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三年,石勒亲自在老家桑梓苑耕地,他老婆杜氏则在郊外祭祀先蚕神,之后石勒就去了襄国去祭拜石勒的墓。

这年头,石勒和石遵、石鉴、冉闵这几个名字,那可是响当当的。

石勒任命石宁当征西将军,带兵两万多,去给麻秋当后援。张重华带着两万户人家投降了。河湟地区,十几万氐羌部落和张璩互相呼应,麻秋害怕,不敢前进。张重华的金城太守张冲也带着郡城投降了石宁。麻秋后来到了曲柳,刘宁、王擢进攻晋兴武街。张重华的将领杨康等人跟刘宁在沙阜打仗,刘宁打输了,就撤回金城。王擢攻克了武街,抓住了张重华的护军曹权和胡宣,把七千多户人家迁到了雍州。石勒又让孙伏都当征西将军,和麻秋一起带三万步骑兵渡过黄河,打算攻打长最。张重华很害怕,派谢艾去迎战,结果打败了石勒的军队,麻秋就退回金城了。

石勒和石勒他爹,那都是贪得无厌,一点礼数也不讲。他们占领了十个州的地盘,金银财宝、珍珠玉石,还有外国的奇珍异宝,多得数不清,可他们还觉得不够。以前朝的皇帝和先贤的墓,没有一个不被他们挖开的,就为了抢他们的宝贝。邯郸城西石子岗上有个赵简子墓,石勒下令挖开它。一开始挖到丈余深的炭,然后是厚一尺的木板,足足八尺厚的木板之后才到泉水,水清凉得不得了。他们用绞车和牛皮水囊打水,一个月了水还没打完,没办法才停工。他还让人去挖秦始皇陵,把铜柱挖出来铸成器物。

有个和尚叫吴进,他跟石勒说:“胡人的气数要衰了,晋朝要复兴了,咱们应该狠狠地压榨晋朝人,把他们的锐气磨掉。” 石勒一听,就让尚书张群从附近的州郡征调了十六万人,还有十万辆车,拉土去邺城北边修建华林苑和长墙,那规模,几十里长几十里宽!

这可把赵揽、申钟、石璞这些人给急坏了,他们赶紧上书给石勒,说天象混乱,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还当面劝谏石勒,说得特别恳切。石勒一听就火了,吼道:“这墙,今天建起来,明天就塌了,我也没啥好遗憾的!” 然后就逼着张群日夜赶工,连晚上都点着蜡烛干活。 建了三座观,四个门,其中三个门连通漳水,门都是铁做的。结果,暴风骤雨一来,死了好几万人。

那边,扬州还送来了五只大雁,脖子长达一丈,叫声能传十多里远,石勒把它们放到了玄武池里。各地还送来了十六只麒麟,七只白鹿,石勒让司虞张曷柱把这些珍禽异兽都好好调教一番,准备用来拉车,摆在宫殿的庭院里显摆。 他还让人在北城开凿水道,把水引到华林园里。结果城墙塌了,压死了上百人。

石宣这小子为了祈求山川保佑,就搞了个大型狩猎活动。出行排场那叫一个大,坐的是天子才能坐的大车,前面是羽葆华盖,后面跟着天子旌旗,十六支军队,十八万士兵,浩浩荡荡地从金明门出发。石季龙呢,带着后宫嫔妃,爬上陵霄观,远远地望着这阵仗,哈哈大笑说:“我们父子俩过得这么滋润,除非天塌地陷,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就等着抱孙子、玩孙子,快快乐乐过日子就行了!”

石宣这狩猎活动,没完没了地折腾,到处都建行宫,每个行宫周围方圆百里,把猎物围起来,等到晚上再一起抓。文武百官都得跪着站着,严密看守,到处都是烽火台,亮如白昼,石宣还命令一百多名骑兵在里面射猎。石宣和他的宠姬显德美人坐车观赏,玩得乐不思蜀,直到猎物都抓光了才罢休。要是哪个猎物跑了,追赶的人就要受罚,有官职的要被夺马步行一天,没官职的要被鞭打一百下。 这规矩定得也太严厉了,文武百官都吓得直哆嗦,士兵们饿肚子冻死冻伤的,竟然有一万多人!石宣的弓箭、马匹、衣食住行,都号称是“御用”的,谁要是敢弄乱了,就按违反禁令的罪名处罚。他这一路走下来,经过的三州十五郡,所有物资储备都被搜刮一空,一点都没剩下。

石季龙又让石韬也来这么一出,从并州出发,到秦地、晋地去狩猎。石宣本来就讨厌石韬受宠,这次狩猎,更是加深了他的嫉妒。有个叫赵生的宦官,很受石宣宠信,却不受石韬待见,他就偷偷地劝石宣除掉石韬,于是,两人合谋除掉石韬的计划就开始了。

麻秋又攻打张重华的将领张瑁,在河东、陕西地区打败了他,斩首三千多级。枹罕的护军李逵率领七千人投降了石季龙。从黄河以南,氐族和羌族都投降了。

石韬在太尉府建了一座大堂,取名宣光殿,大梁足足有九丈长。石宣一看,顿时火冒三丈,把工匠杀了,还把大梁砍短了。石韬气坏了,又加长了十丈。石宣听说后,更生气了,跟他的心腹杨柸、牟成说:“石韬这小子太嚣张了,竟然敢这样违抗我!你们要是能杀了他,我进宫跟皇上说,就把石韬的地盘都分给你们。石韬死了,皇上一定会亲自来祭奠,到时候咱们就能趁机干大事,一定能成功!”杨柸他们满口答应。

那天东南方向出现一大片黄黑色云彩,足有几亩地那么大,慢慢分成三块,形状像匹布一样,横贯天空,颜色又黑又青,酉时(傍晚)穿过太阳,太阳落山后又分成七道,每道相隔几十丈远,中间夹杂着像鱼鳞一样的白云,到了子时(半夜)才消失。石韬平时就懂天文,看到这种异象,心里很不舒服,就对身边的人说:“这可不是小变故,京城里肯定会有刺客出现,不知道是谁要遭殃啊?”那天晚上,石韬在东明观设宴款待属下,奏乐饮酒,酒喝到兴头上,他突然唉声叹气,说:“人活在世上没准哪天就没了,分别容易相聚难啊。大家各自敬我一杯,开开心心为我喝个痛快,一定要喝醉。谁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见面呢,不喝怎么能行呢!”说着,他就哭了起来,左右的人都跟着伤感,最后在佛精舍住了下来。

石宣派杨柸、牟皮、牟成、赵生等人,用一种类似绳梯的东西爬进石韬的住处,杀了石韬,然后把刀箭都撤走了。第二天,石宣把这事儿禀报了皇上。石季龙一听,吓得魂飞魄散,过了好久才缓过神来。他本来要亲自去看看,但司空李农劝他说:“害死秦公的人,恐怕就在宫里,现在情况不明朗,最好别出去。”石季龙这才打消了念头。在太武殿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石宣坐着素车,带着一千人,去祭奠石韬,但他没哭,只是呵呵地笑着,还让人掀开棺盖让他看尸首,看完后哈哈大笑就走了。然后,他又抓捕了大将军记室参军郑靖、尹武等人,准备把罪责推到他们身上。

石勒怀疑宣王害死了陶侃,想把他召来,又怕他不来,就假装说他母亲病危。宣王没想到自己会被怀疑,就进宫了,结果被石勒扣留了。

建兴年间,有个叫史科的人告发说:“陶侃死的那天晚上,宣王住在东宫长上杨柸家里。晚上杨柸和五个人从外面回来,互相说着:‘大事已经成了,只希望大家都能长命百岁,我们还怕什么不富贵呢?’说完就进去了。史科睡在暗处,没看见杨柸。史科后来偷偷逃跑了。一会儿,杨柸和两个人出来找史科,没找到。杨柸说:‘住在客栈里的人听见了他们的谈话,一定要杀了他,堵住他的嘴。现在他逃走了,大事就要成了。’史科翻墙逃跑了。”石勒赶紧派人抓他们,抓到了杨柸、牟皮、赵生等人。杨柸、牟皮很快就逃跑了,抓住了赵生审问他,赵生全部招供了。

石勒更加悲愤,把宣王关在席库里,用铁环穿了他的下巴锁起来,做了个几斗大的木槽,盛着羹饭,像喂猪狗一样地给他吃。石勒还拿害死陶侃的刀箭舔着上面的血,哭喊着,震动了整个宫殿。他在邺城北边堆起柴堆,在上面竖起一根标杆,标杆顶端放着鹿卢刀,用绳子穿起来,靠着梯子爬上柴堆,把宣王送到了标杆那里。让陶侃的亲信宦官郝稚、刘霸拔掉他的头发,割掉他的舌头,拉他上梯子,放到柴堆上。郝稚用绳子穿了他的下巴,用鹿卢刀绞住,刘霸砍掉他的手脚,挖掉他的眼睛,剖开他的肚子,就像当初陶侃受的伤一样。四面点火,火光冲天。石勒带着昭仪以下几千人登上中台观看。火灭了之后,把灰烬撒在宫门的道路上。又杀了宣王的妻子九个人。宣王的小儿子才几岁,石勒很疼爱他,抱着他哭。孩子说:“这不是我的罪过。”石勒想赦免他,大臣们不同意,于是就在怀里把孩子杀了,孩子还抓着石勒的衣服大叫,当时的人没有不流泪的,石勒因此病倒了。

石勒又诛杀了宣王的四率以下三百人,宦官五十人,全部车裂肢解,扔进漳水里。他把东宫弄脏了,用来养猪牛。东宫卫士十多万人全部发配到凉州戍边。之前,散骑常侍赵揽曾对石勒说:“中宫将有变故,应该提防。”等到宣王杀了陶侃之后,石勒怀疑他知道而不告诉自己,也把他杀了。废黜了宣王的母亲杜氏为庶人。贵嫔柳氏,是尚书耆的女儿,因为才色而特别受宠,因为她的两个哥哥受宣王宠爱,也被杀了。石勒贪恋她的姿色,又把耆的另一个女儿纳入华林园。

石勒(季龙)琢磨着立太子这事儿,他手下的太尉张举就建议说:“燕公石斌和彭城公石遵,文武双全啊!陛下您这身体也大不如前了,天下还没完全统一呢,不如从这俩人里挑一个立为太子吧。” 早些年,石勒部将张豺攻打上邽的时候,俘虏了刘曜的小女儿,那姑娘才十二岁,长得特别漂亮,石勒把她纳为宠妾,生了个儿子叫石世,封为齐公。

到了这时候,张豺看石勒年纪大了,还老生病,就想着立石世为继承人,让刘氏当太后,自己好掌握大权,就劝石勒说:“陛下您之前立的太子,都是些出身低微的,所以才总是出乱子。现在应该选个母亲身份尊贵,儿子又孝顺的来立为太子。” 石勒说:“这事儿你暂时别说了,我已经心里有数了,知道该立谁当太子了。”

后来,石勒在东堂又跟大臣们商量这事儿,他说:“我想用三斛纯灰洗洗我的肚子,这肚子脏啊,所以才生出这么个凶狠的儿子,这小子二十多岁就想杀大臣。现在石世才十岁,等他二十岁的时候,我估计也老了。” 于是,石勒跟张举、李农商量定了,就下令让百官上书请求立石世为太子。结果大司农曹莫就是不肯签字。石勒就让张豺去问他原因。曹莫跪下说:“这天下大事儿,不能立个小孩子当皇帝啊,所以我不敢签字。” 石勒说:“曹莫啊,是个忠臣,但是还没明白我的意思。张举、李农他们懂我的意思,你们去跟曹莫解释解释。” 最后,石勒还是立石世为皇太子,刘氏为皇后。

石勒又把太常条攸和光禄勋杜嘏叫来,说:“麻烦两位辅佐太子,我希望他能改过自新,我把太子托付给你们了,你们一定要好好教导他。” 然后,石勒任命条攸为太傅,杜嘏为少傅。

石勒的病后来好了些,永和五年,他就在南郊僭越称帝,大赦天下,改元为太宁。百官都升了一级,他的儿子们也都晋升为郡王。他还任命尚书张良为右仆射。

话说东宫那些被贬谪的士兵,像高力他们,足足一万多人,要被发配到凉州去戍边。走到雍城的时候,他们根本不在朝廷大赦的名单里,雍州刺史张茂又接到命令,要他把这些人送过去。张茂这老小子可狠,直接把他们的马都抢了,让他们步行,推着装粮食的鹿车,一步步走到戍边的地方。

高力、梁犊他们这些人,看士兵们怨气冲天,就偷偷商量着要起兵,回到东边去。他们暗中让胡人颉独鹿微去告诉那些戍边的士兵,结果士兵们一听,都高兴得又蹦又跳,大声欢呼。梁犊干脆自封为“晋征东大将军”,率领大家攻下了下辩,逼着张茂当了大都督、大司马,还用华丽的轺车把他给抬走了。安西将军刘宁从安定带兵来打他们,结果大败而归。秦州、雍州之间的城池和守军,一个都没能幸免,都被攻破了,他们还杀了好多二千石的长史,一路向东推进。高力他们这些人个个都是大力士,箭法又好,一个人能抵十几个,虽然没啥像样的兵器,但走到哪儿就抢到哪儿,用老百姓的大斧子,加长到一丈那么长的斧柄,打仗跟神仙似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戍边的士兵都跟着他们干,等到了长安城下,队伍已经壮大到十万人了!当时乐平王石苞镇守长安,他把所有精兵强将都派出去抵抗,结果打了一仗就输了。梁犊接着就从潼关东出,直奔洛川而去。

石勒(季龙)任命李农为大都督,代理大将军,让他统领卫将军张贺度、征西将军张良、征虏将军石闵等人,率领十万步骑去讨伐梁犊。双方在新安打了一仗,李农的军队没讨到好。又在洛阳打了一仗,还是输了,只好退守成皋。梁犊接着东边抢掠荥阳、陈留等郡,石勒吓得不轻,又任命燕王石斌为大都督,统领内外军事,率领一万精骑,带着姚弋仲、苻洪等人去荥阳东边跟梁犊决战,结果大败梁犊,把梁犊的头砍下来带回去了,接着又追剿梁犊的余党,把他们全部消灭了。

没过多久,晋朝将军王龛攻下了沛郡。始平人马勖在洛氏葛谷起兵,自称将军。石苞攻打灭了他,杀了三千多户人家。

话说,火星(荧惑)这颗星啊,它先撞上了“积尸”星,又撞上了“昴”星和月亮,最后还跑到北边去撞了“河鼓”星。没过多久,石虎(季龙)的病就严重了。他赶紧把石遵任命为大将军,镇守关中地区;石斌任命为丞相,兼管尚书省的事务;张豺则被任命为镇卫大将军、领军将军、吏部尚书,这几个家伙都被石虎托付辅佐朝政。

刘氏(石虎的皇后)害怕石斌辅政会危及她的儿子世子,就和张豺合计着要除掉石斌。当时石斌在襄国,刘氏就派人骗他说:“皇上病了,您喜欢打猎,就稍微休息一下吧。”石斌这人不务正业,特别爱喝酒打猎,一听这话,立马就跑去玩乐去了。刘氏就假传圣旨,说石斌不忠不孝,把他罢官,打发回老家,还派张豺的弟弟张雄带五百龙腾兵看守着他。石遵从幽州赶到邺城,接受了朝廷的任命,朝廷还给他配了三万禁军,结果石遵哭着离开了。

当天,石虎的病稍微好转了一些,就问:“石遵到了吗?”旁边的人说早就走了。石虎说:“真可惜,没见到他。”石虎在西阁临朝,龙腾将军和中郎将两百多人跪在他面前。石虎问:“你们有什么要求?”有人说皇上身体不好,应该让燕王(石斌)进宫侍奉,掌管兵马;也有人请求立燕王为太子。石虎还不知道石斌已经被罢官了,就生气地说:“燕王不在宫里吗?把他叫来!”旁边的人说燕王生病了,不能进宫。石虎说:“赶紧派车去接他,我要把玉玺和印绶交给他!”结果还是没人去办。没多久,石虎就昏迷过去了。

张豺就趁机让弟弟张雄等人假传石虎的命令杀了石斌,刘氏又假传圣旨,把张豺提拔为太保、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还给他配了一千士兵和一百骑兵,完全是照着霍光辅佐汉朝的模式来的。侍中徐统叹息道:“大祸要来了,我无力阻止了。”说完就服毒自杀了。没过多久,石虎也死了。石虎从咸康元年称帝,到太和六年去世,一共当了十五年皇帝。

这么说吧,当时的情况是,大家就假装接受了这个局面,尊刘氏为皇太后,让她临朝听政,还把张豺提拔成丞相。张豺又建议,把石遵和石鉴也封为左右丞相,好安抚他们的情绪,刘氏也同意了。

然后,张豺跟张举合计着要干掉李农。可问题是,张举跟李农关系本来就不错,所以就把张豺的计划告诉了李农。李农一听,吓得赶紧带着一百多骑兵逃到广宗去了,还带着好几万户人家,一起到上白去寻求庇护。刘氏就派张举他们带兵,用精锐部队把李农围困起来。张豺还把张离提拔为镇军大将军、监中外诸军事、司隶校尉,当自己的副手。 这会儿邺城里,到处都是盗贼,到处抢劫,乱成一锅粥了。

石遵听说冉闵死了,就驻扎在河内。姚弋仲、苻洪、石闵、刘宁,还有武卫王鸾、宁西王午、石荣、王铁、立义将军段勤他们平定了秦州和洛阳之后,班师回朝,在李城碰到了石遵。他们跟石遵说:“殿下您年纪大了,也很贤明,先帝也对您很看重。只是因为先帝晚年糊涂,被张豺给骗了。现在皇上和张豺僵持不下,京城守卫空虚,如果咱们公开张豺的罪行,打着旗号去讨伐他,谁不会打开城门迎接殿下您呢?”石遵听了他们的建议。洛州刺史刘国等人也率领洛阳的军队到了李城。石遵派人给邺城送去文书,张豺一听吓坏了,赶紧召回支援皇上的军队。

石遵到了荡阴,军队有九万人,石闵当先锋。张豺本来想出去抵抗,可是那些老资格的羯族人都说:“天子的儿子来奔丧,咱们应该出去迎接他,不能为了张豺守城!”他们都翻墙出城了,张豺砍杀也拦不住。张离率领龙腾军两千人打开城门迎接石遵。刘氏害怕了,把张豺叫进来,哭着说:“先帝的灵柩还没下葬,祸乱就接连不断。现在皇上年纪还小,托付给将军您,您打算怎么办?给石遵加官进爵,也许能平息这场乱局。”张豺吓得魂不附体,没主意了,只会点头称是。刘氏就下令任命石遵为丞相,兼领大司马、大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加授黄钺、九锡,增加封地十郡,把大权都交给了他。

石遵到了安阳亭,张豺害怕了,出来迎接他,石遵下令逮捕了张豺。于是,石遵穿着盔甲,带领军队,从凤阳门进入宫城,来到太武殿前,痛哭流涕,表达哀思,然后退到东阁。在平乐市斩杀了张豺,并夷灭了他三族。刘氏假传圣旨说:“皇上年纪太小,先帝私下立他为继承人,皇位太重要了,他承担不起。让石遵继承皇位吧。”石遵假意推辞了两次,大臣们都极力劝说,他才接受了皇位,在太武殿僭越称帝。大赦天下,停止了对皇上的围攻。封石世为谯王,给他封地一万户,待他如同不臣之礼,废黜刘氏为太妃,不久之后,又把他们都杀了。石世只当了三十三天皇帝。

李农回去认错后,石遵恢复了他的官职,待他像以前一样。还尊李农的母亲郑氏为皇太后,他的妻子张氏为皇后,立石斌的儿子石衍为皇太子,石鉴为侍中,石冲为太保,石苞为大司马,石琨为大将军,石闵为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事,让他辅佐朝政。 这天,突然狂风大作,拔起树木,震耳欲聋的雷声响彻云霄,下起了像脸盆那么大的冰雹。太武殿和晖华殿失火了,宫殿里的门窗阁楼都被摧毁,大部分的车辆、服饰、器物都被烧毁了,火光冲天,金石都熔化了,火足足烧了一个多月才灭。 邺城下起了血雨。

石冲当时镇守蓟州,听说石遵杀了皇帝自立,就对他的僚佐说:“石世受了先帝的遗命,石遵却把他废掉杀掉,罪恶滔天,必须下令全城戒严,我要亲自讨伐他!”于是,他留下宁北沭坚守幽州,自己率领五万大军从蓟州出发讨伐石遵,沿途向燕赵两地发布讨伐檄文,各地军队纷纷响应,到达常山时,军队已发展到十多万人。 到了苑乡,石冲收到了石遵的赦免书,他对左右说:“他毕竟是我的弟弟,死了的人无法复活,何必再互相残杀呢?我打算回去了。” 他的将领陈暹劝谏道:“石遵篡位杀兄自立,罪大恶极。您虽然要回军北上,但我却要南下,先平定京师,擒获石遵,然后再迎接您回朝。” 石冲听从了他的建议。 石遵急忙派王擢带着书信劝说石冲,但石冲没有听从。石遵授予石闵黄钺、金钲,让他和李农等人率领十万精兵讨伐石冲。两军在平棘交战,石冲军队大败,石冲本人在元氏被俘,被赐死,他的三万多士兵也被坑杀。

石季龙下葬了,他的墓被命名为显原陵,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石遵的扬州刺史王浃率领淮南地区归顺了他。晋朝的西中郎将陈逵占据了寿春。征北将军褚裒率军讨伐石遵,到达下邳,石遵任命李农为南讨都督,率领两万骑兵前来阻击。褚裒无法前进,退兵驻扎在广陵。陈逵听说此事后,非常害怕,于是焚烧了寿春的军需物资,毁坏城墙逃跑了。

石苞当时驻守长安,计划率领关中军队攻打邺城,结果他的左长史石光、司马曹曜等人极力劝阻。石苞一听就火了,直接把石光他们一百多人给杀了。石苞这个人啊,贪财又没啥本事,雍州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一看他这德行,就知道他成不了气候,于是纷纷派人去告诉晋朝梁州刺史司马勋。

司马勋接到消息后,立马带兵赶过去,在悬钩扎营,距离长安也就两百多里地。他还派治中刘焕去攻打京兆太守刘秀,直接把刘秀给杀了。长安附近的三辅地区,那些有权势的人纷纷杀了当地官员,各自占据营垒,一共三十多个,总兵力有五万人,都来响应司马勋。石苞一看这情况,攻打邺城的计划只好作罢,派麻秋、姚国他们带骑兵去阻击司马勋。

结果呢,司马遵又派车骑将军王朗率领两万精锐骑兵,表面上说是去讨伐司马勋,实际上是去抓石苞的。王朗把石苞抓了,直接送去了邺城。司马勋那边也被王朗给挡住了,只好放弃悬钩的营地,攻下了宛城,杀了南阳太守袁景之后才回军。

一开始,石遵从李城回来的时候,对石闵说:“加油!事情办成了,我就立你当储君或宰相。”结果后来却立了石衍当太子,石闵非常失望。他觉得自己功劳很大,想独揽朝政,石遵忌惮他,不敢重用。石闵当了都督,掌握了全国兵权,他就笼络殿中将士和以前东宫的侍卫,大概一万多人,都给他们升官加爵,赏赐宫女,拉拢人心。石遵没起疑心,反而故意在奏章上批注他们的好坏,来打压他们,弄得大家都怨声载道。后来,石遵又听信了中书令孟准和左卫将军王鸾的计策,更加猜忌石闵,逐渐削弱他的兵权。石闵越来越不满,孟准他们就劝石遵杀掉石闵。

石遵把石鉴等人叫来,在太后郑氏面前商议,大家都主张杀了石闵。郑太后说:“要是没有石闵在李城打仗的时候力挽狂澜,哪有我们今天的局面!他只是有点骄纵,不能轻易杀了他。”石鉴出去后,派宦官杨环去告诉石闵。石闵于是挟持了李农和右卫将军王基,秘密策划废掉石遵。他让将军苏亥、周成率领三十名士兵,在如意观逮捕了石遵。当时石遵正在和老婆下棋,他问周成他们:“是谁造反?”周成说:“义阳王石鉴要当皇帝。”石遵说:“我现在都这样了,你们拥立石鉴,又能维持多久呢!”于是石遵在琨华殿被杀,郑太后、太子石衍、上光禄张斐、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等人也被诛杀。石遵一共当了皇帝一百八十三天。

石鉴篡位后,大赦天下。他任命石闵为大将军,封为武德王;李农为大司马,并参与处理尚书事务;郎闿为司空;秦州刺史刘群为尚书左仆射;侍中卢谌为中书监。石鉴派石苞以及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等人夜里去琨华殿杀掉石闵和李农,结果没成功,宫中大乱。石鉴害怕石闵反叛,假装不知道,夜里在西中华门杀了李松和张才,还杀了石苞。

石祗这小子在襄国跟姚弋仲、苻洪那些人勾结,合伙写信要弄死闵、农。皇帝石鉴就派石琨当大都督,带着张举和呼延盛,领着七万步骑去讨伐石祗他们。结果,石鉴手下的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也打算干掉闵、农,反倒被闵、农给杀了。

龙骧将军孙伏都和刘铢那些人,带着三千羯族士兵躲在胡天那儿,也想着要弄死闵、农。这时候石鉴在皇宫里,孙伏都带着三十多个人要冲进皇宫,想挟持石鉴一起造反。石鉴看见孙伏都把宫殿的通道给毁了,就问他怎么回事。孙伏都说:“李农他们造反了,现在已经在东掖门了,我带人严阵以待,先来告诉您一声。”石鉴说:“你是功臣,好好为朝廷出力,朕从宫里看着你呢,不用担心没赏赐。”于是孙伏都和刘铢带着人马去攻打闵、农,没成功,就驻扎在凤阳门。闵、农带着几千人马把金明门给砸了冲进宫里。

石鉴害怕闵、农要杀了他,赶紧派人去招闵、农进宫,打开城门把他们迎了进去,说:“孙伏都造反了,你们快去收拾他!”闵、农就带兵把孙伏都他们给砍了,从凤阳门打到琨华门,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石鉴下令,所有六夷(少数民族)敢动刀兵的,统统斩首!那些胡人,有的撞开城门跑,有的翻墙跑,多得数不清。石鉴又派尚书王简、少府王郁带几千人马,在御龙观保护他,还给他们准备了饭食。然后在城里下令:“跟朝廷一条心的留下,不同心的随便走!” 城门也不再管了。 这下子,方圆百里的人都涌进城里,那些胡人和羯人跑得城门都堵住了。

闵、农发现胡人根本不听他们的,就下令城里所有赵人,砍一个胡人的脑袋送到凤阳门,文官升三级,武官都封牙门将。一天之内,就砍了几万颗人头。闵、农亲自带着赵人杀胡羯,不管男女老少,统统砍杀,死了二十多万人,尸体堆在城外,都被野狗和豺狼吃掉了。那些在各地驻扎的军队,也都接到闵、农的命令,把他们给杀了。当时那些高鼻梁、大胡子的胡人,死了一大半。

话说,太宰赵鹿、太尉张举、中军张春、光禄石岳、抚军石宁、武卫张季,还有其他一大堆公侯卿校、龙腾虎跃的人物,加起来一万多人,一起逃到襄国去了。石琨跑到冀州据地为王,抚军张沈驻扎在滏口,张贺度占据石渎,建义段勤占据黎阳,宁南杨群屯兵桑壁,刘国占据阳城,段龛占据陈留,姚弋仲占据混桥,苻洪占据枋头,这些人个个都带了好几万人马。王朗和麻秋也从长安逃到了洛阳。麻秋接到皇帝的密诏,杀了王朗手下的几千个胡人。王朗又逃到襄国去了,麻秋带着人马投奔了苻洪。

石琨、张举、王朗他们合兵七万人马攻打邺城,石闵只带了一千多骑兵,在城北跟他们对峙。石闵拿着两把长矛,骑着马冲进敌阵,敌军被他杀得溃不成军,当场斩杀三千多人。石琨他们被打得大败,灰溜溜地逃回了冀州。

石闵和李农带了三万骑兵去讨伐张贺度,结果石鉴偷偷派宦官送密信给张沈等人,想让他们里应外合攻打邺城。宦官把这事告诉了石闵和李农,石闵和李农立刻赶回邺城,废掉了石鉴,把他杀了,还把石季龙的三十八个孙子全部杀光,石氏一族几乎被灭门了。石鉴当皇帝才一百零三天啊!

石季龙的小儿子石混,永和八年的时候带着几个妻妾逃到京城,皇上命令把他们交给廷尉,没多久就在建康的闹市里被杀了。石季龙一共十三個兒子,五个被冉闵杀了,八个互相残杀,现在石混也死了。当初有预言说要灭石的人是“陵”字辈的,后来石闵被封为兰陵公,石季龙一听就害怕,赶紧把兰陵改名叫武兴郡,结果最后还是被石闵给灭了。石季龙从咸和三年称帝,到永和五年被灭,前后一共二十三年,前后两任皇帝,四个儿子,到头来一场空。

闵永曾,小名棘奴,是石季龙的养孙。他父亲冉瞻,字弘武,本来姓冉,名良,是魏郡内黄人。他家祖上是汉朝黎阳骑都督,世代担任牙门官。冉瞻年轻时,石勒攻破陈午,俘虏了当时只有十二岁的冉瞻,石勒就把冉瞻收作养子。冉瞻骁勇善战,力气很大,冲锋陷阵,总是走在最前面。后来官至左积射将军、西华侯。闵永曾从小就果断勇猛,石季龙把他当成亲孙子一样看待。长大后,他身高八尺,善于谋划,武力超群。他被任命为建节将军,之后被封为修成侯,官职一路升迁,做到北中郎将、游击将军。石季龙在昌黎战败时,只有闵永曾的军队完整无损地撤了回来,从此他的功名显赫起来。石季龙战败梁犊之后,闵永曾的威名更加响亮,胡夏的宿将们都对他忌惮三分。

永和六年,闵永曾杀了石鉴,他的司徒申钟、司空郎闿等四十八人上奏,尊他为皇帝。闵永曾极力推辞,推举李农,李农坚决请求,以死相逼。于是闵永曾便在南郊僭越称帝,大赦天下,改元永兴,国号大魏,恢复冉姓。他追尊祖先为隆元皇帝,追尊父亲冉瞻为烈祖高皇帝,尊母亲王氏为皇太后,立妻子董氏为皇后,儿子冉智为皇太子。他任命李农为太宰、领太尉、录尚书事,封为齐王,李农的儿子们都封为县公。他还把自己的儿子冉胤、冉明、冉裕都封为王。文武官员都晋升三等,封爵各有不同。他派使者持节赦免各地起义的军队,但都没人响应。

石祗听说石鉴死了,就在襄国僭称帝号,其他的六夷部落占据州郡拥有兵权的也都响应他。闵永曾派使者到长江告晋朝说:“胡人作乱中原,现在已经被我平定了。如果你们愿意一起讨伐,可以派兵来。”晋朝没有回应。后来,闵永曾杀了李农和他的三个儿子,以及尚书令王谟、侍中王衍、中常侍严震、赵升等人。晋朝庐江太守袁真攻打他的合肥,抓获了南蛮校尉桑坦,迁移了合肥的百姓后撤兵回去了。

石祗派他的丞相石琨带着十万大军去打邺城,先占领了邯郸。石祗自己驻扎在南刘国,从繁阳跟石琨会合。结果,冉闵在邯郸把石琨打了个大败仗,死了上万士兵。石祗又退回繁阳驻扎。苻健这时候从枋头进了关中。张贺度、段勤跟南刘国的石祗和靳豚在昌城碰头,准备一起攻打邺城。

冉闵就派尚书左仆射刘群当行台都督,让他带着王泰、崔通、周成他们统领十二万步骑兵,在黄城接应。冉闵自己也率领八万精兵随后跟上,双方在苍亭打了一仗。张贺度他们被打得大败,死了两万八千人,靳豚还被追杀到阴安乡给砍了脑袋,所有士兵都被俘虏了。冉闵这才班师回朝。

这回,冉闵的军队,三十多万人马,旌旗和鼓乐绵延一百多里,就算石氏最鼎盛的时候,也比不上这阵仗。“三十余万,旌旗钟鼓绵亘百余里”,这景象真是壮观啊!冉闵从苍亭凯旋而归后,还搞了个盛大的庆功宴,还按照礼仪规范,整顿了九流学派,根据才能任命官员,很多儒学出身的人都得到了提拔重用。当时社会风气焕然一新,人们都觉得这局面跟魏晋初年很像。

慕容闵带着十万步骑去攻打石祗在襄国,还封他儿子太原王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还给儿子配了一千降胡兵当手下。光禄大夫韦謏极力劝谏,慕容闵一听就火了,把韦謏和他全家都杀了。

慕容闵攻打襄国一百多天,造土山挖地道,还盖房子假装种地。石祗吓得不轻,赶紧放弃了皇帝的称号,改称赵王,还派人去求慕容儁和姚弋仲帮忙。这时石琨从冀州来支援石祗,姚弋仲也派他儿子姚襄带三万八千骑兵从滆头赶来,慕容儁也派将军悦绾带三万兵马从龙城出发,三路大军加起来十多万人。慕容闵派车骑将军胡睦在长芦阻击石祗,派将军孙威在黄丘阻击石琨,结果都被打败了,士兵几乎全军覆没,胡睦、孙威两人只身逃了回来。

石琨他们的大军就要到了,慕容闵想出兵迎战,卫将军王泰劝他说:“强弩之末势穷力竭,他们现在指望外援呢。现在强援都来了,你想出战,那不就前后夹击吗?应该坚守城池别出去,看看情况再行动,挫挫他们的锐气。现在陛下亲自带兵,万一有个闪失,大事就完了!千万别出战,让我带兵把他们灭了!”慕容闵正想听他的,结果一个叫法饶的道士跳出来说:“太白经昴,该杀胡王了,打一仗就能赢一百场,这机会不能错过!”慕容闵撸起袖子大声说:“我决定要打仗了,谁敢再劝就杀头!” 于是他倾巢而出。

姚襄、悦绾、石琨三面夹击,石祗从后面进攻,慕容闵的军队大败。慕容闵偷偷跑到襄国行宫,带着十几个骑兵逃到邺城。降胡栗特康等人抓住了冉胤和左仆射刘琦等人,送给石祗,全部都被杀了。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车骑将军胡睦、侍中李琳、中书监卢谌、少府王郁、尚书刘钦、刘休等等,还有很多将士,死了十多万人,真是死伤惨重啊!到处都是盗贼,司州、冀州大饥荒,人吃人。从石季龙死后,慕容闵就不断地挥霍国库钱财,只为了笼络人心,跟羌胡人没完没了地打仗,几乎月月都有战争。青州、雍州、幽州、荆州迁徙来的百姓,还有几百万氐、羌、胡、蛮人,都回到自己家乡,路上互相残杀抢劫,加上饥饿和瘟疫,最后能活着到家的只有十分之二三。天下大乱,没人种地了。慕容闵后悔莫及,把法饶父子五马分尸,还追赠韦謏为大司徒。

石祗派刘显带着七万大军去攻打邺城。那时候闵湛已经回来了,但是没人知道,城里城外人心惶惶,大家都以为闵湛死了。射声校尉张艾劝闵湛去郊外祭祀,安定一下人心,闵湛听从了他的建议,谣言才平息下来。

刘显的军队驻扎在明光宫,距离邺城还有二十三里,闵湛很害怕,就召集卫将军王泰商量对策。王泰因为闵湛之前没听他的计策而生气,推说自己伤势很重,不肯出主意。闵湛亲自去问他,王泰还是坚持说自己病得很重。闵湛很生气,回到宫里,对身边的人说:“巴奴(指王泰),我难道要靠你才能决定事情吗!一定要先消灭那些胡人,然后把王泰杀了!”于是,他率领全部军队出战,大败刘显的军队,追击到阳平,斩首三万多级。刘显害怕了,偷偷派人去请求投降,说愿意杀了石祗来表示效忠,闵湛这才收兵回城。

这时候有人告发王泰招募秦人,准备逃往关中,闵湛大怒,杀了王泰,并灭了他三族。刘显果然杀了石祗以及他的太宰赵鹿等十多人,把他们的脑袋送到邺城,请求闵湛饶命。骠骑将军石宁逃到了柏人。闵湛下令在闹市区焚烧石祗的首级。

闵湛的兖州刺史刘启带着鄄城投降了。刘显又率领军队攻打邺城,闵湛再次打败了他。回到襄国后,闵湛称帝,自称尊号。闵湛的徐州刺史周成、兖州刺史魏统、豫州牧冉遇、荆州刺史乐弘都带着城池投降了。平南将军高崇、征虏将军吕护抓住了洛州刺史郑系,带着三河地区投降。慕容彪攻陷了中山,杀了闵湛的宁北将军白同和幽州刺史刘准,然后投降了慕容儁。

那时候天上出现了一片黄赤色的云,从东北方向升起,长达一百多丈,一只白色的鸟从云彩中飞向西南方向,算命先生说这是不祥之兆。

刘显带着人马去攻打常山,常山的太守苏亥赶紧向石闵求救。石闵留下他的大将军蒋干等人帮助太子智守邺城,自己亲自率领八千骑兵去救援。刘显手下的大司马、清河王宁在枣强投降了石闵。石闵收编了宁王的剩余兵马,然后攻击刘显,打败了他,一直追赶到襄国。刘显的大将曹伏驹打开城门投降,石闵就进城了,杀了刘显和他的百官,一共一百多人,还把襄国的宫殿都烧了,把老百姓都迁到邺城去了。刘显的部将范路带着一千多人马,冲破关口逃到了枋头。

这时候,慕容儁已经攻克了幽州和蓟州,势力范围一直扩展到冀州。石闵带着骑兵去阻击他,在魏昌城和慕容恪相遇了。石闵的大将军董闰和车骑将军张温劝石闵说:“鲜卑人现在气势正盛,不好对付啊,我们不如先避开他们,让他们气势消一消,然后再出兵攻击,这样才能取得胜利。”石闵生气地说:“我已经带兵出征,准备平定幽州,斩杀慕容儁。现在遇到慕容恪就避开,别人会看不起我的!”于是他跟慕容恪交战,打了十仗都输了。慕容恪就用铁锁把马连起来,挑选了五千善于射箭,但不是特别勇猛的鲜卑士兵,组成方阵冲锋。石闵骑着一匹叫朱龙的红色骏马,这马日行千里,石闵左手拿着双刃矛,右手拿着钩戟,顺着风势冲上去,斩杀了三百多个鲜卑士兵。

一会儿工夫,燕国的骑兵大批赶到,把石闵围困了好几层。石闵寡不敌众,骑马冲破包围向东逃窜,跑了二十多里,马突然死了,被慕容恪俘虏了,董闰、张温等人也被一起押送到了蓟州。慕容儁把石闵带到面前问他:“你不过是个奴仆出身的卑微之人,凭什么敢自称天子?”石闵说:“天下大乱,你们这些蛮夷,人面兽心,还想要篡权夺位。我可是当世英雄,为什么不能当皇帝呢!”慕容儁大怒,鞭打了石闵三百下,然后把他送到龙城,祭告廆、皝二位先祖的庙宇。

慕容评带着人马把邺城给围住了。刘宁和弟弟刘崇带着三千骑兵逃到了晋阳,苏亥也放弃了常山,逃到了新兴。邺城里饿死了很多人,甚至开始吃人了,石虎当时宫里的妃嫔几乎都被吃光了。冉闵还小,蒋干就派侍中缪嵩和詹事刘猗带着奏表去投降晋朝,顺便请求晋朝派兵来救。濮阳太守戴施在仓垣拦截了刘猗,没让他过去,还质问他要传国玉玺。刘猗就让缪嵩回邺城复命,蒋干在那儿犹豫不决,戴施就带着一百多壮士进了邺城,帮忙守卫三台,还骗蒋干说:“你先把玉玺给我。现在外面强敌环伺,道路不通,我暂时不敢送走。等拿到玉玺,我立刻派人告诉皇上。皇上知道玉玺在我手里,相信你的诚意,一定会派兵送来大量的粮食救济你们的。”蒋干信以为真,就把玉玺交给了戴施。戴施对外宣称派督护何融去迎接运粮队伍,暗地里却把玉玺送去了京城。长水校尉马愿、龙骧将军田香也打开城门投降了慕容评。戴施、何融、蒋干一起从城墙上用绳子滑下去,逃到了仓垣。慕容评把石闵的妻子董氏、太子石智、太尉申钟、司空条攸、中书监聂熊、司隶校尉籍罴、中书令李垣以及其他王公大臣都带到了蓟城。尚书令王简、左仆射张乾、右仆射郎肃都自杀了。

石遵把石闵送到了龙城,结果在遏陉山把他杀了。遏陉山周围七里地里的草木都枯死了,蝗虫泛滥成灾,五月不下雨,一直到十二月都没雨。石遵派人祭祀石闵,给他谥号为武悼天王,那天下了很大的雪。这是永和八年。

史书上说:救人于水火之中,这是帝王应该做的;穷凶极恶,残暴不仁,那是戎狄蛮夷的做法。这些乱七八糟的家伙,自古以来就让人担忧,就算被长城挡着,也怕他们入侵,更何况他们现在住进了中原地区,窥视着我们的朝廷,趁着我们国家混乱的时候,看到我们国家危亡的时机,就纷纷响应,拿起武器,扰乱社会秩序啊!

石勒是羌族人,长得奇丑无比。可是上党太守司马季子却看出他非同凡响;洛阳的王衍也看出他将来会造反。后来惠帝司马衷当皇帝,国家四分五裂,石勒就聚集了一帮乌合之众,乘机作乱,攻占了洛阳,残害百姓。当时洛阳城里一片混乱,就像在大海里航行的船只遇到了鲸鱼掀起的巨浪;王公大臣们都倒霉了,就像游荡在沙漠里的孤魂野鬼。难道上天厌弃了晋朝的德行,所以才让这个妖孽兴起吗?

但是,你看看石勒在战场上临危不乱,运筹帷幄,英勇善战,妙计频出,气势汹汹。他远比曹操更有气概,近比刘琨更潇洒。他杀了元超于苦县,指责他乱政;杀了彭祖于襄国,指责他无君之心。就这样,他攻占了燕赵,吞并了韩魏,凭借着杰出的才能篡夺了帝位,占据了旧都,对抗王室。他脱下胡服,穿上汉服,放弃了戎装,兴办学校。邻国都害怕他的威势而进贡求和,边远地区也纷纷纳贡。从建国的角度来看,还有什么能比得上他呢?虽然他残暴凶狠,但也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一位杰出人物。可惜他选错了继承人,导致后继无人,最终身死国灭,江山被别人夺走,这说明识人用人的重要性啊!

石勒心狠手辣,不讲道德,从小就轻率冒险,披着羊皮的豹子,怀着狼心的枭雄。他开始怀恨在心,最终篡夺了政权。然后他穷奢极欲,大兴土木,百姓民不聊生,战争不断,刑法严酷,动不动就杀头,老百姓苦不堪言,无处申冤,胡人残暴凶狠,真是太可怕了!后来父子猜忌,兄弟成仇,自相残杀,成了天下人的笑柄。坟墓还没干,祸乱就接踵而至,张豺起兵作乱,冉闵灭了羯族,积怨成仇,最终自取灭亡,这都是天理循环啊!

顺应天理就会兴盛,违背天理就会灭亡;作恶必会受到惩罚,这就像一个循环一样。石勒残害晋朝百姓,最终也受到了报应;冉闵杀害羯族人,也灭了羯族。没有不报的恶,这就是所谓的因果报应啊!

话说啊,这乱世啊,中原王朝不争气,蛮夷却互相争斗,打得天昏地暗的。到处都是尘土飞扬,遮天蔽日,连天上三颗星星都看不清了。石勒这小子,太狡猾了,倚仗着强大的兵力,胡作非为,作恶多端。他带领着流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攻城略地,简直是惨绝人寰。起初,他只是一群土匪的头头,后来却打着正义的旗号,招摇撞骗。别看他干的都是坏事,可当时的人们却把他当成英雄人物。

赞曰:中朝不竞,蛮狄争衡。尘飞五岳,雾晻三精。狡焉石氏,怙乱穷兵。流灾肆慝,剽邑屠城。

石勒这厮,后来篡了位,当了皇帝,更是骄奢淫逸,残暴无道,名声极坏。结果呢?他自己死了,国家也亡了,都是他咎由自取,罪有应得啊!

始自群盗,终假鸿名。勿谓凶丑,亦曰时英。季龙篡夺,淫虐播声。身丧国泯,其由祸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