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是怯烈氏的人,也有人说是本田氏,到了漠北才改姓怯烈。还有说法是当时同名同姓的有三个人,因为负责管理屯田,所以叫他田镇海。镇海跟着成吉思汗,一起喝过巴勒渚纳河的水。他还参加了在斡难河上举行的盛大集会,和各位王爷大臣一起尊称成吉思汗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非常器重他,给了他札鲁忽赤的官职。镇海跟随成吉思汗征讨乃蛮,被赏赐了御马;又跟随攻打西辽,被赏赐了珍珠旗。他还被授予金虎符,担任阇里必,管理着十个持有金符的官员和五十个持有银符的官员,被命令在阿鲁欢的地方屯田并修筑城池,因此那个地方就叫镇海了。
七年的时候,镇海跟随成吉思汗去攻打金国。军队到达抚州的时候,他和金国的将领忽察虎交战,被流矢射中了左肋,但他包扎好伤口后继续战斗,最终攻克了抚州城,成吉思汗赏赐了他白金以表彰他的功劳。攻下燕京后,成吉思汗命令镇海登上大悲阁,向四周射出四支箭,箭所指之处的所有园林、店铺、房屋都赏赐给了他。
成吉思汗去世后,镇海被托孤辅政,拥立太宗即位,被任命为中书左丞相,后来又升任右丞相,再次改任右丞相。当时中书省发往西域畏兀儿等国的公文,用畏兀儿文书写,由镇海负责;发往中国以及契丹、女真等地的公文,用汉文书写,由耶律楚材负责。不过,在公文的日期前面,镇海都要用畏兀儿文写上“付与某人”之类的字样,用来核对验收。皇帝收回全国的符节,唯独镇海的符节被允许保留。
四年的时候,镇海和速不台、塔察儿一起包围汴京,被赏赐了九龙旗、御用车辆和椅盖。五年的时候,攻破蔡州,因为功劳被赏赐恩州千户,世袭享受赋税。在此之前,成吉思汗收拢了全国的儿童和工匠,在弘州设立机构,后来又得到了西域的三百户织金锦缎工匠和汴京的三百户织粗呢工匠,都分属弘州管理,成吉思汗命令镇海世袭管理这些工匠。
唐太宗死了,六个皇后当政,她们本来就不喜欢镇海,就把他的官给撤了。后来定宗皇帝登基,又重新任命他当右丞相。定宗皇帝卧病在床,很多事情都由镇海和喀达克做主。镇海最后活到八十四岁去世了。
后来宪宗皇帝打宋朝,经常拍着大腿叹气说:“要是我有镇海在,还怕什么江南?可惜他死了!”有人说:“宪宗皇帝即位后,杀了定宗皇帝时那些当权的大臣,镇海和喀达克都被杀害了。杀镇海的是丹尼世们。” 但这事儿真假难辨,谁也说不清楚。元世祖登基后,把镇海以前的部下和投降的人,封了几千户的官职,还给他的孙子庄家封了千户,曾孙也里卜花也封了百户,算是十七个投降将领之一。
镇海的儿子有十二个,比较有名的有:要束木、札鲁忽赤、佩金符;还有孛古思,他跟着世祖皇帝去云南打仗,率领一千人,在金沙江上架桥让军队过去,因为立了功,被封为益都等路宣抚使,还赏赐了金虎符和玉带。中统二年,他又被改任东平路副达鲁花赤,不久又升迁为济南等路宣慰使。至元二年,他又升任南京路达鲁花赤,平定了蕲县的贼寇。后来因为生病请求退休,被授予保定路达鲁花赤的职位,最后去世了。还有阔里吉思,他有八十八个儿子,担任河东廉访司的官员;按摊不花,是淮东廉访副使;他的孙子脱烈,是靖州达鲁花赤。
史官说:许有壬写的《镇海碑》上说,镇海死于乙未年八月。可是从定宗元年丙午年到宪宗元年辛亥年,中间并没有乙未年。这大概是因为镇海是被杀死的,他的子孙为了隐瞒这件事,故意说他死于某一年,却没想到这年号对不上。
粘合重山,这个人名字挺特别,也叫钧,是金国奚烈氏的人。一开始他是当人质去的,后来知道金国要亡了,就投靠了成吉思汗,被封为必阇赤,在皇帝身边当侍卫,还赏赐了他四百匹马。他跟着成吉思汗打西夏,扛着大旗指挥士兵,战场上箭矢乱飞,他却稳如泰山。
后来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当了皇帝,经常叫重山参加宫里的宴会。有一次,重山劝皇帝说:“我听说天子要为天下操心,操心了国家才能治理好,不操心国家就会乱。现在您喝酒享乐,这就是不操心的表现啊。”皇帝听了很受启发,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皇帝把重山、史天泽和刘黑马三人一起任命为三万户,统领汉军。三年后,设立了中书省,重山被任命为左丞相。当时耶律楚材是中书令,皇帝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处理,重山则协助他。七年后,窝阔台的儿子阔出带兵攻打南宋,皇帝下令在军中设立中书省,让重山临机决断。重山成功招降了三十多万百姓。战争结束后,重山回到中书省继续工作,皇帝赏赐了他十匹马和一件缀满珍珠的袍子。重山去世后,被追封为太尉,魏国公,谥号忠武。他的儿子叫南合。
南合一开始担任江淮安抚使。十年后,皇帝下令让他继承他父亲的职位,在军中负责中书省的事务。当时大将察罕围攻寿春城,打了七天才攻下来,察罕想屠城。南合说:“只有守城的将领没投降,老百姓有什么罪呢?” 因此城里的人都被赦免了。早些时候,蒙哥汗攻打南宋的时候,南合就提醒皇帝说:“李璮虽然受了朝廷的恩惠,掌握着一方的权力,但他这个人很狡诈,迟早会造反。” 皇帝当时就听进去了他的话。中统元年,南合被任命为西京等处安抚使。后来又设立了宣抚司,南合改任西京路宣抚使。
第二年,他被任命为中书左丞,兼任中兴等路行中书省的事务。三年后,他又升任秦蜀五路行中书省的事务。同一年,李璮果然造反了,皇帝派人告诉南合说:“你以前说的话我还记得,李璮果然造反了,你应该严防西边的叛乱。” 南合上奏说:“我一定遵从圣旨,不敢因为西边的事而麻烦陛下。” 至元元年,南合升任中书平章政事。五年后去世,追封魏国公,谥号宣昭。他的儿子叫博温察儿,做过河中知府。他的孙子世臣,做过同知京畿都漕运使。
话说,有个叫牙剌洼赤的人,是忽鲁谟斯人。当年太祖皇帝西征的时候,皇子拙赤他们攻下了兀笼格赤,牙剌洼赤带着他俩儿子马俺木惕和马思忽惕投降了。后来跟着皇上追击札剌勒丁,中途占领了哥疾宁,皇上就留下牙剌洼赤镇守那里。西域平定后,朝廷设立了达鲁花赤,管理不合儿、薛米思坚、兀笼格赤、兀丹、乞思合儿、兀里羌、古先答里勒等这些城池,由太师耶律阿海统领,还让马思忽惕当他的副手。
牙剌洼赤跟着皇上回朝后,又帮着太宗皇帝在西域整顿赋税,被任命为燕京行省札鲁忽赤,负责处理汉人的官司,还掌管着中原的财政。这期间,有个西域商人叫奥都剌合蛮,请求用四万锭银子的价格,购买中原的二万二千锭银课,太宗皇帝竟然同意了,还让他主管各地的税收。牙剌洼赤觉得这事儿不对劲儿,心里很不服气。
后来,六皇后当政,更加重用奥都剌合蛮管理财政,把牙剌洼赤给罢官了,牙剌洼赤的处境一下变得很危险。他儿子马思忽惕在西域听说这事儿后,吓得赶紧逃跑了,投奔了亲王拔都。结果没多久,奥都剌合蛮被处死了,定宗皇帝又让牙剌洼赤管中原的财政,马思忽惕则负责突厥斯单薛米思坚等地的财政,还被赐予了金狮符。
话说元宪宗刚登基不久,太宗的孙子失烈门,还有定宗的几个儿子忽察、脑忽等等,密谋造反。结果事情败露了,朝廷抓捕了他们的同伙,进行审问,这些人招供了。朝臣们都要求严惩这些叛逆。 皇帝因为刚开始执政,不想滥杀无辜,这时候看到牙剌洼赤站在宫门外,就把他叫进来,问他:“你年纪这么大,经历的事情也多,为什么对这件事一点意见都没有呢?”
牙剌洼赤回答说:“我来自西域,请允许我说说西域的事。从前亚历山大大帝灭了波斯之后,想攻打印度,可是他的将领们意见很大,命令都执行不了。亚历山大就派使者去问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使者把情况汇报给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没说什么,带着使者来到花园里,看到挡路的树木,就让仆人砍掉,有的甚至连根拔起,换上新的树苗。使者明白了亚里士多德的意思,回去报告了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于是就杀了那些不服从命令的将领,换上别人去统兵,最终平定了印度,凯旋而归。”
皇帝听了这个故事,就下令处死了参与谋反的三位王子的党羽七十多人。 然后,皇帝又任命牙剌洼赤和不只儿等人去燕京(今北京)负责尚书省的事务,管理印章和制造宝钞;同时任命马思忽惕、纳怀、塔剌海等人去别失八里(今新疆伊犁)负责尚书省的事务。 你看,这父子俩,竟然受到了四代皇帝的恩宠,真是不得了!
中统年间,阿里不哥篡位称帝,跟察阿歹后王阿鲁忽打仗。打了很久,阿里不哥派马思忽惕去谈判求和。阿鲁忽一看,马思忽惕治理合儿、薛米思坚等城,财政收入充裕,军需物资也很充足,干脆就留他在察阿歹后王手下做事了。后来,八剌想夺取旭烈兀后王在呼拉珊的地盘,元朝至元五年冬天,派马思忽惕当使者去。表面上说是阿梅河左右的地界本来就属于朝廷,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都分到过那里的赋税,实际上是想暗中侦察道路,打探军事情况。
马思忽惕到了呼拉珊,阿八哈大王热情款待他,送给他成吉思汗穿过的衣服,还把财政账簿给他看,证明根本没剩下什么钱。马思忽惕拿到账簿后,立刻就走了,来的时候路上留下了备用马匹,换马飞快地跑,追兵追到几条河边,他已经坐船跑了。等到笃哇当皇帝后,还继续让马思忽惕管理呼拉珊的财政。马思忽惕在西域待了五十年多,他到的地方国库都充盈,老百姓却没受什么苦,他因此出了名,是个善于理财的人。
刘敏,字德柔,另一个字叫有功,是宣德人。朱元璋当皇帝的第七年,大军驻扎在山西,刘敏当时才十二岁,跟父母一起躲避战乱,躲到德兴禅房山,结果全家都被俘虏了,刘敏被分到一个大将手下当兵。有一天,军营里举行犒劳宴席,刘敏竟然大大方方地进去和大家一起吃饭。朱元璋看见她了,亲自问她叫什么名字,刘敏跪下自我介绍,还说她的上司对她不好,没给她饭吃。朱元璋很同情她,就下令把她调到皇宫里做事。过了两年,她已经能说很多种少数民族的语言了,朱元璋赐给她名字叫玉出干,让她在宫里当奉御,出入皇宫禁地。
十八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安抚使,拥有便宜行事权,还兼管着燕京路的税收、漕运、盐场、僧道、天文机构等等事务。朝廷还给他配备了上千户西域工匠,以及山东、山西的军队,设立了两个总管府。他的两个儿子被委以重任,佩带着金符担任这两个总管府的府长,由他总揽全局,朝廷还赐给他玉印和金虎符。他还奏请任命宋元为安抚副使,高逢辰为安抚佥事,李臻为参谋。当时契丹人在燕京经常半夜里拿着弓箭抢劫百姓财物,他抓住了他们的头目予以处决。此外,很多富豪之家冒充良民为奴,他也把这些人全部都放回去了。他还选拔精通天文历法的人担任司天太史,兴办学校,聘请名士担任老师。
太宗皇帝即位后,要改造行宫的帐篷和殿宇。七年的时候在和林修建了万安宫,设立了宫廷机构和驿站,方便贡赋的运输,这些事情都是由他负责的。工程完成后,皇帝还对他进行了隆重的宴赏。十三年的时候,他被授予行尚书省的职位,皇帝下诏说:“你所做的事情,其他官员不得干涉。”没过多久,牙剌洼赤从西域回来,奏请和他一起管理汉民,皇帝同意了。可是牙剌洼赤这个人性格刚强,好面子,受不了不能独揽大权,就让他的手下忙哥儿散布谣言诬陷他。他拿出皇帝的诏书给对方看,这才算了。皇帝听说后,就派汉察火儿赤、中书左丞相粘合重山、奉御李简去调查,查明真相后,罢免了牙剌洼赤,让他独自负责。他还重新起用李臻,任命他为左右司郎中。李臻在他手下工作了二十年,对他的帮助很大。
六皇后称制的时候,让他和奥都剌合蛮一起负责行省事务,还让他和牙剌洼赤一起管理中原的财政。四年后,他请求让儿子世亨代替自己。皇帝同意了,赐给世亨银章和金虎符,还给他赐名塔塔儿台。皇帝还告诫世亨:“有不听话的就罢免他。”又赐给他儿子世济名字散祝台,让他担任必阇赤,进入宿卫。
皇上要攻打宋朝,路过陕西,耶律楚材(敏)坐着快车,冒着病赶来见皇上。皇上说:“你身体不好,没叫你来,你却来了,一定有话要说吧?”耶律楚材说:“我听说皇上出巡,臣子理应跟随护驾。但是中原刚刚平定,现在又兴师动众远征,恐怕不是好主意啊。”皇上没听他的。耶律楚材回去后,就退休隐居在年丰县。后来,忽必烈南征,路过年丰县,耶律楚材去见他,忽必烈对他说:“我爷爷(太祖)励精图治,你亲眼见过。你现在年纪大了,应该把那些好的政治措施记录下来,给后世做个榜样。”没多久,耶律楚材就因为生病回燕京了。四月,他去世了。
跟耶律楚材一样,也是太祖皇帝身边近臣的,还有个叫王德真的。
王德真,字济准,是隆兴府丰利县人,九岁就成了孤儿。当年太祖皇帝在野狐岭打败金军,俘虏了王德真,皇上很欣赏他的气节,就把他送到宫里抚养。长大后,王德真学会了蒙古语,很擅长翻译。因为王德真是个汉人,太祖皇帝就给他官名叫“奉御”,跟也速拜儿、塔布台、札固剌台这几个当时的大功臣平起平坐。王德真有什么话都敢直说,有时候甚至到半夜了,还在皇上的床边进言。皇上还让他兼管两位皇后的宫务,两位皇后都把他当儿子一样看待。有一次打仗平定西夏,太祖皇帝想屠城,王德真劝他说:“皇上您应该一视同仁,不能杀害无辜百姓啊!”太祖皇帝听进去了,就下令赦免了西夏百姓。
忽必烈当上皇帝后,因为王德真在太祖时期就跟着皇上,不想让他太劳累,就赏了他金符,让他当德兴府的工匠总管。过了四年,崔立投降,忽必烈派速不台去南京,后来又让王德真管德兴、燕京、太原三地的工匠总管。中书令耶律楚材很客气地对王德真说:“你可是老臣了,应该来中书省帮忙,咱们一起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王德真坚决拒绝了。后来,六皇后临朝称制,任命王德真为西京等路的廉访使。忽必烈南征时,又任命他为平阳、太原等路的廉访使。但他都没接受。至元九年,王德真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杨惟中,字彦诚,是弘州人。他从小就侍奉太宗皇帝,皇帝知道他读书多,有胆识,很器重他。后来,杨惟中奉命出使西域,统计了那里的户口才回来。
皇子阔出攻打宋朝的时候,太宗皇帝任命杨惟中在军中负责中书省的事务。他们攻克了宋朝的枣阳、光化等军,光州、随州、郢州、复州等州,还有襄阳、德安府,一共收拢了几十位有名望的读书人。杨惟中把伊洛地区儒生的著作都送到了燕京,还专门修建了宋朝大儒周敦颐的祠堂,建立了太极书院,邀请赵复、王粹两位先生在那里讲学,他心里想着要通过儒家思想来拯救天下。
太宗皇帝去世后,是马真皇后临朝称制,杨惟中接替耶律楚材当上了中书令,一人负责处理所有政务。
定宗皇帝登基后,平阳路的断事官斜彻横行霸道,胡作非为,皇帝就派杨惟中去安抚并处理此事。杨惟中调查清楚后,就把他治罪了。
金国的将领武仙的残余势力逃到了太原、真定,占据了大明川,还用金朝天兴年号,人数多达几万人。朝廷下令调集各路军队去讨伐,但一直没打赢。杨惟中亲自前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降了他们的首领,其余的残余势力也全部平定了。
宪宗皇帝即位后,世祖皇帝作为太弟在金莲川开府,在汴梁设立了河南道经略司,奏请任命杨惟中为使者,让他在唐州、邓州、申州、裕州、嵩州、汝州、蔡州、息州、亳州、颍州等地屯田。监河桥万户刘福担任河南道总管,这个人非常贪婪残暴,压榨百姓已经二十多年了。杨惟中到了河南后,就召见刘福,要他听从管束,但刘福以生病为由推脱,不肯来。杨惟中于是把大棒放在座位上,再次召见他,告诉他:“你不听命令,我就用军法处置你!”刘福没办法,只好带了数十人护卫着去见杨惟中。杨惟中二话不说,直接拿起大棒打倒了他,几天后,刘福就死了,河南地区从此安定了。
郭侃被任命为陕西四川宣抚使。当时各路军队的将领们骄横奢侈,欺压百姓,其中郭千户最为恶劣,甚至杀害人夫霸占其妻。郭侃将郭千户处死示众,关中地区因此安定下来。他曾经对别人说:“我不是喜欢杀人,而是国家法纪不立,导致这些坏人残害百姓,百姓无处申诉,即使不想杀人,又能怎么办呢!”后来,世祖攻打南宋,郭侃被任命为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设立行台,蒙古和汉军的各路将领都听从他的节制。 战争结束后,他在蔡州去世,享年五十五岁。中统二年,追谥为忠肃。
孛鲁欢,怯烈氏。他父亲昔剌斡忽勒,兄弟四人,老大叫脱不花,老二叫怯烈哥,老幺叫哈刺阿忽剌,他们都曾经在王罕手下做事。王罕和成吉思汗有矛盾,脱不花率领他手下二百户人家投降成吉思汗。途中经过雍古部,被雍古部的首领扣留,居住在忙兀鲁地。脱不花就派他儿子要速特儿假扮商人,去见成吉思汗,把事情告诉了他。成吉思汗派脱仑扯儿去索要他们,雍古部的首领这才把脱不花的兄弟们送还给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问脱不花:“你在王罕手下是什么官职?”脱不花回答说:“人质。”于是成吉思汗就让他当人质,并且让他在宴会上与大臣们一起就坐。脱不花跟随成吉思汗征讨西域,被赐予畏兀儿户五百四十八户。后来又跟随拖雷征讨金国,跟随速不台征讨西域,跟随拔都征讨钦察,最后因病去世。
昔剌斡忽勒曾经担任千户,早逝,孛鲁欢是他的长子,从小就侍奉睿宗当护卫。定宗去世后,他和亲王拔都一起拥立宪宗。宪宗即位那天,文臣们把孛鲁欢排在首位,让他负责发布号令、朝觐进贡以及内外奏报等一切事务。两年后,又让孛鲁欢掌管必阇赤,负责起草和发布诏令以及处理各种色目官的事务,并赐给他真定府束鹿县作为食邑。宪宗在军中去世,按照辈分和才能,世祖应该继承皇位,但是先朝旧臣阿蓝答儿等人却想拥立阿里不哥,孛鲁欢也参与其中。
1271年,阿里不哥投降了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下令让四个亲王和三个大臣审问阿里不哥的谋反阴谋。阿里不哥说:“孛鲁欢和阿蓝答儿两个人劝我说:先帝驾崩了,两位哥哥带兵在外,我留守朝中,应该立刻登基称帝。” 忽必烈于是杀了孛鲁欢等人,却放了阿里不哥,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后来,忽必烈还追封阿里不哥为“推诚赞治功臣、仪同三司、太傅、昌国公”,谥号庄愍。孛鲁欢有四个儿子:也先不花、木八剌(御史中丞)、答失蛮、不花帖木儿(荣禄大夫、四川行省平章政事)。
也先不花一开始继承了他父亲的必阇赤职位。元裕宗被封为燕王的时候,元世祖忽必烈让也先不花当他的老师,还对裕宗说:“也先不花是我的老臣子了,为人正直,聪明敏捷,而且熟悉典章制度,你可以多向他请教。”1287年,也先不花被任命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当时,阿郎、可马丁等各个僰族部落发生了叛乱,他平定了叛乱,并在当地设立了登云等路、府、州、县,增加了二十多万户口。
1298年,也先不花升任湖广行省平章政事。正赶上河南发生妖贼作乱,牵连到湖广平章刘国杰和右丞燕公楠,朝廷紧急召见这两人。也先不花上奏章为他们辩解,证明那些指控是假的,结果两人得以免罪。其实之前也先不花和他们俩关系并不好,这件事之后,大家都称赞他是个长者。1304年,他升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黄河决堤,冲毁了落藜堤,也先不花督促相关官员修补堤坝,自己还带头和官兵一起干活,很快就完成了任务。1305年,他升任湖广行省左丞相。1308年去世。1325年,追赠他为“推忠守正佐运翊戴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恒阳王,谥号文贞。
他老人家有五个儿子:老大叫亦怜真,官做到湖广行省左丞相,天历二年的时候,追封为“推诚辅治宣化保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还追封为武昌王,谥号忠定;老二叫秃忽鲁,官做到中书右丞相、御史大夫、太傅,还掌管军国大事,天历二年的时候,追封为“怀忠秉义昭宣弼亮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还追封为广阳王,谥号清献;老三叫答思,做到湖南宣慰使;老四叫怯烈,做到中政使;老五叫按摊。
他家老五答失蛮啊,年轻的时候就跟着世祖皇帝在当皇子的时候做事,负责第一批侍卫的记录,还兼管斡脱总管府。世祖皇帝当上皇帝后,就封他当户部尚书,还兼任内八府宰相,什么马匹祭天、燔柴祭祀这些重要的仪式,都是答失蛮负责的。后来,十八年的时候,把总管府改成了泉府司,没过多久就被丞相哈剌哈孙给弹劾罢官了。二十五年,答失蛮又请求重新设立泉府司,皇帝也同意了。
同年,乃颜造反了,答失蛮就跟着皇帝去平叛,皇帝还下令,所有王爷以下的官员,都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处理军务。平定了乃颜之后,哈丹又造反了,皇帝又让答失蛮跟着皇孙一起去讨伐,哈丹最后逃到高丽死了。之后,答失蛮升任宣政院使。二十六年,海都从北边来打仗,他又跟着世祖皇帝去打仗,到了杭海之后,设立了西北驿站才回来。二十八年,他被封为荣禄大夫、泉府大卿。
元贞元年,海都又来打仗了,成宗皇帝就召见答失蛮说:“你名声在外,这次非你去不可。”于是又给他加官,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平章军国重事,还给他配备了一千名卫兵。大德三年,他又兼任翰林院学士承旨,继续管理泉府司的事务。八年的时候,他去世了,享年五十七岁。死后追封为“推忠益国辅治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上柱国、高昌王”,谥号忠惠。
按摊这个人啊,特别孝顺,出了名的。他跟着成宗皇帝做事,后来继承了必阇赤长的职位。有一次也先不花生病了,就派了七乘快马让他回湖广省亲。没多久,按摊就被任命为海北海南道宣慰使都元帅。海岛上的黎族人经常叛乱,但按摊威望很高,二十多个黎族部落首领都愿意像普通百姓一样纳税。到了至大二年,他又升任中书右丞、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结果赶上他父亲去世,因为过度悲伤而死去了。天历二年,朝廷追赠他为秉义效忠著节佐治功臣、太保、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中书左丞相,追封赵国公,谥号贞孝。他有个儿子叫阿荣。
阿荣,字存初,从小就侍奉武宗皇帝,在宫里当侍卫,一步步升迁到湖南道宣慰副使。那年闹饥荒,他就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熬粥,分给那些饿肚子的人吃。后来又升任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参与佥会福院的事务,接着又当上了吏部尚书。泰定初年,他出任湖南道宣慰使,不久又改任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因为生病就辞官了。天历初年,他又被起用为吏部尚书,参与中书省的政务。两年后,升任中书参知政事,负责经筵讲学,之后又升任奎章阁大学士、荣禄大夫、太禧宗禋院使、都典制神御院事。过了很久,他请求告假回家,结果在至元元年去世了。
阿荣精通数学,能根据各种迹象推算事情的成败和人的祸福,很多都算得很准。天历三年,朝廷举行进士考试,阿荣和虞集在直庐相遇,阿荣对虞集说:“再过一科,科举考试就要停止了,停两科之后又会恢复,到时候人才就会大量涌现。”他又说:“你还能赶上看到,我却看不到了。”三年后他就去世了。元统三年,科举考试果然停了,到了至正元年才恢复,正如他所说。
搠思监,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是怜真王的儿子。他年轻的时候就性格宽厚,话不多,大家都觉得他将来会有大作为。泰定初年,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在宫里当侍卫,担任必阇赤怯薛官。至顺二年,他被任命为内八府宰相。元统初年,他又出任福建宣慰使都元帅。后来,在至元三年,他被任命为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那一年,他负责监督海运漕运,运送了三百多万石粮食到京城,没有一点损失。六年后,他升任湖北道肃政廉访使,还没上任,就被改任为江浙行省右丞。
福建的盐务管理长期混乱,朝廷派他去调查私盐贩卖和财政收支的弊端。他到了之后,把所有问题都查清楚了,然后就改革了盐务管理。元至正元年,他被任命为山东肃政廉访使,不久就被召回朝廷,担任中政使。第二年正月,他被任命为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三月又再次担任中政使。八月,他又调任太府卿。四年,他被任命为中书参知政事,不久升任右丞。
六年,他升任御史中丞,又兼任翰林学士承旨,不久又回到御史中丞的职位。之后,他又从资政使升任宣徽使。九年,他被任命为大宗政府也可札鲁忽赤,不久又回到中书省担任右丞。十年,他升任平章政事,官阶为光禄大夫。十一年,他被任命为御史大夫,晋升为银青荣禄大夫。十二年,他又担任中书平章政事,跟随丞相脱脱平定徐州,立下战功。十三年,他再次被任命为御史大夫,不久又担任中书平章政事。
十四年九月,他奉命讨伐淮南的叛贼,他身先士卒,脸上还中了流矢,但他依然毫不动摇。十五年,他升任陕西行省平章政事,被召回朝廷担任知枢密院事,不久又担任中书平章政事,兼任大司农分司,负责提调大都留守司和屯田事宜。有一天他进宫侍奉皇帝,皇帝看到他脸上有箭伤的疤痕,深感同情和惋惜,于是提拔他为首辅平章。十六年,他又再次担任御史大夫。四月,他被任命为中书左丞相。第二年三月,他升任右丞相。十八年,他被加封为太保,皇帝下诏追封他的曾祖孛罗欢为云王,祖也先不花为瀛王,父亦怜真为冀王。
他担任丞相多年,却无所作为,还公然受贿,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这一年冬天,监察御史燕赤不花弹劾他任用亲信朵列以及妾弟崔完者帖木儿印造伪钞,事情败露在即,他就让朵列自杀灭口。于是他请求辞去官职,皇帝只收了他的印信。但是御史答里麻失里、王彝仍然不停地弹劾他,皇帝最终没有理会。恰逢辽阳的叛贼势力壮大,第二年他被任命为辽阳行省左丞相,但是还没出发。二十年三月,他又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并下诏告谕天下。
那个宦官,资正院使朴不花,趁机弄权,干坏事谋私利。搠思监跟朴不花狼狈为奸,各地告急的奏报都被他们压着,不让皇帝知道。孛罗帖木儿和扩廓帖木儿各自手里握着强大的军队,互相争权夺利,搠思监和朴不花就帮着扩廓帖木儿,诬陷孛罗帖木儿谋反。
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三月,皇帝下诏书,削去孛罗帖木儿的官职爵位,还命令扩廓帖木儿去讨伐他。宗王不颜帖木儿、秃坚帖木儿等人也都带兵,跟孛罗帖木儿联合起来,上奏章说他没罪,京师一片恐慌。皇帝这才把搠思监发配到岭北,把朴不花发配到甘肃,并且恢复了孛罗帖木儿等人的官职爵位。但是,诏书虽然下了,搠思监和朴不花却还留在京城里。
四月,孛罗帖木儿派秃坚帖木儿带兵攻打京城,非要抓住搠思监和朴不花才罢休。皇帝没办法,只好把这两个人绑起来交给他们,结果都被孛罗帖木儿杀了。搠思监刚到,孛罗帖木儿就给他解开了绳子,还好好招待他,三天之后才问他祸乱天下的罪行。然后笑着对搠思监说:“以前我送你一串七宝数珠,现在该还我了。”搠思监让人拿来六串类似的数珠,孛罗帖木儿一看,都不是,就生气地说:“宰相贪婪成这样,我怎么能不严惩你呢!”于是就把他杀了。
后来,御史又上奏说:“搠思监伪造诏书杀了丞相太平,盗用钞板,私下草拟诏书,随意升降官员,卖官鬻狱,挥霍国库,导致天下八个省份都陷入了困境。他真是误国的奸臣,罪大恶极,大赦也饶不了他。以前奸臣阿合马死了,还剖棺戮尸,搠思监的罪行比阿合马还严重。现在虽然死了,也应该剖棺戮尸,以平息众怒。”皇帝下令照办。但是言官们还不罢休,又把搠思监的家产抄没,把他儿子,宣徽使观音奴,发配到遥远的地方。怯烈氏家族四代做了八个丞相,到搠思监这里,终于断送了他们的世业。
史书上说:孛罗帖木儿(Bolot Temür)太嚣张了,脱思监(Toghto'a)不自量力地去讨伐他,结果让元朝首都血流成河,皇后被囚禁,宰相被杀,脱思监自己也死了,国家差点亡了。所以说,激怒孛罗帖木儿让他更加叛逆,这是脱思监的罪过。但是说他无能懦弱,有人把他比作阿合马(Ahema),这就有点过分了。
忙哥撒儿(Mangge Sair),札剌儿氏(Zhala'er clan)。他曾祖父赤剌温孩亦赤(Chilatu'en Haiyichi),祖父脱阿(Tuo'a),都侍奉过太祖(成吉思汗)。脱阿骑射技术高超,太祖很喜爱他,称他为“蔑儿干”(Mergen,意为神射手)。有一次遇到强盗,正要开战,这时飞来两只野鸭,太祖命令脱阿射下它们。脱阿问:“射雄的还是雌的?”太祖说:“雄的。”脱阿一箭射中了雄鸭。强盗看见了,吓得说:“他箭法这么准,连飞鸟都逃不掉,何况人呢!”于是没打就跑了。后来太祖征讨蔑儿乞(Merkid),军队溃败,脱阿和他的弟弟拼死保护太祖。这时,会者勒蔑(Khüldür)前来支援,强盗才撤退。
脱阿生了那海(Nahai),那海生了忙哥撒儿。太宗(窝阔台)平定金朝后,考虑到那海的祖上功劳,赏赐他在洛阳一百七十五户人家。忙哥撒儿侍奉拖雷(拖哥),做事比他父亲还恭敬谨慎。定宗(贵由)认为他是位贤臣,宪宗(蒙哥)在藩邸的时候就非常了解他。跟随宪宗征讨斡罗思、阿速、乞卜察克等部族,总是冲锋在前,等到分赏战利品的时候,他却退避一旁,什么也不要。宪宗更加器重他,让他管理藩邸的百姓。平时出去打猎,就让他当军队首领,行动井然有序,纪律严明。即使是太后和妃嫔们稍有差错,他也敢直言不讳,藩邸的人都敬畏他。后来,他被任命为也客札鲁忽赤(Yake Zhaluhuchi),相当于大法官。
接到任命后,忙哥撒儿出了大帐,歪着身子坐在熊皮垫子上,他的四十多个同僚列坐在左右。忙哥撒儿问大家:“皇上让我担任这个官职,各位觉得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胜任?” 大家都沉默不语。他又问了一遍,有个叫夏人和斡的坐在下面,站起来说:“治理国家就像宰羊一样,割下羊腿的时候不能伤到脊椎,关键在于公平公正。” 忙哥撒儿听了这话,立刻起身回到帐内。其他人不知道他这是要干嘛,都责怪和斡多嘴。忙哥撒儿进帐后,把和斡的话告诉了宪宗皇帝。宪宗皇帝召见和斡,让他走动走动,说:“这是个可用之才啊!” 和斡从此名声大噪。
定宗皇帝去世后,亲王拔都召集宗亲们商议立谁为新皇帝。畏兀八剌说:“失烈门是皇孙,太宗皇帝曾经说过他可以治理天下。” 当时,大臣们听了八剌的话,都沉默不语,只有忙哥撒儿一个人说:“你说的确实没错,可是当初马真可敦立定宗的时候,你怎么不说呢?拔都汗也是遵从太宗皇帝遗言的。如果有人反对,我就把他杀了!” 大家都不敢吭声,宪宗皇帝的继位才算尘埃落定。
后来,察合台后王燕只吉歹的两个儿子,以及失烈门、忽察、脑忽三个王子,想趁着大会宴饮的机会作乱,他们把武器藏在车辕里带到现场。结果路上车辕坏了,武器露了出来,御者克薛杰赶紧报告了此事。忙哥撒儿立刻带兵阻止了他们。忽察等人没想到事情败露得这么快,仓促之间无法作战,只好假装没事地去赴宴。宪宗皇帝把这件事交给忙哥撒儿处理,忙哥撒儿把他们全部处死了。宪宗皇帝因为忙哥撒儿执法严明,毫不徇私,更加信任他,把权力交给他更多。 需要处决犯人的时候,忙哥撒儿直接判决,然后再禀报皇上,有时候甚至皇上还没起床呢,他就已经处理完了。忙哥撒儿可以直接走到金帐前,敲响箭房的门,皇上问他什么事,他就可以直接奏报。皇上还曾经把御用的大帐扇子赏赐给他。
三年秋天,忙哥撒儿被授予万户的官职。冬天,他因为喝酒过度而病死了。皇上觉得忙哥撒儿当政期间杀的人太多了,于是流言蜚语四起,皇上就下诏书告诫他的儿子脱欢脱儿赤说:
话说你家祖上,你高祖赤剌温孩,还有你曾祖搠阿,都跟着我成吉思汗爷爷打仗,立下了不少功劳,我爷爷对他们可是相当感激啊!你爸爸忙哥撒儿,从小就跟着我太宗爸爸,每天都忠心耿耿,从没犯过错。后来跟着我爸爸,四处征战,一直到我妈妈和我兄弟们,他都兢兢业业,没出过任何差错。
尤其是我平定斡罗思、阿速、隐儿别里乞卜察克这些地方的时候,他更是功劳巨大!渡大河,造船只,开山修路,攻城打仗,他的功劳比其他将领都多。得了赏赐,他一点也不贪心,真是难得!我之所以能治理好国家,修订法令,管理田地,让国家安定团结,全靠他这样忠心耿耿的人啊!就连他的亲戚朋友,甚至我的妃嫔,要是犯了点小错,他都毫不包庇,公平公正。所以,我妈妈,还有我的兄弟姐妹们,都对他非常感激。朝中的老臣,宫里的老卫士,没有一个不敬畏他的。因为他的勤劳,我封他为札鲁忽赤。
我爸爸继位后,秉公执政,认真审理案件,爱护百姓,他更是成了我的左膀右臂,耳目喉舌,大家都没什么怨言,我也因此能安心治理国家。
可是后来,察合台阿合的孙子,太宗的子孙定宗、阔出的儿子,还有他们的人民,竟然起了反叛之心。还好老天保佑,当时有个叫克薛杰的人及时向我报告了这件事。你爸爸率领大军,平定了叛乱,额勒只吉歹他们这些叛乱分子都被抓了起来。我抓到那些有罪的人,让他们接受审判,你爸爸完全理解我的意思,该判刑的判刑,该赦免的赦免,都依法办事,非常公正。他还负责审理了也速蒙哥、不里这两个案子,也都依法办事,处理得非常妥当。
哎,脱欢啊,脱儿赤啊,自从朕启用你们父亲以来,朕用人一向公正无私,对兄弟亲戚都一视同仁,从不偏袒。可是现在,很多人都在怨声载道,说‘你也会有死的那一天吧’,好像心里很不服气。但朕告诉你,就算人死了,朕也会像对待活着的人一样优待他。所以朕今天好好教导你,你一定要认真听朕的话,这样才能有好福气,不听话就会有灾祸。记住,只有上天和君主才能决定人的祸福,只有上天和君主才值得敬畏。你为人要正直,行为要端正,这是你的福气,反之就别想了。你能做到朕说的这些,就不会辜负你父亲的遗志,别人也挑拨不了你;如果你不听朕的话,别人就会仇恨你,监视你,挑拨离间你。那些怨恨你父亲的人,一定会说‘你也跟我们作对’,到那时你就危险了。你对朕的话,如果不认真琢磨,你就会有麻烦;如果你认真琢磨,别人就会敬畏你,不会挑拨离间你,更不会怠慢你,怨恨你。
还有,你母亲、你的妻子,要是有人说了些挑拨离间、阿谀奉承、搬弄是非的话,千万别听,这样就万事大吉了。
至顺四年,追封忙哥撒儿为兖国公。他生了四个儿子:老大叫脱欢,是万户;老二叫脱儿赤,他的儿子明里帖木儿是翰林学士承旨;老三叫也先帖木儿;老四叫帖木儿不花。
帖木儿不花,他儿子伯答沙从小就聪明、稳重,长大后进了宫里当侍卫,先后在成宗和武宗时期工作,做到宣徽院使这么高的职位。成宗皇帝驾崩后,他护送着皇上的梓宫去北方安葬,守陵三年才回来。延祐四年,他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那时候正是太平盛世,朝廷清明,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一片欣欣向荣,人们都说达到了治理的巅峰。
仁宗皇帝去世后,铁木迭儿独揽大权,伯答沙被改任为集贤大学士。没过多久,他又被派去北方,跟着大宗正札鲁忽赤一起出镇。到了泰定年间,他又回到了朝廷。天历年间,上都的军队战败了,伯答沙带着皇帝的印信和朝服赶来朝见皇上,被封为太傅,继续辅佐札鲁忽赤。他死后,家里穷得连办丧事都困难,可见他为人清廉。后来追封他为威平王。他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叫马马的因,一个叫泼皮,还有一个叫八郎。八郎年纪轻轻就成了孤儿,他母亲是乞要歹氏,二十岁守寡后,一直没有改嫁。八郎后来也当上了大宗正札鲁忽赤。
史书上评价说:镇海、粘合重山、杨惟中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当宰相的料。牙剌洼赤引导宪宗皇帝大肆杀戮,忙哥撒儿又用残酷的手段来治理国家,这都是君主昏庸的表现。孛鲁欢拥戴阿里不哥,蒙古的规矩就是这样,他们虽然死了,但并非罪有应得,所以他们后代才能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