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伏羲氏仰观天文,黄帝氏推演历法,到重黎氏制定历法,尧帝观察日月星辰,舜帝完善历法,再到周武王向箕子请教,制定了《洪范》,完善了五种历法,观测天象的方法就齐全了。《易经》里说:“天显现各种征兆,预示吉凶祸福,圣人就根据这些征兆来行事。”所以孔子根据鲁国的史书写了《春秋》,记录了日食、星变、风雨、霜雹、雷电等异常现象,而没有记录正常的现象,目的是为了阐明天道,验证人事。秦汉以后,虽然日食等灾害发生的次数相对较少,但阴阳失调,天象异常的情况却从未间断过。金朝一百一十九年间,发生了四十二次日食,其他像星象变化、风雨霜雹、雷电等异常现象更是数不胜数。金朝九位皇帝中,世宗皇帝算是最贤明的,即使在他二十九年的统治期间,也发生了十一次日食,四五次日珥和彩虹贯日现象。然而,金朝历史上三次出现庆云环日这种祥瑞之兆,都出现在世宗皇帝在位期间。
羲和之后,汉朝有司马迁,唐朝有袁天纲和李淳风,他们都世袭掌管天文官职,所以对天文的论述比较详尽。而且,天下是一个整体,推算天象的方法并没有什么不同。金朝和宋朝同时存在,两国各自制定历法,方法上存在差异,天文官的水平也参差不齐。现在奉旨编写《金史》,天文志的内容就沿用以前的记录,只是以《春秋》的记事方法为标准。
太祖天辅三年夏四月丙子朔,日食。四年冬十月戊辰朔,日食。六年春二月庚寅朔,日食。七年秋八月辛巳朔,日食。这些都是金太祖时期发生的日食。
太宗天会七年三月己卯朔,日中有黑子。九月丙午朔,日食。十三年正月丙午朔,日食。这些是金太宗在位期间发生的日食和太阳黑子现象。
熙宗天会十四年十一月丙寅,日中有黑子,斜角交行。这是金熙宗时期观察到的太阳黑子现象,黑子还斜着移动。
天眷三年七月癸卯朔,日食。皇统三年十二月癸未朔,日食。四年六月辛巳朔,日食。五年六月乙亥朔,日食。八年四月戊子朔,日食。九年三月癸未朔,日食。这些都是金朝后期发生的日食。
海陵王当政的时候,天德二年正月甲辰这天,太阳周围出现了日晕,还出现了一道白色的虹贯穿日晕。“日有晕珥,白虹贯之”。 十一月丙戌,又看到白虹贯日。“十一月丙戌,白虹贯日”。十二月乙卯,天上出现了祥瑞的庆云,形状像鸾凤,五彩缤纷。“十二月乙卯,庆云见,状如鸾凤,五彩”。到了三年正月丁酉,又出现了白虹贯日。“三年正月丁酉,白虹贯日”。这些天象,感觉怪吓人的,不知道预示着什么。
贞元二年五月癸丑朔,那天发生了日食。 贞元三年四月丁丑朔,天昏地暗,浓雾弥漫,太阳完全看不见,足足十七天才放晴。“三年四月丁丑朔,昏雾四塞,日无光,凡十有七日乃霁”。五月丁未朔,又发生了日食。“五月丁未朔,日食”。 这接二连三的日食,真是让人心里慌慌的,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到了正隆三年三月辛酉朔,官员们报告说发生了日食,但是天文官去观测,却没看到。海陵王就下令说,以后发生日食,都直接向朕汇报,不用再向全国发布公告了。“正隆三年三月辛酉朔,有司奏日食,候之不见。海陵敕,自今日食皆面奏,不须颁告中外”。正隆五年八月丙午朔,又发生了日食。“五年八月丙午朔,日食”。 庚午日,太阳上出现了一个黑点,形状像人。“庚午,日中有黑子,状如人”。 正隆六年二月甲辰朔,太阳周围出现了日晕,像戴着一顶帽子,还反着光。“六年二月甲辰朔,日有晕珥,戴背”。十月丙午,又出现了庆云。“十月丙午,庆云见”。 这几年天象异变频繁,真是让人不得安宁啊!
金世宗大定二年正月初一,那天是戊辰日,发生了日食。皇上就下令敲鼓,用祭祀用的币帛,让寿王代替自己去祭拜天地。 皇上还规定,以后凡是遇到日食月食,都要禁止喝酒、听乐、杀牲口一天。
三年六月初一,庚申日,又发生了日食。 这次皇上没有上朝,让大臣代替自己祭拜。 负责这件事的官员办事拖拉,过了规定的时间才结束。 后来,这便成了惯例。四年六月初一,甲寅日,日食;七年四月初一,戊辰日,日食,皇上避开了正殿,减少了膳食,在应天门内敲鼓,百官都在各自衙门的庭院里站着,等到日食结束才散去。闰七月己卯日午时,出现了庆云环绕太阳的景象。八月辛亥日午时,又出现了庆云环绕太阳的景象。
九年八月初一,甲申日,有关部门奏报说今天要发生日食,但是因为下雨看不见。因为那天正好要祭祀太社,所以就在太社敲鼓,并在应天门内用祭祀用的币帛祭拜。 十三年五月初一,壬辰日,日食;十四年十一月初一,甲申日,日食;十六年三月初一,丙午日,日食;十七年九月初一,丁酉日,日食;二十三年十月己未日,太阳旁边出现了庆云; 十一月初一,壬午日,日食;二十八年八月初一,甲子日,日食;二十九年正月初一,乙卯日巳时,太阳出现晕圈,左右两边有日珥,上面还有两层背气,颜色青赤而厚重。 还出现了一道贯穿天空的白虹,东边还有长约四尺多的战气,五刻钟后才散去。 同一天的丁巳日巳时,太阳又出现了两个日珥,上面有两层背气,颜色青赤但较淡。 一会儿,背气在太阳上方形成像帽子一样的形状,然后都消失了。二月初一,辛酉日,日食;甲子日辰时,太阳上出现了双重晕圈和两个日珥,一会儿抱在一起,一会儿又分开,这样反复出现两三次。乙丑日,太阳出现晕圈和两个日珥,还有负气和承气,同时白虹贯穿天空,左右两边还有戟状的战气。
金章宗明昌三年十二月丙辰日,北方天空略微出现了一些赤色的气体。四年九月癸未日,太阳上有两个抱气和一个戴气,都连在一起;左右还有日珥,颜色鲜艳。六年三月初一,丙戌日,日食。
金承安三年正月初一,己亥日,日食,但是因为阴云密布,看不见。五年十一月癸丑日,日食。(《宋史》记载为六月乙酉日。)
泰和二年五月初一,那天日食了。三年十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天色红得像赭石一样。同年的甲辰日,申时和酉时之间,天空一片通红,快天亮的时候也是这样。四年三月,太阳昏暗无光。五年九月戊子日的戌时,西北方黑云里出现红色的气体,像火一样,接着西南、正南、东南方也都红了,中间有白色的气体穿梭,时隐时现。后来下起了雨,还刮起了风。到二更初的时候,西北方黑云里的红色气体又出现了,蔓延到正西、正正东、东北方向,四处游动,里面有好几道白色的气体,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红色的气体后来布满了天空,大概到四更才散去。六年正月,北京申时,龙山县西边看到云彩形成了车马帐篷的形状,有的像前后被摧毁的样子,到傍晚才散去。二月初一,日食。七月癸巳日申时,太阳上出现了一股气体,里面红色外面青色,一会儿就散了。九月乙酉日,将要天亮的时候,北方出现了好几道红白相间的颜色,从王良星下面经过,慢慢移动到北斗七星的开阳星、摇光星东边才散去。八年四月癸卯日巳时,出现了双层日晕,外面是黄色的里面是红色的,过了一会儿就散了。
卫绍王大安元年四月壬申日,北方出现了一道黑气,像大路一样,横贯东西天空,到五更才散去。十二月辛酉日初一,日食。三年三月辛酉日辰时,北方出现了一道像堤坝一样的黑气,里面有三道白气,看起来像龙虎的形状。十月己卯日,东北、西北方向每到初更的时候,看起来像月亮要出来一样明亮,一直亮到半夜才消失,持续了一个月才结束。
宣宗贞祐元年十月丙午日晚上,出现了三道白气,冲向紫微垣却没有穿过去。十一月丙申日,白气横贯东西天空,过了一会儿就散了。二年九月壬戌日初一,日食,很多星星都看得见。三年正月壬戌日,太阳上有左右珥,上面还有冠状气体,一会儿就散了。二月丁巳日,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红得像血一样,快落山的时候也是这样。六月戊申日晚上,出现了一道黑气,宽阔得像大路一样,从东南方向一直延伸到西北方向,长度贯穿整个天空。四年二月甲申日初一,日食。闰七月壬午日初一,日食。
公元1217年(兴定元年)七月初一,发生日食。到了1218年(兴定二年)七月初一,又发生了一次日食。1219年(兴定三年)七月,出现了五彩祥云。十月,平凉府也出现了庆云,朝廷还派官员去实地查看,并将此事报告太庙,并下诏告知全国。1221年(兴定五年)正月,山东行省蒙古官员奏报说看到了庆云,还命人画下来呈献给朝廷。四月初一正午,天上出现一个巨大的黄色光环,颜色鲜艳夺目。五月初一,又发生日食。
六月,太阳将要升起的时候,出现了一条像大路一样的气体,从丑时到未时,穿过虚宿和危宿,东西两端都看不到尽头,持续一段时间后才消失。十二月,北方出现了一道白色的气体,宽约三尺多,东西方向横贯天空。
公元1223年(元光元年)十一月,东北方向出现了一片像火一样的红色云彩。1224年(元光二年)五月,出现了日晕,但是不完整,而且还有背向太阳的气体。九月初一,发生日食。
公元1227年(正大二年)正月,出现了黄黑色相间的云彩。1228年(正大三年)三月,皇宫前面出现了一道淡黄色的气体,从东北方向一直延伸到西南方向,形状像彩虹,其中还有十多件白色的东西飞来飞去,还有两颗一闪而逝的光,过了一会儿才消失。1229年(正大四年)十一月,太阳上出现了两道彩虹,背向太阳,长度大约一丈多,两旁都有白色的彩虹贯穿其中。同年的六月,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白色的气体,有人说是太白星进入了井宿。1231年(正大五年)十二月,发生日食。1234年(正大八年)三月,酉时(下午五点到七点),太阳突然变白失去了光彩,忽明忽暗,太阳旁边还有几道像太阳一样却没有光的气体,与太阳相互交错,太阳光四散摇晃,直到日落。
公元1234年(天兴元年)正月初一,太阳出现了两个像耳环一样的光圈。1236年(天兴三年)正月,太阳通红一片,毫无光彩,中都和琐州之间下起了血雨,范围达十多里。就在这一天,蔡州城沦陷,金朝灭亡。
公元1137年(天会七年)十一月,天旗星明亮,河鼓星位置正中。1140年(天会十年)闰四月,荧惑星进入氐宿。八月,彗星出现在文昌宫附近。1141年(天会十一年)五月,月亮突然停止运行,向南移动,过了一会儿又恢复了正常。七月傍晚,一颗巨大的星星坠落在东南方向,像散落的火星一样。十二月,月亮遮挡了昴宿星。
金熙宗天会十三年十一月乙酉那天,发生了月食,皇帝下令用钱币祭祀来祈求平安,并把这事记录下来。第二年正月辛巳,白天竟然出现了太白星,足足四十多天呢!壬辰日,荧惑星(火星)进入月亮的范围。三月丁酉夜里,北极星晃动不安。九月癸未,天上出现一颗星星,大得像个大水缸,从西南方升起,一直移动到正西方。十一月己巳,狼星也晃动起来。十五年正月戊辰,岁星(木星)犯了积尸(星宿名)。
天眷二年三月辛巳朔日(初一),岁星逆行停留在太微垣(星宿名)。五月戊子,白天又见到了太白星。八月丁丑,太白星再次白天出现;九月辛巳,太白星犯了轩辕左星;乙巳日,又犯了左执法星;十一月戊寅,太白星进入氐宿(星宿名)。三年七月壬戌,月亮遮掩了毕宿(星宿名)。十二月壬午,月亮遮掩了东井东辕南第一星。
皇统元年二月甲戌,月亮遮掩了毕宿大星。二年十一月己酉,月亮犯了轩辕大星。甲寅日,月亮犯了氐宿东北方的那颗星。三年正月己丑,荧惑星逆行犯了轩辕次北一星。二月乙丑,月亮遮掩了毕宿大星。闰四月癸巳,月亮遮掩了轩辕左角星。八月丙申,老人星出现了。九月丁丑,月亮犯了轩辕大星。四年八月癸未,荧惑星进入舆鬼(星宿名)。五年四月丙申,西北方向出现彗星,长一丈多,到五月壬戌才消失。六月甲辰,荧惑星犯了左执法星。六年九月戊寅,荧惑星犯了西垣上将星。己丑日,月亮遮掩了轩辕第二星。七年正月辛未,东方出现彗星,长一丈多,十五天后消失。丁亥日,太白星横贯天空。七月己巳,太白星再次横贯天空。庚辰日,荧惑星犯了房宿第二星。十一月壬戌,岁星逆行犯了井宿东扇第二星。八年闰八月丙子,荧惑星进入太微垣。十月甲申,白天出现了太白星;十一月壬辰,太白星横贯天空。十二月丙寅,白天又见到了太白星。九年二年癸亥,月亮遮掩了轩辕第二星。七月甲辰,太白星、辰星(水星)、岁星同时出现在张宿(星宿名)。丁未日,荧惑星犯了南斗第四星。八月壬子,荧惑星又经过了南斗第三星。
海陵天德元年十二月甲子,那天啊,土星犯了东井东星。
唉,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第二年正月乙酉,月亮犯了昴宿;壬辰,犯了木星;乙未,犯了角宿;二月丙寅,月亮又犯了心大星。这接二连三的,真是让人心里慌慌的。九月乙亥,太白星(金星)竟然白天都看得见,一直到第二年正月辛卯才消失不见。丁酉,月亮犯了轩辕左角;十月乙丑,犯了太微上将;十二月癸丑,又犯了昴宿。这灾星真是赶趟似的来!第三年二月丙辰,还发生了日食。十月丁亥,月亮又犯了轩辕左角。第四年正月癸卯,太白星横贯天空;二月乙亥,月亮遮掩了鬼宿,还犯了镇星;五月己亥,太白星再次横贯天空;丁巳,它又出现了!六月癸巳,太白星犯了井宿东边第二颗星;八月辛未,太白星犯了轩辕大星;十一月甲辰,火星犯了钩钤;丙午,月亮犯了井宿北边第一颗星;十二月乙卯朔,太白星又横贯天空;丙子,发生了月食;闰月己亥,太白星再次横贯天空。这简直就是灾难连连啊!
贞元年正月辛丑,月亮犯了井宿东边第一颗星。四月戊寅,那天晚上出现了一颗像酒杯一样的星,从氐宿进入天市垣,它的光芒照耀大地。这景象真是奇异啊!十二月乙卯,太白星横贯天空;庚午,发生了月食;闰月乙酉,太白星再次横贯天空。第二年正月庚申,太白星又横贯天空。就在那天晚上,月亮遮掩了昴宿;二月辛丑,月亮犯了心宿前边的星;三月辛巳,发生了月食;七月癸丑,太白星白天都看得见,足足三十三天呢!八月戊戌,火星进入井宿,十一天后才出来;十一月甲子,发生了月食。第三年八月乙酉,月亮犯了牛宿;九月辛亥,犯了建星;十一月戊午,月亮遮掩了井宿的钺星。 这几年,天象异变,真是让人不安啊!
1162年(正隆二年)正月庚辰这天,白天都能看到金星,足足持续了67天。三年(正隆三年)正月丁亥,出现了一颗流星,像个酒杯那么大,长两丈多,光芒照亮地面,从太微垣出现,消失在梗河的北边。二月乙卯,火星进入鬼宿;辛巳,发生月食;甲午,月亮遮掩了木星;六月丁酉,火星犯氐宿;九月己未,金星横贯天空,直到第二年(正隆四年)正月二十一日才消失不见;十二月戊申,月亮进入氐宿。正隆四年九月壬寅,月亮遮掩了轩辕星的右角;十一月壬辰,月亮进入毕宿,犯了大星;十二月,白天又看到了金星,这次只持续了七天。
正隆五年正月,海陵王问司天提点马贵中说:“我打算亲自出兵攻打南宋,天象预示着怎么样?”马贵中回答说:“去年十月甲戌,火星顺行进入太微垣,到达屏星,停留后又向西退去。《占书》上说,火星经常在十月进入太微垣,受到约束后就会伺机攻击无道之国。再说,去年十二月,白天出现了金星,横贯天空,这预示着战争、叛乱、改朝换代,也可能意味着战争停止,或者没有战争却突然爆发战争。”甲午这天,发生了月食;二月丁卯,白天又看到了金星;四月甲戌,金星再次出现,一共持续了一百六十九天才消失。
正隆六年七月乙酉,发生月食;九月丙申,白天又看到了金星。在此之前,海陵王问司马贵中说:“最近的天象怎么样?”司马贵中回答说:“前年八月二十九日,金星进入太微垣的右掖门,九月二日到达端门,九月九日从左掖门出来,经过了左右执法星。太微垣是天子的宫殿,金星象征着军队,这预示着军队进入了天子的宫殿。”海陵王说:“我现在正要出兵征伐,军队出入太微垣,正符合天象啊!”司马贵中又说:“从端门出来,预示着受到约束;经过左右执法星,预示着要执行任务,这说明会有使者出动,可能是军队,也可能是盗贼。”海陵王说:“战争爆发的时候,小股盗贼肯定也是少不了的。”这一年,海陵王南征,最终被杀。
公元1161年(金世宗大定元年)十月丙午日,火星进入太微垣,位置在东上将星附近。“荧惑入太微垣,在上将东。” 这天晚上,天上出现了一些奇异的天象,大家都在议论纷纷。第二天,丁巳日,月亮遮挡了井宿西扇的第二颗星。“丁巳,月犯井西扇北第二星。”
到了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正月癸巳日,白天竟然看到了金星!“二年正月癸巳,太白昼见。” 这可是个不寻常的景象啊!闰二月戊寅日,月亮遮住了轩辕大星;三月戊申日,又遮住了太微垣东藩南第一星。“闰二月戊寅,月掩轩辕大星;三月戊申,掩太微东藩南第一星” 这接二连三的奇异天象,让大家心里都有些不安。八月乙酉日,月亮又犯了井宿西扇北第二星;九月庚戌日,犯了毕宿距星。“八月乙酉,犯井西扇北第二星;九月庚戌,犯毕距星。” 十月戊辰日,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巨大的星星,亮度如同金星一般,从室宿和壁宿之间升起,一直延伸到羽林军附近,它的尾巴足足有丈余长!“十月戊辰,有大星如太白,起室壁间,没于羽林军,尾迹长丈余。”
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正月庚子日,金星再次白天出现,足足一百一十天才消失。“三年正月庚子,太白昼见,凡百有十日乃伏。”五月辛丑日,月亮进入氐宿;七月庚戌日,金星又白天出现了,这次持续了一百二十七天才消失。“五月辛丑,月入氐。七月庚戌,太白昼见,百二十有七日乃伏。” 八月丁未日,月亮犯了井宿距星;丙寅日,金星白天出现,而且横跨天空。“八月丁未,月犯井距星。丙寅,太白昼见,经天。”十月庚辰日,月亮犯了太微垣西上将星;十一月庚寅日,金星白天出现,并且横跨天空。“十月庚辰,月犯太微垣西上将星。十一月庚寅,太白昼见。经天。岁星入氐。凡二十四日伏。” 同时,木星进入了氐宿,二十四天后才消失。壬子日,月亮进入氐宿。“壬子,月入氐。”
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正月戊子日,火星和木星同时出现在氐宿。“四年正月戊子,荧惑、岁星同居氐。” 己丑日,火星离开了氐宿。“己丑,荧惑出氐。”二月壬午日,木星又退回了氐宿,停留了二十九天。“二月壬午,岁星退入氐,凡二十九日。”九月丙午日,月亮犯了轩辕大星北次星;十一月丙申日,发生了月食。“九月丙午,月犯轩辕大星北次星。十一月丙申,月食,既。”十二月辛卯日,金星白天出现,横跨天空;癸卯日,月亮遮挡了房宿北第一星。“十二月辛卯,太白昼见经天。癸卯,月掩房北第一星。”
大定五年(公元1165年)正月癸亥日,月亮遮挡了轩辕大星北次星;八月丁酉日,月亮犯了井宿东扇第一星。“五年正月癸亥,月掩轩辕大星北次星;八月丁酉,犯井东扇第一星。” 十一月癸丑日,火星进入氐宿,停留了二十一天。“十一月癸丑,荧惑入氐,凡二十一日。”
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二月丙申日,月亮犯了南半东南第二星;三月己未日,月亮进入氐宿;四月辛丑日,金星白天出现,八十多天后消失。“六年二月丙申,月犯南半东南第二星;三月己未,入氐。四月辛丑,太白昼见,八十有八日伏。”六月辛巳日,金星白天出现,横跨天空;九月壬子日,金星白天出现,一百零三天后消失;丙辰日,金星横跨天空;十月壬辰日,金星再次白天出现,横跨天空。“六月辛巳,太白昼见;经天。九月壬子,太白昼见,百有三日乃伏;丙辰,经天;十月壬辰,复昼见,经天。” 十一月辛亥日,金星进入氐宿,停留了七天;庚申日,金星白天出现,横跨天空;十二月戊子日,金星再次白天出现,横跨天空;癸巳日,月亮犯了上房北第二星。“十一月辛亥,金入氐,凡七日。庚申,太白昼见,经天;十二月戊子,复见,经天。癸巳,月犯上房北第二星。”
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十月乙巳日,火星进入氐宿,停留了四天。“七年十月乙巳,火入氐,凡四日。” 十一月壬申日,金星白天出现,九十一天后消失;丁丑日,木星白天出现,两天后消失。“十一月壬申,太白昼见,九十有一日伏。丁丑,岁星昼见,二日。”
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正月癸未日,月亮遮挡了心宿大星;三月庚午日,月亮遮挡了轩辕大星北一星。“八年正月癸未,月掩心大星;三月庚午,掩轩辕大星北一星。” 己丑日,金星白天出现,一百五十八天后消失;五月丁卯日,木星白天出现。“己丑,太白昼见,百五十有八日乃伏。五月丁卯,岁星昼见。”八月甲午日,金星犯了轩辕大星;十月庚子日,月亮遮挡了火星;十一月庚午日,月亮犯了昴宿。“八月甲午,太白犯轩辕大星。十月庚子,月掩荧惑;十一月庚午,犯昴。”
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正月戊寅日,月亮遮挡了心宿后星;四月庚子日,月亮遮挡了心宿前星;八月癸卯日,月亮遮挡了昴宿;十二月丙戌日,月亮犯了土宿;丁酉日,金星白天出现,十六天后消失。“九年正月戊寅,月掩心后星;四月庚子,掩心前星;八月癸卯,掩昴;十二月丙戌,犯土。丁酉,太白昼见,十有六日伏。”
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正月丙寅日,月亮遮挡了轩辕大星;七月庚子日,月亮犯了五车东南星;八月戊申朔日,木星遮挡了火星,位置在参宿和毕宿之间。“十年正月丙寅,月掩轩辕大星;七月庚子,犯五车东南星。八月戊申朔,木星掩荧惑,在参毕间。”
大定十一年(公元117
八月癸卯那天,太阳底下竟然能看见金星,这可是罕见的天象啊!十二年后的五月辛巳,月亮还遮挡了心宿二这颗星星。
这说明了什么呢?这可是不得了的天文现象,预示着可能会有大事发生!古人对天象的观察非常重视,认为它们与人间吉凶祸福息息相关。 八月癸卯,太白昼见,这本身就够让人惊奇的了;十二年五月辛巳,月犯心后星,更是加重了这种不寻常的感觉。 这两次天象的出现,间隔了十二年,这时间跨度也让人觉得意味深长,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古人会根据这些天象来推测国家命运,预测未来的变故。 所以,这两句简短的记载,其实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八月癸卯那天,犯心大星啊。辛亥日,火星遮掩了井宿东扇北第二星。 哎,这天象不太好啊。
九月丁亥,金星大白天都能看见,就在太阳前面,足足藏了九十八天才露面。十月己酉,火星又遮掩了鬼宿西北方向的那颗星。木星也大白天出现了,在太阳后面,藏了四十七天才出来。 这接二连三的,真是奇观啊,也不知道是吉是凶。
十三年闰正月辛酉,金星又大白天出现了,藏了四十九天才消停。二月己丑,火星犯了鬼宿西北方向的那颗星;三月癸巳朔日,火星进入鬼宿;第二天,又犯了积尸气。六月辛未,月亮犯了心宿前的那颗星。十月乙丑,木星大白天出现在太阳后面,藏了五十三天才露面。 这简直是天文奇观不断啊,感觉要出大事了。
十四年三月辛丑,金星和木星都大白天出现了,一共藏了十八天。丙辰日,这两颗星一起划过天空,一共两天。六月己未,金星大白天出现,三十九天后才消失;八月己卯,金星又大白天出现了,这次足足藏了一百三十二天才不见。庚辰日,火星犯了积尸气。十月丙寅,木星大白天出现,只待了六天。 这天文现象,一个接一个,让人眼花缭乱,心里也跟着七上八下的。
十五年十一月甲子,金星大白天出现,藏了八十六天才再次隐去。 唉,这些星象变化,真是让人琢磨不透啊,希望一切平安无事。
十二月乙丑那天,月亮遮住了井宿西扇北第一星。 十六年三月庚申,发生了月食。五月甲寅,金星白天也能看到,一共消失了五十四天。庚午日,月亮遮住了金星;七月丁未,金星犯了角宿距星;甲子日,金星又遮住了毕宿距星。八月丙子,金星犯了轩辕大星。九月丁巳,又发生了月食。十月丁丑,火星进入了太微宫。十一月甲寅,月亮遮住了毕宿距星。戊辰日,金星犯了轩辕大星。(这段重复了九月丁巳月食和十月丁丑荧惑入太微,以及十一月甲寅月掩毕距星,这里保留原文,不作修改)戊辰日,火星犯了太微上将。十二月己丑,月亮遮住了太微左执法。
十七年正月丙寅,火星犯了太微西藩上相。九月庚戌,岁星、荧惑(火星)、太白(金星)三颗星聚集在尾宿。十二月己巳,金星白天也能看到,一共消失了四十四天。十八年七月庚辰,土星犯了井宿东扇北第二星。九月己丑,火星犯了左执法。十二月甲午,镇星(土星)遮住了井宿西扇第一星,一共持续了十天。
十九年正月甲戌,发生了月食,而且是比较明显的月全食(“既”字表示月全食)。三月甲戌,火星犯了氐宿距星。四月丁巳,木星白天也能看到,一共持续了七天。七月丙子,金星白天也能看到,一共消失了四十五天;八月癸卯,金星犯了轩辕御女星。辛亥日,火星遮住了南斗杓第二星。九月壬申,月亮遮住了毕宿大星。十一月辛未,火星遮住了木星。十二月丁亥,月亮犯了木星。
二十年二月己丑,月亮遮住了毕宿大星;三月丙辰,月亮遮住了毕宿西第二星。二十一年二月戊子,月亮犯了镇星(土星)。戊戌日,金星白天也能看到。三月甲子,金星白天也能看到。四月壬申,火星遮住了斗魁第二星,一共持续了十四天。六月甲戌,客星出现在华盖,一共持续了一百五十六天后消失。七月乙亥朔,火星顺行进入斗魁,持续了五天。(后面的史料缺失了。)
公元前100年五月初一,司马迁写下这段记录,说这天开始,金星连续出现64天。七月初八,木星白天也能看见,持续了两天。八月初八,金星白天可见,一共持续了128天,其中有64天是在天上横穿而过。十一月十七日,火星运行到氐宿。二十一日,金星进入氐宿。二十七日晚上,发生月食,月亮完全被遮挡。二十九日,火星和金星都从氐宿出来。十二月初八,火星侵犯了钩钤星。
公元前99年五月初六,发生月食,月亮完全被遮挡。九月初一,木星白天可见,持续了55天。十月初八,金星白天可见,持续了149天才消失。十一月初四,木星白天可见,持续了33天。闰十一月初七,木星白天可见,持续了90天。公元前98年四月初一,金星白天可见,持续了145天才消失。初六,月亮遮挡了金星。九月初七,木星侵犯了轩辕大星,十三日白天可见,一共持续了52天。十月初九,金星和辰星运行到同一位置。
公元前97年三月初八,金星和月亮相会。九月初四,月亮运行到斗魁,侵犯了西第五星。十一月初一,木星白天可见,在太阳之后,持续了74天。初三日,金星白天可见,在太阳之后横穿天空,持续了111天。十二月初六,月亮侵犯了火星。十一日,金星白天可见,横穿天空。公元前96年三月十九日,火星进入井宿。镇星侵犯了太微垣东藩上相星。二十五日,发生月食。四月初四,火星侵犯了鬼宿西南星。七月十九日,月亮遮挡了心宿前星。八月初二,日月五星会聚在轸宿。十二月初六,月亮遮挡了心宿前大星,又侵犯了心宿后星。
公元前95年五月初九,月亮侵犯了心宿大星。六月初七,金星白天可见,持续了173天才消失。十日,月亮遮挡了昴宿;十九日,月亮侵犯了房宿南第一星。同一天,金星白天可见,横穿天空。十月初六,金星进入氐宿。十二月初四,月亮遮挡了昴宿。公元前94年正月初六,木星停留在房宿;十一日,停留于房宿北第一星。十一月十九日,镇星进入氐宿。二十一日,金星白天可见,在太阳之前,持续了49天。十二月初九,月亮遮挡了昴宿。公元前93年正月初四,土星停留在氐宿,持续了37天逆行,之后79天才离开氐宿。五月初七,金星白天可见,在太阳之后。六月十九日,月亮侵犯了金星,月亮在北,金星在南,都在柳宿。十一月初六,火星停留于轩辕,直到初八才逆行,颜色略微发红。十二月初八,发生月食,月亮完全被遮挡。
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二月丁亥那天,太阳底下居然出现了太白金星!六月丁酉,发生月食,而且是食既(月全食)。十二月乙未,又发生了一次月食。
第二年(公元1191年)六月壬辰,再次发生月食。十一月乙丑,金星和木星同时出现在太阳前面,过了十三天才消失,恢复正常运行。那天,危宿星(二十八宿之一)的光芒照耀在羽林军的营帐和阵地上,闪闪发光。十二月戊子,木星和金星相冲,出现了光芒。
第三年(公元1192年)三月戊戌,火星逆行,冲犯了太微垣(天帝的宫殿)西藩上将星。四月丁巳,发生月食。四月己未,火星掩蔽了右执法星(二十八宿之一),颜色发红,看起来很凶险。
第四年(公元1193年)正月丙子,月亮周围出现光晕,一道白虹贯穿其中。八月己亥,卯时三刻(凌晨三点),岁星(木星)出现,未时二刻(下午两点),太白金星出现,两者都在午位(正南方)。那天晚上,岁星停留在胃宿十三度,守护着天廪星(二十八宿之一)。十月戊申,发生月食。
第五年(公元1194年)十月癸卯,发生月食。十一月癸丑,太白金星白天出现在太阳前面,足足三十三天后才消失。第六年(公元1195年)正月庚寅,太白金星白天出现在太阳前面,一百零二天才消失。六月庚辰,太白金星再次白天出现,这次是在太阳后面,持续了一百六十七天才消失,而且就在那天它刚好运行到天空正中央。
承安元年(公元1196年)四月,司天监(负责天文观测的机构)报告了河津星(河鼓二,牛郎星)的异常现象,皇帝告诉宰相说:“天意难测,我们必须做好预防措施。”八月壬戌,发生月食。九月壬午,太白金星白天出现在太阳前面,一百零七天才消失。
第二年(公元1197年)二月丁巳,太白金星白天出现在太阳后面,一百九十五天才消失;二月己未,它运行到天空正中央。那天晚上,发生月全食。第三年(公元1198年)正月甲寅,发生月食。七月庚戌,发生月食。第五年(公元1200年)五月庚午,发生月食;六月庚戌,月亮遮蔽了太白金星。
1121年(泰和元年)十一月辛酉日,发生了月食。1122年(泰和二年)五月己未日,又发生了月食。1123年(泰和三年)三月癸未日,再次发生月食。六月戊戌日,白天竟然看到了太白星,它出现在太阳后面,一百一十天才消失不见。1124年(泰和四年)九月乙亥日,月食。1125年(泰和五年)三月壬申日,月食。闰八月己巳日,月食。1126年(泰和六年)五月甲申日,白天又看到了太白星,这次它出现在太阳前面,七十六天才消失;庚戌日,太白星横跨天空。六月辛未日,白天看到了岁星,它出现在太阳后面;七月戊申日,岁星横跨天空。八月癸卯日,月亮周围出现光晕,包围着太白星和荧惑星。辛亥日,岁星出现,一直到夜里五更,和东井距星的距离不到七寸。癸丑日,半夜出现一颗流星,像太白星一样明亮,颜色是红色的,从娄宿升起。己未日卯时初刻,白天看到了太白星,它出现在太阳前面。当夜五更,荧惑星与舆鬼、积尸两星相冲,距离不到七寸。庚申日卯时初刻,白天看到了太白星,它出现在太阳后面。当夜五更初,荧惑星位于舆鬼、积尸两星之间。壬申日,白天看到了太白星,它横跨天空,出现在太阳后面。十月丙午日,岁星冲犯东井距星。十一月壬午日,太白星进入氐宿。
1127年(泰和七年)正月丙戌日初更,月亮周围出现光晕,包围着岁星和镇星,它们位于参宿和毕宿之间。辛卯日,月食。三月癸丑日,月亮遮掩了轩辕大星。七月戊子日,月食。九月己卯日初更,月亮位于南斗魁星之中。第二天早晨,岁星位于舆鬼星中。1128年(泰和八年)正月丙戌日,月食。七月戊戌日朔,白天看到了太白星,它出现在太阳后面。八月壬戌日,太白星和岁星的光芒交汇,同时位于张宿一度。十一月庚子日未刻,出现了两颗像太白星一样的流星,光芒像火炬一样,大概有一丈长,从东北方向升起,在东南方向落下。
卫绍王大安元年,正月辛丑那天,天上出现一颗像火一样的飞星,从天市垣升起,尾巴的痕迹像赤龙一样,一会儿就散去了。二月乙丑朔日,太白星白天也能看见,横贯天空。六月丁丑,发生了月食。十月乙丑,发生了月食,而且荧惑星也在附近。丙寅日,岁星犯了左执法星。
第二年正月庚戌朔日,太阳里出现一颗流星,大得像盆子那么大,颜色碧绿,向西移动,渐渐地像车轮一样,尾巴长几丈,落到地面又重新升起,光芒四散像火焰一样,一会儿就消失了。二月,客星进入了紫微垣,它的光芒散开,像赤龙一样。第三年正月乙酉,荧惑星进入氐宿,一共十一天后才出来。二月,荧惑犯房宿;闰月,犯键闭星;十月癸巳,犯垒壁阵。
崇庆元年春天三月,正午时分,太阳、月亮、太白星都靠得很近,几乎挨在一起。“日、月、太白皆相去咫尺”。
宣宗贞祐元年十一月丙子,荧惑星进入垒壁阵。第二年二月庚戌,发生了月食。八月丁未,又发生了月食。九月丁亥,太白星在白天出现在轸宿。十一月庚辰,镇星犯了太微垣东垣上相星。辛巳日,荧惑犯房宿和钩钤星。第三年七月庚申,出现一颗像太白星一样的流星,颜色青白,有尾巴,从紫微垣北极旁边出现,进入贯索星宿。己卯日,月亮进入毕宿,到戊夜犯了毕宿的大星。八月辛丑,发生了月食,很快就结束了。十二月庚寅,太白星在白天出现在危宿,八十多天后才消失。
第四年正月乙卯夜,中天出现一颗流星,大得像十个太阳那么大,颜色赤红,长一丈多,坠落到西南方向,声音像雷一样。二月己亥,发生了月食。四月丁酉,太白星在白天出现在奎宿,一百九十六天才消失。六月丙申,岁星在白天出现在奎宿,一百零一天后才消失。闰七月乙未,发生了月食;辛丑日,犯了毕宿。十一月丙戌,月晕笼罩着岁星,岁星在奎宿,月亮在壁宿;己丑日,犯了毕宿的大星;十二月戊午,再次犯了毕宿的大星。
1227年(兴定元年)正月初几,月亮遮挡了毕宿左股第二颗星。四月某天,金星白天出现在井宿,一百六十二天后才消失不见。八月某天,木星白天出现在昴宿,六十七天后消失。九月某天,月亮遮挡了东井宿西扇第二颗星。十月某天晚上,出现一颗流星,像个大杯子那么大,尾巴长一丈多,从轩辕星座升起,穿过太微垣,消失在角宿的上方。十一月某天,月亮的光环笼罩着木星和火星,木星在胃宿,火星在昴宿。丙戌日,金星白天出现。十二月某天,发生月食。
1228年(兴定二年)六月某天,发生月食。八月某天,出现一颗流星,像个大杯子那么大,尾巴长一丈多,光芒照亮地面,从建星升起,消失在尾宿中间。还有人说,这颗流星是从东北飞到西北坠落的,光芒像塔一样,先发出像风一样的声音,然后是像雷一样的声音,响了三次,连窗户纸都震动了。十月某天,月亮遮挡了轩辕星座左角的少民星。十二月某天,发生月食,而且是比较严重的月食。
1229年(兴定三年)五月某天,发生月食,而且是比较严重的月食。同月某天,金星白天出现在参宿,三十六天横跨天空,又一百八十四天才消失。七月某天傍晚,一颗星星从西南方向飞来,光芒照亮地面,形状像月亮但稍有不圆,颜色青白,周围有成千上百颗小星星环绕,像迸发的火花一样,坠落在东北方向,一会儿后听到像鼓一样的声音。八月某天,木星运行到舆鬼星座东南方向的某颗星附近。同月某天,木星白天出现在柳宿,一百九天后消失。十一月某天,发生月食。同月某天,出现两条白虹,夹着月亮,一会儿又穿过月亮。
1230年(兴定四年)正月某天,月亮遮挡了东井宿。三月某天,木星运行到鬼宿和积尸气附近。五月某天,发生月食;六月某天,月亮遮挡了镇星。同月某天,金星白天出现在张宿,一百八十四天后消失。十一月某天,木星白天出现在翼宿,六十七天后,晚上又运行到灵台北第一颗星附近。
1231年(兴定五年)正月某天,金星白天出现在牛宿,二百三十两天后消失。负责天文观测的官员上奏说,这些天象预示着国家将有强敌入侵,请求举行祭祀来消除灾祸。皇帝说:“斗宿和牛宿是吴国的地界,那是宋朝的领土。别的国家发生灾难,我祭祀能管用吗?”九月某天,木星运行到左执法星附近。闰十二月某天,火星运行到轩辕星座附近。同月某天,月亮遮挡了火星。同月某天,镇星白天出现在轸宿。同月某天,金星白天出现在室宿。
1232年(兴定六年)正月某天,月亮遮挡了火星;同月某天,月亮遮挡了轩辕星座。三月某天,发生月食,金星也被遮挡。同月某天,发生月食。同月某天,木星运行到太微垣左执法星附近。七月某天,金星横跨天空,与太阳争辉。八月某天,彗星出现在亢宿、右摄提、周鼎之间,指向大角星,太史官上奏说:“这是除旧布新的预兆,应该改元修政来消除天变。”于是,把这一年改名为元光元年。九月某天,彗星消失。同月某天,月亮遮挡了木星。
公元前133年8月某日,火星进入舆鬼星宿,遮蔽了积尸气;10月份,火星犯了灵台星;11月份,又犯了心宿的大星。 这都是些不好的兆头啊,预示着灾难将至。
公元122年正月某日,月亮犯了昴宿星;3月份,月亮犯了火星。这个月,火星逆行,犯了左执法星。4月份,火星犯了右执法星。同月另一天,金星和辰星相犯。124年11月份,月亮遮掩了火星。12月份,火星犯了木星;之后又犯了垒壁阵星。再之后,五星齐聚在西南方天空。12月份,火星进入月亮。125年1月份,火星犯了金星。6月份,金星进入井宿。7月份,火星犯了斗宿从西数第二颗星。127年5月份,月亮遮掩了心宿的大星。129年10月份,出现了月晕,一直到五更,又出现巨大的环状光晕,环绕北斗七星,里面还有戟状的光芒。12月份,天津星下出现一颗新星,跟镇星一样大,但是颜色不明亮。它一开始犯了辇道星,两天后出现在东北方,在织女星的南边;之后进入天市垣,又出来;然后经过房宿的北边,又向东南方向移动,进入积薪星宿,一共二十五天后消失。
公元122年7月份,金星、木星、火星、月亮同时出现在轸宿和翼宿,负责天文观测的官员上奏说这是天象异变,皇帝只是叹息一声,并没有追究责任。8月份,金星和木星交汇。闰9月份,彗星出现在东方,颜色发白,长一丈多,弯弯曲曲像象牙一样,从角宿、轸宿南边运行,十二天后长到两丈,十六天后月亮的光芒遮盖了它,二十七天后的五更,它又在东南方向出现,大约长四丈多,到十月一日才消失,一共出现了四十八天。天文官说这是北方出了问题,皇帝哀宗说:“我也是北方人,今天发生的事,我应该灭亡了,为什么偏偏赶在这个时候呢!” 这皇帝也挺有自知之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