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术,原名叫斡啜,还有好几个名字,兀术、斡出、晃斡出,反正都是他,是金太祖的第四个儿子。有一次,金军抓了个辽国的护卫,审问后得知辽国皇帝正在鸳鸯泺打猎。金将完颜杲带兵从青岭出来,宗望和兀术带着一百多骑兵,跟个叫马和尚的,一起追着辽军将领越卢、孛古、野里斯他们跑,打了个大胜仗。兀术箭射完了,就抢了辽兵的枪,一个人杀了八个,活捉了五个,这才知道辽国皇帝还在鸳鸯泺打猎,还没走,可以偷袭!

接着,宗望攻打宋朝,兀术跟着一起去了。他们攻下了汤阴县,俘虏了三千宋兵。到了御河,宋军已经烧了桥,过不去河了,结果合鲁索带着七十个骑兵硬是趟水过了河,还杀了五百个烧桥的宋军。宗望派吴孝民先去汴京跟宋朝人谈谈,兀术带着三千骑兵去汴京城外晃悠。宋徽宗吓得赶紧逃跑了,还派了一百骑兵追,结果没追上,倒是抢了三千匹马回来。

宗望死了以后,宗辅当了右副元帅,负责收复淄州、青州的地盘。兀术打败了宋朝将领郑宗孟的几万大军,攻下了青州。他又在临朐打败了赵成,又在黄琼那儿打了个大胜仗,顺利拿下临朐。宗辅的军队撤军的时候,在河边遇到了三万敌军,兀术又把他们打败了,杀了上万人。后来朝廷下令攻打宋朝的康王,宗辅从河北出发,兀术则攻打开德府。结果粮草不够了,就转去攻打濮州。先锋乌林答泰想打败王善的二十万大军,结果还真攻下了濮州,附近的五个县也投降了。攻打开德府的时候,兀术的军队第一个冲上城墙,猛攻之下,攻破了城池。攻打大名府的时候,兀术的军队也是第一个冲上城墙,攻破了城池。这样一来,河北就平定了。

宋朝皇帝从扬州逃到江南,金兀术他们就分头去打。他们先攻打归德府,城里有人从西门和北门逃出来,结果被金军将领海复给打败了。然后金军就挖断护城河,修路,把炮架在城墙上,准备攻城。城里的人害怕了,就投降了。金军先派阿里和蒲卢浑去寿春,兀术的大军随后跟上。宋朝安抚使马世元带着官员们投降了。接着又攻下卢州,然后巢县的王善的军队也投降了。海复他们又在和州打败了宋将郦琼的一万多人,然后渡过长江。快到江宁城西二十里的时候,宋朝的杜充率领六万步骑来阻击,结果被鹘卢补、海复、迪虎、大抃这几个人一起打败了。宋朝的陈邦光也带着江宁府投降了。金军留下长安奴和斡里也守江宁。然后派阿鲁补和斡里也带兵去攻打其他地方,拿下太平州、濠州还有句容、溧阳等县,沿着长江往西打,多次打败张永等人的军队,最后杜充也投降了。

宋朝皇帝从扬州一路逃到江南,金兀术从江宁往广德军的方向走,一路追着宋朝皇帝打,追到越州。到了湖州,就把湖州给拿下了。之前金军先派阿里和蒲卢浑去杭州,在钱塘江边准备好船只。兀术到了杭州,杭州的官员和富人都逃跑了,于是金军攻打杭州,也拿下了。宋朝皇帝听说杭州失守了,就从越州逃到明州。兀术留在杭州,派阿里和蒲卢浑带四千精兵去追击宋朝皇帝。讹鲁补和术列速攻下了越州。大抃打败了宋将周汪的军队,阿里和蒲卢浑打败了宋军三千人,然后渡过曹娥江。距离明州还有二十五里的时候,金军大败宋军,一直追到明州城下。明州城里派兵出来抵抗,结果打输了,宋朝皇帝就逃到海里去了。兀术把军队分成几路,一起攻打明州,最后攻下了明州。阿里和蒲卢浑乘船到昌国县,抓住了明州守将赵伯谔。赵伯谔说:“宋朝皇帝逃到温州去了,准备从温州去福州。”于是金军就乘船追了三百多里,没追上,阿里和蒲卢浑就回去了。

金兀术从杭州回来后,就攻占了秀州。赤盏晖在平江打败了宋军,平江也落入金军手中。阿里带着军队先赶往镇江,宋朝的韩世忠用船队堵住了江口。金兀术的船比较小,契丹和汉军的士兵死了两百多人,于是他就从镇江顺流往西走。韩世忠追击他,还抢走了韩世忠的大船十艘。之后,金兀术沿着南岸走,韩世忠沿着北岸走,边打边走。韩世忠的大船比金兀术的船多得多,他的船队比金兀术的船队领先好几里,敲击木梆子的声音从晚上一直持续到天亮。韩世忠还派轻便的小船去挑战金兀术,一天挑战好几次。快要到黄天荡的时候,金兀术利用老鹳河的旧河道,开凿了三十里长的水道通往秦淮河,只用了一天一夜就完成了,这样金兀术就能到达江宁了。挞懒派移剌古从天长赶往江宁支援金兀术,乌林答泰也想带兵来会合,他们接连打败了宋军。

金兀术从江宁出发,准备渡江北上。金兀术的军队从东边渡江,移剌古的军队从西边渡江,他们和韩世忠在江边交战。韩世忠把船队分成几部分,封锁了江流的上游和下游,准备从两翼夹击金兀术。韩世忠的船都挂着五面帆,金兀术挑选了射箭技术好的士兵,乘坐轻便的小船,用火箭射韩世忠船上的帆,帆布着火后都烧了起来,江面上到处都是浓烟和火焰,韩世忠的军队无法作战,金兀术追击了七十里,宋军的船队都被消灭了,韩世忠只身逃脱。

金兀术渡过长江回到北方,然后和宗辅一起平定了陕西。他们和张浚在富平打仗。金兀术被围困在重围之中,韩常被流矢射中了眼睛,他愤怒地拔出箭矢,鲜血淋漓,用土堵住伤口,然后跳上马,大声呼喊着奋勇作战,最终解除了包围,和金兀术一起突围。在富平打败张浚的军队后,金兀术和阿卢补一起招降了熙河路和泾原路。后来,他们攻打吴玠在和尚原,遇到了险要的地形无法前进,于是就撤退。宋军的伏兵出现了,金兀术边打边跑。跑了三十里,快要到达平地的时候,宋军的军队在山口摆开了阵势,金兀术大败,很多将士战死。第二年,金兀术又攻打和尚原,最终攻克了那里。天会十五年,他被任命为右副元帅,被封为沈王。

公元1138年,也就是天眷元年,挞懒和宗磐商量着把河南的地盘割让给南宋,金朝皇帝就派张通古他们去江南跟宋朝谈这事儿。

第二年,宋朝皇帝派韩肖胄送来谢恩的表文,还派王伦等人来请求回国奔丧,说是他爹死了,他妈韦氏和兄弟们都在等着他回去。与此同时,宗弼从前线回朝,被晋升为都元帅。宗弼发现挞懒跟宋朝暗中勾结,收受贿赂,于是他就建议把河南、陕西都送给宋朝,然后趁机把挞懒给干掉,收复失地。这时候,宗磐已经被杀了,挞懒还在行台,又跟鹘懒密谋造反。

金朝皇帝把行台设在了燕京,任命宗弼为太保,兼领行台尚书省,都元帅的职务照旧,让他去燕京收拾挞懒。挞懒从燕京往南逃,想跑到宋朝去,结果被追到祁州给杀了。

皇帝下旨说:“各州郡的军事事务,都由元帅府说了算;老百姓的诉讼和钱粮税赋,由行台尚书省负责。”宗弼一个人管着这些事,就开始琢磨着南下打宋朝了。太师宗干他们都说:“宋朝可是咱们金朝的恩人,现在却恩将仇报,嚣张跋扈,贪得无厌,现在不打,以后更难收拾了!”皇帝也说:“他们肯定以为咱们不敢轻易夺回河南的地盘。再说,都元帅在边关待了这么久,对情况了解得很透彻,应该立刻出兵!”于是就下令元帅府收复河南,还下旨昭告天下。

宗弼从黎阳出发,直奔汴京;右监军撒离喝从河中出发,直奔陕西。宋朝的岳飞、韩世忠分别占据着河南州郡的战略要地,还派兵渡过黄河东进,驻扎在岚州、石州、保德州一带,互相牵制。宗弼派孔彦舟攻打汴州和郑州,派王伯龙攻打陈州,派李成攻打洛阳,他自己率领大军攻打亳州和顺昌府,嵩州、汝州等地也相继被攻下。正赶上夏天酷暑,宗弼就撤兵回汴京,岳飞他们也退兵了,河南平定了,那一年是天眷三年。皇帝还派使者慰劳宗弼以下将士,对三千名有功的士兵都加封为忠勇校尉。岚州、石州、保德州也都攻克了。

完颜宗弼进京朝见,当时皇帝在燕京的行宫。宗弼在行宫待了二十天,准备回军时,皇帝亲自起身为他斟酒,还赏赐了他盔甲、弓箭和两匹马。宗弼启程走了四天后,皇帝又把他召了回来。就在宗弼回来的那天,希尹被处死了。五天后,宗弼再次回军,进攻淮南,攻克了庐州。

皇帝在燕京,宗弼在燕京朝见皇帝,请求攻打江南,皇帝同意了。朝廷下诏书,让宗弼回军后,和宰相一起进宫奏事。很快,宗弼就被任命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太保、都元帅、领行台的职务依旧不变。诏书还把燕京路划归尚书省管辖,西京和山后的各个部族都归元帅府管辖。于是宗弼回军,开始进攻江南。军队渡过淮河后,宗弼给宋朝写信责备他们,宋朝也回信请求宽恕。宗弼要求宋朝皇帝派可靠的大臣来商议,宋朝皇帝请求“先停战,允许我们卑微的国家在朝廷下呈上誓表”,宗弼权衡利弊,约定以淮河为界。皇帝还派护卫将军撒改到军中慰劳宗弼。

皇统二年二月,宗弼进京朝见,还兼任监修国史的职务。宋朝皇帝派端明殿学士何铸等人进献誓表,誓表原文如下:“臣等冒昧进言,如今划定疆界,约定以淮河中流为界,西边唐州、邓州割让给大金国。邓州以西四十里,以及其以南四十里为界,归属邓州。四十里以外,以及西南地区都归属光化军,作为我们边境上的州城。既然蒙受您的恩德,允许我们成为藩属,我们子子孙孙都将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的生日和元旦,我们都会派使者前来祝贺,永不停歇。每年进贡白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从壬戌年开始,每年春天都派人送到泗州缴纳。如果违背此盟约,愿上天降罚,灭亡我们国家。臣等如今进献誓表,恳请大金国早日下达誓诏,以便我们国家永远有凭据。”

金兀术升任太傅后,就派左宣徽使刘筈去宋朝,用皇帝的衮冕、圭、宝、佩、玉册册封赵构为宋朝皇帝。册文中写道:“皇帝说:告诉宋康王赵构,不幸啊,上天降下灾难给你的国家,你多次违背盟约,自己招致灭亡,让你跑到江浙一带。我们勤劳地用兵,已经持续了十八年。朕为此感到震惊和悲痛,老百姓有什么罪呢?今天你终于悔过自新,真诚地表达了你的愿望,多次派人来表示友好,想成为我们的藩属。现在朕派光禄大夫、左宣徽使刘筈等人持节册封你为皇帝,国号宋,世代服从臣子的职责,永远做我们的屏藩。唉!要认真听从朕的命令!” 然后金朝还下诏天下,赏赐金兀术人口、牛、马各一千,骆驼一百,羊一万,并且规定宋朝每年都要进贡给金朝二千两银子、二千匹绢。

金兀术上表请求退休,皇上没答应,还给他发了慰劳的诏书,赏赐给他金券。皇统七年,他被封为太师,兼领三省事,都元帅、领行台尚书省事照旧。皇统八年,金兀术去世了。大定十五年,追谥他为忠烈,十八年,配享太宗庙廷。他的儿子叫孛迭。

孛迭,小名叫亨。在熙宗的时候,被封为芮王,担任猛安,加封银青光禄大夫。天德初年,又加封特进。海陵王忌恨太宗的儿子们,准备去太庙祭祀的时候,任命亨为右卫将军,这事儿《太宗诸王传》里记载着呢。海陵王赏赐给他一把好弓,亨为人正直,武艺超群,而且很自信,他拒绝了,说:“您赏赐的这把弓,太弱了,不好用!” 海陵王因此更加忌恨他,把他调到真定做尹,对他说:“太宗的儿子们势力强大,大多在河朔、山东地区,真定是他们的交通要道,如果他们有什么异动,朕想依靠你,就像重耳一样。” 其实这是海陵王忌惮亨啊。后来亨又担任过中京、东京留守。他家里的奴仆梁遵告发亨和卫士符公弼图谋反叛,经过调查,没有证据,梁遵被处死了。海陵王更加怀疑亨了。于是又把亨调到广宁做尹,还派李老僧多次暗中观察亨的举动,并且想方设法罗织他的罪名。

话说金朝开国初期,皇上派亨初去广宁府任职。诸位公主和宗室妇人们都去他母亲徒单氏那里祝贺。大公主兀鲁对她说:“虽然孛迭(亨初)官职稍微降了一级,可千万别放在心上啊!国家把京城和各府都看作一样的,何况孛迭年纪轻轻,将来还不是一样能升官发财!”

当时,兀鲁嫁给了徒单斜也。 徒单斜也的一个小妾忽挞,得到徒单皇后(亨初母亲)的宠幸。 这忽挞跑到皇后跟前,告状说:“兀鲁说话里带着怨气,还指责皇上,还说孛迭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 海陵王(金熙宗)就派萧裕去调查这事儿。 结果那些证人个个都不敢说实话。 最后,兀鲁被杀了,徒单斜也被打了板子,免了官职。 官方说法是:兀鲁心怀怨望,而徒单斜也没有提前向皇上禀报。 然后,皇上就把那个告状的忽挞封为了莘国夫人。

很久以后,亨家的一个奴仆,叫六斤,挺精明的,管着其他奴仆。有个老和尚跟六斤说:“你可是渤海世家大族,可惜因为牵连犯事做了奴隶,难道不想恢复自由身吗?”六斤明白他的意思。

六斤曾经和亨的侍妾私通,亨知道了,大怒说:“一定要杀了这个奴才!”六斤一听吓坏了,偷偷地跟老和尚商量,诬告亨谋反。亨有一匹好马,打算在海陵王生日的时候进献,因为他觉得进献马的人太多了,这匹好马不容易脱颖而出,想找个其他的机会进献。六斤就说亨嘲笑海陵不懂马,这马不值得进献。亨的奴仆里有个从京城来的,详细地说了徒单阿里被杀的事儿。亨说:“他可是有铁券保命的,怎么可能会被杀呢?”那个奴仆说:“如果一定要杀他,铁券有个屁用啊!”亨说:“那看来我也要遭殃了。”六斤就抓住这个机会,说亨想趁机刺杀海陵王。老和尚立刻把亨抓起来,报告了海陵王。

工部尚书耶律安礼和大理正忒里等人审问了亨,亨说自己曾经谈论过铁券的事,其实并没有反叛之心,而六斤也自己承认了和侍妾私通的事,亨也承认说过要杀六斤。耶律安礼他们把审讯结果上报,海陵王大怒,又派人跟老和尚一起审问亨。他们把亨和他家的奴仆都用刑拷打,但都没招供。老和尚半夜来到亨被关押的地方,让人踢他的下体,暗中把他杀了。亨直到死,都痛得不行,惨叫声传到了外面。海陵王听说亨死了,假装哭泣,派人告诉亨的母亲说:“你儿子犯了法,应该拷打审问,没想到喝水的时候死了。”

亨的球技天下第一,经常一个人就能对付好几个人。骑什么马都行,骑术高超。马跑起来的时候,他会把马鞭扔到马前面,然后侧身伏地,捡起马鞭。每次打猎,他都拿着铁链锤打狐狸兔子。有一天,他和海陵王一起出行,路上遇到一群野猪,亨说:“我能用锤子把它们打死。”说着就举起锤子远远地击打,正中猪肚子,锤子都穿过去了。最终,因为他武艺高强而招来了忌恨。

正隆六年,海陵王派人杀了许多宗室,于是杀了亨的妻子徒单氏、次妃大氏和儿子羊蹄三人。大定初年,追复亨的官爵,封他为韩王。十七年,皇帝下令有关部门重新安葬亨和他的妻子儿女。

话说金兀术逼着宋徽宗跑到海岛上去了,最后还逼着宋朝签订了淮河为界的条约。当时金熙宗把河南、陕西都准备割让给宋朝,是兀术给拦住了,才没让这事儿成。宗翰死后,宗磐、宗隽、挞懒这些人都沉迷于享乐,各自为政,宗干一个人也管不住他们,要是没有兀术,金国的国力当时就危险了。金世宗曾经说过:“宗翰死后,也就只有兀术一人了。”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张邦昌这个人,《宋史》里有记载。金天会四年,宗望的军队包围了汴京,宋钦宗就想着割让三镇的土地,每年进贡钱财,送人质去求和。于是,张邦昌当了宋朝的太宰,和肃王枢一起当人质去了金国。结果宋钦宗又偷偷给耶律余睹写信,结果宗翰、宗望又打过来了,把徽宗、钦宗两个皇帝都抓走了。刘彦宗请求金太宗重新立赵氏为帝,但金太宗没同意。宋朝的吏部尚书王时雍等人就建议让张邦昌来处理国事,天会五年三月,就立张邦昌当了大楚皇帝。

一开始,宋钦宗是派康王赵构和张邦昌一起去当人质的,后来又把肃王枢换了上去,康王这才回去了。结果宗望又带兵打过来了,宋钦宗又让康王带着玉册、玉宝、衮冕,给金太宗加尊号,去求和。康王到了磁州,宗望已经渡过黄河,包围汴京了。等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从汴京出来,跟着金军北上后,张邦昌到了汴京,康王则到了归德府。张邦昌在归德府劝康王称帝,康王称帝后,以隐瞒罪名杀了张邦昌。

张邦昌死了,金太宗听说后,非常生气,下令元帅府攻打宋朝,宋高宗就逃到了扬州,这事儿在宗翰等人的传记里都有记载。后来,金太宗又立刘豫继承张邦昌,建立了大齐国。

刘豫,字彦游,是景州阜城人。宋朝宣和年间快结束的时候,他在河北西路当提刑官。后来调到浙江西路。到了仪真,他的妻子翟氏去世了,紧接着又赶上父亲去世,他得回去奔丧。康王到了扬州,枢密使张悫推荐他去当济南府知府。那时候,山东到处都是盗贼,刘豫想找个江南的郡守位置,但宰相不同意,他气得不行,直接走了。

金国的挞懒攻打济南,济南有个厉害的将领叫关胜,多次出城抵抗,结果刘豫竟然杀了关胜投降了金国。 之后,刘豫被任命为京东东、西、淮南安抚使,兼任东平府知府和诸路马步军都总管,还节制河外各路军队。他甚至还让自己的儿子刘麟去当济南府知府,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挞懒把军队驻扎在重要的战略地点,刘豫就负责安抚他们。

一开始,康王杀了张邦昌之后,从归德逃到扬州,朝廷下令让左右副元帅带兵讨伐他,还下诏说:“等平定宋朝之后,要封立藩王辅佐朝廷,镇守南方,就像张邦昌那样。” 后来宋徽宗从明州出海逃跑了,金兀术回北方,就开始商量立谁当皇帝。大家讨论来讨论去,觉得折可求和刘豫都可以,而刘豫自己也有这个心思。挞懒就为刘豫请求封王,金太宗效仿以前封张邦昌的先例,在九月初一那天给他下了封王诏书。

刘豫受封之后,按照藩王的礼仪接见使者。金国的宗翰、宗辅上奏说:“既然已经封他为藩王,他就应该称臣上表,朝廷回复诏命的时候,应该避开正位,与使者平等相待,其他的礼仪都按照皇帝的标准来执行。” 金太宗下诏说:“现在立刘豫为傀儡皇帝,他既是邻国的君主,又是大金朝的儿子,他见大金朝的使者,只有在使者初次见面时,可以亲自询问起居情况并当面辞行,如果使者有奏章,可以当场呈递,其他的礼仪都按照皇帝的规格来执行。”

公元1118年9月某一天,隆重地举行册封仪式,正式立豫为大齐皇帝,定都大名府,还把它改名叫北京。然后,设置了丞相以下的各种官职,并且大赦天下。 之后,豫又从大名府回到东平府居住,把东平府改名为东京,汴州改名为汴京,把南宋的南京降格为归德府,淮宁府、永昌府、顺昌府、兴仁府也都降为州。张孝纯等人担任宰相,豫的弟弟担任北京留守,母亲翟氏被尊为皇太后,妾室钱氏被立为皇后。这位钱皇后,是宋徽宗宣和年间的宫人。豫把辛亥年定为阜昌元年,并把自己的儿子麟立为尚书左丞相兼诸路兵马大总管。

宋朝人很害怕他,对他采取敌对国家的礼仪,在国书里称呼他为大齐皇帝。豫的宰相张孝纯、郑亿年、李邺他们的家人都在宋朝境内,宋朝人对他们特别优待。阜昌二年,也就是公元1120年,豫把首都迁到了汴京。之前,宋徽宗的睿宗在陕西地区平定了叛乱,宋钦宗把这块地赐给了豫,这是因为这块地本来就是张邦昌受封的领地。

元帅府使者萧庆来到汴京,和豫商量攻打宋朝的事情。豫回答说:“宋朝皇帝的军队,韩世忠驻扎在润州,刘光世驻扎在江宁。现在如果我们出动大军,想从采石矶渡江,刘光世肯定会死守江宁。如果我们从宿州出发,进攻扬州,那么韩世忠一定会集中海军,在瓜洲截断我们的渡口。如果我们轻兵直进,直接攻打采石矶,他们肯定没有防备,我们就能顺利渡江。刘光世的海军也在润州,韩世忠一定会先夺取他的海军,这样一来,这两个将领之间一定会发生矛盾。利用这个机会逼迫宋朝皇帝,是可以成功的。”

过了一会儿,宋朝皇帝的阁门宣赞舍人徐文带着大小船六十只、七百多名士兵投奔过来。他们到了密州境内,然后徐文和他的将领们一起去了汴京。徐文给元帅府写信说:“我这一路,在海上待了很久,对江南的形势非常了解。宋朝皇帝现在在杭州,他在钱塘江潮水门外的江面上有二百艘船。宋朝皇帝刚逃到海上时,就是在那儿上船的。过了钱塘江,还有一条河通往越州,然后一路向明州定海口,再往昌国县去。昌国县在海边,是宋军聚集船只和粮草的地方。现在我们的军队可以先去昌国县,攻下那里夺取船只和粮草,然后再去明州城下,夺取宋朝皇帝的御用船只,最后直捣钱塘江口。现在从密州乘船出发,如果风势顺的话,五天五夜就能到昌国县;如果风势稍微慢一些,十天或半个月也能到。”

一开始,金兀术从江南北返,宗翰要进京,两人再次商议伐宋的事。宗翰坚决主张可以出兵攻打宋朝。金兀术说:“江南地势低洼潮湿,现在我们的士兵战马都疲惫不堪,粮草也不充足,恐怕难以成功。”宗翰说:“你当都监的,只想图个安稳罢了!”等到徐文的信送来后,金睿宗也不采纳徐文的计策,只派挞懒率领军队到了瓜洲就撤兵回来了。

天会十四年,金朝下诏说:“齐国和金朝的军民之间互相上告状的情况,相关的文书来往,年号只用‘天会’。”天会十五年,金朝下诏废除了齐国,把豫王降封为蜀王。豫王称王一共八年。后来,金朝在汴京设立了行台尚书省,取消了豫王的那些坏政策,老百姓都很高兴。于是任命齐国的宰相张孝纯担任行台左丞相,并且把豫王一家迁到了临潢府。

皇统元年,金朝赏赐豫王钱一万贯、田地五十顷、牛五十头。皇统二年,豫王被晋封为曹王。皇统六年,豫王去世了。他的儿子叫麟。

麟字元瑞,是豫的儿子。宋朝宣和年间,他靠父亲的荫庇做了将仕郎,后来官职升到承务郎。金朝天会七年,他父亲豫投降了金朝,麟也跟着从军,参与了讨伐水贼王江的战役,并将其击败俘虏。他父亲豫被任命为东平的节度使,麟则被任命为济南府尹。后来金朝建立齐国,把济南改名为兴平军,麟被任命为兴平军节度使,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梁国公,还担任诸路兵马大总管,兼任济南府尹。第二年,他被任命为齐国的尚书左丞相。又一年,他跟随父亲豫迁往汴京,不再担任济南府尹,但保留了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可以自行任命参谋。他父亲豫请求立他为太子,但朝廷没同意,说:“如果他能为我攻打南宋立下功劳,就立他为太子。”于是,麟连续几年率兵南征,结果都打了败仗,无功而返。

等到朝廷决定废除齐国,以南征为借口,让豫先派兵驻扎在淮河边上。后来挞懒以军队叛乱的名义废黜了豫,把他扣押在刁马河。麟带着几百骑兵去迎接,挞懒让麟的骑兵停留在南岸,单独召见麟过河,然后就把他抓了起来。豫被废黜后,麟被迁到临潢府。不久,他被任命为北京路都转运使,后来又历任中京、燕京路都转运使、参知政事、尚书左丞,再次担任兴平军节度使、上京路转运使、开府仪同三司,被封为韩国公。他死时六十四岁。正隆年间,金朝对二品以上官员的爵位进行调整,麟的爵位被追赠为特进、息国公。

昌,本名挞懒,是金穆宗的儿子。他父亲宗翰在鸳鸯泺袭击辽国皇帝,辽国都统马哥逃到捣里,挞懒收编了他的全部牧群。宗翰派挞懒追击马哥,没追上,却抓住了辽国的枢密使德里底和他儿子磨哥、那野,把他们带了回来。金太祖亲自率军袭击辽国皇帝于大鱼泺,把辎重留在了草泺,让挞懒和牙卯守卫。奚路的兵官浑黜无法安抚他的部下,于是金朝任命挞懒为奚六路军帅,镇守那里。习古乃和婆卢火护送常胜军和燕京的豪族工匠从松亭关进入内地,金朝皇帝告诫他们说:“如果遇到危险,就分兵前进。”习古乃和婆卢火后来就归顺了挞懒。

话说过了很久,有人告发山速古部族的奚人作乱。奚人依仗险要的地形顽强抵抗,结果被杀得差不多了,山速古、啜里、铁尼十三座寨子都被平定了。皇帝下诏说:“朕知道奚地的路途险峻,治理起来很困难,才派你去负责这件事,你果然不负朕的期望,朕非常嘉奖你。现在回离保的部族都来投降了,剩下的那些人都四散逃跑了,已经无力抵抗了。我之前命令习古乃、婆卢火护送投降的人,如果遇到险阻,就分兵行动,其余的人全部和你汇合。朕已经下了二十道诏书招降那些还没投降的人,你应该仔细衡量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之后,他平定了奚部,还巩固了南路的边界,上表请求设置官员镇守。皇上说:“按照东京渤海的制度,设置千户和谋克。”

接着,辽国的皇族遥辇昭古牙部族在建州地区,被辽军偷袭,抓获了他们的妻儿老小和官吏豪族。挞懒又再次进攻他们,活捉了他们的将领曷鲁燥和白撒葛,把他们杀了,一千多户人家投降,并把这些投降的人口编入金源县。皇帝下诏额外赏赐他十面银牌。他又降服了遥辇的两个部族,再次打败了兴中地区的军队,建州的官员属下也投降了,得到了二十座山寨和五百八十个村堡。阿忽又打败了昭古牙,投降的官民更多了。昭古牙势力衰弱,也投降了,兴中、建州地区都平定了。皇帝下诏对将士们的功劳进行赏赐,安抚新归附的人民。

挞懒请求把遥辇九营改为九个猛安。皇上因为他在夺取邻国领土方面有功,让他统领四个猛安,昭古牙仍然作为亲管猛安。五个猛安的都帅,就让挞懒自己挑选人来担任。挞懒和刘彦宗一起推举萧公翊担任兴中尹,郡府分别由契丹人和汉人官员共同管理,皇上都同意了。等到宗翰、宗望攻打宋朝的时候,挞懒担任六部路的都统。宗望已经和宋朝议和,军队回师了,挞懒就回到了中京。

1126年(天会四年)八月,金军再次攻打南宋。到了闰月,宗翰和宗望的军队都抵达了汴京(今开封)。挞懒和阿里刮在杞县打败了两万宋军,摧毁了他们的三个营地,俘虏了京东路都总管胡直孺和他两个儿子,以及南路都统制隋师元和他的三个将领。接着,金军攻克了拱州,宁陵投降,睢阳被攻破,亳州也失守了。宋军试图收复睢阳,却被金军击退,还被俘获了将领石瑱。

宋朝的两个皇帝已经投降,金军开始北撤。挞懒被任命为元帅左监军,负责巡视山东地区,攻占了密州。迪虎攻占了单州,挞懒攻占了巨鹿,阿里刮攻占了宗城,迪古没能攻下清平、临清,蒙刮攻占了赵州,阿里刮则攻占了浚州、滑州、恩州和高唐州。金军还分兵攻打磁州和信德府,这些地方都投降了。刘豫率领济南府投降,金熙宗下诏任命刘豫为安抚使,让他在东平府办公,并由挞懒作为左监军进行镇抚,重大事情都由挞懒自己决定。后来,挞懒升任为右副元帅。到了天会十五年,他被提升为左副元帅,并被封为鲁国王。

一开始,宋朝杀害了张邦昌之后,金太宗下令各将领再次寻找像张邦昌那样的人来建立傀儡政权。有人推荐了折可求,但挞懒力荐刘豫。刘豫最终被立为皇帝,建立了大齐政权。刘豫当了皇帝几年,却毫无作为,最终被废为蜀王。挞懒和右副元帅宗弼都在河南,宋朝使臣王伦向挞懒请求割让河南、陕西的地盘。第二年,挞懒回京朝见,他提议将大齐旧地割让给宋朝。熙宗下令群臣商议此事,这时东京留守宗隽也来朝见,他和挞懒一起主张割地。宗干等人极力反对,但没有成功。宗隽说:“我们把土地割让给宋朝,宋朝一定会感激我们。”宗宪反驳道:“我们俘虏了宋人的父母兄弟,他们的怨恨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我们再把土地给他们,那就是资助敌人,哪来的感激?千万别答应。”挞懒的弟弟勖也认为不可行。商议结束后,挞懒责备勖说:“还有其他人支持我,你却反对?”勖回答道:“只要对国家有利,我哪敢有私心呢!”当时,太宗的长子宗磐担任宰相,官位在宗干之上,挞懒和宗隽都依附他,最终还是决定把河南、陕西的地盘割让给宋朝。张通古被任命为诏谕江南的使者。

久子啊,宗磐那个家伙太嚣张跋扈了,宗隽也当上了丞相,挞懒更是掌握着兵权,他们谋反的事迹败露了。结果宗磐、宗隽都被杀了,皇上觉得挞懒之前立了大功,就放了他,还派他去当行台尚书左丞相,还特地写了圣旨安慰他。 可是这挞懒到了燕京,更嚣张跋扈,目无法纪,又跟翼王鹘懒一起密谋造反,朝廷里的人渐渐发现他以前跟南宋勾结,还建议把河南、陕西割让给宋朝。宗弼就请求再次收复河南、陕西。 这时候有人告发挞懒的罪行,熙宗皇帝就下令杀了他。挞懒从燕京往南逃,结果在祁州被追上杀掉了,翼王和宗室活离胡土、挞懒的两个儿子斡带、乌达补也被一起杀了,其他的参与者都被赦免了。

宗弼当了都元帅,再次收复了河南和陕西。他带兵伐宋,渡过淮河,宋朝的康王请求议和,于是向金朝称臣,以淮河为界,金军这才撤兵。

赞曰:君臣的地位,就像帽子和鞋子一样,地位分明,不能随便互换。五代十国时期乱到极点,纲常伦理都败坏了。辽太宗轻慢神器,颠倒君臣,扶持石晋,用臣子代替君主,这是宇宙开辟以来的一大变故!金朝的人也学着这么干,所以才出现了张邦昌、刘豫这些事。张邦昌虽然不是真心想当皇帝,但最后也以死谢罪了,这还算可以理解。刘豫却乘机谋取私利,金人还指望他立功,这怎么可能呢?挞懒一开始推荐了刘豫,后来又把陕西、河南想还给宋朝,看来他一开始就没啥定数,做事全凭一时兴起。他性格轻浮急躁,最终落得个谋反的下场,失败后南逃,正好坐实了他与宋勾结的事实,真是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