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承训,是魏王李承训,字德辉,是高祖李克用的长子。他从小就性格温和,长得又漂亮,他爹李克用特别疼他。在晋朝的时候,官做到检校司空,国家刚建立的时候,被任命为左卫上将军。他爹李克用要进洛阳,就让他留在北京(指太原)负责皇宫的安全巡查。没过多久,就被召进京城,当上了开封尹、检校太尉、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了。结果天福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他在官署去世了,才二十六岁。他爹李克用在太平宫为他发丧,哭得特别伤心,甚至还因此病倒了。这个月,追封他为魏王,然后把他葬回了太原老家。

陈王承勋,是李克用的幼子。国家刚建立的时候,被任命为右卫大将军。隐帝李从珂继位后,升他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还让他遥领兴元尹,没多久又接替侯益当了开封尹,官职又升了,做到检校太师、兼侍中,那可是非常高的官位了。乾祐三年冬天十一月,发生了宫廷政变,隐帝李从珂死了。当时军队里想立他当皇帝。可那时候他已经病了。大臣和将领们都去问候他的病情,太后还让人把他抬到床上给他们看,大家一看,知道他病得起不来了,所以就决定立刘赟当皇帝了。周朝广顺元年春天,他去世了。周太祖给他追封为陈王。

蔡王信,是高祖皇帝的堂兄弟。年轻的时候就参军了,慢慢升到了龙武军的小校官。汉高祖镇守并州的时候,蔡王信当上了兴捷军的都将,后来又当了龚州刺史、检校太保。国家刚建立的时候,他当上了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检校太傅,还兼任义成军节度使,没多久又调到许州任职,官职升到太尉,还参与政事。高祖皇帝病得很重,快不行了,杨邠偷偷地派蔡王信去许州,蔡王信立刻就准备上路,来不及辞别,哭着就走了。

隐帝继位后,蔡王信的官职又升到了检校太师。关中和附近地区的叛乱平定后,他又加封了侍中。蔡王信这个人性格昏庸懦弱,贪财无度,还喜欢用残酷的刑法。他掌管禁军的时候,要是手下人犯了罪,他就把犯人的妻子叫来,当着妻子的面把犯人肢解,逼着妻子吃丈夫的肉,或者从脚开始肢解到头,血流了一地,他却一边喝酒一边听音乐,一点儿也不同情。他从来不接待宾客。他在地方上任职的时候,搜刮民脂民膏,没有个限度。有一次,高祖皇帝的梓宫要经过他的辖区,他就强迫百姓和官员给他送礼,准备迎接梓宫,百姓们都受不了他。

一开始听说杨邠和史宏肇被杀,他立刻摆宴席,把手下和宾客都叫来庆祝,说:“我还以为老天瞎了眼,让我三年都没过上好日子。皇上孤立无援,差点儿落到叛军手里。诸位,为了这事儿,咱们都喝一杯吧!”结果没多久,宫里就发生了政变,他吓得吃不下饭。很快,太后下令要立湘阴公为帝,就派他的儿子去徐州迎接新皇帝。过了几天,陈思让率领马军经过许州城西,蔡王信只敢提供饮食,不敢出城迎接。没过多久,澶州发生了兵变,王峻派前申州刺史马铎带兵去澶州平乱,马铎带兵进了许州城,蔡王信吓得不知所措,最终自杀身亡。广顺年间,追封他为蔡王。

湘阴公李赟,当过徐州节度使。乾祐元年八月,天上出现了五彩祥云。第二年冬天快结束的时候,有只鸟飞到鲜碧堂的树上,黄身子红嘴巴,金色的眼睛青色的翅膀,紫色的脚爪黑色的尾巴,长得有点像凤凰。有人感叹说:“野鸟飞进屋里,主人要走了。”没过多久,李赟就不知去向了。

乾祐三年十一月,周太祖郭威带兵驻扎在京城,正商量着立谁当皇帝。奉了太后的旨意,决定立李赟为继承人。传达圣旨的时候,冯道不小心把笏板掉地上了,旁边的人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冯道到了之后,李赟出城迎接他,平时很温顺的坐骑,这时候却突然发狂,不受控制地乱跑,只好换了另一匹马。当时大家都觉得很不吉利。

李赟将要离开彭城的时候,有一天,一道白光从西方射来,照得城里如同白昼,还伴随着雷鸣般的巨响,人们称之为“天裂”;还有一颗大星星掉落在徐州郊外,发出巨大的声响,有人说是“天狗”。后来,李赟果然被废黜,最后还被杀害了。 (案:《湘阴公传》原本残缺不全,参考《十国春秋·湘阴公传》记载:李赟是周世祖的儿子,周太祖郭威很喜欢他,把他当亲儿子看待。乾祐元年,李赟被任命为武宁军节度使。第二年,又加封为同平章事。郭威在北郊打败了慕容彦超,隐帝被杀,郭威进入京城。他私下里跟大臣们商量,想推举自己当皇帝,但见了宰相冯道等人后,发现冯道根本没这意思。郭威没办法,只好向冯道下拜,冯道却像平时一样淡定地还礼,然后慢悠悠地说:“您辛苦了。”郭威的脸色一下就变了,觉得大臣们并没有拥戴自己的意思,自己也很难自立,于是和王峻一起向太后禀报,请求选择汉朝的后裔继承皇位。大臣们一起奏请说:“武宁节度使李赟,是太祖皇帝很喜欢的义子,应该立他为继承人。”于是派太师冯道率领百官去迎接李赟。冯道猜到郭威其实并不想立李赟,于是直接问郭威:“您这是真心实意吗?”郭威指着天发誓。冯道出发后,对身边的人说:“我一辈子没说过假话,今天却说假话了。”冯道到了之后,传达了太后的旨意,召李赟进京。李赟走到宋州的时候,郭威已经被士兵拥戴着从澶州回到京城了。王峻担心李赟身边的人会发生变故,派侍卫马军指挥使郭崇威率领七百骑兵护送李赟。郭崇威到了宋州,李赟登上楼问郭崇威来意,郭崇威说:“澶州发生了兵变,怕您没了解情况,所以派我来护卫,没有恶意。”李赟想召见郭崇威,郭崇威不敢上前。冯道出来跟郭崇威说话,郭崇威才上楼见李赟。当时护圣指挥使张令超率领步兵保护李赟,判官董裔对李赟说:“看郭崇威的神态举止,一定有其他阴谋。路上都说郭威已经当了皇帝,而您却还继续深入,祸事就要来了。请您赶紧召见张令超,告诉他利害关系,让他带兵夜里袭击郭崇威的士兵,明天抢夺睢阳的金银财宝,招募士兵,向北逃往太原。他们刚刚控制京城,来不及追赶我们,这是最好的办法。”李赟犹豫不决。当晚,郭崇威暗中诱骗张令超投靠郭威,夺走了李赟所有的兵力。郭威派人给冯道写信,让他先回来,留下他的副手赵上交、王度护送李赟进京见太后,冯道于是辞别李赟先回去了。李赟对冯道说:“我这次来,是依靠您三十年的老臣身份,所以才没有怀疑您。”冯道沉默不语。李赟的部将贾贞等人数落冯道,想杀了他,李赟说:“不要轻举妄动,这事难道是冯道一个人做的吗!”冯道走后,郭崇威就把李赟囚禁在外馆,杀死了贾贞、董裔以及牙内都虞候刘福、孔目官夏昭度等人。郭威已经监国了。太后下诏说:“最近,枢密使郭威,为了安定国家社稷,商议立一位年长的君主,因为徐州节度使李赟是太祖皇帝的亲近之人,所以立他为汉朝的继承人,把他从藩镇召到京城。虽然圣旨已经颁布,但是军心不稳。天命在北方,人心向北,正值改朝换代之际,应该顺应天命。李赟降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上柱国,封为湘阴公。”李赟最终还是被杀害了。

《五代史补》记载:郭忠恕,七岁就考中了进士,很有才华,尤其擅长篆书和隶书。曾经有人在龙山上得到鸟迹书写的篆文,郭忠恕一看,就能像背诵一样默写出来。乾祐年间,湘阴公李赟镇守徐州,聘请他为推官。周太祖郭威进入京城的时候,少主在北冈去世,周太祖命令宰相冯道迎接湘阴公,准备立他为帝。到了宋州,郭威已经被三军拥戴为皇帝。郭忠恕知道发生了变故,就严肃地责备冯道说:“您是几朝的老臣,诚信在天下闻名,四方谈论的人,无论贤愚都认为您是长者,如今却突然变成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之前的功劳都抛弃了,您的心里安宁吗?”冯道无言以对。郭忠恕于是劝李赟杀了冯道,逃往河东,李赟犹豫不决,最终招致了杀身之祸。郭忠恕四处躲藏很久,晚年变得轻率,最终因此而失败,被革职流放。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