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说的是愍怀太子司马遹的故事。这太子,字叫熙祖,是晋惠帝司马衷的长子,他妈是谢才人。这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他爷爷晋武帝特别喜欢他,总是把他带在身边。有一次,他和几个皇兄皇弟在宫殿上玩,晋惠帝来上朝了,一个一个拉着皇子的手,轮到太子的时候,晋惠帝说:“这是我的儿子啊!”然后就停下了,可见多喜欢他。
还有一回,宫里晚上失火了,晋武帝跑到楼上看。当时太子才五岁,却拉住他爷爷的衣服,把他带到黑暗的地方。晋武帝问他为什么,太子说:“大半夜的,情况紧急,应该做好一切准备,不能让别人看见皇上啊!”晋武帝一听,觉得这孩子太不一般了。 还有一次,他和晋武帝一起去看猪圈,他对晋武帝说:“这猪养得这么肥,干嘛不杀了犒劳将士,却要一直耗费粮食呢?”晋武帝很欣赏他的想法,立刻让人把猪杀了。然后拍着他的背,对廷尉傅祗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兴旺咱们司马家!” 他还经常在大臣面前夸太子像宣帝,所以太子在全国都名声很好。
听说有算命的说广陵有天子之气,所以晋武帝就封他为广陵王,给他封地五万户。 他师从刘寔,和孟珩是好朋友,杨准、冯荪是他的老师,教他文学。后来晋惠帝登基了,就立他为太子。 惠帝还精挑细选了一大批德高望重的人做太子的老师,何劭当太师,王戎当太傅,杨济当太保,裴楷当少师,张华当少傅,和峤当少保。
元康元年,太子搬到东宫去了。惠帝还下诏书说:“遹儿还小,现在搬到东宫,全靠师傅和各位贤臣的教导了。 让他身边的人,都得是正派可靠的,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 所以,他又让太保卫瓘、司空泰、太子太傅杨济、太子少师裴楷、太子少傅张华、尚书令华廙都陪着太子,一起学习生活,互相帮助。
长大后,他不好好学习,就只跟身边的人玩耍,一点儿也不尊重老师和保姆。贾皇后本来就嫉妒太子名声好,所以偷偷地命令黄门宦官去奉承太子说:“殿下啊,您到了壮年,就应该尽情享受,干嘛总是约束自己呢?” 每次看到太子发脾气或高兴的时候,宦官们就感叹说:“殿下您不懂得用威严和刑罚,天下人怎么会敬畏您呢?”
太子宠爱的蒋美人给他生了个儿子,宦官们又说应该大大赏赐,多给皇孙做些玩具,太子就听他们的了。 于是太子就越来越放纵了,有时候干脆不上朝,老是在后花园玩。他喜欢小车小马,让身边的人骑着跑,故意把马鞍和缰绳弄断,摔在地上,以此为乐。 要是有人惹他不高兴了,他就亲自动手打人。 他性格小气又爱计较,不允许修缮墙壁、屋顶,甚至连瓦片都不让动。 可是呢,他在宫里居然开起了集市,让人杀猪卖酒,他还亲自掂量斤两,分毫不差。他妈妈本来就是杀猪卖肉的,所以太子才这么喜欢。他还让西园卖葵菜、蓝花、鸡、面条等等,然后收取利润。东宫以前每个月有五十万钱的月俸,用于各种开支,太子却总是拿走两个月的钱,用来满足他的那些宠臣。
洗马江统曾经上书劝谏了五件事情,但是太子根本不听,这些事都记载在《江统传》里。 舍人杜锡因为太子不是贾皇后生的,而且太子性格暴戾,所以非常担心,经常尽心尽力地劝太子修身养性,远离那些奸邪小人。太子很生气,就让人在他常坐的毡子上藏针,扎他。
太子性格比较刚烈,知道贾谧仗着皇后的势,不好跟他搞好关系。贾谧去东宫,有时候干脆不理太子,跑去后宫玩儿去了。詹事裴权就劝太子说:“贾谧现在特别受皇后宠爱,但对您态度不太好,万一哪天他们合伙对付您,那可就大事不妙了!您应该多谦虚点,小心点,多招揽些贤才,给自己找个靠山。”太子没听他的。
一开始,贾后的母亲郭槐想把韩寿的女儿嫁给太子做太子妃,太子也想着娶韩家女儿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是韩寿的老婆贾午和皇后都不答应,最后太子娶了王衍的小女儿王惠风。太子听说王衍的大女儿长得漂亮,却被贾后给贾谧娶走了,心里很不爽,还经常抱怨这事儿。有一次,贾谧和太子下围棋,两人因为走棋路线发生争执,成都王颖看见了就批评贾谧,贾谧心里更不痛快了,于是就到皇后那儿去告太子的状,说:“太子大量购买田地,积攒了很多私房钱,拉拢一些小人,都是为了对付贾家。我暗中听到他说:‘皇后要是死了,我就收拾他们!’不光这样,如果皇后驾崩,他当了皇帝,就会效仿杨家那样,杀掉我们这些大臣,把皇后废掉关进金墉城,对他来说易如反掌。不如早点动手,另立一个贤良的皇后来防范于未然。”皇后信了他的话,又到处宣扬太子的坏话,朝野上下都知道皇后要对付太子了。中护军赵俊建议太子废掉皇后,但太子没同意。
公元291年六月,宫西厢突然长出一棵桑树,一天就能长一尺多高,然而几天后就枯萎了。这真是怪事一桩啊!
十二月,贾南风想废掉太子司马遹,就装作皇上和太子关系不好,骗太子进宫。太子到了宫里,贾南风却不见他,把他关在一个偏僻的房间里。然后派个宫女陈舞给他送酒和枣子,灌醉了他。
接着,贾南风让黄门侍郎潘岳写好一份草稿,内容像是太子自己写的祈祷上天的文章。太子喝醉了,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照着草稿写。那篇文章写道:“陛下您应该自己了断;如果您不自己了断,我就动手了断您。皇后您也应该赶紧自己了断;如果您不自己了断,我就动手了断您。您和谢妃要赶紧定下日子一起自杀,别犹豫不决,留下后患。我将在三辰之下茹毛饮血,恳请上天清除祸害,拥立道文为王,让蒋氏成为内主。如果愿望能实现,我将用三牲祭祀北君,大赦天下。这件事要像律令一样迅速执行。” 太子醉醺醺的,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在写什么,字迹都写得不成样子。后来,贾南风让人把字补全了,然后呈给皇上。
皇上在式乾殿召集大臣,让黄门令董猛拿着太子写的信和一份用青纸写的诏书,宣读道:“太子写的信就是这样,现在赐他死罪!” 皇上把这东西给所有大臣看,大家都不敢说话,只有张华和裴頠为太子说话。贾南风让董猛假借长广公主的名义告诉皇上:“这件事必须赶紧解决,大臣们意见不一,如果有人不服从圣旨,就应该用军法处置!” 一直到傍晚也没决出结果。贾南风害怕出事,就上奏免去太子的太子之位,让他当个老百姓。皇上同意了。
于是,就派尚书和郁带节杖,解结为副使,还有大将军梁王肜、镇东将军淮南王允、前将军东武公澹、赵王伦、太保何劭一起到东宫,废黜了太子,让他成了个平民。那天太子正在玄圃游玩,听说有使者来了,赶紧换了衣服,从崇贤门出来,跪下接受了诏书,然后步行走到承华门,坐上一辆普通的牛车离开了。澹带着兵把太子妃王氏和三个皇孙送到金墉城,还审查了谢淑妃和太子保林蒋俊。
第二年正月,贾南风又让黄门侍郎自首,说想和太子一起谋反。皇上把黄门侍郎的自首书给大臣们看。又派澹带着一千士兵押送太子,把他关押在许昌宫的偏僻地方,还派治书御史刘振看守他。
早些时候,民间有童谣说:“东宫马子别装聋作哑,到腊月就该轮到你了。” 还有童谣说:“南风吹起卷起白沙,远远望见鲁国山势高大,千年骷髅长出牙齿。” “南风”指的是贾南风,“沙门”是太子的乳名。
一开始,太子被废了,太子的岳父王衍上表请求和公主离婚。太子到了许昌,给公主写信说:“我虽然愚笨,心里想着做好事,想要尽到忠孝的责任,没有丝毫歹心。虽然我不是皇后所生,但我侍奉她就像亲生母亲一样。自从我当上太子以来,就被限制不得见母亲。自从宜城君去世后,也没得到任何慰问,一直独自一人坐在空屋子里。去年十二月,道文(太子儿子)病得很重,父子俩都很痛苦,互相怜惜。当时我向皇上请求给道文加封爵位,但没有得到批准。道文病重的时候,我为他请求恩典,并没有什么坏心思。自从道文生病后,皇后三次派人来看望我,说:‘皇上让你过去。’到二十八日晚上,来了一封短函,上面写着‘东宫来信’,信里说:‘皇上想见你。’我立刻上表请求进宫。二十九日早上我进宫见皇上,一会儿就被带到皇后那里。皇后的侍女陈舞过来告诉我:‘皇后今天早上吐得不舒服。’让我坐在空屋子里。一会儿,陈舞又来转告皇后的意思:‘听说你向皇上请求封道文为王,但不能封王,只能封成国公。’皇后远远地喊陈舞:‘昨天吩咐给太子送酒枣的。’于是,陈舞就端来三升酒和一大盘枣子给我,让我喝酒吃枣。我平时不喝酒,就让陈舞去回话,说我喝不了三升酒。皇后远远地喊着说:‘你平时在皇上面前喝酒很高兴,怎么现在不喝?这是上天赐你的酒,能让道文好起来。’我就回答皇后:‘皇上昨天赏赐的酒,所以我不敢推辞,但一天也喝不了三升酒啊。而且我还没吃饭,恐怕受不了。再说我也还没见到殿下,喝了酒可能会头晕。’陈舞又转告说:‘真不孝!上天赐你酒喝,你却不喝,是不是心里有鬼?’于是,我就勉强喝了两升,还剩一升,我想把它带回东宫喝完。他们逼得我没办法,我又喝了一升。酒喝完后,我头昏脑胀,神志不清了。一会儿,一个小婢女拿来一个封好的盒子,说:‘诏书让你写这个。’我吓了一跳,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张白纸,一张青纸。她们催促我说:‘皇上等着呢。’另一个小婢女承福又拿来笔墨和黄纸,让我写。写得太急了,来不及看,根本不知道写得轻重合适。我的父母亲人,我怎么会怀疑他们呢?事情就是这样,我确实是被冤枉的,我想大家都能明白。
第二段:父母至亲,实不相疑,事理如此,实为见诬,想众人见明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的父母亲人,我怎么会怀疑他们呢?事情就是这样,我确实是被冤枉的,我想大家都能明白。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收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太子被废,根本不是他自己的错,好多人都很生气,很愤慨。负责右卫的司马雅,是皇室比较远的亲戚,他和经常跟随太子的许超,都非常受太子器重,两个人心里特别难受,就去找赵王伦的谋士孙秀说:“现在国家没有合适的继承人,社稷都要危险了,大臣们之间肯定要出乱子。您现在侍奉皇后,和贾后关系密切,太子被废的事,据说您早就预料到了,万一事情闹大了,祸事肯定也会牵连到您啊!您为什么不提前想个办法呢?”孙秀把这事告诉了赵王伦,赵王伦非常赞同。计划确定后,孙秀又对赵王伦说:“太子这个人性格刚强,要是他以后得势了,一定会报复的。您平时跟贾后走得近,大街上小巷里,都传说是您是贾氏的党羽。现在就算您想在太子面前立大功,太子即使会忍着以前的怨恨,也不会重赏您,反而会觉得您是逼着百姓这么做的,为了自保,他可能会翻脸不认人。就算您没有明显的过错,也难免会被杀头。不如我们缓一缓,拖延一段时间,贾后一定会害太子,到时候我们再废掉贾后,为太子报仇,这样才能立功,才能达到目的。”赵王伦觉得有道理。孙秀就故意散布谣言,说宫里的人想废掉贾后,拥立太子。贾后听说后,吓得要死,就让太医令程据配制了巴豆杏仁丸。
三月,贾后伪造诏书,派黄门孙虑带着毒药去许昌害太子。本来太子害怕吃到毒药,总是自己亲自在前面煮东西吃。孙虑把这事告诉了刘振,刘振就把太子转移到一个小房间里,完全不给他吃东西,宫里的人只能隔着墙把食物递给太子。孙虑就逼着太子吃药,太子不肯吃,就去上厕所,孙虑就用药杵把太子打死了,太子大声喊叫,声音传到了外面。当时太子才二十三岁。本来打算用庶民的礼仪下葬,贾后上表说:“遹不幸夭亡,他那些糊涂的过错,也随着他早早的死去而结束了,我悲痛的心情难以自已。我私下里希望他能深刻反省,重新思虑孝道,向先帝叩头谢罪,恢复他的名号。这个愿望没有实现,我的心里更加痛苦。虽然遹的罪过很大,但他毕竟是皇家的子孙,却用庶民的礼仪下葬,实在令人怜悯,特地请求天恩,赐予他王子的礼仪下葬。我愚昧无知,不懂礼义,情难自禁,冒昧地向皇上陈述。”于是皇上就下令按照广陵王的礼仪下葬太子。
贾庶人死了以后,皇帝就下令处死了刘振、孙虑、程据这些人。然后,皇帝下诏书恢复太子的身份,诏书里说:“皇帝派使者拿着符节,同时担任司空、卫尉的伊策,去祭奠故皇太子的亡灵,说:‘呜呼!你从小就资质聪颖,深受先帝的特别宠爱,开拓疆土,占据了淮陵地区。我遵从先帝的遗愿,立你为太子,以光宗耀祖。你品德高尚,一直听从保姆和老师的教导,侍奉父母孝顺,礼仪方面没有任何过失。但是我却糊涂地被奸人蒙蔽,导致你遭遇了不幸的灾难,使得申生、孝己的悲剧在我们这个时代重演。多亏宰相贤明,人心神灵都感到愤恨,这才使我醒悟过来,讨伐了那些罪犯,他们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这又怎么能弥补你冤死的痛苦呢?因此,我内心无比悲痛悔恨,五脏六腑都为之震动。现在追复皇太子的丧礼,把你重新安葬在京畿地区,用太牢祭祀你。你的亡灵如果有知觉的话,希望你能明白我的心意。’” 皇帝为了太子穿上了儿子为父亲服丧的最重的丧服——斩衰,群臣都穿上了齐衰的丧服。皇帝还派尚书和郁率领东宫的官员,按照吉凶仪式的规格,把太子的灵柩从许昌迎回。
皇帝亲自下令处决了那些害死太子的凶手,然后又追封太子,并表达了深深的悔恨之情。诏书里既有对太子生前品德的肯定,也有对自身过错的深刻反省,更是表达了对太子冤死的痛惜。 皇帝还亲自为太子服丧,并隆重地迎回太子灵柩,这足以看出他对太子的愧疚和思念之深。 整个过程庄严肃穆,也体现了皇帝对这件冤案的重视程度。
唉,太子死了,葬礼那天,风特别大,雷声隆隆,闪电交加,连帐篷都被吹破了。
然后,又有人写了一篇祭文,大概是这么说的:“皇上在皇宫里,派洗马刘务去给太子送殡,祭文中说:‘太子啊!你从小就英姿勃发,品德高尚,才华横溢。你年少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聪明过人,才智超群。你爷爷皇上对你赞赏有加,你的名声也远播四方。因此,立你为储君,继承皇位。可是,怎么就发生了这样的祸事呢?这灾难来得如此突然!天地悲恸,万物同悲。唉,太可惜了!你被废黜,都是朕的错,后宫的混乱,最终酿成了这场悲剧。你走了,谁还能看到你的样子?就像古代的申生一样,含冤而死,无法申诉。如今你含冤而死,令人悲痛!壶关的国君,千百年后才明白自己的错误,你我遭遇相同,古今一理。你的孙子启建,将继承你的香火,虽然你英年早逝,但你的子孙后代将会兴旺发达。你的陵墓已经修建好了,愿你的灵魂安息。’ ” 葬礼上,场面极其悲壮,华丽的仪仗队在雷声闪电中缓缓前行,所有参与的人都悲痛欲绝。最后,太子的谥号是“愍怀”,六月己卯这天,葬在了显平陵。皇上很受阎缵的建议影响,在太子墓前修建了思子台,大臣江统、陆机还为此写了诔文和颂文。太子有三个儿子:虨、臧、尚,他们都和父亲一起被囚禁在金墉城。
太子虨,字道文,永康元年正月去世了。四月,追封他为南阳王。
臧敬文,永康元年四月被封为临淮王。同一天,皇帝下诏说:“灾难接连不断,奸邪作乱,愍怀太子被迫退位,不幸去世。现在立臧为皇太孙,王氏妃子尊为太孙太妃,太子原来的官属都改任太孙的官属,赵王伦担任太孙太傅。”五月,赵王伦和皇太孙一起去了东宫。皇太孙从西掖门出来,车马服饰和侍从都是愍怀太子旧日的班底。到了铜驼街,宫人们哭泣不止,侍从们也都哽咽着,路人都擦拭着眼泪。西厢里那棵桑树,在皇太孙被废后就枯死了。永宁元年正月,赵王伦篡位,废黜臧为濮阳王,和皇帝一起被迁到金墉城,不久后被害。太安初年,追谥为哀王。
尚敬仁,永康元年四月被封为襄阳王。永宁元年八月,被立为皇太孙。太安元年三月癸卯日去世,皇帝穿着齐衰之服服丧三个月,谥号为冲太孙。
史官评论说:愍怀太子拥有聪颖超群的资质,展现出早慧的天赋。武皇对他非常宠爱,并且为他精心策划了继承大统的计划;天下人都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可是等到他继承皇位,掌管东宫,却不好好学习,朝政也经常缺席,虽然外表威风凛凛,但德行却衰败了,他相信奸邪小人,排斥正直之士,喜欢那些低贱的娱乐活动,沉迷于园囿的享乐,真是应了那句“有始无终”啊!后来,皇后心狠手辣,早就想加害于他,外戚们阿谀奉承,不断进谗言;陷害他的阴谋已经策划好,诽谤他的话也已经散播出去;皇帝没有识破阴谋的智慧,百官也没有敢于直言的忠臣。结果导致冤屈超过楚国建国的冤案,残酷程度超过了戾园的惨案。虽然后来为他举行了隆重的丧礼,皇帝也悲伤不已,但这又怎么能弥补他所遭受的毒害呢!
赞曰:愍怀太子聪颖过人,真是上天所赐。皇祖对他十分疼爱,朝臣们也都翘首以盼。东宫刚刚建立,他的德行却没能弘扬光大。小人从中作梗,最终酿成大祸。他最终遭受了残酷的迫害,只能徒劳地盼望能够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