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宗皇帝,名叫完颜璟,小名叫麻达葛,是显宗皇帝的亲儿子,他母亲是孝懿皇后徒单氏。大定八年,也就是公元1168年,他出生在金莲川,具体是秋天七月丙戌日(阴历),地点在冰井附近。第二天,他爷爷世宗皇帝去了东宫,摆了很大的宴席,高兴地说:“咱们祖宗积德行善,才有了今天的盛世,这是国家的福气啊!”他还跟宰相李石、枢密使纥石烈志宁等人说:“我儿子虽然多,但是皇后只有一个太子。幸好嫡孙又出生在麻达葛山,我以前就觉得那地方地势开阔,空气清新,就用山的名字给他起名吧。”大臣们都高呼万岁。
十八岁那年,他被封为金源郡王。他开始学习女真语和汉语,读经书,由进士完颜匡、司经徐孝美等人当他的老师。二十四岁的时候,世宗皇帝东巡,显宗皇帝留守京城,他上表到上京去问候爷爷,还请求爷爷回都城。世宗皇帝很高兴他的孝心,给他写了回信。二十五岁三月,万春节,他又上表祝贺。六月,他父亲显宗皇帝去世了,世宗皇帝派滕王府长史和御院通进来看护他。十二月,他被封为原王,主管大兴府的事务。他用女真语表达谢意,世宗皇帝很高兴,也很感动,对大臣们说:“我打算让所有皇子学习本朝语言,只有原王学得很好,我很欣赏他。”世宗皇帝还下旨说:“我知道你年纪还小,现在服丧期间不能给你安排职务,但是政事也要学习,让你管理京城事务,算是试试你的能力,你要努力啊!”
二十六岁四月,他被赐名璟。五月,被任命为尚书右丞相。世宗皇帝对他说:“宫里收藏着《舆地图》,看看它就能了解天下各地的情况,知道哪里偏远,哪里险阻。”他还对大臣们说:“我把原王安排在身边辅佐我,是想让他亲眼看看朝廷的议事过程,学习处理政务的方法。”十一月,他被立为皇太孙,在庆和殿谢恩。世宗皇帝对他说道:“你年纪还小,作为明德皇后唯一的嫡孙,现在让你参与一些政事,你很有学习的天赋。我正式立你为皇太孙,国家大计由我建立,未来就靠你守护了。你要修身养德,远离奸邪小人,侍奉我必须尽忠尽孝,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这才对得起你的身份。”二十七岁三月,世宗皇帝在大安殿授予他皇太孙的册封,大赦天下。当天,他去太庙和皇陵祭拜。之后,百官纷纷前来祝贺。二十八年十二月乙亥日,世宗皇帝病重,下诏让他摄政,可以任命五品以下的官员。丁亥日,他接受了“摄政之宝”。
公元1058年正月初几,皇上他爹,世宗皇帝驾崩了,新皇帝就在他爹灵柩前继位。过了几天,正式对外宣布新皇登基的消息。朝廷给所有官员加倍赏赐,三品以上官员也有一份赏赐,免除今年的赋税,还有以前欠着的各种税款也都免了,另外给孤寡老人每人发放一匹布和两石米。 几天后,把世宗皇帝的棺材移到了大安殿。之后,皇太后发布了旨意。然后,派大理卿王元德等人去通知宋朝、高丽和西夏三个国家这个噩耗。 这天,还出现了白虹贯日的奇异天象,横贯天空。接着,参知政事宗浩被罢免了。山东的统军将领裔某因为私事跑到京城,没去参加哭灵仪式,被打了五十大板,降职为彰化军节度使。 之后,给皇太后的宫殿改名为仁寿宫,并设置了相应的官员。
二月初一,发生了日食。过了几天,新皇帝开始处理政务。追尊他爹为皇帝,尊他妈为皇太后。 然后,命令翰林院搜集汉朝和唐朝时期方便百姓的措施,以及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这天,又出现了白虹贯日的景象,这次也是横贯天空。皇帝下令打开登闻鼓院的大门,让百姓可以击鼓鸣冤,以前这个门一直锁着。 几天后,又把仁寿宫改名为隆庆宫。 皇帝下令释放所有原来是睿宗皇帝、世宗皇帝和他爹的奴婢,让他们成为自由民。 之后,皇帝下令御史台以后的监察官员都由御史台自己推荐,如果在任期间不称职,也要奏请罢免。 又增加了百官的俸禄。 最后,皇帝下令有关部门查阅典籍,允许引用宋朝的典故作为参考。 这个月,宋朝皇帝禅位,他儿子宋英宗继位。
三月里,皇帝好几次去隆庆宫上朝,这个月一共去了五次。 皇帝下令把自己的生日定为天寿节。 西夏派使者来吊唁。 四月里,西夏又派使者来祭奠。 宋朝也派使者来吊唁祭奠。 最后,世宗皇帝——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葬在了兴陵。 这个月,皇帝又去隆庆宫上朝了。
五月初一,那天是庚寅日,太阳底下竟然能看到金星!真是奇观啊! 过了几天,壬寅日,宋朝派使臣来报信,说他们新皇帝继位了。 紧接着,夏国也派使臣来祝贺我登基。丙午日,祭祀祖庙的仪式顺利完成了,为此我下令大赦天下。 丁未日,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地上竟然长出了白色的毛!庚戌日,我下令取消护卫军的“送宣钱”(一种税收),以后他们只要考核合格,就能得到两千贯的赏赐。壬子日,我下令登记造册所有功臣的子孙,根据他们的才能安排合适的官职。戊午日,我在隆庆宫上朝。 我还派东北路招讨使温迪罕速可等人去宋国祝贺新皇帝登基。 可惜的是,那天黄河水又涨了,曹州受灾了。
闰月初一,那天是庚申日,我封我的哥哥珣为丰王,琮为郓王,瑰为瀛王,从彝为沂王,弟弟从宪为寿王,玠为温王。辛酉日,我发布诏令,所有因饥荒卖身为奴的人,只要赎身了,就恢复自由民的身份;那些奴隶生的孩子,也一律恢复自由民身份。丙寅日,我到郊外视察庄稼收成。庚午日,我任命枢密副使唐括贡为御史大夫。壬申日,我封我的乳母孙氏为萧国夫人,姚氏为莘国夫人。丙子日,我又晋封了几个王爷:赵王永中被封为汉王,曹王永功被封为冀王,豳王永成被封为吴王,虞王永升被封为随王,徐王永蹈被封为卫王,滕王永济被封为潞王,薛王永德被封为潘王。庚辰日,宋国又派使臣来祝贺我登基。癸未日,我又在隆庆宫上朝。 我下令学士院,以后所有的诰命文书都要用四六文来写。乙酉日,我下令所有出身于承应人(指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的,将来都要担任与百姓相关的官职,可以命令他们所属部门派人教他们学习。 那些护卫、符宝官、奉御、奉职人员,以及在宫中侍奉、接近皇帝的人,都要挑选德行和学问兼优的人来教导他们。
六月初一,那天是己丑日,官员们说:“律科的举人们只会死读书,不懂得教化的根本,必须让他们学习《论语》和《孟子》,提升他们的修养。以后府试和会试的时候,要请专门负责经义考试的官员出题另行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和本科考试成绩一起决定他们的去留。”皇上同意了。皇上还下令,让各地的亲王到任后,每人发放二十万钱。
辛卯日,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完颜乌者和登闻检院的官员孙铎都上书劝谏皇上不要打猎了,皇上听取了他们的建议。御史马升还上了一篇《俭德箴》。乙未日,朝廷正式设立了提刑司,分九路巡察,同时兼管劝农和采访事情,屯田和镇防的军队都归提刑司管辖。丁酉日,皇上去了庆寿寺,顺便让人修建了泸沟石桥。己亥日,皇上到隆庆官上朝。甲辰日,皇上取消了送赦免礼物的钱,然后又到隆庆官上朝。
乙卯日,高丽国王王皓派使者来吊唁和参加葬礼。皇上命令有关部门通知宋朝、高丽和西夏,让他们在天寿节(九月一日)来朝贺。丁巳日,皇上命令提刑官以后在便殿听候旨意,每个月派一名副内官进宫议事,如果只有一名副内官,就让判官进宫议事,那些判官的工作很繁重,可以提升他们的官职,让他们参与朝政。
秋天七月辛酉日,朝廷减免了百姓的地税,河东、河西路减免十分之一,下田减免十分之三。甲子日,皇上在隆庆宫上朝。乙丑日,皇上命令近侍官员外放,授予三品、四品官职,并赏赐金带和丰厚的赏赐,赏赐的多少根据情况而定。丁卯日,任命太尉、尚书令东平郡王徒单克宁为太傅,并改封他为金源郡王。辛未日,高丽派使者来祝贺皇上即位。甲戌日,皇上奉皇太后前往寿安宫。辛巳日,皇上下令在京师、府城、各镇和防御州设立学校培养人才,并开始设立经童科。御史大夫唐括贡被罢免,礼部尚书移剌履升任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完颜守贞等人被任命为出使宋朝祝寿的使臣。
八月初一,是戊子日,皇太后去寿安宫住啦。
三天后,辛卯日,皇帝下令,在京城、府、州、县都得设立学校,并且规定学校的领导和幕僚都得用进士出身的人来担任,还得把他们的官衔报上来。第二天,壬辰日,初步确定了品级官员的子孙参加考试当小官的资格,还有提刑司管辖的那些事儿,一共32条。 左司谏敦安民上书,提出了三点建议:那就是要崇尚节俭,去掉贪欲,广泛学习。
接下来,丁酉日,皇帝去了大房山。戊戌日,皇帝去祭奠了皇陵。己亥日,皇帝回京了。庚子日,皇帝在隆庆宫上朝,这个月皇帝一共上朝三次。壬寅日,皇帝下令在提刑司设立女真、契丹和汉人懂法律的人各一名。甲辰日,参知政事刘玮被罢免了。丙辰日,宋朝、高丽和西夏都派使者来祝贺皇太后的生日。
九月初一,那天是皇帝的天寿节,因为世宗皇帝刚去世,皇上没上朝。两天后,皇上发布命令,增加守陵的人数到二十个,并且给他们分了十顷地。再过两天,皇上又下令,取消了对散布谣言的人的通缉和赏赐。 甲子日,皇上发布命令:盗贼聚集十人以上,或者骑马五人以上的,都由当地负责抓捕盗贼的官员负责抓捕,并且逐级上报到省部,三十人以上的情况必须上奏朝廷,违反者杖责一百下。当天,皇上在隆庆宫上朝。这个月皇上总共上了四次朝。丁卯日,皇上发布命令:那些有权势的大家族,不许和当地官员来往,违反者要受罚。戊辰日,皇上任命隆庆宫卫尉把思忠为夏国生日的使臣。庚午日,皇上任命尚辇局使崇德为去高丽送贡品的使臣。丙子日,皇上在近郊打猎。
戊寅日,监察御史焦旭弹劾太傅克宁和右丞相襄不应该请求皇上出宫打猎,皇上说:“这都是小事,不用处理。”乙酉日,皇上去了大房山。到了十月初一,皇上祭奠了各个陵墓。己丑日,皇上回到京城。庚寅日,皇上在隆庆宫上朝,这个月皇上也上了四次朝。辛卯日,皇上看着宰相们说:“翰林院缺人啊!”平章政事汝霖回答说:“凤翔府的知府郝俣可以。”汝霖劝皇上别打猎了,皇上回答说:“你要是每件事都能这样劝谏,朕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事情也有变化,只要把握好分寸就行。”丙申日,皇上冬猎。己亥日,皇上到了罗山。庚子日,皇上到了玉田。辛丑日,沁州和丹州进献了嘉禾(一种吉祥的禾苗)。丁未日,皇上到了宝坻。庚戌日,中侍石抹阿古不小心带刀进了宫门,按律当死,皇上命令杖责八十下。癸丑日,皇上从宝坻回到京城。
十一月己未,那天早上我去了隆庆宫。
辛酉这天,我们任命右宣徽院使裴满余庆等人,去贺宋朝的元旦。
癸亥,皇上跟宰相们说:“现在选拔人才,太看重资历了。按资历提拔的制度,是从唐朝开始的,这样下去怎么能找到合适的人才呢?” 平章政事汝霖回答说:“不拘泥于资格,是为了选拔非常优秀的人才。”皇上说:“崔祐甫当宰相的时候,不到一年就推荐了八百人,难道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吗?”
甲子这天,皇上告诉尚书省:“太傅年纪大了,每天都要上朝,还要去尚书省,恐怕吃不消。从现在开始,除了十天休息一天以外,再增加四天轮流休息,这样才能调理身体。平时的小事,你们自己处理就行了,只有大事才来禀报。”
戊辰,皇上又告诉尚书省,从现在开始,五品以上官员都要举荐他们认识的人才,每年要举荐的人数有限制,如果没举荐,就要承担包庇贤才的罪责。 还按照唐朝的制度,五品以上的官员上任后,都要举荐接替自己的人选,并且还要听取提刑司的意见。
己巳,我们开始制定新的公文传递制度。壬申,那天早上我又去了隆庆宫。
乙亥,我命令参知政事移剌履,负责督促编修《辽史》。丁丑,任命西上阁门使移剌邴为高丽国生日使节。御史台奏报说:“按照惯例,御史台官员不能私下会见别人。这是因为担心他们会因为亲王、宰相或有权势的人家,而徇私枉法。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就无法了解民间的疾苦,以及官员的优劣。”皇上就下令,从今以后,允许御史台官员会见四品以下的官员,三品以上的官员还是照旧。
辛巳,皇上命令有关部门,以后各地如果发生饥荒,要先由总管、节度使或提刑司先行赈灾救济,然后再向朝廷汇报。
十二月丙戌朔,也就是十二月的第一天,那天是丙戌日,皇上在隆庆宫上朝,这个月一共上了五次朝。当天,皇上还下令停止铸造钱币。第二天,丁亥日,密州进贡了一只白色的雉鸡。壬辰日,皇上告诫有关部门,女真人和百姓都不许用网捕猎野兽,也不许放出成群的老鹰去伤害动物,这是怕女真人荒废了射猎的本领。戊戌日,皇上恢复了北京和辽东的盐务管理机构,同时取消了西京和解州的盐务巡捕机构。因为河东、河西路的提刑司报告说宁化、保德、岚州闹饥荒,流离失所的百姓需要帮助,所以皇上决定给他们再发放一年的救济粮。同一天,皇上还下令禁止宫中值班的官员和伺候皇上的太监喝酒。乙巳日,皇上祭奠了兴陵。壬子日,皇上对台臣说:“提刑司弹劾的都是些小毛病,处理吧,就显得不重视大局;不处理吧,又怕会助长歪风邪气,你们要以此为戒去处理这些事情。”甲寅日,宋朝、高丽和西夏派使臣来祝贺新年。这整个冬天,都没下雪。
明昌元年春正月丙辰朔,新年第一天是丙辰日,改元了,改年号了。因为世宗皇帝驾崩,所以皇上不接受朝贺。皇上在隆庆宫上朝,这个月一共上了四次朝。丁巳日,皇上规定诸王在外地任职的,可以打猎五天,超过五天就不允许了,还命令他们约束随从人员,不得扰民。辛酉日,皇上告诫尚书省的官员:宰相们掌管着国家的政务,不能接受别人的馈赠。如果遇到生日,收到的礼物不能超过一万钱。如果是父母去世服丧期间的亲属,或者二品以上的大官送的礼,那就不用管了。壬戌日,任命河中府知府王蔚为尚书右丞,刑部尚书完颜守贞为参知政事。甲子日,皇上去了大房山。乙丑日,皇上到兴陵和裕陵祭奠并瞻仰。丙寅日,皇上回京了。戊辰日,皇上颁布法令,禁止人们自行剃度出家为僧道。皇上还下令各地搜寻世宗皇帝的亲笔墨宝。辛未日,皇上去了近畿的春水(地名)。己卯日,皇上又去了春水。
二月丁亥日,白天出现了太白星(金星)。丙申日,皇上告诫诸王,打猎的时候不许越过本地的界限。壬寅日,皇上告诫有关部门,寒食节放假五天,并把这个规定写进法令。甲辰日,皇上从春水回来了。皇上在隆庆宫上朝,这个月一共上了四次朝。癸丑日,地上长出了白色的毛。甲寅日,皇上又去了大房山。
三月初一(乙卯朔),皇上去了兴陵祭奠。第二天(丙辰),又回皇宫了。这个月皇上已经上朝六次了(是月凡六朝)。 六月初六(己未),皇上命令点检司,参加考试的护卫人员必须符合身材要求,如果功臣的子孙擅长射箭,表现突出,即使达不到身材要求,也可以让他们来觐见。六月十二(癸亥),礼部官员说:“有些老百姓生了三个儿子,其中有才能可用的人,可以让他们参加察举,根据才能安排官职。以前规定,官府给那些婢女生的孩子一百贯钱作为抚养费,现在尚书省请求改为四十贯,赎为良民。”皇上批准了。六月十五(丙寅),有关部门说:“以前规定,六品以下的朝廷官员的家属可以服徭役,五品以上的官员家属不允许服徭役,怕有损官员的体面。现在那些官职做到三品以上,六十岁以上退休的官员,可以减半服徭役,希望无论内外官,都允许家属服徭役。”皇上也同意了。六月十九(己巳),皇上在西苑打球,百官都去观看了。六月二十三(癸酉),皇上诏令内外五品以上的官员,每年都要推荐一位廉洁能干的官员,不推荐的要治以隐瞒贤才的罪名。六月二十五(乙亥),皇上开始设立应制和宏词科考试。六月二十七(丁丑),皇上规定内外官员和各部门的承应人员,祖父母、父母忌日都可以放假一天。七月二日(辛巳),皇上下令修缮曲阜孔庙和孔庙学宫。七月三日(壬午),皇上去了寿安宫。
四月初一(夏四月甲申朔),皇上在隆庆宫上朝,这个月皇上已经上朝四次了(是月凡四朝)。四月初五(戊戌),皇上又去了寿安宫。五月,一直没下雨。五月初五(乙卯),皇上在北郊和太庙祈雨。这个月皇上已经上朝三次了(是月凡三朝)。五月六日(丙辰),皇上任命鹰坊使移剌宁为出使夏国的使臣。五月八日(戊午),皇上在西苑祭天。还进行了射柳和打球的活动,允许老百姓观看。五月十二(壬戌),皇上在社稷坛祈雨。五月十四(甲子),皇上允许省试第一名和四科考试的最后一名参加恩科考试。五月十九(己巳),皇上再次在太庙祈雨。五月二十日(庚午),皇上设立了登闻鼓院,任命一人负责。五月二十六(丙子),为了祈雨,皇上在北郊遥祭岳神和海渎神。五月二十八(戊寅),皇上命令内外五品以上的官员,推荐一位自己认识的才能出众的官员来代替自己。五月三十二日(壬午),皇上任命参政事移剌履为尚书右丞,御史中丞徒单镒为参知政事,尚书右丞相襄罢免。
六月初六那一天,查出来亲王的家人犯了事儿,负责监察的长史府官员居然没发现,放纵了他们的罪行。真是失职啊!六月十八,皇太后去庆寿寺祈福。六月二十,皇帝下令,规定僧人和道士三年进行一次考核。七月初六,任命礼部尚书王翛等人出使,去祝贺宋朝皇帝的生日。七月七号,皇上在隆庆宫上朝。七月十号,皇上发布诏令,取消西北路虾蟆山(虫麻山)的市场。
八月初一,皇上下了禁令,不许亲王、公主家的奴仆霸占官船,欺压商旅,或者乱收费、乱借钱。八月三日,皇上发布诏令,要设立常平仓,以平抑物价,保障民生。八月五号,皇上从寿安宫回来了。八月六号,皇上在隆庆宫上朝,这个月皇上已经三次上朝了。八月七号,任命宗宁担任平章政事,之前他是大睦亲王府的判官。八月十号,皇上去了玉泉山游玩,当天就回宫了。八月十一日,皇上取消了各府镇的流泉务。皇上挑选了一些有才能的官员担任各州刺史,还把他们召来,亲自告诫他们一番。八月十六号,皇上问宰相们:“怎么样才能让老百姓放弃那些不务正业的事情,专心致志地从事农业生产,增加国家的储备呢?”然后就让百官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户部尚书邓俨他们说:“现在社会风气奢靡,应该制定制度,区分等级,让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有个标准。应该抑制丧葬礼仪的过度铺张,禁止那些没有名目的额外开销。这样,国家的开支就能控制住,积蓄自然就多了!”右丞履、参知政事守贞、镒他们说:“人的本性都是喜欢美好的东西,如果不用制度来约束,就会越来越奢侈,花费越来越多,老百姓就会越来越穷,这都是因为没有节制造成的。现在正是太平盛世,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制定长久的规章制度。”皇上采纳了右丞履的意见。八月二十二,皇上特批麻吉,因为他是皇家的亲戚,免去他的罪责,让他到尚书省当祗候郎君,并且这将成为永久的规定。八月二十七,皇上在近郊打猎。八月二十九,宋朝、高丽和西夏派使臣来祝贺天寿节。
九月初一,那天是天寿节,正赶上世宗皇帝驾崩,皇上没上朝。过了几天,皇上提拔了张翱等十八位廉洁能干的官员,其中张翱被任命为北海县令。之后,又派乌林答谋甲担任副使,去夏国祝贺他们的生日。接着,皇上在隆庆宫上朝。然后,皇上去了秋山,在十月初十那天返回。之后,又在隆庆宫上朝。皇上还下令赏赐贵德州孝子翟巽和遂州节妇张氏,每人赏赐绢十匹,粟二十石。此外,皇上还规定,登闻鼓院和同记注院,不隶属于任何部门。同时,规定百姓纳聘财礼分三等,上等一百贯,中等五十贯,下等二十贯。最后,皇上在郊外打猎。
十一月,皇上好几次在隆庆宫上朝,一共去了五次。因为一些人蛊惑人心,扰乱社会秩序,皇上禁止了全真教和五行毗卢教。同时,任命把德固等人为使臣,去宋国祝贺新年。皇上还下令,允许各级官员为兄弟子侄请求荫庇。之后,皇上召见礼部尚书王翛和谏议大夫张暐,对他们说:“朝廷可以实行的事情,你们谏官和礼官就应该好好分析。老百姓的意见,只要有道理朕都会采纳,何况是你们呢?以后议事不要只是附和尚书省。”接着,又任命移剌挞不也为使臣,去高丽祝贺新年。之后,皇上进行冬猎,途中在雄州停留。吴王永成和隋王永升也来朝见皇上。
十二月,皇上免除了今年猎场地区的赋税。之后,皇上在饶阳停留。平章政事张汝霖去世了。皇上从饶阳返回,之后前往太傅徒单克宁府上探望他的病情。皇上封克宁为太师、尚书令,封他为淄王,并赏赐他银一千五百两,绢二千匹。之后,皇上在隆庆宫上朝。皇上还下令,新年第一天先在隆庆宫贺新年,然后再进酒。宋国、高丽和夏国都派使臣来祝贺新年。
公元某年正月初一,庚戌日,因为世宗皇帝驾崩,皇上没上朝。到了癸丑日,皇上指示相关部门,允许西夏国的使臣在馆驿内进行一天的贸易。尚书省说,按照惯例,是可以贸易三天的,皇上就同意了。甲寅日,才开始允许宫里的人称呼皇上为“圣主”。乙卯日,皇太后身体不适,皇上从那天开始就一直侍奉在皇太后身边,直到丙夜才回来。辛酉日,皇太后驾崩了。丙寅日,皇上派左副都点检皞等人,去宋朝、高丽和西夏报丧。庚午日,太师、尚书令淄王徒单克宁去世了。甲戌日,百官上表请求皇上开始处理政务,皇上没同意。戊寅日,皇上命令赏赐陀括里部三万只羊、五百匹上等丝绸和两千匹绢,以救济他们的贫困。吴王永成、隋王永升因为报丧迟到,被罚了一个月的俸禄,他们的长史则被打了五十大板。己卯日,有人报告说汉王永中因为生病而报丧迟到,皇上就下令让他回来。
二月壬午日,百官再次请求皇上处理政务,皇上还是没同意。壬辰日,皇上才开始上朝。皇上还下令,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家里,不许僧人、尼姑和道士出入。皇上还指示相关部门:“进士考试,只要文章合格就录取,不要限制人数。”丙申日,任命枢密副使夹谷清臣为尚书左丞。戊戌日,修改了奴隶诱拐良民的法律。丙午日,开始设置王传府尉官这个职位。
三月丁巳日,西夏国派使臣来吊唁。癸亥日,皇上命令相关部门,国号不能与汉、辽、唐、宋等朝代重名,不能用来封赏臣下。相关部门讨论后提出建议:“辽可以改称恒,宋可以改称汴,秦可以改称镐,晋可以改称并,汉可以改称益,梁可以改称邵,齐可以改称彭,殷可以改称谯,唐可以改称绛,吴可以改称鄂,蜀可以改称夔,陈可以改称宛,隋可以改称泾,虞可以改称泽。”皇上批准了这个方案。丁卯日,西夏国派使臣来祭奠。乙亥日,高丽派使臣来吊唁祭奠。丁丑日,宋朝派使臣来吊唁祭奠。
四月初一,那天是戊寅日,尚书省上奏说:“老百姓和屯田户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如果让他们互相通婚,就能让国家长久安定。”皇上就同意了。 第二天是乙酉日,孝懿皇太后葬在了裕陵。戊子日,皇上制定了关于各地灾情处理的制度,规定主管官员该说的不说,或者胡乱说的,杖责七十下;检查灾情不报实情的,按同样罪名处罚;因为处理灾情而伤及人命的,按违反制度论处;因为处理灾情而导致有人被冤枉征收赋税或免除赋税的,按受贿论处;谎报灾情的,户长要承担诈骗罪,根据诈骗金额的多少,按诈骗和隐瞒不报的罪名处罚。庚寅日,禁止百姓穿纯黄色和银褐色的衣服,妇女不受此限制,并把这条规定列为永久性的制度。辛卯日,皇上到寿安宫去,谏议大夫张暐等人上疏请求皇上停止这次出行,但皇上没答应。癸巳日,皇上指示有关部门:“从现在开始,女真文字要直接翻译成汉字,国史院专门负责抄写契丹文字的人员全部撤销。”甲午日,皇上改封永中为并王,永功为鲁王,永成衮王,永升曹王,永蹈郑王,永济韩王,永德豳王。戊戌日,增加了太学的博士和助教的员额。己亥日,学士院新收录了唐代杜甫、韩愈、刘禹锡、杜牧、贾岛、王建,宋代王禹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张耒、秦观等人的作品集,一共二十六部。庚子日,把寿安宫改名为万宁宫。壬寅日,皇上去了万宁宫。皇上诏令追封衍圣公孔元措为四品官员。
五月庚戌日,皇上下令,以后四天奏事一次,并且免除早朝。戊辰日,皇上诏令各地文宣王庙、风雨师、社稷神坛等毁坏的,都要重新修建。皇上还下令,御史台的办事人员都要用通过最终考试的举人来担任。
六月戊子那天,平章政事宗宁去世了。 过了几天,癸巳这天,朝廷下令禁止把本朝人以及本朝话称作“蕃”,违反者要挨板子。丙午这天,尚书右丞移剌履也去世了。
秋天七月丁巳,朝廷任命参知政事徒单镒担任尚书右丞,御史中丞夹谷衡担任参知政事。己未这天,皇上到郊外视察农作物收成。 又是己巳这天,朝廷规定禁止官员在元旦和生日的时候接受下属的礼物,并且把这项规定定为永久性的。 同时,还派同佥大睦亲府事衮等人去给宋朝皇帝祝寿。庚午这天,皇上告诫有关部门:“以后外地的公主要来京城,她们的驸马都尉如果没有得到皇上的命令,不准擅自离开自己的岗位。” 八月癸未,皇上从万宁宫回来了。
己亥这天,皇上命令山东、河北等地缺粮的地方,允许用捐献粮食来抵补官职。 皇上又告诫有关部门:“从现在开始,亲王管辖的地方,如果有军队驻扎,就要让他们的副手一起负责军事事务。”乙巳这天,宋朝、高丽和西夏都派使者来祝贺皇上的天寿节。
九月丁未朔,是天寿节,但是因为皇太后去世了,皇上没有接受朝贺。甲寅这天,皇上去了大房山。乙卯这天,皇上到裕陵去祭奠。丙辰这天,皇上回到京城。丁巳这天,任命西上阁门使白琬为出使西夏祝寿的使者。己未这天,朝廷确定了对伪造诏书但还没来得及执行的处罚办法。 同时,任命尚书左丞夹谷清臣为平章政事,封他为芮国公;任命参知政事完颜守贞为尚书左丞;任命知大兴府事张万公为参知政事。庚申这天,皇上去了秋山。
冬天十月己丑,皇上从秋山回来了。甲午这天,皇上命令监狱官员不准和府州县的官员大吃大喝,走动频繁,违反者要受罚。 同时,还禁止私自接受太一混元受箓,然后私下建造庵堂的人。壬寅这天,因为河北、山东发生旱灾,朝廷对那些还没被发现的各种罪犯和强盗,减轻死刑一级,释放那些被判处徒刑以下的人。
十一月,初一那天,是丙午日。皇帝下令,禁止女真人用汉字翻译自己的姓氏。 第二天,甲寅日,又下令禁止戏班演员在演出中扮演历代帝王,也不允许喊“万岁”,违反者将受到严厉处罚。丁巳日,派豳王傅宗璧等人去宋朝祝贺新年。戊午日,西夏人杀害了我们的边将阿鲁带。甲子日,皇帝下令,匿名告密者,判处四年徒刑。丙寅日,任命近侍局副使完颜匡为出使高丽祝寿的使臣。壬申日,皇帝下令提刑司官员每十五天必须到朝廷一次汇报工作。
十二月,初一那天,是乙亥日。皇帝下令,三品以上退休官员的仆人不用再交纳赋税。己卯日,确定了镇守边疆将领应对盗贼的处罚条例。甲申日,皇帝在近郊打猎。乙酉日,皇帝下令废除契丹文字。己丑日,尚书右丞徒单镒被罢免。癸卯日,宋朝、高丽和西夏都派使臣来祝贺新年。
三年春天,正月初一,是乙巳日。因为皇太后去世,皇帝不上朝。丙辰日,因为孝懿皇后小祥(小殓),尚书省请求按照明昌元年世宗皇帝忌辰的惯例办理:诸王陪祭,穿紫色丧服,不戴金玉饰品;百官不上朝,禁止奏乐和屠宰牲畜。皇帝准奏了。壬戌日,皇帝去春水行宫。
二月,初一那天,是甲戌日。皇帝下令,允许猛安谋克(女真军事组织)在冬天带领所属户丁打猎两次,每次不得超过十天。壬辰日,皇帝从春水行宫回来。丁酉日,皇帝在近郊打猎。辛丑日,皇帝下令恢复田瑴等人的官爵。
闰月,初一那天,是甲子日。任命山东路统军使乌林答愿为御史大夫。
三月初几,抓到强盗,把抢来的东西都收缴回来了,那些当官的和老百姓一起抓的强盗,皇上还赏赐了呢。 过了几天,皇上又任命我当了左右卫副将军。 再过几天,泸沟桥修好了,皇上还高兴地去了熙春园游玩。 之后又去了万宁宫。皇上还下旨赏赐棣州孝子刘瑜和锦州孝子刘庆祐布匹和粮食,并且在他们家门口立碑表彰,还恢复了他们的身份。皇上顺便问大臣们:“历史上那些孝顺的人,有多少当过官的?” 左丞相守贞回答说:“世宗皇帝的时候,有个叫刘政的当过官,不过,像他们这样的人大多淳朴老实,不太会处理政务。”
皇上说:“不一定都是这样。孝顺的人品德已经很好了,只要稍微有点能力就能用,即使以后出现一些假装孝顺的人,但即使是假的孝顺,也算是一种善行啊。可以查查以前上报的那些孝顺的人,看看有没有能用的,如果有的话,就报告给我。” 又过了几天,尚书省报告说:“有人说,那些和尚道士不拜父母亲属,败坏社会风气,这是最严重的。礼部官员说,唐朝开元二年的时候,就下过一道命令:‘听说道士、女冠、和尚、尼姑不拜父母,这是做儿女的忘了生身父母,对父母傲慢,却追逐虚无缥缈的东西。从现在开始,都要允许他们拜父母,至于丧葬祭祀的轻重和对亲属的礼数,都按照正常的礼仪来执行。’我们认为应该按照这个旧例来执行。”皇上同意了。左丞相守贞又说:“皇上以前让我去问忻州陈毅上书说的那些事情,其中有一条是极力批评地方官吏的弊端,我当面问他怎么解决这些弊端,他却说不出来。”
皇上说:“现在重要的是要知道这些弊端是什么。虽然他不知道怎么解决,但是能说出这些弊端,也值得表扬啊。就像陈毅说的,各地的官吏不能执行朝廷的法令,连给人打工都需要出力,更何况是吃着国家的俸禄,却这样不作为,这不是辜负了臣子的职责吗?应该检查一下以前颁布的法令执行的情况。” 就在那天,温王玠去世了。 过了几天,皇上命令有关部门祈雨,并在北郊祭祀山神、河神和海神。
四月初一,那天是壬寅年,皇宫里在宣圣庙举行春秋祭祀,主持祭祀的三位官员分别是祭酒、司业和博士。祭文里写着“皇帝谨遣”之类的字样,祭祀时演奏的音乐也换成了太常乐工演奏的乐曲。参加祭祀的官员、工作人员和享用祭品的官员都穿着法服,陪祀的学官穿公服,学生们穿儒服。
尚书省上奏说:“提刑司审查的涿州进士刘器博、博州进士张安行和河中府的胡光谦,这胡光谦虽然已经八十三岁高龄了,但仍然可以胜任工作。”皇上就下令特赐刘器博、张安行同进士出身,并召胡光谦进京。 四月十三日,在社稷坛祈雨。四月十五日,停止了在天山北界开采铜矿。四月十七日,瀛王环去世了。四月十六日,皇帝下诏召集百官商议在北方开挖壕沟的事宜。皇帝还下诏赐给云内孝子孟兴绢十匹、粟二十石,并赐予同州贞妇师氏“节”的谥号。四月二十一日,因为干旱,皇帝下诏自责。四月二十二日,再次祈雨,并在北郊祭祀岳镇海渎山川诸神。四月二十四日,皇帝下令亲王们的衣领要用银、褐、紫、绿四种颜色。皇帝还派遣御史中丞吴鼎枢等人审理中都的冤假错案,其他地方的冤狱则由提刑司处理。左丞完颜守贞因为旱灾,上表请求辞去官职,皇上没有批准。参知政事衡、万两位官员都去谢恩。皇上说:“我之前下诏的四件事:停止不急需的工程、节省不必要的开支、裁减冗员、审理积压的案件,这些事情要赶紧办!”
五月初一,那天是壬申年,朝廷任命尚书礼部员外郎孛术鲁子元为迎接高丽使臣的官员。五月二日,停止了在北方开挖壕沟的工程。五月三日,在社稷坛祈雨,当天就下雨了。五月七日,放出宫女一百八十三人。尚书省上奏说:“由于山东、河北地区闹饥荒,我们已经委派宣差前往安抚和赈济灾民。”皇上又派右三部司正范文渊前往视察。五月九日,因为雨水充足,朝廷在社稷坛举行祭祀仪式。五月十二日,百官向皇帝祝贺雨水充足。尚书左丞完颜守贞被罢免。五月十三日,因为雨水充足,朝廷祭祀岳镇海渎诸神。
六月癸卯那天,宰相请求撤销提刑司,皇帝说:“各路提刑司的官员也就三十多个,还担心找不到合适的人,州郡有三百多处,难道都能找到合适的人吗?” 于是没答应。
甲寅日,因为连日下雨,皇帝下令有关部门祈求晴天。丁巳日,确定了提刑司的规章制度。辛酉日,皇帝下令确定内外各部门公务疑难案件的申报和处罚条例。乙丑日,任命知大名府事刘玮为尚书右丞。有官员上奏说:“河州灾情严重,百姓缺粮,赋税还没交纳完。”皇帝下令免除他们的赋税。皇帝还指示户部:“可以预支百官冬季的俸禄,让他们按时价从官仓里买粮食卖给贫民,秋收后,再按他们各自的财力购买粮食,这样得到的粮食肯定多,而且上下都方便。如果承应人不愿意,那就听之任之。”
秋七月戊寅日,皇帝下令尚书省说:“如果饥民到了辽东,恐怕难以立即得到食物,一定会有人饿死。要让散粮官询问他们想住在哪里,给他们发放文书,命令当地官员根据人口分散安置他们,让富人拿出粮食供养他们,限定两个月,这部分粮食可以冲抵秋税。”己卯日,祁州刺史顿长寿、安武军节度副使胡剌因为赈济灾民不及四个县,各杖责五十下。癸未日,皇帝下令增加北方边防军队一千二百人,分别驻扎在各个堡垒。丁亥日,胡光谦来到京城,皇帝命令翰林院用杂文考查他,考查结果很合皇帝的心意。皇帝说:“我想亲自问问他。”辛卯日,任命殿前都点检仆散端等人为贺宋生日的使臣。己亥日,皇帝对宰相说:“听说诸王的老师和侍卫都过于苛刻细致,行动举止都加以限制,这也不是我的本意。设立这些职位,本来是想辅导诸王,让他们走上正道,掌握大体就可以了。”平章政事清臣说:“请将圣意传达下去。”皇帝说:“我已经告诉他们了。”
八月癸卯这天,皇上下了道旨,说那些年纪大了或者病了,还赖着不走的官员,主管部门要督促他们好好休息,否则就不发工资了,之前的事儿就不追究了。皇上觉得军队和百姓关系不好,官吏又贪污腐败,就下令四品以下、六品以上的官员到尚书省开会,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甲辰这天,皇上又召集了三品以下、六品以上的官员,询问朝政得失和民间疾苦,让大家把自己的意见都写下来。丁未这天,因为有人上奏说宁海州文登县的王震孝行可嘉,而且他以前考过进士,皇上就考了他的文章,特地赐他同进士出身,还给他安排了个教授一级的职位。
辛亥这天,皇上从万宁宫回来了。皇上特别恩赐胡光谦,他是明昌二年考取的进士,排在第三甲,现在授予他将仕郎、太常寺奏礼郎的官职。这个官职以前是有的,但一直没安排人,因为胡光谦品德才能俱佳,所以皇上破格任命了他。己未这天,乌林答愿被任命为尚书左丞。辛酉这天,皇上在近郊打猎。
乙丑这天,皇上对宰相说:“我想任命官员,希望他们能在一个岗位上干久一点。要是今天让他当礼官,明天又让他管钱粮,虽然有些人确实有才能,但能把所有事情都办好的却很少!”宰相回答说:“让那些中等水平的人在一个岗位上干久一点,事情熟了,最终也能做出成绩。”皇上又问太常卿张暐:“古代有‘三恪’的制度,现在为什么没有了?”张暐就把相关的典故详细地告诉了皇上。丁亥这天,宋朝、高丽和西夏都派使臣来祝贺皇上的天寿节。
九月初一,那天是皇太后的忌日,皇帝不上朝。他吩咐尚书省说:“去年山东河北灾情严重的地方,欠的税和借的钱粮,如果现在就收,恐怕老百姓还没缓过劲来,等丰收了再分批收吧。” 他又告诉宰相:“各地的提刑司以前只查那些年老体弱、不能胜任工作和不能亲近百姓的官员,如果查实了,就调到别的地方去。如果别的提刑司复查也属实,就别再让他们管老百姓的事了。你们好好商量一下,把这事办了。”
十一月十七,皇帝派唐括合达去夏国祝寿。二十二日,皇帝去秋山打猎。免除围场附近百姓今年夏秋两季一半的赋税,那些曾经当过差役的人再免一年。十月二十七,皇帝从秋山回来。十一月一日,皇帝下令御史台和提刑司以后推荐廉洁能干的官员时,别再有请求升官的那些话了。七日,有关部门奏报曲阜孔庙修缮完毕,皇帝下令:“让党怀英写碑文,我将亲自去祭祀,你们好好查查典故,再向我汇报。”九日,皇帝下令设立常平仓,并命令州府官员兼管,县官协助管理,根据粮食收购的多寡来调整价格,作为长久之策。皇帝还赐给河南路提刑司推荐的一个隐士游总同进士出身,因为他年纪大了,不愿做官,就授予他登仕郎的官职,给他发放正八品半的俸禄,终身享受。十五日,皇帝吩咐尚书省寻找博学多才的人才。二十日,皇帝下令告诉各王府的傅尉说:“我让诸王出镇,是想让他们在处理政务之余,能够轻松舒适,有个好心情。但是,我担心他们在行动上可能会违反规矩,所以才分派你们傅尉去劝导他们,避免他们犯错。如果他们公余的游乐不至于过度,也没什么坏处。现在我听说你们有些人管得太多了,凡是王府里一些不违反原则的小事,你们都插手干预,辅佐之道,难道应该是这样吗?你们应该各司其职,适度而为,不要失礼。也顺便告诉诸王们,让他们知道我的意思。”二十三日,皇帝下令对那些应该保举的官员和通过中书省考试的人,要委派官员复查,言行一致的,可以酌情升迁,朝中和六品以上的官员,都要根据他们的才能来安排职务。二十六日,皇帝在郊外打猎。
十一月庚午朔,那天是十一月初一,尚书省上奏说:翰林侍讲学士党怀英推荐了个人,孔子四十八代孙端甫,年纪大,品德高,精通古代学问;济南府推荐了魏汝翼,文章好,品德也好,刻苦学习三十多年,考了四次,最后一次终于考中了;蔚州推荐了刘震亨,学问和品行都好,曾经当过考试的头名;益都府推荐了王枢,学识渊博,擅长书法,而且非常孝顺父母。皇上就下令,魏汝翼特赐进士及第,刘震亨等人授予进士出身,跟王泽一起公布榜单。至于孔端甫,就等春天暖和了再召见他。
丙子这天,皇上发布诏令,禁止臣民的名字和古代帝王的名字相同,而且姓氏也一样,周公和孔子的名字也要避讳。戊寅这天,把相州升格为彰德府。之前任命右副都点检温敦忠等人为贺宋正旦的使臣。壬午这天,尚书省上奏说:河南府知府程峄请求为他的父母祖上追封爵位。当时主管礼部的权尚书郎中党怀英说:凡是宰相和高级官员外放担任长官,他们的下属官员见面行礼的规矩都跟其他长官不一样,他们的儿子还可以直接补任省里的令史。既然他们的儿子都能这样,那他们的父母祖上的封赠就更应该不一样,应该按照宰相的标准来封赠。皇上同意了。甲申这天,把提刑司的令史改名为书史。
丙申这天,因为有官员上奏说:河州定羌的百姓张显孝顺父母,努力耕种,烧毁了欠条,还捐献了一千石粮食救济灾荒;棣州百姓荣楫捐献了七百石米和三百贯钱,冬天还分发了三千捆柴火。他们完全是出于好心,没有别的企图。皇上就特别给他们每人补授两个官职,并且按照正常的官阶排序。十二月癸卯这天,任命东上阁门使张汝猷为高丽生日的使臣。辛亥这天,皇上命令有关部门祈求降雪。癸丑这天,皇上在近郊打猎。丙辰这天,北方出现了赤色的气体。丁巳这天,皇上下令在华州下邽县设立武定镇仓,在京兆栎阳县设立粟邑镇仓,在许州舞阳县设立北舞渡仓,每个仓都设立一个仓草都监,由县官兼任。乙丑这天,确定了官员到任和告老还乡的程序。丁卯这天,宋朝、高丽和西夏都派使臣来祝贺正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