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说说这位高祖皇帝,他的名字叫刘暠,原名叫刘知远,后来当了皇帝才改的名。他祖上是沙陀人。他爷爷的爷爷叫刘湍,皇帝称帝后追封他为明元皇帝,庙号文祖,陵墓叫懿陵。对了,《五代会要》里还记载说,这刘湍其实是东汉显宗第八子淮阳王昞的后代。他奶奶是陇西李氏,死后被追封为明贞皇后。

他爷爷叫刘昂,晋朝追封他为太保,皇帝登基后又追尊他为恭僖皇帝,庙号德祖,陵墓叫沛陵。《五代会要》里说,懿陵和沛陵其实压根儿没建,都是后来象征性地去祭拜的。他奶奶是杨氏,虢国太夫人,死后被追封为恭惠皇后。他爸爸的爸爸叫刘僎,晋朝追封他为太傅,皇帝登基后追尊他为昭献皇帝,庙号翼祖,陵墓叫威陵;他爸爸的妈妈是李氏,鲁国太夫人,死后被追封为昭穆皇后。

他爸爸叫刘琠,以前在后唐武帝手下当个小兵,后来晋朝追封他为太师,皇帝登基后追尊他为章圣皇帝,庙号显祖,陵墓叫肃陵;他妈妈是安氏,吴国太夫人,死后被追谥为章懿皇后。最后,咱们这位高祖皇帝刘暠,出生在唐朝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乙卯年二月初四,地点在太原。

皇帝小时候身体不好,不太爱动,话也少。长大后,脸色发青发紫,眼白很多。他一开始在唐明宗手下做事。有一次,唐明宗和梁军在德胜对峙,当时晋高祖被梁军袭击,马鞍和马甲都坏了,皇帝就把自己的马让给了晋高祖,自己则骑着那匹马鞍马甲都坏掉的马,慢慢地跟在晋高祖后面。晋高祖非常感动,心里很敬佩他。

后来唐明宗当了皇帝,晋高祖被任命为北京留守,因为皇帝以前曾经救过他,所以晋高祖把他调到自己身边,任命他为牙门都校。应顺年间,晋高祖镇守常山,唐明宗召他进京。这时,闵帝逃跑了,他和晋高祖在路上相遇,一起到了卫州,住在驿站里。闵帝身边的人想害死晋高祖,皇帝偷偷派御史石敢,让他藏着锤子站在晋高祖身后。等到情况有变,石敢就护着晋高祖进了一间屋子,用大木头堵住了门,他自己也准备拼命了。皇帝带人把闵帝身边的人都杀了,这才救了晋高祖一命。

《通鉴考异》引《汉高祖实录》记载:那天晚上,探知少帝埋伏了兵士,想和手下谋害晋高祖。皇帝假装屏退左右,和晋高祖在庭院里说话。皇帝暗中派御史石敢,藏着锤子站在晋高祖身后。一会儿,埋伏的兵士就动手了,石敢很勇敢,护着晋高祖进了一间屋子,用大木头堵住了门,拼死抵抗,最后死了。皇帝解下佩刀,因为天黑,就用地上没点燃的芦苇火把去打那些人,大家以为是短兵器,就都逃跑了。皇帝就躲在高墙底下,听到皇帝的亲信李洪信跟人说:“石太尉死了。”皇帝隔着墙喊李洪信:“太尉没事!”然后翻墙出来,加入李洪信的队伍,一起保护晋高祖,杀了那些想谋害晋高祖的人,然后把少帝交给王宏贽。

公元936年,也就是后唐清泰元年,石敬瑭(晋高祖)又回到河东镇守。三年夏天,他又搬到了汶阳镇守。皇帝劝石敬瑭起兵造反,还帮他出谋划策,这可是石敬瑭起家的关键,国家内外都靠他呢。所以石敬瑭就让皇帝当了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

后来契丹人倾巢而出,在晋阳城下大败了张敬达的军队,俘虏了一千多士兵。石敬瑭想把这些俘虏编入自己的亲卫队,但是皇帝把他们全杀了。晋国刚建立的时候,皇帝被封为检校司空,还担任侍卫马步都指挥使,负责统领随驾的六军卫队。没多久,他又被任命为陕州节度使,并兼任侍卫亲军马步都虞候。契丹主耶律德光把石敬瑭送回上党,指着皇帝对石敬瑭说:“这个都指挥使很厉害,没有特别重要的原因,千万别把他弄走。”

石敬瑭回到洛阳后,就让皇帝负责巡逻治安,洛阳城顿时秩序井然,没人敢违反法令。公元938年,也就是后晋天福二年四月,皇帝被加封为检校太保。八月,又改任许州节度使,军事权力不变。天福三年四月,皇帝又被加封为检校太傅。十月,被任命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十一月,又调任宋州,并加封为检校太尉。十二月,又加封为同平章事。当时皇帝和杜重威同时被加封,皇帝心里很不舒服,生气地拒绝了加封,还闭门不出好几天。《资治通鉴》上说:知远觉得自己有拥立之功,而杜重威只是靠着外戚的关系上位,并没有什么大功劳,所以他很耻辱地拒绝了和杜重威同时被加封的恩典,好几天闭门谢客,拒绝接受恩典。石敬瑭很生气,就召集宰相赵莹等人商议,想削去皇帝的兵权,让他回家养老。赵莹等人觉得这样不好,就派端明殿学士和凝去劝说皇帝,皇帝这才接受了命令。

天福五年三月,皇帝被改任为邺都留守,还兼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九月,奉诏进京,石敬瑭还亲自到他府上接见他。天福六年七月,皇帝被任命为北京留守兼河东节度使。天福七年正月,又加封为侍中。那一年天下大旱蝗灾,唯独河东地区没有受到影响。六月,石敬瑭在邺宫去世,少帝即位,皇帝被加封为检校太师。天福八年三月,皇帝被晋升为中书令。

开运元年正月,契丹人又来打仗了,直接打到澶州,还派了个叫伟王的将军带兵攻打雁门关。朝廷赶紧任命他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结果他带兵在忻口把伟王打了个大败仗。接着,他又奉命带兵到了土门,军队到了乐平,正好碰上契丹人撤退了,这才回师。三月,他被封为太原王。七月,又兼任北面行营都统。

两年后的四月,他又被封为北平王。三年五月,朝廷又让他兼任太尉。这个月,他还把吐浑族白承福等五个部落,一共四百多人给杀了,然后让别部王义宗管辖剩下的那些人。九月,契丹人又来犯边境了,他亲自带兵到了朔州南阳武谷,把契丹人打了个大败仗。《东都事略·郭进传》里记载:契丹人屠杀了安阳,太祖派郭进去抵抗,结果契丹人被打败逃跑了,郭进因此被提升为刺史。

十一月,契丹皇帝带着他的蕃汉联军,从易州、定州打到了镇州,杜重威他们就在中渡桥那里驻军抵抗。十二月十日,没想到杜重威竟然带着全军投降了契丹。十七日,相州节度使张彦泽也听契丹人的命令,攻破了京城,把少帝抓到了开封府。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吓了一大跳,赶紧分兵防守边境,准备应对契丹人的进攻。

公元947年正月初一,契丹人攻陷了东京(今开封)。没几天,后晋少帝石重贵就逃到了封禅寺躲避。接着,少帝就被契丹人带到了北方。

二月初一,契丹主耶律德光穿着汉人的衣服,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拜。他宣布废除后晋,建立大辽,并且大赦天下,改年号为会同十年。这个月,后晋少帝派大将王峻去契丹送礼,耶律德光赏赐了他很多东西,还亲切地叫他“孩子”,甚至送给他一根拐杖。在契丹,只有地位很高的官员才能得到这种赏赐,这就像汉朝皇帝赐给大臣拐杖一样是种殊荣。王峻拿着赏赐回太原的时候,路上所有契丹人都给他让路。王峻回到太原后,少帝发现契丹政局动荡不安,于是决定自己称帝。

同一个月,秦州节度使何建把秦州的地盘献给了后蜀。之后,河东行军司马张彦威和他的部下们上书劝说少帝称帝,因为中原已经群龙无首了,而少帝的威望日益高涨,大家都拥护他。少帝一开始谦虚推辞,但大臣们三次上书,军队将领和百姓也纷纷请求,少帝这才答应。

然后,陕州驻军的奉国指挥使赵晖、侯章和都头王晏等人杀了契丹的监军和副使刘愿,赵晖自称留后。契丹人知道后,就封赵晖为陕州兵马留后,侯章为本州马步军都指挥使,王晏为副都指挥使,但是赵晖他们拒绝了契丹的任命。 (《宋史·王晏传》记载:开运年间将近结束的时候,王晏和他的同僚赵晖、侯章等人在陕州驻守。契丹攻陷汴京后,派将领刘愿驻守陕州,横行霸道,欺压百姓。王晏和赵晖等人商量说:“现在契丹南侵,天下人心惶惶,英雄豪杰应该抓住时机奋起反抗。听说太原的刘知远(指后汉高祖刘知远)威望很高,深得民心,如果我们杀了刘愿,然后把陕州献给河东,带头反抗契丹,那么富贵荣华唾手可得!”赵晖等人同意了这个计划。王晏于是率领几个敢死队员,夜里翻墙进入府衙,抢了军械库里的武器装备给自己的手下。天亮后,他们砍下刘愿的头,挂在府衙门外示众。大家拥戴赵晖当领导,侯章当本城的副指挥使兼内外巡检使和都虞候,然后赵晖派自己的儿子赵汉伦去太原向刘知远献上表文。)

公元辛未年,后周太祖在太原宫接受册封,正式登基称帝,并下令将后晋开运四年改称天福十二年。《契丹国志》记载说:太祖仍然沿用了天福年号,说是:“我还舍不得忘记后晋啊!”

过了好几年,公元甲戌年,后周太祖听说后晋皇帝全家都被契丹迁往北方,心里很不是滋味,憋了好久。这天,他亲自率领亲兵前往土门路,想迎接后晋皇帝到寿阳,结果听说后晋皇帝已经过去了,只好返回。契丹听说后周建国称帝,就假惺惺地削夺了后周皇帝的官爵,还任命耿崇美为潞州节度使,高唐英为相州节度使,崔廷勋为河阳节度使,想以此控制这些战略要地。

丁丑日,磁州的贼帅梁晖占据了相州。己卯日,后周太祖派都将史宏肇带兵去讨伐叛乱的代州,很快就平定了叛乱。话说当初,代州刺史王晖叛变投靠了契丹,史宏肇他们只用一次冲锋就攻下了代州,把王晖杀了,以儆效尤。庚辰日,代理晋州兵马留后张晏洪上奏说,军队哗变,杀了知州副使骆从朗以及括钱使、谏议大夫赵熙,然后打开城门投降。当时,晋州留后刘在明去了东京,去朝见契丹皇帝,骆从朗负责军州事务。后周皇帝正派使者张晏洪、辛处明等人去晋州宣告登基的消息,结果骆从朗把使者们囚禁起来。大将药可俦杀了骆从朗,州里的百姓也一起杀了赵熙,三军将士都请求让张晏洪当留后,辛处明当都监。

辛巳日,代理陕州留后赵晖和代理潞州留后王守恩都上表归顺了后周。癸未日,澶州的贼帅王琼和他的人马切断了本州的浮桥。后来王琼战败身亡。当时契丹人让他们的族人朗鄂担任澶州节度使,朗鄂这个人贪婪残暴,百姓都受不了他。王琼本来是负责水运的什长,他联合了夏津的贼帅张乙,聚集了一千多人,沿着黄河往上游进发。半夜里突然袭击,从南城杀死了守将,切断了浮桥,攻入北城。朗鄂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躲进牙城抵抗。过了几天,契丹的援兵到了,王琼最终战败身亡。契丹主一开始听说这件事的时候,非常害怕,因此再也不敢在黄河以南久留了,不久就派天雄军节度使杜重威回镇守自己的地盘。

三月初一,那天是丙戌日,皇上下了道旨,命令河东地区,从以前收的税之外,那些乱七八糟的额外摊派,全部取消。 当天,契丹皇帝在崇元殿举行入阁仪式,还任命他的舅舅萧翰担任宣武军节度使。

过了几天,三月初七,辛卯日,代理延州留后高允权派他的判官李彬来报告说:延州原来的节度使周密被部下赶跑了,现在由高允权代理留后,并上表表示归顺朝廷。没过多久,皇上就召周密去行在(皇帝的驻地)。三月初九,壬辰日,丹州都指挥使高彦珣杀了那个冒充朝廷官员的刺史,控制了丹州城,向朝廷投降。 同一天,壬寅日,契丹皇帝从东京出发回国了。当天晚上住在赤岗,傍晚的时候,敌营下面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像打雷一样。契丹军队渡过黎阳的黄河,然后直奔相州去了。

三月十四,庚戌日,皇上任命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泗州防御使、检校太保刘崇为太原尹、检校太尉;任命北京马步军都虞候郭从义为郑州防御使、检校太保;任命北京兴捷左厢都指挥使李洪信为陈州刺史、检校司徒;任命兴捷右厢都指挥使尚洪迁为单州刺史、检校司徒;任命北京武节左厢都指挥使盖万为蔡州刺史;任命武节右厢都指挥使周晖为濮州刺史;任命保宁都指挥使朱奉千为随州刺史。三月十五,辛亥日,皇上又提升吐浑节度使王义宗为检校太尉,同时任命以前忻州刺史秦习为耀州团练使。三月十七,癸丑日,皇上任命北京副留守、检校司徒白文珂为河中节度使、检校太尉。

四月初几号,朝廷一口气给好多人升官。刘信升任滑州节度使,还兼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检校太傅;杨邠升任权枢密使、检校太保;宏肇升任许州节度使,还兼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太傅;常思升任邓州节度使,还兼任检校太傅、权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三城巡检使;张彦威升任同州节度使、检校太保;郭威升任权枢密使、检校司徒;扈彦珂升任宣徽南院使、检校司徒;王浩升任宣徽北院使、检校司徒;王章升任权三司使、检校太保。 这一天,契丹皇帝攻下了相州,杀了留后梁晖。 《宋史·李谷传》里记载:梁晖本来是李谷派去安阳的,契丹皇帝很担心他,正打算回北方,结果有人告诉契丹人安阳城防空虚,契丹人就又攻打安阳,攻陷了这座城池。

梁晖是磁州人,年轻时做过强盗。契丹人攻入汴京的时候,梁晖拉起了一帮人,先进了磁州,没怎么祸害百姓,还派人给皇帝送了钱。他探知相州囤积了不少武器,防守又松懈,就在三月二十一日夜里带人翻墙进城,杀了数十个契丹人,抢了几万件兵器,占领了相州。契丹皇帝先派了个假相州节度使高唐英去讨伐他。没过多久,契丹皇帝亲自带兵到了城下,四月四号攻下了相州,屠城了!第二天,契丹皇帝就北撤了,留下高唐英镇守。高唐英清点城里剩下的百姓,男女加起来才七百人。乾祐年间,王继宏镇守相州,上奏说城里找到了十多万具骷髅,可见当时杀的人有多少。

庚申日,易全章升任洺州团练使;安真升任宿州团练使;孟行超升任颍州团练使;武彦宏升任曹州防御使;慕容信升任齐州防御使;薛琼升任亳州防御使;李汉韬升任汝州防御使。癸亥日,册封李氏为皇后。甲子日,皇长子承训被封为左卫上将军,次子承祐被封为左卫大将军,三子承勋被封为右卫大将军,皇女宋氏被封为永宁公主,皇侄承赟被封为右卫上将军。苏逢吉升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苏禹珪升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府州升格为节度镇,增加了永安军的兵力。折从阮升任永安军节度使,兼任府州刺史、检校太尉;刘铢升任河阳节度使;韩祚升任左谏议大夫,兼任枢密直学士。

乙丑日,朝廷派宏肇率领一万人马前往潞州。丙寅日,王守恩升任潞州节度使、检校太保;高允权升任延州节度使、检校太保;郑谦升任忻州刺史,遥领应州节度使,兼任忻州、代州义军都部署。丁卯日,阎万进升任岚州刺史,兼领朔州节度使,兼任岚州、宪州义军都制置使。戊辰日,河阳留守武行德投降了朝廷。 事情是这样的,契丹皇帝本来打算把东京的军械武器用船运到北方去,派武行德押运,还带了一千多士兵和家属。到了河阴,军队哗变,抢了兵器,杀了契丹的监军,大家推举武行德当领导,和河阴驻军合兵一处,从汜水打到了河阳。河阳的假节度使崔廷勋带兵抵抗,结果被打败了,武行德就占领了河阳。

《东都事略武行德传》记载:武行德之前被契丹人俘虏,假装投降,然后被派送了几十个将校护送缴获的铠甲回北方。到了河阴,武行德问大家:“我们能做边疆的孤魂野鬼吗?” 大家都很服他,都说听他的。于是他攻打孟州,赶走了节度使崔廷勋,把府库里的东西分给将士们,自己暂管州事,还派他弟弟去太原劝进。西京留守刘晞丢下洛阳城跑了,逃到许州,又跑到东京。洛阳巡检使方太自称留守,没过多久就被武行德杀了。 这天,耿崇美在泽州驻扎,宏肇派先锋马诲去打他,耿崇美退守怀州。崔廷勋带契丹兵攻打河阳的武行德,武行德出战,被打败了。汴州萧翰派高牟翰带兵支援刘晞回到洛阳,高牟翰到了洛阳后,杀了前澶州节度使潘环。

辛未日,武行德升任河阳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任马步军都部署。甲戌日,王守恩加封检校太尉;慕容彦超升任澶州节度使、检校太保。丙子日,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死在镇州栾城。赵延寿在镇州自称权知国事。辛巳日,赵晖加封检校太尉;侯章加封检校太傅;王晏升任晋州节度使、检校太傅;高彦珣升任丹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