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字子美,是徽州歙县人。他爷爷郑安,在元朝时期当官,曾经参与平定歙县贼人李世达的叛乱。当时,李世达要屠城,郑安跑到主将那里据理力争,最终保全了全城百姓,后来还被任命为歙县县令,死后百姓还为他立了祠堂祭祀他。他爸爸郑千龄是休宁县县令,妈妈洪氏年轻守寡,以节操闻名。郑玉出生的时候,家里充满了光亮,邻居们都觉得很奇怪。

长大后,郑玉认真学习六经,尤其精通《春秋》的学问,写文章严谨规范。虞集和揭傒斯都非常欣赏他。他两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考中,于是就彻底放弃了做官的想法。他在歙县师山建了一座房子,开门授课,学生越来越多,房子都住不下了。至正十三年,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三旦八听说他的名声,想推荐他做官,但是郑玉以生病为由推辞了。

至正十四年,丞相脱脱推荐他,还派使者谢嘉卿带着皇帝的赏赐和礼品去请他做翰林待制,官阶是奉议大夫。徽州达鲁花赤按敦海牙也跟使者一起到山上,郑玉坚决推辞了朝廷的任命,请求穿着布衣去觐见皇上。走到海边的时候,他病倒了,草草写了一份谢表交给使者就回去了。

我给定住上书说:“以前周公辅佐天子,洗一次头要三次握住头发,吃一顿饭要三次吐出食物,他如此急切地寻找贤才,来共同治理天下,所以才能成就成周盛世,成为三代的典范。然而,寻找贤才的关键在于从天下选拔,不能只听信耳目所见,而导致朋党之弊。我认为阁下身为宰相,日夜都在寻找贤才,唯恐落后,这和周公相比,也毫不逊色。但是,天子的职责在于选择宰相,宰相的职责在于选择百官。皇上从众多人中选择了阁下为宰相,可以说是选对了人。可是,阁下选择百官的标准,我却没听说过。最近朝廷征召玉隐居不仕,皇上亲自下令,派人送去礼物,把他从深山穷谷中请到朝廷,这哪里是所谓的从天下选拔贤才呢!其实玉从小就知道自己没有治世之才,所以一直躬耕田地,自食其力,闲暇时就诵读诗书,以著述为业,并非不敢做官,而是不想违背为人处世的道理。好事传扬开来,人们称赞他是隐逸之士,传到京城,甚至传到了阁下的耳中。阁下也不加考察,就上奏朝廷。我接到任命后,衡量自己的才能,实在难以胜任,内心忐忑不安,夜不能寐。

我私下认为,现在战士们正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却得不到赏赐;贤才们隐居在民间,却无人举荐。而我却蒙受如此恩宠,恐怕会成为笑柄,给阁下带来麻烦,这实在不是我所希望的。我希望朝廷收回翰林的任命,让我以平民的身份亲自拜见阁下,陈述我的愚见,略表我的报效之心。希望您能把这份恩情用来赏赐战士,用来招揽贤才,平定盗贼,从而带来太平盛世,这不仅是天下的愿望,也是我的愿望。因此我不敢接受任命,但使者却一再催促,一定要让我亲自上书辞官。我年老体弱多病,行至海上,夏天又得了风痹之症,无法继续前进了。因此我简略地陈述了我的想法,希望您能体谅我的苦衷,替我向皇上奏明,实现我的初衷,万分感谢!”

我跟三位执政大人写信说:我私下认为,士君子在世上立足,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的深厚程度,更在于自己对自身能力的坚定信心。想想孔子那样睿智圣明,他考察弟子的学问和品行,还推荐漆雕开去做官,这足以说明他对人的了解非常深刻了。可是,当漆雕开说“我这点本事还不敢相信自己”的时候,孔子却非常高兴地赞赏他。难道孔子的识人能力不如漆雕开吗?当然不是!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有各自不同的情况,而漆雕开那种不自欺欺人的精神才最宝贵啊!

我叫玉江,是东部边远地区的人,我曾经隐居山林,甘愿和樵夫牧人一起生活。后来家乡屡遭盗贼侵扰,房屋被烧毁,妻儿离散,我经历了巨大的忧患和惊吓,还因此生了病。如今我年老体衰,越来越糊涂了。最近朝廷急需人才,没有仔细考察我的实际情况,就因为我以前隐居,把我举荐为翰林待制。我自觉没有那个才干,请求辞去官职,想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回应朝廷的召唤。可是使者坚决不同意,硬要我进京辞去恩赐的官职,逼着我上路,结果我的旧病又加重了。

我听说三位先生都是中州文化界的领袖,肩负着朝廷栋梁的重任,并且以德服人。我一个不肖之辈,斗胆在您们处理国家大事之余,陈述一下我年老体弱、颠沛流离的困境,希望您们能让我回到山林,安度余生。这样既不会妨碍朝廷选拔人才,也不会挫伤我这个平民百姓的自信之心。即使我不能为圣明的统治做贡献,也能稍微减轻一些社会上急功近利的风气。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幸运,也是天下之幸啊!

明朝军队攻破徽州,主将一心想要抓到一个叫玉的人。玉说:“我知道自己要死了,两只野鸡飞进我家,这就是征兆啊。”士兵逼迫玉去见主将,玉却不肯行礼。主将问他:“你为什么不肯来见我?”玉回答说:“我怎么会侍奉两个朝代的人呢?”他坚决抵抗,主将下令将他囚禁起来。玉七天不吃东西,还依然写诗作文,神情自若,跟平时一样。他写信给他的学生说:“俗话说‘吃人家的饭,就得替人家办事’。我不吃他们的饭,又为什么要为他们死呢?但是仔细想想,我心里还是觉得不安啊。士人遇到事情,怎么能不尽自己的本心呢!”玉的妻子程氏派人告诉他:“你死了,我就跟着你到地下。”玉说:“我没有遗憾了。”第二天,他穿戴整齐,朝北拜了拜,然后自缢身亡。他著有《周易大传附注》《程朱易契》《春秋经传阙疑》等著作流传于世。

全普庵撒里,字子仁,是高昌人。他一开始在中书省做检校。当时太师汪家奴专权乱政,朝中官员没人敢说话,只有普庵撒里在众人面前列举他的罪状,毫不畏惧。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马上就弹劾汪家奴十条罪状。后来他被外派到广东做廉访使,接着升任兵部尚书。没过多久,他又被任命为赣州路的达鲁花赤。他到赣州后,打击奸邪,整个州郡都变得安定了。至正十一年,颍州发生盗乱,他立刻修筑城墙,不到一个月,防御工事就全部准备好了,他还招募了三千勇士,每天进行训练。邻近的县城有被盗贼攻陷的,他就派兵收复,境内一片安宁。至正十六年,因为他的功劳,他被任命为江西行省参政,负责赣州地区。至正十八年,江西下游的很多郡县都被陈友谅占领了,他就和总管哈海赤一起全力防守。陈友谅派他的将领幸文才率兵包围赣州,派人威胁普庵撒里投降,普庵撒里杀了使者,穿上盔甲登上城墙抵抗。他们顽强抵抗了四个月,兵力不足,粮食也吃光了。义兵万户马合某沙想要打开城门投降,普庵撒里不同意,于是自刎而死。这件事上报朝廷后,朝廷追赠他“儆哀”的谥号。

哈海赤在赣州立下赫赫战功,城池失守那天,敌将威胁他投降。哈海赤对敌将说:“跟我作战的是我,你们这些贼寇不要杀害赣州百姓,赶紧杀了我吧!”于是被杀害了。

王荣忠是岳州人。全普庵撒里担任赣州路达鲁花赤时,推荐王荣忠担任总管府判官。至正十二年,叛军从抚州打到赣州,攻陷宁都,占据了那里。全普庵撒里派王荣忠在小庄抵御叛军,连续作战都取得了胜利,然后进驻女冠山,三路大军同时进攻,最终收复了宁都。没过多久,叛军再次来犯,王荣忠又打败了他们,赣州境内得以安定。全普庵撒里又命令王荣忠分兵防守兴国,在方石击败叛军,斩获三百多人。叛军撤退后,王荣忠建造了尊经阁来教育士人,他说:“学习不能中断啊!”第二年会昌失守,全普庵撒里派遣王荣忠分兵驻守雩都以支援会昌。二月收复会昌,三月招降了石城十五个山寨的叛军。叛军从循州梅州方向来攻打雩都,用竹箕编成盾牌攻城,箭石都射不进去。王荣忠用滚烫的铜水浇灌他们,叛军这才溃败撤退。至正十八年,陈友谅攻陷赣州,全普庵撒里战死,王荣忠率领部下前去救援,也战死了。

周镗,字以声,是浏阳州人。他勤奋好学,通晓《春秋》,在泰定四年考中进士,被授予衡阳县丞的职位,后来又调任大冶县尹。当地有个地头蛇,仗着和官府有点关系,横行霸道,号称很难治理。周镗表面上看起来软弱,实际上却刚毅有威严,让人不敢冒犯,他压制豪强,惠及穷人,他的政绩在各县中名列前茅。他多次升迁,做到国子助教,参与修撰《功臣列传》,后被提升为翰林国史编修官。之后外放担任四川行省儒学提举,路过家乡探亲。没过多久,盗贼四起,湖南北部各县都被攻陷,浏阳城没有守军,盗贼来临,百姓都惊慌逃窜。周镗嘱咐兄弟们远走高飞,自己说:“我受了国家的恩惠,如果不幸遇难,必定战死,不要互相牵累!”盗贼来到,抓住了周镗,想推举他当首领。周镗瞪大眼睛,大声痛骂,盗贼知道他不可屈服,于是杀了他。

谢一鲁,字至道,也是浏阳人,乡试考中了秀才,殿试考中了进士,曾经在石林书院当山长。后来贼寇攻陷了潭州,抓住了谢一鲁,谢一鲁对着贼寇破口大骂,结果全家都被杀害了。

聂炳,字韫夫,是江夏人。元统元年考中了进士,被授予承事郎的官职,后来又担任平昌州同知。聂炳从小就没了父亲,他母亲改嫁了。直到他从平昌州回来,才知道这件事,于是立刻把母亲接回家。过了一段时间,他升迁为宝庆路推官。碰上峒猺族造反,湖广行省右丞秃赤带兵去讨伐,驻扎在武冈,让聂炳代理分省理问官的职务。那些凶狠的士兵到处抓人当俘虏,聂炳就向秃赤求情,放了数千个没有罪证的人。至正十二年,聂炳升迁为荆门州知州。贼寇攻陷了荆门,聂炳就招募当地士兵,招募到了七万人马,收复了荆门。他又和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咬住一起收复了江陵,他的功劳很大。后来,贼将俞君正带兵来攻打荆门,聂炳率领孤军与敌人昼夜血战,结果援兵断绝,城池失守,被贼寇俘虏了。他一直破口大骂,贼寇把他的牙齿都用刀撬掉了,然后砍掉他的左臂,把他肢解了。

没过多久,贼寇攻陷了潜江县,达鲁花赤明安达尔率领当地士兵抵抗,抓住了贼寇的伪将刘万户。明安达尔他们进驻芦洑营,贼寇突然杀到,明安达尔战死了,全家人都被杀害了。只有一个儿子桂山,当时正带着印信外出,所以逃过一劫。明安达尔,是唐兀氏族人,字士元,和聂炳是同一年考中的进士。他先是在宿州当判官,后来升迁为潜江达鲁花赤。

刘畊孙,字存吾,是湖南茶陵人。元至顺元年考中了进士,当上了承事郎,后来又做了桂阳路临武县的县令。临武县靠近蛮族和獠族居住的地方。刘畊孙到任后,就召集当地父老乡亲说:“我是一个读书人,现在来当你们的县令。乡亲们要遵守我的教诲,教育你们的子弟孝敬父母、兄弟友爱、努力耕作,有空的时候就学习诗书,不要做坏事来麻烦我。”于是他就在临武县建立学校,摆上祭祀用的器物,三年后,当地的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临武县原来每年只交纳五锭茶叶税,后来增加到五十锭。刘畊孙向朝廷反映情况,最终朝廷取消了增加的茶叶税额。

后来,他又先后在建德、徽州、瑞州三路担任推官,到任后都认真审理疑难案件,政绩显著。到了元至正十二年春天,蕲黄地区的贼寇攻陷了湖南。刘畊孙拿出全部家产,招募义兵支援家乡茶陵,敌人一来就退却,所以茶陵县一直没有失守。至正十五年,他调任宁国路推官。那一年闹饥荒,他劝说富裕人家拿出粮食救济灾民,救活了上万人的性命。

后来,叛军首领长枪琐南班、程述、谢玺等人攻打宁国,刘畊孙白天代理知府事务,晚上带领士兵坚守城池。江浙行省派参知政事吉尼哥儿前来支援,宁国城以为有援兵到来,便放松了警惕。琐南班知道了这个情况,在四更时分率领军队沿着城墙攀登而上,宁国城最终失守。刘畊孙奋勇作战,最终壮烈牺牲。

他的弟弟刘焘孙,参加国子监考试落榜后,被任命为常宁州儒学教授。湖南沦陷后,常宁的官员都逃跑了,百姓们拿着官印请求刘焘孙守城,多亏了他,常宁城才得以保全。后来,外援全部断绝,刘焘孙也战死了。

刘畊孙的长子刘硕,担任武昌江夏县鲁湖大使,他起兵支援茶陵,也战死了。

他的弟弟刘兴孙,担任丰州同知,与敌寇作战,在台城壮烈牺牲。

俞述祖,字绍芳,是浙江象山人。他一开始在翰林院当抄写员,考评合格后,被调到广东元帅府当都事,后来又调回京城当国史院的编修,之后又外放到湖北沔阳府当推官。到了元至正十二年,农民起义军攻打蕲州和黄州,俞述祖带领当地民兵在绿水洪抵抗。但是兵力实在太弱,城池失守了,俞述祖被抓了。

贼兵把他押到他们的首领徐寿辉面前,想诱降他。俞述祖破口大骂,根本不理会他们。徐寿辉气急败坏,下令把他五马分尸了。他当时只有五岁的儿子,也被杀害了。这件事上报朝廷后,俞述祖被追赠为奉训大夫、礼部郎中。

桂完泽是温州永嘉人。他曾经跟着江西左丞李朵儿去北京,后来被授予平江路管军镇抚的职位。结果因为和仇家结怨被人告发,丢了官。正巧碰上起义军攻打昱岭关,行省政府又给他恢复了之前的官职,让他去参战。桂完泽作战非常勇敢,两次在关下与起义军作战都取得了胜利。后来他又一次和起义军交战,不幸被俘。

他的妻弟金德也被抓了,两个人都被反绑在树上,敌人拿着刀逼他们投降。金德还在犹豫,桂完泽大声喊:“金舅,咱们是男人,死了就死了,不能向贼人低头!”金德说:“你说的太对了!”然后两个人一起破口大骂,那些贼兵气得不行,把他们两个人的肚子剖开了,杀害了他们。

丑闾,字时中,是蒙古族人。元统元年考中了进士,后来官做到京畿漕运副使,然后外放去安陆府当知府。到了至正十二年,蕲州的贼寇鲁法兴打来了。丑闾当时招募了几百个士兵,带领他们抵抗贼寇,打败了贼寇的前锋部队,乘胜追击,结果贼寇从别的城门进来了。丑闾赶紧带兵回城,一看城里已经着火了,军民都乱成一团,没办法,他就回家了。他穿戴好朝服,坐在公堂上。贼寇拿着刀逼他,丑闾还劝他们不要造反,要顺从朝廷。有个贼兵把丑闾推倒在地,让他下跪,丑闾不肯,还破口大骂。贼寇头领觉得他挺有骨气,没忍心杀他,把他抓了起来。第二天,贼寇又逼他投降,丑闾大声呵斥道:“我是一个守土的官员,怎么可能跟着你们这些贼寇!”贼寇很生气,一刀砍向丑闾,他的左肋被砍断了,当场死了。贼寇因为丑闾不肯投降而愤怒,用布袋装着他的尸体,抬到他家里。丑闾的妻子侯氏出来痛哭,然后设酒席款待贼寇,暗中麻痹贼寇的警惕。到了晚上,侯氏自缢身亡了。这件事上报朝廷后,朝廷追赠丑闾为河南行省参知政事,追封侯氏为宁夏郡夫人,并在他们家门上题写了“双节”二字。

冯三,是湖广省的一个公使,平时不怎么读书。湖广发生叛乱后,贼寇引诱冯三投降,冯三拒绝了,说:“贼寇的名声那么坏,我们怎么能和他们一起干坏事呢!”贼寇开始还强迫他,但他始终不肯投降,于是贼寇把他绑在十字架上,抬着到处走,还割他的肉。冯三一直骂个不停,到了江边,贼寇割断了他的喉咙,把他扔进了江里。冯三的妻子跟着他一路哭泣,她捡起冯三被割下来的肉,装进自己的布裙里。等到贼寇走远了,她把冯三的遗体收好,脱下衣服裹住,痛哭一场后,投江自尽了。

孛罗帖木儿,字国宾,是高昌人。他从一个小小的宿卫一步步升迁,最后当上了江东廉访副使,后来又选拔他去襄阳路当达鲁花赤。至正十一年,汝颍地区爆发了盗贼起义。均州郧县人田端子等人也聚集起队伍,杀害了官吏。孛罗帖木儿把他们抓住了,然后杀了。没过多久,行省廉访司就和孛罗帖木儿一起下令,让他带兵去均房跟其他军队会合,一起讨伐叛贼。叛贼一开始还撤退了,但是谷城和光化又紧急求援。于是孛罗帖木儿立刻带兵赶往谷城,同时派樊城的城簿脱因等人去光化支援,还派人去襄阳要粮,但是襄阳没给。他又派同知也先不花去催促,襄阳还是没给。军队缺粮,没法继续行军,只能驻扎在柴店。他又派堂弟马哈失力去求援,结果廉访分司的王佥事和本路总管柴顺礼生气他老是催要,把他给绑起来了。

正好这时候,有人送来了光化战场上缴获的敌军首级,还说孛罗帖木儿正在谷城跟贼人对峙,生死未卜,应该赶紧送粮过去,再晚就来不及了。于是赶紧把马哈失力给放了,让他回去报信。也先不花和万户也先帖木儿率领几千人马,赶去和孛罗帖木儿会合,一起讨伐叛贼。到了第二年正月,襄阳城失守了,也先不花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就逃跑了。孛罗帖木儿带着两百个义兵,一边打一边退,退到了监利县,在那里遇到了沔阳府达鲁花赤咬住、同知三山、安陆府同知燕只不花和荆襄提举相哥失力率领的军队。当时江边停泊着上千艘船,他就把这些义兵、壮丁和水工们集合起来,一共五千多人,水陆并进。

到了石首县,听说中兴路也失守了,他们打算去岳州投奔元帅帖桀,但是路途太远,走不通,于是又转向襄阳。叛贼当时驻扎在杨湖港,他们乘着叛贼不注意,袭击了他们,缴获了二十七艘船,活捉了贼首刘咬儿。他们继续前进,到了潜江县,又斩杀了数百名叛贼,缴获了三十多艘船,还杀了贼将刘万户、许堂主等人。

那天,士兵们还没吃饭呢,结果敌军就大举杀来了。咱们跟他们从早打到晚,双方都死死咬住,互相都抽不出人手去支援其他方向。孛罗帖木儿受了重伤,他让马哈失力赶紧逃走,说:“我要战死沙场报效国家,你不用留在这里了!”马哈失力哭着说:“生死都要跟着叔父!” 后来,孛罗帖木儿被俘了,敌人想让他一起反叛,孛罗帖木儿对着他们破口大骂,最后被杀害了。

马哈失力带着家里的奴仆去寻找孛罗帖木儿的尸体,又跟敌人打了起来,最后都战死了。他全家战死的,一共二十六个人。

彭庭坚,字允诚,是温州瑞安人。他是在至正四年考中进士的,一开始当了个承事郎,后来又当了沂州的副职官员。 上任后,他拆除了牛皇神祠,还赶走了邻县来抢劫的土匪,并且减轻了老百姓的赋税,老百姓都觉得他很好。 没多久,因为平反冤假错案得罪了上司,他就干脆辞职不干了。

过了十年,朝廷招募地方官员,他又被启用,当上了建宁路崇安县的县令。 第二年,他又升职了,当上了建宁路总管府的副职。 那时候江西盗贼很多,彭庭坚带领着民兵,先后收复了建阳和浦城。

到了至正十二年,他被临时任命为佥都元帅府的官员,和邵武路的总管吴按摊不花一起攻打邵武。 彭庭坚设计了云梯和火炮,日夜不停地攻城,最后把贼寇赶跑了,还追杀了贼将董元帅等人。 邵武城被攻下后,他升任福建道宣慰司副都元帅,镇守邵武。 可是冬天的时候,建宁县却被贼寇攻破了。

至正十三年,彭庭坚统领着建阳、崇安、浦城三县的民兵,在泰宁附近与贼寇对峙。 贼寇害怕了,请求投降,建宁县也被收复了,彭庭坚这才率军回到邵武。 后来,江浙行省下令让彭庭坚统领建宁、邵武两郡的军队。

至正十四年,贼寇又攻入了政和、松溪,江南行省的中丞吴铎也带兵来建宁。 彭庭坚手下的一个将领,镇抚万户岳焕,这个人很凶悍,经常纵容士兵胡作非为。彭庭坚依法惩治了他。岳焕害怕了,趁彭庭坚不注意,假装是贼寇来偷袭,彭庭坚的军队溃败了。 彭庭坚却独自一人留下来,最后壮烈牺牲,年仅四十三岁。

他的下属张椿等人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崇安,老百姓都非常悲痛,就像死了父母一样,他们为彭庭坚建了祠堂,每年都祭拜他,据说还经常有灵验的事情发生,其他地方也纷纷效仿,也为他建了祠堂。 朝廷追赠他中奉大夫、福建道宣慰使、都元帅的官职,并谥号为“忠愍”。

王伯颜,原名叫王简,字伯敬,是山东滨州沾化人。他做过湖广省的宣慰使,后来又担任过永州、祁阳、湖州、乌程县的县令,以及信州的推官。至正九年,他升迁为福宁州知州。三年后,他又被提升为福建盐运副使。临走的时候,福建的宪府留下了王伯颜,让他继续管理福宁州的事务。

没过多久,贼寇就从邵武绕道攻打福宁州。王伯颜和监州阿撒都剌一起招募了五万当地士兵,分兵把守各个险要之处。贼寇在杨梅岭扎营设栅,王伯颜和他的儿子一起冲锋陷阵,打败了他们。贼寇首领王善率领大批人马直接攻打州城西门,州里的官吏都逃跑了,王伯颜身边只剩下几百名当地士兵。贼寇用长枪戳王伯颜的马,马受惊倒地,王伯颜也被抓住了。

王善对王伯颜说:“听说您在当地施行了很多惠民政策,这个州城怎么能没有知州呢?您就当我的知州吧,怎么样?”王伯颜呵斥王善说:“我是朝廷命官,不幸被俘,理应战死,怎么可能投降你叛贼呢?”王善大怒,命令手下把王伯颜按在地上跪下,王伯颜毫不屈服,于是王善就让人殴打他。王伯颜咬破舌头,血喷到王善脸上,骂道:“反贼,要杀就杀,为什么要殴打我!我是老百姓的父母官,你不能害我!大丞相正在亲自讨伐叛逆,百万大军,势如破竹,你们这些小丑,很快就要被消灭,还敢如此嚣张!”

贼寇也抓来了阿撒都剌,王善大声责问他为什么不抵抗,阿撒都剌吓得说不出话来。王伯颜又朝王善吐口水,说:“我杀贼寇,哪里谈得上不抵抗?我死了也要变成厉鬼来杀你!”说完,他挺直脖子,准备受死。脖子被砍断,涌出白色的液体,像牛奶一样。王伯颜的尸体暴尸街头数日,颜色都没有改变,州城里的人家家户户哭声震天。

话说这伙贼人杀了阿撒都剌之后,想放了知州。知州破口大骂:“我和你们势不两立,恨不得把你们碎尸万段!我稀罕你们的官职吗?!” 贼人一怒之下,把他杀了。知州的妻子潘氏带着两个女儿,也被贼人抓住了,她也狠狠地骂贼人,最后母子三人一起壮烈牺牲了。“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伯颜死后,这伙贼人经常看到他带兵进进出出,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魂魄在守护着这片土地。第二年,州里有个和尚叫林德诚,他起来讨伐贼寇。只见他对着天空大喊:“王州尹啊,您快率领阴兵来帮我!” 这林德诚和尚,真是胆识过人! 斩杀贼首的时候,贼人正在祭祀神灵,突然看到身穿红衣的官兵杀来,还以为是伪帅康将军来了,赶紧去迎接,结果扑了个空。官兵四面合围,贼寇大败,首领江二蛮被斩杀,福宁州终于恢复了平静。 朝廷知道了这件事后,追赠知州为嘉议大夫、济南路总管、上轻车都尉,并追封他为太原郡侯。

知州的长子桢,后来找到了父母的遗体,草草埋葬在了乌程。朝廷下旨让他继承父亲的爵位,并任命他为绍兴路总管。可惜好景不长,张士诚攻陷绍兴,桢宁死不屈,壮烈殉国。 真是英雄气短,儿孙满堂,却抵不过时局动荡,令人唏嘘不已!

还有一位叫陈阳盈,字子谦,具体籍贯已不可考,他曾担任泉州税课使。他跟随伯颜一起率领民兵抵抗贼寇,结果被俘,同样宁死不屈。 这些忠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捍卫了家园,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刘濬,字济川,祖籍兴州。他曾祖刘海是金朝的状元,官至河南府尹,死于国难。他的家族因此定居河南。刘濬最初在廉访司做书吏,后来被调到连江县宁善乡做巡检。至正十三年,江西贼帅王善寇掠福建,官军在罗源县抵抗。罗源和连江相邻。刘濬的妻子是真定史氏,出身相府,很有见识,她对刘濬说:“情况危急!应该赶紧招兵买马,保卫一方。”于是她拿出全部嫁妆,招募了一百多名壮士,并让她的次子刘健统领他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队伍就发展到了几万人。贼寇攻破罗源后,分兵两路进攻福州,刘濬在辰山抵抗,三次交战三次获胜。 刘濬夫妇,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令人敬佩!

我听说福州城破了,好多人都逃跑了。 濬(音jùn)将军带兵在中麻(地名)遇上了敌人,他突然冲进敌阵,一下子砍死了五个先锋,敌兵大批涌来,双方激战了三个小时左右。 结果濬将军中箭落马,他的部下健(音jiàn)赶紧下马扶他,两个人都被抓住了。

濬将军心里很生气,他挥舞着双手大声骂贼寇。 敌人把他绑在台阶下,先砍掉他一根手指,他骂得更凶了;再砍掉一根手指,还是一样。手指都快砍完了,敌人又砍了他的两只手腕,接着又砍了他的两只脚。 可是濬将军脸色一点都没变,骂声也没断,最后敌人割了他的喉咙和舌头,他才死了。 健也拼死抵抗敌人, 敌人头目善(音shàn)放过了健,让他去收敛濬将军的尸体下葬。

健回到家乡后,就去帅府请求出兵报仇,但是没得到批准。 于是他变卖了所有家产,招募了一百个不怕死的勇士,假扮成商人、百姓和乞丐,混进了敌人的队伍。 半夜里,他们突然放火大喊大闹,敌人吓得乱成一团,自己人杀自己人。 健抓住机会,亲手砍死了杀害他父亲的张破四,还抓住了善和贼首陈伯祥,把他们献给了官府,然后把他们处死了。

这件事上报朝廷后,朝廷追赠濬将军为福建行省检校官,还任命健为古田县尹。 官府还在福州北门外为濬将军修建了祠堂,每年都会派人去祭祀。

朵里不花,字端甫,是个蒙古人。一开始是做皇帝身边的侍卫,后来升官,做到辽阳行省右丞、平章政事这么高的位置。

后来陈友谅攻占了江西,朝廷就派他当江西行省平章政事,让他和另一个平章政事阿儿浑沙一起,分头去讨伐陈友谅。朵里不花就从海路去了广东,驻扎在揭阳。他降服了土匪金元祐,又招抚了循州、梅州、惠州三州,还给那些土匪头子们官职,让他们收税来供给军队吃喝。他还募集了四千石粮食运送到京城。

就这样,英德、肇庆、钦州、廉州等地都归顺了他,他还准备从梅岭方向进攻江西。可是,金元祐这个人野心很大,他借口要镇守地方,把路堵住了,不让人过去。早些时候,朝廷派了一道命令给刘巨海,让他代理广东元帅府的事务,这道命令还没发出,金元祐就偷偷地拿走了,还改了命令的名字,私下给了另一个土匪刘文远,想和他一起造反。

事情败露后,刘文远被杀了,而金元祐和他弟弟元泰、儿子荣都逃跑了,没抓到。没过多久,金元祐的儿子荣就带着外面的土匪冲了进来,抢走了官府的印信,杀了官吏,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大家都没办法抵抗。朵里不花和参政杨泰元等人带兵抵抗,可是土匪越来越多,朵里不花被枪打中了,伤得很重。他的儿子达兰不花带着手下拼死抵抗,最后也战死了。

朵里不花最后被抓住了,被押到太平桥,他一直骂个不停,最后被土匪杀害了。他的妻子卜颜氏和妾高丽氏就在旁边,没有离开,也一直大声痛骂:“我们平章待你们父子那么好,你们父子怎么这么暴虐!”她们也都被杀害了。朵里不花的部将哈乞、吴普颜、阿剌不花、歹不花等等,也都战死了。

陈君用,字子材,是福建延平人。他年轻的时候就很有志气,胆子也特别大,武力超群。元朝末年,红巾军攻入福建,福建的最高军事长官任命陈君用为南平县令,给了他五万贯钱让他招募一千士兵。陈君用把自己的家产都拿出来补充军费,带领官兵收复了建阳、浦城等县,因为战功被任命为建宁路同知。没过多久,贼军包围了福州,陈君用率兵前去救援,大败敌军。

廉访佥事郭兴祖被临时任命为副元帅,于是率兵越过北岭,到达连江,在水边列阵。陈君用说:“今天要是不能把贼寇杀个干净,我就没命活了!”于是他带领六十名勇士徒步涉水过河攻击敌人。敌军稍微溃散了一下,随后又重新集结,陈君用大声呼喊着冲锋陷阵,最终中枪牺牲了。这件事上报朝廷后,陈君用被追赠为怀远大将军、浙东道宣慰司同知副元帅、轻车都尉、颍川郡侯,谥号忠毅。

卜理牙敦是北庭人,官职做到山南廉访使,在中兴府任职。至正十二年,寇匪袭击中兴府,卜理牙敦率兵抵抗,射死了很多敌人,敌人稍微退却了一些。第二天,寇匪又带着大批人马来袭击东门,卜理牙敦的军队溃败,他被俘后宁死不屈。

第二天,贼寇再次来攻打中兴府,之前的中兴府判官兼上都统兵出城迎战,结果东门失守,上都统兵仓皇反击,但寡不敌众,被贼寇俘虏,逼他投降。上都统兵破口大骂,贼寇恼羞成怒,剖开他的肚子杀了他。

潮海,札剌台氏,是从国子生考取功名,做了靖安县达鲁花赤。至正十二年,蕲黄地区发生农民起义,潮海和县令黄绍一起招募义兵,准备抵抗贼寇。没过多久,几万名贼兵从武宁县杀来,黄绍去行省请求支援,潮海独自率领军队在象湖与贼兵作战,大获全胜。

然后,潮海又起用了进士胡斗元、涂渊、舒庆远、甘棠等人一起守城,并任命勇士黄云为先锋。从二月到八月,多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还活捉了贼将洪元帅。但是贼寇越来越多,黄云战死,潮海最终被包围,不久被贼寇俘虏,在富州被杀害。

民安图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担任本县的达鲁花赤。在任职的第13年,他带领军队打败了叛军,收复了县城。可到了第14年,叛军卷土重来,民安图战败被俘,最后被杀害了。

绍,字仲先,是临川人。至正八年考中进士,他为了寻求救援前往靖安,途中遇到官军保护,顺利进入龙兴府,可惜龙兴府也被围困了。后来围困解除了,绍就和民安图一起招抚叛党。在经过建昌的高坪时,遭遇了叛军,绍正衣冠怒骂,最终被叛军杀害。

斗元,字元浩,是靖安人。至正十年,他取得了江西乡试第一名,但殿试落选,后来担任了鳌溪书院的山长。叛军攻打靖安,洗劫了斗元的乡里,斗元带领乡兵击退了叛军,并和潮海一起共同商议防御策略。后来被叛军俘虏,叛军胁迫他投降,斗元大骂不屈。叛军先是用土埋了他的腰部,但他没死;又把他绑在暗室里,斗元撞破墙壁逃了出来,逃到深山里,最终因愤怒过度而死。

黄云是抚州人,住在靖安。他以勇敢善战闻名,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独自一人面对敌人。曾经被几十个人包围,他奋力冲杀而出。这次战斗中,他身中数十枪,喷血怒骂叛军而死。

魏中立,字伯时,是济南人。他从国子监伴读做起,官至陕西行台御史中丞,后调任饶州知州。叛军攻陷湖广后,又分兵攻打各州县,官军大多疲惫不堪,无力抵抗。各地很多无赖之徒乘机起事,不到十天,叛军就发展到数万人,他们衣衫褴褛,赤脚穿草鞋,用木头削成耙子,竹子削成枪,用截断的红布做成衣帽,满山遍野都是红色的身影。中立带领壮丁们分守险要地段,严加戒备。很快叛军就来了,达鲁花赤骑马出战,却连一支箭都射不出去,中立率领义军击退了他们。然而叛军再次来犯,中立最终被俘。叛军用红布裹住他的身体,中立怒斥叛军,胡须都气得竖了起来。叛军把他押解到蕲水,想逼迫他投降,中立不停地大骂,最终被杀害。

没过多久,那些贼寇又打到信州来了。信州的总管于大本,用当地的兵力抵抗。结果贼寇冲进城里,把于大本抓到蕲水去了。徐寿辉把他的绳子解开了,还给他一个假的官印,想让他当官。于大本把印丢在地上,狠狠地骂了徐寿辉一顿,最后被杀害了。于大本,字德中,是密州人,本来是教书先生,后来才当了官。

章善,字立贤,是吉安龙泉人。他为人正直,很有气节,当时担任龙泉县令。完者帖木儿曾经做过他的学生。到了至正十二年,盗贼四起,章善就带着完者帖木儿一起,发动民兵,加固城防,准备死守。第二年,贼寇的包围越来越紧,城里粮食吃光了,大家只能挖草根,啃树皮充饥,但还是坚持不投降。有一天,突然来了山洪暴雨,完者帖木儿带着老婆孩子,趁着夜色,坐小船逃跑了。天亮的时候,城池就被攻破了。章善的父亲章士璧,八十多岁了,自己跳进了北江自尽。他的妻子李氏和儿媳妇互相拉着,一起投井死了,章善也跳江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