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上说,“螽斯”很多。刘歆认为这跟介虫大量繁殖一样,都跟鱼类大量出现一样,是灾害的征兆。

魏文帝黄初三年七月,冀州闹蝗灾,老百姓都饿肚子了。有人翻出蔡邕的观点,说蝗灾是因为上面的人贪婪残暴造成的。当时孙权向魏国称臣,魏文帝因为孙权之前在西陵打仗,就趁机率领大军去袭击他,结果孙权反叛了。

武帝泰始十年六月,又闹蝗灾。那时候荀、贾二人执政,他们治国不公正,导致民怨沸腾。

惠帝永宁元年,好几个州郡都闹蝗灾。

怀帝永嘉四年五月,发生大规模蝗灾,从幽州、并州、司州、冀州一直到秦州、雍州,草木、牛马的毛都被吃光了!那时候天下大乱,老百姓只能靠打渔打猎勉强活命,能维持局势的只有司马越和苟晞两个人。可他们俩都特别狠毒,治理国家也没章法,所以才导致了这场灾难。

愍帝建兴四年六月,又闹大蝗灾。去年刘曜多次进攻北地、冯翊,麹允等人带兵抵抗,结果还是被刘曜打败了,西京也因此沦陷。到了第五年,皇帝在平阳,司州、冀州、青州、雍州都出现了大量的螽斯。

元帝太兴元年六月,兰陵合乡闹蝗灾,庄稼都被吃光了。乙未日,东莞的蝗虫蔓延三百里,庄稼全毁了。七月,东海、彭城、下邳、临淮四个郡的蝗虫吃掉了禾苗和豆子。八月,冀州、青州、徐州三州都闹蝗灾,把所有的青草都吃光了,这灾情一直持续到第二年。那时候中原地区一片混乱,各种暴乱越来越严重。

第二年五月,淮陵、临淮、淮南、安丰、庐江五个郡的蝗虫吃掉了秋天的麦子。这个月的癸丑日,徐州和扬州长江以西的几个郡也闹蝗灾,吴郡很多老百姓都饿死了。这一年,王敦兼任荆州刺史,他残暴的统治从此开始了。

孝武帝太元十五年八月,兖州闹蝗灾。当时慕容氏逼近河南,朝廷不断征兵,所以才发生了这场灾难。十六年五月,飞蝗从南方飞来,聚集在堂邑县附近,庄稼又被吃光了。这一年春天,朝廷从江州调了两千兵士和六七千家属到京城护卫军队和东宫,结果后来都逃散了,几乎全军覆没。再加上边关将领不断征兵,所以又发生了蝗灾。

孙皓当政的时候,有一头野猪闯进了大司马丁奉的营地,这预示着要出事。后来丁奉奉命攻打谷阳,没打赢还回来了。孙皓大怒,杀了丁奉的向导。后来孙皓带兵北上,丁奉和万彧等人私下商量说:“要是到了华里,咱们非得各自逃命不可。” 这个计划泄露了,虽然丁奉那时候已经死了,孙皓还是因为谷阳的事追究他的责任,杀了他的儿子丁温,丁奉全家都被流放了,这应验了野猪闯营的预兆。就像龚遂说的那样,“山野的野兽跑到宫室里来,宫室就要空了”,这真是应验了!

晋怀帝永嘉年间,寿春城里生了一头两头的猪,没活多久就死了。周馥去看过,当时懂这些的人说:“猪是北方的牲畜,象征着胡人。两头的猪,没有头领;生下来就死了,事情办不成。这是上天的警告,别打什么独占利益的主意,否则会自取灭亡!”周馥没听进去,还想着迎接天子号令诸侯,结果很快就被元帝打败了,这又应验了!石勒也趁机渡过淮河,老百姓死了九成九。

晋元帝建武元年,生了一头八条腿的猪,这是听不见劝告的惩罚,也是任用奸邪之人的预兆。后来果然发生了刘隗的叛乱。

晋成帝咸和六年六月,钱塘有人家的母猪生了两个小猪,都是人脸,像胡人的样子,身子还是猪。京房在《易妖》里说:“猪生人头猪身,那是危险和混乱的预兆。现在这母猪生出这样的猪崽子,这可是非常奇怪的事啊!”

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四月,京都生了一头两脊梁八条腿的小猪。十三年后,京都有人家的母猪生的小猪,也是一头两身八条腿,跟建武年间的那次异象一样。后来,宰相沈酗不关心朝政,只重用亲信,渐渐地败坏了国法,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败。

晋孝怀帝永嘉五年十二月,黑气弥漫,这是不祥的预兆。后来皇帝被俘,王室也成了废墟,应验了!

晋愍帝建兴二年正月初一,黑雾像墨一样笼罩着人,持续了一夜,五天才散去,这也是不祥的预兆。四年后,愍帝投降了刘曜。

晋元帝永昌元年十月,京师大雾,黑气遮天蔽日,日月无光。十一月,皇帝就死了。

话说西晋武帝太康五年六月,任城和鲁国的池塘水都变红了,跟血一样。按照刘向的说法,这是因为靠近火灾的地方,水也受到了影响,这是对那些听不见劝告的人的惩罚。京房在《易传》里也说过:“君主沉迷女色,贤人隐退,国家就要危险了,所以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水流变红。” “君淫于色,贤人潜,国家危,厥异水流赤。”

再来说说东晋穆帝的时候,升平三年二月,凉州城东的池塘里起火了。四年四月,姑臧泽的水里也着火了。这些都是水受了妖邪之气影响的征兆。到了第二年,张天锡就杀了中护军张邕。张邕啊,那可是个当权的人物。

到了东晋安帝元兴二年十月,钱塘临平湖的水也变红了。桓玄就暗示吴郡的官员说,这是为他带来好兆头的吉兆,结果没多久,桓玄就失败了。

古书上说:“心里想的那些事儿,要是容不下别人,那就不是圣人,后果很严重啊!轻则各种倒霉事缠身,重则短命夭折。” 这说的啥意思呢?就是说,心里狭隘,容不下人,就不是圣人。 你想啊,孔子说过:“当领导的如果不宽容大度,我怎么能看得上他呢!” 意思就是说,领导不宽容,下属就成不了圣人。 咱们平时看、听、说、想,都是以内心为主导,这四样要是都出问题了,那脑子就糊涂了,所以才会倒霉。

雨旱冷热这些气候变化,都跟风有关,要是气候都乱套了,那就会刮大风,刮大风伤人伤物,所以才会导致短命夭折。 “凶”指的是人受伤,“短”指的是动物夭折,“折”指的是植物枯萎。 还有一种说法,“凶”就是夭折的意思;哥哥死了弟弟叫“短”,父亲死了儿子叫“折”。 人要是肚子肥胖,把心都裹住了,就像油脂一样,心就蒙蔽了,所以会有各种怪事发生。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晚上出现怪异现象,像油污弄脏衣服一样,有淫秽的象征。 还有一种说法,晚上出现怪异现象,是云和风一起出现,很阴森,跟平常的大风一样。 天气暖和的时候刮风,就会生出螟虫,出现虫灾。

刘向解释说,《易经》里,“巽”卦代表风和木,这个卦在三月四月,是阳气生长的时候,主掌树木的开花结果。 风太大了,到了秋冬,树木还会二次开花,所以才会有虫灾。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地气太旺盛,秋冬还会二次开花。 还有一种说法,“华”指的是颜色,“土”代表内在的事物,指的是女子的灾祸。 《易经》里,“坤”卦代表土和牛。 牛脑子大,但是不会思考,心气受损,所以会有牛祸。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牛经常死掉或者变成怪异的东西,也是这个意思。 人要是生病了,多半是心腹之疾,所以会有心腹之疾。 土是黄色的,所以会有黄色的灾祸或吉兆。 总之,心里想不开的人,就会伤到土气,土气受损,金木水火都会受影响,所以才会出现各种灾祸。 这里没说“只有”,而是说“时则有”,说明不是单一的气候变化造成的,灾祸种类很多,影响很大。 要是能克服这些,最终的结果就是善终。 刘歆在《思心传》里说,还有一种虫灾,指的是螟虫之类的害虫。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魏齐王正始九年十一月,刮了好几十天的狂风,把房子都刮塌了,树也刮断了。到了十二月戊午晦那天,风更大了,连太极殿东阁都被吹得摇晃。

这之后,嘉平元年正月初一,西北风呼啸,又刮塌了房屋,吹断了树木,黄土漫天,昏天黑地。管辂说,这是上天惩罚那些当权的大臣,是执政者要倒霉的预兆。当时曹爽专权,骄横跋扈到了极点,天谴的预兆已经多次出现,但他始终不知悔改,这就是因为他不聪明,所以才会受到狂风的惩罚。没过多久,曹爽就被诛杀了。京房在《易传》里说:“大家违背了同心同德的道理,最高的道德就隐藏起来了,于是就出现了异常的风。这种风,走着走着就停了,东西也长不好,雨虽然下,但反而会造成损害。政治违背了道德,隐藏着混乱,这种风先刮一阵,然后不下雨,接着就刮起大风暴,刮倒房屋和树木。坚持正义却不前进,这就叫昏庸,这种风和云一起出现,会刮断庄稼的茎秆。臣子违背了君王的政令,这就叫不顺从,这种风是巨大的狂风,会刮倒房屋。赋税徭役不合理,这就叫灾祸,这种风会摧毁农作物,停了就温暖,温暖了就生虫。诸侯各自为政,这就叫不统一,这种风很猛烈,但树却不摇晃,庄稼也长不好。统治者不考虑百姓的利益,这就叫没有恩泽,这种风不刮倒树木,干旱无雨,庄稼受损。官员只顾个人利益,这就叫混乱,这种风很微弱,但很温暖,会生虫害,危害庄稼。放弃政事沉溺于享乐,这就叫迷惑,这种风很温暖,螟虫就会滋生,危害对人有益的东西。诸侯不来朝拜,这就叫叛逆,这种风没有规律,土地变成红色,下雨还会要人命。”

吴国孙权太元元年八月初一,刮起了大风,江海波涛汹涌,平地积水深达八尺,两千多棵高大的树木被连根拔起,石碑也摇晃不已,吴城的两座城门都被吹飞了。华核分析说,这是因为孙权劳役繁重,赋税过高,这是上天不容的惩罚。第二年,孙权就死了。

孙亮建兴元年十二月丙申,刮起了大风,还伴有闪电。这一年,魏国派兵三路来进攻,诸葛恪打败了魏军的东兴军队,另外两路军队也撤退了。第二年,诸葛恪又攻打新城,损失了大部分兵力,回来后就被处死了。

孙休当政的永安元年,十一月甲午日,刮起了好几阵大风,还连续好几天大雾弥漫。那时候,孙綝一家五个人都当了大官,权势比吴王还大,这风灾雾灾啊,跟汉朝时候的那些权倾朝野的丁傅五侯的情况可太像了!十二月丁卯夜,又刮起了大风,树木都被吹倒了,沙子漫天飞舞。第二天,孙綝就被杀了。

武帝司马炎在位期间,泰始五年五月辛卯朔日,广平地区刮起了大风,把树都吹断了。咸宁元年五月,下邳和广陵地区刮起了大风,一千多户人家房屋倒塌,树木被吹断。同月的甲申日,广陵、司吾、下邳三地再次遭遇大风,树木被吹断。三年八月,河间地区也刮起了大风,树木被吹断。太康二年五月,济南地区暴风大作,树木被吹断,麦子也受损了。六月,高平地区大风肆虐,树木被吹断,四十多处官邸都被吹坏了。七月,上党地区又刮起了大风,秋天的庄稼受灾严重。八年六月,好几个郡国都刮起了大风。九年正月,京都下起了冰雹,房屋被掀翻,树木被连根拔起。两年后,皇帝驾崩了。

惠帝司马衷在位期间,元康四年六月,刮起了大风大雨,树木被连根拔起。五年四月庚寅夜,暴风骤起,城东的河渠波浪滔天,好多人都被卷走了。七月,下邳地区刮起了大风,房屋倒塌。九月,雁门、新兴、太原、上党地区都遭遇了风灾,庄稼受损严重。第二年,氐羌族造反了,朝廷派大军西征平叛。

元康九年六月,一阵狂风把贾谧的朝服吹上了天,飞出去好几百丈远。第二年,贾谧就被杀了。十一月甲子朔日,京都连续刮了好几天大风,房屋倒塌,树木被吹断。十二月,愍怀太子被废黜,关押在许昌。

永康元年二月,大风把树木都连根拔起了。三月,愍怀太子被害。己卯日,他的灵柩从许昌运回洛阳。这天,又刮起了大风,还打雷闪电,灵车的帷幕都被吹破了。四月,张华家的宅院被狂风袭击,树木被吹断,织锦被吹走,门轴都断了好多根。这个月,张华也被害了。十一月戊午朔日,大风从西北方向刮来,树木被吹断,沙子和石头漫天飞舞,刮了六天才停。第二年正月,赵王伦篡了位。

永宁元年八月,好几个郡国都刮起了大风。永兴元年正月乙丑日,西北方向刮起了大风。赵王伦建始元年正月癸酉日,赵王伦去太庙祭祀,突然刮起了大风,尘土飞扬,遮天蔽日。那年四月,赵王伦被处死了。

永昌元年七月,刮起了特大暴风,那风力之大,把树都刮倒了,房顶上的瓦片也都被吹飞了。到了八月,暴风又来了,这次连御道两旁的柳树都刮倒了一百多棵!这风来回乱窜,好像是从四面八方一起刮来的似的。 当时王敦专权,还害死了尚书令刁协和仆射周顗等人,所以这风也像没个正形似的,到处乱刮。这都是因为皇帝昏庸无能,诸侯不听话的报应啊! 同年十一月,皇帝驾崩了。

咸康四年三月,成都也刮起了大风,把房子都刮坏了,树也刮断了。四月,李寿就趁乱杀了李期,自己当了皇帝。建元元年七月,晋陵和吴郡也遭受了风灾。

升平元年八月,皇帝册立何氏为皇后,结果当天就刮起了大风。后来桓玄篡位,把这位皇后降为了零陵县君,这都是因为皇帝不英明造成的啊!五年正月,又刮了一次大风。太和六年二月,刮了一阵又急又猛的大风,那一年,皇帝就被废了了。

宁康元年三月,京都刮起了大风,还引发了大火。当时桓温进京,野心勃勃,想篡权夺位;皇帝又年纪小,大家都很担心害怕,这大风就是不祥之兆啊!三年三月,又刮了一次暴风,风是从东方刮来,转眼间又从北方刮来,飞沙走石,那场面可真吓人。

太元二年二月和闰三月,都刮了暴风,还下了暴雨,房子和树木都被刮坏了。三年六月,长安刮起了大风,连苻坚宫里的树都被刮倒了。后来苻坚再次南下伐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惨败,身死国灭。四年八月,又刮起了扬沙的大风。

十二年正月,半夜刮起了暴风;七月,大风刮断了树木;十三年十二月,大风刮得天都黑了。后来皇帝死了,诸侯们都不听话了,元显篡权,桓玄又接着篡位,这些都是早有预兆的啊!十七年六月,又刮了一次大风,刮断了树木。

元兴二年二月,半夜里刮起了大风,还下了暴雨,大航门上的瓦片都被吹掉了。第二年,桓玄就篡了位,他就是从这个大航门进宫的。

公元398年正月,桓玄出去玩,坐船去大航南,结果刮起大风,把船上的遮盖物都吹飞了。过了三个月,桓玄灰溜溜地败回江陵。五月,江陵又刮大风,把好多树都刮断了。这个月,桓玄在峥嵘洲战败,还被杀死了,尸体都被肢解了。十一月丁酉日,又刮大风,江陵死了很多人。

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十一月辛卯日,西北方向刮起了猛烈的风。五年(公元409年)闰十月丁亥日,大风把好多房子的屋顶都掀掉了。第二年,卢循到了蔡洲。六年(公元410年)五月壬申日,大风把北郊几百年的大树都刮倒了,还把琅邪、扬州两地的射堂都刮塌了。就在这一天,卢循的大船都被吹沉了。甲戌日,又刮风,掀翻屋顶,刮断树木。这年冬天,朝廷大军南下讨伐。九年(公元413年)正月,大风刮倒了白马寺浮屠的柱子。十年(公元414年)四月己丑日,大风刮倒树木。六月辛亥日,又是大风刮倒树木。七月,淮北地区刮起了大风,毁坏了很多房屋。第二年,朝廷西讨司马休之。

公元260年正月戊戌日,景帝讨伐毌丘俭,结果刮起了大风,天色昏暗,路上的人都趴下了,这简直就是妖孽啊!刘向说:“大白天就天黑了,阴气压倒阳气,这是臣子压制君主啊!”

公元263年十月,京都发生大地震,白天也像晚上一样黑,这也是妖孽啊!班固说:“夜妖,就是云和风一起出现,天色昏暗,所以和普通的风一样。”刘向在《春秋说》里说:“上天警告说,不要让大夫世袭官位,要让他们专心做事。白天黑夜,公室衰败了。”魏国看到这种妖孽,预示着晋朝要得天下了。

公元311年十月辛卯日,白天就天黑了,一直到庚子日,这也是妖孽啊!第二年,刘曜攻打洛川,朝廷军队屡屡战败,皇帝逃到了平阳。

公元396年十二月乙未日,刮起了大风,天色昏暗。后来皇帝死了,诸侯们不听从命令,国内发生战争,元显夺权,桓玄作乱,最终酿成大祸。

京房的《易传》里说:“当官的安于自己的职位,还贪得无厌,那就是贪婪,灾祸就会像虫子一样啃食庄稼的根部;德行没有常性,那就是烦乱,虫子就会啃食叶子;没有能力又没有德行,虫子就会啃食主干;跟农时抢着干活,那就是不按时令,虫子就会啃食茎秆;掩盖罪恶,滋生祸患,虫子就会啃食禾苗的心脏。” 这说的就是那些当官的,要是不行好,老百姓就要遭殃了。

话说汉武帝咸宁元年七月,各地都闹起了螟虫灾害;九月,青州又爆发了螟虫灾害;这个月,各郡国都有青虫啃食庄稼。到了四年的时候,司州、冀州、兖州、豫州、荆州、扬州等二十多个郡国都遭受了螟虫灾害,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

太康四年,会稽郡的彭蜞和螃蟹都变成了老鼠,数量特别多,又开始大量啃食稻子,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到了九年八月,二十四个郡国又爆发了螟虫灾害;九月,虫害又侵害了秋收的庄稼。那时候,皇帝听信谗言,宠信贾充和杨骏这些人,所以才有了虫蝗之灾,这也就是“没有能力又没有德行”的惩罚啊!

惠帝元康三年九月,带方等六个县也爆发了螟虫灾害,禾苗的叶子都被吃光了。

永宁元年七月,梁州、益州、凉州三州都出现了螟虫灾害。那时候,齐王冏当政,他贪婪残暴,这就是灾害发生的征兆啊!十月,南安、巴西、江阳、太原、新兴、北海等地青虫啃食禾叶,严重的十株庄稼能被啃掉五六株。十二月,又有六个郡国发生螟虫灾害,百姓的日子真是难过啊!

汉武帝太康九年,幽州塞北出现牛头说话的怪事,这预示着将有牛祸发生。当时皇帝多病,心里一直想着身后事,但是托付后事的时候却没能做到公正,这反映了当时朝廷混乱的局面。 就像师旷说的:“怨恨在百姓中蔓延,就会出现一些怪异的事情。” 这跟京房《易传》里说的“杀戮无辜,就会出现妖孽”是一个道理。

话说惠帝太安年间,江夏有个叫张骋的人,他骑的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天下要乱了,你骑着我往哪儿去啊!”张骋吓坏了,赶紧掉头回家。结果,他家的狗又跟着说:“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没多久,那头牛竟然站起来用两条腿走路了!张骋赶紧找了个算命先生算卦,算命先生说:“天下将要发生兵乱,这祸事可不是一家两家的事儿。”果不其然,那一年张昌造反,第一个攻打的就是江夏,张骋作为将领,最后五州都乱成一锅粥,他自己也跟着家破人亡了。 京房的《易传》里就说过:“牛能说话,根据它说的话就能预测吉凶。” 《易萌气枢》也记载:“如果君主不好好对待士人,反而让战马披上华丽的锦绣,让狗和狼吃人的食物,那么六畜都会开口说话。” 当时的皇帝和诸侯们都不把惠民安民当回事儿,所以这牛说话的事儿也就应验了。

元帝建武元年七月,晋陵陈门有个牛生了个小牛犊,这小牛犊奇特得很,一个身子却有两个脑袋。翻翻京房的《易传》,上面写着:“牛生双头犊,天下要分裂的征兆啊!” 那时候,愍帝流亡到平阳,后来被胡人杀害了。元帝在江东称帝,天下从此分裂成两半,这不就是应验了吗?

太兴元年,武昌太守王谅家的牛生了个小牛犊,这小牛犊更离谱,两个脑袋,八条腿,两条尾巴共用一个肚子,三年后死了。 还有另一头牛,只有一条腿却有三条尾巴,也是生下来就死了。司马彪说过,“双头牛象征着政权掌握在私门手里,上下等级不分。” 京房的《易传》里也说:“腿多的,是承担不了重任的;腿少的,也是承担不了重任的。” 后来王敦等人弄权作乱,这不正应了这些异象吗?

四年十二月,祭祀用的郊牛死了。刘向在《春秋》里解释郊牛死亡的意思说:“宣公昏庸无能,所以上天不接受他的祭祀。” 元帝中兴的大业,其实都是王导的功劳。刘隗靠着拍马屁得到皇帝的宠信,而王导却被疏远,这不正应了昏庸无能招致灾祸的说法吗?

成帝咸和二年五月,护军家的牛生了个双头六腿的小牛犊。那年冬天,苏峻造反了。七年后,九德人袁荣家的牛又生了个双头八腿,两条尾巴共用一个身子的牛犊。

桓玄那会儿在荆州,去拜访刺史殷仲堪,走到鹤穴的时候,碰见一个老汉赶着一头青牛,那牛长得奇奇怪怪的,桓玄二话不说就把自己骑的牛换了那头青牛。骑着这头青牛到了零陵泾溪,这牛跑得飞快,停下来让牛喝水,牛直接跑进江里就不出来了。桓玄让人下去找,找了一整天都没找到。后来桓玄兵败被杀了。

蜀汉刘备章武二年,向东打仗。二月,从秭归出发,在夷道驻扎军队。六月,秭归出现黄色的气体,长十多里,宽几十丈。十几天后,刘备被陆议打败了,这跟那黄气出现的时间很接近啊。

魏国的齐王正始年间,中山王周南当襄邑县令。有一只老鼠从洞里出来,说:“周南,你某天要死!”周南没理它,老鼠就回洞去了。到了那一天,老鼠又戴着帽子穿戴整齐的出来说:“周南,你今天中午要死!”周南还是没理它,老鼠又回洞了。过了一会儿,老鼠又出来了,还是这么说。快到中午了,老鼠出来又进去,反复好几次,说的都是同样的话。正午的时候,老鼠说:“周南,你不理我,我还怎么说呢!”说完就死了,摔了个跟头,帽子衣服都掉了。捡起来一看,跟普通老鼠一样。班固的书里说,这是黄气造成的灾异。当时曹爽专权,跟别人争权夺利,所以老鼠才出来作怪。

晋惠帝元康四年十二月,大雾弥漫。惠帝当时昏庸无能,政事都不是他自己决定的,所以出现了这种怪异的现象。

晋元帝太兴四年八月,黄色的雾气四处弥漫,遮天蔽日。

晋永昌元年十月,京城大雾,黑色的气体直冲云霄,太阳都看不见了。

晋明帝太宁元年正月癸巳日,黄色的雾气四处弥漫。二月,又是黄色的雾气四处弥漫。当时王敦专权,谋反越来越厉害。

晋穆帝永和七年三月,凉州刮起了大风,把树都刮倒了,黄色的雾气带着尘土落下。当时,张重华听信谗言,把谢艾贬到酒泉当太守,而他所任用的人都不合适,结果谢艾九年后死了,儿子也被杀了,这应验了之前的预兆。《易传》里京房说:“听到好的建议却不采纳,这就叫不知道,出现黄色异象,就会导致听觉失灵,最终导致子孙不兴。黄色,就是指黄色的浊气弥漫天下,蒙蔽贤才,堵塞道路,所以才会导致灭亡。”

太元八年二月癸未,那一天黄雾弥漫,遮天蔽日。当时嘛,道子独揽大权,身边尽是些拍马屁的家伙,朝政早就乱套了。

元兴元年十月丙申朔,又是黄雾漫天,阴沉沉的,一点雨都没有。这时候,桓玄正密谋造反呢。

义熙五年十一月,大雾;十年十一月,又大雾。那时候,皇帝的威信衰落,大臣们个个权势滔天,土地兵权,几乎都不是皇帝说了算,这都是天象的预兆啊!

刘向说过:“地震啊,是金木水火土这些元素出了问题。”伯阳甫也说过:“天地之气,都有它运行的规律;要是规律被打破了,人间的动乱就来了。阳气被压制,出不来;阴气逼人,上不去,这时候地震就发生了。”

孙权黄武四年,江东地区接连发生地震。当时,孙权接受魏国的封爵,当上了大将军、吴王,改元称帝,专制独裁,一点也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京房在《易传》里说:“臣子的权力虽然正当,但权力过于专断,就一定会发生地震。这地震啊,在水上就是波浪滔天,在树上就是枝摇叶晃,在房子上就是瓦片掉落。朝廷的大法被歪曲,大臣专权,这就是阴气作祟,所以地震摇撼宫殿;朝廷的大法被歪曲,大臣不听话,这就是阴气不顺,所以地震摇撼山岳,涌出泉水;继承人没有德行却独享俸禄,这就是不顺,所以地震摇撼山丘,涌出泉水。”刘向也说过:“臣下势力强大,将要兴风作浪,这是要出乱子的征兆啊!”

魏明帝青龙二年十一月,京都发生了地震,地震是从东边传来的,隐隐约约能听到声音,屋顶的瓦都震掉了。

景初元年六月戊申,京都又地震了。那年秋天,吴将朱然围攻江夏,荆州刺史胡质把他打退了。还有,公孙文懿造反,自立为燕王,改元称帝,设立百官。第二年,才被平定。

孙权嘉禾六年五月,江东地震。

赤乌二年正月,又地震了。这时候,吕壹专权跋扈,步骘上书说:“我听说校事官吹毛求疵,处处想陷害人,以此壮大自己的威风,很多人无辜受重刑,即使是大臣,也得不到皇帝的信任,这样下去,天地怎么能不发生变化!所以接连发生地震,这是臣下专权的预兆啊!希望陛下能认真思考这件事的含义啊!”后来吕壹果然失败了。

公元241年,也就是魏国的齐王正始二年十一月,南安郡发生了地震。到了三年七月甲申日,南安郡又震了一次。同年十二月,魏郡也发生了地震。再到正始六年二月丁卯日,南安郡再次遭遇地震。那段时间,曹爽独揽大权,把太后迁到了永宁宫,太后和皇帝哭着告别。接连不断的地震,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公元248年,孙权在位的赤乌十一年二月,江东地区也发生了地震。那时候,孙权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罢免了朱据,废掉了太子。

公元263年,蜀汉的刘禅在位期间,炎兴元年,蜀地发生了地震。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就像司马彪说的那样,“阉官没有阳刚之气,就像女人一样”。黄皓专权的现象,跟汉和帝时期的情况很像。那年冬天,蜀汉灭亡了。

公元274年,西晋武帝司马炎在位的泰始五年四月辛酉日,发生了地震。那年冬天,新平的氐羌族叛乱了。第二年,孙皓派大军进入涡口。泰始七年六月丙申日,又发生了地震。

公元276年,咸宁二年八月庚辰日,河南、河东、平阳三郡发生了地震。咸宁四年六月丁未日,阴平、广武两郡地震,当天甲子日又震了一次。

公元281年,太康二年二月庚申日,淮南、丹杨两郡发生了地震。太康五年正月初一壬辰日,京师(洛阳)发生了地震。太康六年七月己丑日,又发生了地震。太康七年七月,南安、犍为两郡地震;八月,京兆郡地震;八年五月壬子日,建安郡地震;七月,阴平郡地震;八月,丹杨郡地震;九年正月,会稽、丹杨、吴兴三郡地震;四月辛酉日,长沙、南海等八个郡国发生了地震;七月到八月,又发生了四次地震,其中三次震动声如雷鸣;九月,临贺郡地震,十二月又震了一次;十年十二月己亥日,丹杨郡地震。

公元289年,太熙元年正月,又发生了地震。从武帝司马炎在位时期开始,从贾充到杨骏,这些权臣结党营私,贪图私利,窃取朝政大权。到了后期,他们所任用的人才越来越不行,所以频发的地震,超过了正常的次序,最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公元291年,惠帝司马衷在位的元康元年十二月辛酉日,京都洛阳发生了地震。那年夏天,贾后指使楚王司马玮杀害了汝南王司马亮和太保卫瓘。这大概是因为阴盛阳衰的缘故吧。

公元234年二月,上谷、上庸、辽东地区发生了地震。五月,蜀郡发生了山体滑坡;淮南寿春遭遇洪水,山崩地陷,城池房屋都被摧毁了。八月,上谷地区再次发生地震,洪水泛滥,造成一百多人死亡。十月,洛阳(京都)发生地震。十一月,荥阳、襄城、汝阴、梁国、南阳等地都发生了地震。十二月,洛阳又发生了地震。那个时候,贾后专权乱政,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祸乱,这些地震就是预兆啊。

汉朝邓太后摄政的时候,各地也发生过地震。李固就分析说:“大地属阴,应该保持平静。现在却违背了阴的属性,实行专断的阳刚之政,所以才会发生地震。”这说法和当时的形势是相符的。京房在《易传》里说:“小人夺取民居,灾异就会出现山崩,这就是阴气战胜阳气,弱者战胜强者的征兆。”他又说:“阴气背叛阳气,就会地裂,父子分离,夷狄叛乱。”

公元235年五月丁丑日,发生了地震。六月,金城发生了地震。公元236年正月丁丑日,发生了地震。公元238年正月丙辰日,发生了地震。

公元260年十月,发生了地震。这是齐王冏专权的预兆。公元261年十二月丙辰日,发生了地震。这时候,长沙王乂专权。

公元307年十月,荆州和湘州发生了地震。当时司马越专权。公元308年四月,兖州发生了地震。五月,石勒攻打汲郡,俘虏了太守胡宠,然后渡过黄河南下,这和地震也是相对应的。

公元314年四月甲辰日,发生了地震。公元315年六月丁卯日,长安又发生了地震。当时皇帝年幼,权力旁落,四方战乱不断,这些地震就是天下大乱的预兆。

公元318年四月,西平发生了地震,涌出泉水。十二月,庐陵、豫章、武昌、西陵等地发生地震,涌出泉水,山体崩塌。干宝认为这是王敦将要造反的预兆。

公元319年五月己丑日,祁山发生了地震,山体崩塌,造成人员伤亡。当时,相国南阳王保在祁山,有人认为这是晋王不能善终的征兆。公元320年五月庚寅日,丹杨、吴郡、晋陵等地又发生了地震。

公元326年二月,江陵发生了地震。三月,益州发生了地震。四月己未日,豫章发生了地震。这一年,苏峻造反了。公元330年三月丁酉日,会稽发生了地震。

永和元年六月,癸亥日,地震了。那时候,皇帝还小,他妈妈当政,实际权力都在大臣手里,所以地震不断。第二年十月,又地震了。第三年正月丙辰,地震;九月,又地震了。第四年十月己未,地震。

第五年正月庚寅,又地震了。这时候,石季龙那个家伙篡位称帝,也是乱象的表现啊。第九年八月丁酉,京都地震,震声像打雷一样。第十年正月丁卯,地震,震声也像打雷,鸡和野鸡都吓得叫了起来。第十一年四月乙酉,地震;五月丁未,又地震了。

升平二年十一月辛酉,地震。第五年八月,凉州地震。

哀帝隆和元年四月甲戌,地震。那时候,权力掌握在将相手里,皇帝只是个摆设。

兴宁元年四月甲戌,扬州地震,湖泊河道都泛滥了。第二年二月庚寅,江陵地震。那时候,桓温独揽大权。

海西公太和元年二月,凉州地震,水都涌出来了。这是海西公要被废黜的预兆啊。

简文帝咸安二年十月辛未,安成地震。这一年,皇帝驾崩了。

孝武帝宁康元年十月辛未,地震。第二年二月丁巳,地震;七月甲午,凉州又地震了,山都崩塌了。那时候,皇帝还小,权力掌握在大臣手里,这是阴盛阳衰的征兆啊。

太元二年闰三月壬午,地震;五月丁丑,地震;第十一年六月己卯,地震。之后,黄河沿岸的将领们连续几年征战,这是百姓劳苦的征兆啊。十五年三月己酉朔夜,地震;八月,京都地震;十二月己未,地震;十七年六月癸卯,地震;十二月己未,又地震了。那时候,小人们把持朝政,天下人心惶惶。十八年正月癸亥朔,地震;二月乙未夜,地震。

安帝隆安四年四月乙未,地震;九月癸丑,地震。那时候,皇帝年纪小,不懂事,权力都在大臣手里。

公元408年正月壬子夜,突然地震,还伴随着声响。同年十月癸亥,又发生了地震。公元409年正月戊戌夜,寻阳地区也发生了地震,声音就像雷声一样响亮。第二年,卢循失败了。公元412年,从正月到四月,南康、庐陵地区接连发生了四次地震。第二年,王旅率军西征荆州和益州。公元414年三月戊寅,又发生了地震。

公元240年八月,吴国的丹杨、句容以及故鄣、宁国等地山崩地裂,洪水泛滥。翻翻刘向的书,上面说:“山象征着阳,代表着君主;水象征着阴,代表着百姓。上天的警告就像在说:君主的道义崩坏,百姓就要失去依靠了!”春秋时期梁山崩塌,汉朝的时候齐国、楚国很多山都发生山崩水溢的现象,都是一样的道理。夏商周三代的祭祀,祭品都不能超过祭祀对象的等级,吉凶祸福,都是有原因的,不是偶然发生的。吴国虽然称帝,实际上还是列国之一,灾难发生在丹杨,这是天意啊!刘歆也说过:“国家的统治者与山川息息相关,山崩川竭,就是国家要灭亡的征兆。”两年后孙权死了,又过了二十六年,吴国灭亡了。

公元265年二月,太行山崩塌,这是魏国灭亡的征兆。那年冬天,晋朝统一了天下。

公元273年三月戊午,大石山崩塌。公元274年七月,泰山崩塌,塌陷范围达三里。京房在《易传》里说:“从上往下塌陷叫做崩,它对应的现象是泰山的石头从山上滚下来,圣王受命,君主被俘虏。”等到晋武帝驾崩,国家的财富流失,惠帝懦弱无能,怀帝和愍帝都被俘虏到北方,国家分裂,直到元帝在南方中兴,这都应验了京房的预言。

公元281年五月丙午,宣帝的庙宇地陷。公元282年十月,南安新兴山发生山崩,涌出大量的水。公元283年二月,朱提郡的大泸山崩塌,震坏了郡里的房屋,阴平的仇池山崖也崩塌了。公元284年七月,下了大雨,宫殿前面地陷,陷落范围有五尺见方,深几丈,陷落处竟然还有一艘破船。

公元284年,也就是晋惠帝元康四年,四川发生山崩,死了不少人。五月初九,寿春也发生山崩,山洪暴发,城墙倒塌,地面塌陷了三十丈方圆,死了很多人。六月,寿春又遭遇大雷雨,山崩地裂,好多人家都被埋了。上庸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故。八月,居庸关的地面裂开了一道大缝,宽三十六丈,长八十四丈,地下水涌出,造成了大饥荒。上庸地区四处山崩,地陷的范围宽三十丈,长一百三十丈,山洪暴发,死了不少人。这些灾祸啊,都是贾后乱政的报应!

公元285年,西墉也发生了山崩。

公元291年,晋怀帝永嘉元年三月,洛阳东北的步广里地陷。两年后的八月二十八,鄄城城墙莫名其妙地倒塌了七十多丈,司马越觉得很不吉利,就搬去了濮阳。这可是很不寻常的灾异啊!司马越后来因为陵墓受损而遭殃。永嘉三年七月二十八,当阳三处地裂,裂缝宽三丈,长三百多步。京房的《易传》里说:“地裂开,说明臣下离心离德,不肯互相合作。”后来司马越和苟晞闹翻了,各地的诸侯都四分五裂,西晋王朝最终灭亡了。永嘉三年十月,宜都夷道山崩。永嘉四年四月,湘东酃县的黑石山也崩塌了。

公元318年,晋元帝太兴元年二月,庐陵、豫章、武昌和西阳都发生了地震和山崩。第二年五月,祁山地震,山崩,死了很多人。太兴三年,南平郡山崩,崩塌处涌出了几千斤雄黄。当时王敦骄横跋扈,皇帝却对他优容忍让,这简直是养虎为患啊!太兴四年八月,常山崩塌,洪水泛滥,滹沲河水暴涨,大树都被冲倒了。

公元337年,晋成帝咸和四年十月,柴桑庐山西北的山崖崩塌了。十二月,刘胤被郭默杀害了。

公元350年,晋穆帝永和七年九月,峻平陵和崇阳陵都崩塌了。十二年十一月,朝廷派散骑常侍车灌去修缮峻平陵,结果在开凿墓道的时候,发生山崩,压死了几十个人。

公元357年,南掖门有一匹马的蹄子陷进了地里,挖出来一个钟,钟上刻着四个字。(此处原文引用,不作翻译)

公元365年,晋哀帝隆和元年四月十四,浩亹山崩塌,这预示着张天锡的失败。

公元382年三月初几,山阴这地方突然地陷了,一个大坑,足足有四丈宽呢,当时声音就跟打雷似的。到了公元386年五月初几,西明门那儿也出事了,地底下裂开个大缝,涌出好多水,把门扇和门槛都冲坏了。这水啊,都是地里冒出来的,是地气不顺的表现。又过了几年,公元387年五月,霍山山体滑坡,从地里崩出来六个铜钟。公元389年七月,汉中成固县河边也怪事连连,先是听到雷鸣般巨响,接着河岸就塌了,从里面又挖出来十二个铜钟。

公元309年六月的一个晚上,突然暴雨狂雷,贾谧他家斋房的柱子,说塌就塌,直接陷到地里去了,把他的床和帐子都压住了。这木头也受了地气影响,地下的土性变了,支撑不住东西了。你说巧不巧,第二年,贾谧就被杀头了。

公元806年五月,范阳国的地方,地底下竟然着火了,火苗窜得老高,都能用来烧饭做菜呢!这火也是地气不顺造成的。那会儿,天下大乱,礼乐征伐,都掌握在各个诸侯手里。

书上说啊,皇帝要是没做到中庸之道,那就是没立好规矩,后果很严重,会受到上天的惩罚,一直阴沉沉的,国力也会很虚弱。有时候会有妖魔鬼怪作乱,有时候会有龙蛇之类的灾害,有时候会有马匹伤人,有时候会有下属造反,有时候日月星辰还会运行异常。皇帝没做到中庸,那就是没立好规矩。“皇”指皇帝,“极”指中庸,“建”指立。皇帝的言行举止、思想感情五方面都出了问题,没把握住分寸,什么事都办不成,问题出在偏颇乖张上,所以才会导致这样的后果。

王者嘛,是从下往上承接天理,治理万物的。云彩是从山上起来,然后弥漫到天空的;天象混乱,所以才会受到持续阴雨的惩罚。有一种说法是:上层领导没把握好分寸,下层就会强大起来,蒙蔽了领导的视线。《易经》里说:“亢龙有悔,贵而亡位,高而亡民,贤人在下位而亡辅。”就是说,皇帝虽然位高权重,却得不到任何人的帮助,所以才会国力衰弱。盛阳之气是向上发展,轻快迅猛的。按照礼仪,春天要举行大型射箭活动,来顺应阳气。上层如果衰弱,下层就会蠢蠢欲动,所以会有妖魔鬼怪作乱。《易经》里说:“云从龙”,又说:“龙蛇之蛰,以存身也。”阴气盛行,所以会有龙蛇之类的灾害。在《易经》里,“乾”卦代表君主,也代表马匹。如果过度依赖武力,君主的威严就会受损,所以会有马匹伤人的灾祸。还有一种说法是,马匹大量死亡或变成怪物,也是这个原因。

君主如果昏庸软弱,就会遭到人民的背叛,上天的抛弃,如果没有明君来惩罚,就会发生篡位杀君的事件,所以会有下属造反的情况。总之,君主之道受损,就会影响到天象。书上不说是五行之气触怒上天,而说“日月乱行,星辰逆行”,是因为下层不敢说触怒上天,就像《春秋》里说“王师败绩于贸戎”,不说被打败,而是用“败绩”来委婉表达,这是尊重的意思。刘歆的《皇极传》里说,有下体生于上之痾,意思是下属造反,天谴已成,不能再说是疾病了。

孙亮在位太平三年,从八月开始阴雨连绵,四十多天没下雨。当时,正要诛杀孙綝,结果计划泄露了。九月戊午日,孙綝带兵包围皇宫,废黜孙亮为会稽王,这就是持续阴雨的惩罚。

孙皓当政的时候,宝鼎元年十二月,天文官报告说老天爷很久没下雨了,预示着会有阴谋诡计发生。孙皓一听,吓得不轻。当时陆凯等人计划趁孙皓去庙里祭拜的时候把他废掉。结果陆凯出门的时候,让留平带兵打头阵,陆凯事先跟留平说了计划,留平不同意,所以这事儿就没成。孙皓后来越来越暴虐,手下的人心里都想着造反,最后导致国家灭亡。

蜀国的车骑将军邓芝去涪陵征战,看见一只黑猿在山上,就一箭射中了它。那黑猿拔出箭,卷起树叶堵住伤口。邓芝说:“哎哟!我违背了自然规律,我大概是要死了!”没多久,邓芝就死了,这叫射妖啊!也有人说是黑猿妈妈抱着孩子,邓芝射中了孩子,孩子自己拔箭,用树叶堵住伤口。邓芝叹了口气,把弩扔到水里,他知道自己要死了。

晋恭帝当琅邪王的时候,喜欢玩些稀奇古怪的游戏。有一次,他把一匹马关在门外,让人拿箭射它,想看看要射多少箭才能射死。旁边有人劝他说:“马,是皇家的象征啊!现在射它,不吉利!”于是就停手了,但那匹马已经被射了十多箭了。这也算是射妖吧!没多久,他就把皇位禅让给宋武帝了。

魏明帝青龙元年正月甲申这天,青龙出现在郏县摩陂井里。一般来说,祥瑞出现得不是时候,就是不祥的征兆,何况还困在井里,更不是什么好兆头了。魏国因此改了年号,其实也没什么用。干宝说:“从魏明帝开始,到魏朝灭亡,青龙、黄龙出现,都跟魏国的兴衰有关。魏国的国运属木,颜色是青色,但比不过金。黄龙出现,青龙消失,这是青龙失位,黄龙得位的象征。青龙多次出现,说明魏国的国运内部互相攻伐。所以高贵乡公最后兵败身亡。”刘向的说法是,龙是尊贵的象征,但困在井里,说明诸侯将有被幽禁的灾祸。魏朝时期,龙总是出现在井里,这是统治者被逼迫的征兆。高贵乡公写过一首《潜龙诗》,就是这个意思。

高贵乡公正元元年十月戊戌这天,黄龙出现在邺城的井里。

甘露元年正月辛丑,青龙出现在轵县的井里。六月乙丑,青龙又出现在元城县境的井里。第二年二月,青龙出现在温县的井里。第三年,黄龙和青龙同时出现在顿丘、冠军、阳夏县境的井里。第四年正月,黄龙两次出现在宁陵县境的井里。

这些年,各地井里频频出现青龙黄龙,感觉挺神奇的,不知道预示着什么。

元帝景元元年十二月甲申,黄龙出现在华阴县的井里。三年二月,龙出现在轵县的井里。

这几年龙也出现过几次,地点也都在不同的地方。

吴国孙皓天册年间,有条龙在长沙人家里产了龙子,还吃鸡雏。京房在《易妖》里说:“龙在人家产子,说明当权者将要变成平民百姓。”后来孙皓果然被晋朝灭了。这龙啊,还真有点灵验呢!

武帝咸宁二年六月丙午,两条白龙出现在九原的井里。

这白龙出现的地方,跟之前的那些可不太一样。

太康五年正月癸卯,两条龙出现在武库的井里。皇帝看到后很高兴,大臣们都准备祝贺,只有刘毅上表说:“以前龙在夏朝的庭院里出现,周朝就出事了;龙出现在郑国的城门,子产都没祝贺。”皇帝说:“我的德政还没修好,还没资格接受这种祥瑞。”于是就没祝贺。孙盛说:“龙是水里的动物,跟人有什么关系!子产说得对。但龙出现的地方不对,其实是妖灾。龙出现是祥瑞,得飞在天上,现在藏在井里,不是好兆头。”汉惠帝二年,两条龙出现在兰陵的井里,《汉书》认为这是赵王幽王将要死去的前兆。武库是皇帝存放兵器的地方,非常隐秘,不是龙该待的地方。七年后,藩王们开始互相残杀,二十八年后,果然有两个姓龙的造反篡位,这真是应验了!

这武库出现龙,结果还真应验了,真是让人细思极恐啊。

愍帝建兴二年十一月,枹罕羌族的一个妓女生了个龙子,颜色像锦缎一样,经常吃母乳,还能看到神光,很少有人能看到。这也是因为皇帝不修德行,最后愍帝也完蛋了。

这龙子出现,也预示着不好的事情。

吕纂末年,龙从东厢的井里出来,到他宫殿前盘卧,第二天早上就不见了。后来又有一条黑龙飞到他宫门口。吕纂认为这是好兆头。有人说:“龙是阴性的,出现有时间规律,现在频繁出现,一定有人要造反。”后来吕纂果然被吕超杀了。

这龙出现,最后还是应验了不好的事情。

汉武帝咸宁年间,司徒府里出现了两条大蛇,每条都有十多丈长,就住在办公大楼的横梁上,居然没人发现。好几年了,府里总是丢小孩儿和猪狗什么的,后来有一条蛇晚上出来,被人砍伤了跑不掉,这才发现它们。大家赶紧动手打蛇,过了好一会儿才把它打死。司徒府啊,那是主管教育的衙门,这说明皇帝的德行不行,所以才会有这种怪事发生。汉灵帝的时候,宫里也出现过蛇,杨赐说这是因为皇帝沉迷酒色造成的。魏晋时期宫里女人特别多,燕国更是过分,整天游乐享乐,这也是祸根啊。《诗经》里说“惟虺惟蛇,女子之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惠帝元康五年三月癸巳日,临淄出现了一条大蛇,十多丈长,还带着两条小蛇,从城北门进城,直接穿过集市,进了汉景王在城阳的祠堂,然后就消失了。老天爷这是在警告啊!当年汉景王虽然立过大功,但没注意保持节操,忠诚谨慎,结果丢了官,功劳也没了。现在的齐王冏也不长记性,虽然也立了复兴的功劳,却骄傲自大,招来祸患,这就是预兆啊!

明帝太宁年间刚开始的时候,武昌出现了一条大蛇,老住在旧神庙里一棵空心的树上,经常探出头来让人喂东西吃。京房在《易妖》里说:“蛇出现在城里,不出三年就会有大规模的战争,国家也会有大灾难。”后来果然发生了王敦的叛乱。

武帝太熙元年,辽东出现了一匹长角的马,角长三寸,长在两耳之间。根据刘向的说法,“这是兵灾的征兆”。后来皇帝驾崩后,皇室果然遭受了兵祸,应验了这个预兆。京房在《易传》里说:“臣子欺压上级,政事不顺,就会出现马长角的怪事,这是说贤士不够啊!”又说:“天子亲自出征,马就会长角。”《吕氏春秋》也说:“君王失德,马就会长角。”惠帝即位后,昏庸无道,又亲自带兵攻打成都,这都应验了!

惠帝元康八年十二月,太子要举行祭祀仪式,太傅赵王伦坐车去南城门,结果马停住了,好几个大力士推也推不动。王伦只好换乘轻便的轺车,这才继续前进。这是马带来的灾祸啊!老天爷这是在警告:王伦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最终会造反作乱,他根本就不是个教导人行礼作揖的人!

话说,九年十一月戊寅这天,突然有一匹牡骝马,惊慌失措地跑到廷尉的审讯大厅,悲鸣一声就死了。这简直就是上天的警告啊,像是哀叹冤屈而死的人啊!你看,这廷尉审讯大厅,莫非是上天特意安排的?

怀帝永嘉六年二月的时候,有一匹神马在南城门鸣叫。

愍帝建兴二年九月,蒲子县竟然出现了马生人的怪事!京房在《易传》里说过:“天子驾崩,诸侯互相征伐,就会出现马生人的怪异现象。”当时,皇室衰败,岌岌可危,胡人和狄人不断入侵,战火日益逼近,没过多久皇帝就沦陷了,所以才出现了这种怪异现象。

元帝太兴二年,丹杨郡的官吏濮阳演家的马生下了一匹小马驹,这小马驹居然是两头的,从脖子前面分叉开来,生下来就死了。司马彪说:“这说明政权掌握在私人手里,是两头马的征兆。”后来,王敦果然造反了。

成帝咸康八年五月甲戌这天,出现了一匹红得像血一样的马,从宣阳门径直跑到殿前,绕着宫殿转了一圈又跑出去了,大家追都没追上,不知道它跑到哪里去了。到了己卯日,皇帝就病倒了,六月就驾崩了。这匹马是凶兆,又是红色的不祥之兆啊!同一年,张重华在凉州,要杀西河太守张祥,他马厩里的几十匹马,竟然同时都没有尾巴了!

安帝隆安四年十月,梁州出现了一匹长角的马,刺史郭铨把这事儿报告给了桓玄。根据刘向的说法,马不应该长角,就像桓玄不应该举兵造反一样。桓玄不听劝告,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石季龙在邺城的时候,有一匹马尾巴烧焦了,它从其中阳门进去,从显阳门出来,东宫的人都进不去,它朝着东北方向跑去,一会儿就不见了。算命先生佛图澄叹息道:“灾难就要来了!”一年多以后,石季龙死了,他的国家也灭亡了。

魏文帝黄初年间,清河人宋士宗的母亲变成了鳖,跑到水里去了。

公元234年,曹休手下有个叫丘奚的士兵,他家的农妇死了又活过来了,这事儿当时挺轰动的。 那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事,有人打开周朝某个帝王的墓,发现里面有个陪葬的女子,过了几天竟然有了呼吸,几个月后虽然还不会说话,但郭太后把她收养起来了。 另外,太原有人挖坟掘墓,打开棺材发现里面有个活生生的女人,问她怎么回事,她自己也不知道。看墓碑上的记载,她大概三十岁左右。 《京房易传》里说:“至阴为阳,下人为上。” 这预示着汉宣帝起家的征兆。汉平帝和献帝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怪事,当时的人们都认为这是王莽和曹操要兴起的预兆。

公元261年,安吴县有个叫陈焦的人死了七天又活过来了,从坟墓里爬了出来。 干宝说:“这跟汉宣帝的事儿一样,乌程侯皓继承了被废黜的皇室家业,是得位之祥啊!” 这意思是说,陈焦死而复生,预示着有人将继承皇位。

公元266年,丹阳有个叫宣骞的人,他八十岁的母亲在洗澡的时候,突然变成了一个鳖(鼋)。宣骞兄弟赶紧关上门保护她。他们在堂屋上面挖了个大坑,往里灌水,那只鳖就跑到坑里玩耍。一两天里,它总是伸长脖子往外看。只要门稍微开一点缝,它就立刻转过身,自己跳到远处的水潭里,然后就再也没回来。这跟汉灵帝时候黄氏母亲的事儿一样,是吴国要灭亡的预兆。

公元264年八月,襄武县有人说看见了一个巨人,有三丈多长,脚印有三尺二寸长,头发花白,穿着黄色的头巾和黄色的单衣,拄着拐杖,喊着“王始”的名字,说:“现在要太平了!” 之后晋朝取代了魏朝。

公元271年,元城有个七十岁的人长出了角。这大概是赵王伦篡权的预兆。

公元276年十二月,琅琊人颜畿病死了,棺材都埋好了,他家人却都梦到颜畿说:“我要复活了,赶紧打开棺材!” 于是家人把棺材打开,颜畿渐渐能吃喝,能弯曲肢体,能看能听,就是不能走路和说话,两年后又死了。《京房易传》说:“至阴为阳,下人为上,厥妖人死复生。” 后来刘元海、石勒造反,最终灭了晋朝,这应验了“下人为上”的预言。

惠帝元康年间,安丰有个叫周世宁的女子,八岁的时候,渐渐变成了男人,十七八岁的时候,性格也完全像个男人了。《京房易传》说:“女子化为丈夫,兹谓阴昌,贱人为王。” 这也是刘元海、石勒横扫天下,天下大乱的预兆。

永宁年间,齐王冏打着正义的旗号起兵,诛杀乱臣贼子,拥立皇帝复位,一时风光无限。这时候,突然有个女人跑到大司马府门口,说要寄放她的孩子,守门的拦住她问怎么回事,那女人轻描淡写地说:“我生完孩子就走。” 当时齐王冏因匡扶王室有功,天下人都称赞他,但一些有识之士却预感到他会遭到报应,果然,后来齐王冏被杀掉了。

永宁元年十二月甲子日,有个白发老头闯进齐王冏的大司马府,大声喊叫:“有大兵要造反,不出十天!”齐王冏把他杀了。结果,第二年十二月戊辰日,齐王冏兵败,正好是甲子日后的十天。

太安元年四月癸酉日,有个自称是从龙门进来的家伙,跑到殿前,朝北磕了两个响头,说:“我应该当上中书监!” 说完就被抓起来杀了。干宝对此事评论说:“皇宫禁地,戒备森严,这个人竟然能轻易闯进去,守卫竟然没发现,这说明宫室将要空虚,下人要凌驾于上人的妖兆啊!” 此后,皇帝先迁都到邺城,后来又迁到长安,皇宫最终空了。

元康年间,梁国有个女子许了人家,已经收了聘礼,结果她丈夫被征兵去了长安,好几年都没回来。女方家里就又把她嫁给了别人。这个女子不愿意,父母逼着她嫁,她没办法,只好去了,结果没多久就病死了。后来,她原来的丈夫回来了,打听她下落,家人把事情告诉了他。他跑到妻子的坟前,悲痛欲绝,竟然挖开了坟墓,结果妻子竟然活过来了,两人一起回家了。后来,后来的丈夫知道了,就上衙门告状,官府一时拿不定主意。秘书郎王导说:“这是非常罕见的事,不能用常理来判断,应该把她还给前夫。”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惠帝时期,杜锡家里的一个婢女死了,埋葬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没能及时下葬,十年后才打开坟墓重新安葬,结果婢女竟然还活着!刚开始她像睡着一样,过了一会儿才慢慢醒过来,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她好像只睡了两天。她被埋的时候十五六岁,打开坟墓时还是十五六岁,后来她还嫁人生子了。

光熙元年,会稽有个叫谢真的人生了个孩子,头很大,而且生下来就有头发,两只脚掌反着向上,有男有女两个身体,一出生就发出男人的声音,一天后就死了。这说明皇帝德行有亏,下层人反抗上层人的病症已经显现,因此诸王之间出现了互相争权夺利的迹象。

惠帝当政的时候,洛阳有人既有男性的特征,也有女性的特征,还能同时和男人和女人发生关系,而且性欲特别强,这是天下大乱的征兆啊!从咸宁、太康年间开始,男宠盛行,比对女人的喜爱有过之而无不及,达官贵人们都争相效仿,天下的人也跟着学,甚至导致夫妻离散,怨气冲天,所以男女的阴阳之气紊乱,各种妖魔鬼怪就出现了。

永嘉元年,吴郡吴县有个叫万详的婢女生了个怪孩子,鸟脑袋,两条腿像马蹄子,只有一只手,没有毛发,尾巴是黄色的,跟枕头一样大。这也是妖孽,是天下要乱的预兆!

永嘉五年五月,枹罕县令严根的妓女生了个龙,一个女孩,还有一只鹅。京房的《易传》里说:“人生下非人的东西,都是天下要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征兆。”那时候,皇帝继承了惠帝的皇位,天下大乱,不久就败在了平阳,被胡人杀害了,这就是预兆啊!

愍帝建兴四年,新蔡县的官吏任侨的妻子生了两个女儿,她们的肚子和心脏连在一起,从胸部以上和肚脐以下各自分开,这可是天下从未有过的怪事!当时内史吕会上奏说:“根据《瑞应图》记载,不同根茎却长在一起的植物叫连理枝,不同田地里却长在一起的麦穗叫嘉禾,草木的奇异现象尚且被认为是祥瑞,现在这两个女孩同心同体,《易经》里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应该是天下同心同德的祥瑞啊!”当时的人都觉得他这话很可笑。不久之后,天下四分五裂,皇帝也死了。

元帝太兴初年,有个女子,阴部在肚子上,在肚脐下面,她从中原来到江东,性情淫荡,却不能生育。还有一个女子,阴部在头上,在扬州渡口,性情也很淫荡。京房的《易妖》里说:“人生的孩子,阴部在头上,天下就要大乱;在肚子上,天下就要出大事;在背上,天下就要断子绝孙。”当时王敦占据长江上游,正准备造反,这就是预兆啊!

太兴三年十二月,尚书驺谢平的妻子生了个女儿,一落地就发出“濞濞”的声音,一会儿就死了。鼻子和眼睛都在头顶上,脸像脖子一样,嘴巴上有牙齿,都连在一起,胸部像乌龟,手脚的爪子像鸟爪子,都向下弯曲。这也是人生下非人的东西,是前所未见的怪事。两年后,发生了石头之战。

明帝太宁二年七月,丹杨江宁侯纪的妻子死了,三天后又活过来了。

公元339年4月份,有个叫王和的下邳人,带着家人住在暨阳。他二十岁的女儿,自称是从天上下来还阳的,还说得到了上天赐予的印信和玉玺,将来要当天下之母。晋陵太守觉得这是妖言惑众,把她抓了起来,关进了监狱。到了11月份,有个自称是吕赐的人,穿着红衣服,拄着柘木杖,跑到皇宫门口,说自己是圣人派来求见天子的。守门的官员听了他的话,他说王和的女儿可的右脚底下有七颗星星,每颗星星上都有毛,长七寸,上天要立她为天下之母。这事儿上报朝廷后,吕赐被处死了,王和的女儿可也被处决了。

公元374年10月份,卫将军的营督在陈渎女台巡视的时候,发现一个士兵的脚上出现了“天下之母”几个字。用艾灸后,字迹反而更清晰了。这件事在京都闹得沸沸扬扬,有关部门把这个士兵抓了起来,上报朝廷。结果这士兵很快从建康县的监狱里逃跑了。第二年,皇帝驾崩,献皇后临朝听政,这大概也是一种预兆吧。

孝武帝宁康年间,南郡州陵有个叫唐氏的女子,渐渐地变成了男人。

公元405年,无锡有个叫赵的人,八岁的时候突然长到了八尺高,胡须也长出来了,三天后就死了。

义熙年间,东阳有个莫姓人家生了个女儿,没养活,把她埋了几天,结果从土里传出婴儿的哭声,他们把她挖出来,竟然活过来了。

义熙年间后期,豫章吴平有个地方叫二阳道,那里接连不断地有人出生。

公元413年,建安有个地方叫阳道,那里出生了一个无头婴儿,后来竟然恢复正常,长成了一个女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