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文惠皇太后王氏,是后来开平年间才追封谥号的。太祖皇帝从小就特别孝顺,侍奉太后从没出过一点差错,每天都亲自看望问候,简直是士君子们的楷模啊!皇帝为人严厉,执法公正,从不徇私枉法,就连太后求情,皇帝也会认真考虑,酌情减刑。
《北梦琐言》里记载说,梁太祖的祖父早逝,留下三个儿子都很小。他们的母亲王氏,带着孩子们寄住在同县的刘崇家里。三个儿子中,老三朱温从小就狡猾,不务正业。刘崇的母亲把他养大,刘崇兄弟还曾因为朱温的恶行惩罚过他。有一次,朱温偷了刘家的大锅逃跑了,被刘崇追了回来,刘崇的母亲却护着他,没让他受罚。这朱温倒是有一技之长,擅长打猎,经常能捕获猎物。更神奇的是,刘崇的母亲常说朱温身上有龙蛇一样的异相。后来,朱温和他二哥朱存一起投奔了黄巢的军队当了贼寇,而他的大哥朱昱和母亲王氏则继续留在刘家。朱温离开后,生死不知。直到有一天,朱温当上了汴州节度使,便派人乘坐华丽的马车去刘家迎接母亲。王氏又惊又怕,躲了起来,根本不信,她对人说:“朱温那小子从小就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去当贼寇送死,怎么可能发财致富?汴州节度使绝对不是我儿子!”使者把朱温离家出走、投军立功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她,王氏这才哭着相信了。当天,她和刘崇的母亲一起被接到了汴州。朱温隆重地迎接母亲,当地人都对王氏刮目相看。因为当年的恩情,刘崇后来官至列卿,还当上了商州刺史。王氏因为儿子朱温的显赫地位,被封为晋国太夫人。而朱温的二哥朱存,则在黄巢军中被流矢射中而死。
朱温在汴州设宴款待母亲,非常高兴,席间谈起了家事,对母亲说:“朱五(指朱温自己)以前辛苦读书,却连个小官都没混上,如今儿子做了节度使,总算没丢了祖宗的脸!”王氏却很不高兴,沉默很久后才对朱温说:“你如今能有如此成就,确实非常厉害,但你的为人处世,却未必比得上你的先人。朱二(指朱存)和你一起投奔黄巢,却死在了蛮荒之地,留下孤儿寡母,生活艰难,无人照料。你却连一点儿怜悯之心都没有,即使你再有本事,也是枉然!”朱温听了母亲的话,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向母亲道歉,立刻下令把兄弟们的儿子都接到汴州来。后来,朱温的侄子朱友宁、朱友伦都立下了军功,都当上了地方军政长官。
张皇后,就是张氏,在乾化年间被追封为皇后。《五代会要》里记载:太祖的皇后张氏去世得早,开平二年追封她为贤妃,到了乾化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才追封为元贞皇后。 另外,《北梦琐言》里也写到:梁太祖的魏国夫人张氏,是砀山一个富裕人家的女儿,她爸爸叫张蕤,曾经做过宋州刺史。朱温听说张氏长得漂亮,心里就特别喜欢,还感叹说真是个绝世佳人。后来朱温在同州的时候,在战乱中得到了张氏,就按照妻子的礼仪娶了她。因为之前就认识,朱温对她特别好,很尊重她。张氏为人贤惠又懂礼貌,朱温虽然心狠手辣,对她却也敬佩得很。每次商量军事策略和国家大事,朱温都会先问问张氏的意见。有时候军队已经出发了,中途遇到什么问题,只要张氏说要撤军,朱温就会立刻照办,可见他有多信任张氏。
刚拿下兖州和郓州的时候,朱温得到了朱瑾的妻子,就跟张氏说:“她现在孤苦无依,就住在军队的辎车里吧。”张氏就派人把朱瑾的妻子接了过来。朱瑾的妻子给张氏磕头行礼,张氏也哭着给她回礼,说:“兖州和郓州跟司空(朱温的官职)是同姓的国家,就像兄弟一样,因为一点小事就打仗,害得你落到这个地步。万一汴州也守不住了,我可能也会像你今天这样。”说着又哭了起来,然后就帮朱瑾的妻子安排出家当尼姑,还给了她生活费。张氏去世后,朱温宠爱的女人就换了一茬又一茬,等他称帝以后,更是纵情声色,和亲戚们乱搞,后宫生活污秽不堪,最终导致了友珪之乱,这祸根都出在女人身上。想想张氏,她能用温柔贤淑的品德来控制朱温那颗凶狠残暴的心,真是个了不起的女人! 对了,《五代会要》里还记载了梁太祖的昭仪陈氏和昭容李氏,《欧阳史》和《家人传》里也有记载。
最后一位皇帝的德妃,姓张。(《五代会要》记载:少帝的妃子张氏,在乾化五年九月二十四日被册封为德妃,当天晚上就去世了。根据《欧阳史次妃郭氏传》记载:晋朝天福三年,朝廷下令把之前藏起来的罪犯首级允许家属收殓下葬,于是把末代皇帝的首级取出来,派右卫将军安崇阮把皇帝的首级和德妃一起下葬。德妃死在洛阳。)
另外,《五代史》里没有外戚的传记。(《五代会要》记载:梁太祖的大女儿安阳公主,嫁给了罗廷规,开平二年八月追封。长乐公主,嫁给了赵岩,开平元年五月十一日被封为公主。普宁公主,嫁给了昭祚王氏,开平元年五月十一日被封为公主。金华公主,开平二年十月被封为公主。真宁公主,乾化三年十月五日被封为公主。少帝的大女儿寿春公主,乾化三年四月五日被封为公主。第二个女儿寿昌公主,贞明元年九月二十三日被封为公主。现在查阅《通鉴考异》引用《梁功臣列传》记载:罗廷规娶了安阳公主,又娶了金华公主。《薛史罗绍威传》也记载,开平四年,朝廷下令金华公主出家当尼姑。也就是说,金华公主实际上嫁给了罗氏,但是《五代会要》里没记载,这算是个缺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