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信苴日,姓段,祖上是大理的土司。后来高氏家族专权,元世祖派兵南下,消灭了高氏的爪牙高祥,让段兴智掌管大理政事。段兴智和他的叔父信苴福一起进京朝见,皇帝赏赐了金符,让他们回大理去了。
元宪宗五年,信苴日献上了大理的地图,请求朝廷平定各部族,并且还上奏了一套治理百姓和征收赋税的办法。宪宗皇帝非常高兴,赐名段兴智为“摩诃罗嵯”,让他统领所有白蛮、爨蛮等部族,并让信苴福统领军队。从此,段兴智就把大理的政事都交给信苴福打理了。信苴日和信苴福带着两万僰蛮和爨蛮的军队当先锋,跟随大将兀良合台平定了那些不服管的部族。
中统二年,信苴日再次进京朝见,世祖皇帝又赏赐了他虎符,让他统领大理、善阐、威楚、统失、会川、建昌、腾越等地的军队,这些地方的万户以下的官员,都听他指挥。
元至元元年,一个叫舍利畏的家伙勾结威楚、统失、善阐等地和三十七个爨蛮部族造反,杀死了当地的守将。信苴日率领军队前去讨伐,大获全胜。他又派孛罗在统失城打败了叛军,彻底平定了统失。那年秋天,舍利畏又纠集了十万大军准备攻打大理,朝廷命令都元帅也先不花和信苴日一起前去讨伐。大军到达安宁,与舍利畏的军队遭遇,把他们打跑了。接着,信苴日收复了善阐,威楚投降,新兴被平定,石城、肥腻也都被攻克,爨蛮部族彻底平定了。
三年后,信苴日进京朝见,朝廷表彰了他的功劳,赏赐了他金银财宝、衣服、马鞍、兵器等等。至元十一年,赛典赤担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重新规划了各地的名称,任命信苴日为大理总管。没过多久,舍利畏又造反了。信苴日派石买等人假扮商人,带着礼物去见舍利畏,然后突然袭击,用矛杀死舍利畏,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城里示众。云南行省把这件事报告给朝廷,朝廷又赏赐给他一锭金子和一件金线织成的衣服。
十三年前,缅甸派了几万大象兵去打金齿地区(今云南大理),想顺便攻打大理国。朝廷就派信苴日和万户忽都带着一千骑兵去抵挡。信苴日因为立了功,被朝廷任命为大理、蒙化等地的宣抚使,相当于管辖那一带的最高军事长官。
十八年后,信苴日带着他儿子阿庆又来朝见皇帝。皇帝很欣赏他的忠心和勤劳,就把他升为大理、威楚、金齿等地的宣慰使兼都元帅,官职更高了,权力更大了。同时,还让阿庆留在皇宫里当侍卫。等信苴日告辞的时候,皇帝又任命他为云南行省的参知政事,相当于云南地区的副省长。十九年,朝廷又派他跟右丞拜答儿一起迎接从缅甸打回来的军队,结果在金齿地区因为生病去世了。信苴日一共在大理地区当官二十三年。
他儿子阿庆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后来一步步升官,最后当上了镇国上将军,还兼任大理、金齿等地的宣慰使和都元帅,还配戴着金虎符,这可是最高级别的军事指挥信物。
杨汉英,字熙载,祖籍是太原。唐朝末年,南诏攻打过来,他家祖上杨端在播州响应朝廷号召,带兵打仗,最后收复了播州,朝廷就让他管辖播州。 这杨家世世代代在播州当官,传到杨昭这一代,没儿子,就由族子杨贵迁继承家业。又传了十代到杨邦宪,一直世袭播州安抚使。宋朝还封他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安远军承宣使、牙牌节度使,官职越来越高。
宋朝灭亡后,元世祖派人来劝杨邦宪归顺。杨邦宪拿着圣旨哭了三天,然后带着播州、珍州、南平军的地盘投降了。十五年后,他进京朝见,被封为龙虎卫上将军、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还兼任绍庆、珍州、南平等地的沿边宣抚使和播州安抚使。十八年后,他又升为宣慰使。死后,朝廷追封他为推忠效顺功臣、银青光禄大夫、平章政事、柱国,还追封他为播国公,谥号惠敏。
汉英五岁就成了孤儿。二十二岁的时候,他跟着他妈田氏进京朝见皇帝。世祖皇帝摸摸他的头,对大臣们说:“这孩子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啊,应该给他他爸爸的爵位。” 于是给他赐名赛因不花,还给了他金虎符,任命他为龙虎卫上将军、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播州安抚使,赏赐了很多金银布匹、弓箭、马鞍和马勒,并且封他的母亲田氏为贞顺夫人。
过了两年,也就是汉英二十四年的时候,他族里的人造反了,杀了他的母亲贞顺夫人。汉英穿着丧服进宫奏报,皇上就下令抓捕那些造反的人,把他们抓到成都斩首。又过了三年,到了二十七年,朝廷下令各郡县上报户口和赋税,汉英就把户口和税赋的登记册子都整理好上交了。世祖皇帝非常高兴,就提升他为管军万户。
第二年,也就是二十八年,汉英进京奏请撤销顺元宣慰司。同年,播州安抚司升格为宣抚司,汉英被任命为宣抚使。这时候,罗甸宣慰使斡罗思勾结播州黄平的一些寨子首领,假装新开辟了一些土地献给朝廷。汉英上奏说那是以前就有的土地,应该归还。斡罗思气急败坏,就诬告说播州隐瞒了以前就有的雄威军和忠胜军这两支军队。汉英据理力争,说这两支军队在纳土的时候就已经归属其他地方了。御史台调查核实后,把结果呈报给了世祖皇帝,皇帝就下令停止追究此事。没多久,汉英又被任命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成宗皇帝登基后,汉英三次上朝觐见。大德三年,他建议修改南诏驿道,把云州以东的地区划归播州管辖,西边的地区划归新部管辖,精简冗余的郡县官员,减少了三分之一的屯田兵丁和粮草,老百姓都觉得轻松多了。
大德四年,蛮族首领桑柘造反了,湖广行省打算出兵征讨。汉英认为叛军势力强大,建议招安,但没被采纳。结果军队出征毫无战果,最后还是采纳了汉英的建议,叛军才陆续投降。
大德五年,宋隆济和蛇节等人又叛乱了,汉英率领民兵,跟随行省平章刘二拔都等人一起讨伐。大德六年九月,连续与叛军作战,打败了他们,进军到蹉泥驻扎。叛军骑兵突然杀到,汉英冲锋陷阵,打头阵,大军乘胜追击,叛军溃败,斩获无数。宋阿宜投降,笮笼被攻克,很多地方都闻风而降。大德七年正月,大军驻扎在暮窝,叛军又聚集起来。汉英又在墨特川打败了叛军,蛇节害怕了,请求投降,结果被斩首,隆济等人也被俘获斩杀,西南夷地区终于平定。因为这次战功,汉英被晋升为资德大夫,还被赐予玉带、金鞍、弓箭。
仁宗皇帝即位后,汉英被加封为护军,并且允许世袭爵位。延祐四年,黄平蛮刘奔和新部黎鲁等人相继叛乱,朝廷命令汉英前去平定,安置戍兵后返回。延祐五年,卢崩蛮入侵,汉英和恩州宣慰使田茂忠一起讨伐。不幸的是,汉英在军中病逝,年仅四十岁。朝廷追赠他为推诚秉义功臣、银青光禄大夫、平章政事、柱国,追封为播国公,谥号忠宣。
汉英潜心研究濂洛学派思想,写诗作文典雅规范,著有《明哲要览》九十卷,《桃溪内外集》六十卷。
他的儿子嘉贞继承了他的爵位。至治二年,嘉贞来朝觐见,皇帝赐名延礼不花。
宋隆济造反的时候,跟汉英将军同时立功的还有个叫宋阿重的人。他放弃家业跑到京城,给皇帝献上消灭叛军的计策。皇帝赏了他一件衣服,还任命他做顺元路宣抚同知。阿重深入乌撒、乌蒙地区,一直到蔺州水东,去招降安抚木楼地区的土著,活捉了隆济献给朝廷。之后,他被提升为靖江路总管,佩带着三颗珠子的虎符,不久又升任荣禄大夫、云南平章政事。死后追赠贵国公,谥号忠宣。
阿重的孙子蒙古歹,也因为平叛有功,被任命为八番顺元等路宣慰使。
杨完者,原名叫杨通贯,是城步人。他家世代担任土官,为人勇敢,很有计谋。他统领的獠人和猺人,号称答剌罕,他能够用兵法来指挥、调动他们。其实完者是宋朝十峒首领的后代,并不是苗族人。元至正年间,达识帖睦迩担任湖南行省左丞相,派万户陶梦祯去招降杨完者,让他一起攻打武昌。因为立功,杨完者被授予管军千户的职位,后来一步步升迁到都元帅,手下兵强马壮,不再听从行省的节制。至正十五年,平章政事阿思兰和杨完者一起顺流而下,所到之处抢劫比强盗还厉害。快要到庐州的时候,淮东都元帅余阙上奏请求朝廷阻止他们,杨完者听从了命令,军队才稍微收敛了一些。
后来张士诚攻陷扬州,右丞阿鲁灰请杨完者前来救援,张士诚退回高邮。当时杨完者渡江驻扎在广德,张士诚又从福山港攻陷平江,东南地区一片恐慌。达识帖睦迩担任江浙行省,驻守杭州,无力抵抗张士诚,逃到了富阳。杨完者赶去救援,打败了张士诚,达识帖睦迩这才返回杭州。
一开始,达识帖睦迩提拔杨完者当了海北道宣慰使兼都元帅,没多久又升他做了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后来,杨完者又升任左丞。但是,他手下的士兵纪律很差,浙江百姓对他怨声载道。
第二年,张士诚攻打嘉兴,屡次被杨完者打败。张士诚派了个叫海牙的蛮族使者送来求降书,杨完者想答应他。达识帖睦迩不同意,反复劝说才答应了张士诚的请求,还封他为太尉。达识帖睦迩靠着杨完者来对付张士诚,时间长了就厌烦杨完者专权跋扈了。杨完者也想利用张士诚来壮大自己,但其实张士诚一直想干掉杨完者,只是还没动手。那时候,徽州建德已经被朱元璋占领了,杨完者多次出兵都被打败,势力越来越弱,他还强抢了平章庆的女儿,这些事都记载在《达识帖睦迩传》里。
于是,达识帖睦迩暗中和张士诚商量,计划除掉杨完者。他们对外宣称要让张士诚收复建德,杨完者就在杭州城外安营扎寨,一点防备都没有。张士诚带兵包围了他,杨完者的军队溃败,杨完者和他的弟弟伯颜都自杀了。这件事上报朝廷后,朝廷追封杨完者为潭国公,谥号忠愍;追封伯颜为卫国公,谥号忠烈。
杨完者的部将曾华,是武冈人,因为屡立战功,官至广东道宣慰使,兼佥都元帅府事。他驻守浦阳的时候,严格管束部下,城门都安排了守卫,没有军令不得擅自出入。后来杨完者命令曾华回杭州,曾华一夜之间就走了,一点动静都没有,他的治军能力比杨完者强多了。浦阳百姓都很怀念他,为他立了一座碑在县衙里。
史书上说:信苴日和杨汉英,都是靠着蛮夷首领才在当时建立了功名。杨完者虽然暴虐专横,但他死得冤枉,君子都会同情他,所以把他的事情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