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金朝世宗皇帝的几个皇后和妃子,生了好几个皇子。世宗昭德皇后生了显宗皇帝、赵王完颜孰辇和越王完颜斜鲁;元妃张氏生了鄗王完颜允中和越王完颜允功;元妃李氏生了郑王完颜允蹈、卫绍王完颜允济和潞王完颜允德;昭仪梁氏生了豫王完颜允成;才人石抹氏生了夔王完颜允升。可惜的是,孰辇和斜鲁都英年早逝了。
咱们接着说镐王完颜永中,他原名叫实鲁剌,还有一个名字叫万僧。大定元年,他被封为许王;五年后,他担任了大兴尹;七年后,晋升为越王;十一年后,又升为赵王;十三年,他被任命为枢密使。大定十九年,他的儿子石古乃被提升为光禄大夫。这一年,金朝把明德皇后改葬到坤厚陵,永中的母亲元妃张氏也陪葬在那里。十一月庚申日,皇后的灵柩从磐宁宫出发。永中让母亲的灵柩先走,还派了举着黄伞的人在前面引路。没过多久,皇后的灵柩也从磐宁宫出来了,显宗皇帝竟然光着脚丫子送葬。少府监张仅看到举着黄伞的人没按照规矩来,想报告显宗,但显宗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可能是抬伞的人弄错了。”张仅这才作罢。
大定二十一年,永中被改任为大宗正。他心里不太高兴,显宗就劝他说:“宗正这个职位,管辖的人从亲戚到远房,从近处到远处,这是个体现孝悌的职位啊。再说,皇子身份尊贵,哪能只考虑官职大小呢?”永中听了之后,这才高兴起来。大定二十四年,世宗皇帝到上京去巡幸,显宗留守,永中也留了下来。显宗先派章宗和宣宗去上京问候世宗的起居,之后又派永中儿子石古乃去上京进表。世宗很高兴,对豫国公主说:“皇太子孝顺仁德,天性纯良,先派了两个儿子去问候,接着又派这个儿子去,兄弟之间如此友爱啊!”
公元1199年(明昌二年)六月,世宗皇帝在苏州的天平山避暑纳凉,结果章宗皇帝却在中都(今北京)驾崩了。朝廷赶紧派曹王完颜永功去照顾章宗,同时召回完颜永中到皇帝行在所在地。那一年,完颜永中跟章宗和完颜永功一起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
第二年(1200年),完颜永中再次担任枢密使。同年,世宗皇帝给他的孙子们赐名。石古改名叫完颜瑜,神土门改名叫完颜璋,阿思懑改名叫完颜玘,阿离合懑改名叫完颜瑑。到了公元1201年,完颜玘十五岁了,被加封为奉国上将军。章宗皇帝即位后,重新起用完颜永中,让他担任西京留守,还晋封他为汉王,并赏赐他以及他的兄弟们每人黄金五百两,白银五千两,铜钱二千贯,珍宝三百件,丝绸二千匹。之后,又额外赏赐完颜永中三百万元修缮官署,还特别提升石古乃为银青荣禄大夫,阿离合懑为奉国上将军。
明昌二年正月辛酉日,孝懿皇后去世了。当时负责真定府事务的吴王完颜永成和负责定武军节度使事务的隋王完颜永升,因为奔丧迟到,分别被罚俸一个月,并且杖责他们的长史五十下。完颜永中那时正好得了重感冒,没法赶过去奔丧。皇帝因此很生气,觉得诸位王爷有点轻慢的意思,就派人去责备完颜永中说:“你都快退休了,也不用特意赶来了。”到了二月丙戌日,举行禫祭,完颜永中才赶到,参加了祭祀仪式。辛卯日,他才正式开始执行烧饭祭祀的仪式。壬辰日,完颜永中和其他的王爷们辞行,皇帝赏赐了他们一些礼物,表面上礼遇周到,但皇帝对完颜永中的猜忌,从这时候就开始了。
四月,他被封为并王。三年后,他又被任命为平阳府尹,并晋封为镐王。当时新设立了王傅和府尉这两个官职,表面上说是他的属官,实际上是监视他的。这个府尉啊,特别巴结奉承领导,对永中王的管控过于严格细致了。永中王自己觉得,他是世宗皇帝的长子,年纪也大了,处处受人掣肘,心里憋屈得很,非常郁闷,就上表请求退休。结果皇上没同意。
四年后,郑王永蹈因为谋反被杀。朝廷又给诸王增加了司马这个官职,专门负责检查王室成员的出入,就连打球、狩猎、宴游都受到限制,家人的出入也受到严格管控。有个河东提刑判官叫把里海,私下里去拜访永中王,结果被打了100板子,还丢了官。以前在永中王身边当差的近侍局副使裴满可孙,曾经帮永中王办事,给一个叫石古乃的人求过官,虽然当时裴满可孙已经升任西京留守同知了,但还是因为这事被免职了。
永中王的舅舅,曾经做过尚书右丞的张汝弼,他老婆高陀斡,从大定年间就开始画永中王的母亲画像,供奉得非常虔诚,还搞一些旁门左道的东西,想为永中王祈福,企图得到一些不该有的好处。结果在明昌五年,高陀斡因为诅咒别人被处死了。皇上怀疑这事儿跟永中王有关,但一直没找到证据。
镐王傅尉奏,永中第四子阿离合懑因为宫中戒备森严,说话不小心,冒犯了皇上的权威。皇上就下令让同签大睦亲府事的袴和御史中丞孙即康一起审问他,还查到了永中第二子神徒门写的词曲里有不敬之语。家奴德哥还供出永中曾经跟侍妾瑞雪说过:“我将来要是得了天下,你儿子就当大王,你做王后。”皇上又派人去调查,结果证实了德哥的供词。之后,皇上又派礼部尚书张暐和兵部侍郎乌古论庆裔再次复查此案。皇上跟宰相们说:“镐王只是因为言语冒犯,跟永蹈犯的罪不一样。”参知政事马琪说:“永中和永蹈犯的罪虽然不一样,但作为臣子,不应有谋反之心,这本质上是一样的。”皇上问:“大王怎么会说出这种话?”左丞相清臣说:“他素来就有这种妄想。”皇上把永中的罪状公布给百官,让五品以下的官员上奏章,四品以上的官员进宫面圣,议论此事。大家都说应该按照律法处置。只有宫籍监丞卢利用请求皇上开恩,饶他一命。最后,皇上赐死永中,神徒门、阿离合懑等人也被处死。皇上又下令按照国公的规格厚葬永中,由平阳府负责监护,官府提供丧葬用品,他的妻子和儿子则被安置在威州。
泰和七年,皇上又恢复了永中的王爵,并追谥为厉王。皇上又下令让石古乃在威州选择一块风水宝地,按照礼制重新安葬,并且每年都要祭奠。贞祐二年,皇上又下令把永中的妻子、儿子石古乃等人迁到郑州居住。
贞祐三年,太康县有个叫刘全的盗贼,逃到卫真界,谎称自己是爱王。这个所谓的“爱王”,指的是石古乃。其实石古乃根本没有被封王,刘全是故意冒充,想以此迷惑百姓,图谋不轨。他甚至还骗取了一个王氏女子为妻,还对外宣称他的儿子正在河北聚集兵力。东平有个叫李宁的人住在嵩山,据说会妖术。刘全同县的人时温说李宁可以成就大事,于是让范元书伪造诏书号召众人。李宁来了之后,被推举为国师,他们还计划拥立刘全为帝。事情败露后,刘全、时温、李宁都被处死了。
1224年,潼关失守了,金朝把永中王的后代都迁到了南京(今河南商丘)。到了1218年,安徽亳州谯县有个叫孙学究的家伙,私底下造谣说:“爱王(指金朝宗室)迟早会起兵反抗,现在他躲在民间,自称刘二。” 好多老百姓,比如王深他们,都信以为真。 还真有个叫刘二的跳出来充当这个爱王,他还拉拢欧荣等人,组建反叛队伍,买武器,弄旗帜,计划篡权夺位。 结果事情败露了,被杀的五十二人,牵连被处罚的六十多人。永中王的后代被禁锢起来,从金明昌年间到金正大末年,差不多四十年。 到了元朝天兴年间,才被解除禁锢。没过多久,南京也失守了。
郑王永蹈,原名叫银术可,小名叫石狗儿。1171年,他被封为滕王,还没过一个月就升为徐王了。1185年,官职升到开府仪同三司。1186年,当上了大兴府尹(相当于北京市长)。金章宗即位后,他被任命为彰德军节度使,又升为卫王。1192年,改封为郑王。1193年,又改任定武军节度使。
一开始,崔温、郭谏、马太初和永蹈家的奴仆毕庆寿私下里讨论着预言和吉凶祸福。毕庆寿把这事告诉了永蹈:“郭谏挺会看相的。”永蹈就叫来郭谏给自己和妻子看相。郭谏对永蹈说:“大王您的相貌非常不凡,王妃和两个儿子将来都会非常显贵。”他又说:“大王您,元妃的长子,跟其他王爷不一样。”
永蹈又把崔温、马太初叫来,一起讨论预言和天象。崔温说:“丑年会有战乱,属兔的人明年春天会平定战乱,获得权力。”郭谏说:“我前几天看到红色的气体侵犯了紫微星,白色的虹光穿过月亮,这些都预示着丑年年末到寅年年初会有战争和叛乱。”永蹈深信他们的说法,就暗中指使内侍郑雨儿打探皇上的起居,并以崔温为谋士,让郭谏、马太初四处游说。
河南统军使仆散揆娶了永蹈的妹妹韩国公主,永蹈想夺取河南的军队作为自己的助力,于是和他的另一个妹妹泽国公主长乐合谋,让驸马都尉蒲剌睹给仆散揆写信,先提出婚事,看看他的态度。仆散揆拒绝了这门婚事,使者也不敢再提谋反的事了。永蹈家的奴仆董寿劝谏永蹈,但永蹈没听。董寿就把这事告诉了同为永蹈家奴的千家奴,然后千家奴就向皇上告发了。
那时候,永蹈正在京城,皇上就下令让平章政事完颜守贞、参知政事胥持国、户部尚书杨伯通、知大兴府事尼庞古一起审问永蹈,牵连的人很多,审了很久都没结果。皇上很生气,就召见完颜守贞等人询问情况。右丞相夹谷清臣奏道:“这种事要尽快解决,才能安定人心。”于是,皇上赐死了永蹈、他的妃子卞玉,以及他们的两个儿子按春、阿辛,还有长乐公主。蒲剌睹、崔温、郭谏、马太初等人全部都被处死了。仆散揆虽然没被问罪,但也因此被革职。董寿免于一死,但被登记在册,成为监视对象。千家奴赏赐了二千贯钱,并被破格提升。从那以后,对诸王的限制和防范就更加严密了。
金朝泰和七年,皇上重新恢复了王室的爵位,隆重地重新安葬了先王,并追谥为“剌王”。同时,任命卫王永济的儿子按辰继承祭祀。
话说越王永功,原名宋葛,也有个名字叫广孙,出生于贞元二年。他为人沉默寡言,很少见他笑,但身手矫健,武艺超群,无人能及。他爱好读书,尤其喜欢法书名画。大定四年,他被封为郑王;七年,晋封为隋王;十一年,又晋封为曹王;十五年,被任命为刑部尚书。皇上还特意对他说:“侍郎张汝霖是你外舅,你可以向他学习为政之道。”十七年,永功被授予世袭猛安的职位;十八年,又担任了大兴尹。
有一次,世宗皇帝巡幸金莲川,刚离开中都,他的亲军中两个苍头(宫中低级役男)竟然纵马践踏百姓的田地。皇上为此下令:“把那两个苍头各杖一百棍。而负责监管他们的两个百户因为没有及时发现并制止,也要停职。”后来,皇上巡幸望京淀,永功上奏说:“这两个苍头和那两个百户,长期以来都服侍在皇上身边,他们犯错实属无奈之举。臣冒死违抗圣旨,对苍头的处罚已经决定了,至于那两个百户,让他们暂时停职受罚,并赔偿百姓的田地损失,恳请陛下明察。”皇上最终都同意了他的建议。
还有一次,一位老妇人和一个年轻女子在路边休息,年轻女子和她的情夫私奔了。有人告诉老妇人说:“刚才看见一个年轻女子从水边的小路离开了。”老妇人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伍长(古代军队基层军官)。与此同时,有个男子私宰了一头牛,手里还拿着沾满血的刀,看见伍长后,以为伍长要抓他,就赶紧逃跑了。老妇人和伍长怀疑这个男子杀了那个年轻女子,于是把他抓起来送到了县衙。男子受不住酷刑,就诬赖自己杀了人。县官问他尸体在哪里,他谎称:“扔到水里了。”官府在水里果然找到一具尸体,已经腐烂了一半。县吏认为这就是男子杀害年轻女子的证据,就整理好案卷上报。永功对此表示怀疑:“女子死了多久,尸体怎么会腐烂成这样?”过了一会儿,老妇人找到了她的女儿,原来女儿跟情夫私奔了。永功说:“这个男子只是因为私宰牛而被抓,受的刑罚已经足够了。”于是便释放了他。后来,武清的黄氏和望云的王氏两家豪强横行霸道,永功查处了他们的罪行,京畿地区顿时安定了许多。
二十三年,他被任命为东京留守。没过多久,又调任河间尹。没过多久,他又被调任北京留守。没过多久,皇帝对宰相说:“我听说永功在北京当官不太行,虽然是我的儿子,但万一事情败露,法律还能废除吗?我已经警告过永功了,你们也去跟他的长史说说,让他好好改正。”他在北京一共待了七个月,又被调回东京留守。世宗皇帝去上京,路过东京,永功跟着去了。第二年,皇帝回到天平山好水川,皇太子去世了。皇帝下令让永功负责丧事,随后任命他为御史大夫。章宗皇帝封永功为原王,加封开府仪同三司。赵王永中和永功兄弟都加封开府仪同三司。第二年,他被任命为大宗正事。
应州有个和尚跟永功关系不错,想在彰国军节度使移剌胡剌那里告状,就求永功给他写封信给胡剌说说情。胡剌收到信后,把这事儿奏报了皇帝。皇帝对宰相说:“永功用书信给胡剌打招呼,这事儿虽然是小事,但也不能不处罚。平时小错不纠正,就会酿成大祸。犯了错就必须惩罚,这样才能改正,这也是一种教育。”大家都说:“陛下执法公正,我们哪敢不敬畏。”于是永功被免职了。没过多久,他又被重新任命为大宗正事。
章宗皇帝即位后,永功被任命为平阳府事,晋封冀王。永功在任期间,因为带着医生沈思存超过了规定人数,应该被免职。皇帝说:“我知道这事儿,应该严惩监奴和管理府事的府掾长史,并且把这事儿写进法令里。”他家奴仆王唐犯了罪,该判刑,永功却包庇他。平阳府治中高德裔没查出来,被打了四十大板。于是永功被调任济南府。皇帝下诏说:“你犯的虽然是小错,但法律规定必须这么办。现在已经过去了,以后别再这样了。济南是先帝曾经治理过的地方,风土人情很好,你好好干吧。”后来他又被授予山东东西路把鲁古世袭猛安。两年后,他被任命为广宁府事,晋封鲁王。第二年,他被任命为彰德府事。承安元年,他晋封郢王。第二年,他被任命为太原府事。泰和七年,他被调任西京留守。八年,他又被任命为平阳府事。大安元年,他晋封谯王,被任命为中山府事。第二年,他晋封越王。
宣宗皇帝登基后,免除了永功的常参官职。第二年,永功跟着朝廷迁都到汴京。过了一段时间,皇帝下令永功每个月初一都要进宫朝见。兴定四年,皇帝又下令永功不用再朝见了。兴定五年,永功生病了,皇帝赐给他御用的药品。病情危急的时候,皇帝又赐给他御医诊治,并且一天派使者去探望五次。同年,永功去世了。皇帝非常悲痛,追谥他为“忠简”。
永功的三个儿子分别是福孙、寿孙和粘没曷。大定二十六年,皇帝下令赐福孙名为璐,寿孙名为璹,粘没曷名为琳。同年,璐被提升为奉国上将军。章宗皇帝即位后,又提升璐为银青荣禄大夫,并封他为萧国公。他本来是兴陵崇妃的养子,一直住在京城,担任奉朝请的官职。泰和五年,璐去世了。章宗皇帝为此停朝一天,百官都上表慰问。
璹,原名寿孙,是世宗皇帝赐的名字,字仲实,还有一个字叫子瑜。他为人沉稳,学识渊博,很有才华,喜欢写诗,擅长真草书法。大定二十七年,他被提升为奉国上将军。明昌初年,又升为银青荣禄大夫。卫绍王时期,他又被提升为开府仪同三司。贞佑年间,被封为胙国公。正大初年,又晋封为密国公。
璹担任奉朝请官职四十年,每天都以读书、吟诵、作诗为乐,经常暗地里和士大夫们互相唱和酬答,但是从不敢明目张胆地来往。永功去世后,璹才稍微多了一些外出活动,和赵秉文、杨云翼、雷渊、元好问、李汾、王飞伯等文人交上了朋友。当初宣宗皇帝南迁的时候,皇室宗亲们四处奔波,颠沛流离,璹却把家里的法书名画都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一本也没有丢失。住在汴京的时候,他家人口多,俸禄却少,客人来了,穷得连酒菜都准备不起,只能大家一起吃素菜饭,焚香煮茶,拿出藏书,谈论大定、明昌年间的故事,一直到天黑也不让客人走,乐此不疲。
天兴年间刚开始的时候,耶律璹就已经卧病在床了。他分析当时的局势,唉声叹气地说:“现在的军事形势这么危急,根本坚持不住了,只能投降。最好能保全完颜氏一族,让他们归顺我们大宋,只要女真人不灭亡,其他的就没什么好奢望的了。” 那时候,曹王被送去当人质,耶律璹去隆德殿见到了哀宗皇帝。皇帝问他:“叔父您想说什么?”耶律璹奏道:“听说讹可(指金哀宗)想要派人议和。讹可年纪还小,经验不足,恐怕办不成大事。我想请求让他带我去,或者让我代替他去。” 皇帝安慰他说:“南宋建国以来,国家比起太平盛世的时候,对您有什么特别的优待呢?可是您也从未因此抱怨过。平时没事就冷落您,不给您任何依靠,等到紧急关头又把您推到危险境地,您尽心尽力为国效忠固然很好,但天下人会怎么看待我呢?叔父您还是保重身体吧!” 说到这里,君臣二人对视而泣。没过多久,耶律璹就因为病情加重去世了,享年六十一岁。
耶律璹生前写了很多诗文。他自己删选诗作,留下了三百首诗和一百首乐府诗,取名为《如庵小稿》。他的第五个儿子耶律守禧,字庆之,风度翩翩,仪表出众,耶律璹特别疼爱他,曾经说过:“我平时收藏的书画,都打算留给他。” 可是等到汴京城投降的时候,耶律守禧也因病去世了,年纪不到三十岁。
潞王永德,本名讹出。大定二十五年,他和章宗皇帝以及其他兄弟一起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二十七年,被封为薛王。第二年,担任秘书监。二十九年,升任判秘书监,并被晋封为沈王。明昌元年,被任命为山东东路把鲁古必剌猛安。二年,晋封为豳王。五年,升任劝农使。承安二年,晋封为潞王。承安三年,再次担任劝农使。泰和元年,有人弹劾永德元旦进酒迟到,皇上却下令不予追究。卫绍王时期,他官职不断提升,最后做到太子太师。宣宗皇帝即位后,改任同判大睦亲府事。兴定五年,升任判大睦亲府事。他的儿子斡论,被赐名琰。
豫王永成,原名叫鹤野,也叫娄室。他妈妈是昭仪梁氏。永成长得特别帅气,而且特别有才华,博览群书,还会写文章。皇上世宗对他特别宠爱。
大定七年,皇上第一次封他为沈王,还给他安排了太学博士王彦潜当他的府文学,永成就跟着王彦潜学习。大定十一年,他又升为豳王。大定十五年,他被派去外面住。大定十六年,他担任了秘书监的负责人。第二年,他被授予世袭的山东东路把鲁古猛安的职位,同时还兼任大睦亲府的负责人。没过多久,他又调到中都路胡土霭哥蛮猛安。大定二十年,他又被任命为翰林学士承旨。大定二十三年,他被任命为武军节度使,没多久又改任广宁府的负责人。大定二十五年,皇上世宗到上京去,就让他留守中都,同时兼任吏部尚书,还升官为开府仪同三司,最后当上了御史大夫。
皇上章宗继位后,重新启用了他,还升他的官职,封他为吴王,让他担任真定府知府。明昌元年,他又被调到山东西路盆买必剌猛安做官。第二年,官职再次提升,被封为兖王。后来,因为带兵民去打猎,扰民了,所以被免职,他还专门上表向皇上谢罪。
皇上亲自给他写了手诏,诏书里说:“你对朕忠心耿耿,一直以来都表现出忠诚和纯朴,在我父亲在东宫的时候,你就尽心尽力地侍奉他,对他充满了友爱。等到我继位后,你的忠诚更加明显,在国家艰难的时候,你给了朕很多帮助。朕一直对你很器重,但因为你这次犯了错,不得不免去你的职务。你担任地方官这些年,赵国地盘小,你施展才能的机会有限,真定府也小,你的才能施展不开。朕本来打算把你召回朝廷,没想到你却因为违反了国法而被处罚。你带兵民打猎,扰乱了百姓,这是法律不允许的,御史台知道了就上报了。朕本来想宽容你几个月,不想马上处罚你,虽然想顾念私情,但终究不能违背公议,所以免去了你的职务,但还是保留了你的爵位。唉,祖宗定下的法令,不是谁都可以私下更改的;即使是至亲骨肉,也不能因为距离远就徇私枉法。这次处罚你,只是想给你一个小小的教训,也是为了让你最终获得更大的恩宠。《经书》上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所以我知道,谨慎是修身养性的根本,骄傲自满是败坏品德的根源。我经常以此来勉励自己,现在也以此来告诫你。从前东平王乐善好施,最终留下了好名声;梁孝王奢侈淫逸,最终落得个后悔莫及的下场。前人的所作所为,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你文武兼备,多才多艺,只要你按照正道行事,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如果你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和才能,不用担心以后不能再被重用。朕平时不擅长写文章,这封诏书写得比较仓促,只是直接表达了我的想法,希望你不要因为文字表达不好而误解我的意思。”
没过多久,他又被任命为沁南军节度使。三年后,皇上又让他担任咸平府知府,但他还没去上任,就被改任为太原府知府。皇上永成诞辰那天,还亲自作诗赐给他,诗中写道:“美誉自应辉玉牒,忠诚不待启金縢”,当时的人都非常羡慕他。
过了七年,他被调任平阳府尹。承安年间改元,皇上恩赐他晋封为豫王。第二年冬天,皇上又赏赐他八十匹马,用来加强边防。皇上还下诏书嘉奖他,诏书里说:“你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一直以来都孝顺父母,通晓古今,坚守忠义。现在你远在边疆为朝廷分忧,又将骏马进献给朝廷,想以此增强边防力量,壮大军队。你一心为国,用实际行动表达你的忠诚。朕非常感激你的勤勉,特此嘉奖。”五年后,他又重新担任这个职位。不久后被召回朝廷,但他因为生病无法进宫面圣。皇上竟然亲自到他府上探望。泰和四年,他去世了。皇上听到噩耗后非常震惊和悲痛,厚葬了他,并追谥为“忠献”。
永成从小就喜欢读书,年纪大了学问更深厚了,每当有空闲时间,就邀请文人雅士一起交流探讨,待人接物都很谦逊有礼,从没摆过架子。他自己号称“乐善居士”,还留下了一些文章流传于世。
夔王允升,后来改名叫永升,他本名叫斜不出,还有一个名字叫鹤寿。大定十一年,他被封为徐王,后来又晋封为虞王。二十六年,他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第二年,他担任吏部尚书,还被授予山东西路按必出虎必剌猛安的职务。章宗皇帝即位后,对宗室成员格外恩宠,把允升迁封为隋王,并任命他为定武军节度使。明昌二年,他又被改封为曹王。过了一段时间,又改封为宛王。卫绍王即位后,再次更改了他的封号。贞祐元年九月,宣宗皇帝考虑到允升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下令允许他在宫中拄着拐杖行走。不久后,允升去世了。下葬后,皇上亲自到灵前祭奠,还让人烧了饭菜。
书中评价说:世宗皇帝对宗室成员的照顾非常周到,可以说是无所不及,即使纠正了海陵王的错误,也是因为他天生仁厚。但是他的儿子永中、永蹈却死在了章宗皇帝手里,这其中的原因恐怕难以解释。章宗皇帝没有子嗣,所以他最终受到了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