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廆,字弈洛瑰,是昌黎棘城鲜卑人。他祖上是熊氏的后代,世代居住在北方蛮夷之地,在紫蒙一带建立村落,被称为东胡。后来,他们和匈奴一样强大,能拉弓射箭的战士有二十多万,风俗习惯和官职名称都跟匈奴差不多。秦汉时期被匈奴打败后,他们退守鲜卑山,并因此得名。他的曾祖父莫护跋,魏朝初期率领各部族迁居辽西,跟随宣帝讨伐公孙氏有功,被封为率义王,并在棘城北边建立了国家。当时燕地和代地很多人戴步摇冠,莫护跋很喜欢,就剪掉头发戴上了步摇冠,各部族因此称他为步摇,后来音变,就成了慕容。也有人说,他是因为仰慕天地阴阳二气之德,效法日月星辰之光辉,才改姓慕容的。他的祖父木延是左贤王,父亲涉归因为保全柳城有功,被晋升为鲜卑单于,并将都城迁到了辽河的东北部,从此逐渐向中原文化靠拢了。
慕容廆从小就长得高大威猛,相貌英俊,身高八尺,性格豪迈,很有气度。安北将军张华很擅长识人,慕容廆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去看望过他,张华非常惊叹,说:“你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一代英才,能够匡扶社稷,拯救时局的人!” 于是就把自己戴的帽子和簪子送给了慕容廆,依依惜别。后来,慕容涉归死了,他的弟弟耐篡夺了王位,还想杀掉慕容廆,慕容廆就偷偷地逃跑了,躲避祸乱。后来,百姓杀了耐,拥立慕容廆为王。
一开始,慕容廆心里对宇文鲜卑还有点疙瘩,想着要报复他爷爷的仇,就上表请求朝廷出兵讨伐。可武帝没同意。慕容廆一怒之下,就带兵入侵辽西,杀了不少人。皇帝派幽州的军队去打慕容廆,两军在肥如交战,慕容廆惨败。之后他又去抢掠昌黎,几乎年年如此。他还率领大军东征扶余国,扶余王依虑自杀,慕容廆灭了扶余国的城池,抓了一万多人回来。东夷校尉何龛派督护贾沈去迎接依虑的儿子,想扶他当王。慕容廆派他的将领孙丁带骑兵去拦截。贾沈奋力作战,杀了孙丁,扶余国也因此复国了。
慕容廆跟他的手下商量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都侍奉中原王朝,而且我们鲜卑和汉人的风俗习惯不一样,强弱本来就有区别,怎么可能跟晋朝对着干呢?为什么要不和睦相处反而伤害我们自己的百姓呢!”于是派使者去投降。皇帝很高兴,任命他为鲜卑都督。慕容廆去东夷府拜见何龛,穿戴着便服去拜访,行的是士大夫的礼节。何龛摆出军队的阵势来接见他,慕容廆就换上了戎装才进去。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慕容廆说:“主人不讲礼貌,客人又何必讲究呢!”何龛听了很惭愧,更加敬畏慕容廆了。当时东胡宇文鲜卑段部见慕容廆的势力越来越大,担心被他吞并,就不断地来骚扰,掠夺边境。慕容廆就用谦逊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来安抚他们。
太康十年,慕容廆又迁都到徒河的青山。慕容廆认为大棘城是帝喾颛顼的故地,元康四年才迁居到这里。他教百姓耕种和养蚕,法律制度也和中原一样。永宁年间,燕地发生大水灾,慕容廆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幽州地区的人们都得到了救济。皇帝听说后很高兴,赏赐了他衣服和官服。
太安年间,宇文莫圭派他弟弟屈云来袭击边境城池,屈云又派大将素延去攻打掠夺各部落。慕容廆亲自带兵打败了他们。素延很生气,率领十万大军包围大棘城,大家都害怕,士气低落。慕容廆说:“素延虽然像狗、羊、蚂蚁一样多,但军队没有纪律,这都在我的意料之中了。大家只要努力作战,就不用担心。”于是亲自穿上盔甲,冲出去攻击,素延大败,慕容廆追击了一百多里,俘虏斩杀了上万敌人。
永嘉初年,廆(音yáo)自称鲜卑大单于。辽东太守庞本因为私人恩怨杀了东夷校尉李臻。然后,他勾结鲜卑首领素连、木津等人,假借为李臻报仇的名义,实际上是想趁机造反,于是攻陷了好几个县城,到处杀戮百姓。太守袁谦多次出战都打败了,校尉封释害怕了,就请求和谈。
连续几年被鲜卑人抢掠,老百姓都失业了,逃难来投奔的人每天都有。廆的儿子翰对廆说:“要想得到诸侯的支持,最好的办法就是勤王(帮助朝廷),自古以来,有作为的君主都依靠这个来成就事业。现在素连、木津这两个家伙这么嚣张,朝廷军队接连战败,老百姓被杀害,这怎么能忍呢!他们表面上打着庞本的旗号,实际上是趁火打劫当土匪。封使君请求讨伐庞本来求和,结果反而让祸害越来越严重。辽东地区都快被他们搞垮了,已经差不多两年了,中原地区也战乱不断,州郡的军队屡战屡败。现在正是勤王、主持正义的好时机!单于应该展现您九伐的威风,拯救危在旦夕的辽东百姓,讨伐素连、木津的罪行,集合义军去消灭他们。这样一来,上面可以恢复辽东的秩序,下面可以吞并他们的部落,既能显示您的忠义,又能让咱们国家得到好处。这将是我们走向强大的开始,最终可以得到诸侯们的拥戴。”
廆听从了儿子的建议。当天,他就率领骑兵讨伐素连、木津,大获全胜,把他们杀了,两个部落都投降了,廆把他们迁徙到棘城,重新设立了辽东郡,然后就回去了。
皇帝被困在平阳,王浚擅自做主,任命冉闵为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前锋大都督、大单于,冉闵没接受。建兴年间,愍帝派人任命冉闵为镇军将军、昌黎公、辽东公。建武初年,元帝擅自做主任命冉闵为假节、散骑常侍、都督辽左杂夷流人诸军事、龙骧将军、大单于、昌黎公,冉闵还是推辞不受。征虏将军鲁昌跟冉闵说:“现在两京都沦陷了,皇帝流亡在外,琅邪王在江东掌握大权,这可是关系到所有人命运的大事啊!将军您雄踞海边北方,掌控一方,但很多部落还倚仗人多势众,举兵作乱,不肯归顺,主要是因为您的官职不是皇帝正式任命的,他们也自认为实力强大。现在应该派人去琅邪,劝他继承皇位,然后您再奉旨讨伐那些作乱的人,谁还敢不服从呢?”冉闵觉得鲁昌说得对,就派他的长史王济渡海去劝进。等到琅邪王登基后,派谒者陶辽再次下达之前的命令,授予冉闵将军、单于的职位,冉闵坚决推辞了公爵的爵位。
当时,两京都被攻破,幽州、冀州都沦陷了,冉闵在当地实行严明的法治,又虚心纳谏,很多流亡的百姓都带着家眷投奔他。冉闵就设立郡县来管理这些流民,冀州人设立冀阳郡,豫州人设立成周郡,青州人设立营丘郡,并州人设立唐国郡。 然后他提拔贤才,把政务交给他们处理,比如河东的裴嶷、代郡的鲁昌、北平的阳耽作为他的主要谋士;北海的逢羡、广平的游邃、北平的西方虔、渤海的封抽、西河的宋奭、河东的裴开作为他的重要助手;渤海的封弈、平原的宋该、安定的皇甫岌、兰陵的缪恺这些文才出众的人担任要职;会稽的朱左车、泰山的胡毋翼、鲁国的孔纂这些德高望重的人被冉闵当作宾客朋友;平原的刘讃学识渊博,被任命为东庠祭酒,他的儿子冉皝和其他贵族子弟都在那里学习。冉闵处理政务之余,还亲自去听取百姓的意见,所以路上到处都能听到赞扬他的声音,社会风气也变得礼让和谐了。
平州刺史兼东夷校尉崔毖,觉得自己在南方名望很高,想把流亡的人召集起来,结果一个都没来。崔毖心里憋屈,就偷偷跟高句丽、宇文国、段国等勾结,计划干掉慕容廆,瓜分他的地盘。
太兴年间刚开始的时候,这三国就一起打慕容廆。慕容廆说:“他们相信崔毖的鬼话,图一时之利,凑到一起的乌合之众而已。他们内部没有统一的指挥,互相不服从,我一定能打败他们。但是,他们刚集合起来,战斗力很强,我得速战速决。如果反击他们,就中了他们的计。我应该静观其变,让他们自己产生怀疑,互相猜忌。一方面,他们会怀疑我跟崔毖耍诈,反过来对付他们;另一方面,他们会互相怀疑三国中有人跟我有秘密协议,等他们人心涣散,再打他们就稳操胜券了。”
于是,三国军队攻打棘城,慕容廆紧闭城门不出战,还派人送去牛酒犒劳宇文国军队,并且大大方方地告诉大家:“崔毖前几天还派使者来过呢!”这下,宇文国和段国果然怀疑宇文国跟慕容廆是一伙的,就撤兵回去了。宇文国的将军悉独官却说:“虽然其他国家撤兵了,但我自己要吞并他们的地盘,还用得着别人吗!”于是,他集中所有兵力猛攻棘城,连营三十里。慕容廆挑选精锐士兵给慕容皝指挥,作为先锋部队冲锋陷阵;慕容翰率领精锐骑兵作为奇兵,从侧面杀出,直捣敌营;慕容廆则率领大军正面进攻。悉独官仗着人多,没有做好防御准备,看到慕容廆的军队杀来,才慌忙率兵抵抗。先锋部队刚一交战,慕容翰就已经杀入敌营,放火烧营,敌军一片混乱,不知所措,结果大败,悉独官只身逃脱,其余都被俘虏。在敌营里找到了皇帝的玉玺(三纽的),慕容廆派长史裴嶷送去建邺。
崔毖害怕慕容廆报复他,就派他侄子崔焘假装去祝贺慕容廆。恰好三国使者也来求和,说:“这根本不是我们的本意,都是崔平州指使的!”慕容廆把崔焘叫来,指着攻城的痕迹,厉声质问:“你叔父教唆三国灭我,你却来假装祝贺,这是什么意思?”崔毖害怕了,主动投降。慕容廆就派崔焘回去劝说崔毖:“投降是上策,逃跑是下策。”并派兵追击。崔毖带着几十个骑兵,丢下家小逃到高句丽去了。慕容廆收编了崔毖的军队,把崔焘和高瞻等人迁到棘城,优待他们。第二年,高句丽入侵辽东,慕容廆派兵打败了他们。
裴嶷从建邺回来后,皇上派使者来任命慕容廆为平州诸军事、安北将军、平州刺史,还增加了二千户的食邑。没多久,皇上又提升他为使持节、都督幽州东夷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牧,并且晋封他为辽东郡公,食邑一万户,原来的常侍、单于的头衔也都保留着;还赐给他丹书铁券,让他在海东地区可以自行处理政务,并让他自己任命官员,设置平州的守令。
段末波刚开始掌控自己的国家,却没好好防备,慕容廆就派慕容皝去袭击他,攻入令支城,抢了他的好马和宝物就回来了。
石勒派使者来跟慕容廆讲和,慕容廆拒绝了,还把石勒的使者送去了建邺。石勒很生气,就派宇文乞得龟来攻打慕容廆,慕容廆又派慕容皝去抵挡。他任命裴嶷为右部都督,率索头为右翼,让自己的小儿子慕容仁从平郭出发,赶往柏林作为左翼,去攻击宇文乞得龟,结果打胜了,俘虏了所有敌军。乘胜追击,攻下了他们的城池,缴获了数不清的财物,还把几万户人家都迁徙了回来。
成帝登基后,又提升慕容廆为侍中,官位特进。咸和五年,皇上又想给他加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但他坚决推辞了。
慕容廆曾经很随意地说过:“审理案件关乎人的性命,绝对不能马虎。贤人和君子是国家的根本,绝对不能怠慢。农业生产是国家的根本,绝对不能忽视。酒色财气,是败坏道德的大敌,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于是他就写了一篇几千字的《家令》来阐述他的观点。
他还派使者给太尉陶侃写信,信上写道:
明公使君毂下:您的德行和威望,使四方安定,您劳心于文治武功,军队也一切安好,我仰慕您已久,对您的敬佩之情与日俱增。我们之间路途遥远,隔着燕国和越国,每当我遥望长江之滨,就更加思念您。
老天爷真是不长眼,灾难一个接一个,咱们老家都丢了,成了胡人的地盘,皇帝不得不带着大家逃难,暂时投靠吴国和楚国。大晋王朝建立以来,江山万代,天命未改,祥瑞之兆明显,所以那些有志气的英雄好汉们心里都憋着一股火。我虽然没什么功劳,却受到朝廷的特殊恩宠,上面却不能消灭那些胡人,下面我也不能亲自上阵杀敌,反而纵容那些奸臣,一次又一次地逼近京城。王敦先作乱,苏峻后作恶,比董卓还凶残,比傕、汜还狠毒,全国上下,谁不生气!我真是想不通,那些文武大臣,享受着朝廷的荣华富贵,却不能消灭中原的敌人,洗刷国家的耻辱。
您老人家在江阳扎根,声名远播荆州和衡山,掌握着叶公那样的权力,怀着包胥那样的忠义之心,可那些白公、伍员那样的暴君却能得逞,我替春秋史学家丘明感到羞愧!小小的楚国,子重那样的人,还知道为国君软弱、大臣不如先祖而感到羞耻,严格要求自己,警戒众人,从而服服帖帖地治理陈国和郑国;越国的范蠡都能辅佐勾践,威震黄池;何况现在吴地英才辈出,却不去辅佐圣上,北伐中原收复失地。您要是能用正义之声讨伐那些胡人暴君,号召旧日的臣民,招抚那些想回归故土的人,岂不是像一阵风刮走落叶,像滚轮一样迅速前进吗?再说孙氏起家的时候,就用长沙的兵力打败了董卓,志在匡扶汉室。虽然中途遭遇挫折,理想没有实现,但看他一片赤诚之心,不顾个人安危,就足以令人敬佩。后来他占据扬州和越州,外面依靠周瑜和张昭,里面有鲁肃和陆逊,在赤壁打败曹操,夺取襄阳。从那以后,孙氏历代君主,都能侵扰徐州和豫州,让魏国朝不保夕。怎么现在江东的英雄豪杰们都藏起了才智和勇略呢?难道要比吕蒙、凌统的功绩还高吗?更何况现在胡人凶残暴虐,中原百姓处境艰难,他们的危险比垒起来的鸡蛋还危险。胡人虚张声势,人心已散,他们已经有了裂痕,很容易被击溃。王郎、袁术虽然也自称皇帝,但基础薄弱,根基不稳,很快就失败了,这些都是您老人家亲眼所见的事实。
王司徒为人清心寡欲,很会保养自己,就像以前曹参那样,也达到了“画一”的境界。庾公身居元舅(皇舅)的高位,担任着申伯那样的要职,为人超然脱俗,很有智慧和权势。可是在面对寇难的时候,他深感自己身处偏远之地,无法为大晋王朝出力,只能隔着千里遥遥相望,心中充满愤恨。现在全国上下都盼望着您,您是能左右楚汉局势的关键人物,如果能全力以赴,团结起整个中原的百姓,占据兖州、豫州的边境,让那些本来就倾向于正义的人放下武器归顺您,那么羯族寇贼一定能被消灭,国耻一定能洗刷。我在边疆,一定竭尽全力。但是,如果孤军轻进,不足以让敌人胆战心惊,那些怀念旧朝的人就无法里应外合。所以,我写信陈述情况,但话没说完。
廆将军派出的使者不幸遭遇风暴,葬身大海。后来,廆将军又写了一封信,并派东夷校尉封抽、行辽东相韩矫等三十多人,把信送到侃府,信中写道:
自古以来,国家和家庭,没有不经历兴盛到衰败的。自从大晋王朝龙兴以来,平定了山昬、会稽,展现了神武的策略,超越了以往的历史。到了惠帝末年,朝廷内部党争不断,祸乱蔓延到京畿地区,连皇族都受到了牵连,最终让羯族寇贼乘虚而入,颠覆了中原王朝,旧都沦陷,皇陵被毁,人神悲痛,天地震怒。以前猃狁和匈奴再强大,也没有像今天羯族这样暴虐,他们践踏中原大地,还自称皇帝。
话说晋朝的时候,慕容廆这小伙子,年纪轻轻就当上了车骑将军,对朝廷那是忠心耿耿,为人正直又谦逊,一心想着立功报国。 那时候天下大乱,皇帝都得搬家,好不容易元帝中兴,肃宗又接着平定了江南。慕容廆虽然被山海阻隔,还被羯族这帮强盗包围着,但他心里一直牵挂着朝廷,日夜担忧,恨不得为国捐躯。他年年进贡,船队络绎不绝,从不拖欠,总是尽力做好。
现在这羯族越来越嚣张,仗着人多势众,占据了赵国、魏国的土地,还侵占了燕国、齐国的领地。慕容廆虽然率领义军,打击这些叛逆,但想想管仲辅佐齐桓公,都说赏赐不够,何况慕容廆帮助朝廷,有匡扶霸业的功劳,却官位低爵位轻,连九命官位都没得到,这怎么体现对边疆功臣的赏赐和鼓励呢?
现在朝廷的诏令根本就送不到,路途遥远,使者往返一趟,少说也得一年。现在燕国的旧地,北边是周朝的沙漠,东到乐浪,西到代山,南到冀州,全都被敌人占领了,根本就不是咱们国家的领土了。我的属下们认为,应该效仿周朝和汉初的做法,晋升慕容廆为燕王,让他兼任大将军,这样既能统领各部军队,又能收复被敌人占领的土地,让冀州的人民都归顺朝廷。慕容廆接受了圣旨,就能联合各方势力,讨伐叛逆,成就像桓公、文公那样的功业,这对于国家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可是慕容廆太谦虚了,每次朝廷要封赏他,他都推辞好几年,我们这些属下也劝不动他。我这次冒昧进言,不是为了阿谀奉承,而是真心实意为国家考虑。
报告里大概这么写着:“车骑将军他啊,忧国忧民,鞠躬尽瘁,进贡的礼物都把路都堵上了。那些羯族贼寇想求和,将军还派使者送他们回去。西边平定了段国,北边也打败了塞外的敌人,就连远在索头的蛮夷都来进贡了。就剩下北部地区还没完全臣服,将军多次带兵征讨。再说说东边那些官员,官职大小混杂,级别不分上下,升官没有统领的权力,降职也没有相应的待遇。所以,想让车骑将军当燕王,给他封个王位啥的。” 这可是立功封爵,自古以来的规矩啊!车骑将军虽然没把那些官员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但他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啊!现在赶紧给他升官加爵吧,别磨蹭了,就让他当个燕王吧! 但是朝廷上意见不统一,拖啊拖,八年后,车骑将军去世了,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他活了六十五岁,当官四十九年。皇帝派使者追赠他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谥号为襄。后来石勒称帝后,又给他追谥为武宣皇帝。
裴嶷,字文冀,是河东闻喜人。他爹裴昶是司隶校尉。裴嶷为人清廉正直,很有才能,一路升迁,做到中书侍郎,后来又当了给事黄门郎、荥阳太守。天下大乱的时候,裴嶷的哥哥裴武先当了玄菟太守,裴嶷就请求去当昌黎太守。到了昌黎,过了很久,他哥哥死了,朝廷征召他回去,他就带着他哥哥的儿子裴开一起南下奔丧。到了辽西,路上道路被堵了,他和裴开就投奔了慕容廆。当时很多流落在外的读书人看到慕容廆刚刚起事,都在观望要不要投奔他。裴嶷第一个站出来表明立场,还带领大家一起行动。慕容廆非常高兴,任命裴嶷当长史,把军国大事都交给他处理。
后来悉独官带兵围困城下,城里城外都乱成一锅粥,慕容廆向裴嶷问计,裴嶷说:“悉独官虽然人多,但是军队没有号令,士兵没有阵型,如果我们挑选精兵,趁他们不备,就能把他抓住。”慕容廆听从了他的建议,结果就打败了敌人。慕容廆因为这件事威望大增,打算派人去建邺报捷,就精挑细选了一个使者,让裴嶷带信去建邺。
一开始,朝廷觉得辽东王慕容廆地处偏远荒凉,也就把他当个边疆的土豪看待。可裴嶷到了辽东之后,他极力夸赞慕容廆的才能和威望,又说很多天下英才都为他效力,朝廷上的人听了都改变了看法。裴嶷要回朝的时候,皇帝想留他下来看看情况,裴嶷推辞说:“我家世代蒙受皇恩,曾经在朝廷做官,因为公务才被派到遥远的地方。现在天下太平,我能有机会面见皇上,皇上还下旨恩准我回朝,如果留在京城,对我个人来说当然是很大的恩典。但是,现在皇宫迁移,皇陵被侵犯,慕容龙骧将军远在边疆,却始终忠心耿耿于王室,他的忠义感天动地,正在平定中原,准备迎接皇上的銮驾,所以才派使臣千里迢迢来表达他的忠诚。如果现在留我下来,慕容廆一定会认为朝廷轻视了他,怀疑他的忠诚,让他心灰意冷。所以我宁愿舍弃个人安危,也要赶紧回去复命。”皇帝说:“你说的对。”于是就让裴嶷回去了。慕容廆后来对他的部下说:“裴长史在朝廷名声显赫,却甘心屈居于我手下,这难道不是上天要帮助我吗?”于是慕容廆任命裴嶷为辽东相,后来又升迁为乐浪太守。
高瞻,字子前,是渤海蓚县人。他年轻时就英俊潇洒,很有才气,身高八尺二寸。光熙年间,他被朝廷任命为尚书郎。永嘉之乱爆发后,他回到了家乡,就和乡里的父老们商量说:“现在朝廷力量衰弱,战乱不断,我们这个郡土地肥沃,依山傍水,如果发生战乱或者灾荒,一定会成为敌人的目标,不是安居乐业的地方。王浚的祖先曾经在幽州、蓟州一带,占据燕国、代国的土地,兵强国富,可以依附他。大家觉得怎么样?”大家都觉得他的主意不错。于是他和叔父隐带领几千户人家北迁到幽州。后来,因为王浚的政策朝令夕改,他就投靠了崔毖,跟着崔毖去了辽东。
话说,毖(bì)跟三国一起商量着要攻打鲜卑首领廆(yǎo),瞻(zhān)极力劝阻,说这不行,但毖不听他的。结果毖打败仗逃跑了,瞻就跟着大家一起投降了廆。廆任命瞻为将军,可瞻就说自己生病了,起不来床。
廆很欣赏瞻的气质和仪表,多次去看望他,还握着他的手说:“你的病不在身体,而在心里啊!现在天子流亡在外,天下四分五裂,老百姓苦不堪言,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正想着和你们这些将军一起,匡复帝室,消灭那些像鲸鱼和野猪一样的叛逆,迎接天子回到吴地和会稽,平定天下,建立不世功勋,这都是我的心愿啊!你出身中原大族,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应该痛心疾首,时刻准备着战斗,怎么反而因为我们是不同民族,就心怀芥蒂呢?再说,大禹是西羌人,文王是东夷人,只要看他们的才能和策略如何就行了,难道因为风俗习惯不同,就不能同心协力吗?” 瞻还是坚持说自己病得很重,廆心里很不高兴。
瞻跟宋该有矛盾,宋该暗中劝廆杀了瞻。瞻知道了这件事,更加不安,最后忧虑过度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