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个叫勖的人,字叫勉道,原名叫乌野,是金穆宗的第五个儿子。他特别爱学习,老百姓都叫他秀才。十六岁那年,他就跟着太祖打宁江州,还跟着宗望去石辇铎追击辽国的皇帝。后来太宗当了皇帝,就把他从军队里召回来,一起商量国家大事。
后来宗翰和宗望攻下了汴州,宋朝皇帝投降了。太宗就派勖去军中慰问他们。宗翰他们问勖想要什么,勖说:“我只想要书!”结果就拉了好几车书回来。
当时女真人还没有自己的文字,直到打败辽国之后,才从契丹人和汉人那里学会了契丹文和汉字。金国的那些皇子们都开始学习这些文字。宗雄厉害着呢,只用了两个月就学会了契丹文的大字和小字。完颜希尹还根据契丹字创造了女直字。因为女真人以前没有文字,也没留下什么记录,所以祖先的事迹都没记载下来。宗翰喜欢去问那些年纪大的女真人,所以收集了不少祖宗的往事。
太宗刚当皇帝的时候,又恢复了科举考试,像韩昉这样的人都在朝廷里做官,朝廷也开始重用一些有文化的人。天会六年,朝廷下令搜集祖宗的遗事,准备写进国史。太宗就让勖和耶律迪越负责这件事。勖他们收集整理了从金朝始祖以下十位皇帝的遗言和往事,一共整理成了三卷书。
书里记载的那些部落,不仅写明是哪个部落,还详细说明了是哪条河的哪个地方,甚至是哪个乡哪个村,这样就能清楚地区分了。书里还详细记载了金国和契丹之间的交往,以及金国征讨其他部落的情况,包括那些欺骗、阴谋诡计,一点都没隐瞒。有些事情写得很详细,有些事情写得比较简略,但都真实可靠。
从咱们太祖皇帝跟高丽讲和之后,就一直派人去高丽要那些女真人,这一要就十几年,没完没了。勖上书劝谏说:“我听说,最大的德行就是让人快乐,最大的仁爱就是恩惠于百姓。现在要这些人,都是以前那些坏蛋、叛徒和逃亡的人的后代,比如乌蠢、讹谟罕、阿海、阿合束这些家族的后代。以前咱们国家安抚边境,他们还没完全归顺,从先帝开始就和高丽来往,高丽听说咱们国家强大,就说咱们本来就同宗同源,慢慢地就来依附了。可高丽没答应咱们的要求,就发生了边境冲突,打仗,打了很久才和好,差不多三十年了。当时那些壮年人都死了,他们的子孙已经习惯了那边的风俗,结婚生子,安家落户了,咱们还一直要人,他们哪敢不交出来啊?这样一来,骨肉分离,大家都不愿意。老百姓怨气很大,真是让人同情啊!偏偏咱们还要把他们弄过来,这完全是因为咱们目光短浅,没有做到一视同仁啊!咱们国家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得到这些人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现在要是不还,咱们用强大的军队去抢,轻而易举就能拿到。但是打仗很危险,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兵。高丽现在是咱们的藩属国,该进贡的贡品也没断过,他们已经是咱们的臣民了,老百姓也不是外人。圣人做事情讲仁义,不会计较小过失,该做的事情,不用拖延。我认为,应该施以仁爱,广布恩德,停止索要这些人,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是他们主动交出来的,反而会觉得是咱们恩赐给他们的。”皇帝听了他的建议,就同意了。
十五年后,勖被任命为尚书左丞,还加了镇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职。他参与平定了宗磐的叛乱,皇帝赏赐了他很多东西,又给他加了仪同三司的官职,还用“皇叔祖”三个字来抬高他的官衔。这些赏赐和荣誉,勖都坚决推辞,没有接受。
皇统元年,皇上要写熙宗皇帝的尊号册文,就召见勖,并在便殿设宴款待他,还赏赐了他玉带。后来,勖完成了他编撰的《祖宗实录》三卷,亲自呈送给皇上。皇上焚香站着接受,还给了他丰厚的赏赐。皇上还下诏书,额外给左丞勖和平章政事弈二人,加发相当于二品亲王的俸禄。按照以前的规定,皇室兄弟和皇子才能享受二品亲王的俸禄,而宗室里那些被封为王的人,也才只有三品俸禄呢,皇上给勖他们加发亲王俸禄,这可是破格提拔啊!那天,皇上在五云楼设宴款待群臣,勖进酒谢恩。皇上竟然站起来,宰相赶紧说:“皇上您这样多次为臣下起身,不合礼制啊!”皇上却说:“我谦逊待人,有什么不可以呢?”那天,皇上和群臣都非常高兴。没过多久,勖又参与修撰国史,并被提升为平章政事。
光懿皇后忌日那天,熙宗皇帝打算去打猎,勖劝谏了他,才没让他去。后来熙宗皇帝去海岛打猎,三天之内,亲手射杀了五只老虎!勖就写了一篇《东狩射虎赋》献给皇上,皇上非常高兴,赏赐了他佩刀、玉带和一匹好马。勖还会用契丹文字写诗作文,每次皇上宴请群臣,只要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事,他都会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当时皇上每天都和近臣们痛饮,有时候甚至喝到深夜,没人敢劝他。勖就上书劝谏,皇上这才停止了酗酒。之后,勖被提升为左丞相,还兼任侍中,继续负责修撰国史。八年后,他完成了二十卷的《太祖实录》,皇上赏赐了他八十两黄金,一百两白银,五十匹精美丝绸,一百匹绢,还有一对犀牛角做的玉钩带。他又被派去行台尚书省办事,之后被召回朝廷,拜为太保,依旧兼任三省长官和行台长官,还被封为鲁国王。
勖为人刚正不阿,很少说话。海陵王当时正得势,朝中很多大臣都依附他。有一天,大臣们开会,海陵王迟到了,勖当面责备他说:“我年过五十,还不敢迟到,你年轻力壮的,怎么敢这样?”海陵王只好跪下谢罪。九年后,勖被提升为太师,并被晋封为汉国王。后来海陵王篡位,为了笼络人心,加封了很多大臣,也封了勖为秦汉国王,依旧让他兼任三省长官和修撰国史的职务。
首先,宗本没犯什么罪却被杀害了,宗勖为此愁白了头发,就上书请求退休。海陵王不肯,赏了他条玉带,还发了圣旨安慰他。有什么大事就让宰相到他家商量,上朝也不用下跪。宗勖就说自己病重,一句话也不说了,请求退休的奏章写得更急切了,海陵王不高兴,最后还是答应了。就这样,宗勖以原官职退休,还被晋封为周宋国王。正隆元年,他和皇族一起迁到了中都。两年后,按照规定降封为金源郡王。他去世的时候,五十九岁。
他写过《女直郡望姓氏谱》和其他很多文章。大定二十年,皇帝下诏说:“太师宗勖的谏表诗文很有章法,我从即位以来都没见过这样的。他的谏表可以收入《实录》,他的《射虎赋》和其他诗文,可以刻印流传。”他的儿子叫宗秀。
宗秀,字实甫,原名叫撕里忽。他广泛涉猎经史子集,还通晓契丹大小两种文字。他擅长骑射,参与平定了宗磐、宗隽的叛乱,被授予定远大将军的官职,并继承了宗磐世袭的猛安职位。
后来宗弼又攻占了河南,宗秀和海陵王一起赶赴前线担任使者。宋朝大将岳飞的军队在亳州、宿州之间,宗秀率领三千步骑兵扼守住要塞,然后和其它军队一起反击,打败了岳飞。战争结束后,他被任命为太原尹,后来又改任婆速路统军使,但他没接受。高丽派使者进贡土地和人口,被他拒绝了。之后他入朝担任刑部尚书,又改任御史中丞,最后被授予翰林学士的职位。天德初年,他升任承旨,被封为宿国公,还被赏赐了玉带。他历任平阳尹、昭义军节度使,最后被封为广平郡王。正隆二年去世,享年四十二岁。那一年,朝廷规定二品以上官员的爵位都要降等,所以追赠他金紫光禄大夫的官衔。
康宗敬僖皇后生了楚王完颜谋良虎。他的继室温都氏生了昭武大将军完颜同乔茁。再一个继室仆散氏因为犯事早死,她生了龙虎卫上将军完颜隈可。
这个人叫隈可,也有人叫他偎可,留着漂亮的胡须,又勇猛又聪明。他跟着太祖打辽国,攻下了宁江州,还参加了河店之战,很厉害!天眷二年的时候,他被封为骠骑上将军,后来又当了迭鲁苾撒糺详隐、忠顺军节度使和兴平军节度使。天德二年,他进京当了大宗正丞;四年后,他又出任昭德军节度使。因为他哥哥谋良虎孙唤端合紥谋克余户有功,他也因此被授予偎上京路紥里瓜猛安所属世袭谋克的职位。后来他又改任德昌军节度使,还被封为广平郡王。到了正隆二年,他的王爵被取消了,改任曷速馆节度使,后来又再次担任忠顺军节度使。大定元年,他被封为宗国公,还当了劝农使,最后在任上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他的祖先兄弟三人,在保活里之后分别为神士懑和迪古乃,他们的事迹另有记载。
再说说胡十门这个人,他是曷苏馆人。他爸爸叫挞不野,以前在辽国当过太尉。胡十门很擅长汉语,还会说契丹文,而且又勇敢又善战。高永昌占领了东京,招降曷苏馆的人,大家都害怕高永昌的兵强马壮,想投降他。但是胡十门不肯,就召集族人商量说:“我们远祖兄弟三人,都是从高丽来的。现在大圣皇帝的祖先进入女真,而我们祖先留在高丽,后来从高丽归顺了辽国。我和皇帝都是三代祖先之后裔。皇帝受命登基,辽国灭亡是必然的,我怎么能成为永昌的臣子呢!”他说的始祖兄阿古乃留在高丽,胡十门这么说,大概就是说自己是阿古乃的后代吧。于是,他就率领族人和部众投奔了撒改,乌蠢也投降了,他们在驰回山下安营扎寨。高永昌攻打他们,胡十门奋力抵抗,但敌不过,就逃到了撒改。后来攻打开州的时候,胡十门负责给军队提供粮草。之后攻打保州,辽军凭借船只逃跑,胡十门率兵追击,打败了他们,俘获了他们的士兵。朝廷对他赏赐非常丰厚,任命他为曷苏馆七部勃堇,还给了他一面银牌和三面木牌。天辅二年,他去世了,朝廷追赠他监门卫上将军,后来又追赠他骠骑卫上将军。
子钩室曾经参加过攻打显州的战役,带领四支军队取得胜利,攻破了梁鱼务,战功卓著,因此被授予他父亲管辖的七部,担任曷苏馆都勃堇(官职名)。
后来,又出现了一个叫合住的人,据说也是始祖的兄弟后代,但是不知道他和胡十门之间隔了多少代。合住是曷速馆苾里海水人,在辽国当官,管辖着辰州和复州的汉人和渤海人。
他的儿子蒲速越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后来又升迁了两次,最终做到静江中正军节度使,还佩戴金牌,担任曷速馆女直部长。
他的儿子余里也跟胡十门同时回朝,多次用粮食和军饷支援征讨高永昌以及高丽、新罗的战争。后来又跟随宗望征讨南宋,因为战功被提升为真定府路安抚使兼曹州防御使,同样佩戴金牌,并被授予苾里海水世袭猛安(世袭的军事职位)。
余里他的长子布辉,通晓女直文、契丹文和汉字,还擅长骑射。十八岁的时候,被宗弼选中为亲兵,跟随阿里、蒲卢浑追击宋朝的康王到明州。金睿宗听说他的才能后,把他召到身边,跟随他经略山东、河北、陕西等地,继承了他父亲的猛安职位,并被授予昭勇大将军的称号。后来海陵王伐宋,布辉率领本部的猛安兵参战,但在半路上和南征万户完颜福寿等人一起逃跑了,去辽阳拜见世宗皇帝。
世宗皇帝即位后,任命他为同知曷苏馆节度使。当时刑部侍郎斜哥担任都统,布辉担任他的副手。后来因为擅自任命官员、私用公款而被降了两级,免去了官职。没过几天,世宗皇帝去祭祀山陵。这时,兵部尚书可喜、昭毅大将军斡论、中都同知完颜璋等人密谋造反,想趁着皇帝祭祀山陵的机会发动叛乱。斡论和布辉是旧相识,所以和布辉一起商量此事,详情记载在《可喜传》里。后来他们发现事情难以成功,于是和可喜、璋一起把斡论等人告发。可喜不肯把所有参与谋反的人都供出来,结果被一起处死了,而布辉和璋却被赏赐了。布辉被任命为浚州防御使,后来又多次升迁,最终做到顺天军节度使。退休后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昭祖的族人掴保,跟着昭祖在青岭、白山打仗。回到姑里甸的时候,昭祖生病了,住在村里的一间没有门的屋子里,就用车轮挡在门口当门用。掴保就睡在车轮底下保护昭祖。后来,贼寇来了,双方就在车轮辐条之间厮杀。掴保肚子被刺伤了,流了很多血,他怕昭祖知道,就偷偷地用柴火烤伤口,止住血,昭祖问他怎么回事,他就说是别的肉受伤了。昭祖心里明白,就趁着半夜赶紧离开了。
衷,本名丑汉,是中都司属司的人,是世祖的曾孙。他的祖先霸合布里被封为郓王,他父亲悟烈官至特进。在大定年间,他被选入宫中担任阁门祗候,后来被授予代州宣锐军都指挥使的职位。那年闹旱灾,州里派他去五台山的灵潭祈雨,他步行取回潭水,雨就跟着下了下来,人们还为此刻石纪念呢!他后来升迁四次,做到引进使,兼任典客署令,又改任尚辇局使。他跟随皇帝北巡,因为勤劳,皇帝赏赐给他两匹马。接着,他又被派去给夏国王李仁孝送封册,之后历任宁海、蠡州刺史,最后回到朝廷担任大睦亲府丞。后来被任命为顺义军节度使,去朝廷辞行时,皇帝赏赐给他很多金银财宝,对他特别宠信。之后,他又被调到镇西任职。泰和六年,他退休了,去世了。
衷为人孝顺、友爱兄弟姐妹,为人正直谨慎,非常熟悉朝廷的礼仪制度,皇室的婚嫁大事,都让他去操办。他治理地方也很有能力,在宁海、蠡州任职期间,他减轻赋税徭役,没有扰民,老百姓还立碑歌颂他恩德呢!大安年间,追赠他为辅国上将军。
齐,本名扫合,是穆宗的曾孙。他父亲胡八鲁是宁州刺史。在大定年间,因为家族关系,他被任命为司属司将军,后来被授予同知复州军州事,然后一步步升迁到刑部员外郎。皇帝下旨说:“从本朝建立以来,还没有内族的人担任过六部郎官的,因为你历任职务都廉洁能干,所以才授予你这个职位。”之前,复州的合厮罕关附近七百八十里地方,因为皇帝在那里打猎,所以禁止百姓砍柴捕猎。齐认为那地方土地肥沃,如果让百姓开垦耕种,对国家和百姓都有好处。皇帝同意了他的建议,就取消了禁令。百姓们在那里定居下来,收成非常好,所以就把那地方叫做合厮罕猛安。
章宗皇帝登基后,齐公被任命为户部员外郎,后来外放担任磁州刺史。他治理地方宽厚简便,从不把人关进监狱。磁州下辖的武安县,有个道士看守庙宇不认真,当地官吏百姓就请求邻郡的王师来代替他。道士因为丢了这份差事,心里愤愤不平,就告发王师私藏禁铜器,触犯法律,应该判刑。县令讨厌道士的为人,反而反过来指控道士诬告,把案子层层上报。齐公审理后发现道士是诬告,而且考虑到王师有功于地方,不忍心治他的罪,于是询问同僚该如何处理,同僚们都答不上来。齐公说:“道士和王师一起请求,就相当于同居一处,应该按照首告者处理,两人都免罪。”他处理事情宽厚明智,都是这种风格。
磁州是有名的郡,刺史都是朝廷精挑细选的,但即使是以前那些政绩卓著的刺史,像刘徽柔、程辉、高德裕这些人,也比不上齐公。河北提刑司将齐公的政绩上报朝廷。明昌三年,朝廷开始商议给诸王选拔傅师,一时难以抉择,最后选定了齐公担任衮王的傅师。衮王将要到任,猛安(军事长官)前来迎接,齐公坚决拒绝了。衮王很奇怪,问他原因,齐公说:“王国的藩属辅佐,猛安都是统领军队的职务,对王爷有什么好处呢?我拒绝是为了避免嫌疑。”衮王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解释。王府的家奴如果犯了法,齐公就立即送回他们的猛安那里,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犯法了。
第二年,齐公被任命为山东东西路副统军,兼任益都府同知。他非常仁爱,当地百姓为他立碑纪念。之后,他又升任彰化军节度使,六年后调任利涉军。朝廷召见他,对他格外褒奖。后来,朝廷下诏让他留守上京。承安二年,齐公退休,后去世。齐公精通法律,善于治理,所到之处都有好名声,在皇族中,他和丞相承晖齐名。
术鲁是宗室子弟。他跟随郑王斡赛在曷懒击败高丽军队,攻占亚鲁城和宁江州,夺取黄龙府。在河店之战、达鲁古城之战、护步荅冈之战中,他都奋勇作战,屡立战功。东京城投降后,他担任本路招安副使。他打败辽军,攻破同刮营。苏州的汉民叛乱逃亡,术鲁追回他们,因功被封为谋克。天辅四年,术鲁去世,年仅四十一岁。皇统年间,追赠他为镇国上将军。
胡石改,是皇室子弟。他跟着太祖打宁江,在达鲁古城打败了辽军,还打垮了辽国皇帝的亲兵,立下了不少功劳。后来辽军来救援济州,胡石改和他哥哥实古带兵迎战,把辽军打败了。接着他们攻打济州,胡石改在战斗中中了一箭,但他更加卖力,最终攻下了济州城。军中人都说他勇敢。之后他又参与了攻打春州和泰州的战役,这两座城池都投降了,连带着境内的其他部落也都投降了,那些不肯投降的都被攻破了。辽国皇帝西逃,胡石改追到中京,缴获了辽国宫女和辎重,足足有八百辆车。
有个叫思泥古的人,又带着他的部下叛变了,胡石改带着五百兵马追上去,抓住了他的亲属和部下,把他们带了回来。德州又叛乱了,胡石改带了五千兵马攻克了德州城。他还跟着娄室在归化城南打败了两万敌军,并使归化城投降。他还参与了攻打居庸关的战役,攻下了燕地附近的县城和山谷里的军营。移失部的部落虽然投降了,但后来又叛变了,胡石改带兵追上去,打败了他们,俘虏了很多敌人。泽州的一些部落有人逃跑了,都被胡石改追了回来。他还打败了临潢的叛军,杀了他们的首领,安抚了他们的百姓。
天眷二年,胡石改被提升为永定军节度使,后来又改任武定军节度使,最后调到汴京担任留守。天德三年,他被授予世袭猛安的称号。他去世的时候,六十八岁。
宗贤,原名叫阿鲁。太祖攻打辽国的时候,他参与了攻打宁江州和临潢府的战役。太宗监国时,宗贤被选拔到太宗身边侍奉,深受太宗的信任。临潢再次叛乱,他跟着宗望一起又收复了临潢。他做过内库都提点,后来又升任归德军节度使。他为政宽厚简便,境内治理得很好。他的任期满了,几千百姓一起到朝廷请求留下他。后来他调任武定军节度使,百姓们扶老携幼送了他几十里,哭着送别他。之后他又调任永定军节度使。他秉公执法,清廉正直,百姓们拿着盆子里的水和镜子,来到他面前叩拜说:“使君您廉洁正直就像这镜子和水一样清澈,我们百姓都依靠您啊!”宗贤说:“我听说郡里的官员都像您一样廉洁能干,你们觉得怎么样?”大家回答说:“您勤政清廉,都是学习使君您的啊!”于是就有人对宗贤说:“人们都说您善于治理,果然名不虚传啊,您真是位贤明的使者!”因此,宗贤被破格提升了两级。
天德年间刚开始的时候,皇帝任命他世袭谋克的官职,还派人快马加鞭地把他召进宫里。雄州的老百姓们都自发地在他衙门前挂上青绳明镜,老老少少挤满了门,足足三天他才脱身离开。后来他被封为定国公,又升任忠顺军节度使,皇帝还赏赐给他玉带。
有一天,捕盗司抓来几个人送到他府上,宗贤问:“他们的罪状清楚吗?”下属回答:“案情已经查明了。”宗贤看过案卷后,对他的僚佐说:“我觉得这些人肯定冤枉。”没过几天,真正的贼人就被抓到了,大家都佩服他的明察秋毫。之后,他又被调任曷懒路兵马都总管,后来又做了广宁尹,被封为广平郡王。 随后,他被任命为崇义军节度使,还兼管北京宗室事务。正隆年间,朝廷例行收回他的王爵,改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调任临海军节度使。
大定年间刚开始的时候,朝廷又派人把他召去。宗贤带着宗室的其他人一起到辽阳去觐见皇帝,被任命为同签大宗正事,并被封为景国公,之后就退休了。后来他又被起用为婆速路兵马都总管,没多久又再次退休。最后,他去世了。
特进挞懒,是宗室子弟。十六岁的时候就侍奉太祖皇帝,几乎寸步不离地跟随在身边。在河店之战中,太祖皇帝想要亲自上阵冲锋陷阵,挞懒拉住他的马,劝说道:“皇上,您怎么可以轻敌呢?让我来冲锋陷阵吧!”说完,他就挺枪冲上前去,一枪刺死了七个敌人。之后,他的枪杆子断了,他还把九个敌人从马上拽了下来。太祖皇帝非常赞赏他,说:“如果能有几十个这样的人,就算面对千军万马也能抵挡得住!”
后来,在达鲁古城之战中,辽军一千人在营外摆开阵势,太祖皇帝派挞懒前去迎战。挞懒冲入敌阵,大败辽军。攻打临潢府、春州、泰州以及辽国的东京和西京,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天辅六年,他被授予谋克的官职。
公元1128年,也就是金天会四年,他跟着去打宋朝,仗仗打胜仗,每次都立功受赏。
第二年,他又被调到汴京(今开封)。当时完颜宗望听说宋军在睢阳集合各路援兵,就派挞懒和阿里刮带着两千兵马去阻击。结果呢,他们在杞县打败了宋军三万人的先锋部队,又攻破了三个营寨,活捉了宋朝京东路都总管胡直孺、南路都统制隋师元以及其他三位将领,连胡直孺的两个儿子也被抓了。接着他们拿下拱州,宁陵也投降了。之后,又在睢阳打败了宋军两万人,继续进攻亳州。听说宋军十万大军就要到了,完颜宗望又增兵四千给他,合兵一处,结果大获全胜。宋军有两千士兵,死战不退,任凭金军冲杀也不动。挞懒就下令部队下马,用步兵攻击,把他们全部杀光了,还俘虏了他们的将领石瑱。金军帅府非常高兴,对他赏赐非常丰厚。
金睿宗当时驻兵熙州,派了很多将领去各地征战。挞懒带着五百兵马进入六盘山,攻下了十六个寨子,降服了八十多个官员,四千多户人家,还缴获了两千匹战马。
到了金皇统年间,他官职不断升迁,最后升到了银青光禄大夫。金天德年间,他又被加封为特进,还被授予世袭猛安的爵位。他去世的时候,六十五岁。后来金海陵王把金朝历代皇帝的陵墓迁到房山,因为挞懒曾经侍奉过金太祖,所以海陵王下令为他雕刻石像,放在睿陵(金睿宗陵墓)前面。
卞,他本名叫卞吾母,一开始在京城的某个部门工作。大定二年的时候,他被选拔进了护卫队。因为工作努力,后来升迁到彰化军节度副使,之后又调到中央做都水监丞,一步步升迁,最后当上了中都和西京路的提刑使,还做过归德府知府和河平军节度使。后来,王汝嘉上奏说卞在都水监的时候治理河道有功,于是他被任命为北京留守。没过多久,他又调任大兴府知府。当时有人告发尚书左丞夹谷衡在军队里违反法纪,皇上就下令刑部调查。这件事由大兴府负责处理,卞自作主张派人去抓捕夹谷衡,皇上认为他越权了,就杖责了他四十大板。过了很久,卞请求退休,皇上没同意,反而升他做了御史大夫。在此之前,左司谏赤盏高门上奏说御史大夫的职位空缺已久,导致国家法纪松弛,应该选拔刚正不阿的人来整顿吏治。皇上就因此任命了卞。之前孙铎和贾铉都做过尚书,贾铉升任参知政事,孙铎又再次担任尚书。孙铎在宴请宾客时,朗诵了唐代诗人张籍的诗歌,其中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卞因此弹劾了他,孙铎被降职处罚。后来孙铎再次请求退休,最终以金吾卫上将军的职位退休,不久后去世了。
阿里剌,他本名叫膏,最初也是在京城的某个部门工作。大定十年,因为是皇室近亲,被选入东宫护卫队。他后来升任十人长,又做了御院通进,还跟随世宗皇帝去过上京。正赶上皇太子守国去世,世宗皇帝认为阿里剌为人可靠,就特地派他和滕王府长史台驰驿赶往护送灵柩。当时章宗还是金源郡王,也住在中都,世宗皇帝还让阿里剌等人保护他,并特意嘱咐说:“郡王遭遇了家中的不幸,哭丧一定要按照礼节来,饮食方面更要特别注意。”世宗皇帝回都后,阿里剌升任符宝郎,后来又做了吏部郎中。
章宗皇帝即位后,阿里剌因为和御史大夫唐括贡一起为他祝寿,违反了宵禁,被降了一级官职,免职。明昌元年,他又被起用,担任同知棣州防御使。他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皇帝认为一个小官竟然敢批评宰辅,就杖责了他八十板,降了一级官职,免职,并把他发回他的猛安。
首先,咱们来说说这个人,明年他升官了,当上了宣德州同知。后来又升任武卫军副都指挥使,几次升迁后当上了大兴府知府,最后当上了左右宣徽使。承安二年,他被任命为尚书右丞,然后外放当了泰定军节度使,之后又调任济南府知府。最后,他去世了。
接下来是弈这个人,他原名叫三宝,在梅坚塞吾司属司做事。大定七年,因为和皇室有亲戚关系,被任命为东宫护卫十人长,后来升任尚厩局使。章宗皇帝即位后,他又升任左卫副将军,一步步升到右副都点检,还兼任提点尚厩局使。皇帝还专门下旨说:“你并非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是因为资历老才升迁的。你应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不要再犯错,让我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没过多久,因为马匹瘦弱的事,他被处罚了,扣了三十两银子。承安二年,他又升任左副都点检,兼职不变。后来又任命他为同签大睦亲府事,最后去世了。
弈这个人啊,贪财又吝啬,经常因为贪污受贿而被处罚,但是皇帝喜欢他管理围场的能力,所以一直重用他。
最后,咱们说说阿喜。他是皇室宗亲,喜欢学习。他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担任北京路筈柏山猛安,他审理案件公正果断,深受百姓爱戴。因为能力突出,他被任命为彰国军节度副使,后来又改任上京留守判官。提刑司上奏彰国军政绩显著,他又升任同知速频路节度使,之后调任归德军,先后担任海州、邳州刺史,都兼任总押军马。
宋朝的统领刘文谦带兵攻打宿迁,阿喜率兵反击,打败了刘文谦。他还打败了戚春、夏兴国率领的一万多水军,阵斩夏兴国。之后,他升任镇国上将军,还两次受到赏赐。他作为元帅左监军纥石列的前锋,渡过淮河,攻克了宝应、天长两县。战争结束后,他升任同知归德府事,后又改任泗州防御使。他母亲去世后,他又重新被任命为官职。大安二年,他改任华州防御使,后升任镇南军节度使。贞祐二年,他改任大名府知府,担任马军都提控,先后担任横海、安化军节度使,并担任宣差山东路左翼都提控。后来他又担任济南府知府,之后调任沁南军节度使,最后升任河南统军使,兼任昌武军节度使,最终去世。
话说金朝皇室,从始祖到康宗,一共传了八代。
祖先献祖一开始住在海姑水纳葛里村,后来又搬到了安出虎水。 咱们常听说的“海姑兄弟”,指的就是他们家住海姑水那一带。
金朝的完颜氏,其实是由十二个部落组成的,每个部落都以部落名称为姓氏。后来宣宗皇帝下令,让皇族都把自己的姓氏写清楚。但是呢,也有很多不是皇族的人,也用部落名称做姓氏,所以啊,就很难区分哪些是真正的皇族同姓了,搞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