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和圣诞节要庆祝的时候,要是宴请外国使臣,就会让教坊的乐队演奏。他们演奏的乐器和曲目,现在已经失传了。到了皇统二年,宰相上奏说:“自古以来都没有伶人参加朝会参拜的规矩,教坊的乐工们只需要等候皇帝召唤,不用像其他官员一样每天都要去参加早朝。”皇帝就采纳了这个建议。到了章宗明昌二年十一月甲寅日,又下令禁止伶人演出以历代帝王为题材的戏,也不允许在戏里喊“万岁”,因为这被认为是不合适的,要严厉处罚。到了泰和年间,有关部门又上奏说,太常寺的乐工人数太少了,于是就让渤海人、汉人教坊的乐工,还有大兴府的乐工,都一起学习演奏,以备不时之需。
说完了宫廷里的音乐,咱们再说说皇帝出行时的乐队。皇帝出行的仪仗乐队,鼓吹乐和横吹乐都有前、后两部,每一部又分成两节。金朝初期,用的都是从辽朝继承下来的乐器和乐队编制,后来又掺杂了一些宋朝的乐器和仪式。海陵王迁都燕京,还有大定十一年皇帝出行的仪仗,都把鼓吹乐分成了四个部分,其他的出行就只用两个部分。
下面是乐队编制,先说前部第一节:鼓吹令两个人;鼗鼓十二面,金钲十二面;大鼓一百二十面,长鸣一百二十面;铙鼓十二面,歌者二十四名;拱辰管二十四支,箫二十四支;笳二十四支,大横吹一百二十支。
前部第二节:节鼓两面,笛二十四支;箫二十四支,筚篥二十四支;笳二十四支,桃皮筚篥二十四支;鼗鼓十二面,金钲十二面;小鼓一百二十面,中鸣一百二十面;羽葆鼓十二面,歌者二十四名;拱辰管十四支,箫二十四支。
后部第一节:鼓吹丞两个人;鼗鼓三面,金钲三面;羽葆鼓十二面,歌者二十四名;拱辰管二十四支,箫二十四支;笳二十四支,节鼓两面;铙鼓十二面,歌者十六名;箫二十四支,笳二十四支;小横吹一百二十支。
后部第二节:笛二十四支,箫二十四支;筚篥二十四支,笳二十四支;桃皮筚篥二十四支。
大定九年十一月庚申,那一天是太子殿下生日,皇帝在东宫设宴庆祝。宴会上,皇帝让人演奏了一首新曲,然后跟大臣们说:“我创作了这首曲子,名字叫《君臣乐》。现在天下太平,咱们一起听听,不是很开心吗?” 这首歌词后来没流传下来。
过了几年,到了大定十三年四月乙亥,皇帝在睿思殿,让乐师演唱了一首女真族的歌。皇帝转头对太子说:“我时刻记挂着先朝的事情,所以常常听这首歌,也是想让你们知道女真族淳朴善良的风气。要是连文字、语言都不懂,那可就是忘本了!”
又过了好些年,大定二十五年四月,皇帝到上京,在皇武殿宴请宗室成员。大家喝酒唱歌,玩得很开心。皇帝说:“今天我真想喝个痛快,这样的快乐不容易啊!想当年汉高祖回老家,跟乡亲父老一起痛饮,还击筑唱歌,让孩子们跟着一起唱。他当初可是从平民百姓起家,都还这么做,更何况我们祖宗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现在天下统一,我巡幸到这里,为什么不能痛快地喝一杯呢!” 这时候,宗室的妇女们开始跳舞,敬酒完毕后,大臣和老人们也跟着跳舞。皇帝说:“我来故乡已经几个月了,回程的日子快到了,居然还没人唱过咱们的本地方言歌,你们都到前面来,我给你们唱一首。” 然后皇帝让宗室子弟们都上殿,坐在他面前听他唱歌。这首歌唱的是祖宗创业的艰辛,以及如何继承和发扬光大祖宗基业。皇帝自己唱着唱着,说到祖宗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悲从中来,哽咽得唱不下去了,歌声一停,眼泪就流了下来。右丞相元忠和其他大臣、宗室成员都举杯祝寿,高呼万岁。 接着,老人们又唱起了这首歌,气氛就像私人聚会一样,轻松愉快。皇帝又接着唱了几首曲子,一直坐到深夜才散席,大家玩得很尽兴。 歌词是这样的:
(此处保留原文诗词)
哎,我的祖先,武元皇帝啊,真是圣明!他受命于天,功业震动寰宇。他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江山社稷稳固如磐石,开创了我们后世的基业,福泽万代。那些昏庸无道的君王,犯下滔天大罪,违背天道,残害百姓,自古以来,我们家族积累的基业,差点儿就毁在他们手里了。大家盼望着能够安定团结,这可不是我一个人想的。宗庙的祭祀至关重要,人心难测啊!我得努力继承先祖的遗志,好好治理国家。
二十四年来,我兢兢业业,处理着国家大事,亿万百姓都盼着我给他们带来安宁。现在国家太平无事,我很闲,就想着回老家看看,修建祖庙。来到这里,我感慨万千,这里的一切都变了,不像从前了,无论是乡里还是村庄,都和当初大不一样。虽然和当初不一样了,但我依然很喜欢这里;虽然和从前不一样了,但我并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我望着这祖宗留下的旧址,心里感慨万千,仿佛看到祖先们的身影,依稀记得儿时玩耍嬉戏的地方,年轻时走过的路,都历历在目,仿佛昨天才发生过一样。和亲朋好友欢聚的场景,也像是在昨天。唉,分别这么久,怎么不让人高兴呢?
郊祀乐歌
皇帝来到中濆,乐队奏响黄钟宫的《昌宁之曲》:(步调一致。)
皇帝穿着庄严的衮服,来到中濆。面向圆坛,祭祀天地。祭祀开始,香火缭绕,祈求上天保佑。并向百神祈祷,接受他们的庇佑。
降神,乐队奏响《乾宁之曲》和《仁丰道洽之舞》。以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太蔟为徵,姑洗为羽。圜钟奏响三次,黄钟、太蔟、姑洗各奏响一次,歌词如下:
我大金国的兴盛,是上天赐予的恩泽。感谢上天的庇佑,我们特来郊外祭祀。祭祀的礼仪隆重,祭品丰盛。愿接受上天的恩泽,保佑我们国泰民安。
皇帝盥洗完毕,乐队奏响黄钟宫的《昌宁之曲》:
效法天帝,遵循祖宗的礼仪。我命令相关部门,准备好祭祀用的酒水。盛水、注水,然后登上祭坛。虔诚地完成祭祀仪式,祈祷上天保佑。
皇帝登上祭坛,乐队奏响大吕宫的《昌宁之曲》:
我们国家在南方,地势高耸。伟大的帝王,这时候来到这里祭祀。至诚能感通神明,祭祀成功。希望万万年后,上天保佑他的子孙。
这段是祭祀的开场白,简单来说就是说,皇帝来南方祭天,祈求上天保佑国家万万年。
接下来是祭祀昊天上帝的仪式,奏响大吕宫的《洪宁之曲》:
皇帝威严庄重,仪仗森严。佩带的玉环叮当作响,走上祭坛。美好的德行感动了上天,这比简单的祭品更重要。上天降下恩泽,百神各司其职。
然后是祭祀皇地祇的仪式,奏响《坤宁之曲》:
恭敬地祭祀地祇,亲自摆上祭品。祭品是什么呢?是用黄色的玉琮做的祭器。其他的神灵也都在各自的位置上,接受祭祀。只有皇帝才能享有这样的盛典,聚集了所有美好的事情。
接着是祭祀太祖皇帝的仪式,奏响《永宁之曲》:
开始隆重的祭祀仪式,祭祀皇天后土。太祖武元皇帝,他的神主牌位被供奉起来。他的功劳昭著,我们用大吕乐歌颂他。保佑我们国家安定,万世享有福祉。
司徒官员捧着祭器,奏响黄钟宫的《丰宁之曲》:
皇帝庄严肃穆地亲自祭祀,群臣都恭敬地侍立一旁。祭品摆放整齐,都是上好的东西。馨香的祭品升起,神明欣然接受。
再次祭祀昊天上帝,皇帝亲自斟酒,奏响大吕宫的《嘉宁之曲》:
郊祭表达了对上天的敬意,昭告上天我们的虔诚。伟大的上帝就在这里,酒香四溢。皇帝斟酒献祭,希望神明喝醉了,保佑我们国家国泰民安,以回报神明的恩德。
接下来是祭祀皇地祇的仪式,奏响《泰宁之曲》:
皇帝穿着华丽的衮服,来到祭坛。在神殿里,埋下祭品和牲畜的血。用匏爵斟酒,献上洁净的祭品。希望国家疆土永远安定,保佑我们的帝业。
然后是祭祀太祖皇帝的仪式,奏响《燕宁之曲》:
伟大的皇后,开创了伟大的基业。她的功劳与天齐高,与天同功。我们献上精美的祭品,仪式庄严隆重。祈求国家平安,保佑我们享有福祉。
文舞退场,武舞登场,奏响黄钟宫的《咸宁之曲》:
在郊外祭祀,伴随着《云门》的舞蹈。舞者手持朱干,挥舞着翟羽。歌颂先祖的睿智和武功。愿我们的国家永远强大,天子受上天保佑。
最后是亚终献,奏响黄钟宫的《咸宁之曲》和《功成治定之舞》。 这部分描述了祭祀仪式的尾声,以舞蹈结束整个仪式。
扫地,就在南郊,天神都在等着呢,皇上啊,祭祀做得可隆重了!跟神明沟通,用的是上好的酒和陶器。关键是诚心诚意,干净纯粹,可不是光讲究吃的好喝的好。
皇帝喝了祭祀用的酒,然后在太吕宫唱起了《福宁之曲》:这祭祀啊,最重要的是真诚,老天爷保佑,就看这心是不是够虔诚!皇上您这祭祀,香火鼎盛,恩泽无边,子孙万代!
撤下祭品,又在太吕宫唱起了《丰宁之曲》:这盛大的祭祀仪式,祭品丰盛,场面庄严肃穆,百官都在。皇上的祖先保佑着,这祭祀仪式完美完成,福泽绵延不绝。
送神的时候,在圜钟宫唱起了《乾宁之曲》:伟大的上帝啊,您来见证这祭祀仪式,接受我们的祭品,保佑我们的祖先。祭坛建得完美,神灵安居其中。我们唱着歌送您,人和神都高兴。
迎神的时候,唱的是《镇宁之曲》。林钟宫、太蔟宫、姑洗宫、南吕宫都演奏了一遍,歌词都一样:大地啊,万物赖以生存,公平地对待万物,谦逊地变化。祭祀隆重,诚心诚意,神灵保佑,国泰民安。
初献,先洗手净面,在太蔟宫奏响《肃宁之曲》:五经之中,祭祀礼仪最重要。现在就虔诚地洗手净面,祭品都是上好的,仪式隆重庄严。保佑我们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初献,皇上上祭坛,在应钟宫奏响《肃宁之曲》:皇上您的恩德无边,如同大地一样广阔,刚强而有韧性,滋养万物。方丘祭祀,最重要的是恭敬,没有繁文缛节。神灵啊,请您接受我们的祭品。
初献,献上玉帛,在太蔟宫奏响《亿宁之曲》:祭祀仪式规范,祭品齐全,天地神灵啊,请您降临人间。我们献上玉帛,内心充满虔诚。神灵保佑,国运昌盛。
司徒捧着祭品,在太蔟宫奏响《丰宁之曲》:四阶的祭祀仪式,在方泽举行。向天地神灵祭祀,恭敬地摆放祭品。祭品丰盛精美,神灵保佑,国泰民安。
好家伙,这可是古代祭祀的场景啊!先来个正位献祭,奏响太蔟宫的《溥宁之曲》:“荡荡坤德,物无不载。柔顺利贞,含洪光大。笾豆既陈,金石斯在。四海永宁,福禄攸介。” 意思就是说,大地母亲的德行广博无垠,万物都能承载;她的品性温柔顺达,又端正贞洁,包容万象,光辉伟大。祭品都摆好了,乐器也准备就绪,希望四海永宁,福禄绵长。
接下来是给太宗皇帝献祭,也是在太蔟宫,奏的是《保宁之曲》。可惜这部分的词儿丢了,记录上写着“词阙”。 哎,真是可惜,不知道当时唱的是什么歌。
然后亚献官升上祭坛,太蔟宫又奏起了《咸宁之曲》:“卓彼嘉坛,奠玉方泽。百辟祇肃,八音纯绎。祀事孔明,柔祇感格。” 你看,那祭坛多么庄严,祭品也摆放得井井有条。百官都恭敬地站着,各种乐器奏出和谐的乐声,祭祀仪式庄重而隆重,祈祷上天保佑。
撤掉祭品,换上应钟宫的《丰宁之曲》:“修理方丘,吉蠲是宜。笾豆静嘉,登于有司。芬芬馨香,来享来仪。郊仪将终,声歌彻之。” 祭坛修缮得很好,祭祀用品也妥当,祭品摆放整齐,由官员呈献。香气扑鼻,神灵应该会很高兴吧。郊祀仪式就要结束了,乐声歌声响彻云霄。
最后送神,奏响林钟宫的《镇宁之曲》:“因地方丘,济济多仪。乐成八变,灵祇格思。荐余彻豆,神贶昭垂。亿万斯年,永祐丕基。” 在祭坛上,仪式隆重而繁复,乐曲演奏了八个变奏,希望神灵能够感受到我们的诚意。撤掉剩下的祭品,祈求神灵保佑,江山永固,国泰民安。
最后,去望燎台,在太蔟宫奏响《肃宁之曲》,这曲子跟刚才升坛时奏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