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40年正月,皇帝下令每年给辽东的戍边士兵发放不同数量的绸缎。

公元1158年,皇帝命令河南、陕西的统军司和虞候司,以及顺德军,增加官兵的粮饷。公元1160年,将要南征,皇帝用一万匹绢在京城换取了一万件棉衣和护膝,给军队使用。

公元1163年,南征的时候,军队每年需要一千万贯钱,而朝廷只有两百万贯,剩下的钱就只能向官民百姓征收了,这就是军队所需钱财的来源。当时有人建议,效仿宋朝和齐朝的旧例,让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的州县官吏和弓箭手去民间查验物力,平均摊派钱款,叫做“免役”,用这些钱来供养军队。后来,朝廷调查了具体数字后,下令取消弓箭手的钱款,而官吏的钱款则维持不变。

公元1166年六月,有人上奏,元帅府请求减免军费,皇帝说:“元帅府花钱没有节制,总是向百姓摊派,这实在不是朕的本意。你们应该把军队实际支出的剩余款项,以及各路转运司实际缺少的钱数,详细地报告上来。”公元1170年四月,皇帝下令在德顺州修建营房,安置驻扎的军队。公元1177年七月,每年给西北路的戍边士兵赏赐三万张羊皮。

公元1183年,因为军费开支巨大,有人请求调查全国的物力,平均征收军费。计划参照黄河夫役钱的办法,征收军费,根据各路新登记的物力,每贯征收四贯钱,西京、北京、辽东路每贯征收两贯钱,临潢、全州则免征。考虑到期限太长,最后决定改为半年内分三次缴纳。

河南、陕西、山东这些地方,给那些退休的老兵——千户、谋克、蒲辇、正军、阿里喜等等发放奖赏的规定是这样的:以前啊,老千户,干了十年以上的,赏银五十两,绢三十匹;干不满十年的,就按十年以上谋克的标准发。谋克十年以上的,银四十两,绢二十五匹;不满十年的,银三十两,绢二十匹。蒲辇十年以上的,银三十两,绢二十匹;不满十年的,银二十两,绢十五匹。至于马步正军、阿里喜这些职位,不管干了多少年,退休后,正军赏银十五两,绢十匹;阿里喜、打鼓的、吹笛的、伙房管事的这些,都赏银八两,绢五匹。

三虞候的千户,十年以上的,银四十两,绢二十五匹;不满十年的,银三十两,绢二十匹。谋克干了二十年以上,银五十两,绢三十匹;十年以上的,银三十两,绢二十匹;不满十年的,银十两,绢十五匹。蒲辇十年以上的,银二十两,绢十五匹;不满十年的,银十五两,绢十匹。正军、阿里喜这些,不管干多少年,退休的正军赏银十两,绢七匹;阿里喜、打鼓的、吹笛的、伙房管事的这些,都赏银五两,绢四匹。

北方的万户、千户、谋克这些,如果立过战功或者年纪大了退休,给的赏赐是这样的(升官的,都按吏部规定来):正千户管着万户,干了十五年以上,升两级,到从五品;不满十五年,年纪大了退休的,升一级,到正六品;如果干了十年以下的,升一级,再赏银绢六十两匹。正谋克管着万户,干了十五年以上,升两级,到正六品;不满十五年,年纪大了退休的,升一级,到正七品;如果干了十年以下的,升一级,再赏银绢五十两匹。正千户管着千户,干了二十年以上,升一级,到正六品;不满二十年,年纪大了退休的,升一级,到正七品;如果干了十年以下的,升一级,再赏银绢四十两匹。正谋克管着千户以下的,就按河南、陕西的规定来。

所有镇防军的士兵,每年都要进行射箭考核,射箭技术特别好的,一等奖赏银四两;特别优秀,技压群雄的,赏十两银子和一个马盂。要是被选入武卫军,带着家人进京的,每人每天都发六口粮,马匹每天都发四匹的草料。

招募的士兵,月例里边铺的军士,发五十贯钱,十匹绢。军匠,中等水平的给五十贯钱,五匹绢;低等的给四十贯钱,四匹绢。黄河埽兵三十贯钱,五匹绢;射粮军和沟渠等处的埽兵水手,二十贯钱,二匹绢;普通士兵十贯钱,一匹绢。 各种射粮军的指挥使和黄河、沁河埽兵的指挥使,七贯钱七石米,六匹绢;军使六贯钱六石米,绢和指挥使一样;什将二贯钱三石米;春衣五贯钱,秋衣十贯钱。承局押官一贯五百文钱,二石米,春衣五贯钱,秋衣七贯钱。牢城和普通士兵八百文钱,二石米,春衣四贯钱,秋衣六贯钱。边铺军队的给养和射粮军一样。

河南、陕西、山东路的统军司镇防甲军、马军,猛安八贯钱,五石二斗米,八匹绢,六匹马的草料;谋克六贯钱,二石八斗米,六匹绢,五匹马的草料;蒲辇四贯钱,一石七斗米,五匹绢,四匹马的草料;正军二贯钱,一石五斗米,四匹绢,十五两棉花,两匹马的草料;阿里喜一贯五百文钱,七斗米,三匹绢,十两棉花。步兵,猛安配两匹马,谋克配一匹马,都有草料。每匹马给一束草料,五升米,春天野外有青草的时候马就可以自己吃草了,只有猛安的七十二匹差马,四季都要供应草料。 另外规定,河南、山东、河东每年给五个月的,陕西给六个月的。镇防军购买马匹的钱,河南路正军五百文,阿里喜和其他人三百文;陕西、山东路正军三百文,阿里喜和其他人二百文。

屯田被差遣的和边境驻扎抓捕敌军的,猛安每月给六贯钱,一石八斗米,五匹马的草料;谋克四贯钱,一石二斗米,三匹马的草料;蒲辇二贯钱,六斗米,两匹马的草料;正军一贯五百文钱,四斗米,一匹马的草料;阿里喜和其他人一贯钱,四斗米,一匹马的草料。德顺军指挥使六贯钱,二石八斗米,六匹绢,三匹马的草料;军使什将四贯钱,一石七斗米,五匹绢,两匹马的草料;长行二贯钱,一石五斗米,四匹绢,十五两棉花,一匹马的草料;奚军谋克一贯五百文钱,一石五斗米,春秋各一匹绸绢,三匹马的草料;蒲辇一贯钱,二石七斗米,绸绢和谋克一样,两匹马的草料;长行一贯钱,一石八斗米,绸绢和谋克一样,一匹马的草料。北边临潢等地永久驻扎的军队,千户八贯钱,五石二斗米,八匹绢,六匹马的草料;步兵两匹马的草料,五顷地;谋克六贯钱,二石八斗米,六匹绢,五匹马的草料,四顷地;蒲辇四贯钱,一石七斗米,五匹绢,四匹马的草料,三顷地;正军二贯钱,一石四斗五升米,四匹绢,十五两棉花,两匹马的草料,二顷地;阿里喜一贯五百文钱,七斗米,三匹绢,十两棉花,一顷地;旗鼓司的人和阿里喜一样;轮换的军队,二贯钱,四斗米;阿里喜一贯五百文钱,四斗米。

上番汉军,千户每月给三贯钱,四石粮,八匹绢,四匹马的草料;谋克二贯五百文钱,一石粮,六匹绢,两匹马的草料;正军二贯钱,九斗五升米,四匹绢。上京路永久驻扎的军队,除了授官的,千户每月给十五贯钱十五石米,十匹绢,二十两棉花,三匹马的草料;谋克六贯钱,二石八斗米,六匹绢,两匹马的草料;正军每月给二贯五百文钱,一石二斗米,四匹绢,十五两棉花,一匹马的草料;阿里喜和其他人二贯钱,一石二斗米,四匹绢,十五两棉花。 诸北边永久驻扎的军队,每月补买马匹的钱,四百文;其他人三百文。

贞祐三年,军前临时差遣的和掌管军队的官员,在粮草物资上弄虚作假,贪污职务,都没有实际人数,又有一些已经任职或遥授官职的人,已经领取俸禄,又和没有职务的人一起领取粮草,所以当时议论想要精简人员,减少发放的数量,等到征战的时候再全额发放。到兴定二年,彰化军节度使张行信说:“一个士兵服役,全家都领到供给,目的是为了感动激励士兵的心,让他们为国家尽力!至于没有当兵的家庭,也没有成年男子,而他们的妻女还领到供给,这是什么道理呢?”五年,京南行三司官石抹斡鲁说:“京南、东、西三路现有的屯田军户,老幼四十万口,每年花费粮食一百四十多万石,都是吃空饷,实在不是好办法。”这话记载在《田制》里。诸屯田军人,如果被差遣去防卫或押送,每天给一百五十文钱。看管孝宁宫的人,每月每人给五斗米,一车柴,春秋粗布衣料各一段,秋绢二匹,十五两棉花。诸黄院子年满的人,从元请的钱粮的三分之一里,给一贯钱一石米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