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三年九月,皇上在崇勋殿设宴款待文武百官。张宗奭和杨师厚两位大人分别被赏赐了三百匹白绫,还有银鞍和好马。

九月丁酉日,皇上到崇政院宴请内臣,赏赐了院使敬翔、直学士李班等人一些布帛,赏赐的多少各有不同。赵光逢升任中书侍郎、平章事,杜晓升任尚书户部侍郎、平章事。皇上还下了一道旨意,说:“内外使臣出使回来,不该私自回家,朝廷派人出使,臣下应该遵从,在辞行和觐见时,都应该恭敬谨慎。最近很多出使的人,往返都不按规矩来,有的已经辞行却还住在自己家里,有的还没觐见就先回家了,只图自己方便,不顾朝廷的规定。这样既不恭敬,又违反了制度,应该让御史台调查处理,并提出处罚建议。”

九月庚子日,殿直王唐福快马加鞭从襄城赶来,报告天军大捷,逆将李洪投降的消息。皇上加赏了王唐福绢帛和银子,宰相和百官都上表祝贺。九月壬寅日,开封府虞候李继业送来了襄州都指挥使程晖的奏报,说在九月初五,他们杀死了叛军一千多人,活捉了都指挥使傅霸以下五百多名军官,收复了襄州,百姓都恢复了正常生活。(《资治通鉴》记载:八月,程晖的军队到达襄州,李洪抵抗,大败,请求自杀。九月丁酉日,攻克襄州城,斩杀叛军一千人,俘虏了李洪、杨虔等人押送到洛阳斩首。)

九月癸卯日,皇上在文明殿接受宰相以下官员的祝贺,庆祝收复襄汉地区。皇上还下诏说:“现在是秋冬时节,阴雨连绵,祭祀郊庙的日子要慎重选择,以免遇到坏天气耽误事,应该另选日子再奏报。”这个月,礼仪使奏报说:“根据有关部门的建议,十一月二日是冬至,要在圜丘祭祀昊天上帝。我们仔细考虑了十月十七日到十一月这段时间,十一月二日是冬至,也是一阳初生的日子,应该举行亲祭的仪式。”皇上同意了。河中地区奏报说,批准了皇上颁发的铜牌,持有铜牌的人,走到哪里都可以换马继续赶路。

十月癸未,那天是大明节,皇帝在文明殿设斋,请了和尚道士,还召集了宰相和翰林学士一起参加。各地的节度使、刺史以及朝廷里的大小官员都来进贡。皇帝下令说,因为盗寇还没平定,所以所有需要发放的物品,都得由司门郎中和员外郎亲自发放,以防有人从中作假。

十一月癸巳是月初一,皇帝在内殿斋戒,不上朝。到了甲午日,冬至这天,凌晨一点,皇帝就从皇宫里出来了,在文明殿接受宰相以下官员的朝拜。然后从五凤楼出发,前往南郊祭天。金吾卫、太常寺、兵部等等部门的仪仗队、法驾卤簿以及内侍卫队都跟着皇帝前往祭坛。文武百官,从太保韩建以下,都列队等候着。皇帝登上祭坛,举行祭天仪式,感谢上天。司天台报告说:冬至那天,从半夜开始,就有祥瑞的微风吹拂,皇帝的座位上光亮澄明,直到天亮,天上还有黄色的云彩簇拥着太阳。丙申日,皇帝在上东门外打猎。戊戌日,皇帝下旨说:

(诗词、对联原文在此处保留,若有请提供)

皇上说,孝敬父母,才能沟通天地神明;恩泽广布,才能惠及百姓。这是国家兴亡的大道,历代帝王都遵循的规矩,我怎敢违背呢?这是遵循古训啊!我即位三年以来,每天都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我学习尧舜的典章制度,效法他们治理国家,汲取殷商夏朝的经验教训,体恤百姓疾苦。我渴望天下太平,社会安定,没有丝毫差错。然而,我的愿望还没有完全实现,有些事情还没有处理好,导致奸邪作乱,旱涝成灾。边疆将领骄横跋扈,违抗命令;朝廷内部阴谋诡计不断,威胁着国家的安定团结。我仔细观察各种征兆,从中得到深刻的警示。

所以,我更加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懈怠,就像走在薄冰上,站在悬崖边一样,时刻警惕,不敢放松。我日夜操劳,寝食难安。能够平定叛乱,取得胜利,如果没有上天的保佑和神灵的庇护,又怎么能消灭敌人,取得不战而胜的成果,改变灾难,迎来太平盛世呢?更何况,北方的叛军已经溃败,像丧家之犬一样四处逃窜;西面的叛军也迅速被平定,如同滚动的弹丸一样迅速溃败。我们平息了战火,收复了失地,又扫平了左冯,讨伐了岘首。因此,内外都安定了,我更加明白天命所归,大家都认识到皇室江山的稳固。我感激上天的保佑,想表达我的谢意,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所以,趁着南巡的机会,我亲自在圆丘举行祭天大典。这是国家的大庆典,一定要惠及百姓,所以我特地减免赋税,以安抚百姓。希望百姓能够逐渐恢复生计,天下早日和平。唉!自从我即位以来,时间虽然不长,但灾难不断,战争频繁。战争需要大量的粮草,百姓也因此负担沉重,我实在没有办法,忧心忡忡。所以,各地官员一定要加倍努力安抚百姓,多多鼓励他们,减少赋税徭役,严禁贪官污吏敲诈勒索,避免百姓流离失所,国家衰败。河南府、开封府以及各道的观察使要加强管理,刺史、县令不得随意增加赋税,扰乱百姓。对于各种案件,要尽量从轻处罚。等到战争结束后,一定要及时发放抚恤金。如果我的旨意中有什么遗漏之处,有关部门要列出清单,向我汇报。

话说己亥年(公元909年),皇帝任命司门郎中罗廷规担任魏博节度副使,负责管理魏博府的事务。到了辛丑年(公元911年),皇帝又前往谷水游幸。戊午日(具体日期),皇帝在文明殿举行册封仪式,册封张宗奭为太傅,韩建为太保。仪式结束后,金吾卫的仪仗队护送皇帝乘坐辂车前往太庙祭祀,然后前往尚书省上朝。之后,皇帝还前往榆林坡校阅军队,亲自训练各路步兵和骑兵。 皇帝下令将乾文院改名为文思院,行殿改名为兴安殿,球场改名为兴安球场,弓箭库殿则改名为宣武殿。

这年,灵州传来紧急军情,凤翔的贼将刘知俊率领邠州、岐州、秦州、泾州的军队来犯,正猛攻灵州城。皇帝立即命令陕州的康怀英和华州的寇彦卿率兵进攻邠州和宁州,以减轻灵州的压力。(《五代春秋》记载:十一月,秦军入侵灵州。陕州的康怀英进攻秦州,攻克了宁州、庆州和衍州三州。秦军反击,康怀英的军队在升平战败。)十二月乙丑日(腊月),皇帝在甘泉驿举行狩猎活动。因为蒲州是皇帝肇迹之地,而且为了方便经略鄜州和延州,皇帝在这一带巡幸了几个月。闲暇时,皇帝游玩到焦梨店,还追忆往事,想起王重荣的旧功,于是下诏褒奖并追封他。国子监上奏,请求建造文宣王庙,并建议从朝廷和全国在职官员的俸禄中,每月每贯抽取十五文钱作为修建庙宇的费用。皇帝批准了这个请求,于是当年就用官员们的俸禄修建了文宣王庙。

福建节度使王审知上奏,说他捐钱建造了一座寺庙,请求皇帝赐名。皇帝下令将寺庙命名为“大梁万岁寺”,并允许寺庙收纳四十九名僧人。皇帝追赠牢墙使王仁嗣为司空,追赠故同州押衙史肇为右仆射,追赠押衙王彦洪、高汉诠、丘奉言、仇琼为刑部尚书,追赠王筠为御史司宪。当初,刘知俊将要叛乱,他曾召集将领商议对策,王仁嗣等人坚持正义,毫不动摇,结果都受到了刘知俊的残酷迫害,如今皇帝才追赠他们以表彰他们的忠义。刘守光上奏说,他在蓟州西面与他的哥哥刘守文作战,并俘虏了刘守文。

开平四年正月初一,那天是壬辰朔日,皇帝在朝元殿接受文武百官的祝贺,这天开始正式使用礼乐。皇帝下令说:“公务不能拖延,大家的住处都离宫廷很远。所以,每天值班的中书舍人、吏部司封知印郎官、少府监以及负责刻印和书写官印的人员等等,都应该轮流在中书省附近住宿。” 正月十四,皇帝从子门出去,到榆林坡下检阅军队。正月二十,皇帝到保宁球场,设宴款待宰相和文武百官。皇帝还特别赏赐了宰相张宗奭以下的官员,并且赐给湖南开元寺的禅宗长老可复,新的法号叫惠光大师,还赏赐了他紫衣。

二月初二,皇帝去了甘水亭。从子门出去,到了榆林东北坡,亲自训练军队。皇帝赏赐了从潞州投降的军队使者张行恭锦缎衣服、银腰带和食物。二月初五,皇帝在金銮殿设宴。二月十,因为春天没什么大事,皇帝多次命令宰相和皇亲国戚在河南府的池亭里设宴。二月十七,杨师厚前往陕州赴任。寒食节那天,各路节度使、郡守、勋臣都穿着春装来祝贺。清明节又连续设宴,进献鞍马、金银器皿、丝绸锦缎的,数量多的数不清,简直是成千上万。于是皇帝在宣威殿设宴款待宰相和四品以上文武官员。

三月初九,皇帝在崇政院设宴款待功臣。三月十六,皇帝在天骥院设宴款待侍臣。三月十九,皇帝在甘水亭设宴款待宰相、皇亲国戚和翰林学士。三月二十七,皇帝在内殿设宴款待宰相。三月三十,在兴安球场举行盛大的犒赏军队仪式,庆祝春天到来。

四月壬戌这天,皇帝下诏书说:“追封先人官职以享受俸禄,这是君王推崇厚恩的表现;想要天下太平却总有风波,为人子女要怀着终身感恩戴德的心情。” 然后就下令追赠刑部尚书张策以及其他二十二位三品、四品常参官的先人,每家都提升一级官阶。

第二天,乙丑,在崇政院设宴。皇帝在当藩王和即位之后,一直勤勉政事,力求治理好国家,并且严厉告诫自己不要沉迷享乐,从没在朝堂上安排歌舞表演。 这次宴会,只让宫里的乐伎上台,击鼓奏乐,气氛非常热闹,一直到中午才结束。

丁卯这天,宋州节度使、衡王友谅进献了珍贵的麦穗,一根麦秆上结了三个麦穗。 《资治通鉴》记载:友谅献上瑞麦,皇帝说:“丰收才是最大的祥瑞,现在宋州发了大水,要这麦穗有什么用!” 然后就下令撤了当地县令的职务,派使者去责问友谅。

丙戌,皇帝到建春门去视察新修的楼阁,然后又到七里屯去看麦子,还召集随行的官员在楼上吃饭。河南的张昌孙和蒲州、同州的主事官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赏赐。皇帝路过朝邑的时候,看见镇将的座位竟然在县令之上,就问身边的官员,有人回答说:“镇将的官阶比较高。” 皇帝说:“县令是管理百姓的,镇将只是抓捕盗贼的。再说,镇将大多是当地百姓,怎么能把他们的座位放在百姓父母官之上呢?这太没礼数了!” 从那以后,皇帝下令全国各地,不管镇将官阶高低,座位都要排在县令之下。叶县的镇遏使冯德武在蔡州西平县境内杀死了许多山贼,抓获了首领张濆等七人献上朝廷。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在湖州打败了高沣,大获全胜,斩首和俘虏了一万多人,攻克了湖州,湖州之战告捷。 之前,高沣率领湖州叛乱投靠了淮南,所以皇帝才下令钱镠去讨伐他。

五月初一,那天是己丑日,一直下不停的雨,到了壬辰日(五月初四)才停。皇上在文明殿召见宰相们,命令他们分别去祭祀庙宇。从初一开始到癸巳日(五月初八),朝廷内外都在为午日(端午节)的祭祀准备大量的祭品,光马匹就准备了三千多匹,其他的祭品更是数不胜数。大家还一起帮忙修缮宫墙。

五月初十,甲辰日,皇上发布诏书说:“那些奇奇怪怪、邪门歪道的东西,假冒伪劣的东西,都违反了法律,绝对不能姑息!东都、西都以及各州府制造假犀牛角、玉器、珍珠腰带、玉璧、耳环等等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全部禁止,不许再制造!如果公私人家以前已经有了这些东西,必须马上送到当地长官那里,当面销毁;如果在诏书发布后还有人故意违反,一定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各州府要派人检查、抓捕违反者,依法处置!” 魏博节度使、太师、中书令、邺王罗绍威去世了,皇上非常悲痛地说:“上天不让我拥有整个天下,为什么这么快就夺走了我忠诚的臣子!” 皇上追赠他为尚书令。

六月初一,己未日,皇上命令各地的军队不要再兴土木工程了。

七月初九,壬子日,皇上在甘水亭宴请宰相、河南尹、翰林学士和两街使。七月十三,丙辰日,皇上在宣威殿宴请群臣,赏赐的东西各有不同。刘知俊进攻夏州。(《资治通鉴》记载:七月,岐王和邠州、泾州的节度使分别派使者向晋王请求联合军队攻打定难节度使李仁福,晋王派振武节度使周德威率领军队与他们会合,一共五万大军,包围了夏州。)皇上任命宣化军留后李思安为东北面行营都指挥使,陕州节度使杨师厚为西路行营招讨使。福州进贡了当地的特产,献上了桐木做的扇子;广州进贡了犀牛角和玉器,还献上了船上采摘的蔷薇花露水。 当时陈州、许州、汝州、蔡州、颍州五州境内蝗虫成灾,过了一阵子,许州上报说,有大量的野鸟飞来,遮天蔽日,十几天的时间,就把蝗虫吃光了,这一年终于获得了大丰收。

八月,皇帝要西征,带了队伍出发了。 到了己巳这天,队伍在陕西府附近驻扎下来。这时候正赶上老天爷不赏脸,干旱缺雨,皇帝就让宰相和官员们一起去灵迹那里祈祷求雨。 结果呢,祈祷完没多久,中午就下雨了,第二天雨就停了,皇帝高兴坏了。

辛未这天,老人星出现了! 这天,皇帝在行宫设宴款待陕西节度使杨师厚和随行的官员们,还赏赐给杨师厚一千匹丝绸,并且任命他为西路行营招讨使,算是升官加爵了。 到了丙子这天,皇帝又宴请了文武官员和军队将领,还特意安排了龟兹乐演奏助兴,赏赐的东西也根据官职高低有所不同。

九月初一,也就是丁亥这天,皇帝下令让宰相于兢去西都,到圆丘去祭祀昊天上帝。 到了甲午这天,皇帝终于到达了西京。 然后,皇帝下了一道圣旨,旨意内容是:

我听说历代皇帝,最推崇的是尧舜;要说为人父母的典范,那就要数禹汤了。他们聪明才智远超古代先贤,圣明的德行传遍天下,还总是谦虚地对待臣子,努力寻找贤才。他们日夜操劳,担心百姓中有被遗漏的人才;他们四处搜寻,唯恐有什么好的才能被埋没。他们用爵位和俸禄来招揽人才,甚至派人画像四处寻找,因为他们明白,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任用贤才。国家大事那么多,百官事务繁杂,没有人才不行,有了人才国家才能兴盛。

自从我登基以来,已经三年了,我每天都废寝忘食,夜里睡不着,白天也顾不上吃饭,只想为国家出力,希望能够永远保持太平盛世。可是,现在朝廷里,很少听到什么好的建议;军队里,也很少听到什么奇谋妙策。我仔细想想,从朝廷重臣到山野村夫,难道就没有杰出的人才,来回应我的期盼吗?你们这些各地的都督、观察使等等,有的功勋卓著,有的善于识别人才,一定要仔细寻找那些隐藏在民间的人才,即使是那些默默无闻的百姓也要考察。

接到圣旨后,你们要认真地搜寻各郡各县,广泛地寻找贤良之士,告诉他们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并许以高官厚禄。不必求全责备,关键是找到合适的人才。如果有人才华横溢,个性独特,有统一天下的雄才大略,通晓文治武功的大纲,能够深入研究古今刑政的源头,了解礼乐制度和社会风尚的变迁,我会破格提拔他们,委以重任,让他们辅助我治理国家,不必拘泥于等级制度。即使只是说出一句不同寻常的话,做成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我也会扬长避短,根据他们的才能授予相应的职位。各种各样的器物都有其用途,不能只局限于九流之士;品德高尚的人,也不会因为居住在贫民窟而被埋没。

你们要努力推荐人才,不要拖拖拉拉,希望你们能有所作为,来回应我的殷切期望。其他的事项,另行下旨处理。

辛丑年,因为下了很久的雨,皇帝下令让宰相薛贻矩去祭祀定鼎门,让赵光逢去祭祀嵩山。皇帝还下了一道圣旨,说魏博管辖范围内的刺史,最近州里的政务都交给督邮处理,导致朝廷官员专权,州牧反而成了闲人,所以要恢复正常的制度,堵住这些歪风邪气。 按照河南各州的惯例,刺史应该有权直接向朝廷汇报。

壬寅年,皇帝颁布了禁止献马的命令。之前军队打仗缴获了很多战马,都献给了朝廷,现在全部禁止了,估计是想激励将士们多立战功吧。

乙巳年,朝廷军队在夏州打败了叛军。事情是这样的,刘知俊这个家伙勾结沙陀族的振武叛军首领周德威和泾原叛军首领李继鸾,带了五万步骑兵浩浩荡荡地来攻打夏州,想轻而易举地拿下夏州城。夏州节度使李仁福兵力不足,紧急向朝廷求援。之前,供奉官张汉玫在夏州城外宣读圣旨,国礼使杜廷隐在夏州和石堡寨送去赏赐。 听到叛军来了,杜廷隐和张汉玫带着三百名守城士兵迅速进了城。 后来叛军大军包围了夏州,杜廷隐、张汉玫和指挥使张初、李君用带领州里的百姓和守军,和李仁福一起死守,日夜奋战了一个多月。 等到鄜州和延州的援军到了,大军奋起反击,打败了叛军。河东、邠州、岐州的叛军四散逃跑了,夏州之围解除了。《资治通鉴》上记载:甲申日,朝廷派夹马指挥使李遇和刘绾从鄜州、延州赶往银州、夏州。李遇等人到达夏州后,岐州和晋州的叛军都撤走了。

丙午年,皇帝下诏书说:“刘知俊身为一方大员,爵位高至郡王,竟然背叛朝廷恩宠,投靠叛军,这真是人神共愤,天地不容!虽然已经下令讨伐他,但还没抓到他,所以要悬赏捉拿他,以激励那些忠贞之士奋勇杀敌。活捉刘知俊的,赏钱一千万,授予节度使的官职;砍下他脑袋的,赏钱次之;捉到孟审登的,赏钱一百万,授予刺史的官职;捉到孙亢、卓环、刘儒、张邻等人的,赏赐各有不同。”

乙卯年,皇帝在宣威殿设宴款待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