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合台是成吉思汗的第二个儿子。成吉思汗觉得他性格比较刚烈,就让阔阔出思来好好管教他。后来,察合台被分封到西域,还拜博尔术为师学习。成吉思汗十四年,成吉思汗亲征花剌子模,临行前,也遂皇后建议应该选定继承人。成吉思汗同意了,于是把儿子们都叫来,先问长子术赤:“你是老大,有什么想法?”术赤还没来得及说话,察合台就插嘴说:“那些蔑儿乞人,咱们这些孩子能降服他们吗?”术赤一听就火了,冲着察合台说:“你除了蛮横,还会什么?咱们比试射箭,你要是赢了我,我就砍掉自己的大拇指;咱们比试摔跤,你要是赢了我,我就乖乖趴在地上不起!”兄弟俩吵得不可开交,成吉思汗在一旁默默看着。阔阔出思赶紧上前,责备察合台。成吉思汗也说:“术赤是我的长子,你们别乱说话!”察合台笑了笑,然后对成吉思汗说:“要不让术赤和我分管军事,窝阔台性格敦厚,可以继承大位,好好学习。”就这样,窝阔台当上了继承人。
同年,成吉思汗率大军攻打讹答剌城,兵分四路,留下察合台和窝阔台一起攻打这座城。城里的首领死守不出,打了五个月,才攻破外城,又过了一个月才攻下内城,活捉了城里的首领哈那儿只克,押解到成吉思汗行在处斩了。十五年,察合台又和术赤、窝阔台一起率领右翼大军攻打兀笼格赤城。术赤和察合台关系不好,导致战事迟迟没有进展,两人都向成吉思汗汇报了自己的战况。成吉思汗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就改派窝阔台统领大军。窝阔台调和了两个哥哥的关系,军队士气大振,终于攻下了兀笼格赤城。城里的人巷战打了七天七夜,战后还剩下十多万百姓。蒙古军把城里的妇女儿童和工匠都带走了,其他人则被驱赶到前线作战,平均一个蒙古兵要管二十四个俘虏。
公元1232年,成吉思汗亲自攻打塔里堪城,察合台和窝阔台从货勒自弥赶来见成吉思汗。接着又攻打八米俺城,察合台的长子莫图根在战斗中被流矢射中死了。成吉思汗最疼爱这个孙子,城破之后,把所有活着的守军都杀光了,并把那个地方命名为卯库尔干。察合台还不知道莫图根的死讯。有一天,几个儿子陪着成吉思汗吃饭,成吉思汗假装发怒,察合台吓得赶紧跪在地上,说如果违背父亲的命令就会死。成吉思汗问:“你这话是真的吗?”察合台坚决地说自己不敢说谎。然后成吉思汗告诉了他莫图根的死讯,并让他不要悲伤。察合台强忍着泪水继续吃饭,吃完饭后才出去,在野外痛哭了一场才回来。成吉思汗从西域班师回朝后,又去攻打西夏,命令察合台率领他的军队守卫后方。
成吉思汗临死的时候,遗命把皇位传给窝阔台,并且说:“察合台虽然不在身边,但他不会违背我的遗命。”窝阔台即位的时候,斡赤斤扶着窝阔台的左手,察合台扶着窝阔台的右手,他是诸王中年纪最大的。斡赤斤以下的诸王都在大殿下朝拜。察合台问:“哥哥向弟弟行礼,合乎礼仪吗?”耶律楚材出来说:“王爷虽然是哥哥,但他是臣子,臣子应该向君王行礼。”察合台这才同意。
窝阔台非常尊敬察合台,每件事情都要和他商量。派诸王的长子随拔都去征讨斡罗斯,以及设立中外站赤,都是得到了察合台的支持。窝阔台死后,第二年,察合台也去世了。察合台善于断案,判断公正,人们不敢欺骗他,深受部民的爱戴。
孔子说:“不要图谋不轨。” 这话说的是也速蒙哥,还有贝达尔,还有撒巴。察合台死了之后,莫图根的儿子合剌旭烈兀监国,因为私怨杀了阿母河行省的长官阔儿吉思,当时大家都觉得这太冤枉了。
后来,忽必烈(定宗)即位,认为传位给孙子而不传给儿子是不对的,所以就让也速蒙哥继承他父亲的汗位。可这也速蒙哥是个花天酒地的主儿,国家大事都荒废了。忽必烈死了以后,拔都等人拥立元宪宗在斡难河,也速蒙哥却迟迟没赶到。元宪宗在位第一年,就命令合剌旭烈兀杀了也速蒙哥,自己来当汗。合剌旭烈兀领了命令,还没到也速蒙哥的地盘就死了,他的老婆倭耳干纳就趁机杀了也速蒙哥,自己当起了监国,等着朝廷的旨意。
中统年间刚开始的时候,阿里不哥在和林称帝(僭号),贝达尔的儿子阿鲁忽也跟着他。阿里不哥想让阿鲁忽继承汗位,倭耳干纳也投靠了阿里不哥。可是后来阿里不哥要征兵和筹集军饷,阿鲁忽不愿意给,还杀了阿里不哥派去的使者,于是就投降了忽必烈(世祖)。中统三年,阿鲁忽和忽必烈的儿子禾忽大王一起打阿里不哥,把阿里不哥打得大败,还杀了阿里不哥的大将哈剌不花。阿鲁忽因为胜利了就放松警惕,结果又被阿里不哥打败了,具体情况可以看阿里不哥的传记。后来阿里不哥派倭耳干那和马思忽惕来议和,阿鲁忽就按照当地的风俗,娶了倭耳干那为妻。
1266年,阿鲁忽死了,窝儿干那又立忽必烈(世祖)的儿子忙哥里克沙为王。这孩子年纪太小,忽必烈就让他叔叔博拉克去辅佐他,想借博拉克的力量来对付叛王海都。结果博拉克直接把忙哥里克沙给废了,自己当了王。那时候海都跟术赤的后代忙哥帖木儿正打得不可开交,博拉克就趁机去抢他们的地盘。海都没办法,只好先跟忙哥帖木儿求和,然后回过头来跟博拉克在昔剌河打了一仗,结果大败。后来忙哥帖木儿派了五万兵来帮忙,这才扭转了战局,博拉克输了。博拉克败退到昔剌河南边,逼着布哈尔、撒马尔罕这些城市交出兵力和物资,准备再打一场。
忽必烈的几个孙子跟海都暗中勾结,于是布哈尔等地每年收上来的税,一部分就进了海都的口袋。博拉克跟海都也和好了,他想着要吞并阿姆河以南的呼拉商地区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海都答应给他派兵帮忙。
1268年冬天,博拉克派马思忽惕去见旭烈兀的后代阿八哈,表面上说是西域的地盘本来就属于皇室,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都分到了一份,暗地里却是想打探一下去阿八哈那里的路,侦察一下阿八哈的虚实。到了之后,阿八哈热情款待了他,还送给他成吉思汗穿过的衣服,并且把财政账本给他看,表示自己一点钱都没剩。马思忽惕拿到账本后,立马就走了。追兵追到几条河边的时候,他已经坐船跑了。
察合台的孙子尼古塔尔带着军队跟着旭烈兀西征,后来就留在阿八哈那儿做事。博拉克给他送了一支箭,藏在书筒里,约好让他里应外合。尼古塔尔带着一万兵马驻扎在角儿只,从阿八哈那儿得到书信后,就赶紧跑回角儿只去了。阿八哈叫他过去,担心事情泄露,尼古塔尔不敢去,就带着手下想偷偷摸摸地从里海北边溜走,回去找博拉克,结果被希拉们的人拦住打败了,希拉们把尼古塔尔抓起来,押送给阿八哈。
马思忽惕回来后,博拉克就出兵了,他命令察合台的后代阿赫每特、卜里、匿贝克、牙尔孤从忒耳昧城渡过阿母河;定宗的孙子察拔特和奇卜察克、谟八里克沙从阿母叶城渡河;大将葛喀扯、贝那尔从机洼渡河;大将格喀从敏克世拉克渡河。博拉克把老百姓的马都征集起来准备打仗,还把老百姓的牛剥皮做成盾牌。他先派使者去告诉布勤八脱吉斯说:“嘎自尼和阿母河东边中间这些地方,都应该属于我们察合台的祖先,你赶紧把这些地方让出来!”布勤八脱吉斯不答应,博拉克就亲自率领大军渡河。
阿八哈手下的昔扯克本来是奇卜察克的部下,听说旧主来了,就投降了,还送了一些马给博拉克。奇卜察克把马分给了博拉克,他的大将札拉儿台就嘲笑奇卜察克,说自己得到的好马多,却拿差的送人,奇卜察克生气了,跟札拉儿台吵了起来。博拉克偏袒札拉儿台,也不管谁对谁错,奇卜察克当夜就带着手下往阿母河北边跑了,博拉克追都没追上。没过多久,察拔特也跑了。博拉克把海拉脱酋长射姆沙丁叫来,答应给他呼拉商的土地,让他别帮阿八哈,还让他把呼拉商富人的名字都报上来。
公元1270年,阿八哈从阿特耳佩占地区带兵进攻。忽必烈派出的使臣梅喀伯被博拉克的人抓住了,但他趁机逃跑了,然后碰到了阿八哈,把敌情告诉了他。阿八哈打到徒思,就派梅喀伯去跟博拉克议和,答应割让嘎自尼、起而漫这两个地区。博拉克跟手下将领们商量,约速耳觉得可以答应,茫孤耳却认为已经深入敌境了,应该乘胜追击,而且阿八哈西边正乱着呢,未必会亲自来;札拉儿台也说,既然想讲和,干嘛还要过阿母河呢?
博拉克就派了三个探子去侦察阿八哈到底有没有来,结果探子被博拉克的人发现了。阿八哈就让探子假装是紧急的信使,大声喊着冲进去说:“北方的军队已经渡过了得而盆脱(地名)!”然后就慌慌张张地下令转移营地,抵御北方的军队,别带辎重,杀了那几个探子,故意放走了一个。
那个被放走的探子把看到的都报告给了博拉克,博拉克立刻就带兵追击,结果看见空营和留下的辎重,更加相信是真的了。军队走到快要出山的时候,突然遭遇了阿八哈的大军,阿拔台率领中军,牙世摩特率领左翼,布勤八脱吉斯率领右翼,起儿漫、法而斯、罗耳等部族军队都跟着阿八哈来了。但是博拉克的手下将领们还是拼死抵抗,牙世摩特率领的左翼被札拉儿台打败了,左翼将领苏纳台都九十多岁了,看到情况危急,赶紧下马,席地而坐,指挥军队再次冲锋,士气大振。
结果博拉克还是大败,从马上摔了下来,靠着别人把他扶上马才逃脱。溃败的军队过了阿母河,都散乱了,到了布哈尔,只剩下五千人了。博拉克因为从马上摔下来受伤了,坐轿子进了城。他派弟弟亦速尔去告诉海都,海都把他抓了起来,然后自己带兵赶来。海都赶到的时候,博拉克已经死了,有人说是中毒死的,他的将领们拥立撒巴子聂古伯为首领。
话说九年那年,聂古伯亲自带兵跟海都打仗,结果战死了。察合台的四世孙托喀帖木儿继承了汗位,没过几年,十一年的时候也死了。海都就立了博拉克的儿子笃哇当汗,这下笃哇痛快地投靠了海都,海都的实力更是壮大了。从至元二十年到元大德年间,海都多次带兵入侵中原,具体情况可以看《海都传》。海都死后,手下想立他的儿子斡罗思为汗,但是笃哇因为自己当初能当上汗王,是靠着察八儿帮忙的,所以就扶持察八儿上位。
那时候笃哇的军队接连打败仗,于是他就跟察八儿、明理帖木儿商量,在大德七年的时候,向元武宗表示愿意归顺。这事儿朝廷知道了,成宗皇帝就派诸王去消灭怯秃、月鲁帖木儿,还派使者去跟察八儿联络。到了八年,笃哇和察八儿都派使者来表示臣服。可是没多久,笃哇和察八儿因为子侄辈的矛盾闹翻了,十年的时候,两军在忽毡、撒马儿罕交界的地方打了起来。先是一仗,察八儿输了;接着又打了一仗,这次笃哇输了,于是双方决定议和。结果笃哇趁察八儿没防备,偷袭了他。元武宗又派月赤察儿去夺取察八儿的地盘和军队,察八儿带着三百骑兵投降了笃哇,很多溃散的士兵也都归顺了他。从那以后,海都的地盘全都被笃哇占领了。同年,笃哇死了,他的儿子宽阇继位。
到了元至大元年,宽阇派万户也列门、合散进献了太祖皇帝时编制的西域户口册,朝廷赏赐了他们金银和纸币,赏赐的多少还不一样。宽阇死后,他的族叔达里忽继位,他是察合台的曾孙。没过多久,笃哇的次子怯伯趁着达里忽喝酒的时候把他杀了,怯伯暂时掌管了国家大事,但是全国人民拥立了笃哇的长子也先不花,这时候是元皇庆二年。
也先不花跟旭烈兀后王合儿班答打起来了,还杀了合儿班答派来进贡的使者,然后又带兵入侵,这事儿《合儿班答传》里都写着呢。咱们皇帝仁宗就派了万户拜住,带着金印去给合儿班答的大臣薄拉送去,顺便跟合儿班答谈谈事儿。结果半路上碰上了也先不花,也先不花怀疑拜住是间谍,就把拜住给抓了。拜住说:“皇上派我来是按年例送礼问候的,没别的意思啊!” 也先不花的手下说:“这些使者来来往往的,都带着挑起边境战争的苗头,你这次来必须说实话,要是敢说谎,就抽你!”
拜住说:“王爷问的那些事儿,我真不知道啊!再说,王爷您是从哪儿听来的这些话?” 也先不花说:“阿必失哈说的。”他又说:“合儿班答是咱们的近亲,咱们关系远了,能不能活下去还不知道呢,以后派来的使者说不定怎么着呢。你这次去,他们肯定要搞事情,赶紧把实话招了!”拜住拼命解释阿必失哈的话不可信,可也先不花的手下说:“阿必失哈统领九万大军,怎么可能说假话来逃避责任呢?” 于是他们把拜住绑起来,狠狠地打了拜住一顿。拜住拿出皇帝的诏书给他们看,这才说:“他果然没罪。”然后,也先不花抢走了拜住的虎符,把他关在了自己的营帐里。
到了延祐元年,也先不花又来入侵了,他对拜住说:“我已经打进你的地界了!”拜住说:“咱们是兄弟国家,哪有什么内外之分?这里也是您的地方啊,您有什么好怀疑的呢?”然后,拜住慢慢地说:“太祖皇帝有句话:‘人不可以轻信谗言’,谗言一旦进了耳朵,就会让亲戚朋友反目成仇,让邻国笑话。使者们胡乱制造是非,让您起了疑心,这都是我们这些使者的罪过,我甘愿一死!” 也先不花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说:“我派你来是为了修好关系,怎么样?”拜住感激涕零,不知该如何是好。没过多久,也先不花就死了,他弟弟怯伯继位,又多次入侵边境。
元延祐七年,朝廷派拜住进京。仁宗皇帝又派拜住去跟怯伯(音qiè bó)谈判。怯伯接受了皇帝的命令,拍着胸口感谢说:“这太平盛世,可算是从现在开始了!”拜住又说:“以前,定宗皇帝想征讨拔都王,因为灭谷真薛禅的劝谏而作罢。我拜住虽然能力不足,但愿意效仿灭谷真薛禅,为国家赴汤蹈火。”怯伯采纳了他的建议,向朝廷禀报,这才平息了战争的威胁。
到了至治元年,拜住回到上都,去嘉禧殿觐见皇帝,被任命为浙东道宣慰使。怯伯也上奏说:“拜住的升迁与我无关,请告诉朝廷大臣,让他能竖起帅旗,成为诸侯的领袖。” 同年,怯伯去世了,他的儿子燕只吉台继承汗位。没过多久,燕只吉台也死了,他的弟弟笃来帖木儿继位。至治二年,笃来帖木儿派使者来朝贡,送来了文豹和海东青。三年,又送来了葡萄酒。英宗皇帝说:“我不是想要他们的土地和人民,只要我朝百姓不再受边患之苦,士兵们免于劳役,这就足够了。既然他们已经归顺,那就应该好好赏赐他们,让他们安心。” 后来,笃来帖木儿去世,他的弟弟答儿麻失里和他儿子桑札儿一起当了汗。
天历元年,明宗皇帝南迁回京师,漠北的诸王都拥戴他,答儿麻失里也带兵护送他。笃来帖木儿晚年的时候,呼拉商人忽辛郭耳忒(音hū xīn guō ěr tè)因为察合台后王不遵守伊斯兰教,就起兵造反,占据了呼拉商地区。答儿麻失里联合其他诸王讨伐他,并任命国相喀斯庚汗(音kā sī gēng hàn)统领大军。元统元年,大军攻克了呼拉商,忽辛战败逃跑了。第二年,答儿麻失里去世,他的侄子真吉赛继位。真吉赛死后,他的弟弟不站继位。不站死后,笃哇孙额不坚的儿子也速帖木儿继位。从怯伯之后,札剌亦儿、速勒都思、巴鲁剌思、阿鲁剌惕这四个部落在境内专权,分裂成了二十五个汗国。
也速帖木儿死了以后,太宗的后代阿里信奉伊斯兰教,得到了大家的拥戴,继承了汗位,但他不称汗,而是自称苏尔滩。阿里苏尔滩死后,大家拥立宽阇孙谟罕默德为汗。宽阇孙谟罕默德死后,又立不里五世孙合占为汗。结果,国相喀斯庚汗造反了,合占打败了,被杀死了,喀斯庚汗就扶持太宗的后代达尼斯乃赤当汗。没过多久,喀斯庚汗又杀了达尼斯乃赤,立笃哇的曾孙巴颜合里为汗。紧接着又废黜了巴颜合里,立也速帖木儿之子帖木儿沙为汗。后来又废了帖木儿沙,改立阿密而为汗。
喀斯庚汗跟不赛音奎尔德部打仗,结果战败身亡,这时候阿密而也死了,他的儿子德克尔克帖木儿继承了汗位。德克尔克帖木儿死后,他的儿子义利阿斯赫戛继位。一开始,德克尔克帖木儿让义利阿斯赫戛去守撒马尔罕,还派喀斯庚汗的女婿帖木儿去协助他。义利阿斯赫戛的儿子义律亚斯和帖木儿关系不好,帖木儿就密谋要杀掉义律亚斯父子俩,结果事情败露,帖木儿就逃跑了。等到义利阿斯赫戛继位后,帖木儿的势力又壮大了,他让义律亚斯去攻打义利阿斯赫戛,结果大败,具体情况可以看《帖木儿传》。义利阿斯赫戛死后,帖木儿废掉了义律亚斯,立燕只吉歹孙喀普尔西阿特为汗。
那时候这汗位换得可快啊,人们都管喀普尔西阿特叫“草杆王”,说他就像一根空心的草杆,一碰就断。到了明朝洪武三年,喀普尔西阿特被帖木儿废掉了,这个国家也就亡了。
贝达尔,是察合台的第三个儿子,跟着拔都去征讨奇卜察克和斡罗斯这些部落。拔都把军队分成五路,打进了波兰,贝达尔带北路的一支军队,留下来攻打森地米尔,打败了他们的援兵。然后继续前进,到了拉谛波,再从梅仑进入奥斯马加,一直打到白吕门附近的谟拉费牙。白吕门国王叫文测斯拉物,他留下军队守卫自己的首都和劳昔司城,又派了五千骑兵去支援谟拉费牙。白吕门国王的将军叫斯德姆贝而克,是个有名的勇士,文测斯拉物警告他不要野战,只管守住鄂而谋次和白伦这两座城。斯德姆到了白伦,看到城防已经很坚固了,就分出一千城里的士兵,和他自己的人马一起去了鄂而谋次。这时候贝达尔的先锋部队已经到了城外,城上用草扎成人形来迷惑敌人,一会儿工夫,箭矢像刺猬一样射过来,打了三天都没攻下来。贝达尔想诱敌出城,可是敌人没上当,他就觉得敌人不足为虑,于是分兵四处抢掠。斯德姆趁他毫无防备,夜里偷袭,贝达尔的大军打败了,贝达尔死在了战场上。他的儿子阿鲁忽继承了他的位置。合剌旭烈兀当了汗,阿鲁忽有两个儿子叫出班和基颜,他们经常率领自己的军队跟着笃哇去攻打海都。
不里,是莫图根的大儿子。跟着拔都平定了阿速等部落。拔都打了胜仗,在亦的勒河上摆了盛大的宴会,拔都自认为年纪大,先举起酒杯自己喝了起来。不里和定宗都生气了,宴会还没结束就骑马离开了。不里说:“拔都和我地位平等,却这么自以为是。他就像个长胡子的女人,我抬脚就能把他踢倒!”定宗和额勒只吉歹的儿子合儿合孙也跟着不里一起,数落拔都的不是。
拔都把这事儿禀报给了太宗皇帝。当时,定宗奉了太宗的命令进京。太宗一听,勃然大怒,根本就不见定宗,还打算把定宗和他儿子合儿合孙都贬为最低级的探马赤,并且命令拔都派人去告诉察合台。这时候,诸王蒙哥和大臣晃豁儿台掌吉他们建议说:“成吉思汗有遗训:家务事由家里管,外面的事儿由外面管。现在不里这事儿发生在外地,最好还是交给拔都处理。”太宗的火气这才消了一些,把定宗叫来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还是让定宗父子去拔都那儿,听凭拔都处置,并且把不里这事儿告诉了察合台。 从这以后,定宗和不里他们就和拔都结下了梁子。
定宗死了以后,拔都拥立宪宗当皇帝。不里投靠了失列门,和失列门一起谋反。宪宗二年,宪宗杀了定宗的皇后和一些当权的大臣,把不里交给拔都。之前,不里跟他的部下说过:“我和拔都都是太祖的后代,可他却得到了额提勒河岸的优良牧场,我却没得到。”拔都听说了这事儿很生气,等到时机成熟,就说:“你醉酒时居然敢直呼我的名字,该杀!”于是就把不里杀了。
不里的儿子有阿卜失哈、哈萨儿、帖木儿不花和阿只吉。中统元年,世祖派阿卜失哈和哈萨儿去守察合台的地盘,防备阿里不哥。他们走到陕西的时候,被叛军抓住了,送给了阿里不哥,结果都被杀了。帖木儿不花,在至元二十八年被封为肃远王。元贞二年,他跟随辽王脱脱去讨伐吐蕃。阿只吉被封为威远王,因为他辅佐世祖有功,所以特别受世祖信任。北平王那木罕被叛王脱黑帖木儿他们抓走了,世祖就命令阿只吉率领他的军队镇守别失八里,还在太和岭到别失八里之间设立新的驿站,以便快速传递消息。后来,叛王笃哇骚扰天山南北,阿只吉和西平王奥鲁赤一起抵抗,结果战败了,但这主要是因为以前的情分,世祖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后来阿只吉去世了,他的儿子秃剌继承了他的军队。
秃剌啊,年轻的时候就以勇敢和力气出名了。元大德十一年,成宗皇帝驾崩了,左丞相阿忽台他们偷偷地计划拥立安西王阿难答,还让皇后伯牙吾氏临朝称制,当时朝野上下都人心惶惶,乱成一锅粥。仁宗皇帝从怀庆赶回来,把秃剌叫进宫里,然后把阿忽台他们抓起来杀了,这才平息了这场动乱。
武宗皇帝登基后,因为秃剌立了大功,封他为越王,还赐给他金印,把绍兴路划给他当封地。但是秃剌心里很不痛快,老觉得委屈。到了至大元年秋天,武宗皇帝去凉亭玩,准备坐船出去,秃剌拦住了他。皇帝问他:“你这是干什么?我正要上船呢!”秃剌说:“俗话说得好:‘一箭射中了麋鹿,别就自夸能耐;一百只兔子还没抓到,可不能就停下来。’ ”这是咱们蒙古人的俗语。皇帝因此对他有了意见。后来,在万岁山上大摆宴席,秃剌喝醉了,把腰带扔在地上,瞪着眼睛对皇帝说:“你给我的就这些!”皇帝更加怀疑他有二心了。
第二年春天,皇帝下令让楚王牙忽都、丞相脱脱、平章赤因铁木儿审问秃剌,秃剌招供了,结果被赐死了。秃剌的儿子叫西安王阿剌忒纳失里。至大三年,宁王阔阔图谋不轨,这事儿还牵连到了阿剌忒纳失里,他被流放到诸王伯帖木儿的封地。泰定元年,皇帝让阿剌忒纳失里去沙州镇守,还赏赐给他三千锭钞票。四年后,又赏赐了他六千锭。天历二年十一月,因为阿剌忒纳失里辅佐皇帝有功,皇帝把秃剌的越王印赐给了他。至顺二年,中书省的官员说:“秃剌在武宗时期,绍兴路的赋税收入,每年给他四万锭钞票。现在他儿子阿剌忒纳失里继承了王位,应该每年给他一半。”皇帝就同意了。
秃剌的另一个儿子答里麻,因为军功被封为西安王。秃剌的弟弟忽都铁木儿,在至治三年被封为威远王,也得到了金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