鄩说:“明天卢宏来了,你立刻把他杀了,我会赏你军校的职位。”刘鄩按照王师范说的做了,当场把卢宏和几个同谋都杀了。然后王师范就训诫鼓励士兵,大力赏赐,跟他们立下誓约,亲自率领军队攻打棣州,活捉了张蟾,并将其斩首。崔安潜逃回了长安。王师范很喜欢儒家学说,从小就擅长纵横之术,所以治理百姓,镇压暴乱,都有自己的策略,当时各地的藩镇都对他赞赏有加。

话说,朱温打下兖州和郓州后,派朱友恭去攻打青州。青州刺史杨师范赶紧求和,两边就和平相处了。

到了天复元年冬天,李茂贞把皇帝给劫持到凤翔去了。韩全诲就假传圣旨,说朱温的罪状,让各地的节度使带兵去救驾。圣旨到了青州,杨师范一看,哭着说:“我们这些藩镇,是天子的屏障,皇上遇到危险了,大家却都不出力,只顾着自己保护地盘,让贼人这么嚣张,要是皇上丢了江山社稷,这责任算谁的?我今天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于是,他派人联络杨行密,派将军刘鄩去偷袭兖州,又派兵去攻打齐州。

那时朱温正围困凤翔,杨师范就派将军张居厚,带着两百个挑夫,说是要给朱温送礼。到了华州城东,华州守将娄敬思觉得有点不对劲,就打开担子一看,里面全是武器!张居厚他们就喊着杀,杀了娄敬思,然后集合人马攻打西城。当时崔胤在华州,派人关上城门抵抗,张居厚他们就跑了。就在这一天,刘鄩攻下了兖州,河南好几十个郡县也同时起兵了。朱温一听,大怒,派朱友宁带兵去讨伐。结果朱友宁被青州军打败,还被俘虏了,脑袋被送到淮南去了。

天复三年七月,朱温又派杨师厚去攻打青州,在临朐扎营。杨师厚接连打败青州军,最后把营地扎到城下了。杨师范害怕了,就派副使李嗣业去向杨师厚求降。(《新唐书》上说:杨师厚围攻青州,在临朐打败了杨师范的军队,俘虏了好几个将领,还抓了他的弟弟杨师克。当时杨师范还有十多万兵,将领们都主张决战,但是杨师范因为弟弟被抓,就决定投降了。)朱温同意了。

过了一年多,朱温派李振去青州管理政务,并且让杨师范举家搬到汴州。杨师范到了汴州,穿着丧服骑着毛驴,去向朱温请罪。朱温很客气地接待了他,后来又任命他为河阳节度使。后来韩建调任青州刺史,朱温在郊外设宴为他饯行,杨师范也在场。朱温对韩建说:“你以前在华阴做官,公务之余,还阅读经典书籍,这是读书人的大事。现在青州政务比较轻松,你可以像在华阴那样继续读书。”韩建谦虚地回答。朱温又说:“你读书一定要用心,别分心。”朱温知道杨师范喜欢读书,之前又因为青州叛乱的事,所以用这话讽刺他。后来朱温当了皇帝,就封杨师范为金吾上将军。

开平年间刚开始的时候,太祖皇帝把他的儿子们都封为王。 友宁的妻子跑到太祖面前哭诉说:“皇上您把家变成国家,每个人都得到了封赏和提升。我丈夫早早就跟着您一起吃苦受累,也立下了不少功劳,可惜碰上师范造反,我丈夫惨死在战场上。仇还没报呢,朝廷却给了您恩泽,我丈夫到底犯了什么罪啊!” 太祖皇帝听了,心里难受,眼泪都下来了,说:“我都快忘了这贼子了!” 立刻派人去洛阳抓师范。

先在师范家旁边挖了个大坑,然后才告诉他。 师范的弟弟师诲、哥哥师悦,还有他儿子侄子,一共两百多口人,都被杀光了。 当时,使者宣读完圣旨,师范还大摆宴席,让兄弟子侄都坐好,对使者说:“人死是避免不了的,何况是有罪的人!不过我担心把尸体扔进坑里,老少不分,乱糟糟的,恐怕会对不起列祖列宗。” 喝酒的时候,他让老少依次到坑边被杀,当时的人们都觉得非常悲惨。 后来,唐同光三年三月,朝廷追赠师范为太尉。

刘知俊,字希贤,是徐州沛县人。长得又高又壮,风度翩翩,很有志气。他一开始跟着徐州节度使时溥做事,当个小军官,时溥很赏识他,后来因为刘知俊太勇猛了,反而招来了忌恨。唐大顺二年冬天,他带着手下两千人投降了咱们太祖皇帝,马上就被任命为军校。

刘知俊穿着盔甲骑上马,舞动宝剑冲进敌阵,勇猛超过所有将领。太祖皇帝把左右义胜两支军队交给他指挥,不久又任命他为左开道指挥使,所以当时的人都叫他“刘开道”。后来打秦宗权和攻打徐州,他都立了大功,接着被提升为徐州马步军都指挥使。攻打海州,打下来了,然后就奏请朝廷,授予他刺史的官职。

天复年间刚开始的时候,他先后担任怀州、郑州刺史,参加了平定青州的战役,因为战功被任命为同州节度使。天祐三年冬天,他率领五千兵马,在美原大败岐军六万。从此以后,他接连攻克了鄜州、延州等五个州,于是被加封为检校太傅、平章事。

开平二年三月,他被任命为潞州行营招讨使。刘知俊还没到潞州,夹寨就被敌人攻破了,晋军正要攻打泽州,听说刘知俊来了,就赶紧撤退了。不久,他又改任西路招讨使。六月,在幕谷大败岐军,俘虏斩杀数千人,李茂贞只身逃脱。三年五月,他又被加封为检校太尉、兼侍中,封为大彭郡王。

话说刘知俊这人在朝中声望越来越高,可唐太祖呢,越来越猜忌,后来又把王重师给杀了,这事儿完全是冤枉的。知俊心里慌得不行,干脆在同州反了。书上记载,知俊在同州当官的时候,修建营房挖地基,挖出来个东西,八十多斤重,像个油囊似的。他赶紧把幕僚和将领都叫来问,有个叫刘源的说:“这玩意儿啊,是怨气凝结成的,以前牢狱的地方偶尔会挖出来。以前王充在洛阳修河南府监狱也挖到过这东西。我听说喝酒能解愁,咱们用好酒祭奠一下,兴许能消灾。不过这东西出现,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知俊一听,赶紧准备酒菜祭奠一番,然后又把这东西埋了回去。没多久他就造反了。

后来知俊就给李茂贞送礼求援,又分兵去打雍州和华州。雍州节度使刘捍被抓,送去凤翔给杀了;华州的蔡敬思受了伤,总算逃了一命。唐太祖听说知俊造反了,赶紧派人去劝说:“朕待你那么好,你为何要背叛我?”知俊回话:“我不是背叛,我是怕死啊!王重师没做错什么,结果全家都被杀光了!”唐太祖又派人说:“朕没想到你会这样。王重师的事,是刘捍说他暗中勾结邠州和凤翔,对国家没用。现在我知道冤枉他了,可后悔也来不及了,害你到这个地步,朕心里很后悔,都是刘捍误了我!”知俊没理他,就带兵守潼关。唐太祖派刘鄩去攻打潼关,结果潼关失守了。

知俊的弟弟知浣是皇帝的亲卫指挥使,听说哥哥造反了,从洛阳跑到潼关,结果被刘鄩抓了,给杀了。之后唐太祖的大军到了,知俊带着全家老小逃到凤翔投奔李茂贞。李茂贞待他很好,给他了个虚职,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但因为地盘不够大,没给他封地,只给他很多俸禄。后来李茂贞又派他带兵攻打灵武,想夺取牧场。灵武节度使韩逊赶紧派人求救,唐太祖派康怀英带兵去救,结果在邠州长城岭被知俊打败了。书上还记载,李彦琦和刘知俊从灵武撤军,经过长城岭的时候,梁军派几万精兵追击,他们俩一起想出计策,把梁军打败了。李茂贞很高兴,任命知俊为泾州节度使。

后来又派他攻打兴元,围困西县,蜀军来救,知俊就撤兵了。书上记载,岐将刘知俊等人带兵攻打,想从阶州、成州夺取固镇的粮食,王宗侃、唐袭等人抵抗,在青泥岭被知俊打败,退守西县。这时下大雨,汉江水涨,王宗鐬从罗村找到向导,翻山越岭几百里,和王宗播在铁谷汇合,一起从汤头杀出来。这时知俊从斜谷山南直抵兴州,围困西县,他的士兵在巴中四处抢掠,王宗鐬和王宗播袭击他们。正好王建也来了,于是解除了西县的围困。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话说后来,因为茂贞身边的人石简颙等人从中作梗,刘知俊被免去了军政职务,只能住在岐州,闭门不出好几年。 茂贞的儿子李继崇当时镇守秦州,来看望父亲。他跟茂贞说,刘知俊的仕途走到这个地步,实在不应该因为小人的谗言嫉妒而被怀疑。茂贞听了之后,就杀了石简颙等人,来安抚刘知俊。李继崇接着又请求让刘知俊带着家人搬到秦州居住,好享受丰厚的待遇,茂贞也答应了。

没过多久,邠州就发生叛乱了,茂贞就派刘知俊去讨伐。当时邠州的都校李保衡已经向朝廷投降了,后梁末帝还派霍彦威率领军队先进入邠州。刘知俊于是包围了邠州城,结果打了半年也没攻下来。 正巧这时候,李继崇又带着秦州投降了后蜀,刘知俊的妻子儿女都被迁到了成都。 无奈之下,刘知俊只好解除了对邠州的包围,回到了岐阳。

因为全家都去了蜀地,刘知俊一直担心遭到猜忌,就带着一百多名心腹,趁着夜色偷偷翻墙逃到了蜀地。王建对刘知俊非常优待,马上任命他为武信军节度使。 没多久,王建又派他带兵攻打岐州,但没成功,就撤兵了。 后来又包围了陇州,抓住了陇州的帅桑宏志,带回了蜀地。过了很久,王建又任命刘知俊为都统,再次带兵攻打岐州。 可是,他的部将很多都是王建的旧部, 很多人阳奉阴违,不听指挥,这次攻打岐州依然没有成功,刘知俊只好灰溜溜地回来了。蜀地的人因此开始毁谤他。

其实早些时候,虽然王建对刘知俊很宠爱,但心里也忌惮他。王建曾经对身边的近侍说:“我年纪越来越大了,身体也越来越差,总是想着身后的事情。刘知俊可不是你们这些人能驾驭得了的,不如早点想个办法解决了他。” 还有一些嫉妒刘知俊名声的人,在民间散布谣言说:“黑牛出圈棕绳断。” 刘知俊皮肤黝黑,长得又丑;而“棕绳”暗指王氏子孙,因为王氏子孙的名字里都带“宗”、“承”字,所以用这个来暗讽刘知俊。 后蜀天汉元年冬十二月,王建派人逮捕了刘知俊,在成都府的炭市把他杀了。 后来王衍继位后,把刘知俊的儿子刘嗣禋娶给了峨眉长公主,封他为驸马都尉。 后唐同光末年,刘嗣禋按照规定迁到了洛阳,后来死在那里。

刘知俊的儿子刘嗣彬,从小就跟着他爹刘知俊四处征战,一路升官,做到军校的职位。后来他爹刘知俊造反了,因为刘嗣彬没参与他爹的谋反计划,所以没被牵连。

到了贞明年间快结束的时候,朝廷大军跟晋王在德胜地区对峙,僵持了很久。这时候,刘嗣彬带着几个骑兵跑到晋王那边去了,把朝廷军队的作战计划、优缺点都详细地告诉了晋王。他还说,他家跟朝廷有世仇,想借此机会报仇。

晋王非常相信他,就赏给他很多田地房屋,还送给他锦衣玉带,军营里的人都叫他“刘二哥”。过了差不多一年,他又一次跑到晋王那边去了。当时晋军的人以为他是刺客,但考虑到晋王之前对他那么好,所以也没把他怎么样。

龙德三年冬天,他跟着王彦章在中都打仗,结果战败被晋军俘虏了。晋王见到他,笑着说:“你把玉带还给我吧。”刘嗣彬吓得要死,赶紧求死,结果就被晋王杀掉了。

杨崇本,不知道是哪里人,小时候被李茂贞收为义子,所以就跟着姓李,叫李继徽。唐朝光化年间,李茂贞把他推荐做了邠州节度使。天复元年冬天,朱温(太祖)从凤翔调兵北伐,驻扎在邠州郊外,命令军队攻打邠州城。杨崇本害怕了,出城投降。朱温又让他当了邠州节度使,还让他恢复原来的姓名。等军队撤回后,朱温把杨崇本一家迁到了河中。后来,朱温带兵经常经过蒲津渡,看上了杨崇本的老婆,把她带到行宫宠幸了。杨崇本的老婆是个很刚烈的女人,心里非常羞愧,就派侍女告诉杨崇本说:“你身为节度使,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妻子,我已经成了朱温的女人,这辈子没脸见你了,只想以死谢罪。”杨崇本听到后,只是哭着生气。

等到昭宗从凤翔回到长安,杨崇本一家才得以回到邠州。杨崇本觉得妻子受辱,很丢脸,于是又开始跟朱温作对。他派人去告诉李茂贞说:“朱温要造反,想推翻唐朝,您是国家的栋梁,不能袖手旁观,应该在这个时候拼死一搏,恢复唐朝的江山,就算失败了,死得其所也值得。”李茂贞于是派人联合太原的军队。这时西川王建也派大将带兵支援,岐州和蜀州联合攻打雍州和华州,关西地区一片恐慌。朱温派郴王朱友裕带兵抵抗,结果朱友裕在途中死了,军队只好撤军。

天祐三年冬天十月,杨崇本又统领凤翔、邠州、泾州、秦州、陇州的军队,和延州胡章的军队会合,一共五六万人,驻扎在美原,设置了十五道栅栏,声势浩大。朱温派同州节度使刘知俊和康怀英带兵抵抗,结果杨崇本大败,又逃回了邠州,从此就销声匿迹了。乾化元年冬天,被他的儿子杨彦鲁下毒毒死了。杨彦鲁自称留后,掌握军队,一共五六十天,就被杨崇本的养子李保衡杀了。李保衡率领邠州城投降,后梁末帝任命霍彦威为邠州节度使,这样邠州和宁州又回到了后梁手里。

蒋殷,不知道是哪里人。从小父母双亡,跟着他妈去了河中节度使王重盈家,王重盈挺可怜他的,就把他当亲儿子养。唐朝天复年间刚开始的时候,咱们太祖皇帝平定了蒲州和陕州,蒋殷和他的堂兄珂,全家一起搬到了大梁。太祖皇帝念着王重荣以前的情分,王家那些儿子们,都得到了重用,蒋殷因此也步步高升,做到宣徽院使这个位置。蒋殷跟友珪关系特别好,友珪篡位后,就封他当徐州节度使。

乾化四年秋天,末帝派福王友璋去徐州接替蒋殷,蒋殷觉得自己是友珪的人,害怕被取代,就死守城池,拒绝接受命令。当时华州节度使王瓒是蒋殷的堂弟,害怕牵连到自己,就上书说蒋殷本来姓蒋,根本不是王家孩子。末帝就下令撤销蒋殷的官职爵位,还让他恢复本姓蒋,然后派牛存节、刘鄩他们带兵去讨伐他。那时候,蒋殷向淮南求救,杨溥就派朱瑾带兵去支援他,牛存节他们跟朱瑾的军队打了一仗,把朱瑾打败了。

贞明元年春天,牛存节、刘鄩攻下了徐州,蒋殷带着全家一起自焚死了,大家从火里找到他的尸体,把他的脑袋砍下来献给朝廷。

张万进,是云州人。一开始只是本州一个小小的校尉,后来因为一些原因逃跑了,跑到幽州去投奔刘守光。刘守光对他特别好,提拔他当了裨将。后来沧州的刘守文,因为哥哥刘守光囚禁了他们的父亲,就趁机夺取了哥哥的权力,还带兵去讨伐刘守光。结果在鸡苏打败了,刘守光顺势占领了沧州和景州的地界,还让自己的儿子刘继威留在那儿管理。刘继威年纪还小,处理不了政务,就让张万进帮他,所有军政大事都交给张万进负责。

刘继威这孩子,跟老子一样凶狠残暴,还经常去骚扰张万进的家,张万进一怒之下把他杀了。《资治通鉴》上记载:乾化二年九月庚子日,张万进派人送上表章向梁朝投降。辛丑日,梁朝任命张万进为义昌留后。甲辰日,改义昌为顺化军,任命张万进为节度使。(这段记载可能缺失了一些内容。)后来,师厚被封为青州节度使,不久又升迁到兖州,还赐名张守进。张万进这个人性格轻率冒险,一直想着造反。贞明四年冬天,他占据城池叛变了,还派人送礼给晋王。后梁皇帝下令削去他的官职爵位,恢复他原来的名字,派刘鄩去讨伐他,晋国那边也救不了他。

贞明五年冬天,张万进已经快要撑不住了,他手下的小将邢师遇暗中联系了王师,打开城门迎接王师,结果城池被攻破,张万进被灭了满门。

史书上评论说:天下大乱,各方势力互相争斗,实力弱的一方肯定先灭亡,就像瑄、瑾、时溥这些人,都是被梁朝吞并的,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尤其瑾,一开始是靠夺取土地起家,最后也是因为夺取土地而丢了性命,正如《史记》里说的“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啊!师范在后梁衰败的时候,一心想着复兴国家,虽然没成功,但他的忠心还是值得称赞的,即使落得个家族被灭的结果,也可以和臧洪一起在地下相会了。张万进这个人虽然骁勇善战,但四处逃亡,天下这么大,却无处容身,这样的话,还不如以义为勇呢!从他起家到灭亡,都是靠叛乱,还有什么好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