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剌浅,是西域赛夷氏族的人。赛夷是西域族长的名字,他们就以此为姓氏。他还被称为札八儿火者,“火者”是他的官职。成吉思汗在巴泐渚纳的时候,阿剌浅从汪古部赶着骆驼羊群,沿着额尔古涅河换取貂皮和鼠皮,这时候遇到了成吉思汗,非常敬佩他,就心甘情愿地归顺了,成为了在巴泐渚纳喝过水的那十九个人之一。

成吉思汗消灭了王罕和乃蛮部的太阳罕之后,想要攻打金国,就派阿剌浅去金国当间谍,探探虚实。金国人对阿剌浅很不客气,但是阿剌浅来来回回几次,就把金国的虚实情况,以及道路的险要程度都摸得清清楚楚了。成吉思汗于是亲自率兵攻打金国。金国人仗着居庸关地势险要,冶炼铁器堵住关门,又在百余里路上布满了铁蒺藜,还派精兵把守。成吉思汗召见阿剌浅问计策,阿剌浅说:“从这里往西有个小路,叫做紫荆口,骑兵可以通行,我以前走过。如果咱们把兵力调到那里,一天就能到达。”成吉思汗留下喀台和布札等人与金国的守将对峙,命令阿剌浅带路,快速前往紫荆口。

金国人听到这个消息,就派奥敦率兵去阻拦,但是等到他们赶到的时候,成吉思汗的军队已经渡过了险隘。双方在五回岭发生激战,金军被大败。这时,喀台等人也攻入了居庸关,于是金国的险要关隘全部落入成吉思汗手中。后来,成吉思汗进入中都,观察山川形势,对身边的人说:“我能到达这里,都是阿剌浅的功劳啊!”他还对阿剌浅说:“你射箭四次,箭落到哪里,那块地就都赏赐给你!”

成吉思汗北还的时候,留下阿剌浅和石抹明安等人镇守中都,授予他黄河以北、铁门关以南的天下都达鲁花赤的职位,并赏赐他一百户人家养老。

话说邱处机道长,名气很大,连成吉思汗都听说了,派人把他请过去。邱处机路过宣德的时候,皇太弟斡赤斤派阿剌浅去迎接他,还派人护送他到行在(皇帝的驻地)。等邱处机要回山东老家了,斡赤斤又让阿剌浅送他到中都。那时候山东刚被蒙古征服,很多人心里不服气,闹得挺厉害。阿剌浅想跟邱处机的弟子尹志平一起去山东安抚一下那些老百姓,但邱处机没同意。

阿剌浅说:“要是大军一到,肯定要死很多人,您老人家能不能帮帮忙啊?”邱处机想了一会儿说:“虽然我不能完全阻止杀戮,但总比袖手旁观看着他们死强。”于是,他写了一封安抚百姓的信,让尹志平跟阿剌浅一起去山东劝说那些闹事的人。 邱处机还跟阿剌浅说:“我好像认识你。”阿剌浅也说:“我也见过您老人家。” 过几天,邱处机问阿剌浅:“你希望自己一生显赫,还是希望子孙后代兴旺发达?”阿剌浅说:“死后荣华富贵算什么,能有子孙继承香火就足够了。”邱处机说:“明白了。”后来阿剌浅的经历,还真跟邱处机说的一样。

阿剌浅长得高大威猛,留着漂亮的胡子,骑射技术一流,作战时总是穿着厚重的铠甲,冲锋陷阵,速度快得像飞一样。他还精通蒙古语和汉语,前后九次出使金国,每次都完成任务。后来窝阔台汗即位后,设立了各种驿站,就让阿剌浅和脱忽察儿负责管理。阿剌浅活到一百一十八岁才去世。死后,朝廷追封他为推忠佐命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凉国公,谥号武定。他有两个儿子:阿里罕和明里察。

阿里罕从小就跟着他父亲上战场,又勇敢又善于谋划。后来宪宗伐蜀的时候,阿里罕还当上了兵马都元帅呢!他的儿子哈只,当过湖南宣慰使,死后被追封为推诚保德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凉国公,谥号安惠。哈只的儿子养安,当过陕西行省平章政事;阿思兰,当过太府监丞;补孛,当过太仆寺丞;养安的儿子阿葩实,当过太仆寺卿。明里察也获得追封,被追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凉国公,谥号康懿。他的儿子亦不剌金,当过户部尚书;哈剌,当过陕西行省参知政事。

阿拉瓦尔思,是回鹘八瓦耳氏的人。他在回鹘当过千夫长。元太祖驻扎在八瓦耳的地方,阿拉瓦尔思就带着他的部下投降了。后来跟着太祖西征,最后死在了战场上。他儿子阿拉瓦丁,跟着世祖北征立了功。至元二十九年去世,活了一百二十岁。阿拉瓦丁的儿子赡思丁,有五个儿子:乌马儿,陈州达鲁花赤;不别,隆镇卫都指挥使;忻都,监察御史;阿合马,拱卫直司都指挥使;阿散。

不别这个人啊,特别勇猛,骑射技术一流,先后在成宗、武宗、仁宗时期任职。前后朝廷赏赐他的钱就高达四十万缗,其他的赏赐更是数不胜数。官位做到荣禄大夫,还被赐予了三珠虎符,那可是相当高的荣誉。他儿子斡都蛮继承了他的职位。致和元年,斡都蛮从上都来投降了。丞相燕帖木儿把他当作副将,带了一百个精兵强将,在陀罗台把里帖木儿等人包围歼灭了,活捉了里帖木儿献给了朝廷。朝廷赏赐了他一套衣服,还有秃秃马失甲、金束带各一件,白金一百两,钞票二百锭。天历元年九月,他被任命为同佥行枢密院事。十月,他跟随军队在芦沟桥打败了忽剌台、马紥罕等人的军队,一直追击到紫荆关,俘获了不少人。因为立功,朝廷赏赐了他倒拉沙子泼皮宅。第二年,他升任同知枢密院。第三年,他兼任隆镇卫都指挥使和拱卫司,最后去世了。

哈只哈心,是阿鲁浑氏的人,西域人。元太祖西征的时候,哈只哈心在阿母河设防,筑起工事坚守,最后因为力量悬殊才投降。太祖拔出剑来问他,先给他剃了头发,准备杀了他。哈只哈心正色回答说:“我各为其主,并没有罪过。死了不过脏污一方土地,有什么可恨的,只是担心死后没有名声罢了。”太祖被他的气概所感动,就放了他。哈只哈心接着说:“失剌子城池坚固,不好攻打,请让我去招降他们。”太祖把军队驻扎在马鲁城,派哈只哈心一个人骑马去失剌子,晓之以利害,失剌子的首领就归顺了。因为立功,他被提拔为怯怜口领主。大军班师回朝后,他被编入皇孙旭烈兀的部下。至元五年去世,活了一百一十七岁。

阿散,在河南大名府做税务官;他儿子昭都剌,在大都做警巡官;另一个儿子凯霖,在彰德府做达鲁花赤。哈只哈心娶了荀氏女子,阿散的两个儿子都随母姓荀。

昔里钤部是河西人,他家祖上七代都在西夏为官,从他爷爷答尔沙必吉开始。必吉,翻译过来就是宰相的意思。他们家祖先是沙陀部落的首领,唐朝赐姓李,为了和西夏的国姓区分开,被称为“小李”,后来又讹传为“昔里”。答尔沙在肃州做钤部官,他儿子就以官职为姓,叫昔里钤部,又叫益立山。他在西夏官做到沙州钤部。他哥哥在肃州做钤部官,和馆接使察罕关系很好,很忠诚地归顺了蒙古。等成吉思汗围攻肃州的时候,昔里哥哥通过射信的方式想劝说城里投降,事情败露,全家都被杀了。成吉思汗二十一年,昔里钤部就率领部下投降,归顺了国王木华黎。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他和忽都帖木儿一起招降沙州,沙州守将假装用牛酒犒劳军队,埋伏起来袭击。忽都帖木儿马失前蹄,追兵马上就要追上来了,昔里钤部把自己的马让给了忽都帖木儿,让他先跑,自己骑着瘸腿马殿后。木华黎很佩服他的勇气,问他:“你都到这等死的地步了,还把马让给别人,为什么?”昔里钤部说:“我刚投降,战死没什么,不能让老臣陷国家于危险之中。”成吉思汗听说后很赏识他。攻克沙州后,成吉思汗因为城池久攻不下,想要屠城,昔里钤部哭着求情说:“我的亲属都在城里,请您饶恕他们。而且抗命的人就那么几个,如果屠城,恐怕那些还没投降的人会更加顽固。”成吉思汗答应了,城里的人因此得以幸免。

窝阔台七年,他跟着诸王征讨西域,到了宽田吉思海。他还跟着拔都征讨斡罗斯,攻克了也里赞城。窝阔台十一年,到了阿速,攻打怯思,城池坚固,守军顽强抵抗。昔里钤部率领十个死士,顺着云梯先登城,大声喊:“城破了!”其他人像蚂蚁一样蜂拥而上,于是攻克了城池。他被赏赐了西京的名马,赐号拔都。窝阔台十二年,班师回朝,被授予千户的职位,还赏赐了他孙子四季穿的衣服。不久,又任命也马赤为他部里的断事官。

定宗皇帝登基后,任命他做大名路达鲁花赤(相当于大名地区的行政长官),后来又和断事官合达、卜只儿一起在燕京行省工作。到了宪宗元年,他又被任命为大名路达鲁花赤,还佩戴着金虎符,象征着皇帝的权威。他在大名地区一共工作了十四年,政令严明,那些豪强地主都老实多了。有一天,他去庙学祭祀,看到礼殿快要倒塌了,就叹了口气说:“连祭祀的场所都这样破败了,怎么能更好地为百姓谋福祉呢?”当天他就下令修缮了礼殿。之后,他还陆续整修了邮驿站和官署。因为漳河经常泛滥,他就沿着河岸修筑堤坝,还在堤坝上种上槐树和柳树,既能防止河岸崩塌,将来还能提供木材,后来百姓和官府都因此受益。他六十九岁去世,朝廷追赠他太师的职位,谥号贞献。他留下了三个儿子:老大叫爱鲁;老二叫罗合,是大名路行军万户;老三是做小钤部的官。

爱鲁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做了大名路达鲁花赤,也佩戴着虎符。至元五年,忽哥赤王爷镇守云南,派爱鲁率领卫队随行。他们讨伐金齿地区的各个蛮族部落,用五百名弓箭手就歼灭了数千敌军,那些部落都被吓服了。六年,爱鲁再次进入金齿地区,确定了当地的赋税制度,还招降了火不麻等三十四个寨子。七年,爱鲁被调任中庆路达鲁花赤,同时兼管爨僰军。十年,赛兴赤行省在云南开展工作,派爱鲁去永昌开垦田地。十一年,他又被派去中庆地区清查户籍,查出了很多隐瞒人口的情况,增加了许多税收。

世祖皇帝当年征讨云南的时候,曾经借道吐蕃,但是觉得路途太绕远了。到了至元十三年,思州和播州平定后,世祖改变了路线,决定从四川入滇。于是命令爱鲁开辟两条道路,一条陆路从乌蒙山穿过,一条水路经马湖江而下。乌蒙山地区的各族首领,比如都掌、圈豕、鹅夷等,都拒绝服从命令,经过多次战斗才最终被征服。从此以后,水陆两条邮路都通到了叙州。爱鲁还开辟了左右两条江路,到达邕州,平定了溪洞地区五六十个蛮獠部落。同一年,忙部也可不薛叛乱,爱鲁又将其平定。之后,爱鲁被提升为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使,兼任招讨使。至元十六年,他又升任云南诸路宣慰使、副都元帅。

十七年,云南省重新设立了,爱鲁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朝廷下令,调集一万人马,联合湖广和四川的军队,讨伐罗氏鬼国,最终平定了叛乱。 这就像打游戏一样,朝廷一声令下,他就带兵去平叛,而且还成功了!

十八年,乌蒙白水蛮的万户阿忽造反了,爱鲁又带兵去平叛,这次也顺利完成了任务。十九年,爱鲁进京朝见皇帝,被提升为右丞。 这说明他能力很强,屡立战功,步步高升啊! 后来,亦奚不薛又叛乱了,爱鲁跟四川都元帅也速答儿、湖南行省脱理察合兵一起出征。 结果也速答儿因为当地气候炎热,瘴气弥漫,后勤补给跟不上,就请求撤军,朝廷也同意了,只留下药剌海驻守。 过了很久,亦奚不薛才投降,仁普等首领也纷纷归顺,朝廷获得了四千户口。

二十二年,乌蒙的阿谋杀了宣抚使,又造反了。这次爱鲁和右丞拜答儿一起出征讨伐。拜答儿知道爱鲁熟悉当地的山川地理,就命令所有将领都听从爱鲁的指挥,分兵作战,最终抓住了阿谋。 这说明爱鲁不仅武力强,而且还很懂战略战术,善于用兵! 二十四年,爱鲁升任右丞,之后又改任尚书右丞。

镇南王征讨交趾的时候,朝廷命令爱鲁率领六千人马前往支援。爱鲁从罗罗斯进入交趾境内,在木兀门大败敌军四万人,平定了三十八个据点,比大军提前一个月到达王城。交趾王和太子都乘船逃到海上了。 这简直是神速啊! 第二年,军队撤军,爱鲁因为感染瘴气而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爱鲁为人慷慨大方,善于用兵,深得将士拥戴,大小一百多次战役,从未失败过,是当时有名的将军。 死后,朝廷追赠他许多荣誉称号,还追封他为魏国公。

他有三子:教化,官至中书平章政事,为人孝顺友爱,做事认真细致;也先帖木儿,官至江西行省平章政事;骨都歹,任大名路达鲁花赤。 他最小的儿子小钤部继承了大名路达鲁花赤的职位,因为在冬季狩猎时,百姓不堪其苦,朝廷就派监察御史姚天福前去调查。 结果小钤部行贿侍御史安兀失纳,但姚天福还是查到了贿赂,上奏朝廷,小钤部最终被判处死刑。

赵阿哥潘,是土播思乌思臧掇族的人。一开始归顺了宋朝,被赐姓赵。他们家世代居住在临洮。他爷爷巴命,在羌族里非常富有。他爸爸阿哥昌,长得非常高大威猛,力气也很大。金朝贞祐年间,凭借军功做到熙河节度使。金朝灭亡后,他带着部下保卫莲花山,后来投降了蒙古。皇子阔端让他当叠州安抚使。当时战乱不断,城里一个人都没有,阿哥昌招募流民,修建城墙,鼓励他们耕种养蚕,让大家安定下来。他八十岁的时候,在任上去世了。

他儿子阿哥潘,以孝顺父母出名。他参加过伐蜀的战争,和宋朝的都统制曹友闻多次交战,胜负各半。因为攻破大安的战功最大,被任命为临洮府同知。他还攻破了朝天关,从嘉陵江一直打到阆州,缴获了三百艘战船。攻打利州的时候,活捉了他们的刘太尉,并在潼川打败了宋军。宋朝的制置使刘雄飞进攻青居山,阿哥潘率军反击,打得宋军夜间溃逃,四川地区都震惊了。他一路逼近成都,攻占了嘉定,平定了峨眉太平寨,俘虏了宋军的陈侍郎和田太尉,其余的人都投降了。他大小打了五十多仗,每次都是冲锋陷阵,走在最前面。

元宪宗初年,元世祖带着弟弟南征大理,路过临洮,见到了阿哥潘,非常欣赏他,任命他为元帅,让他去修建益昌城。当时宋军的军队驻扎在四川两地,堡垒相连,箭石相击,整整修了五年才建成。宪宗伐蜀的时候,任命阿哥潘为先锋,攻打西安,攻破了西安,皇上赐给他金符,任命他为临洮府元帅。皇上驻扎在钓鱼山,合州守将王坚夜里来偷袭营地,阿哥潘带领勇士们反击,亲手杀死了几十个人,王坚才逃走。第二天,阿哥潘去见皇上,皇上高兴地说:“有了这样的臣子,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赏赐了他五十两黄金,并赐给他“拔都”的称号。

1264年,朝廷召他回临洮任职。那年闹饥荒,他拿出自己家里的两千多石粮食和一百石芜菁种子救济穷人,老百姓都吃上了饭,没饿死人。临洮地处要道,驿站众多,官府的供给经常出问题。阿哥潘就用自己家的百匹马充当驿站的马匹,用一千只羊代替百姓承担赋税。皇帝听说后很高兴,下令京兆行省给他补偿。阿哥潘说:“我哪能因为私下做好事就索要朝廷的赏赐呢?”最终没接受补偿。后来,他在去青居山的途中,遭遇宋军伏击,战死了。

阿哥潘生前喜欢养好马,每年都挑选五匹上好的马进贡朝廷,他的子孙后代一直延续着这个传统。以前那些功臣的子孙为他们的祖父请求追谥,皇帝总是很吝啬。但这次,皇帝破例下令大臣们给阿哥潘追谥,谥号为“桓勇”。

他的儿子赵重喜,一开始在皇子阔端身边当侍卫。跟随世祖征讨哈剌章,屡立战功。1264年,浑都海叛乱,他跟随总帅汪良臣率兵在拔沙河纳火石地迎战叛军,因功被授予征行元帅的职位。四年后,他又跟随大军讨伐忽都、达吉、散竹台等地,都取得了胜利。诸王只必帖木儿承制,让他继承父亲的职位,担任元帅。他入朝觐见皇帝,皇帝赐给他金虎符,任命他为临洮府达鲁花赤。当时,军队官员转任地方官的,都要上交佩带的符节。但皇帝有旨意说:“赵氏家族世代勤劳,他的金符就不要按常规处理了,让他一直佩戴着吧。”

赵重喜在临洮任职期间,劝课农桑,兴办学校,减轻刑罚,推行教化,以善政著称。他请求退休,皇帝不准,还下令他的长子官卓斯结继承他的达鲁花赤职位,并提升赵重喜为巩昌二十四处宣慰使。赵重喜去世后,追谥为“桓襄”。他的儿子官卓斯结性格比较安静,辞官闲居了二十多年。仁宗皇帝听说他的名声,想召他出来任职,但他始终没有答应。他的儿子赵德寿,后来官至云南行省左丞。

塔本,伊吾庐氏人。因为他乐于宣扬别人的善行,人们都称他为“扬公”。他的父亲叫宋五设托陀,“托陀”是他们国王赐予的称号,相当于汉语中的“国老”。

塔本一开始就跟着太祖皇帝去征讨各个部落,后来又参加了围攻燕京的战役,攻下了平滦、白霫等城池。部队里有些士兵乱杀人,塔本就告诫他们说:“国家的根本是百姓啊!杀人夺地,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呢?再说,杀害无辜的人来坚定敌人的决心,这不是皇上想看到的。”太祖皇帝听说后很欣赏他,赏赐给他金虎符,让他镇守白霫等郡,任命他为行省都元帅,在管辖范围内可以自行任命县吏,对死囚犯有处决权。过了很久,他被调到兴平府任职。

兴平府经历过战火,百姓家破人亡,民不聊生。塔本召集当地父老乡亲,询问他们的疾苦,然后想办法解决,百姓们都很高兴,纷纷返回故土。塔本刚到兴平的时候,户口只有七百户,不到两三年时间,就发展到了一万户。他拿出自己的马匹来方便驿站人员;官员们借的银子,其子孙无力偿还的,他就烧掉借据。他还给贫困农民提供耕牛,几年下来,年年丰收,百姓因此生活富裕。太宗二年,朝廷下令把中山府、平定州和德州的平原县划归行省管辖。六年,盗贼李仙、赵小哥造反,塔本只诛杀了首恶,宽恕了其他参与者。后来,马真皇后临朝称制两年后去世,遗命用纸衣、瓦棺下葬。朝廷追赠他为“推诚定远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为营国公,谥号忠武。他的儿子叫阿里乞失铁木儿。

阿里乞失铁木儿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担任兴平等处行省都元帅。他治理地方,完全遵循父亲的政策,就连他的同僚也不敢私自差遣一个百姓。他还跟随大军去征讨高丽。宪宗六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宣忠辅义功臣、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柱国”,追封为营国公,谥号武襄。他的儿子叫阿台。

阿台本来应该继承父亲的职位,但正赶上行省被撤销,改为了平滦路总管府,宪宗皇帝任命阿台为平滦路达鲁花赤。阿台刚到任,就请求免除银、盐、酒等税收的八分之一,对老百姓免征赋税。世祖皇帝即位后,阿台去朝见,世祖皇帝赏赐给他金虎符。各路诸侯王途经平滦,所需供给费用共计七千五百两银子,户部没有及时支付,阿台就亲自向朝廷说明情况,最终拿回了这笔钱。他还建立了甲乙两类户籍,登记百姓的丁力,百姓们觉得非常方便。

元至元十年,阿台被朝廷任命为怀远大将军。那年闹饥荒,他拿出自己的粮食救济百姓。有人反对说朝廷不会批准,阿台说:“如果朝廷不批准,我愿意拿家里的粮食来抵偿官仓的亏空!” 他刚到任,就会给下属送去盐米、羊牲畜和各种器物,说:“我不是为了别的,只是希望他们不要盘剥百姓。” 他那些家境贫寒的亲戚,每个月都能收到他的接济。老百姓家中有丧事无力料理后事的,他都会提供棺材、布匹和粮食。滦州是古孤竹国的所在地,那里的庙宇祭祀伯夷、叔齐,以此来教化当地风俗。

至元二十一年,阿台升任昭武大将军。至元二十四年,乃颜叛乱,阿台献上五百匹马支援军队,世祖皇帝非常高兴,后来又赏赐给他乃颜的银瓮。至元二十五年,阿台入朝,因病去世。朝廷追赠他推忠宣力功臣、资德大夫、中书右丞、上护军等官职,追封永平郡公,谥号忠亮。他的儿子叫迭里威失。

迭里威失从小就喜欢读书。元成宗时期,他进入宫中侍卫,后来被授予河西廉访司佥事,之后升任监察御史,再升淮西廉访副使,接着被召入朝担任中书左司员外郎,又改任枢密院参议,最后升任判官。延祐四年,他被任命为翰林侍讲学士,之后外放担任河间路总管。那年又闹饥荒,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官库里的积蓄赈济灾民,救活了数十万人。河间地处水路要冲,全国各地的供给都从这里经过,迭里威失制定了合理的运输调配制度,百姓们都从中受益。他还建议增加一名熟悉弓马的尉官和增加逻兵的数量,于是盗贼都销声匿迹了。陵州的一些奸民结党营私,横行霸道,迭里威失将他们全部抓捕入狱,并处决了他们,整个州郡都因此安定下来了。后来,他被任命为辽阳行省参知政事。他的儿子叫锁咬儿哈的迷失。

锁咬儿哈的迷失十二岁时就侍奉在英宗皇帝的潜邸,负责管理皇帝的衣物等用品。英宗皇帝即位后,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他首先上奏说:“国家政务的决策权都掌握在中书省,奏章不能绕过中书省直接上报,所有需要发布的奏章和公告,都必须经过中书省送交国史院和翰林院审核。” 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将其定为法令。

1341年春天,皇帝下令在京城西边的寿安山修建一座大型寺庙。锁咬儿哈的迷失、御史观音保、成珪、李谦亨这几位官员就联名上书,极力劝谏皇帝,说:“春天刚开始耕种,就搞这么大的工程,耗费民财,劳民伤财,根本不是祈福的办法。而且今年是辛酉年,也不适合兴建土木工程。” 其实啊,之前司徒刘夔乱搞,把浙江地区的民田私吞,还贪污了六百万贯的国库钱财。丞相帖木迭儿分走了其中一半,结果被监察御史揭发了。帖木迭儿因此记恨上了言官。 到了这个时候,帖木迭儿的儿子琐南当上了治书侍御史,就偷偷地向皇帝告状说:“这些人都是老资格的侍卫官员,看到事情不对劲,也不直接向皇上报告,反而故意挑刺,想显示自己的正直,这是大不敬的行为!” 皇帝一怒之下,就把锁咬儿哈的迷失和观音保杀了,成珪和李谦亨则被杖责,脸上还被刺了字,然后发配到边远地区。

过了些年,到了泰定年间,皇帝追赠锁咬儿哈的迷失为资德大夫、御史中丞、上护军,追封他为永平郡公,谥号贞愍。还赏赐他的家人五百贯钱和一千亩良田,并在墓道上立碑表彰他。

曷思麦里,是西辽虎思斡儿朵人。他以前在西辽国效力,是柯散城八思哈的长官。元太祖派哲别去攻打西辽,那时候乃蛮太阳罕子古出鲁克已经篡夺了西辽国主直鲁古的王位。哲别大军到达垂河,曷思麦里就率领柯散等城的官员百姓投降了。哲别任命曷思麦里为先锋,率领大军翻越葱岭,追杀了古出鲁克于撒里黑昆,并且把古出鲁克的首级示众,那些还没投降的城池一看,都乖乖地投降了。

公元1371年(洪武十四年),将领者别带着队伍渡过阿母河,进入呼拉商地区,追击苏尔滩,在秃马温山发生战斗。一直追到可疾宁城西面的可隆堡,射伤了苏尔滩的马,缴获了他的珍宝后返回。 路上顺便攻破了玉儿堡,俘虏了苏尔滩的母亲和妻子,还攻下了谷德痕城。没过多久,可疾宁也投降了。 趁胜追击西北部的邻部阿在儿拜展,他们的首领鄂思贝克投降,于是大军在麦加驻扎过冬。 期间还招降了西南山区曲儿忒种人,并攻打曲儿只部。

公元1372年(洪武十五年),者别再次进攻曲儿只部,曷思麦里依然担任先锋。因为道路险峻,他们改变计划向东行进,渡过古尔河,攻破了设里汪的沙马起城。 接着进攻打耳班,翻越太和岭,打败了阿速的军队,乘胜攻入奇卜察克。

第二年冬天(公元1373年),阿速率军渡过结冰的黑海,进入撒吉剌地区,者别招降了黑林城。公元1374年(洪武十七年),奇卜察克得到斡罗思的援军,双方在孩儿桑发生大战,结果大胜,详情记载在《者别传》里。

公元1376年(洪武十九年),大军凯旋,者别在途中去世了,曷思麦里率领部队东归。正赶上太祖皇帝亲自征讨西夏,曷思麦里带着缴获的珍宝和七宝伞去阿剌思不剌思行在所觐见皇帝。 皇帝看着大臣们说:“者别曾经多次称赞曷思麦里的功劳,他虽然身材矮小,名声却很大啊!” 然后就把曷思麦里进献的珍宝赏赐给他,让他自己随意处置。 皇帝还命令他跟薛赤兀儿一起担任必阇赤。曷思麦里说:“我之前招降的人还留在亦剌八里,我想率领他们一起出征。” 皇帝同意了。

公元1233年,跟着皇上出征金国,军队驻扎在怀孟州的时候,皇上任命我管理奥鲁地区的事务。

第二年,咱们在三峰山打败了金兵,我就被任命为怀孟州达鲁花赤,还戴上了金符,那是身份的象征啊!1235年,金国的中京留守强伸带兵来犯,我和昔里吉思、锁剌海他们拼死抵抗,把他们打退了。我还派人去招降金国的总帅范真。那一年,皇上觉得我在西域劳苦多年,就让我两个儿子捏只必和密里吉分别继承我的位置,一个当怀孟达鲁花赤,一个当必阇赤。我自己呢,本来想回西域养老,结果行省帖木迭儿奏请皇上把我留了下来。

第二年,我又升官了,当上了怀孟河南二十八处都达鲁花赤,那些不服管的州县,皇上授权我可以抄他们的家!我到公元1251年去世了。我儿子密里吉继承了我的位置,后来在公元1263年跟着皇上征讨淮西的时候,英勇牺牲了。

史书上说:我啊,是西辽的老臣子。借助蒙古的军队,报了灭国之仇,这可是忠义之举啊!虽然功劳比不上别人,但对主子的忠心,那是别人比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