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哥剌,是皇太子真金的同母弟弟。至元九年十月,他被封为安西王,皇上还赏赐给他一枚螭纽金印。他的封地是京兆路,驻地在六盘山。他设立了王相府,任命商挺和李德辉为王相。第二年,皇太子被册立,忙哥剌也晋升为秦王,又得到了一枚兽纽金印。于是,就有了两个王相府,一个在长安,叫安西路,一个在六盘山,叫开成路。皇上还下令让京兆尹赵炳负责修建宫室,让忙哥剌可以冬夏两季分别居住。

十四年的时候,兀剌孩土番的火石颜谋反作乱,忙哥剌从六盘山率领军队去平叛,很快就平定了叛乱。同年,忙哥剌王相府的铜印被换成了银印。皇上还调拨了七千四川蒙古兵和三千新归顺的军队到王府,任命四川行省右丞汪良臣为安西王相,把李德辉调任为行省左丞。十五年冬十一月,忙哥剌去世了,王相府也被撤销了。忙哥剌的王妃让商挺去朝廷请求旨意,想让她的儿子阿难答继承王位。世祖皇帝说:“阿难答年纪还小,不懂事,你先暂时代理王相府的事务,辅佐他。”

十七年,陕西运使郭琮假借王妃的命令,杀害了前任安西王相赵炳,还把商挺抓到了京城。十八年十月,皇上命令王府协助户部,以及南山隘口驻军,在安西、延安、凤翔、六盘等地开垦屯田。

公元1262年,皇上给皇孙阿难答设立了衍福司,官职是正四品。当时阿难答已经继承了安西王的爵位,他弟弟按檀不花拿着秦王的印信,手下还用着王傅的印信。可北安王相府却没印信,就安西王府有相印,桑哥觉得这样不公平。

公元1264年,皇上收回了安西王相印,命令按檀不花交出秦王的印信,并且罢免了他手下所有王傅,不过安西王的王傅还是照旧。同年,阿难答请求设立一个管辖所有工匠的“诸匠都总管府”,皇上批准了。公元1266年,皇上罢免了按檀不花设立的断事官。公元1267年,秦王典藏司也被撤销了。公元1270年,安西王府终于有了断事官的印信,皇上任命铁赤、脱脱木儿、咬住、拜延四人担任王傅。

元贞元年(1295年),铁赤他们请求恢复设立王相府,但是皇上没同意。这一年,海都来入侵,皇上命令阿难答率领军队去北方抗敌。五月,因为阿难答军队的家眷缺粮,皇上赏赐了两千石粮食。十一月,皇上又赏赐了十五万八千二百多件甲胄、弓箭、马鞍、枪矛等军需物资。第二年,铁赤他们再次请求设立王相府,成宗皇帝说:“去年阿难答亲口跟我说过这事,我已经告诉他这是按照世祖皇帝的旧制来的,现在你们又提,是不是想把四川、京兆府都归你们所有啊!好吧,这次就依你们所请,设立王相府,但只做王傅的事。” 没多久,阿难答又哭穷,成宗皇帝说:“世祖皇帝的教诲,一直都说分封的赏赐很难做到公平,阿难答你也知道的。要说穷,难道就你穷吗?去年我赏赐了你二十万锭银子,还给了你粮食,现在再给你,其他王爷们会觉得不公平,不给你,你又说很多人要饿死了。这样吧,给你一万石粮食,挑那些最穷的人赈济吧!”

公元1305年,也就是元成宗大德五年,籍王府霸占了四百多户老百姓的田地和房屋。 到了大德六年,皇上下令禁止在和林酿酒,只有阿难答和几个王爷,比如忽剌出、脱脱、八不沙、也只里,还有驸马蛮子台、翁吉剌带、也里干这些人,被特许可以酿酒。 大德七年,笃哇和察八儿派使者来投降,皇上就让阿难答在北方边境等着他们。

公元1310年,元成宗大德十年,开封发生大地震,皇宫、政府机关和老百姓的房子都倒塌了,死了五千多人,其中还包括以前的秦王妃也里完。

1311年正月,成宗皇帝驾崩了。阿难答和明理帖木儿因为事情先到了京城。左丞相阿忽台、平章八都马辛、前平章伯颜、中政院使道兴他们商量着,拥立伯牙吾皇后临朝听政,让阿难答辅佐她。右丞相合剌合孙偷偷派人去迎接武宗和仁宗。二月,仁宗皇帝从怀庆赶到京城奔丧,他抓了阿忽台他们,把他们都杀了,这事儿合剌合孙也参与其中。后来,阿难答也被赐死了。

武宗皇帝登基后,把安西王的地盘和江西吉州的户籍税赋赏赐给了仁宗。朝中大臣有人建议把安西王的爵位传给阿难答的儿子月鲁帖木儿,但是詹事丞王约说:“安西王犯了什么罪被杀?现在又把爵位给他儿子,怎么震慑后人呢?” 所以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到了至治三年,英宗皇帝被杀害了,月鲁帖木儿参与了铁失的谋反计划。泰定帝登基后,为了安抚那些不安分的人,就让月鲁帖木儿继承安西王的爵位。后来,朝廷追查那些谋反的人,把月鲁帖木儿流放到云南,把檀不花流放到海南。到了至顺三年,月鲁帖木儿因为和畏兀儿僧玉你达八的剌版的、国师必剌忒纳失里沙津爱护持等人密谋造反,最终被处死了。

那木罕,是元朝皇太子真金的弟弟。元朝建立的第一年,他被任命为高道(官名)的书吏。三年后,被封为北平王,皇上还赏赐给他螭纽金印(一种印章)。四年后,他又被派去阿力麻里镇守边疆。七年的时候,他奉命讨伐叛乱的聂古伯。正好赶上聂古伯和海都打仗,聂古伯战死了,那木罕乘机打败了聂古伯的军队。第二年,朝廷给他军队补充了一千副铠甲,还根据功劳大小分别赏赐了那些立功的将士。

十四年的时候,几个王爷,药木忽儿、撒里蛮等等,密谋造反,半夜袭击了那木罕的营地,抓走了那木罕和丞相安童,拥立河平王昔里吉当皇帝。过了很久,撒里蛮又把昔里吉和药木忽儿抓了起来,想把他们献给朝廷,以此来赎罪。十九年,那木罕从叛军那里派王爷札剌忽进京报告情况。这一年,那木罕被晋封为北安王,但是仍然被撒里蛮等人扣押着。直到第二十二年,他才终于回到朝廷。这一年,朝廷又赐给他北安王螭纽金印,并且再次让他去北方边境镇守。

二十三年,朝廷划拨临江路六万五千户的人口给他作为食邑(封地)。二十四年,朝廷为他设立了都总管府,由他的属下斡端负责管理北安王辖区内的大小财政事务。十二月,朝廷又为他设置了王傅(类似于老师或顾问),凡是军需以及北安王辖区内的所有事务都由王傅负责。二十九年,那木罕去世了。延祐七年,朝廷追封他为昭定王。他没有儿子。泰定帝登基后,下令让会福院把那木罕的画像供奉在高良河寺里。

忽哥赤是元世祖的第五个儿子。至元四年八月,他被封为云南王,皇上赏赐给他驼纽鋈金银印。九月,朝廷在大理等地设立了行六部(六部机构的分支机构),任命阔阔带、柴桢为尚书兼王傅,府尉宁源为侍郎兼司马,然后派忽哥赤去云南镇守。他奉命安抚大理、鄯阐、察罕章、赤秃哥儿、金齿等地的官员和百姓,编制户籍,征收赋税,并设立达鲁花赤进行统治。

话说当年,大理等地的三十七部宣慰都元帅宝合丁忌忽哥赤,在八年二月乙巳这天设宴招待忽哥赤,结果忽哥赤当天晚上就中毒死了。宝合丁为了掩盖真相,竟然贿赂了王傅阔阔带和阿老瓦丁、亦速失等人,一起隐瞒此事。 没想到,王府的文学张立道偷偷派人跑到京城告密了。元世祖一听,立刻派断事官博罗欢和吏部尚书别帖木儿火速赶往云南调查。结果,宝合丁和阔阔带等人全部都被处死了。忽哥赤死后,元朝就派南平王秃鲁去镇守云南。这个秃鲁是太宗孙子禾忽的儿子。

忽哥赤有个儿子叫也先帖木儿,他一直没被封王。后来,张立道当上了中庆路总管,在十七年的时候进京,向世祖皇帝禀报了此事。同年十月,世祖皇帝就赐给了也先帖木儿云南王的印玺。到了二十二年,世祖皇帝下令,云南行省办事,不准跟云南王商量,不能擅自行动。同年,世祖皇帝又下令让合剌章酋长的儿子到京城当人质,同时让千户、百户的儿子留在云南王那里当人质。二十五年,世祖皇帝又给也先帖木儿换了新的驼纽金印。后来,元朝大军征讨缅甸,命令也先帖木儿率领他的军队镇守大理等地。四月,世祖皇帝下令,缅甸行省的军队一切都要听从云南王的节制。 可惜的是,大军在蒲甘遭遇了败仗,后来缅甸酋长才向元朝谢罪求饶。

武宗皇帝即位后,晋封也先帖木儿为营王,并给他换了兽纽金印。后来,又封镇西武宁宁王帖木儿不花子老的为云南王,取代了也先帖木儿。皇庆元年,朝廷还赐给了他福州路福安县一万三千六百有四户人家作为食邑。

泰定帝去世后,文宗皇帝在大都自立为帝。也先帖木儿和平章秃满答儿奉上都的命令,率领军队从辽东出发,迁移百姓到镇地。他们进军到通州,却被燕铁木儿打败了。齐王月鲁帖木儿趁机攻陷了上都,也先帖木儿只好撤兵回军。文宗皇帝一怒之下,夺了他的王印。直到至顺元年,才把王印还给了他。三年二月,也先帖木儿去世了,留下两个儿子:一个叫脱欢不花,一个叫脱鲁。

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是元朝皇室的后代。元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四起,而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比较偏远。把匝剌瓦尔密治理云南,恩威并施,百姓安居乐业,一片太平景象。

公元1363年,明玉珍在四川称帝,派兵三路进攻云南。其中一路大军由万胜率领,从叙州出发,攻占了中庆。把匝剌瓦尔密被迫逃到金马山,又转到威楚。大理总管段功带兵前来支援,打败了明玉珍的军队。后来,元朝的大都失守,中原地区已经没有元朝的土地了,只有云南还在坚持抵抗,每年还派使者到塞外去向惠宗皇帝报信。

等到明朝军队平定了四川,天下基本平定之后,明太祖朱元璋觉得云南地处偏远,不想兴师动众去攻打。这时,北平的守将得到云南派往漠北的使者苏成投降,于是朱元璋就派翰林待制王袆带着诏书,和苏成一起前往云南招降。正巧,元昭宗派使者脱脱来云南征收军饷,听说有明朝使者来了,怀疑把匝剌瓦尔密要投降明朝,就用威胁的语气恐吓他,把匝剌瓦尔密就杀了王袆,并且厚葬了他。

过了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又派湖广参知政事吴云和抓获的云南使者铁知院等人前往云南。铁知院利用自己被俘虏的机会,想诱骗吴云修改诏书,吴云不肯,结果被杀害了。于是,明太祖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率领大军征讨云南。

洪武十四年十二月,大军到了普定路,达里麻带着十多万兵马在曲靖等着我们呢。朱元璋利用大雾偷偷摸摸地跑到白石江边,雾散了,两军就对上了,达里麻吓了一大跳。朱元璋摆出一副要渡江的样子,其实暗地里派出一支奇兵,从下游悄悄渡江,绕到达里麻军队后面,还在山谷里插上旗帜,还让人吹起了铜号。达里麻的军队顿时乱成一锅粥,朱元璋一看时机到了,就带兵直接渡江,让那些水性好的士兵打头阵。激战了好久,达里麻的军队溃不成军,达里麻本人也被俘虏了。

早些时候,段功打败了明玉珍的军队,把匝剌瓦尔密的老婆阿褴公主娶了,仗着这层关系和兵力,后来因为猜忌把匝剌瓦尔密毒死了,结果大理那边就失去了支援。现在达里麻也败了,知道大势已去,就逃到普宁州的忽纳砦,烧掉了自己的龙袍,带着老婆孩子跳滇池自杀了,他自己和左丞达的、右丞驴儿一起跑到草棚里上吊死了。明朝政府把他们家的人迁到了耽罗。

爱牙赤是元世祖的第六个儿子,至元二十二年的时候,皇上赏了他个银印。至元二十四年,王势都儿造反,攻打咸平,爱牙赤就带着宣慰使塔出从沈州北上讨伐,还让宣慰使亦力撒合带兵去懿州,把叛军赶跑了。后来爱牙赤生病死了。元贞年间,他的儿子孛颜帖木儿进京朝见,皇上赏赐了他金银财宝,跟其他王爷参加大会一样。他们家原来住在兀剌海路,那地方又穷又荒凉。泰定元年,他们搬到了阔连东部。孛颜帖木儿的哥哥叫阿木干,阿木干的儿子叫也的古不花,泰定年间很受皇帝信任,皇上到上都的时候,他和中书省官员兀伯都剌等人留守京城。

奥鲁赤是元世祖的第七个儿子。至元六年十月,被封为西平王,皇上赏赐了他一个镶金嵌银的驼纽印。至元九年,皇上派他去讨伐建都蛮,其他王爷阿鲁帖木儿、秃哥,还有南平王秃鲁都带着自己的军队跟着他去,元帅也速答儿和忙古带带着吐蕃十八族的一万五千兵马,都听奥鲁赤指挥。第二年十月,奥鲁赤抓住了建都蛮的酋长下济等四人,建都蛮投降了,奥鲁赤留下忙古带统领新旧军队一万五千人驻守那里。

十二年的时候,他又带着安西王忙哥剌、诸王只必帖木儿、驸马昌吉他们一起去征讨吐蕃,还赏赐给驻守鸭池的士兵每人三匹马。二十二年,他和诸王阿只吉一起抵抗叛王笃哇,结果打败了。三十年,朝廷下令把他的九千兵马交给万户张邦瑞,让他去西边讨伐笃哇。

元贞元年,陇北道廉访司审理张邦瑞的违法案件,奥鲁赤庇护了张邦瑞,成宗皇帝还专门下旨劝诫他。这一年,又把诸王出伯统领的探马赤红袄军各一千人划归到他麾下。第二年,奉命驻守夏上都。大德七年,朝廷赐给他南恩州一万三千六百零四户作为食邑。没过多久他就去世了。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铁木儿不花,一个叫八的麻的加。

铁木儿不花在至元年间镇守亦奚不薛。二十六年,调任重庆镇守。大德三年,被封为镇西武靖王,还赐给他驼纽鋈金印。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老的,一个叫搠思班。至大二年,朝廷命令老的代替营王也先帖木儿镇守云南,还赐给他云南王的驼纽鋈金银印。仁宗皇帝登基后,八百媳妇带着大小彻里蛮作乱边境,老的率领行省右丞阿忽台等人去讨伐他们。皇庆元年,朝廷下诏书招安,他们都投降了,还献上了驯服的大象和各种珍奇异宝。延祐二年,老的入朝,朝廷想让明宗代替他,但他没去,就改派诸王脱脱代替。四年后,脱脱欺压百姓,被朝廷召回,又改派诸王按灰代替。老的还有四个儿子:阿剌忒纳失里、羂儿麻、乞八、亦只班。

阿剌忒纳失里,泰定元年七月被派去沙州镇守。到了天历二年,他被封为豫王,还赏赐了金印。同年十一月,朝廷又命令豫王阿剌忒纳失里去云南镇守。到了至顺元年,朝廷又赏赐给他象征最高权力的金虎符。后来,秃坚在云南造反,三月,朝廷任命乞住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协助豫王阿剌忒纳失里率领八番兵马讨伐叛军。六月,他们分兵进军。到了至顺二年三月,阿剌忒纳失里屡战屡胜。四月,云南终于平定。

至正十二年,朝廷命令阿剌忒纳失里去讨伐南阳、襄阳、邓州的叛贼。至正十六年,朝廷又让他和陕西行省的官员一起商议军事,从宜州方向进兵讨伐。九月,他收复了潼关,但没过多久潼关又被叛军夺回,他又再次将其夺回。至正十七年十月,叛贼进攻七盘山,他和哈剌不花一起前去讨伐。十一月,他又和陕西行省、朝廷官员分兵攻打关陕地区。至正十八年十月,他被调到白海居住,不久又迁到六盘山。最后,他在那里去世了。

答儿麻,因为在讨伐叛贼中立功,在至正十三年被赐予西安王印。乞八,在至顺二年上奏朝廷说:“我每年跟随皇帝巡视,花费非常巨大,我哥哥豫王阿剌忒纳失里,弟弟亦只班,每年只发放五百锭钞票和一千匹布帛,我想和他们一样,请求增加我的赏赐。”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

搠思班继承爵位,被封为镇西武靖王。至大二年,宣政院奏报,搠思班和脱思麻宣慰司商议,请求将松潘叠岩威茂州安抚司改为宣抚司,并将治所迁到茂州汶川县,朝廷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延祐六年,察合台后王怯别寇斡端作乱,朝廷派遣搠思班率领军队前去讨伐。英宗即位后,搠思班前来朝见。至治三年三月,西番参卜郎等部族叛乱,搠思班将其平定。泰定二年,朝廷赏赐他麾下有功将士四百人,共计四千锭钞票。三年十一月,阶州土番叛乱,搠思班派遣临洮路元帅盏盏前去劝降,使其归顺。

公元1322年,四川的囊家台起兵造反,跑到朝廷求援,结果被丞相搠思班拒绝了,还派兵严密看守关隘。第二个月,搠思班就从湖广省调兵去讨伐囊家台。后来囊家台投降了,起义军也就解散了。到了公元1328年,有个叫秃坚的王爷自立为云南王,朝廷就派搠思班和枢密院事彻里铁木儿等人从四川出发去讨伐他。十一月份,在安宁州和中庆地区打了胜仗。第二年正月,云南省会就收复了。搠思班上奏朝廷,请求留下荆王也速也不干和锁南等王爷在云南一两年,以防再次发生叛乱。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没过多久,搠思班就去世了。

他的儿子党兀班,在公元1329年五月的时候去讨伐叛乱的少数民族,抓住了他们的首领阿答里胡,可惜党兀班在战斗中牺牲了,后来被追封为凉王,谥号忠烈。奥鲁赤的次子八的麻的加继承了西平王的爵位,他的儿子贡哥班在公元1330年被赐予西平王的印信。

阔阔出是元世祖的第八个儿子。公元1340年,他被封为宁远王,朝廷赐给他龟纽鋈金银印。公元1344年,他跟随成宗皇帝准备北方的军事行动。第二年,成宗皇帝继承了皇位,把军事大权交给了阔阔出,但是军队打了很久也没什么战果。公元1347年,武宗皇帝在军中接替了他。公元1355年,武宗皇帝即位,因为阔阔出在拥戴他登基方面有功,就把他封为宁王,还换给了他兽纽金印。

公元1359年,有人叫三宝奴的告发阔阔出图谋不轨,武宗皇帝就派楚王牙忽都等人审问他,把他关进了监狱。后来平章察乃和铁哥廷证明了三宝奴的指控是诬告,阔阔出才被释放,不过还是被流放到高丽,他的妻子完者也被赐死。同时,还有畏兀儿僧铁里等24人因为参与或知情不报,都被处以极刑。参与审理此案的人都升了两级,牙忽都还被赏赐了黄金一千两,白银七千五百两,三宝奴则被赐号答剌罕,而阔阔出的食邑则被赐给了清州。

公元1312年,铁哥上奏说:“世祖皇帝的皇子,现在只有宁王还活着,应该把他放回去了。”仁宗皇帝同意了。第二年二月,宁王去世了。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薛彻秃,一个叫阿都赤。

薛彻秃在延祐七年四月被封为宁远王,到至治二年晋升为宁王。三年七月,他入朝请求领取王印,但是英宗皇帝没有答应。到了泰定元年,朝廷赏赐给他福州路永福县一万三千六百零四户人家,并为他设置了王傅(相当于王子的老师或辅佐官员)。至顺二年二月,他和沙哥因为说了些不该说的话,被分别安置到广州和雷州。第二年,因为燕铁木儿(人名)的请求,他们被赦免,放回了家。

脱欢是世祖皇帝的第九个儿子。至元二十一年六月,他被封为镇南王,朝廷赐给他螭纽金印(一种带有螭纹的印章)。七月,他奉命征讨占城国,需要经过安南国(今越南)。十二月,到达安南国境内。安南国王陈日烜派他的堂兄兴道王率兵阻拦,脱欢劝他们退兵,但他们不肯听。于是脱欢把军队分成六路进攻。

第二年正月,战斗打到了富良江,脱欢打败了安南的水军,陈日烜丢下城池逃跑了。脱欢占领了安南的王城,然后在富良江北驻扎军队。唆都和左丞唐古从占城赶来支援,他们分兵水陆两路追击陈日烜。五月,左丞李恒在安邦海口打败了陈日烜,差点就抓住了他。但是,碰上雨季,又爆发了瘟疫,而且粮草供应不上,将领们都建议撤退,脱欢同意了。军队退到册江,他们用树木搭建浮桥准备过河,结果伏兵从树林里冲了出来。唆都战死了。李恒殿后掩护,被毒箭射中了膝盖,一边战斗一边撤退,才勉强护送脱欢出了安南国境。到达思明州的时候,军队和战马损失了一半以上。这件事上报朝廷后,朝廷下令留下蒙古兵一百人、汉兵四百人保护脱欢,其余军队都遣散了。

第二年春天,皇上召集东宣慰都元帅来阿八赤和阿里海涯来京城商量攻打安南的事。 然后,成立了征讨交趾的行尚书省,任命阿里海涯为左丞相,来阿八赤为右丞,奥都赤为平章政事,乌马儿、樊楫等人为参知政事,所有这些人全都听从脱欢的指挥。 从江淮、江西、湖广三行省调集蒙古和汉军七万人,战舰五百艘,云南兵六千人,海外四州的黎族士兵一万五千人,海道万户张文虎负责运输十七万石粮食,总共水陆大军十万人马,声势浩大。 结果,湖广行省上奏请求延缓出兵,皇上就下令让阿里海涯回去了。

十一月份,脱欢到达思明州,命令右丞程鹏飞和奥鲁赤等人分兵前进,来阿八赤率领一万人马作为先锋部队。脱欢到达界河的时候,来阿八赤已经和安南军队交战并打败了他们,然后继续前进到达万劫,所有军队都在那里会合了。十二月份,脱欢到达茅罗港,攻破了浮山寨,率领大军渡过富良江,逼近安南王京。安南国王日烜和他儿子逃到了噉南堡,结果被大军攻下。

二十五年正月,日烜又逃到海里去了,大军追赶不上,只好撤军。当时军队里粮食已经吃光了,就派乌马儿去安邦海口迎接张文虎运送的粮船,可是粮船却没来。 二月份,大军退到安劫。三月份,又退到内旁关。安南军队用精兵阻击我们的归路,万户张均率领他手下的三千人拼死力战,才冲出关口。 探子打探到日烜率领三十万大军占据了女儿关和邱急岭,脱欢就从单已县绕道盝州,走小路回到了思明州。 这次战役,来阿八赤、樊楫和万户张玉都战死了。 世祖皇帝因为脱欢两次攻打安南都没有成功,还损失了军队,丢了国家的脸面,所以一辈子都不准他进京朝见。

之前脱欢刚被封为鄂州的镇守使,但是因为一直在军队里,没去鄂州上任。 到了二十八年,才被调到扬州镇守。 大德五年,他去世了。他留下了六个儿子:老章、脱不花、宽彻不花、帖木儿不花、蛮子、不答失里。

老章,在元大德五年继承了镇扬州王的爵位,出行排场很大,摆阔气,跟皇帝的车驾差不多。到了元至大三年,被尚书省的大臣们弹劾了,派人去调查,查实了,就把他召回京城了。老章死了以后,脱不花继承了镇南王的爵位。元泰定二年,脱不花也死了,他儿子孛罗不花还小,就让中书平章政事乃蛮台暂时替他管理镇南王府的事务。第二年,让脱不花的弟弟帖木儿不花继承了镇南王的爵位,镇守扬州。

孛罗不花长大后,元天历二年,帖木儿不花把王位让给了他。元统元年,孛罗不花进京朝见皇帝。元至正七年,集庆地区发生盗匪作乱,孛罗不花平定了叛乱。后来他又和威顺王宽彻不花一起,在靖州讨伐了猺族贼人吴天保。至正十二年,由淮南行省平章晃火儿不花负责管理镇南王的事务。至正十五年,他和淮南行省一起招降了张士诚。第二年,孛罗不花去世了,他的儿子大圣奴继承了王位。至正十九年,大圣奴和枢密判官席闰一起守卫信州,陈友谅派大将王奉国来攻打,城池失守,大圣奴战死了。

宽彻不花是脱欢的第三个儿子。元泰定三年三月被封为威顺王,镇守武昌,朝廷赐给他刻有驼纽的镀金银印,还给他配备了五百名怯薛歹(侍卫),又允许他自己招募一千人作为护卫。元致和末年,他和弟弟镇南王脱不花一起奉文宗皇帝的召见来到大都,立下了拥戴皇帝的功劳。元天历初年,多次受到皇帝的赏赐。元至顺二年,他回到武昌继续镇守。

宽彻不花为人比较宽厚,但是他手下的怯薛歹经常欺压百姓。元至元五年,丞相伯颜伪造圣旨把他贬官了。后来脱脱当了丞相,又恢复了他的王位。元至正二年,湖北廉访司弹劾宽彻不花滥用职权,胡作非为,但是朝廷没有理会。

十一年前,我带着两个儿子别帖木儿和答帖木儿,还有倪文俊在金刚台打了一仗,结果大败,别帖木儿还被抓了。第二年,贼军攻陷了武昌,宽彻不花和那个平章和尚丢下城池跑了,皇上收回了我的王印,和尚还因此被判了死刑。

到了十三年前,参政阿鲁辉收复了武昌和汉阳,宽彻不花在几次战斗中都立了大功。十四年后,皇上把我的王印还给了我。十六年前,皇上命令我和宣让王帖木儿不花带兵去守卫怀庆,没过多久我又回到了武昌。我带着儿子报恩奴、接待奴和佛家奴去汉阳攻打倪文俊,还带着妻妾一起去了。走到鸡鸣汊的时候,船搁浅了,敌人放火烧了我们的船,接待奴和佛家奴都被烧死了,报恩奴也自杀了,妻妾也都葬身火海。后来,倪文俊攻陷了岳州,答帖木儿战死,我侥幸逃脱,部将侯伯颜答失跟着我,从云南进入四川,一路向北作战。

二十五年,到了陕西成州,我正想进京,却被李思齐给扣留了。我在成州种田,没多久就死了。

我的儿子和尚,很受惠宗皇帝的信任。二十四年,孛罗帖木儿造反,自封右丞相,和尚奉密旨把他杀了,这事儿《孛罗帖木儿传》里都写着呢。因为这件事,和尚被封为义王。二十八年,惠宗皇帝北逃,皇上命令和尚和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明军打来了,和尚就逃跑了。

帖木儿不花,是脱欢的第四个儿子,他把王位让给了孛罗不花。文宗皇帝很欣赏他,特地封他为宣让王,还赐给他螭纽金印,让他镇守庐州。至顺二年,又给了他王傅的印信。后至元元年,又赏赐给他庐州、饶州各一百顷的牧地。第二年,又赏赐他四千锭市宅钞,还下令王府官员的品级在各级官吏之上。五年后,伯颜伪造圣旨把他贬官了。到了至正九年,又把宣让王的印信还给了他,让他继续镇守庐州。

十二年的时候,发生盗乱,帖木儿不花和几个王爷乞塔歹、曲怜帖木儿,还有廉访使班第一起平定了叛乱,皇上赏赐了他们金带、银子和钱,数量各有不同。十七年,贼寇攻陷了庐州,帖木儿不花又回到了京城。二十七年,他被封为淮王,皇上赏赐了他金印。二十八年,惠宗皇帝北逃,命令帖木儿不花监国。后来明军攻陷了京城,帖木儿不花见了徐达,据理力争不肯投降,最后被杀害,享年八十三岁。

蛮子,是脱欢的第五个儿子。元统二年四月,被封为文济王,到河南大名府镇守。后来到至元二年,皇上赏赐了他金印、凭证以及随从的衣粮。至正十三年去世了。他的儿子不花帖木儿继承了王位。蛮子的另一个儿子不答失里,皇庆元年被赐予福建福州路宁德县一万三千六百零四户人家作为食邑。二年十月被封为安德王,赏赐了驼纽鋈金银印。后来又晋封为宣德王,换成了螭纽金印。

忽都鲁帖木儿是世祖皇帝的庶子。他的儿子阿八也不干,皇庆元年被赐予福建泉州路南安县一万三千六百零四户人家作为食邑。他的儿子是八鲁朵儿只。

成宗皇帝的皇太子德寿,他的母亲是失怜答里皇后。大德九年六月庚辰日,被册立为皇太子,同年十二月去世了。

仁宗皇帝有两个儿子。英宗是阿纳失舍里皇后所生,是庶出的长子兀都思不花。兀都思不花延祐二年被封为安王,赐予兽纽金印。四年,给他安排了王傅。五年,给他划拨了湖州路作为封地,户数和魏王阿木哥一样多。英宗即位后,把他降封为顺阳王,不久后赐死了他,派怯薛歹定住括王府的财产,并送入章佩监。

泰定帝有四个儿子,长子是皇太子阿速吉八,具体情况见他的本纪。第二个儿子是八的麻亦儿间卜,第三个儿子是小薛,第四个儿子是允丹藏卜。

八的麻亦儿间卜,泰定元年三月被封为晋王。四年,皇上命令右丞相塔失帖木儿和左丞相倒剌沙兼管晋王内务府的四斡儿朵事务。

小薛啊,在泰定三年因为晚上哭闹,皇上赏赐了他一些钱让他消消气。

允丹藏卜,在泰定四年三月被派去北方边疆任职。三个皇子都早早夭折了,没有留下后代。

文宗有三个儿子,老大是皇太子阿剌忒纳答剌,老二是燕帖古思,老三是太平讷。

皇太子阿剌忒纳答剌,在至顺元年三月被封为燕王,还给他设立了宫相都总管府,由燕铁木儿负责管理。到了八月,御史台的官员们请求立皇太子,文宗说:“我的儿子们都还小,不像裕宗那样(成熟),等燕铁木儿来了,咱们再一起商量这件事吧。”到了十月冬天,各位王爷和大臣们又再次请求。皇帝说:“你们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是燕王年纪还小,承担不起这个责任,晚点再商量也不迟。” 同年十二月辛亥日,最终还是册立他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皇太子就去世了,皇上命令宫相法里等人护送灵柩到北面的起辇谷安葬,并且还让法里等人继续守在那里。三月,画了皇太子的画像,放在安庆寺东鹿顶殿,按照历代皇帝祭祀神御殿的规格来祭祀他。 因为皇太子生病的时候,宦官拜住用酥油擦拭皇太子的眼睛和鼻子,还做法事祈祷,结果被打了170大板,赶出了京城。五月,皇太子的影殿也按照裕宗皇帝生前一样的规格制作了祭祀用品。

燕铁古思,一开始叫古纳答列。元至顺二年,他买下了老丞相阿鲁浑撒里的房子,让燕铁木儿带着皇子住进去。三年后,改成了现在的名字。元文宗驾崩的时候,遗诏让明宗的儿子继承皇位,燕铁木儿却请求立燕铁古思为帝,但是不答失里皇后遵照遗诏,没答应。等到元宁宗去世后,燕铁木儿又请求立燕铁古思,皇后还是不同意。最后,他们迎立了元惠宗,并且商量好,等惠宗百年之后,皇位传给燕铁古思。后来到了至元六年,追究文宗被杀的责任,撤销了他的庙号,还削去了不答失里太皇太后的称号,把她安置到东安州,并且把燕铁古思流放到高丽。监察御史崔敬为此上书抗议,但是没有得到回应。燕铁古思还没到高丽,七月丁卯这天,臣子月阔察儿奉命把他杀了,对外宣称是病死的,还下旨赏赐给他一百锭钞票,并且隆重地安葬了他。

太平讷,原名宝宁,天历元年改成了现在的名字。当时朝廷让大司农买住把他养在家里,可惜他很早就去世了,也没有留下后代。

史书上说:元朝后期,那些为国捐躯的宗室王公,都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可见成吉思汗的教化影响深远啊!世祖忽必烈攻打安南,一开始是骄兵必败,后来又变成了愤怒之下的盲目进攻,失败是必然的。皇帝自己不反思,反而迁怒于脱欢,这是因为长期沉溺于功利,所以不能客观评价世祖忽必烈的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