鹘谋琶,是术吉水斜卯部的人。这哥们儿为人忠厚老实,讲义气,还特别勇敢。他爹阿鹘土,后来被追封为金吾卫上将军。穆宗当政的时候,鹘谋琶投降了金朝,先派他儿子宁吉偷偷摸摸地送来财物。然后金朝就让活里疃跟鹘谋琶一起带兵,攻下了好几个部落。之后,鹘谋琶就带着自己的部队,还有他弟弟胡麻谷、浑坦,以及侄子阿里他们,一起攻下了不少城池。他还参与了攻打坞塔城的战斗,立下了不少战功,穆宗皇帝多次赏赐他。他还打败了高丽的驻军,和石适欢一起平定了几个部落。后来,蒲察部的雅里孛堇和他兄弟胡八、双括想叛变投靠辽国,鹘谋琶把他们抓了起来,送给了康宗皇帝,因此得到了丰厚的赏赐。他还因为攻破高丽的曷懒甸和下陀鲁城而立功。天辅六年,鹘谋琶去世了,享年七十二岁。到了天眷年间,他又被追封为银青光禄大夫。

迪姑迭是温迪罕部的人。他祖上是紥古逎,他爹是阿胡迭,祖祖辈辈都是胡论水部地区的首领。迪姑迭二十多岁的时候就继承了他爹的职位,带兵攻打宁江州,打败了辽国的援军,还缴获了不少盔甲、战马和财物。他还攻破了奚族的营地,回韩州的路上,又碰上两千敌人,结果把他们打跑了。有一次,斡鲁古在咸州跟辽军打仗,金军快要败了,迪姑迭带着自己的人马冲上去,扭转了战局,最后大获全胜。在护步答冈那场战役中,乙里补孛堇被敌人围住了,迪姑迭冲上去把他救了出来。攻打黄龙府的时候,迪姑迭身受重伤,后来被授予猛安的官职。天辅七年,他跟随皇帝去山西,结果病死了,享年四十七岁。到了天眷年间,他也被追封为光禄大夫。

阿徒罕,是温迪罕部族的人。十七岁那年,他就跟着撒改、斡带他们一起平定各部族叛乱,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英勇无比。

高丽人在曷懒甸修建了九座城池,斡塞率军抵御,阿徒罕担任先锋。高丽军在海岛上也驻扎了军队,阿徒罕就带着三十个人,晚上偷偷渡海,烧了他们的营地和战船,狠狠地打败了他们,接着就攻下了陀吉城。之后,其余八座城池也都相继被攻克,阿徒罕的功劳最大。

辽军从宁江州东门杀出来,阿徒罕迎头痛击,把他们全歼了,因为这次战功,他被授予了谋克的官职。后来攻打黄龙府的时候,他更是奋勇作战,身上中了数十处刀伤,仍然坚持攻上了城头。

再后来,他和乌论石准一起救援照散城,阿徒罕建议趁敌人不备,发动突然袭击。于是他们夜间渡过益褪水,第二天早上,就取得了大胜。斡鲁把他的功劳上报朝廷,赏赐了他钱财和战马。

天辅四年五月,阿徒罕生病了,朝廷又赏赐给他一匹好马,还下诏说:“你身体好了就骑着它。”他六十五岁的时候去世了。皇帝很惋惜他的死,派人去吊唁,还送去了一匹马。

阿徒罕为人孝顺兄弟,乐于助人,身手敏捷,擅长狩猎,就连角抵和击鞠这些竞技项目,他也样样精通。

谢奴,是隆州纳鲁悔河人。他祖上阿海率领部众归顺金朝,献上了兵器铠甲。他父亲不剌速继承了勃堇的职位,跟随太祖皇帝打仗,被授予世袭猛安的官职,还兼任亲管谋克,担任曷懒路都统。谢奴是他的长子,个子高,胡子多,擅长骑射,还会说女真语、契丹语和汉语。成年后,他跟随父亲去见太祖皇帝,被授予金牌,统领左翼护卫。

西京(洛阳)还没攻下的时候,谢奴抓到城里的俘虏,得知城里偷偷派人向外求救。都统府及时得到消息,做好准备,打退了前来救援的军队,西京这才被攻克。从燕京回来的时候,路过判泥恩纳阿,在山口遭遇敌人。谢奴冲锋在前,射杀了敌人的先锋将领两人,敌人溃败逃窜。总管蒲鲁虎赏赐给他铠甲和战马。后来,谢奴继承了他父亲的猛安职位,参与攻打和尚原,还出兵仙人关。宋军依险据守,猛安雏讹只突进攻不下,谢奴挑选了五十名士兵,成功攻克了那里。

跟吴玠对战的时候,我军乌里雅的阵型混乱,吴玠乘机进攻,谢奴率领士兵反击,最终大败敌人。根据他之前的功劳,他继承了他父亲的猛安和谋克的职位。完颜宗弼再次攻占了河南和陕西,宋军想偷偷派兵袭击石闰等地的金军营地,谢奴从渭南大禹镇出兵,袭击了宋军的伏兵,射中了宋军主帅,宋军溃败而逃,金军缴获了很多旗帜和兵器,帅府重重赏赐了他。他被任命为华州防御使,后来入朝担任工部侍郎,之后升任本部尚书,又改任平凉尹、昭义军节度使。大定初年去世。

阿勒根没都鲁,是上京纳邻河人,后来迁居咸平路梅黑河。他身材高大,胡子漂亮,勇敢果断,擅长射箭。国初伐辽时,没都鲁在军中担任谋克猛安,每次遇到敌人,他总是冲锋陷阵,无人能敌,所以每次战斗都取得胜利。皇统元年,根据他的功劳,被提升为宣威将军。第二年,被授予同知通远军节度使的官职,改任移剌都抃详稳。授予世袭本路宁打浑河谋克的官职。他担任过滑州刺史,又改任肇州防御使、蒲与路节度使,之后升迁为骠骑上将车。官至金吾卫上将军。同年,因为年老退休,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黄敌古本,老家在星显水那边。他跟着军队打仗,从攻破宁江,拿下咸州,平定东京路上的那些山寨,都立了大功。他还跟着麻吉将军在 上京打败了辽国和尚节使率领的七千兵马,又打败了那野军的两万大军。后来,在阿邻甸跟敌人遭遇,麻吉将军受伤了,没法打仗,敌古本就率领军队打败了敌人,把敌人杀得差不多了。他还跟着攻打回鹘城,打败了九万敌军,把木匠直撒的军队打败在山后,俘虏了很多。又打败了昭古牙的三千兵马,还俘虏了他们的家眷。在平州,张觉和吾春被围困在西山,敌古本带兵去救援,解了围,还缴获了五千斛粮食,招降了很多百姓。后来,他又参与平定兴中,安抚当地百姓。天会年间,大军攻打宋朝,敌古本跟着军队攻下了浚州、开德府、大名府,还有济南、高唐、棣州、密州等地。皇统年间,因为战功被授予谋克的爵位,调到寿光县附近驻扎,担任千户。六年后,被授予世袭千户的爵位,还担任棣州防御使。后来去世了。

蒲察胡盏,是浒水人。十八岁就参军了,他父亲特厮战死后,他继承了父亲的谋克爵位。天辅年间,西夏派三万大军进攻天德路,胡盏跟着娄室将军迎战,只用三百兵马就打败了敌人两千人。天会三年,大军攻打太原,城里派出一万多兵马来作战,胡盏率领自己手下的千户兵马迎战,又在榆次打败了敌人三万多人。六年,跟着娄室将军攻打京兆,他率领的部队多次与宋军交战,每次都冲锋在前,立下大功。七年,攻打邠州,遇到宋军二十多万,我军右翼有点后退。当时胡盏是左翼的千户,他冲锋陷阵,敌人最终被打败了。在富平打败张浚也立了大功。十三年,在临洮打败了关师古的三万多军队。攻打泾州,攻破德顺、秦州、巩州、临洮、河州、兰州等地,打败了吴璘的军队,胡盏都出力不少。后来被授予德顺州刺史,改任陇州防御使,还担任过凤翔尹。最后去世,享年五十五岁。

吾里补,他老家在夹谷,是浑河人,后来迁居到天德府。他爹叫兀屯,曾经在讨伐乌春和窝谋罕的战役中立下过汗马功劳。

吾里补一开始跟着娄室,参加过很多次战斗,比如攻打辽国的女真人,招降太弯照等部落。他还跟着娄室去咸州救斡鲁古,在押鲁虎城打败了辽军。有一次,辽军在辽河边扎营,吾里补五次用计策打败了敌人,趁着夜色袭击,辽军大败,死伤无数。后来斡鲁攻打高永昌,吾里补带着几匹马在辽河上冲锋陷阵,又带着四十匹马埋伏在渡口,袭击辽军的侦察兵,抓了俘虏,摸清了高永昌的虚实。太祖皇帝很赏识他,赏了他八个奴婢。

高永昌的军队驻扎在兔儿陀,先占领了渡口,金军过不去河。吾里补和撒八一起射杀了高永昌的两个先锋,高永昌的军队稍微后退了一下,金军的大部队就顺利渡过了辽河。攻打广宁的时候,主帅挑选勇士先登城,吾里补和赤盏忽没浑各领着自己的部队冲进敌阵,大部队随后跟上,顺利攻下了广宁城。太祖攻打临潢的时候,吾里补脸上受了重伤,但他依然奋勇作战,太祖赏了他两个辽国的宫女。辽王杲已经占领了中京,吾里补带着四十匹马去侦察敌情,抓到了辽国的“喉舌”——重要情报人员,从而知道了辽国皇帝的所在地。后来,他跟着斡鲁平定了云中,又跟着宗翰驻扎在应州,辽军在边境活动,吾里补率领自己的部队打败了他们。宗望攻打宋朝的时候,宋朝安抚使蔡靖向吾里补投降了。娄室攻打陕西,很多郡县又反叛了,吾里补率军攻打并打败了他们。在富平打败了张浚的军队,吾里补第一个冲上城头,睿宗皇帝赏赐了他金器和名马。之后,他作为先锋攻打兰州,攻下了兰州城。他被提升为昭武大将军,世袭猛安。后来官至孛特本部族节度使,年老退休,被封为芮国公。

吾里补智谋过人,力气很大,即使年纪很大了,也依然勇猛健壮。金朝大定初期,一些强盗聚集在一起,从特鄙关出来作乱,吾里补带领乡里的年轻人反击,强盗们溃不成军。这件事上报朝廷后,朝廷给了他丰厚的赏赐。大定二十六年,吾里补去世,享年一百零五岁。

王伯龙是沈州双城人。辽朝末年,他拉起了一帮人当起了土匪。金朝天辅二年,他带着两万人马和他们的行李辎重投降了金朝,被授予世袭猛安的爵位,还被任命为银州知州,兼任双州知州。

四年后,金太祖攻打临潢,王伯龙和韩庆和一起带兵护送粮草。一千五百个挑夫都披上了盔甲。韩庆和带着军队走在前面,王伯龙押着粮草走在后面。结果在路上碰上了五千多辽兵的埋伏,王伯龙带领挑夫们打败了他们,还缴获了五百匹战马。

六年后,他跟随军队攻下了中京,并且攻克了中京境内所有的山寨,被任命为静江军节度留后。金朝天会元年,他正式被任命为节度使。后来跟随宗望去平州讨伐张觉,王伯龙冲锋陷阵,亲手杀死了几百人,因此升迁为右金吾卫将军。

在白河之战中,王伯龙担任左军,他指挥军队快速冲锋,狠狠地冲击宋军,打得宋军大乱,我军乘胜追击,彻底击败了他们。

宗望攻打宋朝的时候,王伯龙担任先锋,到达保州后,遭遇了五万宋军,结果大获全胜,还招降了十多万新乐的百姓。大军包围汴京的时候,宋朝太尉何巉率领几万军队从酸枣门杀出来,王伯龙率领本部人马迎战,斩杀了许多宋军。汴京攻破后,因为王伯龙在攻城略地中立下了大功,他被进一步提拔。后来他又在洺州打败了孔彦舟和郦琼的三万大军。

同年,他被任命为保州兵马安抚司同知,率领几千兵马攻打北平,成功攻克。之后又收复了保州和河间。金睿宗在山东作战的时候,王伯龙跟随军队攻打青州,青州久攻不下。城里宋军趁夜出城偷袭王伯龙的营地,王伯龙来不及穿盔甲,只穿了衣服,拿着刀就站在营门口抵挡,敌人没能冲进来。然后他奋勇杀敌,杀死了几十个宋兵。之后,他的士兵们都穿戴好盔甲冲出来,杀死了无数宋兵,还俘获并斩杀了一名宋将。攻下青州后,论功行赏,王伯龙的功劳最大。

六年后,他又攻打莫州,把莫州拿下后,官职升为太子少保、莫州安抚使。后来,他在濮州打败了李固的十多万大军。濮州城池防守严密,城里的人用熔化的铁水泼向我们的军队,一时攻不下来。伯龙穿着厚重的盔甲,头上戴着大锅一样的头盔,拿着长枪第一个冲上去,杀死了二十多个守城的士兵。大军随后跟上,最终攻克了濮州。

接着进攻徐州,伯龙又一次冲锋在前,还被任命为徐州、宿州、邳州三路军马的统帅。他在清河打败了高托山十五万多人的军队。之后又跟韩世忠在邳州交战,把韩世忠打跑了,然后在宿迁和大军会合,一路追击韩世忠到扬州。之后又攻打泗州,泗州守将直接投降了。军队驻扎在嵫阳,打败了陈宏的四十多万大军,又在单州打败了黄戬。攻打归德的时候,军帅派伯龙去架设攻城器械。伯龙带着二十多个骑兵去查看地形,没想到城里突然冲出来一千多士兵,想活捉伯龙。伯龙骑马冲了出去,敌兵大乱,掉下城墙摔死的就差不多有两百人。

他又在巢县打败了王善的军队,夺取了庐州和和州,伯龙在这期间立下了很多战功。军队渡过采石矶,打败了岳飞、刘立、路尚等人的军队,缴获了数百万计的草料。回师经过真州、扬州的路上,又碰到了郦琼、韩世忠的军队,再次打败了他们。之后,他又被任命为莫州安抚使,后来改任泽州知州。太行山一带经常有土匪聚集,伯龙都把他们平定了。

天眷元年,他被任命为燕京马军都指挥使。跟随元帅府收复河南,担任武定军节度使,兼任本路都统。宋军占据许州,伯龙把他们打跑了,并招抚了当地的百姓。那年秋天,泰安的士兵张贵胁迫老百姓,占据险要地势作乱,伯龙又平定了这次叛乱。

皇统元年,他率领本部军队跟随宗弼南征,攻破濠州后返回。三年后,他担任武定军节度使,后来改任延安尹、宁昌军节度使。天德三年,他又改任河中尹,后来调任益都尹,被封为广平郡王。他去世的时候,六十五岁。正隆年间,追赠特进、定国公。

高彪,原名叫召和失,是辰州渤海人。他爷爷安国,曾担任辽国的兴州、辰州、开州三镇的节度使。他爸爸六哥,是左承制,做到刺史这么大的官儿。高彪刚出生的时候,他爸听信算命先生的话,说这孩子出生日子对他自己不利,想把他扔掉,是他妈拼死护住了他。过了几年,他爸还是把他送人了,高彪就藏在外家亲戚那儿。

后来辽国调兵去东京,高彪他爸六哥年纪大了,也得上战场,心里特别难受,跟亲戚朋友唉声叹气地说:“要是我儿子在,这仗肯定能打赢!”亲戚朋友就把高彪的事儿告诉了他爸。于是,高彪就代替他父亲去打仗了。在出河店那场战役中,辽军被打败了,高彪一个人就打得很猛,军队的统帅看见了他,夸他是条好汉,就把他招到自己麾下。 斡鲁攻打东京的时候,高彪他爸六哥带着乡亲们投降了,被封为榆河州的千户。过了一段时间,他爸就告老还乡了,高彪接替他父亲,统领那些乡兵。

都统耶律杲攻打中京的时候,高彪当了谋克(相当于军事将领),跟着斡鲁打败了辽将合鲁燥和韩庆民,地点在高州和惠州一带。后来驻军武安,合鲁燥带着两万精兵来偷袭,高彪跟着斡鲁出战,他们带兵冲锋陷阵,打得敌人落花流水。奚族人依仗险要地势不肯听话,到处扎营,高彪多次战斗都立了大功。宗望攻打平州的时候,高彪负责西北方向的战事,打败了敌人,还招降了石家山寨。他又跟着宗望去攻打宋朝,被封为猛安(相当于高级军官)。大军到达真定城下,高彪带着七十个士兵,在城下修建了通往城墙的通道,城里的人半夜出来放火烧攻城器械,高彪把他们打跑了。大军包围汴京的时候,高彪带着五十个骑兵驻扎在东南水门。宋军又派大部队来进攻,都被高彪打败了。

战争结束后,高彪驻扎在镇河朔地区,又在霸州打败了敌人,还抓住了敌人的裨将祝昂。河间地区的人半夜派两万兵来偷袭我们的营地,高彪率领三个谋克的兵力把他们打败了。天会五年,高彪被任命为静江军节度使、寿州刺史。

明年,也就是公元1128年,我跟着军队去山东打宋朝,攻城略地,立了不少战功,好多次都受到重赏。

七年后,也就是公元1134年,军队到了睢州,我带着我的部队招降了京西的老百姓。到了柘城,那里的官吏直接投降了,我就带着五十多个骑兵进了城。结果城里三千多人又反叛了,我和我的士兵们拼死作战,打败了他们,然后安抚了老百姓才回去。后来跟着梁王宗弼去攻打康王,一直打到了杭州。军队撤军的时候,宋朝大将韩世忠用几百艘战船堵在长江北岸。宗弼就往西撤,快到黄天荡的时候,敌人的三十多艘船逼近南岸,其中一艘船上载着两百多士兵,眼看就要冲上来了。我立刻用钩子把敌船钩住,带着几十个勇士跳上敌船,杀死了好多敌人,剩下的都被逼到水里淹死了。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135年,我们去攻打陕西,军队到了宁州,我和宗人昂带着三千士兵去攻打廓州。刚到的时候,有个投降的人说:“城东北角的守军打算里应外合。”我当晚就带着两个家奴爬上城墙,守城的士兵发现了我们,我和我的手下拼死抵抗,其他的士兵随后跟上,最终攻下了这座城。之后又参加了和尚原和仙人关的战斗。我还和阿里一起护送粮草和战船到了亳州,宋军用五十艘船堵住河道,结果被我们打败了,还抓住了他们的将领萧通。我还攻打涟水贼军的水寨,拿下涟州,那里的官民都逃跑了,我们把他们都招降了。

我的武艺超群,一天能走三百里,穿着厚重的铠甲,还能像飞一样快速地行动。打仗的时候,我总是冲在最前面,从不后退,大小几十场战斗,都是以少胜多,每次都取得了胜利。

齐国灭亡之后,他被任命为负责滕州以东各路军队的都统,负责安抚徐州、宿州、曹州、单州等地。滕州及其周边地区都保持着平静,一切如常。

后来他当上了武宁军节度使,还算比较清廉,不过曾经因为受贿被查办。金海陵王念在他以前立过功,打了板子就放了他。之后他又升任沂州防御使,然后一路升迁,当上了安化、安国、武胜军节度使,接着又当上了行台兵部尚书,后来又做了京兆尹,还被封为郜国公。因为母亲去世,他辞官回家守孝,守孝期满后,他又被起用,担任武定军节度使,兼任归德尹。正隆年间,朝廷又授予他金紫光禄大夫的官职。

过了很久,他退休了。没想到他又被重新启用,担任枢密副使,并被封为舒国公,皇帝还赐给他一个名字叫“彪”。他六十七岁去世,死后被追谥为“桓壮”。 这位彪公为人聪明机灵,精通音律,对人无论贫富贵贱,都态度温和,一视同仁。

温迪罕蒲里特,是隆州人,后来搬到闵河胡勒寨。这人长得高大威猛,留着漂亮的胡子,又聪明又勇敢,特别有名。当时,都统耶律杲攻打中京,蒲里特担任猛安,带着五千兵马,遇到一万多契丹贼兵,结果打输了。后来他从衮古里道杀出去,打败了八千多敌人。到了腊门华道,他又用埋伏的兵力打败了一万敌人。金太祖攻打燕京的时候,从儒州打到居庸关,蒲里特负责抓捕敌人的重要人物。没过多久,三千多敌人又来攻打腊门华道,蒲里特带兵冲锋陷阵,敌人认出他的旗帜,吓得赶紧逃跑了,蒲里特乘胜追击,亲手抓住了敌人的首领。

皇统元年,他跟着梁王宗弼去攻打南宋,军队驻扎在唐州。敌人突然杀到,蒲里特迎战,敌军号称二十万,实际上有一万四千人,蒲里特率领自己的猛安兵,身先士卒,冲进敌阵。敌人稍微后退了一下,蒲里特就展开左右两翼夹击,敌人溃不成军,四处逃窜。这时又来了两万援军,蒲里特又用三千兵马把他们也打跑了。那时候邳州的土匪聚集起来,差不多有二十万人,蒲里特只有三千兵马,他把部队分成几队,猛攻土匪,土匪被打得四处逃散。在南京路上,他又遇到两万敌军,蒲里特用三千兵马又把他们打败了。就在那天,城里又冲出来一些敌人,也被他打败了。

皇统二年,蒲里特升任定远大将军,兼任凤翔府尹。六年,改任京兆府尹,后来又当了宁州刺史,接着升任西北路招讨都监,最后当上了永定军节度使。海陵王南征的时候,他又被任命为武卫军都总管。大定三年,他被授予开远军节度使,后来又改任泰宁军节度使。最后他去世了。十九年后,因为他立下的功劳,他的儿子兀带被授予武功将军的称号,世袭他父亲的猛安职位,继续担任奚出痕世袭谋克。

伯德特离补是奚五王族的人,在辽国御史院当通进。天会年间,他和父亲挞不也一起归顺金朝,被授予世袭谋克的职位,后来当上京兆府尹后退休了。

特离补被任命去招降松山等州那些没归顺的军民,还负责招降平州、蓟州境内的人,并督促他们耕种。完颜宗望攻打宋朝的时候,特离补被任命为军马猛安,和其他的将领留守,计划攻取保州、遂州、安州这三个州。他们攻打安肃军,河间、雄州、保州等地的十多万军队前来救援,特离补率领他的部队先打头阵,大军随后跟上,大败敌军,顺利攻下安肃军。

特离补代理通判的职务期间,降将胡愈阴谋叛乱,特离补立刻带兵逮捕了胡愈和他五十多名同伙。安肃军改成了安肃州,特离补就升任同知州事。后来他又调到磁州,抓获了太行山一带的很多盗匪。元帅府把磁州、相州的驻军交给他管辖,他又抓获了王会、孙小十、苗清等盗匪头目,太行山地区的盗匪终于被平定了。

他升任滨州刺史,政绩考核为优秀。因为母亲去世,他辞官回家守孝,之后又恢复原来的官职,改任涿州刺史。后来调到京城,担任工部郎中,协助张浩修缮东京的宫殿。田珏事件发生后,朝中官员几乎都跑光了,特离补代理六部事务,之后升任大理卿,然后外放担任同知东京留守。天德三年,他又被任命为大理卿,同时担任同知南京留守。父亲去世后,他又回家守孝,之后被任命为洺州防御使。

正隆年间,盗贼四起,州县没有军队,无力抵抗。洺州旧城下有一条河,特离补就引水灌入护城河里加强防御,盗贼无法靠近,洺州因此得以保全。他后来升任崇义军节度使。没过多久,他就告老还乡了,最终去世。

特离补为人孝顺谨慎,为政清廉简朴,从不积攒钱财,经常说:“俸禄已经足够养廉,除了衣食之外,还有什么需要积攒的呢?”每次调任,他的行李只有一辆车、几个仆人而已。

耶律怀义,原名叫孛迭,是辽国的皇族成员。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凭借军功一路升迁,做到同知点检司事的职位。当时耶律宗翰已经攻占了西京,辽国皇帝打算逃到西夏去,耶律怀义极力劝阻,但皇帝没听他的。没办法,耶律怀义就偷偷牵了皇帝的马匹投降了金朝。金太祖从燕地班师回朝后,留下耶律宗翰和斡鲁负责西线战事,耶律怀义也跟着一起当兵打仗。

金朝天会年间初期,金朝的帅府发现新投降的各部族大小强弱不一,管理起来很麻烦,就让耶律怀义负责整顿。皇帝特批他担任西南路招讨使。耶律怀义挑选各部族重要的地区建立城市,发展商业贸易。之前因为战争,各部族人民生活都很贫困,自从耶律怀义这么一整顿,大家的生活水平就一年比一年好,牲畜也越来越多。

耶律怀义跟着耶律宗翰一起攻打南宋,攻下了马邑,打败了雁门关守军,然后驻扎军队,准备进攻太原。他率领一部分军队攻下了清源县的徐沟镇,之后和其他的将领一起在汾州地区扎营。当时河东和陕西的宋军前来救援太原,刘光世和折可求在文水西山设下营寨。耶律怀义抓到了一些宋军俘虏,从他们口中得知了宋军的部署和防守重点,于是他分兵偷袭,打败了宋军。第二年,金军再次攻打南宋,耶律怀义跟随娄室攻下了汾州及其周围的城镇,然后继续前进,攻占了平阳,又攻下了泽州、潞州,直逼河阳,所到之处都投降了。后来金军包围了汴京,耶律怀义驻扎在京西,汴京攻破后,他拦截并消灭了逃窜的宋军。他还参与了攻打郑州、邓州,平定了郑州的叛乱,攻下了濮州和雷泽县,参与了攻破大名府、东平府、徐州、兖州等地的战役,战功赫赫。七年后,他回到驻地。十年后,他被加封为尚书左仆射,并改任西北路招讨使。

怀义在西边边疆待了几十年,当地百姓都非常感激他,他离开的时候,老老少少都堵着路不让走,好几天都没能出发。他刚开始在太原当太守,治理地方很有政绩。后来调到中京当留守。有一次跟着宗弼将军过了乌纳水,回到中京后,他就因为年纪大了请求退休,皇上没答应。之后又把他调到到大名府当太守,但皇上没让他去上任,只给他发俸禄。每年春天皇帝出行,他可以自己安排。第二年,他又请求退休,皇上就给他一半的俸禄。海陵王即位后,封他为漆水郡王,后来又晋封为莘王,过了一段时间,又晋封为萧王。正隆年间,又封他为景国公。

他的儿子神都斡当了西北路的招讨都监,负责迎接侍奉他。神都斡跟着海陵王南征的时候,怀义在云中去世了,享年八十二岁。

话说,有个叫王家奴的家伙,是萧王家的奴隶,奚族人,住在库党河附近。这哥们儿长得高大壮实,力气特别大。还没成年的时候就到辽国当官了,在太子率府当了个率(相当于小领导)。

公元1113年(天辅七年),都统耶律杲平定了奚族的地盘,王家奴带着老乡们投降了金国,金国就封他当了个千户,管着一千人马。后来,奚王回离保死了,他的亲信金臣阿古者还在撒葛山据守。王家奴跟突捻一起带兵去讨伐,结果活捉了金臣阿古者,剩下的也都投降了。那时候,平州和滦州一带盗贼很多,王家奴带着他的部队,多次打败盗贼,杀敌无数,俘虏不少,因此屡次受到赏赐。

后来,宗望攻打宋朝,在白河打败了郭药师,王家奴也立了功。到了黄河边上,宋军占据了重要的渡口,王家奴和其他的将领一起打败了他们。接着,金军包围了汴京,攻破了东门守军。第二年,金军再次攻打宋朝,宗望的军队到达中山,宋军各城门都派兵出战,还烧了我们的攻城器械,祁州和河间也派兵来增援,都被打败了。战争结束后,军队就驻扎在河朔地区。

滨州有个叫葛进的贼寇,聚集了几万人在临淄作乱,孛堇照里带了两千骑兵去讨伐,王家奴作为先锋,英勇作战,大败葛进的军队。第二年,金军攻打沧州,宋军抵抗,王家奴又跟着照里一起把他们打跑了。宋将徐文用一百艘船停在海岛上,王家奴就用十八艘商船去偷袭,斩首七百,缴获战船二十艘。

公元1122年(天会八年),王家奴被任命为静江军节度使,还世袭千户的爵位。后来,他跟着梁王宗弼出征,官升万户,回来后又当了五院部节度使。公元1135年(天德二年),他被改任乌古迪烈招讨都监,不久后就去世了。

田颢,字默之,是兴中人。他在辽国天庆八年考中了进士,后来当上了金部员外郎,还曾经代理过归德节度使。

等到太祖攻下燕京之后,田颢主动把四个州的土地献给了朝廷。朝廷就给他升了官,让他当了都官郎中,还让他代理节度使的职务。他又升了好几次官,最后当上了真定府知府。

他成功招降了齐博、游贵等土匪,一共五千多人。可是后来游贵又反叛了,田颢就让齐博假装叛变,跟着游贵去,然后伺机把游贵杀了,顺利地收降了游贵的部下,那些土匪窝点也都平息了。

之后他又升了好几级官,当上了行台左丞和彰德军节度使。那时候,朝廷刚开始征收新的劳役,田颢减免了一半的赋税上交,所以彰德府的徭役赋税比其他州府轻得多。

后来他又调任河北东路都总管的副职,接着又改任燕京留守司的副职。当地百姓都很爱戴他,舍不得他走,甚至拦着他不让他离开。田颢只好乔装打扮,晚上偷偷地走了。

他又被调到河东南路当转运使,没多久又改任绛阳军节度使。他在绛阳做了三年节度使,因为生病就请求退休,直接解下印信回家了。

朝廷几次不同意他的请求,又把他调到振武军任职。后来他回到朝廷,做了刑部尚书。三个月后,他又请求退休,最终在家中去世了。

赵隇,字德固,是辽阳人。他岳父因为是优伶,得到辽国皇帝的宠幸,所以赵隇才能当上皇宫门口的守卫,然后一步步升迁,做到太子左卫率。后来,他被调到滦州工作。金国宗望攻打张觉的时候,赵隇翻墙出城投降了金国,被授予洛苑副使的职位,同时担任滦州千户。之后又升迁为洛苑使,兼任工部尚书。他参与了金国攻打南宋的战争,打到汴京(今开封),之后又升任棣州刺史和侍卫步军都虞候。第二次攻打南宋时,在攻打真定的战役中立下战功,被改任为商州刺史,并兼任尚书右仆射。五年后,他被任命为信德府路统押军兵的副职,同时兼任沿边安抚司的职务。第二年,他代理济州知州。八年后,他又参与了平定河南的战役,被授予陇州团练使的职位。十年后,又被调任石州知州。

赵隇长期在军队中任职,不太擅长治理百姓,因为受到一些不好的评价,被贬官到平州管理盐场。金齐国灭亡后,河南地区都由资历较老的将领镇守,赵隇被任命为宿州防御使,统领本路军队。赵隇为人重义气,很乐意结交儒士。他曾经因为公务去汴京,遇到一位老朋友的儿子欠了朝廷一百万钱,赵隇就拿出自己的钱给他,结果这儿子把钱都花光了,赵隇又替他还上了。过了一段时间,有人告发徐州的帅府有不法行为,朝廷派赵隇去调查处理,但赵隇却处处袒护,因此被罢免官职,只能在燕京居住。后来海陵王(完颜亮)出任行台省官员,来到燕京,赵隇去拜见他,并向他陈述了自己的冤情。海陵王即位后,重新起用赵隇为保大军节度使。贞元初年,他被改任为内省使。不久之后,又担任中都路都转运使。第二年,他又被调到顺义和兴平,后来回到朝廷任太子詹事,之后被派往沁南镇守,最终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十多年后,赵隇和司徒张通古的后代都变得不肖,行为放荡,挥霍家产,把田地房屋都卖掉了。金世宗听说后,下诏说:“从今以后,官员和百姓的祖先去世后,他们的子孙不得分割祖屋,只能由嫡长子继承,不得买卖。”并把这个规定写进了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