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延孝,是塞北少数民族人。一开始他在太原当兵,后来因为犯了错,就逃到汴梁去了。在开平年间和乾化年间,他从一个小队长,靠着不断努力,一直升到比较高的军职。到了后梁末帝的时候,他立了不少战功。

同光元年八月,段凝带着五万大军在王村扎营,当时康延孝是右先锋指挥使,他只带了一百多骑兵就赶来投奔庄宗。庄宗特别高兴,马上就脱下自己的金腰带赏赐给他。第二天,庄宗又赏给他邺城的一处房产,还任命他为捧日军使,兼任南面招讨指挥使、检校司空,让他担任博州刺史。庄宗还私下问康延孝关于梁兵的情况,康延孝把利害关系都详细地说了出来,这件事记载在《庄宗纪》里。

庄宗攻下汴梁后,康延孝出力不少。因为功劳,庄宗封他为检校太保、郑州防御使,还赐给他姓氏,改名为康绍琛。第二年,郊祭礼仪结束后,庄宗又任命他为保义军节度使。

话说三年时间里,朝廷讨伐蜀地,任命延孝为西南行营马步军先锋,负责冲锋陷阵,砍杀敌军。延孝这人天生就骁勇善战,为了功劳,那是拼了命的往前冲。他带着先锋部队先拿下凤州,然后收复固镇,兴州也投降了,还在三泉打败了王衍的军队。抓到的蜀军士兵,他都晓之以理,放他们回去了。之后,他日夜兼程,马不停蹄。

王衍从利州逃回成都,赶紧把吉柏津的浮桥给拆了,想切断追兵的去路。延孝二话不说,又重新造了一座浮桥渡过河去,接着收复了绵州。王衍一看情况不妙,又把绵江的浮桥给拆了,逃之夭夭。这河水又深,又没有船只可以渡河,延孝就对招抚使李严说:“咱们现在深入敌境,关键在于迅速用兵。王衍现在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只要咱们能派一百骑兵冲过鹿头关,他们就得赶紧投降,没时间犹豫了。要是等咱们修好浮桥再过去,就得耽误好几天,万一王衍死守关隘,咱们的兵力就会受损,拖上十天半个月的,胜负就难说了,咱们得赶紧骑马渡江!” 说完,他就和李严一起骑马涉水过江,结果只有大约一千人成功渡过,步兵淹死的也有上千人。

延孝过了江以后,一路高歌猛进,攻占了鹿头关,然后进驻汉州。过了三天,他手下的后军才赶到。伪蜀的六军使王宗弼派人送来牛酒财物和战马,表示投降。十天之内,川蜀两地就平定了,延孝就留在汉州等候后续部队。平定蜀地的功劳,延孝是最大的。

话说当时,董璋是邠州节度使,担任行营右厢马步使;毛璋是华州节度使,担任行营左厢马步使,俩人都按照军礼侍奉着当时的节度使王延孝。郭崇韬私下特别喜欢董璋,西川平定后,每次有什么军事计划,都一定叫上董璋一起商量决定,王延孝心里很不平衡。那时候,王延孝的军队驻扎在城西,毛璋的军队在城东,董璋的军队在城里。

到了闰十二月,王延孝喝多了酒,对董璋说:“平定蜀地我有功劳,你们这些跟着我吃喝的家伙,反而在郭崇韬面前摇尾乞怜,互相勾结陷害我!我是主将,你不过是个副将,竟然敢在我面前耀武扬威!”董璋吓得脸色惨白,连忙道歉后就退下了。酒醒后,董璋把这事告诉了郭崇韬,郭崇韬暗中记恨王延孝,就故意把董璋调到东川当节度使,把王延孝的兵权削减了。

王延孝气坏了,对毛璋说:“我冒着枪林弹雨,克服重重险阻,才平定了两川,董璋有什么功劳,就能轻轻松松得到那块肥地!”两个人一起去找郭崇韬,说:“东川是重要的地区,应该选个好将领,工部尚书任绍琛文武双全,深得人心,请您把他推荐为东川节度使吧。”郭崇韬一听就火了,大吼道:“任绍琛造反了?敢违抗我的命令!”王延孝他们吓得赶紧退了出来。

没过多久,郭崇韬就被王继岌害死了。王延孝和毛璋立刻找董璋算账,质问他:“你又去巴结谁了?”董璋只能低着头,不停地求饶。

公元923年正月,甲申日,大军从成都出发,魏王李继岌命令李延孝率领一万二千人殿后。到了二月癸巳日,大军到达武连,突然接到朝廷的诏令,说西平王朱友谦犯了罪被杀,命令李继岌也杀了朱友谦的儿子,遂州节度使朱令德。李延孝一听,吓了一大跳。

没多久,董璋就带兵去了遂州,路上根本没去拜见李延孝,这可把李延孝给气坏了。他对着手下将领们说:“南平梁汴,西定巴邛,这些战略计划,最初都是郭崇韬想出来的,而浴血奋战,击败强敌的,是我!如果能背叛后梁,归顺朝廷,形成犄角之势,成就霸业,西平王功劳最大。可是西平王和郭崇韬都无罪被杀,等朝廷收拾完他们,下一个就该轮到我了!”丙申日,李延孝的大军到达剑州。

李延孝手下的兵大部分都是以前在鄜州、延州、河中当兵的,他们听说西平王被杀,朱令德也被杀,一个个在军营里哭天喊地,向李延孝诉苦:“西平王是冤枉的,他全家两百口人被杀,我们河中旧部,没有一个能逃脱牵连,我们都得死啊!”这时候,魏王李继岌已经到了泥溪,李延孝赶紧给李继岌报信:“河中兵士哭喊着要造反!”丁酉日,李延孝到达剑州,立刻带着部队反叛,自称西川节度使、三川制置使等等,发布檄文号召蜀地百姓响应。三天之内,他的军队就发展到五万人。己亥日,李继岌到达利州。

当天晚上,守卫吉柏津的使者偷偷告诉李继岌:“我得到绍琛的信,要他断掉吉柏的浮桥。”李继岌害怕了,赶紧命令梁汉颙带兵控制吉柏津。李延孝已经率领大军迅速向西川进军,李继岌派人快马加鞭地给他送信。半夜,李继岌又命令监军使李廷安召见任圜,任命他为副招讨使,让他率领七千骑兵,和都指挥使梁汉颙、监军李廷安一起讨伐李延孝。辛丑日,李继岌先命令都将何建崇攻打剑门关,很快就攻下来了。

甲寅日,任圜率领大军到达汉州,李延孝前来迎战。任圜命令董璋用东川那些战斗力不强的士兵去当诱饵,在后面埋伏精兵。李延孝打退了东川的军队,紧追不舍,结果撞上了埋伏,大败而逃,逃进汉州城,紧闭城门不出。西川节度使孟知祥率领两万兵马,和任圜会合,一起攻打汉州。汉州城四周用竹木筑起栅栏。 《九国志·李延厚传》记载:李延孝进入汉州后,孟知祥派李延厚率领两千兵马,和李仁罕一起讨伐李延孝。李延厚出征前,对士兵们说:“这次出兵,不出三十天就能打败敌人,那时就是立功受赏的日子。忠诚勇敢的士兵站在东厢房,体弱多病的站在西厢房,不用勉强自己。”最后有七百人请战,他们追击李延孝到西寨,斩杀百余人,最终攻破了汉州城。

三月初几那一天,任圜在金雁桥摆开阵势,带着军队呐喊着冲了上去,四面同时放火,火光冲天。 这时候,延孝情况危急,就骑马冲出去作战,在金雁桥跟任圜交战,又被打败了,带着十几个骑兵逃到绵州去了。何建崇追上了他,把他抓住了,任圜下令用囚车把他押走。

当时孟知祥跟任圜、董璋正在喝酒聚会,孟知祥就让人把延孝坐的囚车拉到酒席上。孟知祥问他:“你最近才从后梁逃出来投奔我们,刚平定汴水,又控制了陕州郊区,后来还担任先锋,攻克了剑南西川,等回朝之后,封爵授勋,给你高官厚禄,谁还能跟你竞争呢!你怎么这么急躁,自己毁掉了自己的功劳,弄到这囚车上,跟当年邓艾的下场一样,真是让人痛心啊,谁会同情你呢!”说完,孟知祥亲自给他斟酒让他喝。

延孝说:“我自己也知道荣华富贵很难长久,官位也已经够高了。可是郭崇韬是开国功臣,辅助皇帝成就了大业,他没动一兵一卒就收复了两川,古来少有这样的功劳,我却担心比不上他,万一哪天犯了什么罪,全家都被杀头,像我这样的人,怎么保住脑袋呢?我总是这么担心,所以不敢回朝,看来是天意弄人,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等任圜班师回朝,路过凤翔的时候,朝廷派使者带着圣旨给延嗣送去,结果延孝被杀了。 他的部下带着他的脑袋,把他埋在了昭应县一个叫陈晖的人家的地里。到了天成年间,他的儿子才把他挖出来带走了。

朱守殷,小名会儿。他年轻的时候就在庄宗身边当差,伺候庄宗学习,类似于现在的贴身助理。庄宗当上皇帝后,提拔他当了长直军使,虽然是军职,却没怎么上过战场打仗。但他很会察言观色,经常向庄宗告状,说别人的坏话,慢慢地就得到了庄宗的信任,成了庄宗的心腹。后来在黄河边上打仗,他又升官了,当上了蕃汉马步都虞候。

守殷负责守卫德胜寨,结果被梁将王彦章打了个措手不及,南寨失守了。庄宗一听,生气地说:“这个没用的家伙,坏了我大事!”于是撤了北寨,去坚守杨刘。当时明宗在郓州,暗地里请求庄宗治守殷的罪,说他打仗打输了,应该处罚。但庄宗念及旧情,私下里虽然生气,却没追究。到了同光二年,庄宗任命他为振武节度使,但他并没有去上任,还兼任蕃汉马步军。

京城刚平定的时候,内外戒严,需要加强巡逻。守殷仗着皇帝的宠信,看不起那些有功劳的老臣,和景进互相勾结,还装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说话慢吞吞的,自以为很稳重。后来郭从谦造反攻打兴教门,步兵队伍开始混乱,内侍赶紧去召集骑兵,但守殷却按兵不动,结果庄宗只能带着宦官们亲自上阵,多次击退敌人,可骑兵就是不来支援。

庄宗死后,守殷带着军队在北邙山脚下休息,在茂密的树林里扎营。等到听到庄宗死讯,他就进宫,抢了宫里的嫔妃和珍宝,还纵容士兵在京城抢劫,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平息。然后,他率领将领们到东郊迎接明宗。天成初年,他被任命为河南尹,掌管六军诸卫的事务,还被加封为侍中,后来又调任汴州节度使。

后来皇帝要出巡,外面议论纷纷,有人说要去平定吴国,也有人说要去管束东边的诸侯。守殷心里起了疑心,于是就杀了都校马彦超和副使宋敬。(《欧阳史》记载:守殷准备造反,找都指挥使马彦超商量,马彦超不同意,结果被守殷杀了。明宗很同情马彦超的死,就封他的儿子马承祚为洺州长史。)守殷把城里的百姓赶到一起,关闭城门造反了。明宗在京水边听到这个消息,立刻亲自率领禁军,加倍速度赶到守殷的军营,包围并猛攻,很多守军从城墙上逃下来。守殷兵败,杀了自己的家人,然后引颈就戮,让手下的人把他杀了。

王师攻入城内,搜捕守殷的同党,全部处死了。朝廷下令鞭打守殷的尸体,然后把他的头砍下来,挂在城里示众七天,之后再送到洛阳。

杨立者,潞州的一个小兵。一开始跟着李嗣昭还有李继韬混,两位上司对他都挺不错的。后来李继韬被杀掉了,杨立者心里很不爽,觉得前途渺茫。同光二年四月,朝廷下令让潞州的三万士兵去涿州驻防,军队要出发了。大家伙儿就开始嘀咕:“我们这些当兵的,服役二十年了,吃穿不愁,从来没去过边塞打仗,要是去了边关,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尸体都运不回来!不如咱们自己守住城池,要是成功了,就能荣华富贵!”于是,他们拉起了一百多号人,攻打城东门,城里乱成一锅粥。副使李继珂和监军张机祚都逃跑了。杨立者自封为留后,带着军队和百姓上表请求朝廷给他节度使的印信。庄宗皇帝大怒,派明宗和李绍真去讨伐,一个月就攻下了潞州,活捉了杨立者和十几个同伙,押送到京城,全部在菜市场被处死了。潞州城高墙深壕,杨立者敢于据城而守,庄宗因此下令全国各地都撤销城防设施。

窦廷琬,世代都是青州的牙将,梁太祖把他提拔到身边。同光初年,他担任复州游奕使,那地方的盗贼都销声匿迹了,后来又当上了贝州刺史。没过多久,他又请求负责庆州盐池的管理,每年上缴十万匹绢、十万斛米,于是朝廷就让他当了庆州防御使,让他负责盐池的管理。结果他严刑峻法,没少欺负老百姓,税收目标也没完成,朝廷就把他调到金州去了。窦廷琬在庆州叛乱了,朝廷命令邠州节度使李敬周带兵去平叛,结果窦廷琬全家都被灭了。

张虔钊,是辽州人。《九国志》里说,他是辽州榆社人,他爹叫张简,当过唐朝的检校尚书左仆射。他一开始在太原当个小兵,因为武艺高强,在同辈里很有名。唐武宗和唐昭宗当皇帝的时候,他升了好几次官,做到左右突骑军使。《九国志》里还记载,唐昭宗派兵打镇阳,让张虔钊带骑兵当先锋,他几次打败敌人,最后攻下了镇阳城。

后唐明宗听说张虔钊很有军事才能,当了皇帝后,就提拔他当护驾亲军都指挥使,还让他当了春州刺史。天成年间,他和别的将领一起围困契丹在中山的王都,在嘉山大败契丹军,又平定了定州,因为立了功,被任命为沧州节度使。《北梦琐言》里说,张虔钊在沧州当节度使的时候,因为大旱灾,百姓饿肚子,他就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这事儿上报朝廷后,皇帝很高兴。但是后来丰收了,他又加倍收税,朝臣们都觉得他不好。

后来他又调到徐州当节度使。长兴年间,他当了山南西道节度使,还兼任西面马步军都部署。后来后唐末帝在凤翔起兵,后唐闵帝命令张虔钊带兵去岐州和王师会合。结果西边军队都叛变了,张虔钊很生气,就退回兴元,他和洋州节度使孙汉韶一起向蜀国投降。孟知祥待他们特别好,假封他为本镇节度使,孟知祥能得到山南的地盘,都是因为张虔钊。《北梦琐言》里说,张虔钊到了蜀国后,抢夺百姓的财产,贪得无厌,蜀地的百姓都很怨恨他。

孟昶继位后,又给张虔钊加官,让他当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后晋开运年间,蜀国听说契丹人攻入洛阳,就让张虔钊带几万兵去攻打秦州和雍州。结果听说后汉高祖已经平定了中原,张虔钊啥也没捞着就撤兵了。《九国志》里说,他后来当过左右匡圣马步军都指挥使,又出任昭武军节度使。后汉高祖当皇帝后,他又调到梁州,观察朝廷的动向。

这时,晋昌军节度使赵匡赞和凤翔节度使侯益都打算投降蜀国,于是朝廷任命张虔钊为北面行营招讨使,负责应对这件事。后来赵匡赞、侯益请求孟昶出兵,攻打三秦地区,于是朝廷命令张虔钊和韩保贞等人率领五万大军从散关出兵,雄武军节度使何重建从陇右出兵,奉銮肃卫都虞候李廷珪从子午谷出兵,约定在雍州会合。李廷珪刚出子午谷,就听说赵匡赞被王景崇逼得放弃了城池,自己逃跑了,于是就先撤兵了。这时,张虔钊、符存审、韩保贞的军队在陈仓,互相配合不好,侯益听说赵匡赞跑了,李廷珪也撤兵了,就变了卦,闭门不出。司天监赵廷枢多次用不好的天象来劝说他们,韩保贞就和符存审率领军队去攻打陇州,何重建也回蜀国了,张虔钊留在宝鸡,因为兵力单薄,无法深入敌境,就撤兵了。

走到兴州,他因为气愤而死。

杨彦温,是汴州人,一开始只是梁朝一个小小的校尉。到了后唐庄宗时期,他官职一步步升迁,当上了裨将。天成年间,他担任河中副指挥使,等到后唐末帝驻扎在河中时,末帝对他特别好,还把他提拔为衙内都指挥使。长兴元年四月,末帝在黄龙庄校阅军队的时候,杨彦温趁机占据城池,谋反了。末帝派人去质问他:“我对你那么好,你为什么要造反?”杨彦温回答说:“我不是故意要辜负您的恩情,是因为我收到了枢密院的密令,让我拒绝您的命令,请您还是回朝廷去吧。”过了几天,朝廷下诏让末帝回京城。

明宗皇帝怀疑杨彦温是在诈降,不想轻易用兵,就封他为绛州刺史。但是安重诲坚决要求出兵讨伐,于是明宗就命令西京留守索自通、侍卫步军指挥使药彦稠等人率兵攻打绛州。五天后,绛州城就被攻破了,杨彦温从城门逃走,最终兵败被擒,前后一共十三天。一开始,明宗皇帝在派药彦稠出征时,特意嘱咐他说:“一定要把杨彦温活捉回来,我要亲自审问他!”可是攻下城池后,杨彦温却被杀了,人头送到了京城。明宗皇帝非常生气,狠狠地责备了药彦稠等人。当时很多人议论说,天下太平,军队都已解甲归田,绛州又不是边境地区,离京城这么近,杨彦温怎么敢如此大胆妄为呢?大家都认为是安重诲在专权,特别忌惮末帝的名声,所以故意制造事端,陷害杨彦温,最终导致杨彦温家族覆灭。杨彦温这个人实在太傻了,被人利用了,结果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史书上评论说:《春秋传》里说:“那些不听从命令的大臣,是天下人所憎恶的。”所以我们就不再评价杨彦温的好坏了。只有虔钊为了躲避战乱而苟且偷生,而杨彦温是被别人利用,跟其他的叛臣相比,也算是比较可怜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