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威,字镇远,小名叫阳五,是山西朔州马邑人。他一开始在武皇手下当帐中骑督,特别勇猛,骑射技术一流,胆量、智慧和计谋都超过常人。他在云州待了很久,对边境的情况非常熟悉,只要看到烟尘,就能判断出敌军的兵力部署。乾宁年间,他当上了铁林军使,武皇讨伐王行瑜的时候,他立下大功,被加封为检校左仆射,后来调任内衙军副使。

光化二年三月,汴军将领氏叔琮带兵逼近太原。有个叫陈章的,以骁勇闻名,人称“夜叉”,他跟氏叔琮说:“晋军之所以能撑下去,全靠周阳五,我想把他抓来,请赏我一个郡。”陈章还骑着一匹青色的马,穿着红色的盔甲,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武皇提醒周德威说:“我听说陈夜叉想抓你邀功请赏,你得小心点儿。”周德威说:“陈章不过是大话连篇,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第二天交战,周德威就嘱咐手下说:“战场上要是看到陈夜叉,你们就装作逃跑。”然后周德威自己乔装打扮去挑战,手下假装撤退,陈章就骑马追了上去,周德威趁机用铁棍从背后打落陈章的马,活捉了他献给武皇,从此周德威名声大噪。

天复年间,我军在潘县战败,汴军将领朱友宁和氏叔琮又来攻打晋阳。当时我军各路部队还没集结完毕,城里的人都很害怕。周德威和李嗣昭挑选精锐士兵,从各个城门杀出去,攻击敌军营垒,杀敌无数,俘获不少,汴军应接不暇,只好撤退。天祐三年,他和李嗣昭一起率领燕军攻打潞州,降服了丁会,因为功劳被加封为检校太保、代州刺史;他还接替李嗣昭担任蕃汉都将。后来李思安攻打潞州,周德威的军队驻扎在余吾。当时汴军十万筑起夹城,包围了潞州,内外交通完全断绝,周德威率领精锐骑兵多次击败汴军,进驻高河,并派轻骑兵截断汴军的粮草。汴军龟缩不出,于是从东南山口修筑道路和栅栏,以连接夹城,周德威的骑兵部队则不断地拆毁敌军的工事,每天都要打几十场战斗,前后俘获和杀死的敌人不计其数。梁军的骁将黄角鹰、方骨仑都被他活捉了。

话说五月份的时候,唐昭宗病得厉害,快不行了。李克用当时正带兵在外面,听说皇帝病危,就赶紧撤兵回去了。四月,昭宗下令李克用班师回朝。

那时候,李存勖刚当上皇帝,李克用手里握着重兵,很多人都在背后嘀咕,朝里朝外都挺担心他的。李克用回来后,只带了匹马就进宫去见皇帝,在灵柩前痛哭,哭得特别伤心,这才让大家消除了疑虑。

同一个月,也就是四月二十四号,李克用又奉命去支援潞州。到了二十九号,他的前锋营地已经扎到离潞州四十五里的地方了。五月初一,早上大雾迷茫,唐军埋伏在三垂岗下。第二天,他们直接冲向敌人的城墙,攻破了敌人的营垒,梁军大败,潞州之围终于解除了。

一开始,李克用跟李嗣昭之间有点私人恩怨。昭宗临死前,特意嘱咐李存勖说:“李克用忠心耿耿,从没让我失望过。潞州被围困好几年了,听说他和李嗣昭之间有点矛盾,你务必转达我的意思,如果解不了围,我死后也会留下遗憾啊!”李存勖把老皇帝的话告诉了李克用,李克用感动得哭了,所以更加卖力地打仗,最终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和李嗣昭的关系也像以前一样好了起来。因为这次大胜,李克用被加封为检校太保、同平章事、振武节度使。

七年前,岐国人攻打灵夏,派使者来求救,德威将军渡过黄河前去支援;战争结束后,他被授予蕃汉马步总管的职位。同年十一月,汴州人占据了深州和冀州,汴州将领王景仁率领八万大军驻扎在柏乡,镇州节度使王镕向朝廷告急,皇帝就派德威将军率领前锋部队从井陉出发,驻扎在赵州。十二月,皇帝亲自率军征讨。二十五日,大军逼近汴州军营,距离柏乡五里,在野河边安营扎寨。

汴州将领韩勍率领三万精兵,个个身披锦绣战袍,金银饰物闪耀夺目,远远望去,气势汹汹,我军将士脸上都露出了惧怕的神色。德威将军对李存璋说:“敌人列阵而来,看他们的样子,并不是真想打仗,而是想用他们的精良装备来炫耀武力罢了。我军将士初次见到他们,会觉得他们的锋芒不可抵挡,现在如果不挫败他们的锐气,我军士气就会低落!”于是派李存璋去告诉大家:“你们看见敌军了吗?那些都是汴州的精锐士兵,其实都是些屠夫、小贩,虚张声势罢了,即使穿着精良的铠甲,十个也抵不上我们一个,抓到他们还能当战利品呢!”德威将军亲自率领精锐骑兵攻击敌军两翼,左冲右突,来回冲杀好几次。当天,就俘虏了敌军一百多人,敌人渡过河就撤退了。

德威将军对庄宗皇帝说:“敌人现在骄横气盛,应该稳住军队,等待他们衰弱。”庄宗皇帝说:“我率领的是孤军,来救援解危的,三镇联军乌合之众,应该速战速决,你想要谨慎行事,我担心这样不行啊!”德威将军说:“镇州、定州的士兵,擅长守城,列阵野战,向来不擅长。我们军队能够打败敌人,全靠骑兵,在平原旷野,才能发挥骑兵的优势。现在紧逼敌营,让敌人看出我们的虚实,胜负还很难说。”庄宗皇帝不高兴了,回到帐篷里休息。德威将军很担心,对监军张承业说:“皇上想速战速决,用乌合之众去对抗强敌,这是没有量力而行啊。现在离敌人只有咫尺之遥,隔着一条河,如果他们日夜赶工造桥渡河,我们全军都有可能被俘虏。如果我们退兵到鄗邑,诱敌离开营地,他们出来我们就回去,再用轻骑兵袭击他们的粮草,不到一个月,就能打败敌人。”张承业把这话告诉了庄宗皇帝,庄宗皇帝这才释然。德威将军派人打探敌情,俘虏说“王景仁下令造浮桥已经好几天了”,果然和德威将军料想的一样。二十七日,大军就撤退到鄗邑。

正月初二那天,德威带着骑兵部队赶到柏乡,在村子里的沟壑间设下埋伏,还派了三百骑兵去压制汴军的营地。王景仁带着所有兵马浩浩荡荡地摆开阵势杀过来,德威就边打边退,把汴军引诱过来,一直诱到鄗邑南边。这时,我们的步兵还没来得及列好阵型,德威就带着骑兵在河边抵挡住他们。

到了中午,双方都摆好了阵势,庄宗问德威要不要开战,德威说:“汴军的士气正盛,我们可以用以逸待劳的办法来对付他们。现在就硬碰硬,很难取胜啊。古时候行军打仗,一天不超过一个驿站的距离,这是因为担心粮草供应不上,士兵饿肚子。现在敌人从老远的地方赶来决战,就算带了干粮,也没时间吃饭。等到下午,他们又饿又渴,前面又面临激烈的战斗,士兵们身心疲惫,将领肯定想撤退。我们趁他们疲惫不堪的时候,用新鲜的兵力去攻击他们,就算不能全歼他们,也能打垮他们一部分。依我看,傍晚才是最佳时机。”其他将领都同意他的看法。

当时汴军的右翼是魏州、博州的人马,左翼是宋州、汴州的人马。还没到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汴军的阵势就开始有点松动了。德威就下令军队呐喊冲锋,大喊:“汴军要逃了!”尘土飞扬,遮天蔽日,魏州的军队开始撤退。庄宗和史建瑭、安金全等人抓住机会,冲进敌阵,两面夹击,彻底打败了汴军,杀死了大部分敌军;王景仁、李思安只带着几条命逃跑了,我们俘虏了二百八十名将校。

八月,刘守光这小子竟然称帝,自封为大燕皇帝!十二月,朝廷派德威将军带着三万步骑兵,从飞狐关出发,和镇州的王德明将军、定州的程严将军一起,去讨伐他。

到了九年正月,咱们就把涿州给拿下了,涿州刺史刘知温也投降了。五月七号,刘守光派他手下一个厉害的将领单廷珪,带着一万精兵出来打仗,结果德威将军在龙头岗跟他们撞上了。一开始,单廷珪跟自己手下的人说:“今天一定要活捉周德威!”可等他到了战场上,看到德威将军,就一个人骑着马,拿着枪,直接冲上去追德威。眼看就要追上了,德威将军一个侧身躲开了,单廷珪稍微往后退了一下,结果德威将军一个猛冲,把单廷珪的马给撞翻了,直接把单廷珪给抓住了!敌军大败,咱们斩了三千个敌人的脑袋,还抓了包括李山海在内的五十二个敌军将领。五月十二号,德威将军从涿州出发,一路打到了良乡和大城。刘守光丢了单廷珪这个大将,一下子就泄气了。德威将军的军队,接连收复了好几个郡县,投降的人一个接一个。到了十年十一月,咱们把刘守光父子俩都抓住了,幽州终于平定了!十二月,朝廷任命德威将军为检校侍中,幽州、卢龙等地的节度使。

德威将军为人忠诚孝顺,很感激武皇对他的赏识提拔,总是想着在危难时刻也要舍身报国。十二月,汴州有个叫刘鄩的将军,趁着机会从洹水出发,想要攻打太原。德威将军在幽州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带着五百骑兵,飞奔到土门关。听说刘鄩的军队到了乐平,却没继续前进,德威将军直接赶到南宫,等着汴州的军队。一开始,刘鄩想占领临清,切断镇州、定州的粮草供应线。他走到陈宋口的时候,德威将军派兵抓住了几十个敌兵,这些敌兵都背着武器,德威将军把他们绑起来,又放了他们回去。等德威将军到了之后,就对刘鄩说:“周侍中(指周德威自己)已经占领宗城了!”德威将军当晚就派兵迅速占领了临清,刘鄩这才退到贝州。当时要是德威将军没赶到,胜负还真不好说呢!

公元914年三月,契丹人来犯新州,周德威率军抵抗,结果没打赢,只能退守范阳。 历史记载,契丹大军三十万,周德威兵力远不如人家,最终惨败,被杀的三万多人。 可想而知,那仗打得多惨烈! 新州被围困了将近二百天,援军还没到,周德威却一直坚持着,日夜守城,硬是把城守住了,这毅力真不是盖的!

到了915年,咱们的大军准备渡过麻口,去攻打汴州。周德威从幽州带兵赶来支援。十二月二十三日,军队到达胡柳陂。第二天一大早,探马回报说:“汴州的军队来了!” 庄宗(后唐庄宗李存勖)就问周德威准备怎么打,周德威分析说:“敌人抄近路来的,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咱们的营地已经建好了,防御足够了。咱们现在深入敌境,得好好想想办法。从这儿到汴梁也就是一天一夜的路程,敌人的家眷都在那儿呢,谁不想着家呢?咱们深入敌营,面对着愤怒的敌军,不讲究策略直接硬拼,恐怕很难取胜。大王您就按兵不动,坚守营地,我用骑兵去骚扰他们,让他们安顿不下来。等到傍晚,他们粮草供应不上,进退两难的时候,咱们再乘机攻击,就能打败他们!”

庄宗一听就不乐意了:“河边整天叫阵,就盼着跟他们打,现在人家上门了,咱们却不出战,不像个大丈夫!” 于是,庄宗就带着亲兵冲出去了。周德威没办法,只能跟着。临走时,他还跟儿子说:“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结果庄宗跟汴州将领王彦章交战,大败而归。周德威的军队在东边,汴州的游兵趁机冲进咱们的后勤辎重营,大家吓坏了,都往周德威的军队里跑,乱成一锅粥,没个队形了。周德威人少,根本控制不住局面,最后父子俩都战死了。

早些时候,有颗镇星犯了上将星,算命的说,对大将不利。那天晚上收兵的时候,周德威没回来,庄宗哭着对众将说:“失去这么好的将领,是我的错啊!”

德威这个人,长得高高壮壮,皮肤黝黑,笑的时候表情也不会变,一上战场,就给人一种非常严肃、杀气腾腾的感觉。在后唐中兴时期,他可是出了名的名将啊!他死后,大家都非常惋惜。到了后唐同光年间,朝廷追赠他太师的称号。后唐天成年间,朝廷又下令让他跟李嗣昭、符存审一起,在庄宗庙里接受祭祀。等到晋高祖登基后,又追封他为燕王。

他儿子叫光辅,后来当上了汾州和汝州的刺史。

符存审,字德详,是陈州宛邱人。(《欧阳史·义儿传》里没写他,单独给他立了传。大概是因为他儿子符彦卿的女儿是宋太宗的皇后,所以才保留了他本来的姓氏。)他以前的名字叫符存。他爸爸符楚是陈州的牙将。符存审年轻的时候就很有侠义之气,而且很聪明,很会打仗,经常谈论兵法。唐懿宗乾符年间,河南到处都是盗贼,符存审就联合当地的豪强,保护乡里。后来,有个叫李罕之的人,从普通的盗贼起家,当上了光州刺史,符存审就投奔了他。唐僖宗中和年间,李罕之被蔡州的贼寇逼得走投无路,丢下光州投奔诸葛爽;符存审跟着他到了河阳,当了个小兵,多次作战,立下不少战功。诸葛爽死了以后,李罕之被手下将领逼迫,逃到怀州避难,手下的兵都散了,符存审这才投奔了后唐的庄宗李存勖。李存勖给他安排了个右职,让他统领义儿军,还赐给他新的名字。

李存审这个人啊,为人谨慎又厚道,所以皇上越来越器重他。皇上西征的时候,李存审一直跟着,哪儿哪儿都立功。有一次打赫连铎,他冲锋陷阵,冒着枪林箭雨,浴血奋战,胳膊都流血了,袖子都湿透了。皇上亲自给他包扎伤口,还天天去问候他。

乾宁年间,打李匡俦的时候,李存审带头部队攻下了居庸关,厉害吧!第二年,又去打邠州,邠州的精兵强将都驻扎在龙泉寨,那地方四面环山,全是悬崖峭壁,易守难攻。但李存审还是硬生生地把龙泉寨给拿下了!战后,皇上封他为检校左仆射。后来,他又跟着李嗣昭去汾州打李瑭,把李瑭给抓住了!因为这次战功,他被升为左右厢步军都指挥使。

天祐三年,他被任命为蕃汉马步副指挥使,和李嗣昭一起在上党打败了丁会。之后又跟着周德威在夹城打败了敌人,皇上又给他加封检校司徒,还让他做了忻州刺史,并让他当了蕃汉马步都指挥使。七年后,他又升为检校太保,还当了蕃汉副总管。 庄宗在柏乡打汴州人时,还留他守太原呢!三个月后,他又代替李存璋去赵州驻守。九年后,梁军攻打蓚县,李存审跟史建瑭、李嗣肱一起前去救援,在 下博桥扎营。汴军一看,吓得赶紧烧营逃跑,因为这次战功,他被遥领邢、洺、磁三州的团练使。

十二年,魏博归顺了庄宗,庄宗派李存审率领先锋部队占领临清,准备进一步进攻。庄宗进入魏州后,李存审驻守魏县,抵挡刘鄩。六月,刘鄩在莘县扎营,李存审和镇州、定州的军队在莘县西边三十里扎营,一天打了好多仗。八月,他又率军攻打贝州的张源德。十三年二月,刘鄩从莘县带兵来攻打魏州,李存审率领大军追击,在故元城打败了汴军,还收复了澶州、卫州、磁州、洺州等地。秋天,邢州的阎宝投降,李存审被任命为安国军节度使,兼任邢、洺、磁三州观察使。十月,戴思远放弃了沧州,毛璋献城投降,李存审被任命为检校太傅、横海军节度使,还兼任魏博马步军都指挥使。第二年,他又升为平章事。

话说十四年八月,我带兵去幽州支援周德威打契丹,把契丹军队打败了。冬天,又在杨刘打败了汴梁将领安彦之的部队,咱们的军队扎营在麻口。那时候,梁军将领谢彦章的营地在行台村,咱们庄宗特别勇猛,老爱跟人家硬碰硬,经常带轻骑兵冲锋陷阵,好几次都挺危险的。每次看到庄宗这样,存审都赶紧拦住他的马,劝他说:“大王您要恢复唐朝的基业,应该为天下人着想,您亲自上阵冲锋陷阵,拿着剑去单挑,对恢复大唐的伟业一点好处都没有,这些事就交给我来办吧!古人都不把敌人留给君王和父亲,虽然我武艺不精,但我也不能让您替我担心啊!”庄宗每次都及时听劝,收回了驾驭。十二月,我们在胡柳打了一仗。傍晚以后,我率领我的银枪效节军,在土山下打败了梁军。就在这一天,辰巳时分(上午9点到11点),周德威战死了,咱们的军队有点乱,梁军四面合围,我和我儿子彦图冒着枪林弹雨,冲进敌阵,杀了个七进七出,最后跟庄宗的军队会合了。下午,大军重新集结,彻底打败了汴梁军。

十六年春天,我接替周德威,当上了内外蕃汉马步军总管,在德胜口修建了南北两座城,用来防卫。七月,汴梁将领王瓒从黎阳渡过黄河,来袭击澶州,我率军抵抗,把他打退了,他跑到杨村渡扎营,卡住了咱们的上游。从那天起,我们就天天跟他们打仗,对垒了一年多,大小战役加起来超过一百场。

话说十七年前,汴梁的将领刘鄩攻打同州,朱友谦向我们求救,就派了李存审和李嗣昭带兵去支援。九月,军队到了河中,然后在朝邑安营扎寨。当时河中长期臣服于梁朝,老百姓摇摆不定,两边都不得罪,等我们的军队一到,草料粮食价格就飞涨了。李嗣昭担心河中百姓反水,想赶紧打一仗,速战速决。过了十来天,梁军就逼近了我们的营地。这时,有个看天象的说了,西南方向乌云翻滚,像两只公鸡打架似的,预示着要打仗。李存审一听,高兴地说:“我们正想决战呢,这天象都预示着我们能赢,这不是上天在帮我们吗!”当天晚上,他检阅了军队,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兵了。梁军迎战,结果被我们打得大败,追杀了他们两千多人。从那以后,梁军就龟缩在营垒里不敢出来了。

李存审对李嗣昭说:“我一开始还担心刘鄩会占据渭河,现在他的偏师被打败了,他要是想撤退,肯定怕我们追击,就像困兽犹斗一样,可别掉以轻心。咱们应该给他留条后路,然后才能追击他们。”于是,他就让王建在沙苑放牧马匹,刘鄩和尹皓看到这个情况,就赶紧带着军队撤退了,这样就解除了同州之围。(《欧阳史》上说:刘鄩以为晋军要放松警惕了,就趁夜偷偷跑了。李存审在渭河追击,又狠狠地打败了他。)李存审一路收复失地,到了奉先,还去祭拜了历代皇帝的陵墓,这才班师回朝。

到了十八年,朝廷的军队去镇州讨伐张文礼,李嗣昭、李存进先后战死。到了十九年,朝廷派李存审带兵攻打张文礼,张文礼的将领李再丰偷偷地向李存审献上财物求和。我们的军队趁着夜色登上城墙,抓住了张文礼的儿子张处球等人,然后把这些战功向朝廷报告。镇州平定后,因为这次战功,李存审被加封为检校太傅、兼侍中。

二十年正月,老师回到魏州,庄宗亲自出城迎接慰劳,并在府邸设宴庆祝。没过多久,契丹人入侵燕蓟地区。郭崇韬上奏说:“汴梁的叛乱还没平定,李嗣韬又叛变,北方边境的防御,非李存审不可。”皇上派使者去通知李存审,可李存审当时卧病在床,身体虚弱,他上奏说:“我效忠朝廷,领受命令,不敢推辞,只是我疾病缠身,实在无法胜任差事。” 后来,皇上还是下诏任命李存审为幽州卢龙节度使,让他从镇州赴任。到了同光年间,李存审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食邑千户,还被赐封为“忠烈扶天启运功臣”。

十月,梁朝被平定,朝廷迁都洛阳。李存审身为大将,却没能参与收复中原的功劳,旧疾复发,病情加重。他坚持请求进京面见皇上看病,并向郭崇韬说明情况。当时郭崇韬自负一时,认为自己辅佐皇上建立功勋,无人能及,功劳和名望都超过李存审。他的权势越来越大,门庭若市,他不希望李存审的地位超过自己,所以每次李存审上奏请求进京,他都在暗中阻挠。李存审的妻子郭氏哭着向郭崇韬诉苦说:“我丈夫为国家尽心竭力,与您是同乡故旧,您怎么能忍心让他死在北荒,这也太无情了吧!”郭崇韬听了更加羞愧难当。

第二年春天,李存审的病情加重,他再次上奏,恳切地请求进京面见皇上,但还是没有得到批准。李存审躺在床上叹息道:“我侍奉两位皇帝,将近四十年了,幸亏赶上今天天下统一,边疆远地都能够面见皇上的圣颜,那些立下战功的人,谁不是在丹陛上接受皇帝的赏赐?唯独我被阻隔在外,这难道不是命吗?” 他的病情越来越重,郭崇韬这才上奏请求允许李存审进京。四月,朝廷任命李存审为宣武军节度使、诸道蕃汉马步总管。圣旨还没到,五月十五日,李存审就死在了幽州的官舍里,享年六十三岁,他遗命葬于太原。李存审的遗奏里陈述了他没能面见皇上的遗憾,语气凄凉惋惜。庄宗听到后悲痛不已,辍朝三日,并追赠李存审为尚书令。

老存审啊,年轻的时候就在军队里混,特别有眼力见儿,能随机应变。带兵打仗,纪律严明,每次做决定都能打胜仗,从没后悔过。他的功劳跟周德威不相上下,都是近代难得的厉害将领。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儿子们说:“我出身贫寒,年轻的时候就带着一把剑离开家乡,四十年间,官位做到将相。这期间经历的危险和困难,真是数不胜数,九死一生,才走到今天。你看,我身上中箭的箭头,前后加起来有一百多个呢!”说着,他就拿出箭镞给儿子们看,以此告诫他们不要贪图享乐,要勤俭节约。

老存审年轻的时候,曾经被俘虏过,差点儿在郊外被杀头。临刑前,他指着旁边快要倒塌的墙对负责行刑的人说:“能不能让我在那墙根下处死?万一墙倒了,还能帮我掩埋尸体,也算是我这亡魂的一点儿运气了。”负责行刑的人挺同情他的,就把他挪了个地方。 正巧这时候,主将带着妓女喝酒,想找个唱歌的助兴。妓女说:“俘虏里有个叫符存审的,是我以前认识的,他打拍子特别好,能帮着我唱歌。”主将一听高兴坏了,赶紧让人把符存审放了。这,可不就是命吗! “请就戮于此下,冀得坏垣覆尸,旅魂之幸也。”

彦超是李存审的长子。年轻的时候就在武皇李克用手下做事,一步步升迁到牙门官职。李存审死后,庄宗李存勖任命彦超为汾州刺史。到了同光末年,魏州军队哗变,朝廷下令彦超去北京(今山西大同)巡查。在此之前,朝廷派了内侍吕、郑二人到太原,一个负责监视军队,一个负责监视仓库。等到明宗李嗣源进入洛阳后,他的弟弟李存霸一个人骑马逃到河东,和吕、郑密谋杀害彦超和留守张宪。彦超察觉到了他们的阴谋,暗中和张宪商量对策,还没来得及做出决定,部下就喧闹起来,全州的士兵都聚集在一起,张宪就逃跑了。当天晚上,士兵们就把吕、郑和李存霸杀在了衙门里。第二天早上,他们听说洛阳发生了政变,彦超就向全军宣布了这个消息。 (《宋史·张昭传》记载:张昭是张宪的推官,庄宗遇难的时候,听说邺城士兵拥戴明宗,张宪的部将符彦超和其他守军将领响应了。张宪死后,有人要害张昭,把他抓起来送到符彦超那里。符彦超说:“推官是正直的人,不能杀他。”他还强迫张昭写告示,安抚军民。)明宗又派他的弟弟龙武都虞候李彦卿骑马去安抚当地百姓。

六月,彦超进京朝见,明宗召见他并安慰开导,随后任命他为晋州留后。还没等他上任,他的弟弟、前曹州刺史李彦饶平定了宣武军的叛乱,明宗非常高兴,召见彦超说:“多亏了你们兄弟俩出力,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你去河东安抚老百姓吧。”于是就授予彦超北京留守、太原尹的职位。第二年冬天,他又被调任昭义节度使。四年后,被授予骁卫上将军,之后又改任金吾上将军。长兴元年,被授予泰宁军节度使,不久又调任安州。

彦超的部下有个叫王希全的人,小名叫佛留,略懂一些账目,彦超把管理钱财的事交给他,时间久了,亏空了很多,彦超只是责备了他几句而已。应顺元年正月,佛留听说朝廷局势动荡,就和任货儿等人密谋叛乱。一天晚上,他敲门说朝廷有紧急军情送达,彦超出来到厅堂,佛留就持刀杀害了他。第二天早上,本州节度副使李端召集州兵攻打佛留等人,把他们杀死了,其余的人逃到淮南,抓获了彦超的部将赵温等二十六人并处死了他们。后来,朝廷追赠彦超为太尉。

老程家,除了我这个老大,还有好几个弟弟呢。老二叫彦饶,史书上《晋史》有记载他呢。

老三彦卿,官儿当得可大了,做过凤翔节度使、太师,还当过中书令,最后封了魏王,现在住在洛阳呢。老四彦能,做到楚州防御使就没了。老五彦琳,在我们朝当了金吾上将军,死的时候还在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