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珪,是山东泰安新泰人,长得高大威猛,性格洒脱不羁。金朝末年,他带着一帮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渡过黄河,占据险要地势自保。他和陈敬宗一起在龟蒙山打败了张都统等人的军队,又在亳州击败了宋朝将领郑元龙,乘胜追击,率兵进入盱眙。
后来,宋朝的贾涉用计杀害了涟水忠义军的统领季先,大家拥戴石珪当领导,尊称他为太尉。金太祖十三年,金朝派葛不罕跟宋朝谈判议和。第二年,石珪派手下的刘顺去塔什干城拜见金太祖。金太祖慰劳了刘顺,并且对刘顺说:“如果宋朝不履行和约,我和你就是一家人,不用担心没有富贵荣华。”刘顺回去把这话告诉了石珪,石珪心里很感动,每天都想着投降金朝。
金太祖十五年,宋朝果然违背了盟约。石珪抛下妻子孔氏和儿子金山,拿着剑渡过淮河投降金朝。宋朝的将领追赶他,喊着:“太尉回来吧,我们保证你的妻儿平安!”可是石珪根本不回头。宋朝将领就把石珪的妻子和儿子扔到水里淹死了。石珪带着刘顺、李温等人投降了木华黎。木华黎授予石珪光禄大夫的官职,并任命他为济州、兖州、单州三州兵马都总管,山东诸路行元帅府事,还给了他金虎符,让他可以便宜行事。
后来金朝放弃了东平,石珪和严实一起分守各地,收复了济州、兖州、沂州、滕州、单州等地。金太祖十八年,石珪被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东平兵马都总管,山东诸路都元帅。秋天七月,石珪攻克了曹州,和金朝将领郑从宜作战,结果他的马夫被金军俘虏。马夫被送到汴京,金主听说石珪这个人很厉害,就想用高官厚禄引诱他,说:“我本人在金朝都做到光禄大夫了,还能再接受其他国家的封赏吗?你暂时投靠我一段时间,然后我再把你送回去。”
金主很生气,把石珪在集市上蒸死了。石珪临死都很平静,脸色都没有变化。他的部下在兖州为他建立了祠堂祭祀他。他的儿子叫天禄。
天禄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被任命为龙虎卫上将军、东平路元帅,还佩带着金虎符,那可是相当厉害的官职!那时候,宋朝将领彭义斌攻占了大名和中山,天禄跟着孛里海一起打败了他;后来又打败了金朝将领武仙,接连立下不少战功,国王孛鲁就把他升职为金紫光禄大夫、都元帅,官越做越大!
太宗四年,他跟着皇太弟拖雷去打金朝,带着战船,晚上偷偷摸摸地摸到归德城下,袭击了金军的营地,一口气杀了三百多人!金朝将领陈防御带兵来追,天禄就调转兵头跟他们打,把金兵打跑了。第二年秋天九月,他攻破了考城,又包围了归德城。到了冬天十二月,归德城终于投降了。六年的时候,天禄进京朝见皇帝,皇上又任命他为征行千户、济兖单三州管民总管,管着好大一片地方呢!七年,他跟着札剌温火儿赤一起渡过淮河,攻打随州,到了襄阳夹河寨,又打败了宋军。他还跟着打了蕲州、黄州等地。当时朝廷下令让天禄负责东平地区的户籍登记,所有军民的赋税都得按照天禄登记的册子来收,不能再乱收了,可见皇帝对他的信任。后来天禄生病了,干不动了,就让他的儿子兴祖继承了他的职位。第二年,天禄去世了,享年五十四岁,留下了十个儿子。
他儿子兴祖继承了千户的职位,后来官做到武略将军,也跟着去打宋朝,攻打鄂州。到了元朝四年,兴祖从宿州出发,率领部队袭击淮河沿岸的各个郡县,抓获了不少俘虏,统军司还奖励了他二十匹马、五百两银子和二十匹锦缎,这可是大功一件啊!十二年,攻打常州的时候,他当先锋,功劳比其他将领都大。宋朝灭亡后,因为他的功劳,他被提升为宣武将军、管军总管,派去温州戍守,还平定了土匪林大年等人的叛乱,招安了南溪山寨的三万多户人家,让他们重新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十六年,他又被晋升为显武将军,还佩带着金虎符。十九年七月,他在军中去世了,他的儿子琏继承了他的爵位。
王珍,字国宝,是河南南乐人。金朝灭亡的时候,当地盗贼四起,南乐人杨铁枪组织人马保护乡里,王珍就跟着他。金国的军队攻打河朔地区,杨铁枪投降了,王珍被任命为军前都弹压。后来杨铁枪战死了,大家推举苏椿接替他领导军队。宋朝将领彭义斌进攻大名府,苏椿打败仗投降了,彭义斌于是占领了大名府。
王珍丢下家眷,偷偷地回到军队里。按只吉歹大王欣赏他的忠诚,认他做了义子。之后,他们一起打败了彭义斌,苏椿也带着大名府投降了。王珍回到家,对妻子说:“我不是抛弃你们,只是不想因为私情而影响我的报国之心。”听到这话的人都赞叹不已。
王珍被授予镇国上将军、大名路治中、军前行元帅府事等职务。不久又升任辅国上将军,再次被任命为统摄开封、曹州、滑州、浚州等地的行元帅府事,兼任大名路安抚使。苏椿后来起了异心,王珍察觉到了,他和元帅梁仲先一起带兵攻打苏椿,苏椿打开南门逃跑了。
蒙古国王窝阔台任命梁仲先为行省,王珍被任命为骠骑卫上将军、同知大名府事,兼任兵马都元帅。他跟随速不台征讨河南,在郑州打败了金将武仙,又在萧县与金军作战,斩杀了金军的将领。不久,梁仲先死了,国王让梁仲先的妻子冉氏代理行省,王珍被任命为大名路尚书省下元帅,统领他的军队。
国用安占据徐州、邳州,王珍跟随太赤和阿术鲁攻破了这两座城池,被授予同签大名行省事。后来参与了攻打南宋的战争,攻破了庐州、寿州、滁州等地,王珍总是冲锋在前。在南宋的城池五河口,王珍率领二十名死士夺取了这座城池,乘胜追击,又攻破了濠州、泗州、涡口。
元太宗二年,王珍入朝,被任命为本路军马管民次官,佩带金符。王珍对皇帝说:“大名府因为赋税太重而困苦不堪,曾经向西域商人借贷了八千锭银子,还有五万斛欠粮,如果再征收这些,百姓就活不下去了。”皇帝下令偿还借款,并且免除了所有的欠粮。
后来朝廷商议将蒙古军和汉军分驻河南,派王珍驻守睢州,修筑城墙,加强斥候,宋军不敢侵犯。元定宗三年,王珍入朝,被晋升为本路征行万户,加授金虎符。他在睢州镇守了九年,去世,享年六十五岁。他的儿子叫王文幹。
文幹这个人,骑马射箭都很厉害,后来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当上了行军万户。跟着世祖皇帝攻打鄂州的时候,他冲锋陷阵,第一个登上城墙,结果被流矢射中了。皇上赏了他一匹好马和很多金银财宝。
后来李璮造反,文幹跟着哈必赤大王一起平定了叛乱。论功行赏的时候,文幹说:“升官加爵只是我一个人的荣幸,赏赐的金银财宝应该让士兵们也沾沾光。”于是,他把自己赏赐的两千两白银、一百件器皿和几百匹各种颜色的丝绸,全部赏给了军队里的将士们。
中统三年,朝廷规定,如果一个家族里有多个人做官,就要把那些职位低的官员撤职。文幹的弟弟文礼当时是千户,文幹主动请求辞去自己的官职,留下弟弟继续做官。皇上批准了他的请求,改任他为大名路总管府同知。他后来一步步升迁,做到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
朝廷大臣们想起他在鄂州之战中的功劳,就把他提升为佥东川行枢密院事,之后又先后担任金州、卫辉、东平三地的总管,最后改任江东建康道提刑按察使。他在任上去世,享年五十八岁。打开他的箱子一看,里面只有区区七缗钱,穷得连回老家安葬都成问题,人们都因此称赞他的清廉。
杨杰只哥,是河北大兴人,从小就勇敢有谋略。他带兵攻打燕赵地区,很多部落都归顺了他。后来又参加了攻打辽东的战役,还跟着元帅阿暐鲁攻打西夏的各个城池,立下了不少功劳。
公元1227年(太宗元年),皇太弟拖雷赏赐了他很多金银,并让他跟着阿暐鲁去攻打信安城。阿暐鲁知道杨杰只哥的才能在众将领中是出类拔萃的,便让他负责处理军务。信安城四面环水,守将张进坚守数月不肯投降。杨杰只哥说:“他们依仗着天险,我们军队进退两难,不如去劝降他。”他去见张进,张进怒气冲冲地说:“我已经杀了两个使者了,你就不怕死吗?”杨杰只哥一点也不害怕,不慌不忙地说:“现在齐鲁燕赵几千里土地,各郡县都纷纷归顺,只有你一个人依仗着这座城池,迟早要灭亡。我劝你还是投降吧,这样才能保住富贵。”张进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再考虑考虑。”杨杰只哥三次前往劝降,最终张进投降了。
三年后,大名府守将苏椿叛乱,被杨杰只哥讨伐并抓获。大家伙儿都主张屠城,杨杰只哥说:“因为一个人的叛乱而杀害成千上万的百姓,这不是招揽人心的办法。”大家都同意他的说法。因此,滑州、浚州等地都相继投降了。四年后,大军攻打徐州,因为河水阻隔无法渡河,杨杰只哥率领精兵强将,在河边抢夺敌人的船只,大军顺利渡河,收降了河南地区三万多户人家。包围徐州后,金将国用安顽强抵抗,杨杰只哥率领一百多骑兵冲入敌阵,大败金军。皇弟拖雷赐给他“拔都”的名字,并授予他金符,让他统领新归顺的军民。
公元1233年(太宗七年),太宗皇帝特地免除了杨杰只哥名下耕田百姓的赋税。公元1235年(太宗九年),跟随阿暐鲁攻打归德,杨杰只哥指挥将士们用草扎成筏子,渡过护城河到达城下,第一个登上城墙,攻克了归德,乘胜又攻下了五个州、十个县、四个堡寨和两个营寨。公元1236年(太宗十年),宋军来犯,杨杰只哥率领水军迎战,在激烈的战斗中不幸战死,年仅四十岁。他的儿子杨孝先、杨孝友,杨孝先担任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事;杨孝友担任镇江路总管。
刘通,字仲达,老家是东平府济河县的。一开始,他跟着严实投降了蒙古,然后收复了濮州、曹州、相州、潞州、定陶这些州县。严实把他推荐给了太师木华黎,木华黎就让他当了齐河总管。后来又升官了,当上了镇国上将军、左副都元帅、济南知府、德州总管、行军千户。成吉思汗的儿子,也就是太宗皇帝,还赏了他金符,又提拔他做了上千户。
话说有一次,宋朝将领彭义斌带兵攻打齐河城,都爬上城墙了!刘通就带着六七个人,喊着冲了上去,把宋军吓得够呛,不少人直接掉河里淹死了。第二天,宋军又来围城,围了三圈。刘通命令守城的士兵把长矛插在城墙上,密密麻麻像梳子齿一样,然后又突然把长矛撤了。宋军害怕刘通要出城反攻,吓得赶紧撤兵了。九年后,刘通又升官了,当上了德州等地的二万户军民总管。后来他就去世了,留下个儿子叫刘复亨。
老张啊,他叫张复亨,一开始当了个行军千户,跟着严实将军跑遍了安丰、通州、泰州、淮州、濠州、泗州、蕲州、黄州、安庆这些地方。后来宪宗皇帝西征,张复亨临时顶替了万户的职位,带着东平的军队去攻打钓鱼山苦竹寨,还立了功。战争结束后,他又兼任了德州军民总管。
中统元年,他带着部队去和林驻防,回来后皇上给了他虎符,还升官了,成了武卫军副都指挥使。后来李璮造反,派人来招降张复亨,结果张复亨直接把使者给杀了。那时候军队都缺粮,张复亨就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接济大家,世祖皇帝很高兴,赏了他五千两白金,但他坚决不要。至元二年,他升任左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四年后又调到右翼。九年,他又加封昭勇大将军、凤州等处经略使。
十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征东左副都元帅,带了四万大军和九百艘战船去征讨日本。他们从博多登陆,几次打败了日本军队,一直打到今津,在百道原展开了一场大战。张复亨穿着红色的盔甲,在战场上指挥若定,气势如虹。可惜的是,日本将领三郎景资射中了张复亨,他从马上摔了下来,只好撤兵回国了,这事儿日本史书上都有记载。《日本传》云云。
十二年,他被任命为昭信路总管;十四年,升任黄州宣慰使;十五年,又改任太平路总管,紧接着被封为镇国上将军,还担任了淮西道宣慰使、都元帅。到了至元二十年,他又加封奉国上将军。可惜的是,这一年三月,他就去世了。他留下了五个儿子:浩、泽、澧、渊、淮。老大浩,中统四年袭了千户的职位,至元八年死在了战场上;老二泽,从近侍做起,后来当上了荆州湖北道宣慰使;老三澧,当过长宁州知州,这俩儿子都英年早逝。
老渊啊,元至元十一年,他戴着金牌,被任命为进义副尉,在徐州、邳州当屯田总管,管辖着丁庄千户所。九月份的时候,他带兵去泗州巡逻,到了淮河九里湾,碰上了宋军,直接抢了人家三十多条船。
到了十二年三月,他和宋朝安抚使朱焕在清河打了一仗,把朱焕打败了,抓了十四个俘虏,还缴获了他们的军需物资。九月份,他又跟着右丞别里迷失一起攻打淮安。至元十三年,他和宋军在昭信军南靖平山又干了一仗。这些战役,他都立了功。
十四年,他进京朝见皇帝,被升为武略将军、管军总管。十五年,跟着元帅张宏范去征讨福建、广东等地,因为战功被封为武德将军。十六年,参与攻打崖山,张宏范让他指挥后翼部队,在水战中立了大功。十七年,他又升官了,成了安远大将军,还当了副招讨使。
二十一年,调任颍州副万户。二十四年,他又参加了征讨交趾的战争,镇南王脱欢派给他两万人马,让他攻打万劫江,又攻打灵山城,大败敌军,凯旋而归。后来他还平定了浙东的土匪。三十一年,兼任绍兴浙江五翼军统帅,驻守杭州。大德十一年,他去世了。
他儿子无晦,到了元至大元年,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当上了昭信校尉、颍州副万户。延祐五年,因为生病辞了官。六年,又改任河南江北行省都镇抚。泰定四年,被加封为宣武将军。后来也去世了。
刘斌,是济南历城人。从小没了爹妈,是爷爷把他拉扯大的。他天生神力,后来跟着济南人张荣参加起义,当上了管军千户,相当于管几千兵的军官。
四年后,因为战功被任命为中翼都统,跟着大军去攻打归德。当时军队驻扎在杏堆,离陈州七十里地,听说金兵就在陈州城外扎营,刘斌就带兵夜袭,把金兵打了个措手不及。接着又偷袭打败了太康的军队,还把太康城给拿下了。
后来部队调到襄阳,缺粮少食,刘斌听说青陵囤积了很多粮食,就建议去抢。大家觉得太难,青陵地势险要,不好打。刘斌拍着桌子说:“青陵前面是大泽,他们肯定以为靠着险要的地形就没事儿了,肯定没做好防备,咱们一定能赢!” 于是他带了一百多骑兵,夜里出发,穿过五十多里的大泽,果然遇上了敌兵,刘斌挥舞着大槊冲锋陷阵,打败了敌人,缴获了数千斛粮食。
之后又参加了攻打六安的战役,他第一个冲上城墙,攻破了城池。后来他升任济南推官,又当上了本道的左副元帅,之后又升任济南新旧军万户,最后调到邳州镇守。
宪宗九年,刘斌生病了,临终前嘱咐儿子说:“当官就要清正廉洁,自己守住底线,千万别贪财,贪财会害了自己,败坏家门。”说完这些话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二岁。死后被追封为中奉大夫、参知政事、护军、彭城郡公,谥号武庄。他的儿子叫刘思敬。
哈八儿都,这名字听着就霸气,是皇帝赐的。他继承了他老爸的职位,当上了征行千户。话说忽必烈南征的时候,哈八儿都跟着董文炳去攻打台山寨,他冲锋在前,第一个攻上寨子,结果被流矢射伤,伤得很重。皇上听说后,亲自慰问他,还赏了他酒和金符,这待遇,杠杠的!中统二年,他又升官了,当上了武卫军千户。后来参与平定李璮的叛乱,皇上又赏了他六十锭银子。四年后,他被任命为济南武卫军总管,抓捕盗贼立下大功,皇上又赏了他一千两银子!
至元三年,他官至怀远大将军、侍卫亲军左翼副都指挥使,这官职听着就复杂,反正很高就是了。四年后,皇上让他参与修建京城。八年后,他又升任广卫将军、西川副统军,还佩带金虎符,这可是高级将领的象征啊!九年的时候,宋朝嘉定府的守将昝万寿趁机袭击成都,哈八儿都立刻带兵去迎战,双方在青城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哈八儿都还俘虏了两千多人!十二年,他升任同佥行枢密院事,再次攻打嘉定,成功将其攻克!泸州、叙州、忠州、涪州等地,还有巴县的很多寨子,以及西南夷的五十六部,都纷纷投降了。
到了至元十三年,他围攻重庆,打败了宋将张万,还缴获了百余艘战船。六月,泸州又叛乱了,还杀害了哈八儿都的妻子!哈八儿都大怒,立刻带兵讨伐,抓获了叛军将领任庆,攻破了盘山寨,俘虏了九千多户人家,还抓住了叛军将领刘雄、王世昌等人。他更是夜袭东门,在巷战中杀死了王安抚等叛军首领,最终攻克了泸州!之后,他又攻打重庆,宋将赵牛子投降了。十六年,四川平定,他被封为中奉大夫、四川行省参知政事。行省撤销后,他又改任四川北道宣慰使。十七年,他被授予正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平定了吉州、赣州的盗贼,老百姓都安居乐业了。二十年,他去世了,享年五十三岁。死后,皇上追赠他为推忠宣力果毅功臣、平章政事、柱国,封为滨国公,谥号忠肃。
他弟弟思恭,字安道,官至昭毅大将军、右卫亲军都指挥使;另一个弟弟思义,官至宣武将军、昌国州军民达鲁花赤。
赵柔,是易州涞水人。她爹赵世英,在金朝的时候做过易县县令。赵柔是个胆子大的,很有主见的人。金朝快完蛋的时候,她带着家人躲到西山,自己在那儿建立了防御工事,保护大家安全。同县的刘伯元、蔡友资、李纯这些人,也都各自拉起了一支几千人的队伍,听说赵柔讲信用、讲义气,都推举她当他们的老大。赵柔管理队伍很有办法,赏罚分明,大家都很服她。
后来金军打进了紫荆关,赵柔就带着大家投降了。元朝的行省官员札八儿把这事儿报给了朝廷,朝廷就封赵柔当了涿州和易州的长官,还给她金牌令箭。那会儿到处都是土匪强盗,赵柔就一个人骑着马,跑到各个土匪窝里去,跟他们讲道理,劝他们放下武器投降。因为立了大功,她被升官了,当上了真定、涿州等路的兵马都元帅,还戴上了金虎符,同时还管着银矿的冶炼。元太宗二年,又让她兼管各地抓捕盗贼的事儿。八年后,她又升官了,当上了金紫光禄大夫。后来她去世了。到了至顺元年,朝廷追封她为天水郡侯,还给她谥号“庄慎”。她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赵守赟、赵守信、赵守纯、赵守政。
赵守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赵谦,继承了他爷爷的职位,当了打捕鹰房总管;另一个叫赵晟,名气很大。赵守信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赵简,当过洺水县尹,死后被追封为荣禄大夫、柱国、魏国公,谥号“忠宪”。赵简的儿子赵世安,后来当上了中书平章政事。赵守纯的儿子赵千闾,当了打捕鹰房提领。赵守政的儿子赵允,当了保定总管府通判兼密州、大名府打捕鹰房总管。
晟,字子昌。他靠伯父守赟的关系,一步步升官,做到秀容县尹。秀容有个民家女子被妖怪缠上了,那些术士做法驱邪,就往妖怪身上扔瓦片石头,但都没什么用。晟到了之后,妖怪就不作怪了,那家人就画了晟的画像供奉起来。
后来他又调任新城县尹。那时候,太保曲枢家的仆人在新城放马,把田地庄稼都践踏了。晟把他们抓了起来。曲枢很生气,就派他手下的长史拿着刑部文书来查办晟,结果啥也没查出来。
至治元年,朝廷下令选拔优秀的县令,上级官员推荐了晟,他就升任中山尹,之后又调到安鳷,走到哪儿都有好名声。因为朝廷官员的推荐,他被任命为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兼任四川道廉访司事。
天历元年,他被召回朝廷,担任监察御史。他首先上奏说:“天下已经统一了,不应该再有彼此之间的区别对待,上都的官员应该按照规矩办事。” 他还弹劾平章政事速速恃功自傲,骄横跋扈。皇帝亲自祭祀太室山,速速身为礼仪使却称病不出,还穿着便服进入斋宫,非常不敬;他又弹劾参知政事也先捏造谎言,故意阻挠西军前进,擅自杀害万户张景武兄弟二人,这些人都因此被罢官。
晟后来被任命为山东道廉访司副使,之后调到燕南道,又升任同知储政院事,最后做了燕南道廉访司使。他年纪大了想退休,皇上不准,就让他做了翰林直学士。
至顺三年,下了很大的雨雪,晟上奏说:“雨水是正月的中气;春分是二月的中气。四阳上行,卦象是大壮。现在从正月一直下雪下雨到二月还没停,阳气不能升起,阴气凝结不散。阳气代表君子,代表善;阴气代表小人,代表恶。应该预防不好的事情发生。”中书省根据他的奏章把这事儿报给了礼部。
那一年,晟去世了,享年七十四岁。第二年,朝廷追赠他集贤直学士的官职,追封他为天水郡侯,谥号惠肃。
耿福,字伯禧,是河北束鹿人。他为人沉稳少言,擅长骑马射箭。金兵南下,中原大乱,河朔地区盗贼四起,大家都逃跑了,束鹿老百姓推举耿福代理县令。他发布命令井井有条,百姓都很信服,县里一片安宁。
元太祖八年,木华黎带兵打到束鹿,耿福就带着大家投降了。九年春天,木华黎因为冀州不肯接受他的使者,就命令耿福去讨伐。耿福说:“咱们先派人去劝降试试,如果他们还不肯投降,再兴兵也不迟。”于是,木华黎就派耿福带了文书去劝降。冀州守将犹豫不决,说:“如果你们派个可靠的人来,我就投降。”耿福就派了自己的妻兄过去,守将果然投降了,冀州就这样平定了。
耿福去行宫拜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赏赐给他一件金织锦缎衣服,两匹好马,还任命他为镇国上将军、安定军节度使、行元帅府事,并赐给他金虎符。
同年秋天,武仙率领大军来攻打,耿福迎战,武仙打不赢。武仙就用火炮攻打北门,城里着火了。耿福在真武庙里祈祷,突然刮起了反风,把火给灭了,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这时,耿福听说刘仲禄带兵去迎接邱处机真人,行军到安平,耿福就向将士们宣布:“刘仲禄将军很快就会率领精兵来支援我们,明天就能打败敌人!”大家听了这话,士气大振。
当夜,耿福把军队分成三队去攻打敌人,武仙丢下营寨逃跑了,耿福追击,斩杀了数千敌军,武仙只身逃脱。顺天帅张柔向朝廷上报了耿福的战功,耿福被加封为辅国上将军。
第二年二月,耿福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他的儿子耿孝祖继承了他的职位,后来被追赠为吏部尚书,追封为高阳郡公;另一个儿子耿绍祖做了束鹿县尉;耿孝祖的儿子叫耿继元。
耿继元,字舜臣,从小就聪明好学,十八岁的时候被送去当人质,待在京城附近。后来继承了束鹿县尹的职位。 官制改革后,他又调任固安州判官,接着又调到锦州。锦州当时有个厉害的土匪占据了山上的险要地势,耿继元一到任,就迅速地把他们全部抓捕归案,锦州境内从此安定下来,老百姓还把那座山叫做“耿公山”。 他后来又升迁,先后担任了葛城县尹、大同县尹、河间县尹,最后做到绛州同知。 后来去世了。
他的儿子耿焕,是从中书省的小官做起,一步步升迁到监察御史都事,后来又升任治书侍御史。到了元至元元年,因为担任户部尚书的功劳,被提升为中书左丞。第二年,他又调任侍御史,然后升任御史中丞。至元六年,朝廷还赏赐了他贵重的礼物和丝绸。 后来他退休了,最终也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