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定十年,皇上决定开凿卢沟河,方便漕运到京城。皇上高兴地说:“这样一来,各地物资都能直接运到京城,好处可大了!”然后就开始计算需要多少民夫,命令免除灾区百姓的徭役,并让百官的随从帮忙。

后来,皇上又下令说:“山东闹饥荒,现在搞工程会影响农业生产,百姓不得怨声载道吗?开河本来是为了利民,结果却招来怨恨,不行!先停下来吧!”

大定十一年十二月,大臣们又建议重新开凿,从金口疏通到京城北面的护城河,东边通到通州北面,进入潞水,预计八十天完工。大定十二年三月,皇上让人重新勘察,结果上报说:“只需要五十天就能完工。”皇上召见大臣责问说:“剩下的三十天白白浪费人力物力,你们怎么就没考虑到这点呢?”河道完工后,因为地势高峻,河水浑浊,水流湍急,河岸容易崩塌,河底淤泥堆积,水位变浅,根本无法通行船只。

后来,皇上对大臣们说:“开凿卢沟河作为漕运河道,到现在还没看到什么成效,如果真能成功,南方各地的货物都能运到京城,价格也会便宜很多。”平章政事驸马元忠说:“请求派懂河道的人去实地考察一下。”最终还是没能成功,工程被叫停了。

大定二十五年五月,卢沟河在上阳村决堤。之前,显通寨决堤,朝廷调集了中都三百里范围内的民夫去堵,结果现在又决堤了,朝廷担心白费人力物力,就命令暂时先别修了。

大定二十七年三月,宰相说:“孟家山金口闸下对着都城,高度超过一百四十尺,只派射粮军看守,恐怕不够安全。万一遇到洪水暴涨,有人作乱,危害可不小。如果彻底堵住,那么灌溉稻田的土地就都变成旱地了,种小麦也找不到合适的土地。不然的话,就再修建一个坚固的水闸,并在岸上设立埽官的衙署和兵营,这样应该就能万无一失了。”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派人去堵塞决口。夏四月丙子日,皇上下诏封卢沟河神为安平侯。

大定二十八年五月,皇上诏令在卢沟河上修建桥梁,方便往来通行。但是还没开始修建,世宗皇帝就驾崩了。

章宗大定二十九年六月,因为河水湍急,过河的人很多都吃亏,皇上又下令造船,后来又改主意,决定修建石桥。明昌三年三月建成,并命名为广利桥。

有关部门认为,这条桥是皇家车驾经过的地方,也是商旅往来的要道,建议修建东西两侧的廊房,让人居住。皇上说:“这有什么必要,民间自然会有人去做的。”左丞守贞说:“只是担心会被豪强霸占,而且大部分无利可图的人都只住在东岸,如果官府修建,东西两岸都能住人,也方便观望。”皇上最终同意了这个建议。

六月,卢沟河堤决堤了,皇帝下令赶紧堵上,别让河水泛滥成灾。有个叫路铎的官员,官职是右拾遗,他上书皇帝说:“应该根据河水的流向分流疏导,没必要修补玄同口以下、丁村以上那些老旧的河堤。” 皇帝让宰相们商量这事儿,最后决定让工部尚书胥持国和路铎一起去检查河堤。

大定八年六月,滹沱河水淹了真定府,皇帝下令从河北西路以及河间、太原、冀州调集两万八千民夫,赶紧修缮河堤。十年二月,滹沱河设立了两个巡河的官员。十七年,滹沱河在白马岗决堤了,有关部门赶紧报告了皇帝,皇帝就派人去堵塞决口,调集真定府五百里范围内的民夫,从十八年二月一日开始干活儿,还派了真定府同知鹘沙虎和河北西路转运使同知徐伟监督工程。

漳河方面,大定二十年正月,皇帝下令有关部门修缮漳河的闸门,所有需要的材料都由官府供应,不许扰民。明昌二年六月,漳河和卢沟河堤都决堤了,皇帝下令赶紧堵上。四年正月癸未日,有关部门报告说修缮漳河堤坝需要三十八万多工,皇帝下令按照卢沟河的办法,招募那些因为水灾没饭吃的人来当民夫,官府发钱发粮,不够的话就从受灾的百姓家里调拨,按照上面的标准发放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