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重威,他祖上是山西朔州人,后来搬到太原去了。他爷爷杜兴,是振武军牙将。他爸爸杜堆金,给唐武宗当先锋使。杜重威年轻的时候就在明宗手下做事,从护圣军的小兵做到防州刺史。他老婆是后晋高祖的妹妹,后来被封为宋国大长公主,身份很高贵。
天福年间刚开始的时候,皇帝就让杜重威掌管禁军,还给了他舒州刺史的虚职。过了两年,张从宾造反,占领了汜水,晋高祖派杜重威和候益带兵去打,结果把张从宾给打败了。因为这个功劳,杜重威被升为潞州节度使。后来,他又跟杨光远一起在邺城降服了范延光,接着又升任许州节度使,还兼任侍卫亲军马步军副指挥使,没多久又加封同平章事,官越做越大。没过多久,他又调到郓州任职,最后升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 冯道和李崧多次向皇帝推荐杜重威的才能,说他应该当都指挥使,还应该让他负责皇帝身边的侍卫营。
镇州节度使安重荣造反,带兵打进京城,皇帝就派杜重威去打他。杜重威在宗城打败了安重荣,安重荣逃到常山,杜重威又攻下常山,把安重荣的头砍下来送到了京城,然后杜重威被封为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家里的财产和常山府库里的钱,杜重威都收归己有,晋高祖知道这事儿,却没说什么。杜重威到任后,又狠狠地搜刮百姓,除了正常的税收,还额外加税,老百姓都受不了了。 书上说,杜重威走到哪儿就搜刮到哪儿,很多人逃跑了。有一次他上街,还跟手下说:“都说我逼走了所有百姓,怎么街上还有这么多人呢!”
少帝当了皇帝,跟契丹关系很好,但是契丹皇帝年年打晋朝,重威却只顾着闭门不出,死守城池。 城里的城镇一个接一个被攻破,老百姓被杀个精光,重威不管不问,连一兵一卒都没派出去救。 有时候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被几十个契丹骑兵赶着从城下走过,就像没人管一样,重威就站在城墙上看着,一点儿也不想管。 开运元年秋天,他被任命为北面行营招讨使。第二年,他带兵打下了新州、满城、遂城。 契丹皇帝从古北口撤兵,追着重威的军队打,重威他们一路狼狈逃窜,到了阳城被契丹军队围困。 正好刮起了大风,军心大振,府彦卿、张彦泽他们带兵冲出去,契丹军队大败,将士们想追击,重威说:“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还指望再找回儿子吗?”于是收兵回常山。
之前,重威在州里强行借钱借粮,老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再加上境内荒凉破败,十家九空,重威根本不在乎,直接上奏朝廷请求回朝,不等朝廷回复就走了。朝廷觉得边境重镇的主帅擅自离开,万一契丹打过来,就麻烦大了,但也没办法,就派马全节代替他,重威后来被任命为邺都留守。 这期间,镇州军队缺粮,派殿中监王钦祚去当地采购粮食,重威家里有十多万斛粮食,就上报朝廷了。朝廷给了他几万匹绢,抵作粮食的价钱。 重威非常生气地说:“我又不是造反,干嘛要没收我的粮食!”
三年冬天,晋少帝下令让重威和李守贞带兵去瀛州、鄚州。 军队到了瀛州城下,晋朝的骑兵将领梁汉璋和契丹人打仗,结果战死了。重威立刻撤兵,到了武强,听说契丹皇帝南下,就往西去镇州,到了中渡桥,跟契丹军队在滹沱河边扎营。十二月八日,宋彦筠、王清他们带几千人渡过滹沱河,在北岸列阵,结果被契丹军队打败了。 这时契丹的游兵已经到了栾城,道路被切断,人心惶惶,重威偷偷派人去契丹营地,暗中投降。 契丹皇帝很高兴,答应给他中原皇帝的位置,重威愚蠢昏庸,竟然相信了。 有一天,重威在营内埋伏了兵士,召集将领们开会,宣布要投降,将领们都惊呆了。 既然主将都投降了,大家也就只能听命了,一起签署了降书,派中门使高勋送去契丹营地,士兵们脱下盔甲,哭喊一片。 那天,降军上空出现大雾。契丹皇帝让重威穿红袍子给军队看,随后虚伪地封他为守太傅,邺都留守的职位不变。
契丹皇帝南下,命令重威率领晋军跟随,到了东京,把晋军驻扎在陈桥,士兵们又冷又饿,苦不堪言。 重威每次出门,都被人指责谩骂,只能低着头走。 契丹下令搜刮京城钱财,官员和百姓的财产都被没收,重威和李守贞每人被勒索一万贯钱,重威就对契丹皇帝说:“我们十万汉军投降您,却还要被勒索,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契丹皇帝笑着免除了他们的钱款。 后来,强盗截断了澶州的浮桥,契丹皇帝就让重威回封地去了。 第二年三月,契丹皇帝北上,到了相州城下,重威和妻子石氏去契丹营地献礼后就回来了。
皇上带兵到了邺城,任命杜重威为宋州节度使,还让他兼任太尉。杜重威害怕了,赶紧把城门关上,拒绝接受任命。皇上就派高行周带兵去攻打他。杜重威赶紧派他儿子杜宏遂等人去求镇州节度使麻答帮忙,请求派兵救援,还把儿子当人质送给了麻答。麻答就派了个蕃将杨兖去支援。没过多久,镇州的军队打败了契丹将领满达勒,杨兖到了洺州就回去了。
十月,皇上亲自带兵去攻打邺城,到了邺城下,还派给事中陈观等人进城传旨,劝杜重威投降。但杜重威不肯。过了几天,皇上亲自率领大军攻打他的营垒,但没攻下来,咱们的军队伤亡了一万多人呢!(《宋史·杜汉徽传》记载:高行周攻打杜重威时,多次被流矢射中,身负重伤,仍然奋勇作战,旁观的人都非常敬佩他。)皇上在邺城附近驻扎了几个月,城里粮食吃光了,士兵们只能吃粗粮饼子,城里老百姓也纷纷逃出城,一个个都脸色惨白,没精打采的。
这时候,杜重威手下的将领去皇上的行宫请求投降,杜重威又派节度判官王敏上表谢罪。皇上就下了一道宽大的诏书,鼓励他,答应给他从前的官职。杜重威马上派他儿子杜宏遂和妻子石氏去见皇上,他自己也随后投降了,穿着一身素服请罪。皇上恢复了他的官服,召见了他,当天就封他为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邺城里老百姓,死了六七成。
之前,契丹派幽州指挥使张琏带着两千多兵驻扎在邺城,当时还有燕军一千五百人在京城。皇上到京城后,有人告密说燕军要造反,结果燕军都被杀光了,都在繁台下被杀了,大家都说他们冤枉。有些燕军逃到邺城,把这事儿告诉了张琏他们,所以张琏他们害怕被杀,就和杜重威一起死守城池,一点儿反叛的意思都没有。皇上后来也后悔之前杀了燕军,就多次派人劝降,保证不杀他们。张琏他们在城墙上喊话:“繁台被杀的燕军有什么罪?既然活不下去,我们就死在这里!”张琏的军队被围困在城里,杜重威还给他们送饭送衣服,尽力安抚他们。
燕军很骄横跋扈,欺压老百姓,抢夺财物,妇女财物都被他们抢光了。等杜重威要投降时,张琏他们要求朝廷保证他们的安全,皇上也答应让他们回契丹。杜重威投降后,却杀了张琏等几十个将领,其他的小兵就放他们回幽州了。结果这些小兵在回契丹的路上又开始抢劫。皇上就派三司使王章、枢密副使郭威去处理杜重威手下的将领,把他们全部杀掉,把他们的财产和杜重威的私产一起分给将士们。
皇帝的车驾回到皇宫,高祖(皇帝)的身体就不舒服了,接着病情就严重了。临终交代的时候,他跟身边的近臣和将领说:“一定要提防杜重威啊!” 皇帝驾崩后,杜重威就被抓起来了,他的儿子宏璋、宏琏、宏杰也被处死了。
圣旨上写着:“杜重威这个人啊,心里还藏着祸心,一点儿也没改掉那反叛的念头,凶狠的样子一点没变,毒蛇的本性也改不了。前些日子朕身体有点不舒服,停朝上了几天,这杜重威父子就偷偷摸摸地散布坏话,到处抱怨朝廷,还挑唆那些年轻的小官。现在更是有明确的告密,证明了他们的阴谋。他虽然受过我的大恩,但必须用最严厉的法律处置他!杜重威父子全部处斩!至于晋朝的公主和其他的外戚,一切照常,继续供给生活所需。”
杜重威父子被杀后,尸体被扔到大街上示众,老百姓都聚集来看,一边骂一边踢打,士兵都管不住,尸体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一会儿工夫就什么都不剩了。
杜重威的儿子宏琏,官做到陈州刺史。 《隆平集》里记载:党进,小时候是天雄军节度使杜重威家的奴隶,杜重威很欣赏他老实稳重的样子,即使党进长大成人了,杜重威还让他跟家里的婢女一起伺候。杜重威失败后,周太祖得到了党进,让他当了铁骑都虞候。后来杜重威一家穷困潦倒,党进经常拿出自己的俸禄接济他们,很多士大夫为此感到羞愧。
李守贞是河阳人,年轻时就挺机灵,但有点落魄,在本部当个牙将。后来晋高祖镇守河阳,重用他当典客,之后调了几次地方,李守贞都跟着他。晋高祖当上皇帝后,李守贞一路升迁,做到客省使。天福年间,李金全在安州造反,淮南的敌人又来入侵,晋高祖派马全节去讨伐,李守贞负责监督军队,战事结束后,李守贞被升为宣徽使。
少帝登基后,李守贞被任命为滑州节度使,还兼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没多久又改任侍卫都虞候。开运元年春天,敌人大举进攻澶州和魏州,少帝逃到了澶州。契丹派将领麻答率领奇兵,从郓州的马家口渡过黄河,在东岸扎营。李守贞率军从澶州迅速赶去迎战,大败契丹军,溺死几千人,缴获战马数百匹,俘虏将领七十多人。没过多久,敌人就撤退了。少帝回京后,任命李守贞为兖州节度使,还保留侍卫都虞候的职务。
五月,李守贞被任命为青州行营都部署,率领两万兵马东征杨光远,符彦卿担任副将。十一月,杨光远儿子杨承勋等人投降,李守贞进城后,在别院杀死了杨光远。杨光远有个孔目官吏叫宋颜,把杨光远所有的金银财宝、美女和好马都告诉了李守贞,李守贞把这些都收归己有。按照惯例,官军攻克城池后,朝廷会下达恩旨,赦免一些罪过。当时枢密使桑维翰正追捕杨光远同伙几十人,搜捕得很紧,所以朝廷的赦免诏书迟迟未下。有人告发宋颜藏在李守贞那里,朝廷把宋颜抓去杀了,李守贞因此怨恨桑维翰。
李守贞把行营将士的赏赐,都换成了粗茶、染布的颜料和姜药之类的廉价东西分发给他们,军中怨声载道,于是士兵们用布包着抢来的东西,做成人头的样子,说是“李守贞的头”,挂在树上诅咒他。李守贞班师回朝后,被加封为同平章事,并被赏赐了杨光远的东京府邸。李守贞又把附近的宅子和军营都买下来,扩建府邸,大兴土木,修建了一年多,成了京城里最豪华的府邸之一。皇帝还亲自去他府上赐宴,恩宠无比。
开运二年春天,契丹大军南下,先锋部队打到了相州汤阴县。皇上命令石守贞驻守滑州。小皇帝又跑到澶州去了,任命石守贞为北面行营都监,和招讨使杜重威一起北伐,结果在阳城打了个胜仗,就撤兵回去了。四月份,皇帝回京,石守贞被升为侍卫副都指挥使,调到宋州任职,还加了个检校太师的头衔。
三年春天,皇上命令石守贞带兵巡边。到了衡水,抓住了鄚州刺史赵思英,然后就回去了。没过多久,石守贞就取代了高行周,当上了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调到郓州任职,心里多少有点不痛快。这会儿宰相李崧升任侍中,石守贞就对枢密使殷鹏说:“枢密使有什么功劳,就升任宰相了?!” 之前,桑维翰凭借军功和资历当上了枢密使,石守贞的地位和声望本来就比他低,一直很忌惮他,就和李彦韬、冯玉等人一起合力排挤桑维翰,最后把桑维翰给弄走了。李崧和石守贞关系疏远,石守贞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那年夏天,契丹又来入侵边境,石守贞被任命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小皇帝在内殿设宴款待他,以示宠信,教坊的乐师还献唱道:“天子不必担忧北方的敌人,石守贞一人就能镇守幽州。” 宴会结束后,石守贞一脸得意洋洋的样子,到处炫耀这首歌词。后来,他率兵到达定州北部,与契丹偏师遭遇,斩杀了敌将嘉哩后回师。九月份,石守贞又加兼侍中。这会儿契丹派瀛州刺史假装投降小皇帝,请求朝廷发兵接应,朝廷竟然相信了。
十月份,朝廷任命杜重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石守贞为兵马都监,兼任幽州行府知府。之前,石守贞两次率兵经过邺都,杜重威都对他非常客气,极力讨好他,石守贞很高兴,经常在皇帝面前夸赞杜重威,请求把征讨的大权交给他。到了这个时候,石守贞和杜重威等人在邺都汇合兵力,然后就向瀛州进发,结果瀛州没有响应。贝州节度使梁汉璋被契丹将领高牟翰打败,战死了,宋军只好撤退。军队到达深州的时候,听说契丹大军压境,就向西转向镇州,在滹沲河渡口与敌军相遇,官军在滹水南边扎营。没过多久,敌军骑兵偷偷渡河到达栾城,切断了我们的粮道,不久王清战死,杜重威就和石守贞一起投降了契丹,石守贞被封为司徒,依旧担任郓州节度使,跟着契丹人去了汴京。
当时,汴京附近到处都是契丹人,城里老百姓,都像掉进了水深火热之中。这两个叛将出入都非常嚣张,市民们都骂他们,他们却一点也不觉得羞愧。过了一会儿,河北和京东地区土匪暴动,澶州的浮桥被土匪给断了,契丹首领非常害怕,就命令这些将领都回到自己的驻地,石守贞就去了汶阳。赵匡胤攻入汴京后,石守贞害怕了,就来朝见赵匡胤,被封为太保,调到河中任职。没过多久,赵匡胤去世了,杜重威被杀,石守贞更加不安,就开始暗中谋划其他的事情。
乾祐元年三月,李守贞先给当权的大臣写信,请求他们保证自己安全,然后就开始加固城墙,修整武器装备,日夜不停地干活。他觉得汉朝刚刚建立,新皇帝刚刚登基,自己制定的策略万无一失,肯定能成功。 有个叫总伦的和尚,用算命的方法给李守贞算卦,说李守贞将来能当皇帝。 其实啊,早就有浚仪人赵修己,他很懂天文历法,在李守贞镇守滑州的时候,担任司户参军,多次劝谏李守贞,说“天命不可违抗啊”,但李守贞根本不听,最后赵修己气得称病回老家了。
没过多久,赵思绾在京兆起兵造反,还派人送了御赐的衣服给李守贞。李守贞觉得自己得到了天时地利人和,于是暗中联系各地土匪,让他们一起造反,派兵占领了潼关。《宋史·王继勋传》记载:李守贞叛乱的时候,朝廷让王继勋去守潼关,结果被郭从义打败了。朝廷派白文珂、常思等人带兵讨伐李守贞,又派枢密使郭威西征。官兵刚到,李守贞心想,这些兵大多以前都听过自己的命令,自己对军情了如指掌,肯定能轻松拿下他们,等着他们来城下迎接自己。结果士兵们骂声一片,让他大失所望。《宋史·马全义传》记载:李守贞镇守河中时,马全义就在他帐下做事。李守贞叛乱后,周世宗带兵讨伐,马全义经常率领敢死队夜袭周世宗的营垒,杀伤了不少敌人。李守贞这个人贪婪又没脑子,还特别猜忌,马全义多次为他出谋划策,他都听不进去。
后来王景崇占领了岐州,和赵思绾一起派人来拥戴李守贞,李守贞就自称秦王,赵思绾和王景崇都听他的。他还派人给吴越、蜀地和契丹送去蜡丸,请求他们支援。《马令《南唐书·朱元传》:李守贞在河中叛乱,汉朝派周太祖去讨伐他,朱元和李平带着李守贞的求援信去请求帮助,还没等到支援,李守贞就失败了。 结果城里粮食吃光了,开始杀百姓吃人。李守贞把总伦叫来问吉凶,总伦来了说:“大王您有天命,别人夺不走。不过天象显示有灾难,等灾难快结束的时候,即使只剩下你一个人一匹马,您也能东山再起!”李守贞深信不疑。
等到官军攻城的时候,李守贞想用石头攻击敌人,可是炮竿子不够用。这时,上游漂来了一只木筏,上面的木头正好可以做炮竿,李守贞认为这是上天在帮助自己。还有一次,李守贞宴请将领,他拿起弓箭,指着墙上画的一幅老虎舔爪子的图说:“如果我有什么意外,就射中老虎的舌头!”他拉弓一箭射中了老虎的舌头,左右的人都纷纷祝贺,李守贞也因此更加自负。《宋史·吴虔裕传》记载:周世宗讨伐三路叛军,任命吴虔裕为河中行营都监,率领五千护卫禁军前往。李守贞出兵五千多人,架设云梯,分五路在长连城西北方向抵御周世宗。周世宗命令吴虔裕率领大军从侧面攻击,李守贞的军队溃败,云梯也被夺走,死伤过半。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你需要我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李守贞投降了周光逊,情况更加危急,人心涣散。官兵攻城越来越猛,李守贞偷偷地在衙门里堆积了很多柴草,准备自焚。
两年后的七月,城破了,李守贞一家老小都跳进火里自杀了。 朝廷军队进城后,在浓烟中找到了他们的尸体,砍下李守贞的头,装进匣子里,还抓到了他的几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以及他的同伙,一起押解到京城。
隐帝在明德楼接受俘虏和战利品,宣读了告捷文书,百官都来祝贺。仪式结束后,朝廷把俘虏和战利品在都城示众,李守贞的头颅被悬挂在南市,他的儿子们以及同伙孙愿、刘芮、张延嗣、刘仁裕、僧总伦、靖<王余>、张球、王廷秀、焦文杰、安在钦等人在西市被车裂,其余的人都被斩首了。
话说,符皇后之前嫁给了河中节度使李守贞的儿子李崇训。李守贞曾经找来一个算命先生,这先生很擅长听声音,能判断人的贫富贵贱。李守贞让这个算命先生给全家人都算了一卦,结果只有符皇后被算出将来会大富大贵,母仪天下。李守贞信以为真,得意地说:“我的媳妇将来能当皇后,我的前途也一片光明啊!” 于是就起了反叛之心。城破后,符皇后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后来被周太祖迎娶,在显德年间被册封为皇后。
赵思绾是魏州人。唐朝同光年间快结束的时候,赵在礼占据魏州城,赵思绾就在他手下做事,跟着他立了不少功劳。赵在礼死了以后,他的部下都被赵延寿划给了他的儿子赵赞,而赵思绾就是这些部下的头头。后来,宋太祖统一了黄河以北和洛阳地区,赵赞从河中府调任京兆尹(长安)。
赵赞因为长期和契丹人打交道,一直担心朝廷最终容不下他,于是就和凤翔侯密谋,想拉拢蜀地的军队当外援,还派判官李恕进京朝见皇帝。赵赞不等皇帝回信就自己先跑到京城去了,留下赵思绾等几百人在京兆府。这时候,宋太祖派王景崇等人去凤翔,路过京兆府,赵思绾他们就都在那里。赵思绾他们原本是赵在礼的士兵,脸上并没有刺字。王景崇和齐藏珍到了京兆府后,想给这些士兵刺字,防止他们逃跑。王景崇暗示了一下自己的意思,赵思绾立刻大声说要自己先刺字,带头给手下做榜样,王景崇很欣赏他。齐藏珍却偷偷说:“赵思绾这个人粗暴难管,不如干脆杀了他。”王景崇没听他的,带着赵思绾他们一起去了凤翔。
朝廷听说这事后,派供奉官王益去安排赵思绾他们进京。赵思绾出发后,路上对他的同伙常彦卿说:“小太尉(指赵赞)已经落入别人手里了,我们到了京城,肯定都会被杀掉。”常彦卿说:“到了那个时候再说吧,别再说这些丧气话了!”他们继续赶路,到了永兴,副使安友规和巡检使乔守温出来迎接,在郊外的驿站摆酒设宴。赵思绾说:“我的部下士兵已经安顿在城东了,因为家属都在城里,想让他们今晚都在城东住下。”守温他们同意了。赵思绾他们告辞离开,身上并没有带武器,刚进西门,就看到有个州里的士兵坐在门边,赵思绾立刻夺过他的佩剑,把他杀了。他的手下拿着兵器杀了十几个守门的士兵,然后分兵把守各城门。赵思绾抢了库房里的兵器分给手下,于是就占领了永兴城,这是乾祐元年三月二十四日。
第二天,赵思绾集合城里的青壮年,一共四千多人,加固城池,修建城楼和瞭望塔,十几天的时间,城防就准备好了。接着,他派人向河中府求援,李守贞派人送来伪造的诏书,任命赵思绾为晋昌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朝廷听说后,派郭从义和王峻带兵去讨伐他。结果攻城的时候,官兵伤亡惨重,只好用长长的壕沟把城围起来。一年后,城里粮食吃光了,就开始杀掉人来吃。赵思绾还曾经当着大家的面,取人胆泡酒喝,还说:“喝到一千个人的胆,胆量就无敌了!” 《太平广记》里记载说:贼臣赵思绾从起兵造反到失败,一共吃了六十六个人的肝,而且都是先把人杀了,再剖开肚子取肝。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收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那年夏天,思绾手下的兵粮吃光了,他急得团团转,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退休在家里的左骁卫上将军李肃,正住在城里。李肃就和判官程让能一起劝思绾说:“太尉您跟朝廷本来没什么仇怨,只是犯了罪害怕被杀,所以才想出这么个急办法。现在朝廷在三个地方打仗,其中一座城还没攻下呢,您要是突然改变态度,主动投降,用功劳来弥补过错,说不定还能没事。要是您继续守着这座孤城,等着被杀,那跟傻子有什么区别呢?”
李肃劝思绾投降后,思绾听进去了,立刻让程让能写奏章,派牙将刘成琦进京。朝廷任命思绾为华州留后、检校太保,还任命常彦卿为虢州刺史,并派内臣送来官府的文书和皇帝的赏赐。思绾接受了任命,却迟迟不肯离开。郭从义、王峻等人商量说:“这小子狼子野心,根本不能相信,留着他以后肯定要后悔!”
于是,郭从义、王峻等人慢慢地骑马进城,带着步兵和骑兵来到思绾的军营,派人去请思绾说:“太保您马上就要上任了,没时间送您了,咱们喝一杯酒,就算告别吧。”思绾来了,就被他们抓了起来,然后在闹市里被砍了头,他的全家都被灭了。《东都事略·郭从义传》里记载:思绾被逼得很急,郭从义派人诱骗他,假装答应给他华州节度使的职位。思绾信以为真,就打开城门投降,郭从义进城后,思绾去见他,就被郭从义派出的士兵抓了起来。
思绾被杀的时候,老百姓都争着扔瓦片石头打他,士兵都拦不住。当天,思绾的部下叛党,包括新任虢州刺史常彦卿在内,五百多人全部被杀。抄没思绾的家产,得到二十多万贯钱,都充入了国库。一开始思绾进城的时候,人口还有十多万人,等到城池被攻破,只剩下了一万人,那些饿死的人,数量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