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帝,名字叫李承祐,是高祖李克用的第二个儿子。他妈妈是李太后。唐朝长兴二年,辛卯年,三月初七,隐帝出生在邺都的老宅子里。他爹李克用当时镇守太原,担任节度使,后来官职做到检校尚书右仆射那么高。
国家刚建立的时候,隐帝被封为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后来又升迁为大内都点检、检校太保。 这些官职听着很高大上,其实就是一步步往上爬,权力越来越大。
公元948年正月二十七,皇帝驾崩了,这事儿先瞒着没对外公布。到了二月初几,新皇帝周王被授予特进、检校太尉、同平章事等一系列官职,正式封为周王。仪式一结束,没过多久,新皇帝就召集文武百官到万岁殿,宣读先帝的遗诏。遗诏上写着:“周王承祐即日登基,继承皇位,国家礼仪制度沿用旧制。”当天,朝廷上下都穿上了丧服,一片哀戚。话说回来,之前老皇帝想改年号,中书省和门下省给他拟了个“乾和”二字,结果被他改成了“乾祐”,这回可巧了,跟新皇帝的名字“承祐”对上了。
过了几天,群臣上表请求新皇帝开始处理政务,但皇帝回绝了。他们前后一共上了四次表,皇帝才答应。之后,新皇帝在万岁殿东边的小屋里接见了群臣,尊他的母亲为皇太后。这期间,徐州节度使王周去世了。然后,晋州留守刘在明被任命为镇州留守兼幽州马步军都部署,还被加封为检校太尉。同一天,工部尚书龙敏也去世了。再然后,右卫大将军王景崇上奏说,他们在散关大败蜀军,俘斩了三千人。话说当初契丹人入侵京城,侯益和赵赞都接受了契丹人的命令,控制着岐州和蒲州。听说老皇帝进京了,这俩人心里就有点小九九。朝廷就把赵赞调到京兆府,侯益和赵赞都向蜀国求援,蜀国派何建带兵从散关出来支援他们。结果,王景崇联合了岐州、雍州、邠州、泾州的军队把他们打败了。
接着,朝廷下诏大赦天下,从乾祐元年二月十三日凌晨开始,所有犯过罪的人,不管案子结没结,查没查出来,只要不在特赦范围外的,都赦免了。朝廷还给文武百官加官进爵,赏赐将士们钱粮。同时,还下令寻找唐朝和前晋的皇室后裔,封他们为王。没过多久,凤翔巡检使王景崇派人押送四百三十八名俘虏的蜀军将校和士兵到京城,皇帝下令释放了他们,还赏赐了他们衣服。然后,朝廷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兵部侍郎张允升任吏部侍郎;工部侍郎司徒诩升任礼部侍郎;光禄卿李式升任尚书右丞;礼部侍郎边归谠升任刑部侍郎;刑部侍郎卢价升任兵部侍郎。
三月初几,皇帝第一次在广政殿上朝,大臣们都按规矩行礼。殿中少监胡崧提了个建议:“咱们应该禁止砍伐桑树和枣树当柴烧,城门口也要加强管控,严厉打击这种行为。”皇帝同意了他的建议。
几天后,邺都留守、太尉、中书令、临清王高行周被封为邺王;北京留守、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刘崇被加封为宋州节度使,还兼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史宏肇也加封为检校太师,兼任侍中;前任邢州节度使安叔千因为年纪大了,就退休回家养老了。再接下来,右谏议大夫于德辰被任命为兵部侍郎。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升官加爵,被加封为太傅,晋封为鲁国公;襄州节度使安审琦也升官加爵,被加封为太保,晋封为齐国公;兖州节度使符彦卿升官加爵,被加封为中书令,晋封为魏国公;许州节度使刘信也加封为检校太师。
之后,宰相窦贞固被任命为山陵使,吏部侍郎段希尧为副使,太常卿张昭为礼仪使,兵部侍郎卢价为卤簿使,御史中丞边蔚为仪仗使,负责皇帝陵墓的修建和相关仪式。 几天后,前凤翔节度使侯益被任命为开封尹,还加封为中书令。据说侯益当时率领几十个骑兵火速进京,皇帝派人问他为啥跟蜀军勾结,侯益说:“我想把他们引出关口,然后一举歼灭。”皇帝听了哈哈大笑。侯益还重金贿赂史宏肇等人,说王景崇专横跋扈,那些权贵们却袒护他。
西京留守李从敏和夏州节度使李彝殷都被加封为侍中;青州节度使刘铢和郓州节度使慕容彦超都被加封为检校太师。朝廷下令将广晋府改名为大名府,晋昌军改名为承兴军。灵州节度使冯晖也被加封为侍中;河阳节度使武行德、沧州节度使王景、华州节度使侯章、晋州节度使王晏,都被加封为同平章事。泾州节度使史懿、潞州节度使常思、同州节度使张彦威、延州节度使高允权,也被加封为同平章事;澶州节度使郭从义和邢州节度使薛怀让都升官了;王饶被任命为鄜州留后。
邠州节度使王守恩被任命为永兴军节度使,还加封为检校太师;郭谨被任命为邠州节度使;白再荣被任命为滑州节度使,并加封为检校太尉;赵晖被任命为凤翔节度使;白文珂被任命为陕州节度使。殿中监任延皓因为被刘崇告发而被流放到鄜州。邓州节度使刘重进、相州节度使王继宏、安州节度使杨信都升官了;刘在明被任命为镇州节度使,并加封为检校太师;李殷和孙方简、折从阮都被加封为检校太师。
中书侍郎李涛被罢免,被迫回家。当时苏逢吉等人都在中书,枢密使杨邠、副枢密使郭威权势很大,中书的任命大多被杨邠等人压制。李涛对此很不满,上书请求将杨邠等人外放为藩镇,让苏逢吉、禹珪负责枢密院的事务。杨邠等人得知后,向太后哭诉,太后大怒,李涛因此被罢免。在此之前,中书的厨房锅灶连续几次发出奇怪的响声,没过多久,李涛就被罢免了。西线各州奏报说,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图谋叛乱,已经带兵占据了潼关。
四月辛巳那天,陕州兵马监押王玉上报说,潼关收复了。定州的孙方简也上报说,三月二十七日,契丹人放弃定州逃跑了。
第二天,壬午,朝廷任命枢密使杨邠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事,官职不变;副枢密使郭威升任枢密使,加封检校太尉;三司使王章加封检校太尉、同平章事。郢州刺史尹实上报说,荆南起兵了,就在边境上,想攻打郢州城。同一天,朝廷任命澶州节度使郭从义为永兴军一行兵马都部署。
当时,供奉官时知化、王益,还有从凤翔部署前永兴节度使赵赞部下牙兵赵思绾等三百多人进京,三月二十四日,行军到永兴的时候,赵思绾等人造反了,冲进府城,占据城池叛乱,所以才派郭从义带兵去讨伐他们。
甲申日,王景崇上报说,赵思绾叛乱,已经起兵讨伐了。丁亥日,皇上到道观和寺庙去祈雨。戊子日,朝廷加封东南面兵马都元帅、两浙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吴越国王钱宏倧为诸道兵马都元帅;加封天策上将军、湖南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楚王马希广为守中书令;任命陕州节度使白文珂为河中府城下一行都部署。
庚寅日,宰相窦贞固、苏逢吉、苏禹珪都晋升为开国公。辛卯日,朝廷剥夺了李守贞的官爵。甲午日,任命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王仁裕为户部尚书;任命翰林学士、左散骑常侍张沆为工部尚书;任命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范质为户部侍郎;任命枢密直学士、尚书比部员外郎王度为祠部郎中,以上人员都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任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尚洪为西南面行营都虞候;任命客省使王峻为西南面行营兵马都监。
戊戌日,任命宣徽南院使扈彦珂为左金吾上将军。庚子日,任命左金吾大将军、充两街使、检校太傅刘承赟为徐州节度使。甲辰日,任命宣徽北院使薛可言为右金吾上将军;任命皇城使李晖为宣徽南院使。
乙巳日,定州节度使孙方简上报说,已经回到定州了。说起来,孙方简最初是狼山寨的寨主,叛晋投靠契丹,契丹渡过黄河后,就封他为定州节度使。契丹主死了,永康王继位,就用耶律忠取代他,把孙方简调到云州做节度使,孙方简不肯去,就又回到了狼山。高祖皇帝到京城后,孙方简归顺朝廷,朝廷又任命他为中山节度使。三月二十七日,契丹人放弃定州,毁坏城墙,烧毁房屋,把所有百姓都带到契丹,定州只剩下空城和瓦砾了。直到现在,孙方简才从狼山回到定州。
这个月,黄河在原武县决堤,河北各州干旱,徐州饿死了九百三十七人。
五月初一,那天是己酉日,国子监上报说,《周礼》、《仪礼》、《公羊传》、《谷梁传》这四部经书还没有刻印的木板,想让学官们一起校对一下,然后刻印。皇帝批准了。 己未日,回鹘国派使臣来进贡。丁卯日,以前的翰林学士徐台符从幽州逃回来了。乙亥日,黄河在滑州鱼池决堤了。
六月初一,那天是戊寅日,日食。庚辰日,皇帝任命内客省使王峻为宣徽北院使,还兼任永兴城下兵马都监。 同时,任命冀州牢城指挥使张廷翰为冀州刺史。这张廷翰之前杀了冀州刺史何行通,自己当了刺史,所以这次任命也算是给他个名分吧。甲申日,皇帝把皇弟、右卫大将军承勋封为兴元节度使,还兼任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丰州节度使郭勋被加封为检校太师。辛卯日,永兴兵马都部署郭从义上奏说,收到王景崇的报告,说有军队从陇州过来,想投奔河中,郭从义追击到鄜城。荆南节度使高从诲上表请求归顺朝廷。这高从诲之前可是拒绝过朝廷的命令,这次竟然派他的牙将刘扶来京城谢罪。丙申日,镇州报告说,节度使刘在明死了。戊戌日,皇帝任命河阳节度使武行德为镇州节度使,宣徽南院使李晖为河阳节度使,相州节度使王继宏为贝州节度使。壬寅日,荆南节度使高从诲来进贡谢恩,他的罪过也就算了结了。丙午日,以前永兴军节度使王守恩被任命为西京留守。这个月,河北大旱,青州闹蝗灾。
七月份戊申日,是月初一,相州节度使王继宏杀了节度判官张易,还编造理由上报朝廷。那时候,法律执行得非常严格,各地的藩镇只要上报要处决人,朝廷不调查真伪,直接就批准了。所以当时那些在藩镇做事的,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还是躲不过灾祸。
壬子日,任命工部侍郎李谷担任西南面行营都转运使。乙卯日,礼仪使张昭向高祖庙献上尊号,还献上了舞蹈和歌曲,舞蹈的名字叫“观德”,歌辞就不记录了。丙辰日,因为久旱无雨,皇帝亲自去道观和佛寺祈雨,当天就下了一场大雨。开封府来报,说阳武、雍丘、襄邑三个县蝗虫都聚集在一起,像八哥一样吃庄稼,朝廷下令禁止捕杀八哥。
庚申日,枢密使郭威被加封为同平章事。辛酉日,沧州上报说,从今年七月以后,有五千一百四十七个幽州人逃难过来,是因为北方闹饥荒。乙丑日,任命宣徽北院使王峻为宣徽南院使,任命内客省使吴虔裕为宣徽北院使。戊辰日,任命遂州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李洪信为澶州节度使,任命澶州节度使郭从义为永兴军节度使兼行营都部署。庚午日,追赠故兵部尚书李怿为尚书左仆射。
镇州上报说,按照圣旨处斩了节度副使张鹏。张鹏是因为一句话说错了,被邺帅高行周告发,所以被处死了。乙亥日,新任命的凤翔节度使赵晖上报说,他和八作使王继涛带着军队一起前往凤翔赴任。这是因为王景崇抗命不遵的原因。
八月初几,侯章升职了,从华州节度使调到邠州当节度使,扈彦珂顶替他当华州节度使。 过了几天,朝廷派枢密使郭威去河中府前线指挥作战,并且下令河中府、永兴、凤翔这几个地方的军队,都得听郭威的指挥。 那时候李守贞、王景崇、赵思绾这几个家伙联合起来造反,朝廷虽然派了白文珂和常思去讨伐河中,但是大家伙儿觉得这俩人根本不是李守贞的对手,朝廷上下都很担心。 现在派郭威去了,大家心里都踏实多了。
又过了几天,刘词升任夔州节度使,还兼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河中行营都虞候;李洪义升任遂州节度使,还兼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再过几天,钱宏俶又升官了!他本来就是两浙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吴越国王,现在又加封了检校太师、兼中书令、东南面兵马都元帅的头衔。 这钱宏俶啊,是以前吴越王钱元瓘的儿子。 之前他哥哥钱宏倧继承了他爹的王位,结果没多久就被手下给废了,然后就换钱宏俶当了国王,所以朝廷才给他加官进爵的。 新上任的凤翔节度使赵晖汇报说,他已经调兵遣将,部队都到凤翔城下了。
最后,郭威汇报说,他们大军在当月二十三日到达了河中府叛军的城下;到二十六日,长长的壕沟已经挖好了,长长的城墙也快修好了。
九月戊申那天,侯益的部下王守筠从凤翔跑来,说侯益全家都被王景崇给杀害了。 壬子那天,郭威上奏说,在城下打败了河府的贼军。 甲寅那天,以前的夔州节度使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尚洪被追赠太尉的官职。乙丑那天下了雪,这季节不太正常啊。戊辰那天,凤翔都部署赵晖上奏说,在大散关大败了川军,杀了三千多人,剩下的都丢盔卸甲逃跑了。《隆平集》里记载:药元福跟着赵晖一起出征,敌我兵力悬殊,其他将领都退缩了,只有元福带着几百骑兵孤军奋战,他下令说:“谁敢回头,就斩!”将士们都拼死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壬申那天,郭威上奏,收到了郭从义的报告,说这个月十四日,凤翔的王景崇的军队离开了凤翔城,接着监军李彦从率兵袭击了法门寺西边,杀了两千多人。朝廷下诏,把河中府解县升格为解州。
冬十月丙子朔日,山陵使窦贞固上奏说,给先帝的陵墓起名为睿陵,皇上批准了。丁丑日晚上,岁星进入太微宫。戊寅那天,赵晖上奏说,在凤翔城下打败了王景崇的贼军。甲申那天,吐蕃派使者进贡。丙戌那天,右羽林将军张播被免职,原因是他在查田的时候收受贿赂。丁亥那天,中书舍人张谊被贬为房州司户,兵部郎中马承翰被贬为庆州司户,都是外放的官职,而且要赶紧用驿站送他们过去。这事儿之前啊,张谊和马承翰都奉命去两浙地区,看见当地官员骄横跋扈,就讽刺挖苦他们,还借着酒劲儿说了些过分的话,钱宏俶觉得很没面子,就抓住他们的错处上奏朝廷。朝廷正想安抚两浙地区,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处罚。甲辰那天,延州上奏说,夏州的李彝殷之前带兵到延州边境,想和李守贞里应外合,现在已经撤兵了。
十一月甲寅这天,皇帝下令处死了太子太傅李崧,还有他弟弟司封员外郎李屿和国子博士李鳷,并且株连灭族。原因是他们被部下诬告了。
圣旨里写着:“那些长期作恶、图谋不轨的人,最终逃不过天网;那些忘恩负义、背叛朝廷的人,必然会受到上天的惩罚。李崧以前在先朝位高权重,却对国家毫无贡献,最终走向灭亡也是咎由自取。他跟契丹勾结,关系密切,百姓都对他愤恨不已,可见他是个阴险奸诈的小人。先皇顾念旧情,宽宏大量,提拔他做了朝廷一品大员,还让他位列三师。没想到他暗中包藏祸心,图谋危害国家,四处派人联络奸邪之徒,在靠近皇陵的地方密谋叛乱。根据举报,所有参与者都已经认罪伏法,所以必须依法惩处这些奸逆之徒。李崧、李屿、李鳷一家老小,以及所有参与谋反的人,都将受到最严厉的处罚!”
庚申这天,先帝的灵柩开始启程。辛酉这天,荆南地区奏报,节度使高从诲去世了。壬申这天,高祖皇帝的葬礼在睿陵举行。
十二月丁丑这天,高保融升官了,从荆南节度副使升到荆南节度使,官职也蹭蹭往上涨,各种头衔一大堆,厉害吧!
壬午这天,皇帝穿着隆重的衣服,在崇元殿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还派了宰相苏禹珪和刘皞去西京完成祭祀的礼仪。对了,兖州那边也来报信了,说淮南叛军之前在沂州那边扎营,上个月十七号已经撤到海州去了,这是被李守贞牵制住了。 书上还记载着,李守贞派人来求援,还派了李金全、刘彦贞带兵,查文徽和魏岑也跟着去了,结果听说河中平定了,就赶紧撤兵回去了。李金全这个人,打仗的时候,手下将领都想着猛攻,就他觉得不行,给拦住了。
庚寅,皇帝把高祖的神主牌位送到了西京的太庙。淮南的伪主李璟给皇帝写信说:“之前因为李守贞求援,我们也听说你们在淮河边上驻军,所以我们也在边境上加强了防备。现在听说你们撤兵了,我们也撤了防备,以后商人们可以像以前一样自由通行。”朝廷没理他。辛卯,大臣们上奏章,建议把三月九日皇帝的生日定为“嘉庆节”,皇帝同意了。延州那边也来报信了,说抓到几个叛乱分子,供出了太子太师退休的刘景岩和高志密谋造反,想在腊月偷袭州城。后来派兵去抓,结果把刘景岩给抓住了,当场就杀了。皇帝下令,刘景岩年纪大了还不安分,居然还敢造反,幸好将士们英勇作战,平定了叛乱。刘景岩的二儿子已经处死了,大儿子和小孙子就放了。
这年冬天,经常是大雾弥漫,太阳都挺晚了雾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