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寿辉,原名徐贞一,是湖北蕲州罗田人,平时靠卖布为生,经常在蕲州和黄州之间跑买卖。开始的时候,袁州有个妖僧叫彭莹玉,他用泉水给人治病,好多人都治好了,附近的人都把他当神仙一样看待。到了元至正十年,彭莹玉的一个徒弟叫周子旺,用妖术迷惑老百姓,跟着他的人有五十多个,还胆大包天自称国王,结果被官兵抓到杀了。彭莹玉逃跑了,躲到淮西老百姓家里,每天晚上都在偷偷地策划着什么大事情。
有一天,徐寿辉在池塘里洗澡,彭莹玉的手下看见他身上发出红光,觉得很奇怪。到了至正十一年八月,彭莹玉的手下就拥立徐寿辉当老大,聚集了一帮人到处抢劫。九月,他们攻占了蕲水县,蕲州总管李孝先战死,接着又攻占了黄州。徐寿辉就自称皇帝,建立了叫“天完国”的政权,定都蕲州,改元治平。他还任命麻城人邹普胜当太师。他手下的士兵都用红巾裹着头,跟汝州、颍州那些造反的贼寇是一伙的。
十二年前,竹山人孟海马造反,攻占了襄阳和荆门,响应徐寿辉,号称“南锁红巾”。襄阳路的总管柴兰和县令孛术远都战死了。寿辉的将领丁普郎等人接连攻下了汉阳和兴国。曾法兴等人攻占了安陆,抓住了知府叫丑驴的官员,丑驴宁死不屈,曾法兴很佩服他,就放了他。结果丑驴和他的妻子侯氏一起自杀了。
湖广行省的平章星吉听说老将郑万户懂军事,就让他招兵买马,准备防御。寿辉派了一千多人到武昌投降,星吉知道这是个骗局,就让郑万户埋伏兵马,把他们给截住了,抓了六百人,准备等着处置。正巧朝廷把星吉调去当司农寺卿了,派了个和尚来代替他,这和尚收了寿辉的贿赂,放了那些俘虏,还把郑万户给关进了监狱。寿辉派赵普胜去偷袭武昌,那六百个俘虏里应外合,武昌城就这样失守了,长江沿岸的州县都吓得纷纷投降。
二月,赵普胜趁着攻下武昌的胜利,船只首尾相连,顺流而下攻打江西。江州总管李黼和主簿也孙帖木儿抵抗,结果被打败了。普胜又用船队攻城,又被李黼打败了。普胜攻打得更猛了,城破了,李黼战死了,普胜攻下了南康。这个月,孟海马攻占了归州、峡州、房州等地,寿辉的其他将领攻下了岳州,又攻下了忠州、万州、夔州,这些地方都落入他们手里了。还有一个叫周伯颜的,也起兵攻占了道州,响应徐寿辉。
那时候,湖南大部分地区都落入徐寿辉的手里了。他们分兵进入江西,当地一些坏人趁机响应,不到十天时间,人数就增加到几万人,都打着天完军的旗号。
话说元朝的时候,行省右丞太不花率兵来到江西,应山广水镇的巡检王珪参与了他的军事行动。王珪三次上书劝告太不花,说:“千万别轻敌啊!”太不花一听就火了,竟然派王珪当先锋。没想到王珪却连连打败了寿辉军的部队。可是,因为没有后续部队支援,王珪的军队溃败了,他只带着几百人逃到了孝感。
孝感县的两位义士刘禹和吴思明正在组织义军,听说王珪来了,就投奔了他。他们一起在莲花寨打败了寿辉军的将领王思明。王思明集合全部兵力包围了他们,僵持了一个多月,最后王珪和刘禹他们都战死了,壮烈殉国。同一个月,寿辉军的将领欧普祥攻陷了萍乡,接着又占领了袁州。 分宜人彭继凯和安福人袁明东奋起反击,把欧普祥赶跑了,收复了袁州。但是好景不长,彭继凯因为得罪了知府宝童,被宝童派人暗杀了,袁州又落入了欧普祥的手里。 与此同时,彭莹玉攻陷了瑞州,陈普文攻陷了吉安门。
三月,泰和州的达鲁花赤达里麻失理收复了吉安。达里麻失理的部队被称为“黄衫军”,寿辉军非常害怕他们。没过多久,项普略又攻陷了饶州和信州,他的骑兵甚至打到了婺源,吓得江浙地区都人心惶惶。朝廷任命亦怜真为江西行省右丞,带兵去讨伐寿辉军。湖广行省参政铁杰也带兵收复了岳州,四川行省平章咬住也收复了万州、夔州、云阳等州。 这个月,寿辉军进攻南昌,靖安的达鲁花赤湖海大败了他们。可是寿辉军又卷土重来,湖海和勇士黄云等人一边战斗一边坚守,整整打了八个月,最后都战死了,实在令人敬佩。寿辉军又包围了抚州,抚州百姓木古丙、赵均保等人纷纷起来响应,协助官军防守,敌人始终攻不下来,最后只好撤兵。当时江西各地几乎都被寿辉军占领了,只有抚州孤城坚守,令人钦佩。同一个月,咬住收复了归州,进攻峡州,斩杀了寿辉军的将领李太素。寿辉军的其他将领攻陷了池州,包围了安庆,声势浩大。平章卜颜帖木儿等人率军在丁家洲打败了他们,收复了池州。又在白湄再次打败寿辉军,斩杀了他们的主将周驴。
十三年的五月,戴良这小子在建昌起兵,一口气打下了建昌,又拿下襄阳,还把贼将王权给干掉了!
六月,行省左丞火你赤又收复了瑞州,把彭莹玉给抓了,还把他剁吧剁吧的,做成肉块了。这彭莹玉打仗的时候,那可是寸草不生啊,杀的人那叫一个多!这次被杀了,全国人民都拍手称快!七月,项普胜攻下了婺源州和徽州,从昱岭关杀进了浙西,然后又把杭州给拿下了。八月,戴良跟寿辉的将领俞君正打了一仗,结果输了。戴良逃到了松滋,俞君正又把中兴给夺了回去,不过后来被荆门和尚李皆他们给打败了。戴良又跑到石马驻扎军队。这时候,项普胜又分兵占领了宜兴、历阳、丹阳、句容,最前面的部队都打到钟山了!还好平章庆童带兵来支援,才把他们给打退了。
之前啊,因为太平日子过得太久了,寿辉的军队到处乱窜,好多州县都直接投降了。后来大家见怪不怪,也就没那么害怕了。所以那些有本事有胆量的英雄好汉们,都想着自己动手,为朝廷讨伐这些贼寇。寿辉占领的州县,很快又被收复了,贼军的势力也开始衰弱了。这一年,元帅董抟霄收复了杭州,后来被调走了,寿辉的军队又杀回了昱岭关,占领了于潜。行省又派董抟霄去打他们,具体情况都写在《董抟霄传》里了。九月,官军在中兴集结,准备攻打寿辉。一开始,寿辉在黄州的阑溪口设下重重关卡,堆积了大量的金银财宝,那地方号称固若金汤。结果,还是被官军攻破了。十月,广西元帅甄崇福收复了道州,周伯颜被杀了。十一月,卜颜帖木儿和中丞蛮子海牙带着二十万大军,分头攻打蕲水县,寿辉出兵迎战,结果大败,逃进了黄梅山。官军攻进城里,抓了他们的伪将相以下四百多人,然后就把武昌各路和均房等州都收复了。朝廷见贼军已经溃败,就下令各路将领班师回朝。
十四年,徐寿辉重新聚集起残余势力,很多饥饿的百姓都投奔他,他的实力又壮大了。
十五年,徐寿辉派倪文俊打败了威顺王宽彻不花,他们在湖南和湖北地区四处活动,官兵多次被打败。五月,倪文俊攻陷了中兴府。自从起兵以来,湖南湖北的州县接二连三地被攻陷,只有茶陵州坚持抵抗了好几年,到这个时候也被倪文俊攻破了。七月,倪文俊又攻陷了武昌和汉阳。
十六年正月,倪文俊就在汉阳建立了都城,迎接徐寿辉迁都过去。徐寿辉这个人性格宽厚,又放纵手下,权力都掌握在下面的人手里。等邹普胜死了以后,他就任命倪文俊为丞相,大权完全落到了倪文俊手里,徐寿辉一点办法也没有。这一年,倪文俊接连攻陷了常德、澧州、衡州,还分兵攻下了岳州。十七年,徐寿辉派明玉珍攻下了重庆,徐寿辉封明玉珍为陇西右丞。倪文俊越来越骄横跋扈,独揽大权,还密谋杀害徐寿辉,不过没成功,就逃跑了,逃到了黄州。后来,徐寿辉手下的元帅陈友谅把他杀了,接收了他的军队,自称平章。据说,倪文俊活着的时候,他母亲梦到白虎进了家;他将死的时候,他母亲又梦到白虎死了。倪文俊作战勇猛,官兵都很害怕他,都叫他“倪蛮子”。
十八年,陈友谅攻陷了安庆、龙兴、信州,这一带地区都归他所有了。徐寿辉想迁都到安庆,但是陈友谅没听他的。十九年十二月,徐寿辉带兵到了江州,陈友谅假装出来迎接他。等徐寿辉进了门,就把门关上,把徐寿辉的随从全部杀掉了。从那以后,权力就完全掌握在陈友谅手里了,徐寿辉只剩下一个空头名义。二十年五月,陈友谅挟持着徐寿辉去攻打太平,船到了采石矶,陈友谅派人去跟徐寿辉说事,然后从背后用铁挝把他打死了,脑袋都碎了。
陈友谅,老家是湖北沔阳黄蓬,他家祖上是江西吉州谢家的人,后来他爹成了黄蓬陈家的上门女婿,所以就改姓陈了。他爹叫陈普才,是个渔民,生了五个儿子,友谅是老二。友谅读书读得马马虎虎,懂点大道理,曾经做过个小官,但总觉得憋屈。他叔叔陈普文跟着倪文俊造反,友谅也跟着去了。倪文俊觉得友谅还行,就让他当个小秘书,后来又让他带兵。到了至正十六年,友谅干掉了倪文俊,自己当了平章,元朝皇帝妥欢帖睦尔也认可了他。当时倪文俊的部下在四川归州坚守着山寨,友谅就派他弟弟陈友能和将领欧普祥去招降,费了好大劲才降服。那时候余阙在安庆守城,元朝派去安庆的军队每次都被打败,贼兵都怕余阙的名声。
至正十七年,友谅联合赵普胜、祝宗等人攻打安庆,友谅亲自带兵从上游直捣小孤山,守将胡伯启拼死抵抗了四天四夜,最后还是逃回了安庆城。友谅紧逼城下,余阙跟友谅拼命抵抗。到了至正十八年,友谅和赵普胜等人合兵围攻安庆,四处进攻,安庆城最终被攻破,余阙跳水自杀了。友谅乘胜追击,打到了龙兴府,龙兴府的左丞火你赤一看友谅的军队,吓得直说:“这贼军跟以前不一样了,太可怕了,挡不住啊!”然后就丢下城跑了。友谅驻扎在龙兴府,计划攻打江西,派将领王奉国攻下了临江和瑞州,熊天瑞攻下了吉安,又分兵攻打抚州。围了三个月,抚州才被攻破。友谅听说抚州有个叫吴彤的守城很厉害,就下令,谁能活捉吴彤就赏赐一百两黄金。抓到吴彤后,友谅不仅没杀他,反而重用了吴彤。八月,友谅攻下建昌府。九月,友谅派将领辛文才攻下赣州,又攻下了南安府。
同年,友谅的军队攻入福建,将领康泰等人攻下了汀州;攻入广东,将领熊天瑞攻下了南雄州和韶州。至正十九年,王奉国攻下了信州。
那时候朱元璋已经当上了吴国公,跟陈友谅的地盘挨着。朱元璋在池州,赵普胜带兵去抢,结果打输了,灰溜溜地逃跑了。没多久,他又在沙子港打败了吴军的部队。朱元璋派俞廷玉带水陆两军去攻打。到了枞阳,赵普胜偷偷地在水里埋下了铁索。船到了,船舵被铁索缠住了,动不了了,赵普胜就乘机猛攻,结果全军覆没。
赵普胜这个人啊,又勇猛又果断,打仗很厉害,人称“双刀赵”,名声都传到敌国去了,陈友谅都忌惮他。这时候,陈友谅想杀了张士诚,又怕赵普胜不听他的,就以会师的名义,从江州突然杀到,赵普胜在雁汊甫迎接他。上了船,陈友谅就把赵普胜给杀了,还把他的军队都收编了。没过多久,陈友谅挟持着张士诚往东边打,攻打太平,他调来大船靠近城外,士兵顺着船舵爬上城墙,就这样攻下了太平。
陈友谅在采石杀了张士诚,然后把采石的五通庙当成了行宫,自己僭称皇帝,国号大汉,年号大义。他封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他的那些党羽在沙岸给他庆贺,结果碰上大风大雨,仪式没法进行。
陈友谅觉得自己兵强马壮,想打下集庆(南京)。吴王担心他会和张士诚联合起来,就采纳了刘基的计策,派将领康茂才假装投降。陈友谅一听,赶紧派人去迎接,还亲自写信。康茂才以前跟陈友谅认识,送信的人也曾经是陈友谅的手下。陈友谅特别高兴,带着军队浩浩荡荡地往东开进,到了江东桥,大声喊着“老康”,却没有人回应,这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陈友谅和他弟弟(号称“五王”)赶紧跑到龙湾,派出一万人把河岸堵住,声势非常吓人。朱元璋早就埋伏好了兵马在石灰山,突然从四面八方杀出来,陈友谅的军队大败,纷纷下岸逃上船。结果正好赶上退潮,船都搁浅了,淹死的人不计其数。陈友谅的将领张志雄、梁铉、喻国兴、刘世衍等等都投降了。张志雄是赵普胜以前的部下,他一直怨恨陈友谅杀了赵普胜,所以没怎么抵抗。投降后,他对朱元璋说:“现在投降的都是安庆的兵,陈友谅逃跑了,安庆城里空虚得很,可以拿下!”朱元璋听了他的建议,派徐达、冯胜、张德胜等人去追击陈友谅,在慈湖又打败了他。
陈友谅又集结兵力想再战,结果张德胜战死了,陈友谅这才撤退。徐达等人顺利攻下了太平。陈友谅往东进攻的时候,吴王赶紧派衢州的胡大海去攻打信州,牵制陈友谅,胡大海顺利拿下了信州。十一月,陈友谅手下的浮梁守将于光和鄱阳守将徐椿带着饶州投降了吴王。第二年六月,陈友谅的将领李明道和王汉宝攻打信州,被胡大海打败,王汉宝被俘虏。朱元璋放了他,问他陈友谅的情况,王汉宝把陈友谅的虚实都告诉了朱元璋。八月,朱元璋以王汉宝为向导,率领水军逆流而上,报龙江之战的一箭之仇。他们攻打安庆,没攻下来。刘基说:“安庆不值得打,应该直接攻打江州。”
朱元璋到了湖口,距离江州只有五里地,陈友谅没想到朱元璋会来,吓了一大跳,赶紧带着老婆孩子逃到武昌去了。朱元璋顺利进入江州,陈友谅的将领傅友德、丁普郎都带着部队投降了,南康、龙兴、袁州也纷纷向吴王称臣。
公元1361年,张士诚改元大定。那时候,江西各路只有熊天瑞守着赣州,死心塌地跟着张士诚。很多土匪都投靠了张士诚,打着白旗,叫白军;投降朱元璋的,就换成红旗,叫红军。他们天天打仗,死伤无数,那叫一个惨烈。
1362年四月,张士诚又带水军去攻打龙兴府,号称有六十万高稍子战船上的士兵,还把老婆孩子和百官都带上了,倾尽全力去攻打,围了八十五天都没拿下。朱元璋带二十万水军去救援龙兴府,张士诚一听,赶紧解围,往东逃到鄱阳湖去了。六月初五,两军在康郎山大战,锣鼓喧天,喊杀声震天动地,巨大的炮声像雷一样轰鸣。到了下午,张士诚放火烧朱元璋的船,结果突然刮起了反风,自己把自己的船烧了,十里方圆的湖水都红了。张士诚的叔叔陈普略等等都战死了,朱元璋的将领张志雄、丁普郎也战死了。六月初六,徐达烧了张士诚平章蒋必胜的船,死了大约一千五百人。这一天打了好多次,双方各有胜负,真是难分伯仲。
第二天,朱元璋看到张士诚的兵力还很强大,有点害怕,就问刘伯温:“你看我这脸色怎么样?”刘伯温就说:“一定能赢!”六月初八,天色阴沉,双方都很害怕,打仗都没什么力气了。张士诚的弟弟张友仁、张友贵都战死了,张士诚的猛将张定边还敢冲到前面去,结果中箭受伤败退了。从那以后,双方就僵持了六天六夜。
刘伯温建议朱元璋把军队转移到湖口,打算在金木相克的那天打胜仗。陈友谅的人就把船都划进港口,傍晚时分,每艘船上都点起一盏灯,首尾相连,像一条长龙一样。天亮之前,陈友谅的军队就全部渡过了江,停泊在左蠡,在南北两岸都设置了栅栏,还在江中间放了好多火筏子,水陆两路都戒备森严。陈友谅也把军队移到了楮溪,紧追不舍,不让明军跑掉。没过多久,陈友谅率兵到达鞋山,朱元璋的军队也驻扎在湖口,双方对峙了十五天。
八月壬戌日,陈友谅亲自乘坐楼船,率领军队向九江进发。常遇春用火筏攻击陈友谅的船队,顺流而下,到了禁江口,炮火轰击朱元璋的船只,朱元璋正好不在那艘船上,躲过一劫。陈友谅的士兵以为朱元璋死了,高兴地欢呼万岁。明军派人假装是来劝降的,约见陈友谅,陈友谅亲自出来接见使者,结果被流矢射中,箭穿透了眼睛和头颅,当场毙命。陈友谅的军队大溃败,退到了江口。第二天,癸亥日,朱元璋乘胜追击,活捉了陈友谅的儿子陈善儿和平章张荣等人,俘虏了五万士兵。陈友谅称帝四年,死时四十八岁。
陈友谅的太尉张定边等人趁着夜色,用小船把陈友谅的尸体和他的小儿子陈理偷偷运到武昌。九月,陈理竟然僭称皇帝,改元德寿。朱元璋率兵讨伐,在武昌城外设置栅栏,又用船只连接起来组成水栅,切断了武昌城内外联系的通道。过了二十三年,陈理走投无路,率领所有兵力出城决战。他的将领陈佥骁勇善战,擅长使用长矛,直冲明军中军。结果被明将郭英刺杀,张定边等人吓得不敢再出战。陈友谅的丞相张必先率领湖南兵来救援,在城下与明军作战,结果战败被俘,武昌城的援兵彻底断绝了。朱元璋派降将罗复仁进城劝降陈理,陈理这才率领大将张定边等人投降。朱元璋封陈理为顺德侯,普才为承恩侯,陈友谅的哥哥陈友宁为归仁伯,陈友直为怀仁伯,追封陈友仁为康山王,并为他建立庙宇祭祀。张定边、张必先等人后来都被处死了。普才被流放到滁州,陈理被流放到高丽,最终都下落不明。
明玉珍,是随州沔阳人,一个普通的农民。他个子高大,足足有八尺,眼睛是重瞳,性格又聪明果断,乡里人都很服他。十一年的时候,颍州那边起了盗匪,周围的人都响应他们,明玉珍就带着大家伙儿在青山上聚集起来,修筑栅栏防守。
徐寿辉占据了蕲州,派人来招降他。明玉珍琢磨着自己打不过徐寿辉,就带着人投降了。徐寿辉封他做元帅,给他增加兵力,让他驻扎在沔阳。十二年的时候,他和哈林秃打仗,被流矢射中了右眼,瞎了一只眼,大家就叫他“明眼子”。那时候沔阳年年闹饥荒。十五年春天,明玉珍带着五十艘斗船,率领部队去夔州买粮食。
第二年,辰州人杨汉带着五千精兵投降了重庆的帅完者都。十七年,完者都杀了杨汉,杨汉的军队往东逃窜,夔州就归了明玉珍。有人说重庆城里兵力不足,守将哈林秃和完者都两人关系不好,兵临城下就能攻破。明玉珍有点犹豫,没敢轻举妄动。他手下大将戴寿建议说:“咱们一部分兵马运送粮食回沔阳,用剩下的兵马带着杨汉的残部去偷袭重庆,要是成功了,大事就成了;要是失败了,咱们抢点财物再回来,这是上上策啊!”明玉珍听了他的建议,就照办了。
那时候重庆长期太平,突然看到贼兵来了,城里城外都吓坏了,完者都逃跑了,哈林秃被抓住了。城里的老百姓拿着香花迎接明玉珍进城,明玉珍禁止士兵抢掠,老百姓都安居乐业,投降的人也越来越多。
公元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二月,元朝的完者都(元朝将领)从辰州出发,会合平章政事囊革歹和参政赵资,带着军队到达嘉定府的大佛崖,准备收复重庆。当时,元朝的另一个将领忽必烈派兵攻打他们,偷偷摸摸地派兵登上乌牛山,攻陷了嘉定府。只有大佛崖的官兵坚持抵抗了半年之久。忽必烈亲自带兵攻打大佛崖,同时又派兵绕道袭击成都府,结果迅速占领了四川的郡县。
忽必烈带兵路过泸州的时候,他的部将刘泽民对他说:“有个叫刘祯的读书人很有策略,以前在山东大名府做过官,因为李喜喜起兵造反,他就逃难到这儿来了。您要不要去见见他?”忽必烈说:“你带他来吧。”刘泽民说:“这不太合适,您还是亲自去一趟吧。”于是忽必烈就进山去拜访刘祯。还没聊完,忽必烈就高兴得不得了,说:“我找到一个诸葛亮了!”当场就拜刘祯为参谋。
到了公元1280年(元至元十七年),陈友谅杀了他的主子陈寿辉自立为王,忽必烈计划讨伐他,于是下令关闭夔州关口,不跟陈友谅来往。
公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刘祯劝忽必烈自立为帝,但是忽必烈没答应。后来戴寿和张文炳又劝他,忽必烈就征求部下的意见,大家一致拥戴他。公元1282年(元至元十九年)三月戊辰日,忽必烈终于称帝,定都重庆,国号大夏,年号大统。他立妻子彭氏为皇后,儿子昇为太子。他仿照周朝的制度,设立六个官职部门,任命戴寿为宰相,忽必烈的部将明二改姓万,赐名胜,任命他为司马;张文炳为司空;向大亨、莫仁寿为司寇;邹兴为司徒;刘祯为宗伯。他还任命牟图南为丞相,史天章为翰林学士。他把知府改称刺史,知州改称太守,废除了佛教和道教,只奉弥勒佛。他还规定税收只收十分之一,免除了徭役。
话说二十三年,朱元璋派万胜、邹兴、芝麻李三路大军去打云南。万胜带的兵不到一万人,但战斗力超强,直接打进了中庆府。可是后来后勤跟不上,士兵们开始抢劫老百姓当做粮食,云南老百姓就造反了,跟他们对着干了。梁王(云南土司)向大理求救,打了好多胜仗,万胜一看兵力悬殊,扛不住了,就赶紧撤兵回去了。也是在二十三年,万胜去攻打兴元府,没打下来。然后派邹胜去攻打巴州,巴州被攻陷了。石柱安抚司的土司马克用投降了朱元璋,朱元璋就改设了永宁宣慰司,还设立了邑海溪洞军民府。又设立了平茶永化军民府,只有播州的杨元晶死活不投降。朱元璋派重兵围困播州,杨元晶这才投降了。
二十四年,朱元璋调整了六部,改成了中书省和枢密院,任命戴寿、万胜为左右丞相,向大亨、张文炳主管枢密院,邹兴守成都,吴友仁守保宁,莫仁寿守夔州,这几位都当上了平章军国重事,窦英守播州,当上了参政。这时候朱元璋已经打败了陈友谅,就派使者跟朱元璋联络,表示友好。朱元璋也派他的参政江俨去回访。朱元璋听说云南的军队打败了回来,又给他写信安慰鼓励。
二十五年夏天,朱元璋死了,他才三十六岁。朱元璋平时生活节俭,很尊重人才,待人礼貌,四川老百姓都很喜欢他。但是他眼光不够长远,只能守住自己的地盘,没有更大的作为。
子昇继位。子昇登基才十岁,他母亲彭氏就垂帘听政,改元开熙。万胜跟张文炳不对付,万胜偷偷派人杀了张文炳。玉珍的养子明昭等人假借彭氏的命令,把万胜叫来,勒死了他。万胜是黄陂人,又聪明又勇敢,玉珍把自己的弟媳嫁给了他,称他为明二。建国的大功劳,万胜占了七八成。彭氏任命刘祯为丞相。
二十六年,吴友仁发檄文说:远近都说万胜被冤枉杀害了,其他将领都害怕了。吴友仁没办法,只好反叛明氏,占据了保宁府,投靠了陕西的李思齐。子昇派兵去攻打他,结果都打败了,灰溜溜地回来了。二十七年,戴寿攻打保宁,吴友仁登上城楼对戴寿说:“如果让参政文彦彬来,我就投降。”等文彦彬进城后,吴友仁私下和他约定说:“明昭等人不诛杀,丞相也肯定保不住,怎么办?他们不图谋别的,却对我用兵。我可是明氏的旧臣,难道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吗?”文彦彬出去告诉戴寿,戴寿同意了。当时明昭等人正跟着戴寿讨伐吴友仁。戴寿于是召集将领们开会,抓住明昭等人把他们杀了。吴友仁立刻来到军营,拉着戴寿哭,和戴寿一起到了重庆谢罪,子昇安慰他,恢复了他的官职。明太祖赐给他诏书,又派杨璟去劝说他,让他带着土地入朝,子昇没答应。
明朝的时候,公元1366年,那个叫张士诚的,攻打兴元府,朱元璋这才下定决心要打他。这年秋天,丞相刘基死了。
到了公元1367年,朱元璋想借道打云南,张士诚不同意,于是朱元璋就派汤和、廖永忠他们去打张士诚,还派傅友德从四川那边逼近成都。
公元1368年,汤和他们进军四川三峡,张士诚用铁链子把瞿塘峡口给堵死了,戴寿、向大亨就在两边山崖上凿了座飞桥,还在江里放了好多大木头。明军的战船快到的时候,张士诚就利用水流的力量,用那些大木头去撞击明军的船只,汤和他们一时半会儿攻不下来。与此同时,傅友德攻下了绵州,戴寿、向大亨带兵来救援,结果在汉州打了败仗,廖永忠也在峡口被张士诚的将领邹兴打败了,邹兴后来战死了,明军这才攻入夔州,继续前进到达铜锣峡。张士诚没办法了,只好自己捆着手,拿着玉璧,带着大臣们投降了。傅友德攻打成都,戴寿他们听说张士诚投降了,也投降了。明军又分兵攻下了保宁府,抓住了张士诚的弟弟吴友仁,押送到南京,把他杀了。戴寿、向大亨到了夔州,也被杀了。张士诚称帝六年,父子俩在四川称霸十一年,最后还是完蛋了。明朝封张士诚为归义侯,把张士诚的老婆彭氏接进了宫里,后来又把张士诚流放到高丽,至于他最后怎么样了,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