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某年(具体年份需根据史料补充)三月初一,是己亥日,那天日食了。三天后,宋朝和西夏都派使者来祝贺。再过两天,皇帝下令给官员们说:“接待和送别使臣,都不要跟人家斗嘴,要注意大局。派出去的使臣,也一定要选合适的人才行。” 接着,皇帝又下令撤销了讲议所。第二天,皇帝去了城南的春水行宫。又过一天,皇帝把上京和东京的提刑司合并成一个,提刑使和副提刑使都兼任安抚使和副安抚使,安抚使主要负责训练军队,不要改变他们的风俗习惯。再过几天,皇帝把都南行宫改名叫建春宫。过了几天,皇帝从春水行宫回来了。第二天,宋朝皇帝因为祖母去世,派使者来报丧。
二月初一,皇帝去了建春宫。几天后,皇帝告诉宰相们说:“以后不管是内官还是外官有空缺,只要有能力的人,即使资历不够,也要推荐上来。即使是自己的亲戚朋友,也不要回避。” 然后,皇帝任命武卫军都指挥使乌林答天益等人为宋朝吊祭使。 皇帝从建春宫回来后,又发生了一件“斜出内附”的事(此处需根据史料补充具体事件)。没过多久,平章政事粘割斡特剌去世了。
三月某日,皇帝任命礼部尚书张暐为御史大夫。过了几天,又恢复了榷醋(对醋的专卖)。 然后,皇帝去了万宁宫。 几天后,皇帝下令,各地盗贼,不要因为抢得多就说是抢的少,抢的有就说是没有的,聚众三十人以上的要上报,违者杖责一百。 高丽国王王皓的弟弟晫摄政,派使者来进献了表文。四月初一,皇帝下令说:“宰相们遇到下雨,可以走殿庑出入。” 皇帝又告诉御史台说:“朝中大小官员,虽然有能力的不少,但大多都马虎敷衍,我很讨厌这种行为,你们要好好考察,把情况报上来。提刑司查到的清廉能干和贪污腐败的官员,都要当面奏报,其他的事情可以转报上来。” 皇帝任命侍御史孙俣为出使高丽,去问问高丽国王王皓的情况。
五月某日,右宣徽使张汝方因为泄露廷议,被降了两级。 过了几天,皇帝举行射柳、击球的活动,还让老百姓一起观看。 又过了几天,皇帝任命客省使移剌郁为出使西夏祝寿的使臣。 参知政事杨伯通请求退休,皇帝没有批准。七月某日,皇帝去了香山。 几天后,皇帝又去了万宁宫,然后回到皇宫。
八月初八,我在郊外打猎。十号,我又去香山打猎。十五号,我去了一趟万宁宫。十七号,我任命护卫石和尚为押军万户,率领八百名亲军和一千六百名武卫军驻守西北边防。二十号,我回宫了。宋朝派使者来报谢。
九月初一,那天是天寿节,宋朝和西夏都派使者来祝贺。我任命中都路都转运使孙铎等人为祝贺宋朝生日的使臣。初四,我又在郊外打猎。初九,参知政事杨伯通再次上表请求退休,我没批准。十三号,木波进献了马匹。十月十七号,我又去郊外打猎。二十号,枢密院提议在辖里袅开设榷场,我同意了。二十三号,我们确定了官民留存现钱的数额,设立了回易务,并且制定了新的行用钞法。
十一月十四号,枢密使兼平章政事襄大人从军队回来了。二十号,我任命他为尚书左丞相,并让他负责修撰国史。二十四号,我任命太常卿杨庭筠等人为祝贺宋朝元旦的使臣。二十五号,我下诏表彰枢密副使夹谷衡以下的将士们。二十八号,我们确定了属托法和军前官吏的赏格。由于边境战事已平定,我下诏在全国范围内减免死罪,对徒刑以下的罪犯予以释放,并赏赐左丞相襄以下将士金银,赏赐数额各有不同。三十号,我们进行了冬季狩猎。
十二月初一,我们在酸枣林打猎。那天刮着大风,天气很冷,狩猎被迫停止,冻死的人超过五百。六号,我回到都城。九号,尚书右丞被罢免了。高丽权国事王晫派使者进献表文,来告知我们一些事情。
四年正月初一,宋朝、高丽和西夏都派使者来祝贺新年。初三,尚书左丞董师中退休了。初九,监察御史姬端修因为妄言被治罪。尚书左丞相襄被任命为司空,官职不变。枢密副使夹谷衡被任命为平章政事,并被封为英国公。前济南府知府张万公被起复,任命为平章政事,并被封为寿国公。杨伯通被任命为尚书左丞。签枢密院事完颜匡被任命为尚书右丞。
二月初几,皇上去了建春宫,就像春天融化的河水一样,日子过得飞快。过了几天,又回宫了。再接着的一天,皇上在宣华门迎接佛像。第二天,又去了建春宫。然后呢,皇上赦免了姬端修的罪,让她回家等候发落。听说西南路招讨使仆散揆在边境打仗立了功,皇上把他召回京城,用知兴中府事纥石烈子仁代替了他。
接下来,皇上给官员们下令说:“从三月一日开始,每十天,三品到五品官员各派一人来跟朕汇报工作,六品官员也依次来。谏官和台官不用来,如果有什么事要奏报,可以跟来汇报工作的官员见面,没来汇报工作的,也可以上奏章。”没过几天,皇上又回宫了,然后又去了建春宫。皇上还下令给点检司说:“从蒲河到长河,还有细河以东的地方,朕经常去,你们把这些地的地契都买下来,让老百姓耕种,并且免除他们的租税。” 过了一阵子,皇上又回宫了。之后,皇上任命西南路招讨使仆散揆为参知政事,还把姬端修提升为太学博士。皇上又去了建春宫,然后又回宫了。
三月初几,皇上任命同判大睦亲府事宗浩为枢密使,封他为崇国公。皇上又去了建春宫,还派人册封王晫为高丽国王。户部尚书孙铎、郎中李仲略、国子祭酒赵忱这几位大人开始在香阁轮流向皇上汇报工作。过了几天,皇上又下令给尚书省说:“官员需要改任的,你们要好好商量,别在一个月内频繁调动。”尚书省上奏说要减少亲军武卫军的兵力,还有太学里女真和汉人的学生人数,并且裁撤小学老师和外地教书先生。皇上说学校的事照旧,武卫军的兵力再商量,其他的都同意了。司空襄、右丞匡、参知政事仆散揆建议取消各路提点刑狱司,皇上也同意了。那天还下冰雹了。
四月初几,皇上把提刑司改成了按察使司。皇上去了万宁宫。左丞杨伯通退休了。御史大夫张暐因为奏报不实,被降了一级,侍御史路铎被降了两级,都被罢免了。姬端修被打了七十杖,后来赎了罪。英王从宪被封为瀛王。皇上还下令取消同州、许州节度使兼任陕西、河南副统军的职务。
五月初一,那天是阴历五月初一,因为干旱,皇帝下令反省自己,公开征求直言进谏。他避开正殿,减少膳食,亲自审理冤假错案,并且把平时上朝的地方改到了泰和殿。 过了几天,皇帝又下令让有关部门去祭祀山川河岳,祈求降雨。
再接下来,皇帝接见了翰林院的官员陈载,陈载提出了四件事:第一,边境百姓饱受外敌侵扰;第二,农民被征兵征粮弄得苦不堪言;第三,审理案件要宽大处理,即使有罪也不要过于严厉;第四,中央官员经常得到丰厚的赏赐,而边境地区的官员却什么好处也没有,这也会影响到上天,导致旱灾发生。皇帝同意了陈载的意见。 之后,皇帝任命完颜撒里合为出使西夏的使者。
因为京城下雨了,宰相带着百官请求皇帝回到正殿,恢复正常的饮食起居。但皇帝没同意。 朝廷又上奏,对发放兵符的制度进行了修改,并正式颁布成法令。 皇帝还问宰相:“各地的旱情,可能和你们执政有关。现在只有大兴和宛平两地没下雨,是不是当地官员的责任啊?” 于是,司空襄、平章政事万公、参知政事揆都上表请罪。皇帝表示自己也有责任,然后让他们继续回原岗位工作。 同时,皇帝还下令颁布铜杖的样式。 之后,皇帝又去太庙祈雨。 接着,皇帝又修改了军功的赏赐标准。 司空襄他们再次请求皇帝回到正殿,恢复正常饮食,但皇帝还是没有同意。 平章政事夹谷衡去世了。 皇帝任命宿直将军徒单仲华为出使西夏的使者。
六月初二,终于下雨了!司空襄他们又上表请求皇帝回到正殿,恢复正常的饮食起居,这次皇帝同意了。 雨下够了之后,皇帝下令有关部门向太庙报谢。 右补阙杨庭秀建议:除了朝堂上的官员,还要允许八品以上官员、外地五品以上官员以及出使外地的官员,如有意见,都可以通过谏院上奏,这样就能及时了解朝政得失和民生疾苦了。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雨停了,皇帝又去祭祀社稷。 之后,又派人去祭祀山川河岳。 奉职丑和尚献上了他制作的《浮漏水称影仪简仪图》,皇帝下令按照图样制造。 最后,皇帝还制定了宫中亲戚不得私自传递消息、物品和书信的规定,违者要受罚。
七月初几,皇上处理了一些人事安排,还下令大兴府因为连日阴雨去祈求天晴。
八月里,皇上好几次去郊外打猎,还因为皇嗣未立,特意下令在太庙祈福。
九月初一,是天寿节,宋朝、高丽和西夏都派使臣来祝贺。皇上还去了蓟州的秋山游玩,并且任命仆散琦等人为出使宋朝祝寿的使臣。十月,皇上从秋山回来,还开始确定百官的休假制度,并且新设立了审官院。
十一月,皇上命令京城各府州县都设立普济院,每年十月到次年四月都提供粥食给穷人。平章政事张万公请求退休,皇上没同意。因为不下雪,皇上又下令祈雪,还调整了一些护卫的编制,并且任命范楫等人为出使宋朝贺正旦的使臣。
十二月,皇上处理了一些文书的审核流程,还修改了考试的规定。右补阙杨庭秀建议把太祖、太宗、世宗三朝的圣训汇编起来,方便查阅,皇上同意了,并且还把熙宗也加了进去,变成四朝圣训。此外,皇上还修改了科举考试的办法,在国史院增设了女真和汉人史官各一人,还确定了亲军和承应人的退休和奖赏制度。这个月,淑妃李氏被晋封为元妃。
五年正月初一,宋朝、高丽和西夏又派使臣来祝贺新年。皇上还下令会试考试,策论、词赋、经义的录取人数不能超过六百人,如果合格人数不够,就空缺。之后,皇上去了春水,还下令左右司每五天要向他汇报一次政务,并且指示点检司,皇上的车驾所到之处,要允许百姓自由买卖。最后,皇上还确定了猛安谋克军前怠慢的处罚制度,取消了世袭制。
二月初几,我从春水那边回来。过了几天,有人上奏说:“翰林学士温迪罕天兴和他的哥哥直学士思齐都在学士院工作,现在要他们一起起草制诰,是不是应该回避啊?”皇上说:“不用回避,照样让他们一起干。”
闰月某天,朝廷确定了关于允许纳粟(捐钱)补官的人家保留弓箭的制度。又过了几天,皇上和宰相们讨论任命宰相的事,皇上说:“徒单镒,我早就想好了。贾铉怎么样?”大家都说:“延安府知府孙即康可以。”平章政事万公也说:“孙即康考中进士比贾铉早一榜。”皇上说:“现在还管什么榜次啊,只是觉得贾铉才能可用罢了!” 尚书省又上奏说:“右补阙杨庭秀建议,让尚书省及第的官员中,有人负责整理史事,编成日历,可以按月或按季整理,然后送到史院。”皇上同意了这个建议,还让著作局润色一下,再送过去。
三月某天,大睦亲府呈上重修的《玉牒》。平章政事张万公请求退休,皇上没答应。过了几天,皇上命令有关部门祈祷降雨,第二天就下雨了。户部尚书孙铎、大理卿完颜撒剌、国子司业蒙括仁都被召到便殿面圣。之后又去了万宁宫。 接着,朝廷确定了妻子去世后,服丧期间允许再婚的制度。亲王、宰执和百官再次请求皇上接受尊号,但皇上还是没同意。又过了几天,任命大兴府知府卜某为御史大夫。尚书省又上奏说:“我们打算把同知商州事蒲察西京提拔为济南府判官。”皇上说:“宰相怎么能只看人情,要珍惜名爵啊!这个人不行,我一直记着呢,给他个七品官就够了!” 随后,任命上京留守徒单镒为平章政事,封他为济国公。又过了几天,朝廷确定了本国婚聘的礼仪制度,还把山东东路旧皇城猛安改名为合里哥阿邻。
四月初一,文武百官再次请求皇上接受尊号,皇上还是没同意。过了几天,尚书省呈上了修订的《律义》。
五月初一,那天是乙卯日,猛安谋克发生斗殴杀人事件,结果那些人被赦免死刑,世袭制度也取消了。因为雨水丰沛,皇上就派人去祭祀社稷,感谢上天的恩赐。三天后,也就是丁巳日,皇上决定对进士和承荫人进行弓箭考核。第二天,戊午日,皇上发布命令,说第二天端午节要拜天,穿官服的官员照旧行礼,穿便服的官员一律用女真族的拜礼。然后是己未日,皇上又下令,让各地的按察司去查处那些用大木棍打百姓的官吏。到了乙亥日,亲王、文武百官和六学(六个学府)都上表请求皇上接受尊号,但皇上没答应。庚辰日,发生了地震。皇上还下令,重新制定进纳官(负责管理进贡的官员)违反法令的处罚条例。
六月初四,乙巳日,皇上派官员去祈求晴天,并祭祀山川河流之神。
七月初一,乙卯日,因为天气放晴了,皇上就派官员去祭祀山川河流之神。癸亥日,皇上制定了关于祖父母去世后,子女婚嫁可以暂时停止的法律条例。同时,还设立了蒲思衍群牧(一种牧场管理机构)。辛未日,平章政事万公特地被准许休假两个月。甲戌日,皇上在近郊打猎。
八月初九,壬辰日,皇上去了香山游玩。乙未日,皇上从香山回来了。丁未日,皇上命令审官院官员可以上殿奏事。戊申日,皇上修改了镇防军犯错的徒刑和服役的法律条例。
九月初一,那天是天寿节,宋朝和高丽都派使臣来祝贺。过了几天,皇帝任命宗浩和贾铉两位大人,拿着金牌去山东等地清查土地。 尚书省报告说:西北路的招讨使独吉思忠汇报说,各地的边境堡垒城墙,从西边的坦舌到东边的胡烈公,将近六百里,以前修建的时候比较仓促,没有女墙和护堤。最近下令修缮完毕,一共花了七十五万个工,只用了戍边的士兵,没动用老百姓,现在已经完工了。皇帝下诏书嘉奖鼓励他们。 《玉牒》修好了。还规定皇族收养异姓男子为子的,要判三年徒刑;同姓的,减轻两等处罚;违法立嫡子的,判一年徒刑。 九月某天,皇帝去了蓟州秋山。十月某天,从秋山回来了。 某天,刮起了大风,天气阴霾。宋朝派使臣来报丧。 又一天,皇帝召集百官到尚书省,问:“最近先是旱灾,后来又是久雨,是不是朝廷的政策有什么错误导致的呢?” 大家就各自说说自己的看法。 皇帝任命礼部郎中刘公宪为高丽的生日使臣。 某天,皇帝在郊外打猎。 任命宿直将军完颜观音奴为夏国的生日使臣。
十一月初一,日食。 某天,任命吕卿云为左补阙兼应奉翰林文字。审官院因为吕卿云资历浅薄驳回了他的奏章,皇帝说:“明昌年间,卿云曾经上书谈论宫廷之事,言语非常恳切直接,都是别人不敢说的话,你们这些人大概不知道吧。臣下奏事不让外人知道,这才是谨慎,应该重用他,你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任命乌古论谊等为宋朝吊祭使。 初步规定品官如果犯了过错,就要下达制书处罚。 宋朝又派使臣来报丧。 某天,任命纥石烈忠定为贺宋朝新年使臣。
十二月初一,皇帝下诏书,把明年改名为泰和元年。 任命河南路统军使等为宋朝吊祭使。 某天,规定管军的官员如果贪污部下的钱财,或者让别人代替服役,要依法处罚。 某天,皇帝下诏书,开放宫中登记户籍,百姓自愿把女儿嫁入宫中的,允许。 某天,规定建筑工程如果做得不好,三年内损坏的,要根据情况处罚。
公元1125年正月初一,那天是壬子日,宋朝、高丽和西夏都派使臣来祝贺新年。 壬戌日(正月初九),宋朝又派使臣来进献先帝留下的东西。己巳日(正月十六),太府监孙复上奏说:“现在在职的官员有三万七千多人,其中靠荫蔽关系获得官职的占了三分之二,各部门的空缺职位,往往空缺好几年都填不满。这都是因为荫蔽的官员太多了,官职等级混淆不清,本来就不合理,那些靠走后门上位的人,既没有功劳,也不是科举考试出身,却也能把官位荫及子孙,根本没有区别对待。想要让官场清廉,必须从根本上整治。”于是,他重新制定了荫叙法,并颁布实施。尚书省又奏请说:“现在刑杖太轻太细了,老百姓不知道害怕,请求加重刑杖的力度。”皇上说,杖刑不能超过五分。庚午日(正月十八),皇上去了长春宫看春景。辛未日(正月十九),因为正是春天,皇上禁止杀害怀胎的兔子,违者要处罚,举报者有赏。甲戌日(正月二十二),皇上首次下令,允许文武官员中官职达到三品以上的人,可以追赠祖上的官位。
二月壬辰日(二月初八),废除了土茶的税律。丁未日(二月十四),皇上从春水(地名)回来了。
三月乙丑日(三月初二),西夏派使臣来致谢。壬申日(三月初八),皇上去了天长观。癸酉日(三月初九),皇上去了万宁宫。乙亥日(三月十一),宋朝派使臣来报谢。丁丑日(三月十三),重新修订了镇防千户和谋克(契丹族官职)退休制度。辛巳日(三月十七),皇上命令官府和私人书信都要避讳始祖以下的庙号和名字的小字,违者按律处罚。夏四月甲辰日(四月初一),皇上发布诏令,对契丹籍百姓中,多次参加军事行动并立下功劳的人,给予和女真人一样的官职和赏赐,并且允许他们养马、做官。
五月甲寅日(五月初一),皇上在临武殿击球,并允许京城百姓观看。丙辰日(五月初三),枢密使宗浩被罢免。壬戌日(五月初九),皇上去了玉泉山。戊寅日(五月十三),废除了尊长犯罪,卑幼也要受牵连的法律。皇上任命直东上阁门刘頍为迎接高丽使臣的官员。
六月初六,我去了香山玩儿。过了几天,也就是六月十八,平章政事张万公上奏章请求退休,皇上没同意。六月二十二,我在北郊祈雨。六月二十六,根据尚书省的建议,我重申了旧制度:猛安谋克每户田地四十亩,还要种一亩桑树。要是谁敢乱砍树木,或者买卖土地,就等着受罚吧!那些田地荒废了,百姓生活也困难,都得追究当地官吏的责任。按察司要按时督促,要是哪个官吏办事拖拉,就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同时还要减免他们三分之一的牛头税。我还下令尚书省执行禁止奢靡浪费的风俗。六月三十,初步允许各种赋税的马匹、黄河夫役、军需等费用,可以折算成一半的银子,愿意用钱钞缴纳的也允许。七月二日,下令有关部门修缮莲花漏。
七月初八,禁止良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们的子孙不受限制。七月十一日,我告诉刑部官员,凡是上书提到宰相的,都不要呈报上来。七月十三日,修改了右选注县令丞簿的规格。七月十七日,开始禁止使用与庙讳同音的字。
八月初七,开始规定,户主去世后,田宅的三分之一要分给他的女儿和孙女。八月十一日,我破格提拔司空襄河间府路算注海世袭猛安。八月十四日,我从万宁宫回来了。八月十五日,宋朝派使者来报谢。八月二十一日,规定猛安谋克都归按察司管辖,监察御史只管按地区纠举,要是发现有人犯罪,相关的监临官员也要一起承担责任。我下令统计西京、北京、辽东三路的人口和物力。
九月初一,那天是皇帝的天寿节,宋朝、高丽和西夏都派使臣来祝贺。 然后,皇帝又调整了培养人才的政策:给生员每人分配六十亩官田,每年发放三十石粮食;给国子生每人分配一百八亩官田,每年给他们官田的全部收入,官府只负责记账。 还派右宣徽使徒单怀忠等人去宋朝祝贺皇帝生日。 过了几天,皇帝去了秋山,又过了几天,从秋山回来了。
十月初几,皇帝在太庙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张万公大人请求退休,皇帝没同意。 御史台提了个建议:现在按察司的官员考核,先由按察司自己考核,再由尚书省复核。 现在监察御史人数增加了,应该分路巡视,每路都派一个女真人和一个汉人一起。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并下令分成四路巡视。 御史大夫卞大人也请求退休,皇帝还是没同意。 之后,又任命武卫军都挥指使司判官纳合铉为高丽生日使臣。 皇帝还下令:收购古籍要出高价,鼓励大家搜寻古书。 那些藏书的人家,如果珍藏的书舍不得献给朝廷,官府就派人抄录,抄录完再还给他们,并付给他们抄书费的一半。 最后,又任命刑部员外郎完颜纲为西夏国生日使臣。
十一月某一天,司空襄和其他的文武百官再次请求皇帝接受尊号,但皇帝没答应。 皇帝又下令尚书省:凡是劳民伤财的事,都不要轻易去做。 皇帝还告诉工部:听说怀州的橙子成熟了,官吏去检查,已经扰民了,现在又进贡柑橘,是不是又要扰民了? 你们要告诫相关部门,有就进贡,没有就算了。 之后,又任命殿前右卫将军纥石烈七斤等人去宋朝祝贺新年。
十二月某一天,皇帝下令更改太庙春秋祭祀的名称为“朝献”。司空襄等人再次请求皇帝接受尊号,皇帝还是没同意,直接把奏章退回去了。 过了几天,司空襄等人献上了新修订的《新定律令敕条格式》五十二卷。 皇帝下令颁布施行。 之后,皇帝在近郊打猎。 最后,皇帝初步确定了廉洁能干官员的晋升标准。
话说公元某年(具体年份根据原文推算),正月初一,宋朝、高丽和西夏都派使臣来祝贺新年。正月十四,皇帝第一次在衍庆宫接受朝贺。正月十七,皇帝去芳苑看灯会。正月二十,归德军节度副使韩琛因为强迫老百姓交布帛,被降了一级官职,免了他的职务。正月二十一,皇帝去了建春宫。
二月初六,朝廷开始设立内侍寄禄官这个职位。二月十三,皇帝回宫了。
三月初一,朝廷新设宫苑司都监和同监各一人。三月初九,蔡王从彝的母亲以及太师去世了,皇帝下令有关部门制定丧葬礼仪,这事儿都记载在《从彝传》里了。
四月初七,皇帝去升国长公主家看望她,因为她生病了。四月十四,朝廷确定了三品官员的品级标准。同时,又恢复了买卖河泺(河道)的法令。四月十六,皇帝告诫御史台,说所有上告的案件,都要如实上报,不能随便说自己已经了解情况了。四月十八,皇帝去了万宁宫,并下令有关部门祈雨。
五月初一,那天发生了日食。五月六日,皇帝去了泰和宫。五月九日,皇帝第一次在太庙祭祀新神。五月十日,皇帝指示有关部门说:“金井捺钵(皇帝的行宫)住个两三天就够了,朕住的地方,有个凉快的地方就行,不用大兴土木,费人力物力。那些不重要的围墙,用围幕就行了。”五月十二日,皇帝把泰和宫改名叫庆宁宫,把长乐川改名叫云龙川。五月十七,皇帝下令御史台,说京城祭祀和巡幸经过的州县,只需要打扫干净就行,不用铺黄土,谁违反了就处罚谁。
六月初八,皇帝指示尚书省,要各地及时汇报各地庄稼收成和雨水情况。
七月初八,有关部门建议皇帝回宫时用黄色的仪仗队,但是皇帝没同意。七月十四,皇帝在衍庆宫接受朝贺。
八月初五,据说在磁州武安县鼓山石圣台出现了凤凰。八月六日,皇帝回宫了,皇太后也生下了一个孩子。
九月初一,那天是皇帝的天寿节,宋朝、高丽和西夏都派使臣来祝贺。过了几天,皇帝任命完颜瑭等当官的,去宋朝祝贺皇帝生日,还特意嘱咐他们:“咱们两国关系这么好,别因为小事争吵,影响大局。” 之后,因为皇子出生了,皇帝亲自到南北郊祭天谢地。没多久,就封皇子为葛王。十月初五,皇帝又去太庙和皇陵祭祀,表示感谢。接着,因为有凤凰出现,皇帝下令全国上下都知道这件事。之后,皇帝还去郊外打猎。 又过了几天,皇帝任命李仲元去高丽祝贺生日,任命纥石烈毅去西夏祝贺生日,还派独吉温送去赏赐。
十一月初一,皇帝下令把德运改名叫土,以后腊月就用辰来纪日。皇帝任命宗浩当枢密使。 几天后,皇帝又下令全国上下都知道德运改名的事。 之后,皇帝规定三品以上的外地官员到任后要上表谢恩。 然后,皇帝去了玉虚观,还派人去太清宫谢恩。
十二月某一天,因为皇子周岁了,皇帝就放了三千僧道,免除他们的赋税和徭役。皇帝又任命徒单公弼等去宋朝祝贺新年。 之后,皇帝去打猎。 之后又去高禖祭祀,表示感谢。 最后,皇帝回到了京城。
闰月某一天,司空襄死了。 之后,皇帝下令,御史台的官员,除非有皇帝的特别旨意,否则不准推荐官员。 之后,皇帝派人去北岳祭祀,表示感谢。 同时,还确定了按时收取人户赋税和物力的办法。 之后,又派人去长白山祭祀,表示感谢。 那年冬天,没下雪。
第二年春天正月初一,宋朝、高丽和西夏又派使臣来祝贺新年。 过了几天,皇帝派官员去北岳祈求下雪。 之后,皇帝去衍庆宫祭祀。 然后,皇帝任命宗浩为尚书右丞相,完颜匡为左丞相,仆散揆为右丞相,孙即康和贾铉为参知政事。 之后,皇帝去了建春宫。
二月某一天,皇帝回到了皇宫。 之后,皇帝规定了所有官员省亲和祭扫祖坟的假期制度。
三月初几,张万公(张万公是平章政事,官职很高)退休了。过了几天,他去了万宁宫。又过了几天,朝廷确定了关于铜牌买卖的罪赏制度。再过几天,朝廷规定了官员升迁的标准,刺史以上级别的官员,以及那些在职时官职达到刺史级别以上后去世的官员,每半年要上报一次。之后,他又去了玉泉山。接着,仆散端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四月初几,皇帝在太庙祭祀。皇帝下令,退休官员进宫,年纪大了行动不便的,可以拄拐杖,并且安排舍人护卫搀扶。当天,皇帝下令祈雨,还颁布了祈雨的仪式。几天后,皇帝下令让吏部侍郎李炳、国子司业蒙括仁本、知登闻检院乔宇等人再次仔细修订《仪礼》。之后,皇帝告诫各部门,宫里用的东西,如果民间很难找到,就不要强买强卖。最后,尚书省上奏,要派官员分头去核实御史们查办的事情。
五月初几,端午节,皇帝祭天,射柳,三箭三中!四品以上官员在鱼藻殿参加宴会。因为天气太热了,皇帝下令让士兵们脱掉盔甲。过了几天,因为制定了新的法律、土德(指土地丰收)良好、凤凰出现、皇嗣(皇室子孙)诞生等喜事,朝廷大赦天下。之后,葛王(皇子)去世了。又过了几天,朝廷确定了擅自增减宫门锁钥的罪责。最后,开始修建太极宫。
六月初几,白天出现了太白星(这可是祥瑞啊)。之后,皇帝下令挑选聪明正直的人来修撰起居注(皇帝的日常记录)。他还质问点检司,亲军设立的教官和教师有多少人,他们教的是什么方法,有多少人通晓大义,都得一一汇报。几天后,朝廷确定了官员追赠的办法,不过,曾经犯过贪污罪的人不在追赠之列。之后,派官员去视察中都的田地收成和雨水情况。
七月初几,皇帝在衍庆宫举行朝会。之后,朝廷确定了大臣去世后百官慰问的礼仪。过了几天,皇帝去近郊打猎。之后,皇帝告诉宰相们:以后上奏的事情,朕想仔细考虑一下,或者参考一下别人的意见,如果是关于任免官员的事,可以等三五天再奏报,其他的事情,二十天内奏报就行。
八月初几,皇帝回宫了。过了几天,皇帝任命左容为宫廷教师,还赏赐了他银子和布匹。
九月初一,那天是天寿节,宋朝、高丽和西夏都派使臣来祝贺。过了几天,朝廷任命刑部尚书承晖等人作为祝贺宋朝皇帝生日的使臣。又过了几天,万宁宫提举司隶属工部。再过几天,皇帝下令规定:如果千户级别的将领遇到盗贼,却因为害怕而不及时带兵去围剿,就要根据情况轻重处罚。然后,皇帝把右丞相宗浩召回朝中。
冬天十月,一天傍晚,太阳像赭石一样红。第二天,刮起了大风。再过几天,申时和酉时之间,天空一片通红,夜里将要天亮的时候也是这样。过了几天,右丞仆散揆从北方回来了,皇帝把他召到香阁慰劳一番。之后,任命尚食局使师孝为祝贺高丽皇帝生日的使臣。又过了几天,尚书左丞完颜匡等人献上了《世宗实录》。皇帝起身站着接受了这本书。然后,任命蓟州刺史完颜太平为祝贺西夏皇帝生日的使臣。
奉御完颜阿鲁带回宋朝的使臣回来说,宋朝权臣韩侂胄正在大量购买战马,积极备战,似乎打算北侵。皇帝听了非常生气,认为这是故意挑起事端,就把他打了五十大板,贬为彰德府判官。后来淮平失守,他又被提升为安国军节度副使。
又过了几天,皇帝告诉尚书省:老百姓的诉状,以前都是通过各级官府呈递,从现在开始,可以让他们直接到朝廷来上诉,朝廷会给他们一定的补贴,并提供住处。那些言辞恳切、关系到重大事情的诉状,要在三天之内呈报上来。
十一月,任命签枢密院事独吉思忠等人为祝贺宋朝元旦的使臣。过了几天,皇帝去打猎,打到了一只兔子,就把它献祭给了山陵。又过了几天,皇帝下令,监察御史察访事情的期限,改为每两年一次。
十二月,皇帝告诉宰相:祝贺宋朝元旦的使臣快到了,要让监察御史跟着他们,作为常例。过了几天,皇帝回到都城。又过了几天,皇帝赐给天长观“太极宫”的匾额。然后,皇帝下令,所有亲王和公主每年寒食节和十月初一都要去兴陵和裕陵祭拜,忌日也要如此。最后,皇帝下令,派监察御史分赴各地巡察,如果派的是女真人,就让他们和汉人朝臣一起;如果派的是汉人,就让他们和女真人朝臣一起。又过了几天,皇帝下令,把行宫命名为“光春宫”,朝殿命名为“兰皋殿”,寝殿命名为“辉宁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