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嗣叔,字起宗,祖上是平阳赵城人,后来搬到了中山。他是个孝子,侍奉母亲生病四十多天,衣不解带。那年闹饥荒,他就用自己的粮食接济穷苦百姓,那些人还不上粮食,他就把欠条烧了。金朝末年,河北盗匪四起,田嗣叔聚集乡民自保,后来归顺了元太祖,被赐予金符,授予行军千户的职位。每次打仗,他都率领部队冲锋陷阵,被称为“敢死军”。后来在马黄陂和金兵遭遇,田嗣叔直捣金兵中军,金兵大乱,突然金兵反扑,田嗣叔仓促间被流矢射中,伤势很重。他勉励两个儿子,说完话就去世了。他的两个儿子是田子实和田子成。
田子成勇敢而富有谋略,跟随父亲攻城略地,总是身先士卒。他向元帅田镇海建议,留下那些有技艺的俘虏加以利用。田镇海把这个建议上报朝廷,朝廷采纳了,并下令清点俘虏的人数。没过多久,军粮接济不上,有人建议屠杀老弱和那些没有技艺的俘虏。田子成再次进言:“打仗是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战场上投降的人尚且不能杀,已经成为百姓了再杀他们,合适吗?不如把他们分散到河北,让他们自食其力,这样也能团结人心。”朝廷再次采纳了他的建议,因此有两千多户人家得以活命,被称为“种田户”,太宗皇帝命他的哥哥田子实担任总管,负责管理他们。田子成佩带着父亲的金符,担任弘州人匠总管。后来他退休后去世了。
田子实的孙子田忠良,记载在《艺术传》里。
孟德,济南人。他从邹平县令、淄州节度使做起,一路升迁,最终做到同知济南路事。元太宗八年,诸王阔端任命孟德为元帅,授予金符,率领济南军队攻打宋朝的徐州、光州,并降服了他们的军队。六年后,皇太后称制,按只台大王任命孟德为万户,攻打濠州、蕲州、黄州等地。元宪宗三年,朝廷命令孟德镇守睢州。五年后,他又被调到海州镇守。宋朝安抚使吕文德侵扰边境,孟德打败了他,俘虏了宋朝的太尉刘海。他还和儿子孟义从世祖攻打鄂州,率先登城。中统三年,他跟随军队征讨李璮。李璮平定后,孟德因为年老请求退休回家。
郑义,是河北枣强人。当年,太师木华黎平定河北的时候,郑义带领乡亲们投降了元朝,被授予虎卫上将军、元州路兵马都元帅的职位,还兼任景州军民人匠长官,并且佩戴金符。后来他跟随军队去攻打金国,英勇作战,最终战死沙场。
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德温,一个叫甫。哥哥郑义死后,弟弟德温继承了他的职位。后来,德温也参加了攻打徐州的战役,在激烈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了。德温的儿子郑泽继承了他的职位,并且跟随万户史天泽多次立下战功。
再说说郑义的另一个弟弟郑甫,他因为战功被提升为同知冀州节度使,还兼管民万户。郑甫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渤,继承了都元帅的职位,死后被追谥为“宣靖”;另一个儿子叫澧,为人高洁,不喜欢做官。郑澧的儿子后来官至通议大夫、奉元路总管。
郑义的儿子郑袭,被任命为万户,负责守卫沂州和郯州。四年后,朝廷赏赐给他虎符。元世祖至元元年,他攻下了郯州。六年后,他跟随山东统军帖赤攻打五河口,宋军在南岸抵抗,郑袭率领军队渡河攻击,大败宋军。九年后,他被调任宿州万户。十一年,宋朝的制置使夏贵攻打正阳,郑袭夺取了夏贵几艘战舰,夏贵逃跑了。十二年,他参与攻打杨子桥,立下战功。十三年,他被调任杭州的守将。九月,他参与了攻打福建温州、台州等地的战役。十四年,他被授予瑞州路达鲁花赤的职位。十月,他被调任到闽州镇守。十六年,他被任命为招讨使。二十二年,他又回到沂州和郯州担任万户。元贞元年,他因为年老而辞去了职务。
郑袭的儿子郑智继承了父亲的职位,被授予三珠虎符和宣武将军的称号,同样担任万户。延祐二年,他被晋升为明威将军,后来因为生病而辞去了职务。之后,他的儿子郑安世继承了他的职位。
巩彦晖是易州人,他和哥哥巩彦荣都以武勇闻名。巩彦荣原本是百户,在千户何伯祥手下做事,立了不少战功,后来退休了,就由巩彦晖接替了他的位置。
几次大军攻打宋朝,巩彦晖都跟着一起冲锋陷阵。在攻打枣阳的战役中,他斩杀了许多敌人。后来,万户张柔驻扎在曹武镇,巩彦晖和何伯祥率领一支军队攻破了大洪地区的多个寨子。宋军派了两万兵来救援,巩彦晖和何伯祥迎战,斩首五百,还活捉了宋军将领曹路分等人。当晚,宋军又来进攻,巩彦晖只带了三十个士兵就抵挡住了敌人的进攻,还活捉了敌人的主将。
在光州之战中,张柔的军队驻扎在东北方向。夜里二更时,张柔命令巩彦晖率领两百名精兵埋伏在西南方向。五更时分,东北方向突然传来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巩彦晖架起云梯第一个冲了上去,其他人紧随其后,攻破了光州的外城,接着又攻破了内城。在滁州之战中,巩彦晖率领十个身手矫健的士兵,夜里偷偷渡过护城河,翻越城墙,杀死了三个守城的士兵,放火烧掉了东南角的营寨,大军随后跟进,天亮之前就攻下了滁州。
攻打黄州时,各路军队还没来得及构筑营垒,张柔就派巩彦晖率领两百名士兵埋伏在赤壁之下。晚上,宋军果然从水路和陆路一起进攻,巩彦晖等人等到宋军过半时才发起攻击,敌人溃不成军,被活捉了十七个人。军队撤回后,巩彦晖又攻破了张家寨。攻打寿州时,他夺取了城门,活捉了三个人才出来。攻打泗州时,各路军队在城下被护城河阻挡,双方箭如雨下,巩彦晖穿着重甲直接趟水过河,敌军将领前来阻拦,巩彦晖一枪刺中了他的胸膛,将其杀死,大军随后全部渡过河,攻克了外城,又攻上了月城。巩彦晖的部将顾伯祥被困在城里出不来,巩彦晖就和骁将王进一起回去救他,把顾伯祥安全带了回来。这件事上报后,朝廷赐予巩彦晖银符。
宪宗九年,世祖攻打宋朝渡过长江,到达武昌。宋军的援兵云集,前来挑战,巩彦晖追击敌人时中了埋伏,被敌人重重包围。巩彦晖的箭射光了,只能和敌人短兵相接,身受重伤,知道自己活不了了,就跳进水中自尽。敌人把他捞起来,带回了江州。宋将审问他,但他始终不屈服,因为问话答不上来,最终死在了江州,享年五十六岁。
老大叫信,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当上了银符官,负责易州等地的军队。中统三年,他跟着军队去征讨李璮。至元四年,又跟着元帅阿术南征。九年的时候,参加了攻打樊城的战役,他冲锋陷阵,第一个登上城墙,夺取了城外的土城,还烧掉了城西南角的角楼。十一年,跟着丞相伯颜攻打沙阳堡,他带领五十个勇士烧掉了敌人的营寨,成功攻破了沙阳堡。同年,他还参加了渡江作战,一直打到鄂州城下,活捉了宋朝将领江路分,把他押了回来。十二年,在丁家洲的战斗中,他杀死了七十多个宋兵,缴获了两艘战船。江南平定后,因为他立了大功,被提升为武略将军,管军千户,镇守太平州。十六年,因为生病,他就辞官了。
他的儿子有思明、思温、思恭三个。思明一开始眼睛有毛病,所以由思温继承了他的职位。等到思温去世了,思明的眼睛病好了,他又重新继承了职位。思明死后,由思恭继承,改任怀孟万户府管军下千户,佩带金符。
刘恩,字仁甫,是洺州洺水人,后来搬到了威州。刘恩因为武艺高强被招入军队,凭借军功一步步升迁到百户。没多久就升任管军总管,佩带银符,还担任了太傅府的经历。他参加了伐蜀的战争,多次立下战功。中统三年,都元帅纽璘派他去接受刘整的投降,还赏赐了他金符。至元三年,宋军用五百艘战船,运载三万名士兵在江的上游驻扎,先派一万人占据云顶山,企图夺取汉州。刘恩带领一千人渡江作战,打败了宋军,被授予成都路管军万户的职位。六年,他跟着平章赛典赤攻打嘉定,经过九顶山的时候,遇到了宋军,活捉了宋军的十八名将领,押解到京城。
话说九年的时候,西平王和也速带儿带兵去攻打建都城。咱们这位恩将军啊,作为先锋,一天打了三场仗,全胜! 那时候大军在那边待了很久,粮食都快吃光了,恩将军就和当地的蛮族首领们好好聊聊,结果弄来了三万石粮食和两万头牛羊,大伙儿士气一下就涨上来了!建都城依山而建,山上七个山峰,恩将军一口气夺下了五个,还把他们的水源给断了,建都城没辙,只能投降了。 恩将军回朝后,被升为管军万户,去眉州驻守。
十二年,昝万寿投降了嘉定,恩将军又被调到嘉定驻守。后来安西王派人把恩将军请到六盘山,问他:“江南都平定了,四川还没拿下,这咋回事?”恩将军说:“要是派个不徇私情的大臣去督促一下,半年就能拿下!”安西王一听,立马派恩将军和暐儿赤快马加鞭地把这事儿禀报给皇帝。皇帝一听也觉得靠谱,就让丞相不花他们去四川处理军务,还给恩将军安排了个同佥院事的职务。十五年,重庆城投降了,不花就让恩将军去招降那些还在闹腾的地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收复了大小六十四个州县!
回朝后,恩将军受到了皇帝的重重赏赐,被任命为四川西道宣慰使,后来又升为副都元帅。 之后,他率领一万蒙古汉军去征讨斡端,又升了都元帅,宣慰使的职务还是保留着,皇帝还赏了他一件貂皮大衣,一件锦衣,还有弓箭刀之类的兵器。 军队到了甘州,奉旨留在那儿驻扎,还得到了两万多石粮食。十八年,皇帝命令恩将军进攻斡端,海都派了玉论亦撒率领一万兵马抵抗。恩将军的斥候先到了,他设下埋伏,打了个大胜仗!海都又派了八把率领三万大军来攻打,恩将军一看敌众我寡,就决定先撤兵。 二十二年,恩将军被任命为佥行枢密院事。后来,恩将军去世了。他的儿子德禄继承了他的爵位,做了成都管军万户。
石高山,是德兴人。他父亲忽鲁虎,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平定了中原地区,后来太宗皇帝赏赐给他东昌、广平两地,共四千多户人家,于是他们全家就搬到广平府的洺水居住。中统三年,石高山因为平章塔察儿的关系,得以觐见世祖皇帝。他上奏说:“以前太祖皇帝集合起来的按察儿、孛罗、窟里台、孛罗海拔都、阔阔不花这五部探马赤军,金朝灭亡后,他们散落在各地放牧,很多人已经登记入户了,应该把他们重新招募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皇帝听了非常高兴,说:“听到你的建议,我感觉就像睡醒了似的。”马上就命令他和其他各路官员一起招募这些人。招募完毕登记造册后,皇帝又命令石高山佩带银符,统领这支军队。中统四年,他被授予管军总管的职位,镇守息州。他军纪严明,敌人不敢侵犯,皇帝还赏赐给他金符以示嘉奖。
至元八年,他跟随军队攻取了光州,攻克了枣阳,参与了进攻襄樊的战役,战功赫赫。至元十年,他跟随阿术将军在淮南地区四处征讨。至元十一年,他参与了平定江南的战役,因为战功卓著,被提升为显武将军。至元十二年冬天,丞相伯颜命令他率领部队攻打宁国,并下令不得抢掠。军队到达城下后,石高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明利害关系,守将最终开城投降,军队秋毫无犯。之后,他又跟随军队到达焦山,与宋朝将领孙虎臣、张世杰激战百余里,杀敌无数,战果辉煌,皇帝赏赐给他金虎符,并晋升他为信武将军,让他镇守高邮。
后来,伯颜丞相回京师,皇帝问他:“有个身材瘦削但作战勇猛的人,朕记不起他的名字了。”伯颜回答说就是石高山,并且极力称赞他的功劳。皇帝立刻召见了他,命令石高山自己选择一个大的郡县安享晚年。石高山却辞谢说:“我的身体还很强壮,还能为国家效力,怎么敢只顾自己安逸呢!”皇帝非常高兴,再次晋升他为显武将军。他率领部队北上征战,驻扎在亦脱山。至元十六年,皇帝命令他和忽都鲁一起率领三卫军驻守和林,开垦屯田,以供应军需。至元二十四年,他参与了讨伐乃颜的战役,立下大功,皇帝赏赐给他三珠虎符和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职位,让他守护东宫。成宗皇帝体恤他的年老,就让他的儿子阔阔不花继承了他的职位,还赏赐给他三百锭钞票。大德七年,石高山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隋世昌,他祖上是登州栖霞人。他爹叫隋宝,后来搬到莱阳住。金朝末年,隋宝当上了管军都统领,驻扎在行村海口。 金朝灭亡后,蒙古太宗攻打山东,隋宝投降了,被任命为莱阳县令,后来又当过莱州节度判官,最后做到高密县令。
隋世昌是隋宝的第四个儿子,他从小就擅长骑马射箭,个子很高,足足有八尺,自己打造了一杆浑铁枪,重四十多斤,还能左右开弓,又快又准地刺击敌人。 他被选拔当了队长。后来宋军攻打海州,隋世昌率军把他们打退了。 接着又参加了攻打涟水的战役,隋世昌第一个架起云梯攀爬城墙,大家跟着他一起冲上去,最终攻下了涟水城,因此被授予马军千户的职位。 元朝中统元年,宋将夏贵在淮南新城驻扎军队,隋世昌夜间乘着战船悄悄靠近城下,宋兵出来迎战,结果被隋世昌斩杀了几百个。没过多久,涟水又叛变投降了宋朝,隋世昌在东马寨与宋军作战,大获全胜。三年后,他被改任为步军千户,又回到行村海口镇守。
元朝至元元年,朝廷商议挑选精锐部队,隋世昌被任命为莱阳县诸军奥鲁长官。七年后,他升迁为淄莱万户府副都抚镇,驻守万山堡。他建议修建“一字城”来包围襄阳,之后升任管军千户。至元九年,他在鹿门山打败了宋军。元帅刘整在修建新城,让隋世昌负责工程。隋世昌在樊城拦马墙外设置了炮帘,那天晚上下大雪,城里宋军箭矢和石头像雨点一样飞来,隋世昌毫不退缩,坚持把炮帘建好。宋军在江面上摆开战船,隋世昌乘着风势放火烧船,烧掉了上百艘。樊城军队出城与宋军激战,隋世昌身受重伤,衣服盔甲上全是血,但他依然英勇无比。 在樊城之战后,他被封为武略将军。
话说当年伯颜带兵打宋朝,攻打新城的时候,世昌挖地道攻城,结果中了好多箭,胳膊受伤,晕头转向地摔倒了。稍微缓过神来他又冲了上去,最后把新城给拿下了。第二天,丞相伯颜去看他挖的那个地道,足足有一丈五尺多高,就夸他立了头功。后来跟着大军过长江,到达南岸,世昌带领蒙古哈必赤军步兵作战,大败宋军,还斩杀了一名宋军将领。
十二年的时候,他又参与了丁家洲之战,打败了贾似道,因为战功卓著,皇上赏赐了他金符。十三年,围攻扬州,世昌切断了扬州的粮道,还把湖泊都搜查了一遍,宋军听说他铁枪的名号,都不敢靠近。扬州城破之后,他被任命为四城兵马使。后来跟着平章阿术去朝见皇帝,被授予宣武将军、管军总管的官职。
十四年,他又平定了野人原、司空山等七个山寨的贼寇,升任安抚使,佩带金虎符,镇守澉浦。十七年,被封为定远大将军。二十三年,改任沂郯上副万户。世昌这辈子打了上百场仗,身上全是伤疤,最后就因为这些伤病去世了,享年六十一岁,死后被追封为定海郡侯,谥号忠勇,他的儿子国英继承了他的爵位。
再说贺祉,他是益都人。他父亲贺进,曾经是元帅左监军,守卫淄州,后来改任千户,守卫胶州。贺祉一开始是作为人质到朝廷当侍卫,到了至元六年,继承他父亲的职位,做了胶州的千户,继续守卫胶州。七年,宋军攻打胶州,贺祉坚守城池,把宋军给打退了。十年,他率领五百艘战船做先锋,攻打五河口,回军时殿后。当时宋军用巨大的铁索横在淮水上,号称“浑江龙”,贺祉用刀砍断了铁索,阻止了宋军的援兵,清河城因此投降。他还参与了攻打高邮、宝应,并在淮安城下作战,丞相伯颜把他的功劳奏报给了皇帝,于是他被授予武节将军的官职。攻打泗州时,还缴获了五百艘战船。
右丞大人跟皇上告辞后,迷迷糊糊地就入朝了,皇上赏了他弓箭、锦缎衣服和马鞍马具,还给他加了个宣武将军的官职。他被派去镇守新城,切断了淮安和宝应的粮道,还缴获了六百艘战船和一大批军械,这些都上报给了枢密院。后来皇上就让他统领宝应的军队和百姓事务。十四年的时候,皇上又特别赏赐给他金虎符,还加封他为怀远大将军。二十年的时候,他讨伐建宁的贼寇黄华立了功。二十四年,因为要征讨交趾,他请求出征,湖广行省就下令让他负责押运军需物资,驻扎在思明州。军队回来后,他在建康去世了。
楚鼎是安丰蒙城人。他父亲王弁,是金朝寿春府的防御使,当时驻守宿州。元太宗十一年,宿州投降了,阿术鲁就让王弁继续守着。后来宋军攻陷了宿州,王弁战死了。宋军把楚鼎囚禁在镇江府十四年,后来遇上大赦才被释放。
元至元十二年,元朝大军渡过长江,楚鼎跟着太平州知州孟之缙一起投降了。行省派楚鼎去劝降宁国府守将孙世贤,孙世贤投降了。朝廷任命楚鼎为管军总管,还加封他为怀远大将军,让他镇守宁国,剿灭建平、广德等地的盗贼。楚鼎和权万户孛罗台一起护送徽州招抚使李铨的儿子李汉英回徽州,劝说李铨投降。十三年,李汉英和李世达叛乱,旌德、太平两县都跟着他们造反,楚鼎和兀忽纳带兵前去平叛,用了徽州人郑安的计策,慢慢地推进,不费一兵一卒就平定了叛乱。十五年,楚鼎才正式接受了官印。
十八年,元朝东征日本,楚鼎率领一千多人跟着左丞范文虎出海。结果遇上大风,船破了,楚鼎抱着破船的木板漂流了三天三夜,漂到一座山上,碰巧遇到了范文虎的船,这才到了高丽的金州合浦,后来在那里病死了。
张均是济南人。他父亲张山,跟着军队去攻打宋朝,因为立功做了总把,后来战死了。
他一开始是百户,跟着亲王塔察儿打鄂州,结果脸上中了箭。中统三年,跟着去打李璮,立了功,升了千户,去淄州当守将。至元六年,跟着左丞董文炳打宋朝的五河口,在濠州北面打仗,碰上宋军的埋伏,他拼死战斗,最后打赢了。十年,攻打涟州,夺下了孙村堡。十二年,皇上赏赐给他金符,授予他忠翊校尉、沂郯翼千户的官职。后来又参加了芜湖的战役,缴获了宋军的战船,俘虏了四十多人。他还跟着阿塔海打仗,立了功,被加封为武略将军。十四年,皇上赏赐给他虎符,加封为宣武将军。二十二年,升迁为松江万户。二十四年,跟着镇南王去征讨交趾。二十六年,参加了北方的战役,升迁为明威将军、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三十年,因为跟随世祖皇帝去征讨乃颜有功,受到了赏赐。
成宗皇帝登基后,派他去和林屯田,大军讨伐西北的叛王,期间军粮从来没有断过。大德元年,他被任命为和林等处的副元帅,后来又当了宣慰司同知,最后升为都元帅,还被加封为镇国上将军。延祐元年,他去世了。他儿子世忠继承了他的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的职位。
王昔剌,保定人。他一开始侍奉世祖皇帝,因为勇猛有谋略,皇上赐他名为昔剌拔都。他参加了钓鱼山和阿里不哥的战役,屡立战功,皇上赏赐给他金符,授予他武卫亲军千户的官职。中统三年,他跟着去济南征讨李璮。四年春天,元帅阿暐在河南经略,派昔剌率领蒙古和汉军,重新建立了宿州。至元六年,皇上赏赐给他虎符,升他为海州万户。他带兵攻打盐林山寨,俘获了很多敌人。十年,他被授予同佥东川行枢密院事。十五年,他参加了攻打夔府的战役,立了功。十六年,他被调到万州镇守,最后在军中去世了。
老李家有两个儿子,宏儿和宁儿。宏儿先被授予金符,当上了左卫千户。后来枢密院打算让宁儿也继承武职,宁儿却把机会让给了哥哥,于是宏儿被提升为中卫都指挥使,佩带父亲的虎符,而宁儿则代替哥哥做了左卫千户,佩带金符。
宁儿跟着阿剌台、憨合孙一起北征,在阿纳秃阿的地方追击脱脱木儿。战争结束后,他又跟着别急里迷失等人去剿灭外敌,斩首一百多级。后来又跟着忽鲁忽孙北征,立下战功。 他升任右卫亲军总管,之后又改任前卫都指挥使司佥事。他儿子处恭后来继承了宏儿的职位,做到侍御史。
李天祐,是修武人,他以百户的身份跟随大军攻破蔡州。之后又跟随大军攻打钓鱼山,立下战功,升任均州万户府都镇抚。在攻打襄阳的战役中,他率领一千名骁勇的士兵乘战船渡江作战,冲出江口,当时宋军已经列好船只准备迎战。李天祐拿着长矛钩住宋军的船只进行攻击,斩获一百多级,吓得宋军士气全无。 他被提升为敦武校尉,统领荆南迤北站赤千户。五年后,他又升任武略将军、荆湖北道屯田总管,他亲自带领那些会种田的百姓耕种,尤其擅长水利,每年收成都翻了好几倍。他去世的时候,七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