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开头就来了个“斡罗斯〔钦察 康里 马札儿 波兰〕”,这几个地名,搁现在可都是响当当的! 这估计是说故事的背景,得是哪个历史故事,涉及到俄罗斯,还有钦察汗国、康里、马扎尔(匈牙利)和波兰这些地方。 咱们接着往下看,看看这故事到底讲啥。

(此处应接续原文内容,因为只提供了地名,无法进行翻译和续写。) 请提供后续内容,我会继续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你的要求分段。

俄罗斯,他们那个民族啊,叫斯拉夫人。北齐末年,日耳曼人南下入侵罗马,日耳曼的地盘就让斯拉夫人给占了。唐朝以前,他们散落在西北,属于柔然和突厥管辖。唐朝末年,斯拉夫人里出了三个厉害的兄弟,柳利哥他们仨,又聪明又勇敢,打败了其他部落,成了老大,他们住的地方叫“遏而罗斯”,后来就用这个名字当部落的名字了。“遏而罗斯”读快了就是“斡罗斯”,也叫兀鲁斯,或者厄罗斯。柳利哥在唐朝咸通三年建国,一开始他们部落没城墙,后来才建了诺物哥罗特。“诺物”是新的意思,“哥罗特”是城的意思。柳利哥也叫鲁里克,他弟弟叫西纳非和忒鲁博尔,他们兄弟几个分别占据了倭齐罗湖以北和伯拉斯地区。后来西纳非和忒鲁博尔都死了,没留下儿子,柳利哥就把他们的地盘收了,自己当了斡罗斯王。他当了十七年王死了,儿子依哥尔还小,他的大臣阿列克摄政,开疆拓土,还把首都南迁到基辅。阿列克被毒蛇咬死了,依哥尔才开始亲政,他带了四十万大军,一万艘船去打希腊,沿着第聂伯河,过了黑海,到了君士坦丁堡。结果被希腊人打败了。依哥尔回部落收税,被自己的人杀死了。他儿子萨威亚得司拉夫也还小,王后奥尔加摄政。奥尔加很有智慧,她开始设立郡县,设置官吏,征收赋税,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萨威亚得司拉夫长大后,就把政权交还给他了。

萨威亚得司拉夫又去打希腊,结果又被打败了,死在了战场上。他儿子雅尔波拉克继位,后来被弟弟弗拉得莫尔杀了。弗拉得莫尔自立为王,那会儿是宋朝太平兴国五年。弗拉得莫尔死了,儿子斯昧挨多彼睦继位。他弟弟雅儿阿司拉夫跟他争王位,国家就分裂成两部分了。哥哥死了以后,雅儿阿司拉夫才统一了全国。他死了,儿子衣士埃阿司拉夫继位。衣士埃阿司拉夫死了,弟弟威司埃乌拉继位。威司埃乌拉死了,衣士埃阿司拉夫的儿子斯昧埃多彼睦继位。斯昧埃多彼睦死了,威司埃乌拉的儿子弗拉得莫尔二世继位。弗拉得莫尔二世死了,儿子斯的斯拉继位。从那以后,各个部落都拥兵自立,国家四分五裂。斡罗斯王国只剩下诺夫哥罗德,经历了十几个国王,直到威司埃乌拉二世联合各个部落,战争才平息下来。他死了,儿子尤里二世继位。

成吉思汗打完西域后,邻国基辅罗斯的一个部落奇卜察克,收留了逃到他们那儿的蒙古人。成吉思汗要求他们交出来,奇卜察克没给。十六年的时候,成吉思汗派哲别和速不台带兵去里海西边打奇卜察克,杀了奇卜察克首领霍滩的弟弟玉儿格和他的儿子塔阿儿。

十七年,成吉思汗自己从阿索富海踏着冰,一直走到黑海,打进了克里米亚地区。霍滩逃到了基辅罗斯,向他的女婿,哈里奇王穆斯提斯拉甫求救。穆斯提斯拉甫是个军事高手,经常打败自己的同族,根本没把蒙古人放在眼里,答应了岳父的请求。他派人通知加里奇王穆斯提斯瓦夫·罗曼诺维奇,召集各邦一起商议打仗的事。于是切尔尼戈夫王穆斯提斯瓦夫·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和南边的其他诸王都来到加里奇,商量着出兵迎战蒙古,别等蒙古人打过来再动手。他还通知了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王丹尼尔·罗曼诺维奇,请求他出兵帮忙,分兵从第聂伯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一直到黑海东北部。

哲别和速不台听说基辅罗斯要出兵了,就派了十个使者去说:“我们蒙古人打的是奇卜察克,跟你们基辅罗斯向来没仇,绝对不会侵犯你们。我们蒙古人只敬畏上天,跟你们的宗教也差不多。奇卜察克跟你们一直有仇,你们为什么不帮我们一起打仇人呢?”基辅罗斯的诸王觉得,蒙古人之前用这话骗奇卜察克,现在又用这话骗我们,不可信,就把使者杀了。哲别和速不台又派使者去了,说:“你们杀了我们的使者,这是你们的错。上天要惩罚你们,你们自找灭亡。现在你们要打仗,那就来决一胜负吧!”霍滩还想杀他们,基辅罗斯的人放他们回去了,约定时间决战。

哈里奇王先率领一万骑兵渡过第聂伯河,打败了蒙古军的前锋,还抓住了蒙古军的一个裨将哈马贝,把他杀了。蒙古军撤退,基辅罗斯的军队追到卡勒吉河,遇到了哲别和速不台的大军。当时基辅罗斯的军队有八万二千人,分兵驻扎在南北两边,南边是加里奇、切尔尼戈夫等地的军队,北边是哈里奇等地的军队和奇卜察克的军队。哈里奇王轻敌冒进,没跟南边的军队商量,独自率领北边的军队渡河,在卡利尔桑地区跟蒙古军作战。胜负还没分出来,奇卜察克的军队就害怕先撤退了,阵型大乱。蒙古军乘机攻击。基辅罗斯军队大败。哈里奇等诸王逃脱了,渡河往西边跑,后来把船都沉了,后面的人过不去,都被杀了。南边的军队不知道北边军队打仗的事,也不知道北边军队战败了,蒙古军突然打过来,攻打他们的营地,三天都没攻下来。蒙古军诱骗他们受贿,达成协议,等他们出来后,迅速攻击,几乎全歼了他们。抓获了加里奇、切尔尼戈夫等地的诸王,把他们绑在地上,在他们身上压上木板,然后喝酒庆祝,很多都被压死了。哲别命令把切尔尼戈夫王送去给太子术赤,结果被处死了。

这次战役,基辅罗斯死了六个国王、七十个侯爵,士兵死了八九成。丹尼尔·罗曼诺维奇收到求援信后,命令他的侄子,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王瓦西里科·康斯坦丁诺维奇率兵去救援。到达切尔尼戈夫后,听说军队战败了,赶紧撤退。当时各地的城池都没有防备,无法抵抗,只能等军队来求降,全国上下都震惊了。哲别他们一直打到第聂伯河西边,北边打到切尔尼戈夫的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和尼任城才停下来。那年冬天,大军东撤。基辅罗斯虽然被蒙古打败了,境内却没遭到破坏,等蒙古军撤兵后,各部落又开始内斗,不再担心外患了。

公元1232年,因为奇卜察克和斡罗斯这些部落不服管,蒙古派诸王带兵去征讨。拔都当大将军,速不台当副将军。

1233年,速不台带兵最先打进了不里阿耳。1234年,又打进了奇卜察克。这一年的冬天,蒙古大军就杀进了斡罗斯。从孩儿桑之战到现在,已经十四年了,斡罗斯人早就放松了警惕,不把蒙古放在眼里了。

毛儿杜因人和斡罗斯本来就有仇,他们带路,蒙古大军从东南方向进攻,攻下了勃栾思克、别儿郭罗惕等城,一路向南打。 呦里和他弟弟罗曼分别守着列也赞和克罗姆讷两座城,向攸利第二求救,但援兵迟迟没到。蒙古军招降列也赞,要求他们每年交纳十分之一的贡品。呦里不同意,结果城破了,呦里一家老小全部自杀殉城。

攸利第二派他儿子务赛服洛特带兵来救,结果列也赞城已经失守了,他就去救克罗姆讷,在城下和蒙古军打了一仗,罗曼战死了,务赛服洛特逃回了物拉的米儿。蒙古大军攻下克罗姆讷后,继续前进,直奔莫斯科,一路势如破竹,还抓到了攸利第二的孙子,然后又转向东边,打向了物拉的米儿。

当时攸利第二让他儿子务赛服洛特和木思提思老弗哀留守物拉的米儿,自己带兵北上,到锡第河边等着计掖甫王牙罗思剌弗哀、珀列思剌弗哀和勒王士委阿脱思剌弗哀的援兵。蒙古大军到了之后,让攸利第二的孙子在城下劝降,但他不肯投降,结果被杀了。蒙古军一部分兵马攻下了苏斯达耳城,然后撤兵回去了。

1235年春天,蒙古大军包围了物拉的米儿,打了七天,城破了。接下来,他们又接连攻下了攸利、计掖甫、遏罗斯托弗哀、雅洛思剌弗哀、喀辛特弗哀、耳的弥特洛甫、勒佛洛格的赤等城,攻到哪里,哪里就变成废墟。

话说,当时蒙古大军到了锡第河,攸利第二和他的两个侄子都战死了,活下来的士兵也就十分之二三。拔都继续往北,朝着诺物哥罗特进发,还没到城里一百多里,就因为大雨阻拦而退兵了。那是斡罗斯最北边的边界,斡罗斯建国的时候,首都就在那里。

一支军队攻打秃里思哥城,那里的国王瓦夕里死守城池,杀死了蒙古军好几千人。打了四十九天才攻下城池,蒙古军屠城,血流成河,把瓦夕里扔进血流成河里淹死了。他们把这座城改名叫卯危八里。那年冬天,蒙古军包围了阿速蔑怯思都城。十一年正月,攻破了这座城,又占领了不里阿耳,一直打到乌拉岭西北地区。

计掖甫是斡罗斯以前的都城,南部的大城市。攸利第二战死后,他的弟弟计掖甫王牙罗思剌弗哀想来救援,但没赶上。趁着蒙古大军撤退,他进入物拉的米儿,继承了他哥哥的王位。而扯耳尼哥王米海勒也趁着蒙古军北上,夺取了计掖甫。十二年,拔都到达珀列思剌弗哀勒城,这座城投降了。然后蒙古军攻下了扯耳尼哥城,东边一直打到戛鲁和城,到了端河。这样一来,计掖甫就失去了外援,但帖尼博耳河却无法渡过。蒙哥在河东驻扎,派人劝降计掖甫,结果使者被杀了。冬天,帖尼博耳河结冰了,大军渡河,米海勒逃往波兰,留下他的将领狄米脱里守城,准备得非常充分。蒙古大军日夜不停地猛攻,攻下了这座城,但是没有杀他们。接着又攻下了哈力赤城,达尼耳王也逃跑了,蒙古军继续进攻波兰。

蒙古军中一部分人,西边沿着奥斯大里亚的边界,一直打到了地中海北部的维尼斯国界。还有一支军队骚扰了奥斯大里亚的柯伦城和韦儿乃斯达特城,但很快就撤兵了。这时,蒙哥去世了,壬寅年春天,噩耗传到军中,拔都下令班师回朝。

话说俄罗斯北部那块儿,早就被蒙古大军给收服了,那些个小国家也都成了蒙古的附属国。咱们元定宗皇帝登基后,就召见了俄罗斯的两个国王,一个叫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另一个叫米哈伊尔。米哈伊尔来了之后,因为不肯下跪磕头,结果被杀了。另一个国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在回国的路上就死了,有人说是他在和林被毒死的。

拔都汗呢,就立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儿子安德烈为俄罗斯北部的统治者,每年按时上贡。而俄罗斯南部的哈里奇王丹尼尔,趁着拔都汗去征讨马加的时候,就偷偷地把自己的地盘给收回来了,包括基辅在内的好几块地方都归他管了。拔都汗回来后,派人去劝降丹尼尔,丹尼尔这小子就跑去求当时的教皇帮忙。教皇说,你得先改信天主教,我才肯帮你。丹尼尔没办法,只能先改信了,结果教皇还是没派兵来,丹尼尔又改回原来的东正教,乖乖地臣服了蒙古。

元定宗元年,丹尼尔亲自跑到拔都汗的营帐去拜见。第二年,他又去了一趟,拔都汗对他挺客气的,还让他当了俄罗斯南部的统治者,每年照样上贡。拔都汗的营帐扎在伏尔加河下游,叫萨莱,帐篷顶上还用金子装饰呢!那时候,俄罗斯的国王们一继位,都得先去萨莱拜见拔都汗,然后再到元朝的上都去朝见皇帝,领受皇帝的册封。这路途遥远啊,来回一趟得花好几年,路上说不定自己地盘上就出乱子,也来不及处理,所以各个国王都觉得这规矩太麻烦了。

公元1257年,拔都的弟弟伯勒克继承了金帐汗国的汗位,这才开始派官员到罗斯去统计人口,收取赋税。规定每户每年要交狐皮一张、白熊皮一张、黑貂皮一张、常貂皮一张、獭皮一张。 汗国派了八思哈家族的三个成员负责这件事:一个管苏兹达尔,一个管梁赞,一个管弗拉基米尔。 田赋是十分取一,牛羊马是百分取一,教士可以免税。 诺夫哥罗德城不服税,其他城市也跟着起哄。罗斯大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知道自己无力抵抗,只好安抚百姓,然后又去见伯勒克请求减税。伯勒克把他抓了起来,过了一阵子又放他走了,结果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在半路上死了,有人说是伯勒克毒死的。

伯勒克不听从朝廷的命令,罗斯各地的诸侯就都去萨莱朝见他了,不再去上都朝见了。 后来,哈里奇王丹尼尔赶走了蒙古官员,吞并了其他部落的人马。伯勒克派忽仑萨赫来讨伐他,但因为兵力薄弱,不敢轻举妄动,又换了布仑台去。这个布仑台是当年跟着拔都征讨马加尔的旧将。布仑台劝丹尼尔归顺,并让他帮忙攻打里亚赞。丹尼尔害怕,就听从了,派他弟弟瓦西里克跟着布仑台一起平定了里亚赞,这事发生在公元1258年。

第二年,拔都的弟弟诺盖等人攻打波兰,丹尼尔的儿子和弟弟也跟着去参战,打败了森米尔,一直打到了克拉科夫。 等到忙哥帖木儿继位成为金帐汗国大汗后,罗斯诸王之间互相倾轧,罗斯多夫公爵阿列克谢·瓦西里耶维奇诽谤梁赞公爵罗曼·奥列格诺维奇信奉伊斯兰教。公元1280年,忙哥帖木儿召见梁赞大公,把他召来后就杀了他。 罗斯多夫公爵的儿子又诬陷梁赞大公的儿子,并带兵攻打梁赞。 同年,阿速发生叛乱。 蒙古人向弗拉基米尔大公德米特里征兵,德米特里派他弟弟安德烈从军,平定了阿速的叛乱,并烧毁了高加索山北部的德尔本特城。

17年的时候,哈里赤王带着金帐汗国的军队去攻打波兰的柳勃林城。打到森地米尔的时候,被波兰人打败了。后来,物拉的米尔国王的弟弟安得累阿来三德勒委特向金帐汗脱脱蒙哥告状,说他哥哥被金帐汗国逼得很惨。

19年,脱脱蒙哥带兵攻打物拉的米尔,一直打到了诺夫哥罗德。狄米特里逃到了诺夫哥罗德。20年,诺夫哥罗德还是立狄米特里为物拉的米尔国王。这时候库尔斯克王投靠了脱脱蒙哥,诺夫哥罗德很生气,就攻打库尔斯克,还杀了别尔哥罗德王士委托司拉拂哀,这些都是罗斯的诸王。

27年,罗斯的诸王又告狄米特里的状。金帐汗脱脱蒙哥又去讨伐他。狄米特里逃到了诺夫哥罗德。这一年,狄米特里死了,他叔父弥海勒二世继位。莫斯科大公尤里三世想得到大公的位置,脱脱蒙哥觉得弥海勒二世年纪比较大,就没答应他。没过多久,月思别当了金帐汗,尤里三世娶了月思别的妹妹孔察哈,于是就和蒙古将领喀瓦惕一起攻打物拉的米尔。弥海勒二世退到了特维尔地区,尤里三世追击,结果兵败,孔察哈和蒙古兵都被弥海勒二世俘虏了。弥海勒二世知道她是贵人,礼貌地把她送回去了,结果孔察哈在半路上死了。

尤里三世就说弥海勒二世毒死了公主,去告状给金帐汗月思别。月思别本来是支持弥海勒二世的,听到孔察哈被毒死的事,非常生气,把弥海勒二世叫来关了起来。后来发现他没罪,就把他放回去了。尤里三世贿赂了月思别身边的人,伪造命令杀了弥海勒二世,自己篡位并得到了封号。

公元1343年,攸利三世(尤里三世)第三次进贡的数额达不到要求。月思别(莫斯科大公)把他叫回来,想让他解释一下。结果,在半路上,攸利三世被弥海勒二世(米哈伊尔二世)的儿子德米特里给杀了。月思别就以此事为由,指责德米特里擅自杀人,然后把攸利三世的弟弟阿来克三得(阿列克谢三世)封为特威尔大公,以此来为他父亲报仇。

阿来克三得当了三年大公,就想把所有住在特维尔(忒菲尔)的蒙古人都杀掉。这事儿传到了金帐汗国的耳朵里,金帐汗王命令攸利三世的弟弟伊葛(伊凡一世)当大公,其他诸侯都得听他的话,一起攻打阿来克三得。伊葛带着各路诸侯的军队攻下了特维尔,把阿来克三得和他儿子抓起来,送到了金帐汗国处死了。

伊葛明白,想要消灭蒙古人,必须联合各路诸侯,齐心协力才行,但当时大家人心不齐,所以他就老老实实地听从蒙古人的命令。而且,各地的税收都是由蒙古官员来收的,伊葛就耍了个心眼儿,请求修改税法,让莫斯科大公来负责征收税款,然后上缴给蒙古。这样一来,权力就掌握在他手里了,国家也越来越富强,那些穷的诸侯就把自己的土地卖给了他。老百姓觉得伊葛太喜欢赚钱了,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界利带”。

那时候希腊教在俄罗斯正流行,地位最高的是主教长,主教长住在哪儿,哪儿就是首都。伊凡一世想把莫斯科定为首都,就贿赂了金帐汗,让主教长从弗拉得米尔搬到莫斯科,搞得非常隆重,想让各个诸侯看看。伊凡一世死于至正元年,儿子西面继位。西面死后,弟弟伊凡二世继位。伊凡二世死后,儿子德米特里继位。

到了至正二十一年,德米特里和家族成员订立协议,规定王位由父子相承,违反者就用兵讨伐。当时金帐汗国、白帐汗国和蓝帐汗国互相攻打,顾不上管罗斯各部。德米特里就下令说:“所有诸侯都是我一个根儿出来的,应该互相团结,一起消灭敌人。所有军事和国家大事都应该听我的命令,如果依赖蒙古人当靠山,不服从命令的,各诸侯一起讨伐他!” 于是,所有诸侯都听从德米特里的命令,国家实力才开始强大起来。

后来,金帐汗集结了六十万大军来进攻,到达顿河。罗斯军队二十万在北岸列阵,德米特里问大家:“等他们渡河再打,还是我们渡河迎击,哪个更有利?”大家都说:“愿意渡河打一仗!”于是大家就渡河了。上了岸以后,砍断缆绳,沉了船,表示没有退路了。战斗一开始,双方伤亡差不多。德米特里暗中派出一支奇兵,从上游渡河,抄了蒙古军的后路。蒙古兵看见了,以为是援军大举到来,就溃逃了。这场战斗,虽然罗斯人侥幸获胜,但伤亡也很大。

两年后,白帐汗帖木儿汗趁罗斯不备,包围了莫斯科。特维尔叛变投降了蒙古,德米特里就派使者请求和解,像以前一样进贡。

话说钦察人,祖上是武平北折连川按答罕山那一带的部落,唐朝以前,人们管他们叫库莫奚。后来他们搬到西北,住到了玉里伯里山,原本就是游牧的民族,跟蒙古人一样。他们部落的首领里,出了个叫曲出的人,就给自己部落起了个名字叫钦察,也叫乞卜察克。曲出生的儿子叫唆末纳,唆末纳又生了个儿子叫亦纳思。

成吉思汗打败了蔑儿乞部之后,蔑儿乞部首领的儿子忽都逃到了钦察,投靠了亦纳思。成吉思汗派人去要人,说:“你藏了我射伤的鹿(比喻忽都)在哪儿?赶紧交出来,不然的话,灾祸就要降临到你们头上了!”亦纳思说:“逃到树林里的老鹰,还能被抓住呢,更何况是我?难道我还不如草木吗?”就是不肯交人。

成吉思汗就命令哲别和速不台带兵去讨伐。这时候亦纳思已经老了,国内又乱成一团,他的儿子忽鲁速蛮,还有钦察其他部落的首领库滩的弟弟玉儿格、儿子塔阿儿,以及阿速、撒耳柯思等部落的首领,都来抵抗大军。大军进入高喀斯山,地势险要,成吉思汗就用好话劝说那些首领说:“咱们都是同族,没必要互相残杀,为什么要帮着外人呢?”忽鲁速蛮就带兵撤退了。哲别和速不台打败了阿速等部,又追击玉儿格和塔阿儿,把他们杀了。另一个部落首领八赤蛮逃到了亦的勒深林里躲了起来。

后来窝阔台汗派拔都等人去讨伐,抓住了并杀死了八赤蛮。忽鲁速蛮带着儿子班都察,举族投降了。

康里人,也叫康邻,是古代高车人的后代,也是赤狄部落的余支。有人说他们祖先是匈奴人的外甥。他们没有一个统一的大汗,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领,总是跟着水草迁徙,穿着皮衣,吃肉,放牧牛羊,跟蠕蠕人差不多。不过他们造的车轮特别高大,轮辐也特别多。后来他们搬到了鹿浑海的西北。也有人说,他们经常侵略别的部落,抢来的战马多得数不清。他们部落里有人会造车,造的车又高又大,能装很多东西,所以他们部落就叫“高车”。到了蒙古初建国的时候,康里这个名字才开始出名。他们的地盘就在咸海的北边,一直往西到里海,跟钦察部落是邻居。成吉思汗在位十六年的时候,派哲别和速不台去攻打钦察。十九年的时候,他们乘胜追击,打进了康里,康里各部都被打散了,最后跟钦察一起,成了成吉思汗的儿子术赤的封地。

马札儿,也叫马加,跟波兰一样都在斡罗斯(俄罗斯)的南边,两国挨得很近,就像车轮和车轴一样互相依靠。马札儿的地界三面环山,地理位置特别险要。最早是匈奴的一支,北宋的时候,马札儿人沿着北海(里海)的南边,占据了那块地方。宋太宗十二年,拔都攻下了斡罗斯,就派贝达尔他们去打波兰和马札儿。那时候波兰国王波勒斯拉物死了,把地分给了四个儿子,兄弟之间还打仗呢。波勒斯拉物的一个孙子,叫波勒斯拉物四世,是克拉考地区的统治者,他娶了马札儿国王贝拉四世的女儿,管辖着珊特米这个地方。波勒斯拉物的一个儿子康拉忒管着库牙费地区,首都叫孛洛此克,管辖的地区叫马速费。还有一个儿子叫亨力二世,管着昔来齐地区。他们东南边有个鄂喷拉谛波而地区,统治者是昔斯拉物,首都叫拉谛波。

拔都军队分成五路进攻,先锋部队到了孛林城,又退回去了。冬天又到了费斯伦河,踩着冰过河,抢了珊特米,然后打到了克拉考。拔都的大将物拉狄米尔和波兰军队在泼兰尼也的地方打了一仗,结果波兰军队被打败了。拔都的大军分成两路,一路去伦昔斯克和库牙费,一路留在珊特米。结果珊特米和克拉考的军队联合起来,在昔夺洛城打败了拔都的大军。波勒斯拉物四世和他老婆、妈妈一起逃到了喀而巴脱山里。拔都的大军就攻进了克拉考,又占领了珊特米。

亨利二世带着三万大军,分成五路大军进攻:第一路军是日耳曼人,由莫拉维亚王子波列斯拉夫率领;第二路军是波兰人,由克拉科夫将军苏列斯拉夫率领;第三路军也是波兰人,由米希斯拉夫率领;第四路军是日耳曼人,由他们的首领波波沃斯泰伦奥尔率领;第五路军由亨利二世亲自指挥,他们在涅曼河边的瓦尔达忒地区展开决战。

日耳曼人率先发起进攻,结果大败,亨利二世战马受伤,想换马,结果被我们的士兵刺杀,然后把他的脑袋挂在竿子上示众。之后,军队南下到达维尔纽斯城,驻扎了十五天。然后西攻拉迪波尔,又转移到波列茨克,再往西南进入奥斯大里亚国,到达白鲁塞尼亚的莫拉维亚城。

白鲁塞尼亚国王文策斯拉夫听说大军压境,非常害怕,于是调集重兵防守白鲁塞尼亚和劳昔司两座城池,又派五千人去增援莫拉维亚城。这支援军的指挥官是日耳曼人斯德姆贝克,是个有名的勇士。文策斯拉夫告诫他,在平原上千万别和蒙古军队正面交锋,要坚守城池,伺机而动。白鲁塞尼亚的两座城池兵力都到了之后,白鲁塞尼亚又分出一千人马和援军一起前往莫拉维亚城。斯德姆贝克进入城内,发现蒙古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城里的人用草扎成人的形状放在城墙上防御,一会儿工夫,箭矢就射满了那些草人。

蒙古大军诱敌出城,但斯德姆贝克不肯上当。贝达克(指莫拉维亚守将,文中未明确指出)认为对方胆小,没有做好准备。斯德姆贝克乘夜袭击,我军战败,贝达克阵亡。于是解除了对莫拉维亚的包围,向东南进入马札儿,去支援拔都的军队。

一开始,拔都亲自率军攻打马札儿,马札儿国王是贝拉四世,在位五年。拔都派使者去招降,但贝拉四世拒绝了,而且也没有做好防御准备,仅仅派了部分军队去守卫喀尔巴阡山口,砍伐树木堵塞道路。

马札儿都格兰城,也叫布达城,紧挨着杜恼河,河的东边是丕思城,国王的宫殿就在那里。钦察王库滩带着四万户人家来投奔贝拉王。贝拉王很高兴,因为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可是马札儿人很生气,他们埋怨国王收留库滩,招来了敌人,于是就闹起来了。贝拉王没办法,只好把库滩关进监狱。

十二年春天三月,拔都来了,他让人砍掉了城墙上的木头,直接冲了进来。贝拉王赶紧下令征兵,把西北部的军队集合到丕思城,等着其他地方的援军,并且把王后和妃嫔以及辎重送到了奥地利。拔都的军队从东北方向的喀而巴忒山翻越达罗斯山隘,杀进来了;贝达克的军队则从西北方向的谟拉费牙翻越马札儿山隘杀进来;合丹和速不台则从东边莫而陶过来,翻山越岭,直奔丕思城。贝拉王死守城池,不肯出战。

有个叫乌哥领的教士觉得贝拉王太胆小了,就带着自己的军队出城迎战。结果被敌人诱骗进了沼泽地。马札儿士兵穿着沉重的铠甲,陷在沼泽里出不来,全都被杀死了。只有乌哥领侥幸逃脱。他非常生气,因为贝拉王没有派兵支援,就离开了。马札儿人认为这次兵祸都是库滩惹来的,而且敌军中还有很多钦察人,他们怀疑库滩和敌人有勾结,于是就把库滩杀了。库滩的残部渡过杜恼河,逃到了布噶而牙。贝拉王在丕思城里等着援军。

敌军攻破了丕思城北面的委琛城。贝拉王的军队集合完毕后出城迎战,敌军撤退了,贝拉王就追了上去,在赛育河西边安营扎寨,派了一千人守卫河桥。敌军在河东,趁着夜色偷袭,用炮兵把守桥的士兵赶走,又从上游涉水过河。天亮的时候,就把贝拉王的营地包围了。贝拉王的弟弟廓落蛮和乌哥领拼死抵抗,但还是没能突围,都受了重伤。傍晚的时候,敌军故意打开一条路,放他们出去。马札儿人溃不成军,敌军在后面追杀,几乎把他们全歼了。乌哥领战死了,廓落蛮逃回了丕思城,然后向西南逃到了地中海沿岸,最后也死了。贝拉王因为有匹好马,逃到了土洛斯,在那里遇到了他的女婿,克拉考王波勒斯拉物四世。敌军攻打丕思城,城里的人坚决抵抗,不肯投降。三天后,城破了,城里的人都被杀光了。

合丹和陶逾山他们一路打到脱兰,然后又攻破了路丹城。他们精挑细选了600个日耳曼人当向导,直奔滑拉丁,那是马札儿人的重要据点。滑拉丁的外城是木头做的,蒙古大军一到,就轻松攻破了。接着又用炮火攻破了内城,城里的人躲进教堂,结果教堂也被烧了。那些逃进森林里的人,出来找吃的,又被蒙古的巡逻兵杀了,几乎没剩下一个活口。另一支军队攻下了札纳忒城,又打到了丕勒克,这次他们用罗斯人、钦察人和马札儿人当先锋,蒙古大军在后面压阵,踩着堆积如山的尸体攻上了城墙。一路势如破竹,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最后和定宗的军队在拔都那里会合了。

拔都渡过杜恼河去攻打格兰,同时派合丹去追击贝拉。贝拉从土洛斯逃进奥斯大里亚境内,跑到勒泊斯波而克,在那里碰到了奥地利国王腓特烈二世(勿来特吕希第二)。腓特烈二世劝贝拉渡过杜恼河,贝拉听从了他的建议,还趁机向腓特烈二世索要贿赂,并以三个边境城市做抵押。贝拉带着他的家人来到阿格拉拇城,观察敌情,又跑到塔而马西的司巴拉城。他的王后自己去了克立萨堡,后来和贝拉一起逃到了地中海上的一个岛屿。合丹没能追上贝拉,于是就率军东进,到达塞而维亚,然后接到拔都的命令,就班师回朝了。

这时候,蒙古太宗的死讯传到了军中,那正是马真皇后称制的第一年。拔都和合丹率军东归,杜恼河沿岸的蒙古军队也撤退了。第二年,贝拉才回到丕思。一开始,贝拉多次向日耳曼国王腓特烈二世求救,说要和教皇对抗,但腓特烈二世没法支援他,只让他儿子严加戒备边境。他还给英格兰等国家写信说:“如果蒙古人来了,我的军队抵挡不住,那么你们各国都会有危险,都保不住,咱们得一起努力对抗他们。”正赶上蒙古太宗死了,拔都赶紧率军东撤,所以日耳曼各国都没遭受到蒙古的侵略。

后金的斡耳朵汗(也就是皇太极)好几次攻打波兰,把桑多梅日给烧了。

元朝至元二十二年的时候,脱脱的军队去打马札儿(匈牙利),结果打败了,灰溜溜地回来了。

第二年,他们又跑到波兰那些没城墙的地方,到处烧杀抢掠,把地儿都给祸害遍了。后来因为瘟疫流行,才不得不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