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兴二年,石勒自称赵王,宣布大赦,死刑以下全部赦免。还减免百姓一半的田租,对孝顺父母、尽力耕种、为国捐躯的孤儿寡母,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布帛赏赐;孤寡老人和贫困百姓每人发放三石粮食,并且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持续七天。
按照春秋时期诸侯国和汉初诸侯王的做法,每一代都用“元”字来纪年,所以石勒改称赵王元年。他开始修建社稷坛和宗庙,建造东西两座宫殿。他还任命裴宪、傅畅、杜嘏担任经学祭酒,续咸、庾景担任律学祭酒,任播、崔濬担任史学祭酒。中垒支雄和游击将军王阳分别担任门臣祭酒,专门负责处理胡人的诉讼案件。张离、张良、刘群、刘谟等人被任命为门生主书,负责管理胡人的出入宫禁,严格执行法律,不许他们侮辱汉族士大夫。石勒把胡人称为“国人”。他还派使者巡视各地州郡,鼓励发展农业和养蚕业。
石勒提升张宾为大执法,让他总管朝政,位居百官之首。任命石季龙为单于元辅、都督禁卫诸军事;任命前将军李寒负责掌管兵权,并教授国子监学生骑马、击刺、战阵和射箭等军事技能。他还命令记室佐明楷和程机编写《上党国记》,中大夫傅彪、贾蒲、江轨编写《大将军起居注》,参军石泰、石同、石谦、孔隆编写《大单于志》。从此,朝廷的朝会仪式都按照天子的礼乐制度进行,威仪庄重,场面十分壮观。
群臣建议论功行赏,石勒说:“自从我起兵以来,已经十六年了。文武官员和将士们跟随我征战,没有一个不冒着枪林弹雨,经历过艰难险阻,尤其是在葛陂之战中,他们的功劳最为显著,应该优先进行赏赐。如果他们还活着,爵位和封赏的轻重,就根据他们的功劳和职位来决定;如果战死了,他们的孤儿寡母,赏赐要加一等,这样才能慰藉生者和死者,表达我的心意。”他还下令禁止臣民在服丧期间报复嫂子,以及在丧期结婚嫁娶,火葬的习俗则沿袭本地的风俗。
孔苌攻破了邵续的十一个营寨,全部攻克。邵续后来被石季龙俘获,押送到襄国。刘曜的将领尹安和宋始占据洛阳,投降了石勒。
话说晋朝的徐州刺史蔡豹打败了徐龛,结果徐龛派人去见石勒,给他出了个对付蔡豹的计策。石勒就派大将王步都当徐龛的前锋,又让张敬带着骑兵随后跟上。张敬到了东平,徐龛疑心张敬要偷袭自己,竟然把王步都他们三百多人给杀了,然后又投降了晋朝。石勒一听,气坏了,命令张敬占据东平的战略要地,好好守着。
那段时间,下大雨,中山、常山地区雨下得尤其大,滹沲河水暴涨,冲毁了山谷,大树都被连根拔起,漂浮在滹沲河上,一直漂到渤海,平原低洼的地方都堆满了像山一样的树木和泥沙。
孔苌攻破了文鸯十多座营寨,结果孔苌没做好防御准备,文鸯晚上就反攻,把孔苌打得大败而逃。
石勒这会儿开始搞起了豪华的宫廷音乐和舞蹈,八佾舞什么的都弄上了,还造了金根大辂、黄屋左纛这种天子才能用的车驾和旗帜,礼乐制度齐全了,那叫一个排场!
石勒派石季龙带着四万步骑去讨伐徐龛,徐龛派长史刘霄去见石勒请求投降,还把老婆孩子送过去当人质,石勒就接受了他的投降。当时蔡豹驻扎在谯城,石季龙攻打蔡豹,蔡豹半夜逃跑了,石季龙就领兵包围了封丘城,然后撤兵回去了。
石勒把三百户朝中官员、属官以及上层士族的人家迁到襄国崇仁里,还设立了公族大夫来管理他们。石勒的宫殿和城门刚刚建好,他就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法令,尤其对胡人管得很严。有一天,有个喝醉了的胡人骑马冲进了宫门的止车门,石勒大怒,对宫门的小执法冯翥说:“我身为国君发布的命令,都希望能够在天下推行,更何况是在宫门之内呢!刚才那个骑马冲进来的胡人是什么人,为什么你不禀报?”冯翥吓得忘了规矩,回答说:“刚才有个喝醉的胡人骑马冲了进来,我拼命拦着他,但他根本不听话。”石勒笑了:“胡人本来就很难沟通啊。”于是就原谅了他,没有治他的罪。
石勒又派石季龙去攻打托候部掘咄哪,在岍北打了个大胜仗,俘获了二十多万头牛马。
石勒当上五品官后,任命张宾负责选拔官员,接着又制定了九品官制。他任命张班为左执法郎,孟卓为右执法郎,负责管理士族,协助进行选拔工作。他还下令让所有官员和各州郡每年都推荐秀才、至孝、廉洁、贤良、直言、武勇的人才各一人。并在各部和州府设立都部从事,官职相当于两千石,权力与丞相司直相当。
石勒下令说:“去年雨水充沛,木材丰收,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木材,这大概是上天想要让我修建宫殿吧!那就按照洛阳太极宫的规模,建造德殿吧!”于是,他派从事中郎任汪率领五千名工匠去采伐木材。黎阳人陈武的妻子一次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陈武带着妻子来到襄国上书陈述此事。石勒看完奏章后,认为这是阴阳调和,祥瑞之兆,便赐给他家一个乳母,一百石粮食,四十匹丝绸。
石季龙攻打段匹磾于厌次,孔苌攻破了段匹磾管辖的城池。段匹磾兵败如山倒,只好带着家眷投降。石季龙把他送到襄国,任命段匹磾为冠军将军,他的弟弟段文鸯和部将卫麟分别担任左右中郎将,都赐予金印紫绶。石勒又安置了三万多户流民,让他们恢复原来的生活,并派人管理他们,安抚他们。这样一来,冀州、并州、幽州、辽西、巴西等地的叛乱都平息了。
当时晋朝征北将军祖逖驻守在谯县,准备平定中原。祖逖善于安抚百姓,因此很多原来归顺石勒的人又回到了晋朝。石勒对此很忌惮,不敢轻易进攻,于是写信给祖逖说:“祖将军屡次制造边患,您可是北方百姓的期望啊!如果您有归顺之心,我愿意派人去幽州修缮祖氏的坟墓,并安排两户人家守墓。希望您能像赵奢那样感恩图报,停止侵略。”祖逖听后非常高兴,派参军王愉出使石勒,赠送礼物,表示愿意和好。石勒热情款待了使者,并派左常侍董树回访,赠送一百匹马和五十斤黄金。从此,兖州、豫州、青州地区的人民得以休养生息。
从事中郎刘奥因为德殿的井木搭建倾斜而被斩首。石勒后来后悔了,追赠他为太常。
建德校尉王和挖到一块石头,石头上刻着:“律权石,重四钧,同律度量衡,有新氏造。” 大家议论纷纷,搞不清楚这石头是啥玩意儿,有人觉得这是个祥瑞。参军续咸说:“这是王莽时代的东西。” 当时刚经历战乱,度量衡的标准都丢了,于是就下令礼官制定新的标准。 后来又挖到一个鼎,能装四升,鼎里还有三十枚大钱,上面写着:“百当千,千当万。”鼎上刻着十三字,是篆书,看不懂,就先把它放到永丰仓里保存起来。
因为这事儿,石勒就下令让大家用新钱,但老百姓都不乐意。于是石勒又改用公家发的布去换新钱,规定上等布一千二百匹,中等布八百匹。结果老百姓偷偷地买了四千匹中等布和两千匹下等布,那些精明的家伙就低价买进私钱,然后高价卖给官府,最后被处死的就十几个,新钱最终还是没推广开。后来石勒把洛阳的铜马和翁仲这两尊雕像搬到襄国,放在永丰门那儿。
祖逖的牙门将童建谋反,害死了新蔡内史周密,然后派人去投降石勒。石勒把童建杀了,把他的脑袋送到祖逖那儿,说:“天下坏事都一样啊!叛臣逃兵,是我的死敌,将军您这仇人,也跟我的仇人一样。” 祖逖派人谢过石勒。从那以后,兖州和豫州那些叛乱的家伙,石勒一个都不收留,于是两州的人很多都归顺了他。
石勒命令武乡的乡绅们到襄国来。乡绅们到了之后,石勒亲自和他们一起喝酒聊天,还聊起了以前的事儿。原来石勒和李阳是邻居,每年都因为麻池(麻田)的事儿打架,互相驱赶对方。这时候,石勒对乡绅们说:“李阳啊,是个厉害的汉子,怎么没来?抢麻田这种小事,是穷人的恩怨,我现在天下都听我的了,还跟一个老百姓计较什么!” 于是派人去请李阳。李阳来了以后,石勒和他痛痛快快地喝酒聊天,还拉住李阳的胳膊笑着说:“以前我讨厌你那老拳,你也饱受我的毒手。”然后就赏给李阳最好的甲胄,封他做参军都尉。石勒还下令说:“武乡,是我的家乡,就像刘邦的丰沛,我死后,我的魂灵也要回到这里,所以要让它兴旺三代。” 因为老百姓刚开始恢复生产,家底还没攒够,石勒就下令禁止私酿酒,祭祀宗庙都用官府酿造的美酒,这么做了好几年,就没人私酿酒了。
石勒任命石季龙为车骑将军,带兵三万去离石讨伐鲜卑郁粥部。结果大获全胜,俘获了十多万头牛马,郁粥逃到乌丸,乌丸人也都投降了。
话说之前,石勒的世子石兴死了,这时候,石勒立石弘为世子,并让他担任中领军。之后,石勒又派石季龙统领四万精兵去讨伐徐龛。徐龛死守不出战,石勒就筑起营垒围困他,徐龛干脆回家务农了。与此同时,晋朝镇北将军刘隗投降了石勒,被封为镇南将军,还被封为列侯。后来,石季龙攻破了徐龛的防线,把徐龛押送到襄国,石勒把他关在百尺高的楼上,然后从楼上把他杀了。更残忍的是,他还把徐龛部下的家属都杀了,然后把他们的肉挖出来吃,还坑杀了三千名投降的士兵。晋朝兖州刺史刘遐害怕了,从邹山撤退到下邳。琅邪内史孙默也带着琅邪投降了石勒。徐州和兖州之间的许多守军都纷纷请求投降,石勒也都一一任命他们为地方官吏。
清河人张披是程遐的长史,程遐非常信任他,后来又提拔张宾为别驾,让他参与政事。可是后来程遐觉得张披势力太大了,对他起了疑心,又讨厌张宾权势越来越大。石勒的世子石弘是程遐的外甥,他自认为有靠山,想在朝中树立威信,就让石弘的母亲去诬陷张披和张宾,说他们俩是游侠,门客很多,声望很高,对国家没有好处,应该把张披除掉,这样对国家有利。石勒信以为真。张披被紧急召见,却迟迟未到,于是石勒就杀了张披。张宾知道程遐和自己有隙,就不敢再请求升官了。没过多久,石勒就提拔程遐为右长史,让他掌握朝政大权,从此朝中大臣都对他非常害怕,都巴结程氏家族。
这时,祖逖去世了,石勒开始侵扰边境。石勒的将领石他打败了晋朝军队,俘虏了晋朝将军卫荣。晋朝征北将军祖约害怕了,退守寿春。石勒的境内爆发了大规模瘟疫,死了很多百姓,大概有十分之七八。于是石勒就下令停止修建徽文殿。他还派大将王阳驻扎在豫州,意图窥伺中原。因此,战乱不断,梁州和郑州一带人心惶惶。
石勒又派石季龙率领四万步骑去讨伐曹嶷。早先,曹嶷打算迁徙到海中,依托根余山来保全自己,结果碰上严重的瘟疫,这个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石季龙带兵包围了广固,东莱太守刘巴、长广太守吕披都投降了。石勒还任命石他为征东将军,去河西打击羌胡。石挺率领军队支援广固,曹嶷投降了,被押送到襄国。石勒残忍地杀害了他,坑杀了他的三万士兵。
石勒打算把曹嶷所有的人都杀光,这时青州刺史刘征说:“现在留下刘征,让他来管理百姓;要是没人管理,刘征自己也会逃走的。”石勒于是留下七百口男女老少给刘征,让他镇守广固。青州各郡县的城防工事全部被攻破了。
石勒又派司州刺史石生去攻打晋朝扬武将军郭诵,在阳翟没攻下来,又去攻打襄城,俘获了一千多人后才回来。石勒见参军樊坦很穷,就提拔他做了章武内史。樊坦去上任辞行时,石勒看到他衣冠破旧,非常吃惊,说:“樊参军怎么这么穷啊!”樊坦为人诚实朴素,坦然回答说:“最近遭遇羯贼的残暴统治,家产都被抢光了。”石勒笑着说:“羯贼竟然这么残暴抢掠啊!现在我应该补偿你。”樊坦害怕极了,磕头哭着感谢。石勒说:“我定下的规矩是防备那些贪婪的俗人,跟你们这些老书生没关系。”然后赏赐给他车马、衣服和三百万元钱,以此来激励那些贪婪的俗人。
石勒派兵都尉石瞻去攻打下邳,打败了晋朝将军刘长,接着又攻打兰陵,又打败了彭城内史刘续。东莞太守竺珍、东海太守萧诞也带着郡县投降了石勒。石勒亲自到大小学校察看,考核学生们对经义的理解,对那些学问特别好的学生,他还赏赐不同数量的丝绸。石勒很喜欢文学,即使在军营里,也经常让儒生们读史书给他听,他经常根据自己的理解评论古代帝王的善恶,朝中贤士儒生们听了,没有不称赞他的。他曾经让人读《汉书》,听到郦食其建议立六国之后,大吃一惊,说:“这个办法一定会失败,怎么能成就天下呢!”等到读到留侯的谏言,他又说:“幸好有这个啊!”他的天资聪颖由此可见一斑。
首先,石勒调集徐州和扬州的军队,在 下邳和石瞻会合。刘遐害怕了,又从下邳逃到泗水边上。
石勒派石生去新安攻打刘曜的河内太守尹平,结果把尹平给杀了,还攻克了十多座营垒,俘获了五千多户人家才回来。从那以后,刘曜和石勒的仇恨就结下了,双方经常打仗,河东和弘农一带的老百姓可真是苦不堪言啊!
为了发展农业,朝廷任命右常侍霍晧为劝课大夫,让他和典农使者朱表、典劝都尉陆充等人一起到各地巡查,核实户籍,推广农业生产。那些农业生产做得最好的,朝廷还会赐给他们五大夫的爵位。
石勒又命令石生从延寿关出兵袭击许昌和颍川地区,俘获了一万多人,投降的有两万人,石生还攻陷了康城。晋朝的将军郭诵追击石生,结果石生打败了郭诵,死了上千人。石生收拾残兵败将,驻扎在康城。汲郡内史石聪听说石生战败了,赶紧带兵去救援,还进攻了郭默,俘获了男女两千多人。石聪还打败了晋将李矩、郭默等人。
有一天,石勒在郊外打猎,主簿程琅劝谏他说:“刘曜、马岌这些人都是刺客,到处都是叛乱的军队,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即使是皇帝,也只有一个人的力量。孙策的教训难道不应该引以为戒吗?况且,即使是枯木朽株,也都能造成危害,打仗打多了,总会有坏处的,这是古今都有的教训啊!”石勒勃然大怒,说:“我的能力我自己清楚,我能掌控全局。你只管做好你的文书工作,不要管这些闲事!”结果当天打猎的时候,石勒的马撞到树上死了,他自己也差点儿丧命。这时他才说:“不听忠臣的劝告,是我的错啊!”于是,石勒赏赐了程琅朝服和锦缎,还封他为关内侯。从此以后,朝臣们都争先恐后地进谏了。
晋朝的都尉鲁潜叛变了,投降了石勒,跑到许昌去了。石勒的手下石瞻攻破了晋朝兖州刺史檀斌在邹山的驻地,檀斌战死了。石勒的西夷中郎将王胜又袭击并州刺史崔琨和上党内史王昚,并州也跟着叛乱,投降了石勒。在此之前,石勒攻打刘曜的将领刘岳在石梁,结果石梁失守,刘岳被俘,押送到了襄国。石勒接着又攻打王胜,把他杀了。李矩听说刘岳战败了,害怕极了,就从荥阳逃跑了。李矩的长史崔宣带着李矩的两千士兵投降了石勒。这样一来,石勒就完全控制了兖州地区,徐州、豫州、滨州、淮州的很多郡县都投降了他。
石勒下令把洛阳的日晷搬到襄国,摆在单于的庭院里。他把三十九位有功之臣的名字刻在石匣里,放在建德殿前面。还在襄国建了个桑梓苑。
石勒有一次晚上微服私访,检查营卫情况,他带着绸缎、金银贿赂守门的士兵想出去。永昌门的门卫王假想要抓他,结果石勒的随从赶到了,王假才作罢。第二天,石勒召见王假,封他为振忠都尉,爵位是关内侯。后来,石勒去了苑乡,召见记室参军徐光,徐光喝醉了没去。石勒本来就对徐光看不顺眼,觉得徐光总是对他有意见,所以这次很生气,把徐光降职为牙门。石勒从苑乡回到邺城,徐光在旁边侍候,徐光一脸不高兴,撸起袖子,怒气冲冲地抬头也不看他。石勒因此更加讨厌他,责问徐光说:“我哪里对不起你,让你这么不高兴?”于是把徐光和他妻子一起关进了监狱。
石勒打算在邺城修建宫殿,又想让他的儿子弘镇守邺城,于是秘密地和程遐商量这件事。石勒自己觉得功劳很大,把邺城当作自己的根据地,根本不想离开。等到他修建了三台,搬迁了家眷,石勒就非常恨程遐,派了几十个手下晚上潜入程遐家,玷污了他的妻女,抢走了衣物就跑了。石勒让他的儿子弘镇守邺城,配给他一万禁军,以及车骑统领的五十四营兵力,还让骁骑领门臣祭酒王阳统领六夷部队辅助他。
石聪攻打寿春,没攻下来,于是就袭击了逡遒、阜陵,杀死了五千多人,京师因此大为震动。
刘闿那个济南太守,还有将军张阖,他们造反了,杀了下邳内史夏侯嘉,然后下邳就投降了石生。
石瞻攻打河南太守王羡,在邾这个地方,把王羡给打败了,城池也丢了。龙骧将军王国也叛变了,带着南郡投降了石勒。晋朝的彭城内史刘续又重新占据了兰陵和石城,结果被石瞻攻破了。
石勒命令各州各郡,如果发现坟墓被挖开了没盖好,就追究责任,对那些暴露在外的骸骨,县里要准备棺材和被褥。他还把牙门将王波提拔为记室参军,负责整理九流学说,并且开始设立秀才和孝廉的考试制度。
茌平县令师欢抓到一只黑色的兔子,献给了石勒。程遐他们就说,这是石勒“龙飞革命”的好兆头,兔子是阴精之兽,黑色是水的颜色,这预示着殿下应该赶紧响应天命民意。所以石勒就下令大赦天下,并且把咸和三年改成太和元年。
石堪攻打晋朝豫州刺史祖约,地点在寿春,军队就驻扎在淮河边上。晋朝的龙骧将军王国,带着南郡又叛变投降了石堪。南阳都尉董幼也叛变了,率领襄阳的军队投降了石堪。祖约手下的将领和官员,都暗中派人去投靠石勒。石聪和石堪一起渡过淮河,攻破了寿春,祖约逃到了历阳。寿春城里被石聪俘虏的百姓,有两万多户人家。
刘曜打败了季龙,然后包围了洛阳。洛阳附近的荥阳太守尹矩、野王太守张进等等都投降了刘曜,襄国那边都吓坏了。季龙打算亲自去救洛阳,他手下的长史、司马郭敖、程遐等人极力劝阻说:“刘曜现在正气势如虹,很难和他正面硬碰硬,洛阳城里粮食充足,一时半会儿攻不下来。刘曜的军队远离后方,支撑不了多久。您千万别亲自出马,轻举妄动风险太大,要是失败了,大业就完了!”季龙一听就火了,拔出剑指着程遐他们,把他们轰了出去。
然后季龙赦免了徐光,把他叫来,说:“刘曜借着刚刚打败季龙的势头,包围了洛阳,一般人都会觉得他不可战胜。但是,刘曜带了十万大军,攻打一座城池一百天都没拿下,士兵都疲惫不堪了,咱们现在士气正盛,可以打他个措手不及,一战就能把他擒住。要是洛阳守不住了,刘曜肯定会跑到冀州去,然后从黄河以北一路南下,到那时,咱们就完蛋了。程遐他们不让我亲自出征,你对此怎么看?”徐光回答说:“刘曜虽然趁着胜利的势头,却没能攻下襄国,反而去围困洛阳,这说明他不行。他的军队远离后方已经很久了,没有打胜仗的优势,如果陛下您亲自带兵出征,刘曜的军队一定会溃不成军。现在拿下天下的机会就在眼前,这是上天给我们的机会,我们必须抓住,否则就会招来灾祸。”季龙笑着说:“徐光说的对!”佛图澄也对季龙说:“如果大军出征,一定能抓住刘曜。”季龙更加高兴了,下令全国戒严,谁要是敢反对就杀头。
他命令石堪、石聪和豫州刺史桃豹等人各自统领军队在荥阳集合,让石季龙去占据石门,让左卫石邃统领中军,他自己则率领四万步骑去洛阳,从大堨渡河。之前,河里浮冰很多,风也很大,等到军队到达的时候,冰融化了,天气也变暖和了,渡河完成后,浮冰又多了起来,季龙认为这是神灵的帮助,就把渡口命名为灵昌津。季龙回头对徐光说:“刘曜如果在成皋关设防,那是上策;如果堵住洛水,那是其次;如果死守洛阳,那他就等着被抓吧!”各路军队都聚集在成皋,步兵六万,骑兵两万七千。季龙发现刘曜没有派兵防守,非常高兴,指着天又指着自己的额头说:“天意!”然后就命令军队隐蔽行军,走小路,从巩县、訾县之间绕过去。
他知道刘曜在城西摆开了十多万大军,更加高兴,对身边的人说:“可以庆祝胜利了!”季龙率领四万步骑从宣阳门进入洛阳,登上太极殿。季龙的步兵三万,从城北向西进攻刘曜的中军,石堪、石聪等人各率领八千精锐骑兵,从城西向北攻击刘曜的前锋,双方在西阳门展开激战。季龙亲自披挂上阵,从宫门出来,夹击刘曜的军队。刘曜的军队大败,石堪俘虏了刘曜,把他押到军中示众,斩首五万多级,尸横遍野。季龙下令说:“我们只想抓一个人,现在已经抓到了,命令将士们不要穷追猛打,给他们一条生路。”然后就班师回朝,派征东将军石邃等人押送刘曜往北而去。
好家伙,祖约起兵造反,结果失败了,投降了石勒。石勒让王波去训斥他:“你都造反到这地步了,弄得穷途末路才来投降,我们朝廷难道是收留逃犯的地方吗?你还好意思露面?”然后石勒把之前发的讨伐祖约的檄文给他看,最后还是赦免了他。
接下来,刘曜的儿子刘熙带着一帮人逃离长安,跑到上邽去了。石勒就派石季龙去追击他们。
石勒这会儿正巡视冀州各郡呢,他还特意接见那些年纪大的、孝顺父母兄弟的、辛勤耕作的、有文化有学问的人,然后根据他们的情况赏赐给他们粮食和布匹。他还命令各地长官向属地宣布,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说,别藏着掖着,让大家知道朝廷正求贤若渴,渴望听到各种各样的意见呢。
石季龙攻克了上邽,派主簿赵封把传国玉玺、金玺和太子玉玺各送了一枚给石勒。之后,石季龙又去河西进攻集木和羌人,打胜仗了,俘虏了好几万人,秦州和陇州都平定了。凉州牧张骏吓坏了,赶紧派使者来称臣纳贡,还把十五万氐羌百姓迁到了司州和冀州。
石勒手下的大臣们觉得石勒功劳巨大,天下太平,应该改换年号,以回应天下的期望。于是,石季龙等人拿着皇帝的玉玺和印绶,要给石勒上尊号,尊他为皇帝。但是石勒不肯接受。大臣们再三请求,石勒这才在咸和五年称帝,自称赵天王,处理皇帝的事务。 他还追尊他的祖父邪为宣王,父亲周为元王,立妻子刘氏为皇后,儿子弘为太子。
然后,石勒又给他其他的儿子们封官加爵:儿子宏被封为秦王,官职是持节、散骑常侍、都督中外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大单于;左卫将军斌被封为太原王;儿子恢被封为辅国将军、南阳王;中山公石季龙被封为太尉、守尚书令、中山王;石生被封为河东王;石堪被封为彭城王;季龙的儿子邃被封为冀州刺史、齐王,还加官散骑常侍、武卫将军;宣被封为左将军;挺被封为侍中、梁王。 他还任命左长史郭敖为尚书左仆射,右长史程遐为右仆射兼吏部尚书,左司马夔安、右司马郭殷、从事中郎李凤、前郎中令裴宪为尚书,任命参军事徐光为中书令兼秘书监。 总之,这次论功行赏,封了很多开国功臣,郡公、侯、县公、县侯等等,职位高低各有不同。
侍中任播等人一起商议,决定赵国的颜色用金色代表水德,旗帜用黑色,祭祀用的牲畜用白色,祭祀的日期选择在子、丑、寅、卯月。石勒同意了这些建议。石勒还下了一道命令说:“以后遇到重大疑难的事情,八座官和委任的丞郎要拿着奏章到东堂来,我会仔细审理,做出决定。 如果遇到紧急的军国大事需要汇报,就要让令仆和尚书立刻来汇报,不要因为天气寒冷、酷热、白天黑夜而耽误。”
石勒认为他的祖先石约对前朝不忠,于是杀了石约,以及他的一百多位子侄亲属。
大臣们一个劲儿地请求刘勒赶紧称帝,刘勒就厚着脸皮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全国大赦,改年号为建平,把都城从襄国迁到了临漳。他还追尊他的高祖为顺皇,曾祖为威皇,祖为宣皇,父亲为世宗元皇帝,母亲为元昭皇太后,文武官员都根据功劳大小进行了封赏。 他立他的妻子刘氏为皇后,还设立了昭仪、夫人的职位,地位相当于上公;贵嫔、贵人的职位,地位相当于列侯,每种职位各一人;三英、九华的职位相当于伯;淑媛、淑仪的职位相当于子;容华、美人的职位相当于男,这些后宫嫔妃的选拔注重贤淑,人数不限。
刘勒派荆州监军郭敬和南蛮校尉董幼攻打襄阳。刘勒派人快马加鞭给郭敬送去命令,让他退兵驻扎在樊城,并嘱咐他一定要隐藏旗帜,装作没人一样,如果敌人派人来侦察,就告诉他们:“自己好好坚守,过七八天大军就会到达,到时候你们就跑不了了!”郭敬让人在渡口反复洗马,日夜不停。侦察兵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南中郎将周抚,周抚以为刘勒的大军真的到了,害怕得赶紧逃到武昌去了。郭敬顺利进入襄阳,军队没有进行任何抢掠,老百姓都很安心。晋朝的平北将军魏该的弟弟魏遐等人率领魏该的部下从石城投降了郭敬。郭敬拆毁了襄阳城,把城里的百姓迁到了沔水北边,并在樊城驻军防守。
秦州的休屠王羌族造反了,刺史临深派司马管光率领州里的军队去讨伐,结果被羌族打败了,陇右地区一片混乱,氐羌各族都叛乱了。刘勒派石生前去占据陇城。休屠王羌的哥哥的儿子和羌族有仇,石生就贿赂了他,和他一起夹击羌族。羌族被打败了,逃到了凉州。刘勒把秦州五千多户羌族豪强迁到了雍州。
勒下了一道命令,说:“从现在开始,所有处置人的方法,都得按照律法来办。我以前因为生气发怒而做出的处罚决定,如果对方官位已经很高了,就不应该再惩罚了;或者说是那些为国尽忠而死去的孤儿寡母,如果不小心触犯了法律,你们这些下属都要把情况详细地奏报上来,我会仔细考虑后再做决定。”
堂上有个叫陈猪的人,他老婆一次生了三个儿子,勒就赏赐他们衣服、粮食和一个奶妈,并且免除他们三年徭役。这时候,高句丽和肃慎送来了精美的箭矢,宇文屋孤也献上了好马给勒。凉州牧张骏派长史马诜带着地图,去高昌、于窴、鄯善、大宛这些地方出使,并献上了当地的特产。晋朝荆州牧陶侃派兼任长史的王敷来拜见勒,带来了江南的珍宝和奇异的动物。秦州送来了白色的野兽和白鹿,荆州送来了白雉和白兔,济阴地区出现了连理木,甘露也降落在了苑乡。
勒因为这些祥瑞之兆接连出现,远方国家也纷纷归附,就赦免了三年内犯的轻罪,还免除了百姓去年的欠税;特别赦免了凉州的死罪犯,凉州的会计官吏都升为郎中,还赏赐他们每人绢十匹,绵十斤。勒在南郊祭天时,看见有白气从祭坛直冲云霄,勒非常高兴,回到宫里后,又赦免了四年内的轻罪。他还派使者封张骏为武威郡公,让他享有凉州各郡的赋税。勒亲自下地耕田,回来后,又赦免了五年内的轻罪,并赏赐群臣金帛,赏赐多少根据官职高低而定。
因为日食发生,勒避开了正殿三天,命令所有官员都上书陈述自己的意见。勒还下令禁止州郡里那些不正规的祠堂,只有那些能够兴云致雨,对百姓有益的祠堂,才能由郡县重新修建,并种植吉祥的树木,等级则按照山川河流的等级来划分。
话说曹操的儿子曹睿想在邺城建个豪华宫殿,结果廷尉续咸这老臣就上书劝谏他,别这么干!曹睿一听就火了,说:“不砍了这老家伙,我的宫殿就没法建成!”然后就下令让御史把续咸抓起来。
这时,中书令徐光进赶紧出来打圆场,说:“陛下您聪明睿智,比尧舜还要厉害,可您现在却不想听忠臣的劝谏,这跟夏桀、商纣有什么区别?那些话,能用的就用,不能用的也要容忍啊,怎么能因为说了句实话就砍了朝廷大臣呢?”曹睿一听这话,叹了口气说:“当皇帝不能这么独断专行啊!难道我不明白他说的是忠言吗?刚才我就是跟他开个玩笑!人家有几百匹布,还想再买个房子呢,更何况我拥有整个天下,是万乘之尊呢!这宫殿最终还是要修的。不过,现在先停工吧,也让我的直臣们长长志气。” 然后,曹睿赏了续咸一百匹绢,一百斛稻米。他还下令,让公卿百官每年都推荐贤良、方正、敢于直言、有才能、孝顺、清廉的人才各一人,考试合格的分别授予议郎、中郎、郎中官职。而且这些人还可以互相推荐,拓宽了选拔人才的渠道。
接着,曹睿在襄国城西开始修建明堂、辟雍、灵台。这时候,老天爷帮忙,下了一场大雨,中山西北地区发了大水,冲来了上百万根巨木,正好堆积在明堂附近。曹睿特别高兴,对大臣们说:“诸位知道吗?这不是灾难,这是上天要我建邺都呢!” 于是,他任命少府任汪、都水使者张渐等人负责监督邺宫的建造,并且亲自指导工程的规划。
蜀地梓潼、建平、汉固三郡的蛮族和巴人也都归顺了曹睿。
曹睿觉得成周这地方风水好,又是汉晋两朝的旧都,心里又动了迁都的念头,于是下令把洛阳定为南都,并在洛阳设立行台治书侍御史。
高句丽和宇文氏的使臣来了,大家一起喝酒。喝到兴头上,高欢指着徐光问:“我从创业开始,算得上是什么样的君主啊?”
徐光拍马屁说:“陛下您英明神武,计谋远胜汉高祖,雄才大略更是超过魏武帝曹操,从三皇五帝以来,根本没法比!您啊,简直是黄帝的接班人!”
高欢哈哈一笑:“自己还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吗?你这话说得也太过了。如果我碰上汉高祖刘邦,我肯定得毕恭毕敬地侍奉他,和他手下的韩信、彭越一起争着为国效力。要是遇到光武帝刘秀,那咱们就在中原地区一决高下,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大丈夫做事,应该光明磊落,像日月一样光明,绝对不能像曹操、司马懿父子那样,欺骗孤儿寡妇,用阴险手段夺取天下。我啊,大概就介于汉高祖和光武帝之间吧,哪里能跟黄帝相比!” 高欢说完,满朝文武都叩头高呼万岁。
晋朝的将军赵胤攻下了马头,石堪派将军韩雍去救援,结果还是晚了一步。韩雍没办法,就转而攻打南沙和海虞,俘虏了五千多人。 话说当初郭敬退守樊城后,朝廷的军队又驻守襄阳。 到了这个时候,郭敬又攻陷了襄阳,留下军队驻守后就回去了。
一场暴风骤雨,雷电击中了建德殿的端门和襄国城的西门,死了五个人。西河介山那边下起了冰雹,冰雹大的跟鸡蛋似的,平地积了三尺厚,低洼的地方甚至积了一丈多,人畜冻死的数不胜数,从太原、乐平、武乡、赵郡、广平、钜鹿,方圆一千多里都遭了殃,树木被摧毁,庄稼颗粒无收。
石勒在东堂召见勒正,问徐光:“历史上发生过这么大的灾难吗?”徐光回答说:“周、汉、魏、晋都有过这样的灾害,这虽然是天地间常有的事,但是明君从来不会不因此而有所改变,这是为了敬畏上天的愤怒啊。去年取消了寒食节,介子推是晋国帝乡的神,历代都尊崇他,也许取消寒食节不太合适。一个人唉声叹气,王道都会因此受损,更何况是众神怨恨,从而激怒上天呢!就算不能让全国都恢复寒食节,介山附近毕竟是晋文公封赏的地方,应该允许当地百姓祭祀他。”
石勒下令说:“寒食节是并州的旧俗,朕从小就过这个节,不能改变啊。之前有人说介子推是诸侯的臣子,天子不应该忌讳他,所以才取消了寒食节,难道是因为这个才导致了这场灾难吗?介子推虽然是我们家乡的神,但非法祭祀也不行,你们赶紧查查旧典,商议一下,然后向朕汇报。”有关部门奏报说,介子推历代都被尊崇,请求恢复寒食节,并且在介山为他种植名贵树木,修建祠堂,拨给户口供奉祭祀。石勒让黄门郎韦謏驳斥道:“根据《春秋》记载,藏冰失道,阴气泄露就会导致冰雹。在介子推之前,冰雹又是怎么造成的呢?这都是阴阳失调造成的。再说,介子推是贤人,怎么会造成这样的灾害呢?这肯定不是他的原因。现在虽然建了冰窖,但是我担心冰窖里的冰没有放在阴冷的地方,很多冰窖都在山川旁边,所以阴气泄露就形成了冰雹。如果因为介子推忠贤,就允许绵山、介山之间祭祀他,那对全国来说就不通了。”石勒听从了韦謏的建议。于是,就把冰窖搬到了阴冷的地方,并州又恢复了寒食节。
石勒命令太子石邃把尚书奏报的事先给中常侍严震过目,让严震审核奏报内容的正误,只有征伐、刑罚、重大事件才直接呈报给他。从此以后,严震的权力超过了宰相。石勒的门上可以设置捕鸟的网,石勒越来越不高兴了。
郭敬南下抢掠江西,结果晋朝南中郎将桓宣趁机偷袭空虚的樊城,把城里的人全部带走了。郭敬赶紧带兵回去救樊城,两军在涅水交战。郭敬的前锋部队被打得大败,桓宣那边也死伤过半,最后桓宣把抢来的东西都带走了才停手。之后桓宣又南下攻占了襄阳,留下军队驻守。
石勒到了邺城,来到石季龙的住所,对他说:“功劳和享受不能同时兼顾,等宫殿建好后,我再为你建府邸,不要因为现在住得简陋就闷闷不乐。”石季龙摘下帽子拜谢,石勒说:“咱们一起打天下,你谢我干什么!”这时天上出现一颗流星,像大象一样大,尾巴像蛇一样,从北极往西南方向划过五十多丈,光芒照亮大地,最后坠入河中,声音传出去九百多里。邺城的井里出现了黑龙,石勒看到龙后很高兴。他在邺城召见群臣。
他下令在各郡国设立学校,每个郡设立博士和祭酒各两人,学生一百五十人,经过三次考试合格后,就可以提升到中央政府任职。于是他提拔了五个太学生当佐著作郎,让他们记录时事。当时闹大旱,石勒亲自到廷尉监狱查看囚犯,五年以下刑期的都减刑释放,刑期重的就赏赐酒食,允许他们洗澡,等秋天再审理。他还没到宫里,大雨就哗啦啦地下起来了。
石勒到了沣水宫,因为病情加重就回去了。他召石季龙、他的太子弘、中常侍严震等人进宫侍疾。石季龙假传圣旨,杀害了太子弘、严震以及宫内外所有大臣和他们的亲戚,石勒病情如何,没有人知道。他又假装召石宏、石堪回襄国。石勒的病稍微好转了一些,见到石宏,惊讶地说:“秦王你为什么来?让你镇守边疆,就是为了应对今天这种情况。有人让你来的吗?你是自己来的吗?如果是有人让你来的,就杀了他!”石季龙吓得说:“秦王只是想回来看看,我现在就送他回去。”过了几天石勒又问,石季龙说:“已经奉诏送他回去了,现在已经走了一半路了。”石勒又嘱咐石宏在外边好好待着,最终却没有送他走。
话说石勒,碰上蝗灾了,他偷偷派儿子石邃带着三千骑兵去蝗灾区转悠。那会儿天上还出现了怪异的景象:荧惑守心,星星掉到邺城东北六十里外。一开始是又红又黑又黄的云,像幕布一样,长几十丈,互相交错,声音震耳欲聋,跟打雷似的。云落到地上,热得像着火了一样,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当时有个农民去查看,发现地还冒着热气,沸腾着呢,看到一块青色的石头,大概有一尺多方,轻飘飘的,敲起来声音像磬一样。
石勒这病啊,越来越严重了,临终前留下了遗嘱:“三天后下葬,内外百官葬礼结束后就脱掉丧服,不准禁止婚嫁、祭祀、喝酒、吃肉,各地的征镇牧守都不能擅自离开岗位来奔丧,穿平常的衣服,用普通的车子,不准陪葬金银财宝和珍贵的器物。大雅(石弘)年纪还小,恐怕不能完全领会我的意思。中山王以下的各位官员,都要严格执行我的命令。大雅和石斌要互相扶持,司马氏的教训,你们要引以为戒,务必和睦相处。中山王啊,你要好好想想周公和霍光的故事,别给后人留下话柄。”石勒在咸和七年去世,享年六十岁,在位十五年。晚上偷偷把他埋在了山谷里,没人知道具体埋在哪儿,只在表面上隆重地举行葬礼,称之为高平陵。追谥为明皇帝,庙号高祖。
石弘,字大雅,是石勒的第二个儿子。他从小就孝顺,为人谦虚谨慎,跟杜嘏学习儒家经典,跟续咸学习律法。石勒说:“现在这世道不太平,不能只教他读书。”于是让刘征、任播教他兵法,让王阳教他骑马射箭。后来立他为太子,让他担任中领军,接着又让他担任卫将军,让他负责开府辟召,最后让他镇守邺城。
皇上把皇位传给了太子,太子为人谦虚,喜欢文学,身边亲近的人都是儒生。太子对徐光说:“这哪里像是将门子弟啊,太文雅了。”徐光说:“汉高祖是骑马打天下,孝文帝是用清静的办法守江山,圣人的子孙,一定会一代比一代强,这是天理。”太子听了很高兴。徐光接着说:“太子仁义孝顺,温文尔雅,中山王却凶狠狡诈,万一皇上驾崩,我担心国家会有危险,应该逐渐削弱中山王的权力,让太子早点参与朝政。”太子采纳了他的建议。
程遐又对太子说:“中山王勇猛精明,大臣们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看他那样子,除了皇上,其他人他根本看不上眼。他掌握兵权多年,威震内外,而且为人残暴不仁,毫无赖德。他的儿子们都长大成人了,都参与了军政。皇上在世还好,但怕他心怀不满,难以辅佐少主。应该早点除掉他,才能利于大计。”太子说:“现在天下还没完全平定,战争还没结束,太子年纪还小,需要强有力的人辅佐。中山王是开国功臣,与鲁国、卫国一样亲近,正应该委以重任,怎么会像你说的那样呢?你大概是担心辅佐少主时,不能独揽帝舅的权力吧。我会把你列入顾命大臣,不用过度担心。”程遐哭着说:“我说的是实话,皇上却用私情来驳斥我,难道这是明君广开言路,忠臣尽职尽责的表现吗!中山王虽然是皇太后养大的,但他不是皇上亲生的,不能用亲情来衡量他。皇上您英明神武,稍微给他点颜色看看就行了,皇上您已经给了他和他的儿子们很多恩荣了,足够了。魏国重用司马懿父子,最终导致国家覆灭,以此为鉴,中山王将来能有什么好处呢!我侥幸得到东宫的信任,如果不把这些话告诉皇上,谁还会说呢!如果皇上不除掉中山王,我预感到国家将会灭亡!”太子没听他的。程遐退出来后对徐光说:“皇上刚才那样说,太子肯定会有危险,怎么办?”徐光说:“中山王一直对我们俩怀恨在心,恐怕不只是国家有危险,我们家也会遭殃,我们应该为国家和家庭的安全考虑,不能坐以待毙。”
徐光又私下对太子说:“皇上平定了八州,拥有了整个天下,为什么脸色不好看呢?”太子说:“吴国和蜀国还没平定,制度还不统一,司马家在丹阳地区还有势力,恐怕后人会认为我不符合天命,每当想到这些,我就忍不住愁眉苦脸。”徐光说:“我认为皇上应该担心的是腹心之患,而没必要担心四肢末节!为什么这么说呢?魏国继承了汉朝的统治,是正统的帝王,刘备虽然占据了巴蜀,也不能说汉朝灭亡了。吴国虽然占据了江东,又怎么能说损害了魏国的利益呢?皇上已经占据了两个都城,是中国的皇帝,那个司马家的小子又有什么不同呢?刘备和孙权一样,天命不在皇上身上,难道还能归于他们吗?这些都是小问题。中山王依靠皇上的指点,天下人都说他英勇,仅次于皇上,但他残暴奸诈,见利忘义,没有伊尹、霍光那样的忠心。他和他的儿子们位高权重,势力超过王室。看他那样子,总是心怀不满。最近在东宫的宴会上,他还轻视太子。皇上您忍让他,我担心皇上百年之后,宗庙将会长满荆棘,这是心腹大患,皇上您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太子沉默不语,最终还是没有听从。
石勒把后赵皇帝石弘给弄死了之后,立刻就让石弘的弟弟石宣到他面前来,然后下令逮捕程遐和徐光,把他们送去廷尉(相当于当时的司法部门)治罪。同时,他还叫石弘的儿子石邃带兵进宫,负责皇宫的警卫工作。这下可把朝中大臣们都吓坏了,文武百官都四处逃散。石弘吓得不轻,赶紧把皇位让给石勒。石勒说:“皇上驾崩了,太子应该继承皇位,我哪敢造反啊!”石弘哭着坚持要让位,石勒生气地说:“如果他当不了皇帝,天下自然会有别的说法,现在还用不着讨论这个!”就这样,在咸和七年,石勒逼着石弘让位,改元为延熙,还把文武百官都升了一级。然后,他把程遐和徐光给杀了。石弘临死前还封石勒为丞相、魏王、大单于,并赐予九锡(古代帝王对诸侯的最高等级赏赐),把魏郡等十三郡封给他做领地,让他总揽朝政。
石勒表面上推辞了一番,过了一段时间才接受了这些封赏。他大赦天下,赦免了死罪以下的罪犯。他还把石勒的妻子郑氏立为魏王后,儿子石邃立为魏太子,并给了石邃很多重要的官职,比如使持节、侍中、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录尚书事等等。石勒的弟弟石宣被封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冀州刺史,封为河间王;石韬被封为前锋将军、司隶校尉,封为乐安王;石遵被封为齐王;石鉴被封为代王;石苞被封为乐平王;原来的太原王石斌被改封为章武王。石勒把原来石弘的文武大臣都安排到丞相府里担任一些闲职,而石勒自己原来的亲信则都安排到重要的部门任职。石勒还把太子宫改名为崇训宫,并且把石弘的妻子刘氏以及其他后宫人员都迁到崇训宫居住。石勒还把石弘后宫里漂亮的女人,以及石弘的车辆、珍宝、衣服等好东西都搬到了自己府里。最后,石勒还任命夔安为左仆射,郭殷为右仆射。
刘氏问石堪:“这皇家的江山快要完蛋了,你打算怎么办?”石堪说:“先帝的旧臣都被赶到边远地区了,军队也不听我们指挥了,宫里更是毫无办法,我想逃到兖州,占据廪丘,拥立南阳王为盟主,然后拿着太后的诏书去号召各地的牧守和将领,让他们一起带兵讨伐这乱臣贼子,一定能成功!”刘氏说:“情况紧急,你赶紧出发吧,时间拖久了,情况可能就会发生变化。”石堪答应了,就乔装打扮,轻装简从地奔赴兖州,结果因为耽误了时间,没成功,只好又往南逃到谯城。石勒派他的将领郭太等人追击,在城父抓住了石堪,押到襄国,把他烤死了。石勒又把石恢召回襄国。刘氏的计划败露,也被石勒杀害了。石勒尊封弘的母亲程氏为皇太后。
石生镇守关中,石朗镇守洛阳,他们都在各自的驻地起兵反抗。石勒留下儿子石邃守卫襄国,自己率领七万步骑去攻打洛阳的石朗。洛阳城破,石朗被俘,被砍掉脚趾后处死。石勒的军队继续进攻长安,任命石挺为先锋大都督。石生派将军郭权率领两万鲜卑族涉璝部众为先锋抵抗,自己率领大军随后跟进,驻扎在蒲坂。先锋部队和石挺在潼关发生激战,结果战败,石挺和丞相左长史刘隗都战死了,石勒退兵到渑池,这一路上尸横遍野,绵延三百多里。鲜卑人暗中勾结石勒,背叛石生,袭击了他。石生当时还在蒲坂,并不知道石挺战死了,非常害怕,就独自一人骑马逃往长安。郭权又重新收拢了三千兵马,和越骑校尉石广在渭水边僵持。石生最终离开了长安,躲藏在鸡头山。将军蒋英坚守长安。石勒听说石生逃跑了,就率军进入关中,进攻长安,十几天后就攻破了长安,斩杀了蒋英等人。石勒又派兵驻扎在汧县,还把雍州、秦州的十多万户华戎百姓迁徙到关东地区。最后,石生的部下在鸡头山杀了他。石勒回到襄国,大赦天下,还暗示石弘让他建立魏台,和魏国辅佐汉朝的模式一样。
郭权因为投降而活了下来,占据了上邽后归顺朝廷。朝廷任命郭权为镇西将军、秦州刺史,于是京兆、新平、扶风、冯翊、北地等地都响应他了。 石勒手下镇西将军石广跟郭权打仗,结果被打败了。
石勒派郭敖和他儿子郭斌,带着四万步骑去讨伐郭权,军队驻扎在华阴。上邽的豪族们害死了郭权,然后投降了石勒。 石勒把秦州的三万多户人家迁到了青州和并州的各个郡县。南方的氐族首领杨难敌等人把任通和送给了石勒。 长安人陈良夫逃到了黑羌那里,勾结北羌的四角王薄句大等人,骚扰北地和冯翊,跟石斌僵持不下。石韬等人率领骑兵袭击薄句大的后方,和石斌前后夹击,打败了薄句大,薄句大逃到了马兰山。郭敖等人追击,结果被羌人打败了,死了十七八分之一的人。郭斌等人收兵回到三城。
石勒听说后非常生气,派人杀了郭敖。石宏说了些怨言,石勒把他囚禁了起来。
石弘拿着皇帝的玉玺和印信亲自去见石勒,暗示他禅让皇位的意思。石勒说:“天下人的意见应该由他们自己来决定,你为什么自己在这里讨论这个呢!” 石弘回到宫里,对着他母亲哭着说:“先帝真的什么都没留下啊!”没过多久,石勒派丞相郭殷拿着符节入宫,废黜了石弘,把他降为海阳王。石弘安安静静地上了车,脸色平静,对群臣说:“我承担不起继承大统的重任,反而辜负了大家的期望,这也是天命啊,还有什么好说的呢!”百官都忍不住流泪,宫人们痛哭起来。
咸康元年,石勒把石弘和程氏兄弟石宏、石恢囚禁在崇训宫,不久后把他们都杀害了,石弘在位两年,去世时二十二岁。
张宾,字孟孙,是赵郡中丘人。他爸爸张瑶,当过中山太守。张宾从小就爱学习,广泛涉猎经史子集,但他不拘泥于字句的解释,为人胸襟开阔,很有原则。他经常跟兄弟们说:“我自认为自己的智慧、谋略、见识不输张良,只是没赶上刘邦那样的好时机罢了。” 他曾经在中丘王手下当都督,但这并不是他喜欢的差事,后来因为生病就辞官了。
永嘉年间天下大乱,石勒被刘元海任命为辅汉将军,带着军队南下。张宾对他的亲朋好友说:“我见过很多将领,只有胡将军(指石勒)可以和他一起成就大事业。”于是,他拿着剑跑到军营门口,大声喊着要见石勒。石勒一开始并没有觉得他有什么特别之处。
后来,张宾逐渐地向石勒献计献策,石勒才对他另眼相看,把他当作自己的军师。张宾出谋划策,百发百中,没有一次失误,石勒能够建立他的基业,全靠张宾的功劳。后来,张宾被封为右长史、大执法,又封了濮阳侯,地位显赫,风光无限,但他为人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对士人无论贤愚,都能做到一视同仁,让所有人都能畅所欲言。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不结党营私,在朝堂上总是直言进谏,在私下里总是为别人说好话。
石勒非常器重他,每天上朝的时候,都要亲自帮张宾整理衣冠,简化他的语言,称呼他为“右侯”,而不直呼其名,在石勒手下,没有人能与张宾相比。
张宾去世后,石勒亲自去为他哭丧,悲伤得左右的人都跟着流泪。石勒追赠张宾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的官职,并谥号为“景”。 要下葬的时候,石勒把张宾的灵柩送到正阳门,望着灵柩,不禁泪流满面,回头对左右的人说:“上天难道是想让我不成事吗?为什么这么早就夺走了我的右侯啊!”后来程遐接替了张宾的右长史的职位,石勒每次跟程遐商议事情,如果意见不合,就会感叹说:“右侯离开我了,让我跟这些人一起做事,这难道不是太残酷了吗!” 然后就哭个不停,一整天都沉浸在悲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