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方立,有人说是邢州人,也有人说是汧州人,这说法在《欧阳史》和《资治通鉴》里不一样。中和二年的时候,他当上了泽州天井关的守将。当时黄巢造反,闹得关中一带乱七八糟,州府长官换得跟下棋似的,一个接一个。在此之前,沈询、高湜先后当昭义节度使,对军队和政务都非常懈怠。等到秦宗权、刘广造反,孟方立瞅准了潞州长官交接的空档,人家正忙着交接班呢,他趁着人家没防备,带着天井关的兵马直接杀进了潞州城,自己宣布当上了留后。他把邢州设为府治,还任命审诲为潞州刺史。 (案:此二句上下有脱文。今无可复考。)
六月,李存孝攻下了洺州和磁州,孟方立就派马溉和袁奉韬带着全部兵马去琉璃陂跟李存孝打仗。结果李存孝把他们打得全军覆没,马溉和袁奉韬还被活捉了。一开始,孟方立这个人性格很刻薄急躁,对下属不够宽容,打仗的时候城池被围困十多天,晚上他还亲自巡城安抚士气,结果守城的士兵们一个个都爱理不理的,态度很傲慢。孟方立一看这帮人靠不住,干脆喝毒酒自杀了。
孟方立这个人啊,一开始是泽州天井戍的一个小兵,后来官越做越大,做到昭义节度使高鄩手下裨将。高鄩跟黄巢打石桥那仗,输了,退守华州,孟方立还被成邻给杀了。但他又跑到潞州,大家都很生气,孟方立就带兵把成邻给砍了,自己当了留后,还把邢州、洺州、磁州都划拉到自己手里,把邢州当成府治,叫昭义军。潞州人想让监军使吴全勖当留后,但当时王铎是诸道行营都统,因为潞州还没平定,就随便给孟方立封了个官,让他管邢州的事。孟方立不乐意,把吴全勖给抓了,还写信给王铎说,想找个读书人来管潞州。王铎就派郑昌图去管昭义军的事,想让他当节度使。可皇帝僖宗偏要用老宰相王徽当节度使。那时候皇帝在长安,河东、关中都乱糟糟的,孟方立自己占着地盘,李克用又盯着潞州,王徽觉得朝廷搞不定,就推辞了,让郑昌图去。郑昌图才干了三个月就走了。孟方立又推荐李殷锐当刺史,说潞州地势险要,人又彪悍,经常有贼寇作乱,想找个软弱的人来压压他们,还把治所迁到龙冈州。结果,那些豪杰们都不高兴,开始抱怨。
后来李克用当了河东节度使,昭义军的监军祁审诲求李克用帮忙,把昭义军收回来。李克用就派贺公雅、李筠、安金俊三路大军去打潞州,结果被孟方立打败了。李克用又派李克修去打,打赢了,杀了李殷锐,占了潞州,还把李克修推荐为节度留后。原来昭义军管着潞州、邢州、洺州、磁州四个州,现在孟方立自己管着山东的三个州,朝廷也让李克修管潞州旧地,所以昭义军就有了两个节度使。李克修这个人,是李克用的堂弟,武艺高强,从一个小兵做到留后,后来官位还升了。孟方立靠着朱全忠撑腰,所以跟李克用打仗没完没了,地都打成战场了,老百姓没法种地。光启二年,李克修打邢州,收复了旧地,又攻打武安,孟方立的将领吕臻、马爽在焦冈跟李克修打仗,输了,被砍了好多人头,吕臻他们也被抓了,武安、临洺、邯郸、沙河都被李克修占了。李克用就派安金俊去邢州招安。孟方立向王镕求救,王镕派三万兵过去,李克修就撤兵了。
两年后,孟方立带三万兵攻打辽州,用金子收买赫连铎,想跟他一起打。结果契丹人打赫连铎,没按计划行动,孟方立手下的奚忠信把兵分三路,结果被李克用埋伏,前军全军覆没,打了个大败仗,奚忠信被抓了,只有十二个人逃了回去。龙纪元年,李克用派李罕之、李存孝攻打邢州,又攻打磁州、洺州,孟方立在琉璃陂跟他们打仗,大败,两个将领被抓了,李存孝还把孟方立的头颅挂在邢州城墙上,喊话让孟方立投降,谁砍下孟方立的头,就封他三州节度使。孟方立撑不住了,地盘也丢了,人心惶惶,他自己脾气又暴躁,对下属也不好,晚上自己偷偷爬上城墙,士兵们都叫苦不迭,孟方立一看这情况,知道没戏了,就喝毒酒自杀了。他的弟弟孟迁,平时跟士兵关系好,大家推举他当留后,向朱全忠求救。朱全忠当时正在打时溥,没来得及派兵,就派王虔裕带几百精兵过去,想从罗宏信的地盘过,罗宏信不同意,王虔裕就绕道去了邢州。大顺元年,李存孝又打邢州,孟迁带着邢州、洺州、磁州投降了,还把王虔裕他们三百人献给了李克用;孟迁被带到太原,李克用任命安金俊为邢州、洺州、磁州的团练使,孟迁被封为汾州刺史。《欧阳史》上说,天复元年,梁朝派氏叔琮攻打晋州,从天井关出来,孟迁打开城门投降了,还带梁兵去攻打太原,没成功;氏叔琮的军队回师经过潞州,把孟迁送给了梁朝。梁太祖讨厌他反复无常,把他杀了。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张文礼,是燕国人。一开始是刘仁恭手下的一个小将领,为人狠毒,诡计多端,说话粗俗无礼,跟人交往总是态度傲慢,从小到大,心里就藏着各种野心。后来跟着刘守文去沧州,被委以偏师的重任。刘守文回燕蓟去看望父亲,结果造反了。造反失败后,他就逃到了王镕那里。他发现王镕不怎么管事,于是就巴结那些当权的人,想以此往上爬。 每次跟王镕说话,都夸自己很有军事才能,说孙武、吴起、韩信、白起这些人,都没自己厉害。王镕还真信了他的话,赏赐给他很多东西,还认他做义子,赐给他姓氏,叫张德明,从此就经常让他带兵打仗。自从柏乡之战胜利后,他就一直跟着庄宗的军队。他根本不识字,也没什么军事策略,只是在那些胆小怕事的士兵面前贬低其他将领,说这个将军不知道进退,那个将军不懂军事,所以那些士兵都把他当成好将领。
一开始,梁朝的将领杨师厚在魏州,张文礼带着赵国的三万士兵夜袭经县和宗县,顺便还侵犯了贝州。杨师厚提前派了几千步兵和骑兵,在唐店设下埋伏。张文礼抢掠一番后就往回撤,士兵们都收起兵器,晚上还唱着凯歌,走到唐店的时候,杨师厚的伏兵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张文礼一个人骑着马逃跑了。 即使这样,他还对其他将领大吹牛,有人劝他说:“唐店那次,没必要炫耀。”张文礼这才感到很羞愧。他在镇州待了很久,看到当地政治腐败,百姓贫困,心里一直想着谋反;每次喝酒喝多了,就对身边的人说一些狠话,听到的人没有不害怕的。只有王镕一点儿也不怀疑他,渐渐地把他当成心腹,用符习代替他去行营,让张文礼当防城使,从此张文礼就一直伺机而动。后来王镕杀了李宏规,把权力交给自己的儿子昭祚。昭祚性格暴戾,不懂人情世故,平时装出一副稳重的样子,坐享荣华富贵,等到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后,就想着每天都取代他父亲。以前那些依附他的人,没有一个不被灭族的。
一开始,李宏规和李蔼掌握大权,拉帮结派,把重要的职位都给了自己人,所以那些坏人根本撼动不了他们,文礼也挺害怕他们的。后来李宏规被杀了,他手下的五百人害怕受牵连,想要逃跑,大家聚在一起哭哭啼啼地商量着,不知道该怎么办。文礼看他们军心涣散,就偷偷地用挑拨离间的话激他们说:“太尉(令公)命令我杀了你们所有人,但我想到你们跟着我十几年,出生入死,为国家为家庭,要是我不马上杀了你们,就会得罪太尉;要是我不说,我又对不起你们。” 这些士兵都哭了起来。当天晚上就造反了,杀了王镕父子,王家满门被灭,只留下王昭祚的妻子朱氏偷偷地和梁国联系。 她找到机会告诉梁国说:“王家在叛乱中被杀光了,普宁公主没事。”
文礼听从叛军将领张友顺的请求,让他留任后,在潭州处理政务。 这事儿上报朝廷后,文礼又请求加官进爵,晋王(庄宗)表面上装作答应了,才同意了他的请求。文礼本来是个小喽啰,突然身居高位,走路说话都感觉不自在。出门的时候,一千多人拿着刀剑跟着他,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老百姓都对他怒目而视,他总是担心朝廷派兵来讨伐他,心里七上八下,想尽各种坏主意。他一面和南边的朱氏联系,一面和北边的契丹勾结,经常抓到他们的使者,晋王派人把使者送回去,文礼因此更加害怕。那年八月,晋王派阎宝、史建瑭和赵将符习等人率领王镕原来的军队去讨伐他。军队出征后,文礼得了痈疽,肚子疼,听说史建瑭攻下了赵州,吓得惊恐万分,就死了。他的儿子处瑾、处球偷偷地瞒着不发丧,军营内外都不知道,每天都在寝宫里问候他安好。处瑾和他的心腹韩正时一起处理军务大事,合谋做坏事。 早些时候,文礼痈疽还没发作的时候,全家人都看到鬼怪,天黑以后,有时唱歌有时哭泣,还有野河水变的血红色一样,很多鱼都死了,浮在水面上,懂行的人就知道他肯定要失败了。
三月十九,阎宝被处瑾打败了,庄宗就让李嗣昭顶替他。四月,李嗣昭被流矢射中,没多久就死在战场上了,于是庄宗又让李存进接替他。李存进也在战斗中阵亡了,最后庄宗任命符存审为北面招讨使,去攻打镇州。这时候,处瑾的情况越来越危急了。
昭义军的节度判官任圜跑到城下,跟处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利害关系。处瑾爬上城墙,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然后派部将张彭把钱送去行台。没过多久,符存审的军队就到了城下。当晚,赵将李再丰的儿子偷偷地用绳子从城墙上放下,接应王师,所以军队顺利登上城墙,天亮之前就全部进城了。他们抓住了处瑾、处球、处琪,还有他们的母亲和那些同伙,把他们都打断腿,押送到行台。镇州的老百姓请求把他们剁碎了吃掉。他们还挖出了文礼的尸体,在集市上将其肢解示众。
董璋,本来是梁朝的骁勇将领。他小时候和高季兴、孔循一起给豪士李七郎当仆人。李七郎原名李让,经常用重金贿赂梁太祖,梁太祖很宠爱他,把他收为义子,赐姓朱,名友让。董璋长大后,就到梁太祖帐下当兵,后来因为军功升了官。梁龙德年间,潞州的李继韬送钱给梁朝。当时潞州将领裴约正在泽州驻军,他不听李继韬的命令,坚守城池。梁末帝就派董璋攻打泽州,攻破后,任命他为泽州刺史。
这一年,庄宗攻入汴州,董璋来朝见他。庄宗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声,对他特别优待。后来又让他回到原来的职位,一年多后才让他回来。当时郭崇韬当权,对董璋特别好。同光三年夏天,任命他为邠州留后,三年秋天,正式授予他兵权。九月,大举伐蜀,任命董璋为行营右厢马步都虞候。当时郭崇韬是招讨使,所有军务大事,都召集董璋一起商议决定。这一年的冬天,蜀地平定,任命董璋为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负责节度使的日常事务。天成初年,加封他为检校太傅。两年后,又加封他为同平章事。
话说当时安重诲当权,听信了坏人的主意,说孟知祥肯定不会为朝廷效力,只有董璋忠义可靠,应该特别宠信重用,让他去对付孟知祥。 董璋的儿子光业还是宫苑使,在朝中结党营私,到处吹捧他父亲董璋的好话,贬低孟知祥。董璋因为得到皇帝的恩宠,就更加肆无忌惮,蛮横霸道起来了。
早先,那些奉命出使东川的人,都反映董璋对朝廷很不恭敬。四年夏天,明宗皇帝打算举行郊天大典,派客省使李仁矩带着诏书去两川传达旨意,又派安重诲给董璋写信,催促他进贡,约定数量是五十万。结果董璋却说地小民穷,只答应进贡十万。第二天,董璋在衙门设宴请李仁矩,可是到了中午李仁矩还没来。董璋派人去打探,才知道李仁矩正在驿馆里和一群歌妓以及朋友们痛快地喝酒。
董璋勃然大怒,立刻带着几百人,拿着戈戟,冲进驿馆,让人把门打开。李仁矩吓得脸色发白,赶紧躲进阁楼里,好半天之后才出来。董璋坐下,把李仁矩叫到台阶下,指着鼻子骂道:“我当魏博都监的时候,你还是个小小的通引小将,那时候咱们地位悬殊,你对我毕恭毕敬。如今我做了藩镇节度使,你拿着皇帝的诏书来,竟然在驿馆里摆酒设宴,自称使臣,居然敢到中午还不来赴宴,自己在那儿寻欢作乐,对王命如此不敬!难道像西川那样把客省使李严斩了,我董璋就不敢杀你吗?”董璋说着就朝左右使眼色,想让人把李仁矩抓起来。李仁矩吓得眼泪鼻涕直流,连连磕头求饶,才侥幸逃过一劫。董璋气冲冲地骑马回衙门,干脆撤了宴席,也没再叫李仁矩。
李仁矩回京复命后,更是添油加醋地说了董璋的种种恶行。没过多久,安重诲就奏请皇帝把李仁矩任命为阆州团练使,不久又升为节度使。
话说长兴元年夏天,明宗皇帝在郊外祭祀完毕后,就提升了王璋的官职,让他当上了检校太尉。当时,四川两川的刺史们都习惯用军队当作自己的私人武装,一个小小的郡县,兵力都不下五百人。王璋早就对此心存疑虑,后来又听说朝廷要派李仁矩去镇守阆州,这下他反叛的决心就彻底定下了。
王璋先给他儿子王光业写了一封信,信里说:“朝廷把咱们管辖的几个郡县划给别人管辖,还调派三千兵驻扎在那里,摆明了就是要置我们于死地啊!你要是见到朝廷里那些重要人物,就告诉他们我的想法。如果朝廷再派一队人马进入斜谷,那我就立刻造反,到时候咱们父子就一起拼了!”王光业把这封信交给了枢密承旨李虔徽。
正巧,朝廷又派了使者荀咸乂带兵去阆州,王光业就对李虔徽说:“荀咸乂还没到,我父亲肯定要造反了。我的性命不值一提,我担心朝廷会因此劳师动众,不如阻止荀咸乂前去,我父亲一定会老老实实待着。”但是李虔徽没听他的,荀咸乂还没到,王璋就已经擅自逮捕了绵州刺史武虔裕,把他关进了衙门。武虔裕可是安重诲的心腹,所以王璋先下手为强把他抓了起来。
五月,王璋向利州、阆州、遂州等地发布檄文,指责这些州县暗中勾结朝廷。接着,他就率领军队攻陷了阆州,抓住了节度使李仁矩和军校姚洪等人,把他们杀害了。在此之前,王璋想造反,就先派人带着很多钱财去见孟知祥,想和孟知祥结成姻亲。他还跟孟知祥说,朝廷对他起了疑心,准备把他调走,走了就等于家破人亡,留下来也会被朝廷讨伐,地盘小兵力弱,独自一人难以抵挡,所以想把儿子嫁给孟知祥的女儿,请求孟知祥的帮助。当时孟知祥也对朝廷不满,就答应了王璋的请求,表示愿意支援他。后来孟知祥带兵去围攻遂州,所以王璋攻打阆州的时候,才能如此肆无忌惮地滥杀无辜。
那年秋天,朝廷下令剥夺了董璋的官爵,然后任命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瑭为东川行营招讨使,带兵去讨伐他。董璋的儿子,宫苑使董光业,以及他的家族成员,都被在洛阳斩首了。石敬瑭带兵去讨伐董璋,结果因为粮草供应不上,就撤兵回去了。
明宗皇帝当时正致力于安抚西川,于是就放回了西川进奏官苏愿和东川军将刘澄,让他们各自回自己的辖区。朝廷没有下达其他的命令,只说了一句“两务求安”。当时孟知祥的亲人在京城都安然无恙,于是孟知祥就派人给董璋报平安,想顺便表达谢意。董璋一听就火了,说:“西川的兄弟侄子都好好的,就想再次跟朝廷联络,我的儿孙都死光了,谢什么谢!”从那以后,董璋就怀疑孟知祥背叛自己,开始跟孟知祥产生嫌隙了。
三年四月,董璋率领一万多士兵偷袭孟知祥。(《九国志·赵季良传》:赵季良曾经和孟知祥随意聊天说:“董璋这个人性情凶残暴戾,如果他死守一座城池,很难攻破。”等到听说董璋起兵的时候,孟知祥非常忧虑,脸色都变了。赵季良说:“董璋不坚守自己的地盘,这是上天把机会送给你啊!”后来董璋果然战败了。)孟知祥和他的将领们率领军队抵抗,在汉州的弥牟镇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董璋的军队大败,只有几十个骑兵逃脱,董璋又逃回了东川。(《九国志·赵廷隐传》:董璋袭击广汉,准备攻打成都,当时东川的粮仓储备充足,而且有很多敢于赴死的士兵,董璋来的时候,大家都害怕他。孟知祥亲自督促将领们,在鸡纵桥前和董璋作战,一度受到了挫折。赵廷隐假装逃跑,董璋追赶他,孟知祥和张公铎趁机追击,董璋的军队大乱,阵型散乱。赵廷隐整顿队伍,和孟知祥一起夹击董璋,董璋的军队大败。)
在此之前,前陵州刺史王晖因为被董璋邀请,住在东川,等到董璋战败之后,王晖就率领部下杀了董璋,并将董璋的首级送到了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