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算星宿的会合。用周天度数来分,满日度数算作一度,不够的就留下余数,用牛前五星的度数来记。

这是求星宿会合的方法。把月份加起来,把月份的余数也加起来,满一个月的度数就算一个月,如果不满一年,就合算到那一年,满了就减去,有闰月就记下来,剩下的余数留到下一年;再满,就留到后两年。金星和水星,加晨就得到夕,加夕就得到晨。(这段描述了计算行星会合周期的方法,用到了加减法和闰月概念。)

接下来算朔望大小的余数。把朔望大小的余数和合月大小的余数加起来,如果超过一个月,再加个大余数二十九,小余数七百七十三,小余数满了日度数就从大余数里扣,方法跟前面一样。

然后算入月日和日余。把入月日和日余加起来,余数满了日度数就算一日,如果前面合朔小余数满了虚分,就减一日;如果后面小余数超过七百七十三,就减去二十九日,不满就减去三十日,剩下的余数就留到下次合朔,这就是入月日。

最后,把度数加起来,把度数的余数也加起来,满了日度数就算一度。(这段描述了更精细的计算方法,涉及到朔望、入月日等天文概念,以及复杂的加减运算。)

木星:伏藏三十二日,三百四十八万四千六百四十六分;出现三百六十六日;伏藏运行五度,二百五十万九千九百五十六分;出现运行四十度。(逆行十二度,实际运行二十八度。)

火星:伏藏一百四十三日,九十七万三千一十三分;出现六百三十六日;伏藏运行一百一十度,四十七万八千九百九十八分;出现运行三百二十度。(逆行十七度,实际运行三百三度。)

土星:伏藏三十三日,十六万六千二百七十二分;出现三百四十五日;伏藏运行三度,一百七十三万三千一百四十八分;出现运行十五度。(逆行六度,实际运行九度。)

金星:晨伏东方八十二日,十一万三千九百八分;见于西方,二百四十六日。(逆行六度,实际运行二百四十六度。)晨伏运行百度,十一万三千九百八分;见于东方。(日度如同西方,伏藏十日,逆行八度。)

水星:晨伏三十三日,六百一万二千五百五分;见于西方,三十二日。(逆行一度,实际运行三十二度。)伏藏运行六十五度,六百一万二千五百五分;见于东方。(日度如同西方,伏藏十八日,逆行十四度。)

(这段详细列出了各个行星的伏藏(逆行)和出现(顺行)的时间和度数,包含了大量的数字信息。)

好家伙,这段文字看着就头大,咱们一句一句掰扯明白。首先,“以法伏日度及余,加星合日度余,余满日度法得一,从全命之如前,得星见日及度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日行度数的除数去除日行度数的余数,再加上星体与太阳会合的度数余数,如果余数能被日行度数的除数整除,就得到1;按照之前的计算方法,就能算出星体与太阳会合的度数了。 说白了,就是个复杂的除法运算,算出星体出现的位置。

接下来,“以星行分母乘见度,余如日度法得一,分不尽半法以上亦得一;而日加所行分,分满其母得一度,逆顺母不同,以当行之母乘故分,如故母而一,当行分也。” 这段更复杂,意思是:用星体运行的分母乘以星体出现的度数,然后用日行度数的除数去除余数,如果除不尽,余数超过除数一半也算作1;然后把日行度数加上星体运行的度数,当度数达到分母时就加一度;顺行和逆行的分母不一样,用当前运行的分母乘以之前的度数,再除以之前的分母,就能得到当前运行的度数。 这简直就是古代的天文计算公式,涉及到很多变量和复杂的运算步骤。

“留者承前,逆则减之,伏不尽度,经斗除分,以行母为率,分有损益,前后相御。” 这句话说的是:如果星体留,就继承之前的度数;如果逆行,就减去度数;如果度数除不尽,就用斗宿(星宿名)来除,用运行的分母作为比例,度数会有增减,前后相互影响。 这部分描述的是星体运行过程中度数的调整和计算方法,考虑到了星体运行的各种情况。

“凡言如盈约满,皆求实之除也;去及除之,取尽之除也。” 最后一句话解释了计算中的术语:“盈约满”都是精确除法的计算;“去及除之”是取尽除法的计算。 简单来说,就是说明了两种不同的除法运算方式。

木星部分的描述相对好理解一些。“木:晨与日合,伏,顺,十六日百七十四万二千三百二十三分,行星二度三百二十三万四千六百七分,而晨见东方,在日后。顺,疾,日行五十八分之十一,五十八日行十一度。更顺,迟,日行九分,五十八日行九度。留,不行二十五日而旋。逆,日行七分之一,八十四日退十二度。复留,二十五日而顺,日行五十八分之九,五十八日行九度。顺,疾,日行十一分,五十八日行十一度,在日前,夕伏西方。十六日百七十四万二千三百二十三分,行星二度三百二十三万四千六百七分,而与日合。凡一终,三百九十八日三百四十八万四千六百四十六分,行星四十三度二百五十万九千九百五十六分。” 这段描述了木星的运行规律:木星和太阳会合,然后顺行,速度很快,之后速度变慢,然后停止运行(留),再逆行,之后又停止运行(留)再顺行,速度很快,最后又和太阳会合。 这段文字给出了木星运行的具体数据,包括时间和角度,展示了木星运行的周期性和复杂性。 总而言之,这整段文字描述的是古代天文观测和计算方法,相当复杂,需要深厚的数学和天文知识才能理解。

太阳:早上跟太阳一起出现,然后就潜伏起来了。接着它顺行,71天,走了1489868分,也就是行星走了55度242860.5分,然后早上在东方出现,在太阳后面。顺行的时候,每天走23分之14,184天走112度。再顺行,速度慢下来了,每天走23分之12,92天走48度。然后它停了11天不动。接着逆行,每天走62分之17,62天倒退17度。又停了11天,然后又顺行,每天走12分,92天走48度。再次顺行,速度快了,每天走14分,184天走112度,这时候它在太阳前面,晚上就潜伏在西方。71天,走了1489868分,也就是行星走了55度242860.5分,然后又跟太阳一起出现。这样一整个周期下来,一共是779天973113分,行星走了414度478998分。

土星:早上跟太阳一起出现,然后就潜伏起来了。接着它顺行,16天,走了1122426.5分,也就是行星走了1度1995864.5分,然后早上在东方出现,在太阳后面。顺行的时候,每天走35分之3,87.5天走7.5度。然后它停了34天不动。接着逆行,每天走17分之1,102天倒退6度。又过了34天,它又顺行,每天走3分,87天走7.5度,这时候它在太阳前面,晚上就潜伏在西方。16天,走了1122426.5分,也就是行星走了1度1995864.5分,然后又跟太阳一起出现。这样一整个周期下来,一共是378天166272分,行星走了12度1733148分。

金星啊,它早上和太阳会合的时候,先会“伏”,也就是逆行。它五天退四度,然后早上就能在东方看到它,在太阳后面。继续逆行,每天走五分之三度,十天就退六度。然后它会“留”,八天不动。接着“旋”,也就是开始顺行,速度比较慢,每天走四十六分之三十三度,四十六天走三十三度。然后速度加快,每天走一度九十一分之十五,九十一天走一百六度。速度继续加快,每天走一度九十一分之二十二,九十一天走一百一十三度,这时候它又跑到太阳后面去了,早上出现在东方。最后,它顺行四十一天,走了五万六千九百五十四分之一圈,合计走了五十度五万六千九百五十四分之一圈,最终和太阳会合。从一次会合到下一次会合,一共是二百九十二天五万六千九百五十四分之一圈,金星也走同样的距离。

金星晚上和太阳会合的时候,先“伏”,这次是顺行,四十一天走五万六千九百五十四分之一圈,共走了五十度五万六千九百五十四分之一圈,晚上就能在西方看到它,在太阳前面。然后继续顺行,速度加快,每天走一度九十一分之二十二,九十一天走一百一十三度。速度又开始减慢,每天走一度十五分之一度,九十一天走一百六度,然后它就顺行了。速度慢下来,每天走四十六分之三十三度,四十六天走三十三度。然后“留”,八天不动。接着“旋”,开始逆行,每天走五分之三度,十天退六度,这时候它跑到太阳前面去了,晚上出现在西方。“伏”,也就是逆行,速度加快,五天退四度,最终和太阳会合。从一次会合到下一次会合,一共是五百八十四天十一万三千九百八分之一圈,金星也走同样的距离。

水星啊,它早上和太阳会合的时候,先“伏”,也就是逆行,九天退七度,然后早上就能在东方看到它,在太阳后面。继续逆行,速度加快,一天退一度。“留”,两天不动。然后“旋”,也就是开始顺行,速度比较慢,每天走九分之八度,九天走八度。然后速度加快,每天走一度四分之一,二十天走二十五度,这时候它又跑到太阳后面去了,早上出现在东方。最后,它顺行十六天,走了六百四十一万九千六十七分之一圈,合计走了三十二度六百四十一万九千六十七分之一圈,最终和太阳会合。从一次会合到下一次会合,一共是五十七天六百四十一万九千六十七分之一圈,水星也走同样的距离。

好家伙,这说的啥啊?让我一句一句给你掰扯明白。

第一句,“水:夕与日合,伏,顺”,意思是:水星啊,它傍晚的时候跟太阳会合到一起,然后就好像潜伏起来了一样,接着就开始顺行。 这“伏”字,就是指水星运行到太阳附近,被太阳的光芒遮盖,难以观测到的意思。 “顺”指水星的运行方向与太阳相同。

接下来,“十六日六百四十一万九百六十七分行星三十二度六百四十一万九百六十七分,而夕见西方,在日前”,意思是:大概十六天,嗯,更精确点说是十六天加六百四十一万九千六百六十七分之一天,水星会运行大约三十二度, 然后你傍晚就能在西边看到它,它在太阳前面。这古代的计时和角度计算,可真够精细的。

“顺,疾,日行一度四分之一,二十日行二十五度而顺”,意思是:顺行的时候,它跑得还挺快,一天能走一度又四分之一,二十天就能走二十五度。

再往下,“迟,日行九分之八,九日行八度。留,不行二日。旋,逆,一日退一度,在日前,夕伏西方”,意思是:有时候它又慢下来了,一天只走八分之七度,九天才能走八度。 有时候它干脆停了,两天不动弹,这叫“留”。然后呢,它还会逆行!一天倒退一度,这时候它还是在太阳前面,傍晚就藏在西边看不见了。

最后一句,“逆,迟,九日退七度,与日合。凡再合一终,一百一十五日六百一万二千五百五分,行星亦如之”,意思是:逆行的时候也慢,九天才能倒退七度,最终又和太阳会合了。从一次会合到下一次会合,总共要一百一十五天,再精确一点是一百一十五天加六万一千二百五十五分之一天,水星的运行周期就是这样。 这最后一句总结了水星整个运行周期的大概时间。 古人这天文观测,真是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