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0年正月初一,皇帝没上朝接受朝贺。凤翔行营都部署赵晖上奏说,上个月24号,凤翔府收复了,叛贼王景崇带着全家自焚而死了。 正月初六,凤翔节度使兼西南行营都部署赵晖升官,加了个侍中的头衔。正月初七,密州刺史王万敢上奏说,奉命带兵进入海州境内,到了荻水镇,一路抓人抢东西,还放火烧东西,然后又请求增兵。皇帝就命令前沂州刺史郭琼带禁军过去支援。正月初九,前任永兴军节度副使安友规被撤职,发配到登州沙门岛。这事儿是这样的,之前安友规代理永兴军府事,赵思绾逃跑的时候,他没守住城池,现在才算清算他的罪责。正月十三,前任邠州节度使宋彦筠被授予太子太师的荣誉称号,然后退休了。正月十六,皇帝派使臣去永兴、凤翔、河中三地,收敛安葬从开战以来死去的士兵遗骸。那时候已经有僧人收集了二十万具骷髅头了!前沂州刺史郭琼又上奏说,已经部署好士兵,深入海州贼军的地盘了。这个月,还有一只狐狸爬上了明德楼,被守卫抓住了,这只狐狸毛很长,肚子底下居然还有两条腿!
二月初八,青州来报,郭琼带兵从海州打完仗回来了。二月十一,枢密使郭威巡边回来了。二月十四,汝州防御使刘审交死了。二月十六,前任安州节度使刘遂凝被任命为左武卫上将军,鄜州节度使焦继勋被任命为右武卫上将军,前任永兴军节度使赵赞被任命为左骁卫上将军。
三月,庚子年(己亥是干支纪年,庚子年是公元960年)的农历三月,徐州那边把抓到的淮南节度使李晖和其他三十二人,在集市上公开处决了,然后把他们的衣服帽子发还给他们家乡的人。
这一个月啊,邺都留守高行周、兖州节度使符彦卿、郓州节度使慕容彦超、西京留守白文珂、镇州节度使武行德、安州节度使杨信、潞州节度使常思、府州节度使折从阮,这几位大佬都从各自的驻地赶来京城朝见皇帝。这是因为赶上嘉庆节了嘛,所以都来参加庆祝活动。
戊午日,皇帝在永福殿设宴款待群臣,一开始皇帝还兴致勃勃地让乐队演奏音乐呢。
到了壬戌日,邺都留守高行周调任郓州节度使,兖州节度使符彦卿调任青州节度使,两人都加封了爵位。
甲子日,西京留守白文珂、潞州节度使常思、镇州节度使武行德也都升官加爵了,而郓州节度使慕容彦超则调任兖州节度使。
四月初一那一天,薛怀让调任同州,郭谨和李晖升官加封。两天后,折从阮调任邓州。再过一天,深州刺史史万山追赠太傅。话说之前契丹人入侵边境,史万山坚守城池,郭威派他儿子史万进率领七百骑兵驻扎深州。有一天,几千契丹骑兵逼近深州东门,史万山父子率领一百多人袭击他们。契丹人假装撤退十几里,埋伏的兵马突然杀出,史万山浴血奋战,紧急向史万进求援,可史万进却按兵不动,结果史万山战死了。《辽史·世宗纪》也记载了这件事:天禄三年,契丹杀了深州刺史史万山。契丹军队后来也撤走了。当时大家都认为史万进有罪,所以才追赠史万山官职。
接下来几天,刘词调任邢州,杨信调任鄜州,王令温调任安州,他们也都升官加封。王饶因为来朝觐见,被任命为华州节度使。然后,尚食奉御王绍隐因为藏匿军营里的女人被革职流放。吴虔裕被任命为郑州防御使。当时,枢密使杨邠上奏章请求辞去枢密使的职务,皇帝派使者去劝他,说:“枢密使这个职位,除了你,还能用谁?突然上奏章请求辞职,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挑拨离间?”吴虔裕在一旁大声说:“枢密使这个重要的职位,不能长期一个人担任,应该让更多的人轮流担任,相公辞官是正确的做法。”使者回去把吴虔裕的话报告给皇帝,皇帝很不高兴,所以才有了任命吴虔裕为郑州防御使的决定。
郭威被任命为邺都留守,仍然担任枢密使。皇帝下令,河北各州的兵甲、钱粮都要听从郭威的调遣。永安军被裁撤,府州降为团练州。王仁裕被罢免户部尚书的职务,改任兵部尚书。张瓘死了。李谷被任命为陈州刺史。马万死了。安审信被任命为左卫上将军,张从恩被任命为右卫上将军。
五月初一,那天是戊戌年,皇帝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拜。丙午日,皇帝任命他的弟弟,功勋卓著的兴元节度使为开封府尹,还加封他为中书令,不过暂时还没让他上任。甲子日,皇帝下令:各州府要招募一些散兵游勇充当守备力量,大府五百人,上州三百人,下州二百人,让他们在本州府集结,建立等级制度,进行训练,加强州城的防卫。
闰月癸巳日,京城下了一场特大的暴风雨,好多营房都被吹坏了,郑门门扉都被吹飞了十几步远才掉下来,好几十棵大树都被刮倒了,死了六七个人,地上的积水有一尺多深,池塘和护城河都溢出来了。这个月,宫里还出现了一些怪事,老是有人往宫里扔瓦片石头,敲打窗户,撞击门扉,根本没人能制止。
六月庚子日,皇帝任命国子祭酒田敏为尚书右丞。癸卯日,太仆卿谢攀退休后去世了,皇帝为此停朝一天。郑州那边报告说,黄河在原武县境内决堤了。乙卯日,司天台的人上奏说,镇星逆行,跑到太微左掖门外了,从戊申年八月十二日开始,它就进入太微西垣,侵犯了上将屏星和执法星,来回乱窜,直到己酉年十一月十二日夜才从左掖门出来恢复正常运行。可今年正月初十夜,它又逆行进入东垣,跑到左掖门外了。
七月庚午日,河阳那边报告说,黄河水位上涨了三丈五尺。乙亥日,沧州那边报告说,连续下雨,积水有一丈二尺深。安州那边报告说,沟河泛滥,州城内水深七尺。丙子日,皇帝在崇元殿给皇太后册封,并让宰相苏逢吉主持仪式。辛巳日,三司使上奏说:关于州县长官和佐官的俸禄问题,建议根据户籍数量来确定他们的俸禄户数:县里户口三千户以上的,县令每月俸禄十千,主簿八千;两千户以上的,县令每月八千,主簿五千;两千户以下的,县令每月六千,主簿四千。每户每月出钱五百,用中等户籍的人来承担。录事参军、判司的俸禄,参照州里长官佐官的俸禄,取最高的标准发放,他们的俸禄户数和免除县里的差役。皇帝批准了这个建议。
八月初八,因为蒙州城隍爷保佑城池没被海贼攻破,大家特别高兴,就从湖南请来了城隍爷当咱们这儿的灵感王。当时海贼正猛攻州城,城里的人一起祈祷城隍爷保佑,结果城池还真没失守,所以才隆重地把城隍爷请来。 八月中旬,给事中陶谷上奏说,请求皇帝陛下暂停五天早朝的“内殿转对”。皇上同意了。八月下旬,任命兵部侍郎于德辰为御史中丞,边蔚为兵部侍郎。
九月初八,朗州节度使马希萼上奏朝廷,请求在京城另建一座朗州的邸院。皇上没答应。那时候,马希萼和他弟弟湖南节度使马希广正闹矛盾,所以才提出这个请求。皇上觉得湖南本来就有邸务了,没必要再另建一个,所以没同意,还下诏书让他们兄弟俩和解。
十月初六,皇上到郊外打猎去了。十月初九,湖南节度使马希广派人送来奏章,说荆南、淮南、广南三道正在搞小动作,想把湖南和湘州给分了,请求朝廷派兵支援。当时朝廷正准备出兵呢,结果碰上内乱,这事儿就搁浅了。十月初十,两浙节度使钱宏俶被加封为诸道兵马元帅。十月十一,彰德军节度使郭谨死了。十月十六,以前同州节度使张彦赟被任命为相州节度使。十月二十四,月亮犯了心宿二(月犯心大星)。
十一月一日,那天日食了。第二天,皇上给永州唐将军祠的太保送了礼物,是从湖南请来的。第四天,冬至,皇上在崇元殿接受朝贺,仪仗队啥的都按规矩来的。第六天,皇上命令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带兵去澶州驻扎。第九天,皇上把枢密使杨邠、侍卫都指挥使史宏肇、三司使王章都杀了,还灭了他们全家。
那天一大早,几十个士兵从广政殿出来,到东边走廊底下,在阁楼里把杨邠他们给杀了,当场被乱刀砍死。 除了这三个,还杀了史宏肇他弟弟小底军都虞候史宏朗、如京使甄彦奇、内常侍辛从审、杨邠的儿子比部员外郎杨廷侃、右卫将军杨廷伟、右赞善大夫杨廷倚、王章的侄子右领卫将军王旻、王章的女婿户部员外郎张贻肃、枢密院副承宣郭颙、控鹤都虞候高进、侍卫都承局荆南金、三司都勾官柴训等等一大堆人。 然后又分兵去抓杨邠他们家里的其他人,包括仆人和下人,一个都没放过,全杀了。
没过多久,枢密承旨聂文进赶紧把宰相和百官都叫来,在崇元殿集合,然后当众宣布:“杨邠、史宏肇、王章他们合谋叛乱,想危害国家,已经被处死了,大家一起庆祝一下吧!” 百官退下后,皇上又把各级军官叫到万岁殿,亲自跟他们说史宏肇他们想造反的事,还说:“史宏肇他们仗着朕年纪小,专权乱来,让你们整天提心吊胆的,从今以后,朕跟你们一条心,绝对不会再有这种事了!” 军官们谢恩后就都走了。 皇上又把以前当过节度使、刺史、统军将领的都叫来上殿训话。 皇上派兵把皇宫的各个门都守住了,一直到很晚,大臣们才陆续出宫。那天虽然天气晴朗,没一丝云彩,但雾蒙蒙的,像蒙着一层薄雾,让人心里发慌。
快到中午的时候,把杨邠他们十几个人的尸体,分别在南北两边的市场上示众。 当天,皇上还派心腹大臣带着密诏分别去了澶州和邺都,命令澶州节度使李洪义杀了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命令邺都屯驻护圣左厢都指挥使郭崇、奉国左厢都指挥使曹英杀了枢密使郭威和宣徽使王峻。 皇上还紧急下令让郓州高行周、青州符彦卿、永兴郭从义、兖州慕容彦超、同州薛怀让、郑州吴虔裕、陈州李谷他们赶紧进京。 然后,皇上任命宰相苏逢吉暂时代理枢密院的事务,以前青州的刘铢暂时代理开封府的事务,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洪建暂时代理侍卫司的事务,内客省使阎晋卿暂时代理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丁丑年,澶州节度使李洪义收到了密诏,但是觉得这事儿办不成,就赶紧把送密诏的人带去见王殷。王殷和李洪义一起派本州副使陈光穗带着收到的密诏,火速赶往邺都。(《宋史》:少帝遣供奉官孟业赍密诏,令洪义杀王殷。洪义素怯懦,虑殷觉,迁延不敢发,遽引业见殷。殷乃锢业,送密诏于周祖。)
郭威拿到密诏后,立刻把王峻、郭崇、曹英以及其他军官将领都叫到军营,一起看密诏,并且告诉大家杨、史二位大臣冤枉的情况,还说:“你们应该执行圣旨,砍下我的脑袋去向天子报功,自己也能扬名立万!”郭崇他们和其他将领一起说:“这事儿肯定不是圣上的意思,一定是李洪义他们私自泄露了消息,要是让这些人掌握权力,国家还能安宁吗?这事儿可以好好商量,干嘛要自毁前程,留下千古骂名?我们愿意跟着您进京,当面洗清冤屈!”于是将领们都请求郭威进京,铲除君侧奸邪,安定天下。(《东都事略》:汉隐帝遣使害太祖,魏仁浦曰:“公有大功于朝廷,握强兵,临重镇,以谗见疑,岂可坐而待毙!”教以易其语,云诛将士,以激怒众心。太祖纳其言。)
第二天,郭威就率领大军南下。戊寅日,邺城军队到达澶州。庚辰日,到达滑州,节度使宋延渥打开城门投降。同一天,朝廷下诏让前任开封尹侯益、前任鄜州节度使张彦超、代理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阎晋卿、郑州防御使吴虔裕等人,率领禁军前往澶州驻守。
辛巳年,皇帝的贴身侍卫嵒脱从北边逃跑了。之前,皇帝派嵒脱去侦察邺军的动向,结果被敌方游骑抓住了。郭威把嵒脱放了回来,还让他带回奏章,上报朝廷。郭威把密奏藏在了嵒脱的衣服里。皇帝看完奏章,立刻召见李业,让他看奏章,聂文进、郭允明也在旁边,吓得脸色都变了。
一开始,大家商量着要皇帝去澶州避难,但听说邺军已经到了黄河边上,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皇帝特别害怕,私下里对宰相窦贞固等人说:“刚才的事,太草率了!”李业他们建议皇帝拿出国库的钱粮供应军队,但宰相苏禹珪觉得不行。李业在皇帝面前给苏禹珪鞠躬行礼,说:“相公您就为皇上想想,别吝啬国库里的钱!”于是,皇帝下令,侍卫军每人发二十缗钱,其他军队每人发十缗钱,从北方来的士兵也一样。还让北方来的士兵都回家报个平安,顺便安抚一下他们的家人。
壬午日,邺军到了封丘。慕容彦超从镇州赶来,皇帝就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了他。 (《宋史·侯益传》记载:周太祖起兵的时候,隐帝想出兵对抗。侯益献策说:“王者无敌于天下,不应该轻易出兵,何况大名府的士兵,家属都在京城,不如闭关不出,挫一挫他们的锐气,再派他们的妻儿家人去劝降,这样不战而胜。”慕容彦超觉得侯益年纪大了,出的主意像个懦夫一样,就否决了他的建议。)慕容彦超对皇帝说:“陛下不用担心,我一定能抓住他们的首领。”慕容彦超出去后,找到了聂文进,打听从北方来的军队有多少人,将领叫什么名字,聂文进都告诉了他。慕容彦超害怕了,说:“这帮家伙太厉害了,不能轻敌啊!”他又派袁鳷、刘重进、王知则等人出兵,支援前线部队。慕容彦超率领大军驻扎在七里郊外,挖壕沟防御。京城里的人,都把酒菜送到军营犒劳军队。
癸未日,皇帝到军营慰问将士,当天就回宫了。第二天,慕容彦超夸下海口说:“皇宫里没事,明天我再出去,看看我怎么打败这些贼寇。”甲申日,皇帝又去了七里店军营。朝廷军队在刘子陂列阵,和邺军对峙。太后因为皇帝晚上很晚才回来,就派内侍告诉聂文进:“敌军就在附近,一定要小心!”聂文进说:“有我在,一定不会出问题,就算来一百个郭威,我也能把他们活捉!”慕容彦超轻敌冒进,先攻击北军,郭威命令何福进、王彦超、李筠等人率领大批骑兵反击。慕容彦超败退,死了百余人,朝廷军队士气全无,纷纷逃向北军。吴虔裕、张彦超等人相继逃走,慕容彦超带着十几个骑兵逃往兖州。当天晚上,皇帝和大臣们在野外宿营,侯益、焦继勋偷偷地投奔了邺军。
乙酉年正月初一,皇帝骑着马来到元化门,刘铢在城门上问皇帝的随从:“军队在哪儿?”然后就射杀了皇帝的随从。皇帝掉头就走,和苏逢吉、郭允明一起去了西北的一个村舍。郭允明知道事情没戏了,就在皇帝面前自杀了,当时他才二十岁。苏逢吉也自杀了。当天,周太祖从迎春门进城,周军的士兵到处抢掠,到处都是火光,第二天傍晚才算平静下来。前任滑州节度使白再筠被乱军杀害了,吏部侍郎张允从屋顶上掉下来摔死了。周太祖进城后,下令有关部门把皇帝的灵柩迁到太平宫。有人说:“可以按照魏高贵乡公的规格,用公侯的礼仪下葬。”周太祖说:“我在颠沛流离的时候,都没能保护好皇帝,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如果再降他的爵位,别人会怎么看我!”于是下令择日举行哀悼仪式,并任命前任宗正卿刘皞主理丧事。
丙戌日,太后下诏书说:高祖皇帝平定叛乱,除掉凶恶之徒,把家天下变成了国天下,把百姓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在艰难困苦中创建了王业,刚刚平定天下,却突然离开了人世,丢下了弓箭。枢密使郭威、杨邠,侍卫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都亲受皇帝的遗命,辅佐少主,齐心协力,安定国家。后来天下各地接连发生战乱,叛乱一个接一个,吴国、蜀国从内部入侵,契丹也挑起战争,老百姓都害怕极了,国家危在旦夕。郭威被委以重任,亲自带兵征讨,冲锋陷阵,最终平定了战乱,外敌被击退,中原地区恢复了平静。但是,强敌还没消灭干净,边境地区仍然有很多困难,所以郭威又奉命前往大邺,加强边防,减轻了朝廷的忧虑。没想到那些坏人密谋作乱,小人们得志猖狂,暗藏武器,在宫殿里发动叛乱,杀害了忠良之臣,然后才向少主禀报,无辜的人被杀害,冤屈难伸。他们还暗中派人,伪造圣旨,企图谋害枢密使郭威、宣徽使王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等人。但是,坏事做尽,天理难容,最终他们的阴谋败露了。
话说,郭威啊、王峻啊、澶州节度使李洪义啊、前曹州防御使何福进啊、前复州防御使王彦超啊、前博州刺史李筠啊,还有北面行营马步都指挥使郭崇、步军都指挥使曹英,以及护圣都指挥使白重赞、索万进、田景咸、樊爱能、李万全、史彦超,奉国都指挥使张铎、王晖、胡立,弩手指挥使何赟等等,他们都直接带兵来了,是为了安定社稷啊! 那些个反贼,皇城使李业、内客省使阎晋卿、枢密都承旨聂文进、飞龙使后赞、翰林茶酒使郭允明等等,他们挟持皇帝在皇宫里,还带兵在城郊打仗,结果兵败力竭,最后竟然杀了皇帝!这简直是天理难容,古今罕见啊!
现在反贼都被铲除了,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国家不能没有皇帝,事情也不能一直拖着,得赶紧选个贤明的君主来安定天下才行。河东节度使(郭)崇、许州节度使(李)信,都是先帝的弟弟;徐州节度使(何)赟、开封尹(王)承勋,都是先帝的儿子,他们个个都是朝廷重臣,都在皇帝身边辅佐,所以应该让文武百官一起商量,选个合适的继承人来继承皇位。
郭威这老兄,看到宫里乱成一锅粥,皇帝没影了,赶紧带着一帮大臣去找太后,商量着该立谁当皇帝。他说:“开封尹承勋是太祖皇帝的亲儿子,咱们立他吧!”太后说承勋身体不好,都病了很久,起都起不来了。 周太祖和众将领非要亲眼看看承勋的情况,一看,果然如此,就决定立太祖皇帝的堂兄弟,徐州节度使郭赟当皇帝。
十一月二十六日,太后下诏书说:“老天爷还没消气呢,这祸事接二连三,新皇帝年纪又小,那些坏蛋们趁火打劫,阴谋诡计一个接一个,坏事做尽,大臣们一个个被杀,忠臣良将无辜惨死,路上的人都在唉声叹气,大家心里都憋屈死了,祖宗的基业都要毁了!多亏郭威等大臣奋勇抗敌,救了咱们于水火之中,把那些坏人全部清除干净,保住了皇位。选继承人可是大事,既要考虑人选,也要看看天意,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凑齐了。徐州节度使郭赟,他德才兼备,先皇生前也很喜欢他,让他来当皇帝最合适不过了,应该赶紧派人去迎接他登基!”当天,就派前太师冯道等人去徐州迎接新皇帝。
周太祖觉得新皇帝还没来,国家大事不能耽误,就带着大臣们请求太后临朝听政。太后下诏说:“前些日子那些坏蛋搞事,差点毁了咱们国家,多亏忠臣们出力,才把他们收拾了,现在新皇帝已经选好了,国家也安定下来了。皇帝还没到,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大臣们都请求我暂时代理朝政,那我就答应吧,暂时处理政务,最多十天,等新皇帝来了,我就把权力交给他。” 对了,按以前的规矩,太上皇用诏书,太皇太后、皇太后用令,但这回太后用的却是诏书,应该是下面的人弄错了。 然后,太后又任命王峻为枢密使,袁鳷为宣徽南院使,李谷暂时代理三司使,王殷为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郭崇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曹英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
这头刚安排好,镇州、邢州就来报急信,说契丹人打过来了,攻陷了洺州的内丘县。契丹永康王乌裕带兵南下入侵,内丘城虽然小,但城防坚固,契丹人打了五天都没攻下来,伤亡惨重。城里本来有五百官兵驻守,结果因为抵挡不住,竟然投降了契丹,内丘县城也被屠城了。(《辽史·世宗纪》:十月,自将南伐,攻下安平、内丘、束鹿等城,大获而还。)十一月二十八日,郭威奏报,抓到了飞龙使后赞,他跟苏逢吉、李业、阎晋卿、聂文进、郭允明等人合谋,指使人杀了史宏肇等人。权开封尹刘铢也招供了,他跟李业一起造反,还杀害了不少将相的家人。 按照太后的命令,刘铢等人被处死了,苏逢吉、郭允明、阎晋卿、聂文进的头都被砍下来,挂在南北两边的市场示众,尸体则被丢弃。十一月二十九日,河北各州又来报,说契丹人又打进来了。太后下诏说:“咱们家事还没处理完,边境又不安宁,虽然内乱平息了,但外敌入侵还在继续。北方传来消息,敌人来势汹汹,还没被消灭,需要派大将去迎战。就让郭威统领大军,赶紧想办法反击。其他的军国大事,就由宰相窦贞固、苏禹珪、枢密使王峻等人商量着办。京城的军队,就由王殷负责。”
十二月某一天,郭威将军带着大军北上征讨。没几天,朝廷任命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知制诰范质为枢密副使。话说以前周太祖打李守贞的时候,每次朝廷派人送诏书、处理军事,范质起草的诏书都特别恰当,太祖就问是谁写的,知道是范质写的后,夸他将来能当宰相。后来太祖起兵进京,立刻让范质起草太后诏书,以及迎接湘阴公的仪注。然后就向太后推荐,让范质当兵部侍郎、枢密副使。
陕州有个叫李洪信的官员上奏说,马步都指挥使聂召、奉国指挥使杨德、护圣指挥使康审澄,还有节度使判官路涛、掌书记张洞、都押衙杨绍勍等人,密谋叛乱,都被他杀了。只有康审澄趁夜里放火烧城门逃回了京城。其实啊,朝廷之前讨论过,各地的节度使都是有功之臣,不懂政治,他们的都押衙、孔目官这些职位,都让三司从军队里选人来担任,结果那些藩镇的领导很不高兴。所以李洪信就趁着朝廷正乱,诬告他们来陷害他们。
湖南那边也来报信,说朗州的马希萼拉拢了五溪蛮和淮南洪州的军队来进攻,请求朝廷派兵到淮南去牵制他们。朝廷就派前任淄州刺史陈恩让带兵去淮南,让他根据情况灵活处理。接着,朝廷派宰相苏禹珪和十几个朝臣去宋州迎接未来的皇帝。郭威带兵到了澶州,何福以及其他将士都拥戴郭威当皇帝,当天就往南回师。郭威给太后上奏说,是被军队逼着才班师回朝的。郭威到了北郊,在皋门村驻扎军队。许州巡检、前任申州刺史马铎上奏说,节度使刘信自杀了。
太后下诏,任命枢密使侍中郭威监国,全国大小事务都由他处理。在此之前,枢密使王峻听说湘阴公已经在宋州了,担心听到澶州发生的事情后,会发生变故,就派侍卫马军指挥使郭崇率领七百骑兵去保护湘阴公。王峻派郭崇率领七百骑兵去保护他,在睢阳相遇,郭崇说:“澶州兵变,派我来保护您,没有其他意思。”然后把军情详细地告诉了湘阴公,说天命已定,湘阴公握着郭崇的手哭了起来,郭崇就护送他去了馆驿。最后太后下诏说:“最近枢密使郭威,一心为了国家社稷,商议立新君,因为徐州节度使(李)赟是高祖的近亲,立他为汉朝的继承人,于是从各地藩镇征召他来京城。虽然诏书已经发出,但是军心不稳,天意在北方,人心向北,正值改朝换代的时候,应该让他继承大统。李赟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上柱国,封为湘阴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五百户。”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你需要我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明年的正月初一,是丁卯日,太后下诏,把符节和玉玺交给监国,让他登基当皇帝。周太祖即位后,尊太后为母亲,把她迁到西宫居住,尊称她为昭圣太后。 这年正月十五,周太祖和百官一起去皇帝的灵柩停放处,穿着丧服祭奠,并且七天不上朝。 他还下令太常寺确定先帝的谥号为“隐”。 同年八月二日,他又派前任宗正卿刘皞护送灵柩,准备了仪仗,把先帝葬在许州阳翟县的颍陵,并在高祖的寝宫里安放了先帝的神主牌位。
这位皇帝长得白净,眉清目秀,但还没当皇帝之前,眼睛经常乱瞟,口水还止不住地流,登基后这些毛病一下子就好了。等到宫廷内乱将要发生的时候,这些毛病又都犯了。 他自从平定关西之后,就渐渐变得骄傲轻浮,不过他还是害怕大臣,还没到放纵的地步。 有一次,因为天象异常,宫里出现了一些怪事,他就召见司天监赵延乂询问吉凶。赵延乂回答说只要修身养德就不会有灾祸。赵延乂离开后,皇帝又派宦官去问他:“什么叫修德?” 赵延乂建议他读读《贞观政要》。 后来,他又跟聂文进、郭允明这些人交往密切,相信他们的邪说,最终导致了失败。
高祖征讨邺城的时候,有一天,这位皇帝对周太祖说:“我昨晚梦见你变成一头驴,驮着我升天,放下你之后,你立刻变成一条龙,丢下我向南飞走了,这是什么预兆啊?” 周太祖拍手大笑。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可不是偶然的啊!
史官说:隐帝年纪轻轻就继承了刚刚建立的王朝。他即位当皇帝,德行比不上禹和汤;辅佐他的大臣,也不是伊尹和吕尚那样的人才。想要长久地保持国家的兴盛,巩固来之不易的江山社稷,本来就是不可能的。 虽然他西边平定了三场叛乱,但最终还是死于叛军之手;虽然他内部铲除了很多凶恶之徒,但最终还是落得个狼狈的下场。 自古以来,王朝覆灭、宗族断绝得这么快的,还没有比这位皇帝更快的。唉!这主要是因为他自己的谋划不好,而不是上天突然夺去了他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