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字景纯,是山西闻喜人。他爸爸郭瑗,是尚书都令史,相当于古代的秘书长。当时尚书杜预对一些典籍做过增删改动,郭瑗多次指出他的错误,以正直著称。最后做到建平太守就去世了。郭璞从小就喜欢研究经书,学识渊博,很有才华,但是不太会说话,他的辞赋在当时可是数一数二的。他特别喜欢研究古代文字和奇特的文字,对阴阳五行、天文历法也很精通。
那时候,有个叫郭公的人,在河东居住,精通占卜,郭璞就拜他为师学习。郭公把《青囊中书》九卷都传给了他。从此,郭璞就彻底掌握了五行、天文、占卜的各种知识,能预测灾祸,化解危机,无所不能,就连京房、管辂那样的著名占卜家也比不上他。郭璞的学生赵载曾经偷看过《青囊书》,还没来得及看完,书就被烧掉了。
东晋惠帝的时候,河东地区开始不太平了。郭璞占卜后,扔下卜筮的竹签,叹了口气说:“唉!老百姓要被外族杀害,家园要变成荒凉的景象啊!”于是,他就暗中联系亲戚朋友和几十家有交情的人家,打算一起搬到东南地区避难。他们到了将军赵固那里,碰巧赵固的坐骑良马死了,赵固很心疼,心情不好,就不见客人。郭璞到了赵固家门口,门卫不让他进去。郭璞说:“我能救活你的马。”门卫吓了一跳,赶紧进去报告赵固。赵固赶紧出来,说:“先生您能救活我的马吗?”郭璞说:“需要二三十个强壮的汉子,都拿着长竿,往东走三十里,那里有个小山丘,有树林和庙宇,你们就用竿子在那儿敲打,应该能找到一样东西,赶紧拿回来。有了这个东西,马就能活了。”赵固按照郭璞说的去做,果然找到了一样东西,长得像猴子,拿了回来。这个东西一看到死马,就对着马鼻子吹气。一会儿工夫,马就站起来了,还兴奋地嘶鸣,能吃东西了,那个像猴子的东西也不见了。赵固觉得很神奇,就重金酬谢了郭璞。
到了庐江,太守胡孟康被丞相叫去当军谘祭酒这个官职。当时江淮地区一片歌舞升平,孟康还挺享受这安逸的生活,压根儿不想南下赴任。有个叫璞的人给他算了一卦,说“败”。孟康压根不信。璞想赶紧催着他走,可他舍不得自己家里的一个丫鬟,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办法。于是,他拿了三斗小豆子,在孟康家周围撒了一圈。第二天早上,孟康发现好几千穿红衣服的人把他家围了个水泄不通,仔细一看,那些人又消失了,孟康吓坏了,赶紧请璞给他算卦。
璞说:“你家不适合留着这个丫鬟,最好把她送到东南方向二十里外卖掉,千万别跟人家讨价还价,这样就能把这个灾祸消除了。”孟康听信了,璞暗中派人以低价买下了这个丫鬟。然后,他又作法写了个符咒扔进井里,那些穿红衣服的人都被反绑着,一个个跳进井里去了。孟康高兴坏了。璞带着那个丫鬟走了。过了几十天,庐江城就被攻破了。
璞先生过了长江之后,宣城太守殷祐把他请来当参军。那时候,出现了一只像水牛一样大的灰色动物,腿又短又粗,脚像大象,胸前和尾巴上都是白色的,力气很大但是很笨拙,它来到城下,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殷祐就派人偷偷地去抓它,然后让璞先生占卜,卜出来的卦是《遯》之《蛊》。卦辞是这么说的:“《艮》卦的形态连接着《乾》卦,说明这动物体型巨大;它像山里潜伏的动物,不是犀牛也不是猛兽;它和鬼怪一样,精气神在午时(指中午)最为旺盛;按理说它应该归为禽类,但两种神灵都不允许它存在;最后它受了一次攻击,就回到了它原来的栖息地。” 按照卦辞来解释,这动物就是驴鼠。占卜的结果很准,埋伏的人用戟刺它,刺进去一尺多深,它就跑了,再也没看见。
郡里的官员向神庙报告这件事,请求杀了它。巫师说:“庙里的神灵不高兴了,说:‘这是共阝亭驴山君鼠,奉命去荆山,暂时路过这里,不要去招惹它。’” 这占卜的准确性真是太神奇了!后来殷祐调任石头督护,璞先生又跟着他去了。
有一次,延陵出现了一种鼯鼠,璞先生占卜后说:“这预示着郡的东边会有个想要称霸的妖人,不久后他自己就会死掉。之后还会长出一棵妖树,看起来像祥瑞,但实际上不是,它是一种有毒的辛螫之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东南数百里内一定会有叛乱发生,时间大约在明年。” 果然,无锡县突然长出了四棵交枝生长的茱萸树,就像连理枝一样,那一年吴兴太守袁琇就被杀了。有人问璞先生这件事,璞先生说:“卯爻发动而损伤金气,这树木不按常理生长,所以才会导致灾祸。”
王导非常看重璞先生的才能,让他参与自己的军事事务。有一次,王导让璞先生给自己占卜,璞先生说:“您将会有雷击的灾祸,您可以驾车往西走几十里,找到一棵柏树,砍断一段和您身高一样的树干,放在您的卧室里,灾祸就可以消除了。”王导按照他的话去做。过了几天,果然遭遇了雷击,而那棵柏树也被劈得粉碎了。
话说元帝刚到建邺当地方官的时候,他让郭璞给他占卜。结果卜卦得到《咸》卦的《井》爻。郭璞就说:“东北方向,郡县名字里带‘武’字的地方,会出土铜铎,这是接受天命的重要标志。西南方向,郡名字里带‘阳’字的地方,井水会沸腾。” 后来还真应验了!晋陵郡武进县的农民在地里挖出了五枚铜铎,历阳县的井水也沸腾了,好几天才停下来。
后来元帝当上了晋王,他又让郭璞占卜。这次卜卦得到《豫》卦的《睽》爻。郭璞说:“会稽郡会出土一口钟,预示着成功,钟上会有铭文,应该是在人家的井泥里找到。卦辞里说‘先王用音乐来崇尚德行,殷勤地祭祀上天’就是这个意思。” 果不其然,元帝即位后,太兴年间,会稽郡剡县的人真的在井里找到一口钟!这口钟长七寸二分,口径四寸半,上面刻着十八个古文字,写着“会稽岳命”,其他的字当时的人都不认识。
郭璞解释说:“帝王的统治,必定有象征天命的吉兆,能够沟通天地人的心意,与神灵相契合,才能说是真正地受命于天。你看,五枚铜铎在晋陵出土,预示着元帝的号令开启;一口古钟在会稽出土,预示着元帝的功业告成。这些祥瑞都一一对应,出现的地方也都在特定方位,这难道不是很神奇吗!铜铎发出声音,古钟象征着某种征兆,这些器物数量的出现,都一一对应着现实发生的事情,天人之间的感应,确实值得我们仔细观察啊!” 元帝对郭璞的占卜非常重视。
郭璞还写了一篇《江赋》,文章气势磅礴,受到世人的称赞。后来他又写了《南郊赋》,元帝看了非常高兴,就把他提升为著作佐郎。当时,阴阳错乱,刑罚案件也很多,郭璞就上书皇帝说:
我听说,《春秋》的义理,重视根本和开端,所以要根据季节的开合来观察天象,以此来彰显天人之间的联系,预示吉凶的征兆。我虽然见识浅薄,还是根据年初的占卜,粗略地进行了一些预测,卦象是《解》卦的《既济》之象。仔细分析卦象,正值春天木气旺盛,龙德降临的时候,却出现了废弃的水气,而且阳气尚未舒展,阴气仍然积聚,《坎》卦是刑狱的象征,卦象变化,变成《坎》加《离》,象征着光明被遮蔽。从义理上推断,都是刑狱案件繁多,法理不通畅的征兆。
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太白星蚀月。月亮属《坎》,是阴气的聚集之处,它能照察幽微的情感,辅助太阳运行。太白星是金星,它来侵犯月亮,天意好像在说刑法失衡,自己破坏了法治的根本。我的学问粗浅,不了解内政,只是根据卦象推测,不敢有所隐瞒。再说,从去年秋天以来,大雨连绵不断,跨越了新年,虽然说是金家涉火的好兆头,但也说明刑狱案件充斥,怨气冲天。建兴四年十二月,丞相令史淳于伯在市集处死,血流逆行,长标直立。淳于伯不过是个小人,即使罪行未经完全确认,又怎么能够感动天地,造成如此怪异的现象呢?
皇上上天保佑金家,慈爱陛下,屡屡出现灾异,殷切关怀永无止境。陛下应该谨慎自省,以回应天谴。上天的惩罚,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不然,恐怕将来一定会出现持续干旱或暴雨的灾害,山崩地裂、日蚀月食等异常现象,以及凶残暴戾的妖邪,只会增加陛下日夜操劳的负担。
我仔细查阅了以前的典籍,《尚书》里记载了五种辅佐君王的策略,《京房易传》里也讲到消灾解难的方法,所以说,能根据过错吸取教训就能得到好的结果,遇到异常情况就能改进政务。就像树木不生长在庭院里,太戊就不会兴盛;野鸡不鸣叫在鼎上,武丁就不会成为受人敬仰的祖先。 所以说,谨慎小心才能得到福报,怠慢骄傲就会招来祸患,这是自然规律,绝对不能忽视。
我查阅了《解卦》,上面说:“君子应该宽恕别人的过错和罪行。”《既济卦》则说:“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祸患并提前预防。”我认为,应该发布一道充满哀怜和体恤的诏书,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清除一切过失,广施恩惠,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民感受到国家的关怀和抚育,让那些不顺畅的局面随着和煦的春风而逐渐好转。这也是根据当时的形势来采取措施,利用疏通和调和的方法来取得成功。
皇上,我仔细观察,您英明仁慈,这是您的天性,上天保佑您,让您拥有广阔的疆土,您重振了衰落的国家,开拓了祖先未曾征服的疆域,祥瑞频现,人神都为您的统治献计献策,顺应天意,顺应时势,本来应该万事大吉。可是,皇上您即位以来,中兴盛世还没真正到来,虽然您日理万机,辛劳过度,但您的恩泽还没惠及百姓,您的教化还没传遍天下,君臣之间关系还不够和谐,百姓生活还不够安定,《鸿雁》那样的赞歌还没出现,歌颂太平盛世的歌曲也没人创作,这是为什么呢?您推行仁政的决心还没充分展现,而严刑峻法的风气却已经盛行;您治理国家的宏伟蓝图还没实施,而改变法令的举动却屡屡发生。法律法规朝令夕改,百姓就会无所适从;官职频繁变动,就会滋生贪婪之心;官吏办事不认真,就会导致错误的政策;奖惩不明确,就会让善恶不分,这些都是当国之君应该谨慎小心的啊!我替皇上您感到惋惜。
即使像曹参那样地位不高的人,都能遵循盖公的教诲,凭借清正廉洁来安定社会,宽容待人,以德化民,他的美名流传至今。汉朝的中宗皇帝,聪明睿智,果断决绝,可以说是位好皇帝,但他过分注重刑法,损害了他的德行。《老子》说,礼仪是忠诚和信义的基础,更何况刑法只是礼仪的糟粕呢! “无为而治”、“不言而教”,这本来就是您所秉持的治国理念啊! 难道只有古代圣贤才以尧舜为榜样吗?所以,我斗胆直言,毫不隐瞒我的想法。如果我的话能被采纳,或许能对国家有所裨益;如果我的话不被采纳,也能体现您虚心纳谏的胸襟。希望皇上您能认真考虑我的建议,仔细审查我的奏章。
奏章上呈后,皇上恩准了我的请求。
后来有一天,出现了黑气,我又上奏了一道疏章:
我这个人愚钝,最近冒昧地向皇上进言,皇上您没有嫌弃我胡言乱语,还批阅了我的奏章。读到圣旨后,我既高兴又害怕,心情复杂得很。我之前说过,太阳还没升起,阴气还很重,《坎卦》是刑狱的象征,现在阴气未散,又出现太阳异象,这就像《坎卦》加上了《离卦》,象征着光明被遮蔽,我担心将来会有灾祸发生。
这个月四号,太阳升起六七丈高的时候,光芒暗淡,颜色通红,太阳中间还有个东西,像个鸡蛋那么大,还有青黑色的气体互相碰撞,过了很久才散去。这可是在正月初,阳气最盛的月份,太阳却处于癸亥(阴历)全阴的位置,出现这种异象,大概是因为皇上您对上天的敬畏之心不够明显,对阴阳消长的规律没有充分理解造成的。从我上奏章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就发生了这种异象,更加证明上天体恤皇上您一片恳切之心啊!
去年年底,太白星蚀月,今年年初,太阳又出现异象。前后不到几个月,大灾难接踵而至。日月都出现了异常,这足以警示我们,天高地厚,上天的鉴察无所不在啊!古时候,宋景公行善,荧惑星就退了;光武帝平定叛乱,河水就结冰了。这些都说明天人和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就像影子和形体一样相互对应。如果用德政回应,就会有吉祥降临;如果怠慢敷衍,就会有灾祸发生。皇上您应该恭敬地接受上天的警告,敬畏上天的愤怒,施以广大的恩德,协调阴阳的和谐,这样才能顺应天意,平息各种非议。
我听说,一个人运气好不代表国家运气好。大赦不宜频繁,这正如圣旨所说。我愚钝地认为,子产铸造刑书,虽然不是最好的治国方法,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弥补弊端。现在的情况也一样,需要大赦天下,这符合当时的形势,也是圣人所推崇的。这是国家安定的关键,我一个小臣实在不敢妄加干预。如今圣上英明睿智,正想着如何更好地治理国家,广开言路,倾听民意,更何况我蒙受恩宠,在朝廷供职,更应该竭尽所能,献上我的建议!
过了不久,璞被提升为尚书郎。他多次进言,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对朝廷帮助很大。明帝还在东宫的时候,就和温峤、庾亮交好,璞也因为才学出众,和温峤、庾亮齐名,当时的人都称赞他。但是,他的性格比较轻率,不注重仪表,喜欢喝酒和寻欢作乐,有时候甚至过分。著作郎干宝经常劝诫他说:“这可不是长久之计啊!”璞却说:“我受到的恩惠有限,总是担心用不上,你却担心我沉迷酒色吗!”
璞很喜欢卜筮(占卜问卦),很多达官贵人都笑话他。他又觉得自己才能很高,官位却很低,于是写了一篇《客傲》,文章里写道:
《客傲》
璞对郭生说:“美玉以占有全城为宝,士人以成名立业为贤。月亮不会随意照耀,兰花也不会无缘无故地鲜艳。您现在已经从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得到朝廷的恩宠,像扶摇直上的雄鹰一样展翅高飞,像在清澈的江水中洗涤鳞片一样,却名声不扬,价值不高。您在显达和衰败之间徘徊,在龙和鱼之间左右为难,前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退隐又不甘心默默无闻,没有隐士的超然脱俗,却效仿严子陵的高洁,只是徒劳地钻研经书,模仿《洞林》和《连山》的卦象,这还有什么意义呢!攀龙附凤,却不能飞黄腾达,这以前可是从未听说过的啊!”
郭生听了哈哈大笑说:“麻雀怎么能和它那巨大的翅膀相比呢?井底之蛙又怎么能衡量大海的广阔呢?不过,我还是想消除您的疑惑,问问您还没明白的地方,可以吗?”
话说那会儿,天下大乱,天象异常,皇朝气运衰落,疆土收缩到淮河、黄海一带。 可就在这时,皇上圣明,天下人才纷纷涌现,就像邓林那样人才济济,又像大海那样汇聚了无数英才。 不用四处寻找,也不用重金招揽,全国各地有才能的人都聚集到朝廷来了。这哪里只是像刘邦那样丰沛的英雄,或者像诸葛亮那样南阳的豪杰啊!
昆吾宝剑锋利无比,英才俊杰纷纷涌现,就像上好的木材和兰草一样,竞相生长,争先恐后地展现才华。他们的吟诵声盖过了伐木声,他们的才华比拔茅草还要多得多。 所以,这会儿啊,连山里都没什么隐士了,大家都忙着为朝廷效力,根本没时间去砍柴烧火,哪还顾得上挑拣柴火啊!
“乃者地维中绝,乾光坠采,皇运暂回,廓祚淮海。龙德时乘,群才云骇,蔼若邓林之会逸翰,烂若溟海之纳奔涛,不烦咨嗟之访,不假蒲帛之招,羁九有之奇骏,咸总之于一朝,岂惟丰沛之英,南阳之豪!”
哎,你看那些藏在深山老林里的泉水,它可不管天上那些五彩缤纷的云霞;你看那些晶莹剔透的冰块,它也不羡慕太阳的温暖。那些光芒四射的东西,其实也未必就想要像沧浪之水那样深邃,像秋天的阳光那样闪耀啊! 九五之尊的皇帝,他的地位虽然高高在上,但也要经历兴衰荣辱;龙津的流水,虽然奔腾不息,却也时而平静时而汹涌。那些小小的蚯蚓和蛾子,因为能力有限,最终只能枯萎死去;而蟒蛇却凭借着强大的力量,肆意妄为。
就像那些价值连城的宝物,往往藏在粗布口袋里;那些艳丽的三秀花,最终也会因为过于鲜艳而凋谢。香味到底好不好闻?价值到底有多高?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说,不要被外物所迷惑,也不要被世俗所污染,保持内心的纯净,即使外表看起来很普通也没关系。外表破败了,内心反而会更加强大;行为粗糙了,反而更容易成名。那些身体完好的人,反而成了祭祀的牺牲品;而那些独来独往的人,却并不孤独。那些傲视世俗的人,反而得不到快乐;那些默默感悟的人,也未必能参透人生的奥妙。所以,不要因为追求外物而迷失了自我,不要因为外界的干扰而丧失了智慧。
不需要山洞的隐蔽才能获得平静,不需要江湖的漂泊才能放浪形骸。深奥的智慧不需要用来应对外界的变化,洞察秋毫的眼光也不需要用来炫耀自己的聪明。不要执着于物我之分,不要纠结于是非对错。“忘掉”自己的想法,并非真的忘记了,而是在内心深处获得了真正的满足。把世间万物都归于虚无缥缈,把各种各样的差异都归于同一个本源。不要为早逝而悲伤,也不要为长寿而欣喜;不要因为强大而自傲,也不要因为渺小而自卑。蚊子的眼泪与天地同在,蜉蝣的生命与大椿一样漫长。
你看,一开一合,是阴阳变化的规律;一冲一溢,是宇宙运行的节律。寒暑交替,万物兴衰,这都是自然界的规律。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秋天万物萧瑟凋零,这都是自然界的规律。你看那青翠的山峦,那威武的龙豹,那矫健的骏狼,那短促的日光,都是自然界的景象。所以说,这广阔的大地,是悲欢离合的舞台;而这翩翩起舞的蝴蝶,是万物变化的象征啊!
喜欢黎黄钟的清音的人,就不会在意蟪蛄的鸣叫;能欣赏云台山壮丽景色的人,一定会沉浸在欢乐之中。即使是边跳舞边采摘荠菜,抱着美玉却叹息着怀才不遇,这些外在的因素,都无法影响他内心的平静,让他在音乐中获得快乐。 总是在感叹人生的起起伏伏,怎么能说这样的人是快乐的呢?就像庄子在漆园悠闲自得,老莱子在山林里嬉戏,严平在闹市中保持平静,梅福隐居在平民百姓中,梁鸿吟诗歌啸,隐居避世,焦仲卿困顿潦倒,阮籍醉酒放浪,翟公隐姓埋名,来去匆匆。我做不到像他们那样超脱,所以只能静静地把玩着这些棋子和骨头。
永昌元年,皇孙出生了,璞上书说:
有作为的君主从来不会掉以轻心,乱世的君主从来不会自以为安稳。所以,能够居安思危的,是夏商周三代兴盛的原因;而自以为安稳的,是秦汉三国衰亡的原因。因此,古代的贤明君主都广泛接纳忠言逆耳之言,来纠正自己的过失;重视那些直言不讳的批评,用来改正自己的错误。甚至听到一句好话就立刻拜谢,看到劝诫就感到害怕。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偏私自己,以天下为己任,处事公正。我私下认为,陛下天命所归,功勋卓著,但是中兴的景象还不巩固,圣明的风气还没有完全形成,大概是因为法令太严厉,刑罚太残酷。 水太清了就没有鱼,政令太严苛了就会使民心离散,这是自然规律。
我上奏说,现在监狱里关满了人,阴阳失调,从八卦的道理来看,应该趁着郊祀祭天的时候大赦天下,清除掉这些不好的东西。不然的话,将来肯定会有日食、暴雨等灾害,地震、山崩等灾变,以及各种妖魔鬼怪作乱。果然,一个月后,就发生了日食。从去年秋天开始,各地都下了暴雨,洪水泛滥,庄稼颗粒无收。我还听说吴兴郡又有人要造反,各种不好的预兆越来越明显,我心里非常不安。
这段时间,赋税越来越重,监狱里关押的人越来越多,老百姓苦不堪言,很多人想造反,小人更是愚昧又奸险,互相煽动蛊惑。虽然目前还没有到那种地步,但我们不能不防备。根据《洪范传》记载,君王的德行有亏损就会发生日食,百姓怨气冲天就会发生洪水,阴气聚集就会导致下克上。这些细微的道理,其实已经在现实中体现出来了。如果我的预言不幸应验,那陛下您也会因此担忧。
现在皇孙刚刚出生,这是上天赐予的福气,老百姓都盼望着陛下恩泽天下。而且今年是午年,五行属火,金家忌讳火,所以现在正是施恩布德的好时机,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消除火气,避免灾难的发生。陛下您应该顺应天意,体恤民情,趁着皇孙降生的喜庆,大赦天下。之后再严明赏罚,整顿官吏,这样才能顺应天意,安抚民心,百姓才能幸免于难,吉祥的景象才能出现。
我今天所奏请的这些,您一时之间可能难以采纳,但时间长了,您就会明白我的忠心。如果我的建议符合天意,希望陛下不要因为我的身份而否定我的建议。我说话坦诚,陛下采纳我的建议,恰恰能体现出君主英明、臣子正直的道理。
奏章上交后,皇帝就批准了,随即下令大赦天下,改元。
话说有个叫任谷的阳城人,有一天在地里干活儿,歇息在树底下,突然来了个穿羽衣的人,强暴了他。完事儿之后,那人就不见了。后来任谷怀孕了,到了快要生的时候,那个穿羽衣的人又出现了,拿刀在他下体划了一刀,生出来一条蛇,然后就走了。任谷因此成了太监。
后来,任谷跑到京城去,上书给皇帝,说自己有道术。皇帝把他留在宫里。 这时候,有个叫璞的人上奏章说:“任谷这事儿太邪乎了,没道理啊!陛下您英明神武,想了解情况,把他弄进宫里,好吃好喝地供着。我听说治理国家要以礼法为准绳,没听说过用奇奇怪怪的事情来治理国家的。国家听取的应该是百姓的意见,这样上天才会降下祥瑞。陛下您平时为人谨慎正直,做事都按照规矩来。根据《周礼》的记载,穿奇装异服的怪人不能进宫,何况任谷比那些怪人还邪乎,居然能进到讲学的地方,靠近宫殿,这简直是玷污了圣上,扰乱了朝纲!我私下觉得这事儿很不妥当。
如果陛下您觉得任谷是神灵附体,那也应该敬而远之。神灵都是聪明正直的,要以人的礼仪来对待。如果陛下您觉得任谷是妖言惑众,装神弄鬼,那就应该把他赶到边远地区去,不应该让他靠近皇宫。如果陛下您觉得任谷是上天警示,是国家将要发生灾祸的预兆,那也应该自身反省,修身齐家,来消除灾祸,而不是让任谷安安稳稳地待着,让他继续作妖。我认为这世间阴阳变化莫测,各种妖魔鬼怪都会兴风作浪。希望陛下采纳我的建议,把任谷赶出去。我虽然能力有限,担任史官的职务,但不敢忘记秉笔直书,只以正义为准绳。”
后来元帝死了,任谷就逃跑了。
郭璞他妈去世了,他辞了官,选了个地方在暨阳给他母亲下葬,离水大概一百步远。有人说离水太近了不好,郭璞说:“这地方很快就会变成陆地。”结果后来河沙淤积,墓地周围几十里地都变成了良田。没过多久,王敦就重用郭璞,让他当记室参军。那时候颍川人陈述是大将军的幕僚,名声很好,深受王敦器重,没多久就死了。郭璞哭得很伤心,一边哭一边说:“嗣祖啊,嗣祖啊,谁能知道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呢!”没过多久,王敦就造反了。
那时明帝登基才一年多,还没改年号,偏偏火星又停留在房宿(星宿名)。郭璞正好回家休息,皇帝就派使者带着手诏去问他情况。正好暨阳县又上报说看见了赤乌(传说中的神鸟)。郭璞就上书请求改元大赦天下,具体内容就不多说了。有一次郭璞给别人葬丧,皇帝微服私访去看,就问主人为什么用“龙角”这种葬法,说这种方法会灭族的。主人说:“郭璞说这是‘葬龙’之法,三年内就能得到天子赏识!”皇帝问:“得到天子?什么意思?”主人说:“能得到天子的询问啊!”皇帝觉得很奇怪。
郭璞和桓彝关系很好,桓彝经常去看他。有时候正赶上郭璞在老婆那儿,桓彝也直接就进去了。郭璞就说:“你要是来,其他地方都可以直接进去,就是别到厕所里来找我!不然,客人都要倒霉!”后来桓彝喝醉了去找郭璞,正好赶上郭璞在厕所,桓彝就偷偷地看,看见郭璞光着身子披头散发,嘴里衔着刀,正在煮东西吃。郭璞看见桓彝了,捂着胸口吓了一跳,说:“我总是嘱咐你別来,你偏偏还这样!这不仅会害了我,你也会倒霉的!这是天意,又能怪谁呢!”最后,郭璞躲过了王敦的祸乱,桓彝也死在了苏峻的叛乱中。
王敦要造反了,温峤和庾亮就让郭璞占卜一下。郭璞支支吾吾,拿不定主意。温峤和庾亮又让他占卜一下他们自己的吉凶,郭璞说:“大吉!”温峤他们出来以后,互相说:“郭璞占卜王敦的吉凶说不准,是因为他不敢说实话,可能是上天要灭了王敦。现在我们和朝廷一起做大事,而郭璞说我们大吉,说明这件事一定能成功!”于是他们就劝皇上讨伐王敦。
一开始,郭璞经常说“杀我的人姓崇”,结果后来真的有个姓崇的人在王敦面前告发郭璞。王敦快要起兵了,又让郭璞占卜。郭璞说:“不会成功。”王敦更加怀疑郭璞劝温峤和庾亮造反,又听说卦象不好,就问郭璞:“你再占卜一下我还能活多久?”郭璞回答说:“我刚才占卜过,您要是起兵,灾祸很快就会来。如果您留在武昌,寿命就不可预测了。”王敦勃然大怒:“你还能活多久?”郭璞说:“我的命今天中午就要结束了。”王敦大怒,抓了郭璞,押到南冈斩首。
郭璞临刑前,问行刑的人要把他带到哪里去。行刑的人说:“南冈。”郭璞说:“一定是在双柏树下。”到了那里,果然如此。他又说:“这棵树上一定有个很大的喜鹊窝。”大家找了半天没找到。郭璞又让他们再仔细找找,结果果然在树枝间发现了一个很大的喜鹊窝,密密的树叶把它遮住了。早些年,郭璞在东晋刚建立的时候,路过越城,偶然遇到一个人,那个人叫出了他的名字,然后郭璞把自己的裤子和衣服送给了他。那个人推辞不接受,郭璞说:“你就拿着吧,以后你会明白的。”那个人就收下了然后离开了。现在行刑的人,正是当年那个人。当时郭璞四十九岁。后来王敦被平定后,朝廷追赠郭璞为弘农太守。
一开始啊,庾翼小时候就让郭璞给他算过命,算完卦,郭璞说:“建元年号的末尾,丘山会倾倒;长顺年号的开始,你的子孙会凋零。”后来康帝登基,要改年号为建元,有人就提醒庾冰说:“你忘了郭先生的话吗?丘山这个地名,这个年号不合适啊!”庾冰听了,心里又气又悔,唉声叹气。结果康帝驾崩了,何充又把年号改成了永和,庾翼这才感叹道:“天意真是微妙啊,竟然会这样!长顺,就是永和啊,我总算躲过去了!” 那一年,庾翼就去世了。
庾冰呢,又让郭璞给他算后代的命运,算完卦,郭璞说:“你的儿子们都会显贵,但是,会有个白色的龙啊,这是凶兆啊!如果墓碑上生金,那是庾氏的大忌!”后来,庾冰的儿子庾蕴当上了广州刺史,他妾室的房间里突然出现了一只刚出生的小白狗,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他妾室特别喜欢,偷偷藏着,不让庾蕴知道。小狗越长越大,庾蕴进屋,一看这狗,眉清目秀的,身子又长又瘦,跟普通的狗不一样,庾蕴觉得很奇怪。正要出门,大家一起看的时候,狗突然不见了。庾蕴感慨地说:“大概就是那白龙吧!庾氏的灾难要来了!” 果然,后来墓碑上生了金子。没多久,庾氏就被桓温灭族了,跟郭璞算的卦一模一样。郭璞算卦的准确性,都是这个样子的。
郭璞前后写下了六十多件算卦的记录,取名为《洞林》。他还收集整理了京房、费长房等人的卜筮要诀,又自己写了十篇《新林》和一篇《卜韵》。他还注释了《尔雅》,另外还写了《音义》、《图谱》。此外,他还注释了《三苍》、《方言》、《穆天子传》、《山海经》,以及《楚辞》、《子虚赋》、《上林赋》等等,总共几十万字,这些著作都流传了下来。他写的诗赋、诔文、颂文,也多达几万字。他的儿子郭骜,官做到临贺太守。
葛洪,字稚川,是丹阳句容人。他祖上是吴国的鸿胪寺官员。他爸爸葛悌,吴国灭亡后投奔晋朝,当上了邵陵太守。葛洪从小就爱学习,家里穷,他亲自砍柴去换纸笔,晚上就看书学习,所以后来在儒学方面很有名气。他这个人欲望很少,没有什么爱好,连棋都不会下,更别说那些纸牌游戏了。为人比较木讷,不追求名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很少和人交往。有一次在余杭的山上,他遇到了何幼道和郭文举,只是互相看了一眼,谁也没说话。有时候为了找书问问题,不远千里跋山涉水,一定要找到,所以他读了很多书,尤其喜欢研究神仙养生之道。他的祖爷爷葛玄,是吴国时期学道成仙的人,号称葛仙公,把炼丹的秘诀传给了他的弟子郑隐。葛洪就跟着郑隐学习,完全掌握了炼丹的技巧。后来他又拜南海太守鲍玄为师。鲍玄也精通内学,能预测未来,看到葛洪很有潜力,就把女儿嫁给了他。葛洪继承了鲍玄的学业,还广泛学习医术,他写的所有文章,都非常严谨,而且文笔很好。
太安年间,石冰造反,吴兴太守顾秘被任命为义军都督,和周玘等人一起起兵讨伐石冰。顾秘任命葛洪为将兵都尉,率兵攻打石冰的军队,打败了他们,葛洪被升为伏波将军。石冰平叛后,葛洪不计较功劳赏赐,直接去了洛阳,想找一些奇书来丰富自己的学识。
洪先生看到天下大乱,想跑到南方避避难,于是就去投奔广州刺史嵇含,想在他手下做事。结果嵇含被害了,他就搁置了南下的计划好多年,朝廷的征召命令一个都没回应。后来他回到家乡,各种礼聘他都拒绝了。等到元帝当了丞相,才把他请去当幕僚。因为平定叛乱有功,他被封为关内侯。咸和年间刚开始的时候,司徒导又请他去当州主簿,后来又升迁为司徒掾,再后来又升到谘议参军。
干宝跟洪先生关系特别好,觉得洪先生的才华足以胜任国史的工作,就推荐他当散骑常侍,兼任大著作的官职。但是洪先生坚决推辞,没答应。因为他年纪大了,想炼丹求长寿,听说交趾那边出产丹砂,就请求朝廷让他去当句屚县令。皇帝觉得洪先生官位很高,不同意。洪先生说:“我不是想升官,我就是想弄到丹砂炼丹。”皇帝这才同意了。洪先生于是带着儿子侄子一起出发。到了广州,刺史邓岳把他留了下来,不让他走,洪先生只好在罗浮山炼丹。邓岳上表推荐他当东官太守,他又拒绝了。邓岳就让洪先生的侄子当记室参军。他在山上住了好多年,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一直没停止著书立说。他自己在书里写序说:
我这个人啊,天生就不是什么有进取心的人,反而喜欢清闲自在的生活。就算我有翅膀,能飞上九霄云外;就算我能跑得飞快,能追上风,追上景物,我还是想跟麻雀一起栖息,跟瘸驴一起同行。更何况,老天爷只给了我普普通通的翅膀,又给了我笨拙的双腿呢?我自己清楚自己的能力,做不到的事就罢了,又怎么会强求自己像苍蝇一样想飞上天,像瘸腿的鳖一样去追兔子呢?又怎么会打扮丑女人想得到美男的夸赞,拿沙石去和肆换黄金呢?你想想看,个子矮小的人想追上夸父的脚步,这本身就是个笑话;瘦弱的人想举起大鼎,秦国人就会把他的筋都挑断。所以啊,我早就放弃了荣华富贵的追求,心甘情愿地过着清贫的生活,粗茶淡饭也能吃出山珍海味的味道,简陋的茅屋也能感受到富丽堂皇的快乐。因此,达官贵人家的门,我连靠近都不想;而那些有见识的人,就算路途再遥远,也一定会来拜访我。
我读过不少奇书,但大多是隐晦难懂的语句,很难一下子就理解透彻,如果不是特别精通,根本就研究不出来;如果不是非常勤奋,也看不完。
修道的人,真正博学多识的很少,而胡说八道的却很多。现在总有些人想学习修道,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心里有很多疑惑又找不到人请教。所以我写了这本书,粗略地讲解一下长生不老的道理。那些最精妙的部分,我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只是简单地概括一下,希望能给那些有志于此的人一些启发,让他们有所领悟。我可不是说,闭门造车就能彻底参透宇宙奥妙,我只是把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写出来而已。世上的儒生只知道死读书,读周公孔子的书,根本不信神仙之说,不仅嘲笑,还会诽谤真正修道的人。所以,我写关于炼丹制药的书,叫做《内篇》,其他的驳难和解释,叫做《外篇》,内外篇一共一百一十六篇。虽然这本书还不够资格被收藏在名山大川,但我还是想把它珍藏起来,留给有缘人看。
自称抱朴子,所以书也叫这个名字。其他的著作,碑文、祭文、诗歌、赋,有一百卷;上奏的文书、表章,有三十卷;神仙、好官、隐士、奇闻异事的传记,每种各十卷;还抄录了《五经》、《史记》、《汉书》、诸子百家著作、各种方技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要略》一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
他知识渊博,学识深厚,在江南地区是独一无二的。著作文章之多,超过了班固和司马迁,而且精通玄妙深奥的道理,分析问题非常细致入微。后来突然给他的岳父写信说:“我要远行去拜访老师,定好日子就出发了。”岳父收到信后,慌慌张张地去给他送行。可他却一直坐着,到中午的时候,像睡着了一样去世了,岳父赶到时,已经来不及见他最后一面了。当时他八十一岁。看他脸色跟活人一样,身体也很柔软,抬进棺材时,非常轻,像一件空衣服似的,世人都说他是羽化成仙了。
史官说:葛洪(景纯)专心致志地研究经书,学识渊博,记忆力超强,各种奇书他都看过,并且能融会贯通,对过去的事情也能解释得清清楚楚;他的思想感情高雅脱俗,才华横溢;他继承了西晋的文雅风气,在南朝展现了他的雄辩才华,是中兴时期才学大家的代表人物。可是,那些谈论怪力乱神、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的人,一旦技艺练成,反而会变得低贱,前人已经留下教训了,我鄙视这种做法。葛洪探究天命,推测过去,预知未来,在古代图谶和古籍中都有体现。但他一生仕途不顺,社会地位不高,只是默默地写下《客傲》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这也是他技艺练成后带来的不幸啊!至于人的生死寿夭,本来就由自然决定,即使能推算吉凶祸福,也不能完全依赖那些厌胜之术,命中注定的事情,必然不会改变。他应该安安心心过日子,顺其自然,又何必像这样,整天提心吊胆,在那些阴暗的地方东奔西跑呢?他晚年虽然直言进谏,却没能阻止王敦的叛乱;刚开始他聪明地躲过了“山宗”的阴谋,最终却死在了这个阴谋上。孔子说过“攻乎异端之害也已”,真是令人悲痛啊!
谢安从小就束发从师,年老了也不觉得疲倦。他博览群书,掌握了历代的典籍;他研究神仙的修炼方法,探究炼丹的奥秘。他看轻功名利禄,放弃了各种杂学,看轻珍宝,而珍惜时间,修身养性,超脱世外,这才是养生的最佳途径啊!
话说这景纯啊,天生聪慧,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他熟读鸟类图鉴,对龟甲卜辞也研究得很透彻。可惜啊,他偏偏赶上了国家动乱,因此遭受了不幸,身陷囹圄。 想想稚川先生,虽然清贫,却能安贫乐道,过得自在逍遥。景纯先生的才华和品德,就像范仲淹一样,值得后人永远歌颂和学习。
“赞曰:景纯通秀,夙振宏材。沈研鸟册,洞晓龟枚。” 这说的就是他,景纯,天资聪颖,早早就显露出了杰出的才能,潜心研究鸟类图谱,对龟甲占卜之术也理解得非常透彻。
“匪宁国衅,坐致身灾。稚川优洽,贫而乐道。” 唉,可惜啊,不是他个人有什么过错,而是因为国家动乱,才让他遭受了灾难。反观稚川先生,生活虽然清苦,却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安贫乐道,这境界可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
“载范斯文,永传洪藻。” 他的文采和品德,如同范仲淹先生一样,将会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 这才是真正的名垂青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