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定七年正月十一日,皇帝册封仪式结束了。十四天后,在应天门颁布赦令。十一年也这么办。

早些时候,宣徽院使带着手下的人,把应天门内外布置妥当。在应天门上设了御座,又在皇宫大安殿门外稍东的地方,朝南方向搭了个更衣的帐篷。阁门使在御座左边摆放着装赦书的箱子和桌子。少府监在楼下左边立了个鸡竿,竿上放个大盘子,盘子里放着一只金鸡,鸡嘴里衔着红绸条,绸条上用金字写着“大赦天下”四个字,卷起来衔在嘴里。盘子四边各装个大铁环,盘底四边也挂着四根红色的绳子,方便四个负责的人攀爬。还安排了一个抱着赦书的木鹤仙人,用红绳穿起来,用辘轳吊着,放在御座前的栏杆上。楼下正中央还设了个承放木鹤的台子,由四个弩手抬着。大乐署在楼下摆放乐器,并在乐器左边稍北的地方,朝东放了一面大鼓。兵部在门外竖起了黄色的旗帜。刑部、御史台、大兴府的囚犯都聚集在黄旗左边。御史台和阁门司把文武百官安排在楼下,东西相对而立。典仪官则安排在门下稍东,朝南的位置。宣徽院在画台前面设了接收赦书的案几。皇太子侍立的坐垫安排在门下稍东,朝西的位置。皇太子致贺的坐垫则安排在百官队伍的前面。协律郎的位置在楼上檐廊稍东,朝西。尚书省委派的人员则在百官队伍北边稍东,朝西的位置,负责宣读赦书。司天台安排了报晓的鸡鸣人在东阙楼上待命。尚衣局准备好了皇帝的常服,跟平时上朝穿的一样。尚辇局在更衣帐篷前准备好了御辇。

谢恩仪式结束后,皇帝乘坐金辂进入应天门,到帐篷前,侍中俯身跪下奏道:“请陛下下车进入帐篷。”说完起身。皇帝下车进入帐篷,帘子放下。一会儿,侍中奏道:“里面准备好了。”又过了一会儿,等典赞仪官引领皇太子到门下侍立的位置,通事舍人引领群臣到门下分列两旁站好后,侍中奏道:“外面准备好了。”皇帝换上平时上朝的衣服,尚辇局抬来了御辇,侍中奏道:“请陛下上辇。”仪仗队跟平时一样,从左边的翔龙门踏道登上应天门,到御座东边,侍中奏道:“请陛下下辇登座。”乐队奏乐。负责的人取来五十柄扇子,合拢起来。皇帝登上御座,楼下鸣鞭,帘子卷起,扇子打开,执伞者在御座前撑伞遮阳,乐声停止。东边上阁门使捧着赦书放到箱子里,两个阁门舍人跟随,等待着放下木鹤仙人。通事舍人引领文武百官列队朝北站好,乐队奏乐。凡是分列队伍和合拢队伍的时候都奏乐,站定后乐声就停止。典仪官说:“再拜。”所有在位的官员都行再拜礼,礼毕,分列两旁站好。侍中走到御座前接受旨意,退下,稍向前朝南站好,宣读道:“奉旨竖立金鸡。”通事舍人也在门下稍前朝东站好,宣读道:“奉旨竖立金鸡。”然后回到原位。

金鸡刚立起来,大乐署就开始击鼓,鼓声停了。四个木偶人,沿着绳子争着爬上竿子,去取鸡嘴上衔着的红绸带,展示完毕后,齐声高呼三声“万岁”。 通事舍人带领文武百官列队面向北站好。

楼上扮演仙人的演员,捧着圣旨,顺着绳子下来,到了画台。阁使接过来放在案桌上。四个阁门舍人抬着案子,另两个捧着圣旨,阁使把圣旨送到百官面前,面向西说:“有圣旨!”典仪官说:“拜!”所有官员都行了两次跪拜礼。之后,把圣旨交给尚书省的长官,长官稍微往前走一步,拿着笏板,跪下接受圣旨,接受完毕后,交给右司官,右司官也拿着笏板跪下接受圣旨,接受完毕后,长官放下笏板,伏地叩拜,起身,回到原位。

右司官捧着圣旨走到宣读圣旨的地方,都事官在旁边捧着,右司官宣读圣旨,读到“咸赦除之”的时候,负责的官员带着囚犯来到队列南边,面向北,躬身说:“脱掉枷锁!”完毕后,三呼“万岁”,囚犯离开。右司官宣读完圣旨,面向西,把圣旨交给刑部官员。刑部官员跪下接受,把圣旨放在笏板上,然后交给下属,回到自己的位置。典仪官说:“拜!”所有官员都行了两次跪拜礼,然后跳舞,再行两次跪拜礼。

典赞仪官引领皇太子到队列前面的铺着垫子的位置站定,典仪官说:“拜!”皇太子以下所有官员都行了两次跪拜礼。典赞仪官引领皇太子稍微往前走,伏地叩拜,跪着宣读祝词,叩拜完毕,起身。典仪官说:“再拜!”皇太子以下所有官员都行了两次跪拜礼,拿着笏板,跳舞,再行两次跪拜礼。侍中在御座前接受旨意,退到轩下宣读说:“有圣旨!”典仪官说:“再拜!”皇太子以下所有官员都行了两次跪拜礼。侍中宣读答复,宣读完毕回到侍位,典仪官说:“再拜!”皇太子以下所有官员都行了两次跪拜礼,拿着笏板,跳舞,再行两次跪拜礼。完毕后,典赞仪官引领皇太子到门下铺着垫子的位置,通事舍人带领群臣分列两旁相对而立。侍中走到御座前,伏地叩拜,跪着奏道:“礼毕。”叩拜完毕,起身,回到原位。

负责的人拿来扇子,宫廷乐队奏乐,扇子合上,帘子放下,皇帝下座,乐声停止。楼下鸣鞭,皇帝乘辇回宫,伞扇侍卫跟从,一切如常。侍中奏道:“解严!”通事舍人传达旨意,群臣各回原位,将士各回营地。

宣赦那天,在应天门外面摆上香案,香轿放在香案前面,东边还摆了个桌子,太子、宰相以下的官员都按照官阶站好位置。负责保管门禁的官员从箱子里拿出赦书,走到香案前放下。这位官员站在案子东边,面向南边喊:“有圣旨!”太子、宰相和百官都跪下磕头两次。太子上前去上香,上完香后回到原位,大家又一起跪下磕头。然后,门禁官员把赦书交给尚书省的都事,都事跪着接过来,和两个尚书省的令史一起把赦书抬到桌子上宣读。在场的官员都跪着听着。读完后,把赦书放在香案上,都事回到原位。太子、宰相和百官以下的官员再次跪拜,拿着笏板,行舞蹈礼,然后俯伏在地,起身后再次跪拜。拱卫直以下的官员三次高呼“万岁”,之后退下。

其他类型的诏书,仪式也差不多,只是不用喊“万岁”。对于外地的赦书,尚书省会派官员送去京城、府城和节度使驻地。先派人报信,地方长官就率领属下官员,准备好旗帜、乐队、彩轿和香轿,到五里外迎接。见到送赦书的官员,长官就在路边下马,送赦书的官员也下马,把赦书放到彩轿里。长官走到香轿前上香,上完香后,送赦书的官员上马,跟在香轿后面,长官以下的官员也上马跟随,鸣锣打鼓,奏乐,一直送到公堂。从正门进去,送赦书的官员下马。

负责仪式的官员先在庭院里摆好香案,并铺上朝向宫殿的坐垫,香轿放在香案前面,还在香案旁边给送赦书的官员也准备了坐垫,并在香案东南方向摆了个桌子。送赦书的官员把赦书放在香案上,彩轿退下。送赦书的官员喊:“有圣旨!”长官以下的官员都跪下磕头。长官上前上香,上完香后回到原位,再次跪拜。送赦书的官员把赦书交给都目,都目跪着接过来,和两个孔目官一起把赦书抬到高几上宣读,在场的官员都跪着听着。读完后,都目等人回到原位。长官以下的官员再次跪拜,行舞蹈礼,然后俯伏在地,起身后再次跪拜。公吏以下的官员三次高呼“万岁”。仪式结束。第二天,长官率领属下官员,奏乐把送赦书的官员送到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