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皇帝,名叫聃,字彭子,是康帝的儿子。建元二年九月丙申日,他被立为皇太子。戊戌日,康帝驾崩了。己亥日,太子即位当了皇帝,那时候他才两岁。朝廷大赦天下,尊皇后为皇太后。壬寅日,皇太后临朝听政,开始摄政。冬天十月乙丑日,把康帝葬在了崇平陵。十一月庚辰日,车骑将军庾冰去世了。

永和元年正月初一甲戌日,皇太后在太极殿设了白纱帷帐,抱着小皇帝出来临朝视事。然后改元。甲申日,晋升镇军将军、武陵王晞为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同时任命镇军将军顾众为尚书右仆射。夏天四月壬戌日,朝廷下诏书让会稽王昱负责处理尚书六条事务。五月戊寅日,举行大规模的祈雨仪式。尚书令、金紫光禄大夫、建安伯诸葛恢去世了。六月癸亥日,发生了地震。秋天七月庚午日,持节、都督江荆司梁雍益宁七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征西将军、都亭侯庾翼去世了。庾翼的部将干瓒、戴羲等人杀了冠军将军曹据,举兵叛乱,安西司马朱焘平定了这场叛乱。八月,豫州刺史路永叛变投奔了石季龙。庚辰日,朝廷任命辅国将军、徐州刺史桓温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兼任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石季龙的将领路永驻扎在寿春。九月丙申日,皇太后下诏说:“现在老百姓很苦很累,大家一起想想办法,看看怎么才能减轻他们的负担。那些不是军国大事的常规赋税,都应该暂时停止。”冬天十二月,李势的将领爨頠前来投降。凉州牧张骏攻打焉耆,焉耆投降了。

公元多少年正月初几,那天是丙寅日,朝廷下令大赦天下。过了几天,就是己卯日,担任好多要职的何充死了,他的官职可多了,什么使持节、侍中、都督扬州诸军事、扬州刺史、骠骑将军、录尚书事、都乡侯,一口气说下来都让人记不住。

二月初几,癸丑日,朝廷任命蔡谟当司徒,还让他兼管着好几件事,什么录尚书六条事、抚军大将军,官职也相当大,他和会稽王昱一起辅佐皇帝处理政事。三月初几,丙子日,殷浩升官了,从以前的司徒左长史升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四月初一,那天是己酉日,还发生了日食。

五月初几,丙戌日,凉州牧张骏死了,他儿子张重华继承了他的位置。六月,石季龙派大将王擢袭击武街,抓了张重华的护军胡宣。石季龙又派麻秋和孙伏都去攻打金城,金城太守张冲投降了。张重华派谢艾去打麻秋,把麻秋打败了。七月,朝廷任命褚裒当征北大将军,还让他开府,官职那是相当高。十月,发生了地震。

十一月某天,辛未日,桓温带着周抚、谯王无忌、袁乔等人兴师动众去打蜀国,这仗打得可快,上奏章还没批复呢,他们就已经出发了。十二月,天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天象:一条像箭一样的云彩,从东南方向一直延伸到西北方向,长到遮天蔽日。

公元343年春天,三月,乙卯日,桓温攻打成都,打下来了!丁亥日,李势投降,益州终于平定了。与此同时,林邑的范文带兵攻陷了日南郡,还杀了太守夏侯览,简直丧心病狂,居然拿夏侯览的尸体祭天! 四月,还发生了地震,真是多事之秋啊!

蜀地的人邓定和隗文竟然举兵造反,桓温又带兵把他们给打败了,然后派益州刺史周抚去镇守彭模。 结果,丁巳日,邓定和隗文又卷土重来,占领了成都!征虏将军杨谦竟然丢下涪城跑了,跑到德阳去躲起来了。五月戊申日,朝廷晋升慕容皝为安北将军。石季龙又派他的将领石宁、麻秋等人去攻打凉州,打到了曲柳。张重华赶紧派将军牛旋去抵挡,然后退守枹罕。六月辛酉日,朝廷下令大赦天下。

七月,范文又攻陷了日南郡,这次他杀害了督护刘雄。隗文还立范贲做了皇帝,真是乱成一锅粥了!八月戊午日,张重华派大将谢艾去攻击麻秋,结果大获全胜,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一顿!九月,又发生了地震!十月乙丑日,朝廷任命张重华担任凉州刺史,还给了他大都督陇右关中诸军事、护羌校尉、大将军等一堆官职;同时,武都氐王杨初被任命为征南将军、雍州刺史、平羌校尉、仇池公,两人都加了节钺。十二月,振威护军萧敬文杀了征虏将军杨谦,攻占了涪城,还顺势拿下了巴西,打通了到汉中的道路。

公元344年四月,范文又来祸害九德郡,杀了不少人。五月,发生了大水灾。八月,朝廷晋升桓温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还封他为临贺郡公;西中郎将谢尚被任命为安西将军。九月丙申日,慕容皝死了,他儿子慕容儁继承了他的位置。十月己未日,又发生了地震!石季龙派他的将领苻健去攻打竟陵。十二月,豫章人黄韬自称孝神皇帝,拉起了一支几千人的队伍,攻打临川,结果被太守庾条给平定了。

公元330年春天正月初一,是个辛巳日,朝廷大赦天下。庚寅日,也就是几天后,发生地震了。石季龙这小子,居然胆敢在邺城称帝!

二月,征北大将军褚裒派手下大将王龛去北方打仗,结果抓住了石季龙的一个将领叫支重。到了夏天四月,益州刺史周抚和龙骧将军朱焘一起打败了范贲,益州也平定了。朝廷封周抚为建城公,还给慕容隽加官进爵,封他为大将军,让他管幽州和平州,还给了他大单于和燕王的称号,真是风光无限!征西大将军桓温派滕畯去讨伐范文,结果却被范文打败了。 这石季龙也命不久矣,死了!他儿子接了他的班,继续当他的皇帝。

五月,石遵把石世给废了,自己当了皇帝。六月,桓温带兵驻扎在安陆,派兵去打河北。石遵手下的扬州刺史王浃,带着寿阳投降了桓温。到了秋天七月,褚裒的军队推进到彭城,派王龛、李迈还有石遵手下的李农打了一仗,结果咱们军队输了,王龛还被李农抓了,李迈战死了。八月,褚裒只好退兵到广陵,西中郎将陈逵把寿春城给烧了,然后逃跑了。梁州刺史司马勋去攻打石遵的长城守军,仇池公杨初也袭击了西城,这两仗都打赢了。冬天十月,石遵的将领石遇攻打宛城,攻下来了,还抓了南阳太守郭启。司马勋的军队推进到悬钩,结果被石季龙以前的将领麻秋给挡住了,司马勋只好退回梁州。十一月丙辰日,石鉴杀了石遵,自己当了皇帝。十二月己酉日,褚裒死了,这位征战沙场的将军,走完了他的一生。朝廷任命荀羡接替褚裒的职位。

公元352年正月,皇帝上朝,因为褚裒去世,心情很不好,闷闷不乐的。 到了闰月,冉闵杀了石鉴,自己称天王,改国号为魏。石鉴的弟弟石祗在襄国也称帝了。 农历丁丑日,天上出现了彗星。农历己丑日,皇帝任命殷浩为中军将军,让他统领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五州的军事,并授予他节度权。

氐族首领苻洪派使者来投降,皇帝封他为氐王,广川郡公。 还让苻洪的儿子苻健当官,给他加了节度使的职务,让他负责河北的军事,官职是右将军,封襄国县公。 三月份,石季龙以前的将领麻秋在枋头把苻洪毒死了。 夏天五月,发了大水。庐江太守袁真攻打合肥,打下来了。 六月,石祗派他弟弟石琨去邯郸攻打冉闵的将领王泰,结果石琨兵败了。 秋天八月,辅国将军、谯王无忌去世了。苻健率领军队进入关中。 冬天十一月,冉闵包围了襄国。 十二月,皇帝罢免了司徒蔡谟的官职,把他贬为平民。 这一年,还闹了大瘟疫。

公元357年正月初几,那天日食了。过了几天,鲜卑人段龛带着青州投降了。苻健那个家伙,自称皇帝,建立了秦国。

二月某天,苻健封段龛为镇北将军,齐公。与此同时,石祗把冉闵在襄国打得大败。四月,梁州刺史司马勋带着三万步骑兵,从汉中杀进关中,跟苻健在五丈原打了一仗,结果咱们的军队输了。朝廷就给尚书令顾和加官进爵,让他当上了开府仪同三司。 这期间,刘显杀了石祗。五月,石祗手下的兖州刺史刘启从鄄城跑来投降。

七月,尚书令、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顾和死了。那天,长江水淹了石头城,好几百人被淹死了。八月,冉闵手下的豫州牧张遇带着许昌投降,被封为镇西将军。九月,峻阳陵和太阳陵塌了。皇帝穿孝服在太极殿待了三天,还派赵拔去修陵墓。

十月,打雷下雨,还闪电。十一月,石祗的将领姚弋仲和冉闵的将领魏脱都派人来投降了。苻健把姚弋仲封为车骑将军、大单于,高陵郡公;姚弋仲的儿子姚襄被封为平北将军,并州刺史,平乡县公;魏脱被封为安北将军,冀州刺史。十二月某天,桓温带着大军北伐,走到武昌就停下了。这时,石季龙以前的手下周成、高昌、乐立、李历,都带着部队投降了。

公元352年正月初八,那天发生了日食。刘显在襄国称帝,结果被冉闵打败,杀了。苻健在长安称帝。到了二月,峻平陵和崇阳陵都塌了。戊辰日,皇上连续祭祀三天,还派殿中都尉王惠去洛阳保护五座皇陵。结果镇西将军张遇在许昌造反,还让他的同伙上官恩占据了洛阳。乐弘攻打督护戴施,地点在仓垣。三月,皇上派北中郎将荀羡去淮阴镇守。苻健派另外一支军队去侵犯顺阳,被太守薛珍打败了。

四月,冉闵被慕容隽给灭了。慕容隽在中山称帝,建立燕国。安西将军谢尚带着姚襄一起跟张遇在许昌的诫桥打仗,结果朝廷军队打输了。苻健派他弟弟苻雄去袭击张遇,把张遇抓住了。七月,下了一场大雨,举行祈雨祭祀。石季龙以前的将领王擢派人来投降,皇上封他为征西将军、秦州刺史。丁酉日,皇上任命镇军大将军、武陵王晞为太宰,抚军大将军、会稽王昱为司徒,征西大将军桓温为太尉。八月,平西将军周抚在涪城讨伐萧敬文,把萧敬文杀了。冉闵的儿子冉智在邺城投降,督护戴施得到了冉闵的传国玉玺,献给了皇上。玉玺上刻着“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几个字,百官都来祝贺。

九月,冉智被他的部将马愿抓起来,投降了慕容恪。中军将军殷浩率领军队北伐,到达泗口,派河南太守戴施去守石门,荥阳太守刘<辶彖>去驻守仓垣。十月,秦州刺史王擢被苻健逼得没办法,逃到了凉州。

公元某年,正月初一,是个乙卯日,朝廷大赦天下。张重华派王擢去跟苻健的手下苻雄打仗,结果王擢打输了,军队损失惨重。同一天,皇太后和皇帝一起祭拜建平陵。三月的时候,闹旱灾。交州刺史阮敷去日南打林邑的范佛,一口气端掉了人家五十多个营垒。四月,朝廷任命谢尚当尚书仆射,官职还挺大。五月,爆发了大瘟疫。张重华又派王擢去偷袭秦州,把秦州给拿下了。杨初,就是那个仇池公,也被苻雄打败了。七月初七那一天,地震了,震耳欲聋的,跟打雷似的。八月,朝廷派河间王钦去修缮五陵。十月,殷浩带着军队到了山桑,让姚襄当先锋,结果这姚襄反了,打殷浩,殷浩丢下行李包袱,逃到谯城躲起来了。同一天,张重华死了,他儿子张耀灵继承了他的位置。可没过多久,张祚就杀了张耀灵,自己当上了凉州牧。十一月,殷浩派刘启和王彬去打姚襄,结果又打输了,姚襄直接占领了芍陂。十二月,朝廷升谢尚的官职,让他当都督,管着豫州、扬州、江西那一带的事,还让他当了豫州刺史,驻扎在历阳。

第二年正月初一,是个己酉日,皇帝上朝,因为五陵还没修好,心里一直不痛快。凉州的张祚,这小子居然称帝了!冉闵手下的将领周成造反了,从宛陵打到洛阳来了。正月初八,河南太守戴施逃到鲔渚去了。正月十四,又地震了,跟上次一样,震耳欲聋的,跟打雷似的。二月初六,桓温领兵去打关中。殷浩被贬为平民,王述接替他当了扬州刺史。四月初九,桓温跟苻健的儿子苻苌在蓝田打了一仗,大获全胜。五月,江西的郭敞等人抓了刘仕造反,京师都吓坏了,朝廷赶紧让周闵当了中军将军,驻扎在皇宫附近,谢尚也从历阳赶回来保护京城。六月,苻雄带着全部兵力跟桓温在白鹿原打仗,结果我们的人又输了。九月初八,桓温的粮食吃光了,只好撤兵回去了。

公元362年正月初几,侍中、汝南王司马统死了。平羌校尉、仇池公杨初被自己的部将梁式给杀了,杨初的儿子继承了他老子的位置,然后被朝廷任命为镇北将军、秦州刺史。齐公段龛在郎山打败了慕容隽的军队。

四月初几,居然下霜了!真是怪事! 几天后,还发生了地震。姚襄带兵攻打外黄,结果被冠军将军高季给打得大败。五月又来了一次地震,这地是咋了?六月,苻健死了,他儿子苻生篡位当了皇帝。

七月,宋混和张瓘把张祚给杀了,然后拥立张耀灵的弟弟张玄靓当了大将军、凉州牧,还派人来投降我们。 朝廷任命吏部尚书周闵当尚书左仆射,领军将军王彪之当尚书右仆射。十月,朝廷提升豫州刺史谢尚为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让他驻守在马头。

十二月,慕容恪带兵攻打广固。 这月底,上党人冯鸯自己称太守,背叛了苻生,然后派人来投降我们。

公元356年正月初几,皇帝上朝,因为皇太后的丧事,心情一直不好,闷闷不乐。这会儿,镇北将军段龛跟慕容恪在广固打了一仗,结果被慕容恪打得大败,灰溜溜地跑到安平去了。

二月某一天,皇帝还专门读了《孝经》。三月,姚襄攻进了许昌,朝廷赶紧任命桓温为征讨大都督,去收拾他。到了秋天八月某天,桓温跟姚襄在伊水碰上了,结果又把姚襄打了个大败,姚襄逃到平阳,剩下的几千户人家都被迁徙到了江汉一带。桓温还抓了周成,凯旋而归。之后,朝廷又派毛穆之、陈午、戴施等人分别镇守洛阳。冬天十月初一,还发生了日食。慕容恪又去攻打段龛,朝廷还派荀羡带兵去琅邪,准备支援段龛。

十一月,皇帝派车灌、袁真等人去洛阳修缮皇陵。十二月某天,因为要祭祀皇陵,皇帝在太庙祭告,皇帝和大臣们都穿上了孝服,在太极殿守灵三天。这一年,仇池国的杨国被他堂叔杨俊给杀了,杨俊自己当了老大。

公元362年正月初一,那天是壬戌(壬戌朔),皇帝正式成年,穿上了成年礼服,去太庙祭告祖先,开始亲理朝政。朝廷下令大赦天下,改元,还给文武官员都升了一级。皇太后住在崇德宫。正月十四,槐里地区下了一场陨石雨。这个月,镇北将军、齐公段龛被慕容恪打败,不幸遇害了。扶南国送来了一批檀香木和驯服的大象,皇帝下诏说:“以前先帝觉得那些来自远方的奇珍异兽,可能会给百姓带来麻烦,所以禁止进贡。现在这些东西还没到,就先让它们回去吧。”

三月,皇帝讲解了《孝经》。三月二十二日,皇帝亲自主持了祭祀仪式,在中堂进行。五月二十七日,镇西将军谢尚去世了。苻生派苻眉、苻坚去打姚襄,在三原地区交战,结果把姚襄杀了。六月,苻坚杀了苻生,自己当了皇帝。朝廷任命谢奕为使持节、都督、安西将军、豫州刺史。七月,苻坚的将领张平率领并州投降,于是苻坚就封他为并州刺史。八月二十二日,皇帝立何氏为皇后,大赦天下,还给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和孤寡老人每人五斛粮食,免除所有拖欠的租税和旧债,并且连续三天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十月,皇后去太庙祭祀。十一月,打雷了。十二月,任命太常王彪之为尚书左仆射。

公元二年春天正月,司徒、会稽王昱给皇帝磕头请辞,想把权力还给皇帝,但是皇帝没同意。三月,慕容隽攻陷了冀州好几个郡县,皇帝就下令让安西将军谢奕和北中郎将荀羡带兵北上讨伐。还是三月,有个叫王饶的家伙,献上了一只毒鸟给皇帝,想害死皇帝!皇帝气坏了,狠狠地打了王饶两百鞭子,然后让殿中御史把那只毒鸟在十字路口烧了。五月,夏天发大水了,天上还出现了一颗扫帚星,在“天船”星附近。六月,并州刺史张平被苻坚逼得没办法了,带着三千人马逃到平阳,结果被苻坚追上打败了。慕容恪趁机占领了上党,冠军将军冯鸯带着军队叛变投靠了慕容隽,慕容隽这下子把河北地区都给占领了。八月秋天,安西将军谢奕去世了。 壬申日(具体日期),皇帝任命吴兴太守谢万为西中郎将,让他带兵,负责监察司豫冀并四州的军事,同时兼任豫州刺史。 还任命散骑常侍郗昙为北中郎将,带兵,负责都督徐兖青冀幽五州的军事,同时兼任徐兖二州刺史,驻扎在下邳。十月乙丑日,陈留王曹劢死了。十一月庚子日,打雷了。辛酉日,地震了!十二月,北中郎将荀羡和慕容隽在山茌打了一仗,结果咱们的军队输了。

公元三年春天三月甲辰日,皇帝下令说,因为这些年一直打仗,粮食运输跟不上,所以命令王公大臣以下,每十三户人家要出一个人,帮着运送粮食一年。七月秋天,平北将军高昌被慕容隽逼得没办法了,从白马逃到了荥阳。十月冬天,慕容隽又来攻打东阿,皇帝就派西中郎将谢万到下蔡,北中郎将郗昙到高平去打他,结果还是输了。十一月戊子日,皇帝把扬州刺史王述升为卫将军。十二月,又把中军将军、琅邪王丕升为骠骑将军,东海王奕升为车骑将军。还封武陵王晞的儿子王逢为梁王。交州刺史温放之带兵去讨伐林邑的参黎、耽潦,把他们都征服了。

公元364年春天正月,仇池国的国君杨俊死了,他儿子继承了王位。同年丙戌年(366年),慕容隽也死了,他儿子慕容暐继承了伪燕国的皇位。二月,丰城出现了凤凰带着九只小凤凰的奇观。到了秋天七月,因为军务繁多,开支太大,朝廷下令减少膳食的用度,精简开支。八月初一,那天发生了日食,没过多久就结束了。冬天十月,天空中出现了天狗食日的景象,在西南方向。十一月,朝廷封太尉桓温为南郡公,桓温的弟弟桓冲被封为丰城县公,桓温的儿子桓济被封为临贺郡公。 奇怪的是,凤凰又出现在了丰城,还有很多鸟跟着它一起出现。

公元365年正月戊戌日,朝廷大赦天下,还给那些鳏寡孤独、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每人发放五斛米粮接济。 北中郎将、都督徐州、兖州、青州、冀州、幽州五州军事、徐州刺史、兖州刺史郗昙去世了。二月,朝廷任命镇军将军范汪为都督徐州、兖州、青州、冀州、幽州五州军事、安北将军、徐州刺史、兖州刺史。平南将军、广州刺史、阳夏侯滕含也去世了。夏天四月,发生了大水灾。太尉桓温驻扎在宛城,派他弟弟桓豁带兵去攻打许昌。 这时,凤凰又出现在了沔水北岸。

五月丁巳日,皇帝在显阳殿驾崩,享年十九岁。 他被葬在永平陵,庙号孝宗。

皇帝的名字叫司马丕,字千龄,是成帝的嫡长子。咸康八年,他被封为琅邪王。永和元年,他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十二年,升任中军将军;升平三年,又升任骠骑将军。升平五年五月丁巳日,穆帝驾崩了。皇太后下令说:“皇帝突然暴病身亡,继承人还没确定。琅邪王司马丕,是继承皇位的正统人选,他德行高尚,与皇室关系密切。以前在咸康年间,他就应该被立为太子,只是因为年纪太小,无法承担国事,所以成帝才没有立他。现在,论功绩、论名望、论亲情,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就让他继承皇位吧!”于是,百官准备好了迎接皇帝的车驾,前往琅邪王的府邸迎接他。五月庚申日,司马丕登基即位,天下大赦。五月壬戌日,他下诏书说:“我承蒙上天的旨意,继承了皇位。但是想到先帝的宗庙无人祭祀,太妃也失去了依靠,我的心里悲痛欲绝,五脏俱裂。皇室宗亲的地位尊贵,礼仪也应该隆重,继承皇位这件事,义不容辞。东海王司马奕是皇室的近亲,应该继承琅邪王的爵位,就封他为琅邪王吧!”

七月戊午日,穆帝被葬在了永平陵。与此同时,慕容恪攻陷了野王,守将吕护退守荥阳。八月己卯夜,天空突然裂开了一道几丈宽的缝隙,发出像雷鸣般的声音。九月戊申日,司马丕立王氏为皇后。穆帝的皇后何氏则居住在永安宫。吕护叛逃投奔了慕容暐。十月,安北将军范汪犯了罪,被贬为庶民。十一月丙辰日,司马丕下诏书说:“显宗成皇帝临终前曾嘱咐,国家大事艰难,要继承先帝的遗志,树立高尚的品德,以巩固社稷。可是国事依旧艰难,康帝和穆帝都英年早逝,皇室后继无人。我德行浅薄,却继承了皇位,心中无比悲痛。按照祖宗的规矩,继承皇位理应由成帝的子嗣来承担,这是古今不变的道理。所以,我应该继承成帝的皇位,以延续皇室的正统。”十二月,司马丕提升凉州刺史张玄靓为大都督陇右诸军事、护羌校尉、西平公。

隆和元年正月初一那会儿,大赦天下,改年号。正月十三,减轻田赋,每亩只收两升粮食。这个月,慕容暐派吕护和傅末波攻打小垒,想以此逼近洛阳。

二月初八,任命庾希为北中郎将,兼徐州、兖州刺史,驻守下邳;任命袁真为西中郎将,负责豫州、司州、并州、冀州的军事,兼豫州刺史,驻守汝南,两人都授予了节度权。正月二十日,尊封生母周氏为皇太妃。三月初一,发生了日食。四月,大旱。皇帝下令释放轻罪犯,救济贫困百姓。四月十三,梁州发生地震,山体崩塌,灾情严重。吕护又来攻打洛阳。四月十八,河南太守戴施逃到宛城去了。五月初四,派庾希和邓遐率领水军去救援洛阳。

七月,吕护他们退守小平津。晋升琅邪王奕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邓遐驻军新城,庾希的部将何谦和慕容暐的将领刘则在檀丘交战,打败了刘则。八月,袁真率军到达汝南,运送五万斛粮食支援洛阳。十月,给贫困百姓每人发放五斛粮食救济。章武王珍去世了。十二月初一,又发生了日食。

皇帝下诏说:“军队在外征战,暂时还不能减轻赋税徭役。可是天象异常,旱灾严重,难道是因为政事没有做好,才会出现像古代板筑、渭滨那样缺少贤才的情况吗?应该广泛搜寻有才能的人才,取消苛刻繁琐的法令,仔细审查法律条文,凡是能简化的都应该简化。”庾希从下邳撤军到山阳驻守,袁真也从汝南撤军到寿阳驻守。

公元366年春天,二月己亥日,朝廷下令大赦天下,并且改元。三月壬寅日,皇太妃在琅邪第驾崩了。第二天,癸卯日,皇帝火速赶去奔丧,同时下诏书让司徒、会稽王昱负责处理朝中内外所有事务。

到了四月,慕容暐带兵攻打荥阳,荥阳太守刘远逃到了鲁阳。同月甲戌日,扬州发生了地震,湖泊河道都泛滥成灾了。五月,朝廷加封征西大将军桓温为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并授予他假黄钺的权力,权力那是相当的大啊! 同时,还任命西中郎将袁真为司、冀、并三州军事都督,北中郎将庾希为青州军事都督。癸卯日,慕容暐攻陷了密城,荥阳太守刘远又逃到了江陵。

七月份,张天锡杀死了凉州刺史、西平公张玄靓,然后自己称大将军、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这胆子也够大的!丁酉日,皇太妃下葬了。八月,一颗彗星出现在角宿和亢宿之间,然后进入了天市。九月壬戌日,大司马桓温率领大军北伐,开始了他的征程。癸亥日,因为皇子出生了,朝廷又下令大赦天下。

到了十月甲申日,立陈留王世子恢为陈留王。十一月,姚襄以前的将领张骏杀了江州督护赵毗,放火烧了武昌,抢劫了府库里的财物然后造反,江州刺史桓冲带兵去讨伐,把他给杀了。这一年,慕容暐的将领慕容尘在长平围攻陈留太守袁披。汝南太守朱斌趁机偷袭许昌,成功占领了许昌。

公元366年(东晋宁康二年)的二月,江陵发生了地震,震动不小。与此同时,前燕的慕容评袭击了许昌,颍川太守李福战死。慕容评接着进攻汝南,太守朱斌逃到了寿阳。他又继续包围陈郡,太守朱辅坚守城池,死扛到底。东晋大将桓温派江夏相刘岵去打退了慕容评的进攻。 之后,晋穆帝对军队进行了一番调整,取消了一些将军的职位,精简机构。 同年的二月癸卯日,晋穆帝还亲自下地耕田,象征着农业的重要性。三月初一,也就是庚戌日,穆帝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普查,同时加强了法纪,史称“庚戌制”。

没过几天,辛未日,穆帝突然身体不适。穆帝平时喜欢黄老之学,信奉神仙方术,经常断谷,吃长生不老药,结果吃多了,中毒了! 他昏迷不醒,处理不了政务,于是崇德太后又重新临朝听政,代为处理朝政。到了四月,前燕慕容暐又派李洪攻打许昌,晋军在悬瓠大败,汝南太守朱斌逃到了淮南,陈郡太守朱辅也退守彭城。桓温赶紧派西中郎将袁真、江夏相刘岵等人开凿杨仪道,方便运输物资,自己也率领水军到达合肥,而慕容尘则继续驻扎在许昌。五月,为了躲避战乱,陈郡的人们被迁移到了陆地。 同月,晋穆帝任命王述为尚书令、卫将军,桓温为扬州牧、录尚书事。 之后,朝廷还派使者去劝说桓温入朝为相,但桓温拒绝了。

到了七月,朝廷又再次征召桓温入朝。八月,桓温到达赭圻,在那里筑城居住,俨然一副不听调遣的样子。 与此同时,前秦苻坚也派兵入侵河南,前燕慕容暐则攻打洛阳。九月,冠军将军陈祐留下长史沈劲守卫洛阳,自己率领军队逃到了新城。

公元367年(东晋宁康三年)正月,皇后王氏去世。二月,晋穆帝任命桓豁为荆州、扬州、雍州等地的军事主官,并担任荆州刺史;任命桓冲为江州、荆州、豫州等地的军事主官,并担任江州刺史,两人都加领南蛮校尉,并被授予假节的权力,可见晋穆帝对桓氏兄弟的倚重。 同月丙申日,晋穆帝在西堂去世,年仅二十五岁,葬于安平陵。

废帝,名字叫司马奕,字延龄,是哀帝司马衍的弟弟。咸康八年的时候,他被封为东海王。永和八年,他被任命为散骑常侍,没多久又升任镇军将军;升平四年,他又升任车骑将军。五年后,改封为琅邪王。隆和年间初期,他又升任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官位越来越高了。

兴宁三年二月丙申日,哀帝死了,没留下儿子。第二天丁酉日,皇太后下诏说:“皇帝最终没能治好他的病,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皇室后继无人,我心里悲痛欲绝。琅邪王司马奕,品德高尚,和皇室关系密切,应该继承皇位,这样才能告慰祖宗,继承大统。赶紧举行登基大典,以安定人心。”于是,百官都去琅邪王的府邸迎接他。当天,司马奕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并且下令大赦天下。

三月壬申日,哀帝被葬在了安平陵。癸酉日,散骑常侍、河间王司马钦去世了。丙子日,前燕的慕容暐派兵攻打洛阳,慕容恪被围困,宁朔将军竺瑶逃到了襄阳,冠军长史、扬武将军沈劲战死了。六月戊子日,担任使持节、都督益宁二州诸军事、镇西将军、益州刺史、建城公的周抚去世了。七月,匈奴的左贤王卫辰和右贤王曹谷率领两万大军入侵前秦苻坚的杏城。己酉日,会稽王司马昱被改封为琅邪王。壬子日,司马奕立庾氏为皇后。同时,他把琅邪王司马昱的儿子司马昌明封为会稽王。十月,梁州刺史司马勋造反,自称成都王。

十一月,司马勋率兵攻打剑阁,然后攻打涪城,西夷校尉毌丘暐丢下城池逃跑了。乙卯日,司马勋包围了益州刺史周楚所在的成都城,桓温派江夏相朱序前去救援。十二月戊戌日,会稽内史王彪被任命为尚书仆射。

公元366年春天,二月初六,张天锡被任命为大将军,负责陇右和关中地区的军事,封西平郡公。同月十八日,桓秘被任命为持节,负责监察梁州和益州的军事行动。三月初九,新蔡王邈去世了。荆州刺史桓豁派桓罴去攻打南郑,魏兴人毕钦也起兵响应桓罴。四月,闹旱灾。五月初五,皇后庾氏去世了。朱序攻打在成都的司马勋,司马勋的军队溃败,被俘后处死了。七月初八,孝皇后下葬在敬平陵。九月初五,梁州和益州大赦。十月初八,苻坚的将领王猛和杨安攻打南乡,荆州刺史桓豁前去救援,军队到达新野后,王猛和杨安就撤退了。会稽王昱被任命为丞相。十二月,南阳人赵弘、赵忆等人占据宛城起兵造反,太守桓澹逃到新野避难。慕容暐的将领慕容厉攻陷了鲁郡和高平。

公元367年正月,北中郎将庾希犯了罪,逃到海里去了。四月,慕容暐的将领慕容尘入侵竟陵,太守罗崇打败了他。苻坚的将领王猛攻打凉州,张天锡抵抗,王猛的军队战败了。五月,右将军桓豁攻击赵忆,把赵忆打跑了,并且俘获了慕容暐的将领赵槃,把他押送到京城。九月,会稽内史郗愔被任命为都督徐州、兖州、青州、幽州四州军事,平北将军,徐州刺史。十月初二,彭城王玄去世了。

公元368年三月初一,发生了日食。三月初七,朝廷下令大赦。四月初十,下冰雹,大风刮倒了很多树木。八月初一,尚书令、卫将军、蓝田侯王述去世了。

公元358年(四年)夏天四月庚戌日,大司马桓温率领大军去讨伐慕容暐。秋天七月辛卯日,慕容暐派大将慕容垂率兵抵抗桓温,结果被桓温打败了。九月戊寅日,桓温的部将邓遐和朱序在林渚遭遇了慕容暐的将领傅末波,又一次取得了大胜。戊子日,桓温到达枋头。丙申日,因为粮草供应不上,桓温只好烧毁船只,撤军回去了。辛丑日,慕容垂追击桓温的后军,在襄邑又打败了他们。冬天十月,天上出现一颗大星向西边坠落,发出像雷声一样的声音。己巳日,桓温把溃散的士兵收拢起来,驻扎在山阳。豫州刺史袁真在寿阳起兵造反了。十一月辛丑日,桓温从山阳赶到涂中,和会稽王昱碰头,商量下一步的计划。十二月,桓温就在广陵修筑城池住下来了。

公元359年(五年)春天正月己亥日,袁真的儿子袁双和袁爱杀了梁国内史朱宪和汝南内史朱斌。二月癸酉日,袁真死了,陈郡太守朱辅拥立袁真的儿子袁瑾继位,并向慕容暐求救。夏天四月辛未日,桓温的部将竺瑶在武丘打败了袁瑾。秋天七月癸酉日(朔日),发生了日食。八月癸丑日,桓温攻打寿阳的袁瑾,再次将其打败。九月,苻坚的大将王猛攻打慕容暐,攻陷了上党地区。广汉的叛贼李弘和益州的叛贼李金根聚集了万余人造反,李弘自称圣王,梓潼太守周虓平定了他们的叛乱。冬天十月,王猛在潞川大败慕容暐的大将慕容评。十一月,王猛攻克邺城,俘虏了慕容暐,彻底占领了他的地盘。

公元366年正月,苻坚派大将王鉴去支援袁瑾,桓伊将军带兵迎战,狠狠地打败了他们。正月二十八,桓温攻下了寿阳,袁瑾被杀头。三月初八,益州刺史、建城公周楚死了。四月初五,朝廷大赦天下,还给穷苦人家发放粮食,每人五斛。苻坚派大将苻雅去攻打仇池,仇池王杨纂投降了。六月,建康以及丹杨、晋陵、吴郡、吴兴、临海等地都发了大水。八月,以前宁州刺史周仲孙被任命为假节、监益梁二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十月初七,高密王俊死了。十一月十三,桓温从广陵带兵驻扎在白石。十一月十六,他进宫面见皇帝,开始策划废立皇帝的事情。他诬陷皇帝年轻时就有严重的疾病,还说皇帝的宠臣相龙、计好、朱灵宝等人经常侍奉在皇帝寝宫,而两位美女田氏和孟氏为皇帝生了三个儿子,桓温还说皇帝想给这三个儿子封爵,以此来迷惑朝臣。桓温趁机怂恿太后效仿汉朝霍光废立皇帝的举动。

十一月十八,桓温把百官召集到朝堂上,宣读崇德太后的旨意:“皇家现在处境艰难,穆帝和哀帝在位时间都很短,皇室没有合适的继承人。琅邪王奕是皇帝的亲弟弟,所以才让他继承皇位。可是他并没有做出什么德政,反而把国家搞成现在这个样子。朝政昏暗混乱,行为举止都违反礼法。这三个孽子,不知道究竟是谁的儿子。人伦道德败坏,丑闻传遍天下。他既不能守护社稷,祭祀祖宗,而且昏庸无能,孽子又多,还想给这些孽子封官加爵。他欺骗祖宗,动摇皇室根基,这种事怎么能容忍呢!现在废黜奕为东海王,让他回到自己的府邸,待遇和汉朝的昌邑王一样。只是可怜他的妻子,要遭受如此多的痛苦,想到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我的心里就像刀割一样难受。但是为了国家大计,我不得不这样做。写到这里,我悲从中来,实在难以言表。”

于是,百官都来到太极前殿,当天桓温就派散骑侍郎刘享收走了皇帝的玉玺和印绶。皇帝戴着白色的头巾,穿着单衣,步行走出西堂,乘坐牛车从神兽门出宫。大臣们向他告别,个个都哭泣不止。侍御史、殿中监带着一百名士兵护送他到东海王的府邸。

一开始,桓温心里就想着造反,想先在北方打胜仗,好提高自己的名声。结果在枋头打败仗了,名声也一落千丈,于是他就偷偷地计划废掉皇帝,自己掌握大权。但是他又害怕皇帝坚持正道,担心会引起众人的反对。因为宫里消息闭塞,很容易被人诬陷,他就说皇帝是太监,然后就动手废了他。其实,皇帝生前就一直担心这事儿,曾经还找算命先生扈谦算过卦,算完后,扈谦说:“晋朝的江山稳固如同盘石,陛下会有离开皇宫的迹象。”结果还真就应验了。

咸安二年正月,皇帝被降封为海西县公。四月,被迁到吴县居住,朝廷还派吴国内史刁彝保护他,又派御史顾允监视他。十一月,一个造反的贼人卢悚,派他的弟子、殿中监许龙晨到皇帝家,说是太后密诏,要迎接他复位。皇帝一开始想答应,后来听从了保姆的劝告才作罢。许龙晨说:“大事马上就要成功了,还管老妇人的话干什么?”皇帝说:“我已经犯了错,幸亏得到宽恕,哪敢乱动呢!再说太后有诏书,应该官兵一起来,为什么单单派你一个人来?你一定是来造反的!”于是就命令左右把许龙晨绑起来,许龙晨害怕就逃跑了。皇帝知道天命不可违,深怕有横祸,就变得麻木不仁,什么也不想了,整天吃喝玩乐,沉迷于女色,虽然有儿子,却没养活,只想保住性命。当时的人都很同情他,还为他作歌呢。朝廷见皇帝安于现状,不再担心他了。太元十一年十月甲申,皇帝在吴县去世,享年四十五岁。

史官说:孝宗皇帝因为从小被抱养,受母亲教养的影响,在位十多年,国内外都很太平。他用武安君的才能,保卫边疆;用文王的品德,治理江汉地区,这正如孔子说的“我没有什么遗憾了”。哀帝宽厚仁慈,可以做一个好皇帝,可是他却因为祭祀活动而蒙尘了他的美德。他在东海拒绝了许龙晨的邀请,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这正如“柔弱胜刚强”,最终得以善终。

话说啊,这篇文章开头就夸赞道:“委裘称化,大孝为宗,遵彼圣善,成兹允恭。” 意思就是说,他能够委身顺应时代的变化,以大孝为根本,遵循圣人的教诲,做到了非常恭敬的样子。

接着说,他的军队,西边旌旗插满了玉垒山,北边军旗飘扬在金墉城。 以前属于殷商的那些僰人,没有一个不来归顺他的。 这说明他的统治很成功,大家都服他。

然后文章又说:“哀后宽仁,惟灵既集。海西多故,时灾见及。” 意思是说,这位哀后啊,她宽厚仁慈,上天也保佑她,让她国泰民安。 可是,海西地区却多事端,经常发生灾害。

最后,文章又来了个对比:“彼异阿衡,我非昌邑。” 这句的意思是说,别人啊,情况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可不像昌邑那样啊。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是在赞扬某位统治者,既有军事上的成就,也有政治上的清明,还跟其他地方做了对比,突出了他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