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字玄明,又叫刘载,是匈奴汉国皇帝刘渊的第四个儿子。他妈妈是张夫人。一开始,刘聪还在他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张夫人梦见太阳落进了自己的怀里,醒来后把这事告诉了刘渊。刘渊说:“这是好兆头啊,千万别对外说。” 结果刘聪足足在妈妈肚子里待了十五个月才出生,而且出生那天晚上还有奇异的白光出现。他长得也跟别人不一样,左耳朵上长了一根白色的毫毛,足有两尺多长,还闪闪发光。
从小刘聪就聪明好学,连博士朱纪都对他感到非常惊奇。十四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把经史子集都学通了,各种学派的观点也都融会贯通,《孙子兵法》和《吴子兵法》更是倒背如流。他还擅长草书和隶书,文笔也很好,自己写过一百多首诗和五十多篇赋颂。十五岁的时候,就开始练习骑射,臂力惊人,箭术高超,能拉开三百斤的弓,力气大,身手敏捷,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太原王浑见到他之后非常喜欢,就对刘渊说:“这个孩子,我真是看不透啊!”
我二十岁的时候去京城玩,好多名人都想跟我交朋友,乐广和张华尤其看得起我。后来新兴太守郭颐请我去当主簿,还推荐我当了良将,进了朝廷当骁骑别部司马,一路升迁做到右部都尉。我特别会处理人际关系,五个部门里那些有权有势的人都愿意听我的。河间王颙还推荐我当了赤沙中郎将。
因为我担心元海在邺城会被成都王颖害死,所以就逃到成都王那里去了,被封为右积弩将军,参加前线作战。元海当上了北单于,被立为右贤王,后来跟着我回到右部。等元海当上大单于后,又被封为鹿蠡王。他杀了自己的哥哥和,大臣们都劝他称帝。一开始我推辞,想让弟弟北海王乂当皇帝,乂和大臣们哭着求我,我推了好久才答应,说:“乂和各位大臣都是因为天下还没平定,灾难还很多,才觉得我年纪大比较合适。这是国家大事,我哪敢不听从呢?我现在就想效法鲁隐公,等乂长大后再把皇位传给他。”
永嘉四年,我就僭越称帝了,大赦天下,改元光兴。我立元海的妻子单氏为皇太后,我妈张氏为帝太后,乂为皇太弟,兼任大单于和大司徒,还把乂的妻子呼延氏立为皇后,封他们的儿子粲为河内王,并任命他为使持节、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还把河间王、翼彭城王、悝高平王都安排妥当了。我派粲、征东王弥、龙骧将军刘曜等人率领四万大军,直捣洛阳,然后又转战在梁州、陈州、汝州、颍州一带,攻破了上百座营垒。我还把刘景升为大司马,刘殷为大司徒,王育为大司空。
那个假皇太后单氏长得特别漂亮,我对她迷恋得很。单氏是乂他妈,乂多次劝我说她,单氏因此又羞愧又生气,最后气死了。我后来才知道这件事,所以对乂的宠信就慢慢减少了,但还是念着单氏的好,没敢把她废掉。我还把我妈尊为皇太后。
皇上任命卫尉呼延晏为使持节、前锋大都督、前军大将军,给他配备两万七千禁军,让他从宜阳进入洛川,并命令王弥、刘曜和镇军石勒率兵前来会合。呼延晏到达河南后,朝廷军队接连十二战皆败,死了三万多人。王弥他们还没到,呼延晏就把辎重留在张方旧营垒,然后就攻打洛阳,攻破了平昌门,烧毁了东阳、宣阳等城门和许多官府寺庙。皇帝派河南尹刘默去抵抗,结果朝廷军队在社门又败了。呼延晏见后续部队没来,就从东阳门出来,抢掠了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的两百多名妇女儿童就跑了。当时皇帝正准备渡过黄河东逃,在洛水上准备好了船只,呼延晏把船全烧了,然后回到张方旧营垒。王弥、刘曜到了之后,又和呼延晏一起包围洛阳。
这时候洛阳城里饿得很厉害,人们都互相残杀,百官四散逃亡,没有人再有抵抗的意志了。宣阳门被攻破,王弥、呼延晏进入皇宫,登上太极前殿,放兵大肆抢掠,把宫女和珍宝都抢走了。刘曜随后杀害了从王公贵族到普通百姓的三万多人,在洛水北边堆积尸骨筑成京观。然后把皇帝和惠帝的皇后羊氏,以及传国玉玺六枚迁到了平阳。石勒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嘉平,封皇帝为特进、左光禄大夫、平阿公。
石勒又派平西将军赵染、安西将军刘雅率领两万骑兵去长安攻打南阳王司马模,石勒和刘曜率领大军随后跟进。赵染在潼关打败了朝廷军队,朝廷将军吕毅战死。军队到达下邽后,司马模投降了赵染。赵染把司马模送给了石勒,石勒杀了司马模和他的儿子范阳王司马黎,然后把卫将军梁芬、司马模的长史鲁繇、兼散骑常侍杜骜、辛谧以及北宫纯等人送到了平阳。石勒因为石勒杀了司马模的事很生气。石勒说:“我杀司马模,并不是因为他识时务不早,而是因为他身为晋室宗亲,在洛阳危难之际不能死节,这是天下最恶劣的行为,所以才诛杀了他。”石勒说:“虽然如此,但我担心你难免会遭受诛杀降将的祸殃。天道至神,没有不报应的道理。”
刘曜被任命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牧,还被改封为中山王,让他驻守长安。同时,王弥被封为大将军,封号齐公。没过多久,石勒等人就在己吾杀了王弥,吞并了他的军队,还上表报告王弥叛乱的事。司马聪一听,勃然大怒,派使者去责备石勒,说他专杀朝廷辅佐大臣,是不是有篡位的野心?司马聪又担心石勒另有二心,就把王弥的军队补充给了石勒。
刘曜占据长安后,安定太守贾疋和一些氐羌部落都派人送去人质表示臣服,只有雍州刺史麹特和新平太守竺恢死守不出降。护军麹允和频阳县令梁肃从京兆南山准备逃往安定,半路上在阴密遇到了贾疋的儿子,于是被劝回临泾,推举贾疋为平南将军,率领五万大军去攻打长安。扶风太守梁综以及麹特、竺恢等人也率领十万大军前来会合。刘曜派刘雅、赵染去抵挡,结果打败了,灰溜溜地逃了回来。刘曜又把长安所有的精锐部队都派出去,跟联军在黄丘决战,结果大败,刘曜还中了一箭,只好退守甘渠。与此同时,杜人王秃、纪特等人攻打刘粲于新丰,刘粲逃回了平阳。刘曜攻陷了池阳,抓走了上万百姓回到长安。那时,阎鼎等人拥立秦王为皇太子,进入雍城,关中地区的人都纷纷响应。
话说,皇后呼延氏去世以后,石勒想娶太保刘殷的女儿做老婆。他弟弟石乂死活不同意,极力劝谏。
石勒没办法,又去问了问太宰刘延年和太傅刘景。刘延年和刘景都说:“我们常听太保自己说,他是周朝刘康公的后代,跟您老人家石家根本不是一个祖宗,娶他女儿完全没问题啊!”石勒一听这话,高兴坏了,立马让大鸿胪李弘把刘殷的两个女儿册封为左右贵嫔,地位还在昭仪之上。他还纳了刘殷的四个孙女做贵人,地位次于贵嫔。然后石勒问李弘:“这些姑娘个个都是人间绝色,品德又好,再说太保刘殷对朕也确实不一样,你觉得怎么样?”
李弘回答说:“太保刘殷的祖上是周朝的,跟您老人家石家的祖宗确实不一样,您老人家之所以犹豫,大概是因为姓氏相同吧。再说,魏国的司空东莱王基,那可是当时的大儒,他都懂礼仪,他儿子娶了司空太原王沈的女儿,也是因为姓氏相同,但祖宗不一样啊!”石勒一听,龙颜大悦,赏了李弘六十斤黄金,说:“你把这个意思告诉我的儿子们!” 从此,刘家六个女子在后宫独得恩宠,石勒自己也几乎不怎么上朝了,所有的事情都由中黄门呈报,左贵嫔刘氏做主决定。
哎,这石勒,假装恭敬地跟皇帝司马睿一样,弄了个三司的官职,还封他做了会稽郡公,其他跟着石勒起事的那些人也都升官了。 石勒把皇帝拉去喝酒,跟皇帝说:“您当豫章王的时候,我曾经跟王武子一起去看您,王武子还指着您跟我说,‘我早就听过这小子的名号了!’ 您还让我给您看看您写的那些歌呢,您还说:‘听说您擅长写辞赋,让我看看您的作品。’ 那时候我跟王武子还一起给您写了《盛德颂》,您还夸了好久呢! 我还跟您在皇宫里比射箭,我射了十二环,您跟王武子都只射了九环,我还送您一把柘木弓和一个银研磨盘,您还记得吗?”
皇帝司马睿说:“我哪敢忘啊,只是后悔当初没早点认识您这位……龙颜贵人!” 石勒说:“你家兄弟之间互相残杀,这也太狠了吧?” 皇帝司马睿说:“这大概不是人力能控制的,是上天的意思吧。大汉王朝要顺应天命,改朝换代了,所以才让你们自己互相消灭。再说,要是我家能好好地继承武帝(司马炎)的事业,家族和睦,您哪有机会上位啊!” 一直到晚上才放皇帝回去,石勒还把小刘贵人赏给了皇帝,说:“这是名门之后,现在特地把她嫁给您,您可得好好待她。” 然后就封小刘贵人为会稽国夫人。
派靳冲去攻打太原,平北将军卜珝带兵随后增援。结果靳冲攻打不下太原,就反过来诬陷卜珝,直接把卜珝给杀了。石勒听说后,暴跳如雷,大骂道:“这个人是我都不敢处罚的,靳冲算什么东西!”于是派御史中丞浩衍拿着皇帝的旨意去把靳冲给杀了。左都水使者襄陵王摅因为鱼蟹供应不上,将作大匠望都公靳陵因为温明殿和徽光殿修建不好,都被砍头示众了。
石勒经常没完没了地去打猎,每天早上出去晚上才回来,还经常在汾水河边看人家钓鱼,甚至点上蜡烛延长白天的时间。中军将军王彰看不下去了,劝谏道:“现在大敌当前,咱们只是暂时休养生息,陛下您就不怕重蹈覆辙,像汉献帝那样被别人控制吗?您竟然还夜不归宿,沉迷享乐!陛下应该想想先帝创业的艰难,继承皇位的不易,大业已经快要成功了,天下百姓都盼着太平,您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功亏一篑呢!我私下观察陛下的行为,真是痛心疾首啊!再说,那些愚民对汉朝的归属感还不坚定,对晋朝的思念还很浓厚,刘琨就在离我们很近的地方,随时可能会有刺客来行刺。皇帝您要是轻易外出,一个人就很容易成为目标。希望陛下您能改过自新,这样老百姓才能幸免于难啊!”石勒一听,勃然大怒,下令把王彰杀了。王彰的妻子王氏跪地求情,石勒才把王彰关进了监狱。
石勒的母亲因为石勒滥杀无辜而三天没吃饭,石勒的弟弟石乂和儿子石粲也一起哭着劝谏石勒。石勒怒道:“我难道是桀、纣、幽王、厉王那样的人吗?你们这些家伙就知道哭哭啼啼!”这时,石勒的太宰刘延年和其他百余位公卿大臣都摘下帽子,哭着劝谏道:“光文皇帝凭借圣明的武功,建立了伟大的基业,但是天下还没有完全统一,就英年早逝了。陛下您英明神武,继承了皇位,平定了洛阳,安定了长安,功绩堪比周成王、夏启。过去有唐尧虞舜,现在有陛下,翻遍史书,也找不到能与陛下相比的。可是最近却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杀了王公大臣,对直言进谏的大臣就下狱,还沉迷于打猎享乐,不理朝政,我们实在不明白陛下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我们才寝食难安,忧心忡忡啊!”石勒这才赦免了王彰。
后赵皇帝石勒派麹特率兵包围长安,刘曜跟石勒打了好几仗,都输了。没办法,刘曜只能带着抢来的八万多老百姓,灰溜溜地逃回平阳。然后,他又去打司徒傅祗,地点在三渚。同时,他还派右将军刘参去攻打郭默,地点在怀城。 结果傅祗病死了,怀城也丢了,刘曜把傅祗的孙子傅纯和傅粹,还有两万多户人家,都迁到平阳去了。
石勒追封傅祗为太保,还让傅纯和傅粹当了给事中。 然后石勒对傅祗的儿子傅畅说:“你父亲虽然没能活到寿终正寝,但他始终忠于自己的君主,这一点我也很欣赏。只是晋朝皇帝都投降了,天命这种事,人力是无法抗衡的。而你父亲却在刘曜南下的时候,还想着阻止他,扰乱了边疆的安定,这就是他的罪过。 我虽然是他的仇人,却还追封他为同勋旧,并且让他的孙子在朝廷里做官,你明白我汉赵的恩德有多么宽广吗?”
傅畅回答说:“陛下您总是褒奖先臣,不会因为一些小人的缘故就抹杀他们的忠义。您这样的恩德,体现了明君伐国吊民的仁义,我只能顺从天意,不敢对这份恩情有任何怨言。”
刘聪派刘粲和刘曜去攻打晋阳的刘琨。刘琨派张乔去抵挡他们,结果在武灌打了一仗,张乔战败死了,晋阳城里的人也吓得不轻。太原太守高乔和刘琨的别驾郝聿干脆投降了刘粲。刘琨就带着几十个骑兵,还有他的老婆孩子,逃到了赵郡的亭头,然后又跑到常山去了。刘粲和刘曜进了晋阳城。
早先,刘琨和代王猗卢结拜成了兄弟,于是他就把战败的消息告诉了猗卢,还请求猗卢派兵帮忙。猗卢就派了他的儿子日利孙、宾六须,还有将军卫雄、姬澹等人,带了几万兵马去攻打晋阳。刘琨也收集了一千多溃散的士兵做向导。猗卢自己也率领着六万大军到了狼猛。刘曜和宾六须在汾河东岸打了一仗,刘曜从马上摔了下来,还中了流矢,身上中了七处箭伤。讨虏将军傅武把自己的马让给了刘曜。刘曜说:“现在情况危急到极点了,大家都想着自保,我的伤这么重,自己也觉得要死在这里了。”傅武哭着说:“我只不过是个小人物,多亏大王赏识提拔,才有了今天的地位,我一直想着报效大王,现在正是时候啊!再说皇室才刚刚建立,大患还没消除,天下怎么能一天没有大王您呢!”于是扶着刘曜上了马,催着他过了汾河,然后又回过头去作战,最后战死了。
刘曜进了晋阳城,晚上跟刘粲等人一起抢掠百姓,然后翻过蒙山逃跑了。猗卢带着骑兵追赶他们,在蓝谷打了一仗,刘粲战败了,邢延被斩首,刘丰也被俘虏了。刘琨把散落的士兵收拢起来,在阳曲坚持抵抗,猗卢留兵驻守阳曲后就回去了。
正月初一,刘聪在光极前殿设宴,逼着皇帝喝酒。光禄大夫庾珉、王俊等人站起来痛哭,刘聪很生气。这时有人告发庾珉等人密谋在平阳响应刘琨,刘聪就毒死了皇帝,杀了庾珉和王俊,又把皇帝的刘夫人封为贵人,还下令大赦天下,赦免死罪以下的罪犯。
皇上立刘氏为皇后。皇上想为刘皇后修建一座叫“皇鸟”的宫殿,廷尉陈元达出来劝谏说:“我听说古代的圣明君王爱护国家就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所以上天也像对待儿子一样保佑他们。上天创造百姓,并且让他们有君主,是为了让君主像父母一样用赏罚来治理他们,而不是让他们挥霍百姓的血汗,只顾自己享乐。晋朝暴虐昏庸,把百姓当作草芥,所以上天就灭了他们的江山。后来上天眷顾汉朝,百姓都盼望着国家能够恢复元气。咱们高祖皇帝就深知这个道理,他非常痛心疾首,所以自己穿粗布衣服,住的房子也不铺华丽的地毯;先皇后穿的衣服也没有什么鲜艳的色彩。皇上您也是迫于群臣的请求才修建了南北宫。现在,光极殿已经足够皇上接见群臣、款待各国使臣了;昭德殿、温明殿也足够容纳后宫嫔妃了。皇上您自从当上皇帝以来,对外消灭了长安和洛阳这两个地方的叛乱,对内修建了四十多座宫殿,再加上这些年又遇到饥荒、瘟疫,百姓大量死亡,军队在外疲惫不堪,百姓怨声载道,您这样做,还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吗?我听说皇上要修建‘皇鸟’宫殿,皇后刚刚立后,我们这些臣子当然高兴为皇上效力。但是,我认为现在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宫殿也还算凑合,现在修建新宫殿,实在是不应该。我听说唐太宗继承了高祖的基业,在吕后时代劳民伤财之后,即使拥有全国的财富,也只花了百金就停止了修建露台,这在历代都是美谈,成为不朽的佳话。所以他才能断案四百多起,堪比成王和康王。皇上您现在拥有的土地,还不如唐太宗的两个郡呢!您需要防备的敌人,岂止是匈奴和南越?孝文帝国土辽阔,尚且如此节俭;皇上您国土狭小,却要如此挥霍,这实在是不应该。我冒着杀头的危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皇上勃然大怒:“我是天子,想修建一座宫殿,用得着你个小老鼠来管吗!要是不杀了你这奴才,扰乱我的心绪,我的宫殿什么时候才能建成!来人,把他杀了,连同他的妻儿一起在东市枭首示众,让老鼠们一起住洞!”当时陈元达在逍遥园李中堂的府邸里,他抱着一棵树大喊:“我说的都是为了国家社稷啊,皇上却要杀我。如果死人有知,我一定要到天上告皇上,到地下告先帝。朱云说过:‘我能和龙逢、比干在地下相会就足够了。’皇上您看看自己到底是个什么君主吧!”陈元达事先用锁把自己锁了起来,等到皇上的人来抓他时,他已经用锁把自己锁在树上了,左右的人拉都拉不动。皇上更加生气了。皇后刘氏当时正在后宫,听到这件事后,偷偷地派中常侍下令让左右的人停止行刑,然后她亲自写奏章劝谏皇上。皇上这才消气,把陈元达放了,并向他道歉,把逍遥园改名为纳贤园,把李中堂改名为愧贤堂。
话说愍帝在长安登基,石勒就派刘曜带着司隶乔智明、武牙李景年他们去攻打长安,还让赵染带兵去支援。当时大都督麹允守着黄白城,好几次都被刘曜和赵染打败了。赵染跟刘曜说:“麹允带着大部队在外面,长安城可以偷袭拿下。要是拿下了长安,黄白城自然就投降了。我希望大王您派重兵守在这里,我带轻骑兵去偷袭长安。”刘曜就临时授予赵染前锋大都督、安南大将军的职位,给他配了五千精锐骑兵让他去进攻。结果朝廷军队在渭阳战败,将军王广战死了。赵染晚上偷偷摸摸地进了长安的外城,愍帝赶紧逃到射雁楼,赵染放火烧了龙尾和很多军营,杀掠了一千多人,第二天早上就撤到逍遥园去了。麹允带兵去袭击刘曜,连续几次战斗都打败了刘曜。刘曜逃到粟邑,最后回到了平阳。
这时候,天上出现一颗流星,从牵牛星那里飞到紫微星,像龙一样蜿蜒盘旋,光芒照到地上,落在了平阳城北十里。一看,那是一块肉,长三十步,宽二十七步,臭味传遍了平阳城,肉旁边老是有哭声,白天黑夜没完没了。石勒非常讨厌这事儿,就把公卿以下的大臣都叫来问:“朕的德行不好,才导致出现这种怪事,你们都说说吧,别有所隐瞒。”陈元达和博士张师他们就回答说:“星星变异,灾祸就要降临了,臣担心后宫会出现‘三后’的情况,亡国灭家,都由此而来,希望陛下您谨慎处理。”石勒说:“这是阴阳变化的规律,跟人事有什么关系!”可是没多久,刘氏生下了一条蛇和一只猛兽,都伤了人就跑了,找也找不到,过了一会儿,又发现它们在陨落的肉旁边。不久之后,刘氏死了,那块肉也不见了,哭声也停止了。从那以后,后宫就乱七八糟的,皇帝宠幸嫔妃也没个规矩了。
刘聪把刘易任命为太尉。刚开始设立相国这个职位,官位是上公,只有那些立有大功大德的人死后才能追赠。这样一来,百官的职位就都确定下来了。他又设立了太师、丞相等职位,从大司马以上,一共七个公爵,官位都是上公,戴着绿色的綟绶,戴着远游冠。
他还设立了辅汉将军、都护将军、中军将军、上军将军、辅军将军、镇京将军、卫京将军、前军将军、后军将军、左军将军、右军将军、上军将军、下军将军、辅国将军、冠军将军、龙骧将军、武牙将军等职位,每个营都配有两千兵,这些职位都由他的儿子们担任。 他还设立了左右司隶校尉,各管辖二十多万户,每万户设一名内史,一共设立了四十三名内史。单于的左右辅,各管辖着六夷的十万户,每万户设一名都尉。 他取消了吏部,设立了左右选曹尚书。从司隶校尉以下的六个官职,职位都在仆射之下。又设立了御史大夫和州牧,官位都是亚公。
他把自己的儿子刘粲任命为丞相,兼领大将军,主管尚书事务,并且晋封为晋王,食邑五都。刘延年主管尚书六个部门的事务,刘景被任命为太师,王育被任命为太傅,任顗被任命为太保,马景被任命为大司徒,朱纪被任命为大司空,刘曜被任命为大司马。
话说曜将军驻扎在渭水边,赵染则在新丰扎营。索綝从长安出发,东边去讨伐赵染。赵染因为以前屡战屡胜,有点轻敌,看不起索綝。他的长史鲁徽就劝他:“现在司马邺父子自认为逼近了王畿,实力悬殊,他们一定会拼死抵抗,将军应该好好整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再进攻,不能轻敌啊!困兽尚且会搏斗,何况是一个国家呢!” 赵染却满不在乎地说:“就司马邺那点实力,我拿下他就像拔萝卜一样容易。索綝那小子,怎么可能弄脏我的马蹄和刀刃呢!我一定要抓住他,然后才能吃饭!”
第二天一大早,赵染就率领几百精锐骑兵,飞速冲出去迎战索綝。结果在城西打了一仗,大败而归。赵染后悔莫及,说:“我不听鲁徽的劝告,才落到这个地步,还有什么脸面见他!”于是,他竟然杀了鲁徽。鲁徽临死前指着赵染骂道:“将军您刚愎自用,不听劝告,鲁莽行事导致失败,还忌恨先前劝谏的人,杀害忠良,为了逞一时之怒,您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个世上!袁绍以前就是这么做的,将军您现在又步他的后尘,最终都会失败灭亡,这是必然的。我唯一遗憾的是,不能面见大司马再死。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但如果死后还有知觉,到了地下我一定要向田丰告状,让您在黄泉之下也不得安宁,不得睡个好觉!” 然后,鲁徽又对刽子手说:“让我面向东方而死。” 大司马曜听说这件事后,感叹道:“小小的水坑容不下尺长的鲤鱼,赵染就是这个样子啊!”
大司马曜撤兵后,攻打郭默,在怀城收缴了八十万斛粮食,然后在那里驻扎了三个营地防守。晋明帝司马绍派使者对曜说:“现在长安暂时安定,刘琨已经死了,这是国家最应该优先解决的事情。郭默不过是个小角色,不值得您费心,可以留下征虏将军贝丘王翼光守住怀城,您就回来吧。” 于是曜将军就回到了蒲坂。没过多久,曜就被征召回朝辅政。
后来,赵染侵犯北地,夜里做梦梦见鲁徽大怒,拉弓射他,赵染吓得惊醒。第二天早上,他正要攻城,结果被弩箭射中,当场毙命。
话说司马聪当上了丞相,权力滔天,把丞相府和百官的权力都抓到自己手里。这年平阳地震,狂风大作,树木被连根拔起,房屋倒塌一片。光义县有个叫羊充的人,他老婆生了对双胞胎,他哥哥偷偷把孩子吃了,三天后就死了。司马聪因为自己家的太庙刚建好,就下令大赦天下,还改了年号。结果,他东宫的延明殿竟然下起了血雨,屋瓦都被砸穿,最深的地方有五寸厚。
刘乂对此非常害怕,就去问太师卢志、太傅崔玮和太保许遐怎么办。卢志他们说:“皇上之前让殿下当太子,是为了安抚大家,其实皇上心里早就想立晋王了,朝中大臣都盼着晋王上位呢。丞相这个位置,从魏武帝之后,就不是普通臣子的官职了,皇上本来是把它当作赠官的,现在却让晋王担任,他的排场和威风都超过了太子,所有的大事都由他做主,还让太宰、大将军和诸王为他效力,这形势已经很明显了,殿下不可能再当太子了。
更糟糕的是,殿下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必须尽快想办法。皇宫卫队精兵不少于五千,其他诸王的军队兵力都不足,可以夺取过来。现在的丞相轻浮傲慢,找个刺客就能解决。大将军每天都出宫,他的营地可以偷袭。殿下只要下定决心,两万精兵马上就能到手,直接杀向云龙门,宫廷守卫肯定都会倒戈相向,大司马也不用担心会有什么意外。”刘乂没听他们的,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后来,司马聪跑到中护军靳准家里,把靳准的两个女儿纳为妃子,大的叫月光,小的叫月华,都是绝世美女。过了几个月,司马聪立月光为皇后。东宫的舍人荀裕把卢志等人劝刘乂造反,但刘乂没听从的事告诉了司马聪。于是,司马聪把卢志、崔玮、许遐抓进诏狱,找个借口把他们杀了。他还让冠威卜抽监视东宫,禁止刘乂上朝拜见皇上。刘乂又害怕又焦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就上书请求皇上让自己归隐田园,并免除儿子的爵位,还极力称赞晋王粲应该当太子,但司马聪压根没理他。
曹嶷这小子,攻下了汶阳关和公丘,还把齐郡太守徐浮给杀了,建威将军刘宣也被他抓了。齐鲁一带,有四十多个郡县吓得赶紧投降了他。然后曹嶷就一路打过去,占领了祝阿、平阴,手下兵马超过十万人,还在黄河边上驻扎了军队,最后才回临淄。这下他可牛气了,一心想独霸整个齐国。石勒看曹嶷这架势,觉得他有点危险,就请求朝廷派兵讨伐他。可皇帝司马聪又怕石勒借机吞并齐国,所以就搁置了这事儿,没同意。
刘曜这厮从盟津渡河,准备攻打河南,魏该将军吓得跑去了一个叫一泉坞的地方躲起来。刘曜攻打李矩所在的荥阳,李矩派将军李平去成皋抵抗,结果被刘曜打得全军覆没。李矩吓得赶紧送上人质,请求投降。
话说司马聪,他把自己的皇后靳氏封为上皇后,又立贵妃刘氏为左皇后,右贵嫔靳氏为右皇后。这一下子就有了三个皇后!左司隶陈元达看不下去了,极力劝谏,但司马聪根本不听,就把他贬为右光禄大夫,表面上说是提拔他,实际上是夺了他的权力。这下可好,太尉范隆、大司马刘丹、大司空呼延晏、尚书令王鉴这些大臣,都上表请求辞职,把位置让给陈元达。司马聪没办法,只好任命陈元达为御史大夫,还让他兼任仪同三司。
刘曜带兵攻打长安,结果被朝廷军队打了好几次败仗。刘曜一看情况不对,说:“他们现在还很强大,不好对付啊!”就带着军队回去了。
这司马聪的宫里,半夜老是鬼哭狼嚎,连续三天,声音最后传到了右司隶寺才停。原来是上皇后靳氏干了坏事,陈元达把这事儿告发了。司马聪没办法,只好废了靳氏,靳氏羞愧难当,自杀了。靳氏以前可是很受宠的,司马聪因为受不了陈元达的压力才废了她。可后来又想念靳氏的美貌,心里就更恨陈元达了。
刘曜又带兵打到上党,准备攻打阳曲。司马聪派使者去对刘曜说:“长安擅自改立皇帝,这是国家的奇耻大辱啊!你应该先攻打长安,阳曲的事就交给骠骑将军吧。天时地利人和,时机已经成熟了,你赶紧回来吧!”刘曜听完,先灭了郭迈,然后去朝见司马聪,最后去了蒲阪。
平阳发生了地震,东宫下起了血雨,范围很大,持续了一段时间。
刘曜又带兵打过来了,扎营在粟邑。麹允他们饿得厉害,就放弃了黄白,跑到灵武去了。刘曜进攻上郡,上郡太守张禹和冯翊太守梁肃都逃到允吾去了。这下关中地区人心惶惶,到处都有人投降刘曜。刘曜接着就占领了黄阜。
你看,这情况多糟糕!晋愍帝司马聪的武库,竟然塌陷了一丈五尺深!那时候,司马聪身边几个大红人,中常侍王沈、宣怀、俞容,中宫仆射郭猗,中黄门陵修等等,个个都权倾朝野,受皇帝宠信,专擅朝政。皇帝整天沉迷在后宫的享乐之中,有时候几个月都不上朝。大臣们想跟皇帝说事儿,都得先过王沈他们这一关,很多奏章根本就递不到皇帝手里。皇帝的喜怒哀乐,全凭王沈他们几个来决定,所以啊,有些有功劳的老臣,连个赏赐都没有,而那些奸邪小人,几天功夫就能升到二千石的高官。
战争年年不断,将士们却连点赏赐都没有,后宫那些人,连仆人都能分到赏赐,动辄就是几千万钱!王沈他们这些人的车马衣服房子,比皇室宗亲还豪华,他们的子侄亲戚,就算原本是老百姓,也能当上内史令长,这种人足足有三十多个!他们个个骄奢淫逸,贪赃枉法,残害百姓。就连靳准一家老小,也巴结着他们,拼命讨好。
郭猗觉得刘乂这个人很危险,就对刘粲说:“太子在皇上在世的时候就心怀不轨,这是您父子俩的大仇,也是天下百姓的深仇大恨啊!皇上却格外宽容,没撤掉他们兄弟俩的爵位,万一哪天真出乱子,我替您殿下担心啊!再说,殿下是高祖皇帝的孙子,是皇上的嫡系子孙,谁不仰仗您呢?国家大事,怎么可以交给别人呢!我前几天听说太子和卫将军见面了,谈得很投机,如果事情成功,他们打算让皇上当太上皇,让卫将军当太子。刘乂还答应让卫将军当大单于,两个王爷都同意了。两个王爷地位稳固,又掌握重兵,要是他们真起事,还能不成吗?我觉得这两个王爷的行为,连禽兽都不如!背叛自己的父亲,别人怎么会亲近他们呢!他们现在只是贪图眼前的利益罢了,事情成功后,皇上还能有好日子过吗?殿下和兄弟们的情谊本来就不用多说,东宫、相国、单于都在武陵,他们怎么可能和别人合作呢!他们计划在三月上巳节借着宴会作乱,时间拖得越久,变数越多,应该早做打算。《春秋传》里说:‘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轻易除去,更何况是君主的宠弟呢!’我多次劝诫皇上,可皇上性情仁厚,兄弟情深,说我不说实话。我虽然经历过刀锯之刑,但蒙受皇上和殿下的恩惠,所以不怕触怒龙颜,凡是听到什么就说什么,希望能被采纳。我打算亲自去劝谏皇上,希望殿下您不要泄露,暗中上奏吧。如果您不相信我的话,可以问问卫将军的从事中郎王皮和卫军司马刘惇,给他们点好处,让他们说实话,就能知道真假了。”刘粲觉得郭猗说得很有道理。
郭猗私下里对王皮和刘惇说:“二位王爷的谋反计划,皇上和相国已经知道了,你们参与了吗?”两个人吓了一跳,说:“没有啊!”郭猗说:“这件事绝对不会错,我只是可怜你们亲戚朋友都会受牵连。”说着,郭猗就哭了起来。王皮和刘惇非常害怕,跪下求饶。郭猗说:“我帮你们想个办法,你们能用吗?”两个人都说:“一定听从您的吩咐。”郭猗说:“相国一定会问你们的,你们就说有这回事。如果他问你们为什么不早点报告,你们就说:‘臣罪该万死,但是考虑到皇上圣明宽厚,殿下兄弟情深,怕说出来会变成谎话。’”王皮和刘惇答应了。刘粲很快就把他们俩叫来询问,两人虽然询问时间不同,但说辞却完全一样,刘粲相信了郭猗的话。
一开始啊,靳准的表妹是太子妃,结果太子妃跟侍卫搞到一起去了,太子一怒之下把她杀了,还总是拿这事儿嘲笑靳准。靳准觉得特别丢脸,又生气,就跑去跟曹参说:“太子殿下现在管着东宫那么多事,应该自己主动去当丞相,让天下人都知道太子早就有担当,有能力!”
过了些日子,靳准又跟曹参说:“以前孝成王不听子政的劝告,结果让王氏家族篡了位,这能行吗?”曹参说:“那当然不行!”靳准说:“对啊,皇上圣明。我其实很想说几句话,但是我地位低微,又跟皇室没啥关系,怕说了实话,惹来杀身之祸,所以一直不敢开口。”曹参说:“你尽管说吧。”靳准说:“我听说啊,现在外面都在传大将军、卫将军还有左右辅这些人都想拥立太子,打算在春天发动政变,殿下得小心点儿,不然,小心步商臣的后尘!”曹参问:“那怎么办呢?”
靳准说:“皇上现在很宠爱太子,万一你直接跟皇上说,皇上可能不信。依我看啊,咱们应该先放松对东宫的戒备,别把太子的宾客都赶走,让那些轻浮的人继续跟太子交往。太子本来就喜欢跟那些读书人来往,肯定不会防着这些人,那些轻浮的小人肯定会挑拨离间,鼓动太子造反。但是这些人都是些没耐性的小人,做不成什么大事,不像贯高那样有本事。等时机成熟了,我再向殿下揭露太子的罪行,然后殿下您和太宰一起把跟太子来往的人抓起来审问,查清楚事情的真相,皇上一定会治太子的罪的。不然的话,现在很多人都在支持太子,万一皇上哪天驾崩了,殿下可就危险了!” 于是曹参就下令撤走了东宫的守卫部队。
从去年冬天开始,石勒就彻底不理朝政了,国家大事全由石邃一个人说了算。石勒只负责下达最终的处决命令和任免官员的旨意,像王沈、郭猗这些人想干嘛就干嘛。石勒还在后宫里开了个市场,跟宫女们吃喝玩乐,有时候一玩就是三天三夜不醒人事。
后来,石勒登上秋阁,杀了特进綦毋达、太中大夫公师彧、尚书王琰、田歆、少府陈休、左卫卜崇、大司农朱诞等人。这些人都是那些宦官们看不顺眼的。侍中卜干哭着劝石勒说:“陛下现在正推行着像武宣帝那样好的政治,想要让天下太平,怎么可以突然杀了这么多忠臣良将呢?将来要怎么向后世交代啊!以前秦王虽然宠爱三位贤臣,最后还是杀了他们,大家都知道他最终没能成为霸主。即使像晋厉公那样暴虐无道,杀了三个卿之后,心里还多少有点不忍,陛下您怎么可以轻信身边人的话,想要一天之内就杀了七个卿呢!圣旨还在臣子们手里,还没公布出去呢,请陛下收回成命,饶了他们吧!而且陛下您想杀他们就算了,连个罪名都不给他们安,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呢?这哪是帝王处理事情该有的方法啊!”说着,卜干就磕头磕得头破血流。王沈呵斥卜干说:“卜侍中,你想违抗圣旨吗?”石勒生气地拂袖而去,把卜干贬为平民。
太宰刘易他们上奏皇帝说:“我们听说啊,好人啊,是国家兴盛的根本,是治理天下的基础。那些奸邪小人呢,就像害虫一样,是破坏国家社稷的罪魁祸首。所以,文王靠着众多贤士才奠定了周朝的基础,而汉桓帝和汉灵帝因为重用宦官而导致了汉朝的灭亡,国家兴亡,从来都是这个道理。自古以来,明君当政,从来没让宦官参与朝政,武帝、元帝、安帝、顺帝,他们哪能算得上是好例子啊!现在王沈他们这些人占据着重要的官职,掌握着生杀大权,势力遍布全国,他们想爱谁就爱谁,想恨谁就恨谁,随意篡改圣旨,欺骗蒙蔽皇上,在皇上面前装得忠心耿耿,在丞相面前又假惺惺,他们的权力之大,几乎跟皇帝一样了。王公大臣见了他们都吓得眼睛都瞪大了,朝廷重臣都唯唯诺诺,官员选拔都被他们操控,选拔人才不再看能力,而是看关系,政事都靠贿赂来办,他们提拔奸邪小人,残害忠良。他们知道王琰等忠臣一定会尽心竭力辅佐陛下,就害怕这些忠臣揭露他们的罪行,所以想把他们陷害致死。皇上您不仔细调查,就草率地杀害忠臣,这会引起上天震怒,让地下的亡灵也感到悲痛,天下人都悲痛惋惜,贤愚都感到害怕。王沈他们都是侥幸逃脱死刑的人,都是忘恩负义之辈,他们怎么可能像士大夫那样感恩图报,报答皇恩呢?皇上您为什么这么亲近他们?为什么这么重用他们?以前齐桓公重用易牙而导致国家混乱,孝怀帝重用黄皓而导致国家灭亡,这些都是前车之鉴,教训就在眼前啊!这几年地震、日食、下雨下血、火灾频发,都是王沈他们造成的。我们希望皇上您能铲除这些奸邪小人,让尚书、御史处理朝政大事,让丞相和大臣们每五天进宫一次,商议政事,让大臣们畅所欲言,让忠臣们能够实现他们的愿望,这样的话,这些灾难自然就会消除,天下就会太平。现在晋国还没平定,巴蜀还没归顺,石勒暗中想吞并赵国和魏国,曹嶷暗中想称王,而皇上您又重用王沈这些人来帮助他们作乱,皇上您腹背受敌,哪里没有危险啊!您杀了巫咸,杀了扁鹊,我们担心皇上您会像桓侯一样病入膏肓,以后即使想医治,也来不及了!请皇上免除王沈他们的官职,交给有关部门处置。”
皇帝司马聪听了这话,指着王沈他们说:“这些家伙是被陈元达怂恿的,都疯了。”然后就不理他们了。王沈他们叩头哭着说:“我们这些小人,承蒙皇上您的赏识,有幸能侍奉在宫中,可是王公大臣们都像仇人一样恨我们,他们更恨皇上您。请皇上您接受我们为您牺牲的恩情,把我们杀了祭天,这样朝廷上下自然就会安定了。”司马聪说:“这些都是疯话,你们这些家伙有什么值得恨的呢!”他又去问访粲,访粲极力称赞王沈他们忠诚正直,一心为朝廷效力。司马聪很高兴,封王沈他们为列侯。
太宰刘易又上奏皇帝,坚决反对。司马聪大怒,用手撕毁了奏章,刘易气愤而死,陈元达悲痛地哭着说:“人死了,国家就要衰败,我既然不能再说话了,还活着干什么呢!”于是自杀身亡。
北方闹饥荒,饿死人的情况非常严重,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羌族首领率领大军,需要运输粮食供应麹昌,结果被刘雅打败了。麹允跟刘曜在磻石谷打了一仗,结果王师战败,麹允逃到了灵武。平阳也闹大饥荒,流亡和饿死的人口占了五分之六还多。石勒派石越带着两万骑兵驻扎在并州,目的是安抚那些叛乱的人。司马聪派黄门侍郎乔诗去劝说石勒,但石勒根本不听,还暗中跟曹嶷勾结,想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司马聪立樊氏为皇后,这个人原本只是张氏的侍女。当时除了四位皇后之外,还有七个人佩戴着皇后的玺绶,朝廷内外完全没有规矩,阿谀奉承之风盛行,贿赂公行,军队在外作战,饥荒和瘟疫接连不断,后宫的赏赐动辄上千万。刘敷多次哭着劝谏,司马聪根本不听,还生气地说:“你想让我把你全家都杀了吗?天天哭哭啼啼的!”刘敷因为忧愤成疾而死。
河东地区蝗灾严重,唯独不吃黍和豆子。靳准带领手下的人把蝗虫收集起来埋掉,哭声传出去十多里远,后来蝗虫竟然从土里钻出来,又开始吃黍和豆子了。平阳的饥荒非常严重,司隶地区有二十万户人家逃到冀州,这是因为石越招揽他们过去的缘故。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狗和猪竟然在相国府门前交配,还在宫门前交配,甚至在司隶、御史的门前也交配。甚至有一只猪戴着进贤冠,跑到司马聪的座位上去了;一只狗戴着武冠,系着绶带,和那只猪一起上了座位。不久,它们就在殿上打斗至死。守卫的士兵都没看到它们是怎么进来的。而司马聪昏庸暴虐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一点戒惧之心都没有。
他曾在光极前殿宴请群臣,还召见他的弟弟司马乂,司马乂容貌憔悴,头发花白,哭着向他陈述谢罪。司马聪也悲伤地回应他,然后纵情饮酒作乐,待他如同以往一样。刘曜攻陷了长安的外城,愍帝派侍中宋敞给刘曜送去国书,愍帝自己则袒露上身,牵着羊,抬着棺材,拿着玉璧去投降。到了平阳后,司马聪封愍帝为光禄大夫、怀安侯,还派人向太庙报告此事,大赦境内,改年号为麟嘉。麹允自杀身亡。
东宫的四扇大门莫名其妙地自己塌了,然后宫里一个女内史竟然变成了男人!当时太子约已经死了,手指还带着余温,所以大家都没给他办丧事。结果太子约竟然活过来了!他说自己去了不周山,见到了元海。在不周山待了五天后,又跟着元海去了昆仑山,三天后又回到了不周山。他看到所有死去的王公大臣将相都在那里,宫殿非常壮丽,那个地方叫蒙珠离国。元海对太子约说:“东北有个叫遮须夷的国家,现在没人当家做主很久了,等着你父亲去当国王。你父亲三年后会来这里,他来了之后,国家就会大乱,大家互相残杀,我家的人差不多都得死光,只有永明他们十几个能活下来。你快回去吧,明年再来,很快就能再见到你。”太子约拜别元海后就回去了,路上遇到一个国家,叫猗尼渠余国。他们把太子约请进宫,给了他一个皮囊,说:“这是给汉皇帝的。”太子约谢绝了,他们又说:“刘郎(指太子约的父亲)明年一定会来这里,到时候就把我女儿嫁给他。”太子约回到家,把皮囊放在织布机上。过了一会儿,太子约又昏过去了,醒来后,他让身边的人从织布机上取下皮囊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方形白玉,上面写着:“猗尼渠余国天王敬信遮须夷国天王,岁在摄提,当相见也。”太子约赶紧派人把这块玉送给汉哀帝刘欣,刘欣一看,说:“如果真是这样,我就不怕死了!”后来汉哀帝死了,这块玉就和他一起埋葬了。
这故事真是离奇啊!东宫大门自己塌了,内史变性了,太子死了又活了,还去了什么蒙珠离国,见了神仙元海,还得到了来自猗尼渠余国的天王信物……这白玉上刻着“当相见也”,估计是预示着汉哀帝和遮须夷国之间的某种联系吧。最后汉哀帝把玉和他一起埋了,这故事也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这其中涉及到神仙鬼怪,死而复生,还有预言和神秘的信物,真是让人啧啧称奇。 这大概就是古代传说故事的魅力所在吧,充满了神秘感和想象力。
东宫里闹鬼哭,吓人得很!天上出现赤色的彩虹,一直延伸到南方,景象奇异;三天同时出现,每颗太阳都有两道光环,五彩缤纷,非常鲜艳;还有一颗客星,划过紫微宫,最后消失在天狱星附近。
太史令康相就这些异象跟皇上聪说:“你看这彩虹,遮天蔽日,一条支流直达南方;三天同时出现;客星还进入紫微宫。这些都是很不寻常的现象,预示着大事要发生啊!彩虹横跨东西,说明许昌洛阳以南的地区,难以攻取。而那条直达南方的彩虹支流,则预示着李氏将继续占据巴蜀,司马睿最终会控制整个吴地,天下恐怕要分裂成三份!月亮代表着胡人,虽然汉朝现在占据着两京,皇帝也坐在九五之尊的位置上,但北方燕地雄踞一方,建立了新的势力,月亮的异变,会不会发生在汉朝境内呢?汉朝虽然占据中原,掌控着各地诸侯,但紫微宫的异象,也预示着汉朝自身的问题,这其中的深意,实在难以尽述。石勒虎视眈眈地盯着赵魏,曹嶷也对东齐虎视眈眈,鲜卑人像星星一样散布在燕地,齐、代、燕、赵这些地方,都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我希望陛下能把注意力放在东夏地区,不要只顾着西南。吴蜀无力北侵,就像大汉无力南下一样。现在京师兵力薄弱,石勒军队却很强大,如果他集中赵魏的精锐部队,再加上燕国的骑兵从上党杀来,曹嶷又率领三齐的军队随后跟进,陛下拿什么来抵抗?紫微宫的异象,会不会就是指这件事呢!希望陛下早做准备,不要让百姓产生动乱之心。陛下如果能下诏,对外效仿秦始皇、汉武帝巡视海疆的举动,对内效仿高祖皇帝攻打楚国的策略,一定能成功!” 聪看完奏章,很不高兴。
刘粲派王平去告诉刘乂说:“刚刚奉了皇帝的密旨,说京城将要发生变故,命令大家准备好盔甲以防万一。” 刘乂信以为真,就命令宫里的官员都穿上盔甲待命。
刘粲赶紧派人去告诉靳准、王沈等人说:“刚才王平来报说太子暗中准备造反,这怎么办?”靳准把情况汇报给了皇帝司马聪,司马聪大吃一惊说:“怎么可能有这种事!”王沈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早就听说过这件事了,只是怕告诉陛下您不信。”于是司马聪就派刘粲去包围太子宫。
刘粲派王沈、靳准去抓捕十多个氐羌首领,严刑拷问他们,把他们吊起来,烧铁烙眼睛,最后这些首领都自己承认和刘乂一起密谋造反。司马聪对王沈他们说:“从现在开始,我知道你们对朕忠心耿耿了。以后要记住,知道什么就说什么,不要后悔以前没说出来的话。” 于是,司马聪杀了刘乂平时关系亲密的大臣和太子宫的官员几十人,这些人都是靳准和那些宦官平时看不顺眼的。 刘乂被废为北部王,刘粲又派靳准暗中杀了他。 杀了将近一万五千人,平阳的街道巷子里都空了。 十多万氐羌叛乱,司马聪任命靳准为车骑大将军去讨伐他们。
那时候司马聪的境内发生大蝗灾,平阳、冀州、雍州尤其严重。靳准去平乱,他的两个儿子都被吓死了。黄河汾河发大水,淹没了上千户人家。太子宫里也发生了灾难,宫殿门楼都毁了。司马聪立刘粲为皇太子,大赦天下,死罪以下的罪犯全部赦免。还让刘粲担任相国、大单于,继续总揽朝政。
司马聪去上林苑打猎,让皇帝乘坐的车骑将军穿着戎装,拿着戟在前面开路,行三驱之礼(古代的一种狩猎礼仪)。刘粲对司马聪说:“现在司马氏家族占据着江东,赵固、李矩互相勾结造反,起兵聚众的人都是打着您的儿子司马邺的旗号,不如把司马邺除掉,以绝他们的希望。”司马聪同意了。
赵固和郭默攻打河东,打到了绛邑,右司隶部有超过三万骑兵的人偷了马,带着妻儿老小投奔了赵固和郭默。骑兵将军刘勋追击,杀了上万人,赵固和郭默才退兵。刘颉去拦截追击,却被赵固打败了。司马聪派刘粲和刘雅去讨伐赵固,在小平津驻扎下来,赵固放话说:“一定要活捉刘粲来赎回天子。”司马聪听说后非常生气。
李矩派郭默和郭诵去救赵固,他们在洛汭驻扎下来,又派耿稚和张皮偷偷渡河,去袭击石勒的将领粲。贝丘王翼光从厘城侦察到这个情况,赶紧告诉了粲。粲说:“征北将军石勒南渡之后,赵固肯定吓得四处逃窜,他们自己都顾不上了,哪还有闲工夫来袭击我呢!再说,听说石勒本人就在这附近,他们肯定不敢往北看一眼,更别说敢渡河了!不用惊动将士们了。”
结果,当天晚上,耿稚他们就偷袭打败了粲的军队,粲逃到阳乡据守,耿稚还抢占了粲军营里的粮食。粲听到消息后,赶紧跑回来,在营垒外面设下栅栏,和耿稚对峙。石勒听说粲战败了,就派太尉范隆率领骑兵去支援,耿稚他们害怕了,带着五千人突围,往北山方向跑。刘勋追击他们,在河阳交战,耿稚的军队大败,死了三千五百人,跳河自杀的也有一千多人。
石勒住的地方螽斯宫发生大火,烧死了他的儿子会稽王刘衷以及其他二十一个人。石勒听到这个消息后,一下子瘫倒在床上,悲痛欲绝,半天都没缓过神来。平阳西明门上的城门栓自己掉了,霍山还发生了山崩。
然后,石勒任命骠骑大将军、济南王刘骥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卫大将军、齐王刘劢为大司徒。
话说这王沈,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他养了个女儿,十四岁,长得可漂亮了,皇上何皇后就看上了她,想立她为皇后。
这可把大臣们急坏了,尚书令王鉴啊、中书监崔懿之啊、还有中书令曹恂等等,一起上书劝谏皇上说:“我们听说啊,皇上立皇后这事儿,那是要选个能配得上天地之气,象征阴阳和谐,能继承皇室香火,能母仪天下的女人。这皇后啊,不仅要出身名门望族,还得温柔贤淑,才能不辜负天下人的期望,也才能对得起祖宗神灵。你看周文王娶了姒氏,国家才兴盛起来,《关雎》里唱的那些美好爱情,都让周朝的江山稳固了几百年。反观汉孝成帝,他荒淫无度,竟然把个宫女立为皇后,结果皇室断绝,国家都差点亡了!从汉麟嘉年间开始,就因为沉迷女色,搞得天下大乱。现在王沈的女儿,出身卑微,连个普通小民都不如,怎么能进皇宫,玷污了皇室的清誉呢?后宫嫔妃都是名门之后,您却要立个家奴的女儿当皇后,这就像把珍贵的玉器摆在腐朽的木头旁边,岂不滑稽?我们担心这样下去,国家会遭殃啊!”
皇上何皇后看了奏章,气得火冒三丈,立刻派人去告诉王沈说:“王鉴他们这帮小子,胆敢侮辱国家,胡言乱语,一点君臣之礼都不懂,赶紧把他们抓起来治罪!” 于是,王鉴他们就被抓起来,押赴刑场了。
这时,金紫光禄大夫王延也想去劝谏,可门卫不让进。王鉴他们快被砍头了,王沈拿着棍子去打他们,还骂道:“你这没用的奴才,还能干出什么坏事来?我跟你有什么关系!” 王鉴瞪大眼睛骂他:“你这小子!把汉朝搞得这么乱,都是你们这些鼠辈和靳准害的!我一定要到地下告发你!”崔懿之也说:“靳准那家伙,嚣张跋扈,迟早会成为国家的祸害。你害了别人,现在也该轮到别人来害你了!” 最后,王鉴他们都被砍了头。 更可气的是,何皇后又把中常侍宣怀的女儿立为皇后了。
鬼哭声先是在光极殿响起,后来又在建始殿响起。平阳下了血雨,方圆十里都是。这会儿,聪子的鬼魂约已经死了,可现在却大白天的出现了。石勒(聪)非常讨厌这个景象,跟石勒的弟弟石粲说:“我卧病在床,身体虚弱,遇到的怪事特别多。以前觉得约说的那些话是妖言惑众,可这些天一直看到他,这小子肯定是来接我的了。没想到人死后真的有神灵啊,这样的话,我死也不觉得悲哀了。现在天下还没平定,不是太平盛世,就早上死,晚上入殓,十天后下葬吧。” 然后石勒任命刘曜为丞相、录尚书,让他辅佐政事,刘曜坚决推辞,最后石勒也就作罢了。 接着又任命刘景为太宰,刘骥为大司马,刘顗为太师,朱纪为太傅,呼延晏为太保,都兼管尚书事务;范隆担任尚书令、仪同三司,靳准担任大司空、领司隶校尉,这些人轮流处理尚书奏章。
太兴元年,石勒死了,在位九年,追谥为昭武皇帝,庙号烈宗。
石粲,字士光,年轻时就英俊杰出,文武全才。自从当了宰相后,就专横跋扈,排除异己,亲近奸佞,性情暴虐刻薄,毫无仁慈之心,抵制劝谏,掩饰错误。他喜欢兴建宫殿,相国的府邸模仿皇宫紫宫的样子,在位时间不长,却日夜不停地施工,百姓因此饥饿贫困,叛乱和死亡接踵而至,石粲却一点也不关心。他继承了石勒的帝位后,尊石勒的皇后靳氏为皇太后,樊氏为弘道皇后,宣氏为弘德皇后,王氏为弘孝皇后。靳氏等人年龄都不到二十岁,个个都是国色天香,石粲日夜沉迷于后宫的享乐之中,根本没心思处理国事。他立自己的妻子靳氏为皇后,儿子元公为太子,大赦境内,改元为汉昌。平阳又下了血雨。
靳准这小子心里憋着坏呢,偷偷摸摸地跟石崇说:“我听说那些大臣们想效仿伊尹、霍光,先把太保和咱俩给咔嚓了,然后让大司马掌握大权。皇上要是不先下手为强,咱们迟早得玩完!”石崇压根儿没理他。靳准一看石崇不听自己的,就赶紧跟靳明和靳康兄弟俩说:“现在那些个王爷大臣们想废掉皇帝,立济南王当皇帝,咱们靳家以后可就彻底完蛋了!咱们得赶紧把这事儿告诉皇上!”靳明和靳康一听,赶紧去跟皇帝告状。
结果,石崇把太宰上洛王刘景、太师昌国公刘顗、大司马济南王刘骥、大司徒齐王刘劢等等一大批人都给杀了。太傅朱纪和太尉范隆吓得赶紧逃到长安去了。石崇还把车骑大将军吴王刘逞也给杀了,这刘逞还是济南王刘骥的弟弟呢!石崇还搞了个大阅兵,在皇家狩猎场,琢磨着要打石勒。然后,石崇把靳准提拔成大将军,还让他管着尚书省的事儿。石崇自己呢,沉迷酒色,整天在后宫里吃喝玩乐,国家大事全交给靳准一个人处理。靳准借着石崇的名义,把自己的弟弟靳明提拔成车骑将军,靳康提拔成卫将军。
靳准这小子准备造反了,他看中了金紫光禄大夫王延,觉得这王延名声好,就去找他商量。王延压根儿不同意,赶紧跑去告密,结果半路上碰到了靳康,给抓了回去。靳准带兵冲进皇宫,跑到光极前殿,派兵把石崇抓起来,一顿痛骂之后,直接把石崇给杀了。刘氏家族的人,不管老少,都被砍头示众,扔到东市去了。他还把元海和石崇的坟墓挖开,把他们的祖庙都给烧了。那场面,鬼哭狼嚎的,声音传出去几十里远呢!
靳准自己封自己为大将军、汉天王,还设立了一堆官职,还派人去晋国称藩。左光禄刘雅吓得逃到西平去了。尚书北宫纯、胡崧等人联合晋国的人,在东宫据守,结果被靳康给攻破了。靳准想让王延当左光禄大夫,王延破口大骂:“你这屠各蛮子!你干脆直接杀了我算了!把我的左眼珠子挂在西阳门上,看着你进相府;右眼珠子挂在建春门上,看着你进大将军府!”靳准一听,勃然大怒,直接把王延给杀了。
陈元达,字长宏,是后部人。他本来姓高,因为出生月份冲犯了父亲,所以改姓陈。他从小就孤贫,经常自己耕地,同时读书,喜欢谈论道义,吟诵诗歌,非常快乐。直到四十岁,他都不跟人交往。元海当上左贤王后,听说过他,就招他过去,陈元达没理他。等到元海称帝,有人对陈元达说:“以前刘邦请你做官,你都没去,现在他称帝了,你怕不怕啊?”陈元达笑着说:“这是什么话?他这个人气度非凡,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我早就知道了。我以前不去,是因为时机还没到,不能没事就抛头露面,他自然会明白我的。你等着看吧,我估计最多两三天,就会有朝廷的征召文书来了。”当天晚上,元海果然下令征召陈元达做黄门郎。有人说:“你真是个圣人啊!”
陈元达到了元海那里,被引见后,元海说:“你要是早点来,怎么会只做个郎官呢?”陈元达说:“我始终认为人各有自己的命运,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倒霉。如果我早早去投奔你,恐怕你会把我封为九卿或者纳言之类的官职,这都不是我的命,我哪能承受得住啊!所以我才一直隐忍等待,等到时机成熟才来,这样大王就不会因为任用我而招来非议,我也能避免招惹祸患,不是很好吗?”元海听了非常高兴。陈元达在朝廷上忠诚正直,多次进谏,即使退朝后独自在田间除草,他的子弟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元海经常说:“你应该怕我才对,怎么反而是我怕你呢?”陈元达叩头谢恩说:“我听说,君主敬重臣子是王道,君主和臣子像朋友一样相处是霸道。我实在愚笨,没什么才能,幸亏得到陛下您像齐桓公那样礼贤下士,才让我这个小人能尽忠。从前汉世宗皇帝能够采纳汲黯的奏章,所以才能兴盛汉朝;而桀、纣杀害谏臣,幽王、厉王压制言论,所以夏商周三代才会迅速灭亡。陛下您是应运而生的圣明君主,有非常卓越的才能,能够远离商周灭亡的教训,效仿汉武帝光复汉朝的功绩,那天下百姓就万幸了,我们做臣子的也能免于灾祸。”陈元达死后,人们都为他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