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不台,是兀良合氏的。兀良合是塔立斤八族之一。蒙古人有个习俗,听到打雷就躲起来不敢出门,但兀良合人听到打雷反而大声喊叫,跟雷声对着吼,所以他们特别勇猛。速不台的远祖捏里必,曾经在斡难河边打猎,遇到了敦必乃汗,两人因此结拜成了兄弟。捏里必生了孛忽都,大家都叫他折里麻,意思是说他是个有智慧的人。孛忽都的孙子合赤温生了哈班和哈不里。哈班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忽鲁浑,老二就是速不台,兄弟俩都擅长骑马射箭。成吉思汗在巴勒渚纳的时候,哈班带了一群羊去进献,半路上遇到强盗被抓了。忽鲁浑兄弟俩随后赶到,用枪刺死了一个强盗,其他人吓得逃跑了,这才救了他们父亲。忽鲁浑跟着成吉思汗当了百户,后来在阔亦田跟乃蛮人打仗,碰上大风雪,忽鲁浑利用风势射箭,敌人被打败了。

速不台也曾经作为人质侍奉成吉思汗,也是个百户。成吉思汗当上皇帝后,提拔他做了千户。七年后,跟着成吉思汗攻打金国,攻打桓州的时候,他第一个冲上城墙,攻下了这座城,成吉思汗赏了他满满一车金银财宝。十一年后,成吉思汗觉得蔑儿乞趁着自己攻打金国,想浑水摸鱼,于是就在和林召集将领们开会,问:“谁能帮我征讨蔑儿乞?”速不台主动请缨,成吉思汗很欣赏他,就答应了。山路难走,他下令在车轮上裹上铁,防止车轮损坏。速不台挑选了副将阿里,带一百人先走一步,去侦察蔑儿乞的情况,还特意嘱咐阿里:“你们晚上住宿的时候,一定要带着婴儿的用品,第二天离开的时候再把这些东西扔掉,让蔑儿乞人以为你们是逃难的百姓。”蔑儿乞人看到后,果然以为是逃难的,没有防备。十三年后,速不台大军到达吹河,大败蔑儿乞,彻底消灭了他们。

话说十四年前,太祖皇帝亲自带兵去西域打仗,命令速不台和者别,每人带一万人马,去追赶西域的国王阿剌哀丁。太祖皇帝特别交代他们:如果遇到敌军人多势众,就不要硬拼,等咱们的后军到了再说;要是敌人逃跑,那就赶紧追,别让他们跑了;沿途的城堡,如果老百姓投降了,就别杀别抢,要是他们不投降,那就攻打下来,把他们的人抓来当奴隶;要是城堡太难攻打,那就放弃,别在城下耗着军队。

当时,西域的国王阿剌哀丁丢下撒马尔罕跑了,速不台和者别渡过阿母河,分头追赶他。西域国王逃到里海的岛上,没多久就病死了。速不台和者别把西域国王的珍宝都搜刮来了,献给了太祖皇帝。这事儿,《西域传》里都详细记载着呢。太祖皇帝说:“速不台你披坚执锐,浴血奋战,为国家立下了大功,朕非常高兴!”然后赏赐给他一颗大珍珠和一个银瓮。速不台和者别接着又带兵去征服了西域西北的一些部落,那些部落首领一听就赶紧投降了,西域的战事总算平定了。

公元1232年,成吉思汗命令速不台和者别率军去讨伐奇卜察克部。他们沿着里海西岸,深入高加索山区,狠狠地打败了奇卜察克军,还杀了奇卜察克首领的弟弟玉儿格。奇卜察克首领的儿子塔阿儿躲在森林里,结果被个奴隶给告发了,被抓到后也被杀了。速不台把那个告密的奴隶放了,还把这事儿汇报给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说:“这奴才对自己的主人都不忠,还能忠于别人吗?”说完就把那个奴隶给杀了。奇卜察克首领逃到了俄罗斯境内。速不台和者别带着军队追到了喀勒吉河,在孩儿桑地区跟俄罗斯军队打了一仗,斩获无数。速不台上奏朝廷,建议把蔑儿乞、乃蛮、怯烈、康邻、奇卜察克等部族的一千户编成一支军队,成吉思汗批准了。

一开始,成吉思汗给速不台和者别下了三年之期的命令,让他们从奇卜察克打完仗后回到蒙古,跟他见面。现在,两位将军凯旋而归,按照成吉思汗的命令回来了。公元1234年,成吉思汗亲自带兵征讨西夏,因为速不台这些年都在外征战,担心他父母想他,就让他回家看看父母。速不台奏请说,自己愿意参加西征,成吉思汗就让他穿过大沙漠去西夏。公元1236年,他们打败了撒里畏兀特勒、赤闵等部,以及德顺、镇戎、兰州、会宁、洮州、河州等地,缴获了五千匹母马,全部献给了朝廷。公元1237年,听说成吉思汗去世了,速不台这才回去了。

话说咱们老皇帝太宗登基那会儿,还娶了秃灭干公主呢。有一回太宗带兵去打金国,围困庆阳城。结果在大昌原跟金兵打了一仗,输了!急得他赶紧派速不台去支援。过了两年,速不台又跟金将完颜彝在倒回谷打了一仗,还是输了,被太宗狠狠批评了一顿。不过,睿宗皇帝倒是挺开明,他说:“打仗嘛,输赢很正常,应该给速不台机会让他将功赎罪。”于是就派速不台跟着他南征。

第三年冬天,大军开出牛头关,碰上了金将合达,带了十五万步骑来增援。睿宗皇帝问速不台怎么办,速不台说:“城里的人,吃不了苦,咱们就多跟他们挑战,把他们累垮了,就能赢!”睿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第二年正月,咱们在大败金兵于三峰山,合达逃到钧州,结果被咱们追上了。合达问:“速不台在哪儿?我想见见他。”速不台出来说:“你算什么东西,见我干嘛?”合达说:“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主子卖命,我听说你武功盖世,所以想见见你。”可见,速不台在敌国都这么令人敬畏!

三月,速不台跟着太宗到了汴京。金兵商量着怎么守城,决定放弃里城,死守外城。那外城是周世宗修的,非常坚固。速不台带了四万步骑围城,又征调了沿河州县四万兵,还招募了两万新兵,一共十万人,分布在百里之内。他们做了很多攻城器械,让降兵帮忙搬运柴火填护城河,架起一百张强弩,从四个方向攻城,还用竹筐装石头抛射。没多久,堆起来的石头就和城墙一样高了。守城的金兵也学着做竹筐装石头还击,还用铁罐装火药扔下来,爆炸声震耳欲聋,能传出几十里,他们管这玩意儿叫“震天雷”,爆炸的冲击波能波及百步之外!咱们的士兵穿着牛皮做的防护服攻到城下,还挖地道。金兵则把“震天雷”绑在铁钩上往下扔,还发明了一种喷火筒,射程十多步,咱们的士兵最怕的就是这两个玩意儿。打了十六天,城还是没攻下来,最后只好跟金兵议和,接受他们的质子曹王讹可。

四月份,皇帝的车队要回北方了,但是留下速不台,让他统领部队驻扎在河南。速不台假惺惺地说:“两国都谈好了,还打仗干嘛呀!”金国人还真信了,拿出酒肉犒劳蒙古军队,还送了不少金银财宝。然后速不台就带着军队退到汝州,说是避暑,实际上是抢夺粮食,等金军饿疲了再打。结果没多久,金国的飞虎卫就杀了我们的使臣唐庆等人,三十多个人啊!和谈彻底破裂了,速不台又带兵包围了汴京,金国皇帝吓得丢下汴京跑了。

第二年正月,我们在黄龙冈打败了金军,金国皇帝一路南逃,先跑到归德府,没过多久又逃到蔡州。金国的崔立带着汴京投降了,速不台杀了金国的荆王、益王和一大堆皇室宗亲,还抓了金国的皇后妃嫔,抢走了他们的金银财宝,都献给了我们的皇帝。

过了七年,太宗皇帝觉得奇卜察克和斡罗斯这些部落还没完全臣服,就派诸王拔都去征讨,让速不台当他的副手。八年后,速不台第一个攻破了布而嘎尔部。这布而嘎尔部啊,以前太祖皇帝的时候就投降过,后来又反叛了,这次总算彻底平定了。九年,速不台又攻入了奇卜察克。奇卜察克有个部落首领叫八赤蛮,一直不服管,太宗皇帝就派速不台去打他,还说:“听说这八赤蛮很勇敢,速不台正好能对付他!” 八赤蛮听说速不台来了,吓得赶紧逃到里海去了。速不台抓了他的老婆孩子,献给了皇帝。

话说十年前,拔都再次率军入侵罗斯,把南北方各个罗斯部族都给收拾了,这些事都记载在拔都的传记里。有一次,拔都攻打罗斯的属国马札儿部,速不台跟其他几个王子分兵五路进攻。马札儿酋长贝拉的军队很强大,拔都不得不退到漷宁河边,跟贝拉隔河对峙。河的上游水浅,而且还有座桥,下游水深。速不台想扎筏子偷偷渡河,绕到敌人后面去打。其他王子先过了河,拔都的军队却为了抢桥,反而被敌人抓住机会攻击,结果死了三十个士兵,连拔都手下的将领八哈秃也牺牲了。过了河后,其他王子看到敌人人多势众,就想让速不台赶紧回来。速不台说:“你们自己回去吧,我不攻下马札剌城绝不回头!”于是他继续前进,攻打马札剌城,其他王子随后也赶到,最后把城给攻下来了。

拔都跟其他王子说:“漷宁河那次战斗,速不台救援太慢了,害死了我的八哈秃。”速不台回答说:“诸位王子只看到上游水浅,还有座桥,就急着渡河作战,却没考虑到我在下游扎筏子还没完成。现在只说我救援慢,应该想想其中的原因啊。” 拔都听了之后也明白了。后来他们举行宴会,喝着马奶和蒲桃酒,谈起攻打贝拉的事,大家都把功劳归于速不台。有一次拔都和诸王喝酒,拔都先敬酒,其他王子生气了,拔都赶紧把这事报告给了皇帝。当时定宗皇帝已经回去了,太宗皇帝狠狠地批评了那些王子,说他们能征服罗斯各部,其实都是速不台的功劳。

太宗皇帝去世后,诸王要在也只里河会面,拔都不想去。速不台说:“大王是诸王的长兄,怎么能不去呢?” 拔都最终还是没听他的。定宗皇帝继位后,速不台等到朝会结束后,就请求退休,回秃剌河上养老去了。定宗三年,速不台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至大三年,朝廷追赠他“效忠宣力佐命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的称号,追封他为河南王,谥号忠武,他的儿子叫兀良合台。

兀良合台,一开始是太祖皇帝的时候,因为家里是功臣,所以被派去照顾皇孙蒙哥,后来又负责保护宪宗皇帝在当皇子时的安全。

后来,太宗五年的时候,他跟着定宗皇帝一起在辽东抓住了布希万奴;之后又跟着几位王爷一起,去征讨奇卜察克、斡罗斯、孛烈儿等部落。定宗元年,他又跟着拔都去讨伐孛烈儿乃、捏迷思部,把他们都平定了。

定宗皇帝死了以后,拔都和其他的王爷们在阿勒塔克这个地方开会,决定拥立宪宗皇帝。定宗皇帝的皇后派人去告诉拔都,说应该再商量商量。兀良合台就说:“决定的事情了,不能再改了!”拔都也说:“兀良合台说得对!” 就这样,宪宗皇帝顺利登基了。

宪宗皇帝登基第二年,派世祖皇帝去讨伐西南的蛮族部落,让兀良合台担任军事总指挥。第三年,世祖皇帝的军队到了塔拉,分成三路进攻。兀良合台带兵走西路,翻过宴当岭进入云南境内,派兵攻打白蛮察罕章的各个寨子,全都攻下来了。

到了阿塔剌居住的半空和寨,那地方依山傍水,地势非常险峻。兀良合台就架起大炮攻击,阿塔剌亲自带兵来抵抗。兀良合台的儿子阿术从后面攻击阿塔剌,阿塔剌被打败逃跑了,他的弟弟阿叔的城池也被攻破了。那年十二月,世祖皇帝进了大理的都城,大理国王段兴智投降了,大理的将军高祥也在姚州被抓住了。世祖皇帝留下兀良合台继续攻打那些还没被征服的蛮族,然后就带兵回去了。

话说四年前,兀良合台带兵攻打乌蛮,打到了罗部府,把蛮酋高昇给打败了。然后他们进军到押赤城,这城三面靠着滇池,兀良合台用炮攻打北门,又放火烧城,结果都没成功。没办法,他就下令擂鼓鸣金,把城里的人搞得晕头转向,足足七天。等到城里人松懈下来了,阿术就趁机填平护城河冲了进去,终于攻下了押赤城。剩下的乌蛮士兵躲到山谷里去了,兀良合台就命令将士们四处追捕,把他们包围起来。阿术带着三百个善于射箭的骑兵从四面八方夹击,兀良合台自己也冲锋陷阵,最后把这些乌蛮士兵杀得差不多了。

接着他们又攻下了纤寨,打到了乾德格城。他们把炮都架在城墙周围,用草填平护城河就过去了。阿术率领部队在城墙上激战,最终攻下了乾德格城。第五年,他们又攻下了不花合因、阿合阿因等城池,还攻下了赤秃哥寨,以及鲁鲁斯国的塔浑城、忽兰城,这些地方都被攻破了。鲁鲁斯国最后也投降了。阿伯国有四万精兵,死守城池不肯投降,阿术直接冲进城里,结果整个阿伯国都投降了。他们还攻下了阿鲁山寨和阿鲁城,在合打台山与赤秃哥的军队遭遇,大获全胜,几乎把敌人都杀光了。总共平定了大理的五城八府四郡,以及乌蛮、白蛮三十七部。

第六年,他们去征讨白蛮的波丽部,波丽部的酋长细蹉甫投降了,他和段兴智一起进京朝见皇帝。云南平定之后,朝廷允许他们选择方便的道路,和铁哥带儿的军队会合。于是他们从乌蒙山地区出发,前往泸江,攻破了秃剌蛮的三座城池,还打败了宋军的部队,在马湖江夺取了二百艘船只,打通了前往嘉定、重庆的道路,一直到达合州。第七年,他们向朝廷报告了平定西南夷的战况,并请求按照汉朝的制度,把西南夷地区改设为郡县,朝廷批准了他们的请求。朝廷赏赐他们五千两银子、两万四千匹彩币,授予他们银印,晋升阿术为都元帅,让他回到大理镇守。

秋天,九月,元朝派使者去交趾(今越南)招降,交趾国王陈日煚没答应,于是元朝就出兵打过去了。陈日煚在洮江边摆开战阵,用大象和骑兵抵抗。兀良合台把军队分成三队渡江,部将彻彻都率领先锋部队从下游先渡过江,兀良合台自己居中,驸马怀都殿后。兀良合台还给彻彻都制定了作战策略,说:“你渡过江以后,不要马上和敌人打,交趾人一定会来攻击我们。等他们渡过江来,我让怀都去拦截他们,你趁机抢走他们的船。交趾军队打败了想逃跑,没船渡江,就肯定会被我们抓获。” 结果彻彻都违抗命令,一上岸就带兵进攻了。陈日煚虽然大败,但还是乘船逃跑了。兀良合台非常生气,说:“先锋违抗我的命令,国家有法可依啊!”彻彻都被吓坏了,喝药自杀了。

兀良合台攻入交趾城,陈日煚逃到海岛上去了。兀良合台在监狱里找到了之前派去招降的使者,用竹片夹子把使者的肉夹进皮肤里,折磨死了那个使者。兀良合台非常愤怒,下令屠城泄愤。七天后,陈日煚请求归顺,兀良合台就设宴犒劳将士,然后班师回朝。

同一年,元宪宗大规模进攻南宋。八年后,元军入侵宋朝的播州,士兵们很多都得了瘴气病,兀良合台也病了,所以战事不利。元朝朝廷下令兀良合台退兵,前往长沙。兀良合台率领三千骑兵和一万蛮僰士兵,攻克了横山寨,进入老苍关,深入宋朝内地。宋军派六万兵力来抵抗,兀良合台派阿术从侧翼偷袭,打败了宋军。元军从贵州进入静江府,接连攻克辰州、沅州,一直打到潭州,宋将向士壁坚守不出。元世祖派铁迈赤到岳州迎接兀良合台,于是元军解除了潭州之围,向北撤军。

在鄂州的新生州建造浮桥以便军队渡江,宋将夏贵率领水军切断我们的浮桥,一直追到白鹿矶,还俘虏了我们殿后的七百士兵。兀良合台奋力作战,才最终渡过长江和世祖的军队会合。元世祖中统元年夏四月,兀良合台到达上都。至元九年,兀良合台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追封为河南王,谥号武毅。他的儿子是阿术。

一开始,兀良合台就侍奉过宪宗皇帝,那时候宪宗还是皇子呢。后来,大家要立宪宗为皇帝,兀良合台可是出了大力气的。等到世祖皇帝登基以后,宪宗的几个儿子都跟着阿里不哥在和林(今蒙古国哈拉和林),兀良合台是宪宗的老臣子,世祖皇帝对他既怀疑又忌惮,所以讨伐阿里不哥的时候,这位久经沙场的宿将却被冷落了,没派上用场。

阿术这个人很有智谋,打仗又勇敢果断。他跟着兀良合台去征讨西南的少数民族,带精兵当先锋,战战告捷,平定了大理的乌蛮、白蛮等部族。后来去攻打安南(今越南),阿术更是用奇兵制胜,让其他将领都很佩服他。有一次,兀良合台驻军在押赤城,奉命去鄂州会合大军。临出发前,阿术的五十匹战马被秃剌蛮抢走了。阿术侦查发现,有三座蛮寨把马藏在了山顶上。他带领精壮士兵攀岩而上,活捉了蛮酋,并且找回了之前被盗的一千七百多匹马,然后就把押赤城给屠了,这才离开。宪宗皇帝夸奖他:“阿术你还没什么名位,就挺身而出为国家效力,我特地赏你黄金三百两,鼓励你将来再立功勋!”

中统三年,阿术跟着诸王拜出、帖哥一起征讨李璮,立下了战功。九月,他被任命为征南都元帅,在汴州(今河南开封)统兵。至元元年八月,他攻占了两淮地区,军威大振。四年八月,他又攻打宋朝的襄阳,夺取了仙人山、铁城等据点,俘虏了五万多人。军队回撤的时候,宋军在襄樊设伏。阿术就从安阳滩渡过汉江,留下五千精锐骑兵埋伏在牛心岭,还在别处设置了虚张声势的营寨,点燃火把迷惑敌人。半夜,宋军果然上当,结果被杀了一万多人。早先,阿术路过襄阳,在虎头山上驻马,指着汉江东边的白河口说:“如果在这里筑起工事,就能切断襄阳的粮道。”

五年过去了,阿术在鹿门、新城等地修筑了堡垒,还在汉水中修建了水寨,与夹江堡互相呼应,这下宋军想从襄阳方向增援就难了。

六年七月,下了一场大暴雨,汉水涨了大水。宋将夏贵、范文虎先后率兵来援,还把部队分成几路,在两岸的树林和山谷里穿梭。阿术对将领们说:“宋军这是虚张声势,咱们不能跟他们硬碰硬,应该做好准备,保护好新修的堡垒。”将领们都听从了他的建议。第二天,宋军果然进攻新堡,结果被咱们打了个大败,还缴获了百余艘战船。于是,咱们的水军又修建了环形城墙,准备围攻襄阳。范文虎又率领水军来救援,来兴国也率领水军进攻百丈山,结果前后都被我们在湍急的河滩上打败了。

九年三月,我们攻破了樊城的外围城墙,加固了包围圈,准备困死城里的宋军。宋军裨将张贵用一百艘船装满了军需物资,想从上游进入襄阳城,阿术带兵去拦截,张贵才勉强进了城。九月,张贵乘着战船顺流而下,想逃走,阿术和元帅刘整率领水军在江面设伏,两岸燃起了熊熊大火,亮如白昼,阿术一直追击到柜门关,才把张贵捉住,其余的宋军全部被歼灭。阿术因此被加封为同平章事。在此之前,宋军在江中设置了大量的木桩,用铁链连接起来,中间还架设了浮桥,方便襄阳和樊城的军队互相支援,樊城就靠这个来固守。现在阿术用特制的锯子锯断木桩,用斧头砍断铁链,又烧毁了浮桥,襄阳的援军再也过不来了。十年,我们终于攻下了樊城。襄阳守将吕文焕见大势已去,只好投降了。

同年七月,我奉命攻打淮东地区。到达扬州城下,守将率领一千骑兵出城迎战,阿术早已在路边埋伏好了兵马,假装败退,宋军追了上来。伏兵突然杀出,我们俘虏了他们的骑兵将领王都统。十一年正月,我进京朝见皇帝,我和参政阿里海牙一起请求出兵攻打宋朝。皇帝把这件事交给政府商议,拖了很久也没决定。阿术进言道:“我长期在战场上,亲眼看到宋军的实力比以前弱多了,现在不出兵,以后就没有机会了。”皇帝听了我的建议,下令增兵十万,让我和丞相伯颜、参政阿里海牙一起率军伐宋。

三月,我升任平章政事。到了九月,大军驻扎在郢州的盐山附近,抓到了一些俘虏。俘虏说:“宋朝沿江九郡的精锐部队,都集中在郢州的东城和西城。现在我们的水军从这里通过,骑兵无法在岸边保护,这是条危险的路。不如先拿下黄家湾堡,那里东边有河口,可以把船拖进湖里,再转入江中,这样比较方便。”我听从了他的建议。

于是我们放弃了进攻郢州,改道行军,穿过大泽。没想到,突然有宋军一千骑兵杀了出来。当时我身边只有几十个骑兵,我立刻挥舞着长枪冲上去厮杀,宋军都被我的气势吓退了,追杀了五百多宋军,还活捉了他们的将领赵文义和范兴。接着,我们攻下了沙洋和新城,又攻克了复州,守将翟贵主动投降。当时夏贵用大型战舰堵住了江口,两岸的防御非常严密。我采用了裨将马福的计策,让船队掉头进入河口,穿过湖泊,从阳罗堡西边的沙芜口进入长江。

十二月,大军到达阳罗堡,但攻打不下。我对伯颜说:“攻城是下策。不如把一半的船只沿着西岸往上走,在青山矶停泊,寻找机会偷袭,这样才能成功。”伯颜同意了我的计划。第二天,我远远地看见南岸有个沙洲,就率领部队过去,战马随后跟上。宋将程鹏飞前来阻击,我们在江心激战,程鹏飞被打败逃跑了。我们的军队到达沙洲后,攀着岸边作战,几次三番地攻守转换。等敌人稍微后退,我们就从岸上骑马冲杀过去,宋军大败,我们一直追击到鄂州东门才返回。夏贵听说我军飞渡长江,吓得赶紧带着麾下三百艘战船逃跑,其余宋军也溃不成军。于是我们攻下了阳罗堡,缴获了他们的全部军械。伯颜在商议下一步进攻方向时,有人建议先攻打蕲州和黄州,我说:“如果我们向下游进攻,一旦失败就无处可退。不如先攻打鄂州和汉阳,虽然会慢上十几天,但胜在万无一失。”于是我们水陆并进,攻打鄂州和汉阳,烧毁了宋军三千艘战船,浓烟烈火直冲云霄。汉阳和鄂州都非常害怕,相继投降了。

正月十二,黄州和蕲州投降了。阿术带着水军直奔安庆,范文虎也率众投降,接着池州也投降了。宋朝丞相贾似道带着重兵在芜湖抵抗,还派人来求和。伯颜问阿术:“朝廷有命令让我们军队驻扎在这里,你看怎么办?”阿术说:“如果放了贾似道不打,恐怕那些刚刚投降的州郡到夏天就守不住了。再说宋朝根本不讲信用,一边派使者求和,一边又射我们军队的船只,还抓我们的侦察兵。现在只有进兵,如果事情失败了,责任由我承担。”

二月辛酉日,大军到达丁家洲,跟宋军前锋孙虎臣对上了。夏贵指挥着两千五百艘战船横在江面上,贾似道带着军队在后面压阵。这时候伯颜已经派骑兵从两岸推进,两岸都架设了炮台,炮火猛攻宋军的中军。宋军阵型开始混乱,阿术挺身而出,登上战船,亲自掌握方向舵,冲进了敌阵。其他军队紧跟其后,宋军彻底溃败,贾似道逃往扬州。

四月,皇上命令阿术带兵去包围扬州。庚申日,军队到了真州,在珠金砂打败了宋军的部队,斩杀了敌人两千多个人。到了扬州后,阿术就在瓜洲造起了攻城用的楼车和各种武器,从真州运送粮食,还修筑了栅栏来切断宋军的粮道。

宋军的都统姜才带着两万步兵和骑兵来攻打我们的栅栏,他们在河边摆开了阵势。阿术指挥骑兵渡过河去攻击他们,打了几个回合,宋军死活不肯后退。这时,我们的军队假装败退,姜才就追了上来,我们突然回过头来猛攻,箭矢像雨点一样射过去,姜才的军队顶不住了,副将张林被俘,我们一共斩杀了宋军一万八千人。

七月庚午日,宋将张世杰和孙虎臣带着一万艘战船停在焦山东,每十艘船连在一起组成一个大船队,用铁锁互相连接,摆出一副拼死一战的架势。阿术登上石公山,远远望去,只见宋军的船只首尾相连,旗帜遮蔽了整个江面。“可以放火烧了他们,然后乘胜追击!”阿术说。于是,他挑选了一千个强壮善于射箭的士兵,让他们乘坐大型战船,分成两队从两翼夹击,阿术自己居中指挥,全军一起进攻。

用火矢烧他们的船篷和桅杆,浓烟烈火直冲天际,宋军本来就打算死守在船上,现在想逃也逃不掉了,前面的士兵争先恐后地跳水自杀,后面的士兵四散逃窜。我们一直追到图山,缴获了七百多艘战船,其中包括“黄鹄”和“白鹞”这两艘大船。从那以后,宋军再也不敢轻易出战了。

十月,皇上任命阿术为中书左丞相,还特意告诉他:“淮南地区非常重要,李庭芝这个人很狡猾,需要你亲自去镇守。”当时,其他军队正在攻打临安,阿术则驻兵瓜州,切断了扬州对临安的支援。伯颜的军队不费一兵一卒就攻下了临安,这其中也有阿术控制局势的功劳。

公元1276年二月,夏贵带着淮西一带的城池投降了元朝。阿术对将领们说:“现在南宋已经灭亡了,就只剩下李庭芝还没投降,主要是因为他还有一些外援和补给。如果我们切断他的外援,堵住他的粮道,他恐怕会往东逃到通州、泰州,然后逃到江海上去。”于是,阿术就在扬州西北的丁村设下营寨,以此来切断高邮、宝应送往李庭芝的粮草;并在湾头堡囤积粮食,以备防御;同时驻军新城,以此来逼近泰州。他还派出了千户伯颜察儿率领三百名骑兵,去支援湾头堡的军队,并告诫伯颜察儿说:“李庭芝的水路已经被我们切断了,他一定会从陆路突围,你们一定要严加防范。如果丁村的烽火台升起烽火,你们要前后夹击,截断他的退路。”

六月某一天,姜才探知高邮的运粮队伍快到了,果然,当晚他率领五千步骑偷袭丁村的营寨。天亮后,伯颜察儿率领援军赶到,他的士兵都是阿术手下精锐部队,旗帜上画着两个红色的月亮。大家远远看到他们的旗帜和尘土,都欢呼着:“丞相来了!”宋军溃败逃窜,姜才侥幸逃脱,元军杀死了宋军四百骑兵,步兵逃脱的不到一百人。几天后,李庭芝留下朱焕守卫扬州,自己带着姜才往东逃窜。阿术率兵追击,杀死了宋军一千步兵,李庭芝勉强逃进了泰州,然后赶紧筑垒防守。七月某天,朱焕投降了元朝。又过了几天,泰州守将孙贵、胡惟孝等人打开北门投降,并将李庭芝、姜才抓获,并在扬州斩首。阿术严令士兵禁止抢掠,有一名武卫军校抢掠了两匹民间的马,阿术立即将其斩首示众。至此,淮河两岸全部平定,元军共占领了两个府、二十二州、四个军、六十七个县。

九月某天,阿术进宫在大明殿向世祖皇帝汇报了俘获李庭芝等人的情况。论功行赏,阿术被封为泰兴县二千户。不久,他又奉命讨伐叛乱的王昔剌木等人。在公元1289年,阿术在别失八里军中去世,享年五十四岁。朝廷追赠他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并国公的爵位,谥号为武宣。后来又加赠推诚宣力保大功臣、上柱国,追封河南王,并改谥号为武定。他的儿子叫卜怜吉歹。

卜怜吉歹,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的时候,当上了江浙行省的平章政事。后来,婺州出了个土匪叶万五,在武义县一带闹事,卜怜吉歹就带兵去把他给平定了。没过多久,也就是十一月份,他又调任江淮行省的平章政事。

到了至元二十八年,卜怜吉歹上奏说:“福建的盗贼已经平定了,就剩下浙江东部地区了,那地方地处边境,环境险恶,是贼寇的老巢。现在我想把三万户人家调过去,让合剌带兵驻守在明州和台州,让怯烈带兵驻守在温州和处州,让札忽带兵驻守在绍兴和婺州。至于宁国和徽州,一开始用的是当地兵,后来他们都跟贼寇勾结了。所以我想把驻扎在高邮和泰州的两万户人家调到汉阳去,让他们换个地方驻守。扬州、建康、镇江这三座城池,地处长江要冲,人口密集,商业繁荣,应该设立一个七万户的府衙。杭州是行省的中心,各级官署和府库都在那里,也应该设立一个四万户的府衙。再选出二十二个沿海和沿江的战略要地,分别驻军,加强水战训练,随时侦察盗贼的动向。钱塘是控制海口的关键地方,现在只有二十艘战船,所以海盗经常出来抢船,我建议增加一百艘战船和二十艘海船。”元世祖都同意了他的建议。后来,卜怜吉歹又升迁为河南行省左丞相,到了延祐元年,还被封为河南王。

卜怜吉歹为人非常宽厚仁慈。有一天,有个叫田荣甫的办事人员抱着公文来盖印,卜怜吉歹让人把印章拿来。田荣甫不小心碰了一下,印章掉在地上,印泥溅到了卜怜吉歹的新衣服上。卜怜吉歹连脸色都没变一下。还有一次,卜怜吉歹出郊游玩,左右侍卫都拿着帽子给他遮阳。结果一阵风吹来,帽子掉下来,还把皇帝赏赐的玉顶给碰碎了。卜怜吉歹笑着说:“这是命中注定啊!”然后安慰侍卫不要害怕。人们都把他比作东汉时期的名臣刘宽。他的儿子卜童童,官至中奉大夫、集贤侍讲学士,后来也当上了江浙平章政事。

也速儿,原名叫帖木儿,为了避开元成宗的名字才改的。他是忽鲁浑的孙子,大宗正札鲁忽赤哈丹的儿子。他为人雄毅果敢,足智多谋,读书能抓住重点。他年轻的时候就侍奉元世祖,在世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跟随左右。后来阿术攻打宋朝的时候,也速儿向皇帝推荐自己,做了阿术的副将,一起攻下了襄樊。

公元1274年,伯颜和阿术在襄阳碰头,商量好了分三路进攻。阿术走中间那条路,准备渡江。这时,也速儿献了个奇计,说要趁夜摸黑偷偷过江。半夜,他们就悄悄地渡过了江。第二天早上,阿术就和宋朝大将夏贵在阳罗堡打了一仗,把夏贵打败了,然后就攻下了鄂州。宋朝的都督贾似道带着大军在丁家洲抵抗,他的先锋部队孙虎臣冲上来迎战。也速儿爬到高处观察敌情,发现宋军的阵型前后左右都露着空子,于是就指挥战船冲了上去。贾似道一看情况不妙,拔腿就跑,他的军队顿时溃不成军。

1275年,阿术攻打扬州,派也速儿去和宋军在扬子桥交战。也速儿用了个奇兵之计,切断了真州的运输线。宋将张世杰用船队在长江中游驻扎,阿术就派兵去打他。阿术用火箭烧了张世杰的船篷,在焦山下把张世杰打了个大败。

宋朝灭亡后,也速儿被任命为行中书省断事官,官阶是怀远大将军。1278年,升为昭勇大将军。1279年,被任命为淮东道宣慰使,又升为镇国上将军。

有一次,奉中书省的命令,要他上奏边境战事。也速儿进宫面见皇帝的时候,把奏章从怀里掏出来。皇帝想让近臣读一下,可身边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也速儿就说:“我也略懂一点文字。”然后他就把奏章念了一遍,并且用蒙古语翻译了一遍,讲得条理清晰,非常明白。皇帝很高兴,让他在殿里走来走去,仔细观察他。之后,皇帝就让他参与中书省的事务了。

公元1285年,安童从北庭回来,跟皇帝说:“也速儿是蒙古人,又精通汉文,在低位待了很久,应该提拔他。”皇帝问:“他上面是谁啊?”安童回答说:“是参政郭佑,还有参议秃鲁花和拜降。”皇帝当天就把他提升为中奉大夫、中书参知政事,官位在郭佑之上。还特意下令说:“以后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你负责!”公元1286年,也速儿又升为资德大夫、中书左丞。

公元1244年,也速儿升任荣禄大夫、尚书省平章政事。他跟随皇帝讨伐乃颜,和众将一起抓获了乃颜的将领金家奴和塔不等。因为皇帝知道也速儿家境贫寒,还赏赐了他五千锭钞票。到了1247年,武平地区发生了地震,一些坏人趁机煽动人心,甚至有三位宗王都被他们骗了。皇帝担心乃颜的余党会再次作乱,就派也速儿率领五百兵士前往镇压。也速儿采取了减免田租、降低商税的措施,并调运一万石粮食赈济灾民,同时审问了那三位宗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三位宗王都认罪伏法。这件事上报后,皇帝非常赞赏他的做法。

从辽阳行省到上都,路途遥远而且弯弯绕绕的,也速儿就建议从高州以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并裁撤了五处旧驿站,其中三处是因为驿站物资匮乏,另外两处则划归虎贲司管理,并给驿卒们分田置宅,让他们成为屯户,这样一来,对公家和百姓都有好处。当时桑哥专权已久,贪婪残暴,也速儿就弹劾了他的罪行,皇帝这才恍然大悟。后来完泽等人也相继揭发桑哥的罪行,最终桑哥被处死了。不久后,也速儿被任命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元大德二年(1300年),也速儿去世,享年四十五岁。

也速儿很擅长推荐人才,被他提拔的人,大多都官至显赫地位。“至正八年”,追赠他为推忠宣力守正佐理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安庆王,谥号武襄。他有三子:忽速,曾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探进,曾任御史中丞;木八剌沙,曾任南阳府达鲁花赤。他的孙子脱因纳,曾任陕西行台御史大夫;纽儿该,曾任同知都护府事;古纳剌,曾任上都留守。

史官评论说:速不台、者勒蔑、忽必来、者别四人齐名,太祖皇帝曾把他们比作四条猎犬,经常冲锋陷阵。者勒蔑等人都是早早去世的,只有速不台一人历经三朝,活到高龄,他的子孙也都是名将。到了他的曾孙辈,竟然还被封王。这说明了,世袭罔替,子孙都能享有荣华富贵,这在古今都是少见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