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贤,字才叔,是今宁夏义州人。他爷爷小名叫放军,以前跟着金国的将军攻打南宋淮南地区,结果被飞石打伤了大腿根,因为立功被赏赐了七十个俘虏。当时主将下令让将领们把俘虏都杀了,如果有人逃跑或死了,就要处死负责的将领。放军当时要杀五百个人,但他把他们都放走了。后来有人告发放军,但他也被赦免了。
金朝大安年间,李守贤和他的哥哥李庭植、李守忠,弟弟李守正,以及堂兄李伯通、李伯温一起投降了蒙古国王木华黎,然后去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马上任命李庭植为龙虎卫上将军、右副元帅、崇义军节度使;李守贤为锦州临海军节度观察使;李守忠为都元帅,镇守河东。后来李守贤又从锦州调到河东南路,担任兵马都总管。
元太宗元年,李守贤去和林朝见太宗皇帝,被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平阳府知府,还兼任本路兵马都总管。元太宗南征的时候路过平阳,看到田地荒芜,就问李守贤是怎么回事。李守贤回答说:“老百姓太穷了,没有耕具,而且很多人流离失所还没回来,所以荒地很多。”太宗皇帝就下令发放一万头牛,还把关中地区的流民迁徙到河东开垦荒地。三年后,平阳要运送一万石粮食到云中,李守贤上奏说百姓太疲惫了,承担不了运输任务,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当时河中府还没攻下,李守贤建议从北面挖地道攻城,结果他的建议成功了,城池被攻破,他还修建了浮桥方便军队通行。第二年,军队渡过黄河进入潼关,在苪城大败金将赵雄的军队。当时蒙古大军正在合围汴京,李守贤被留在了嵩州和汝州驻守。金将完颜延寿率领十多万大军驻守嵩山太平寨。五年正月十五,完颜延寿他们正在玩击球游戏,毫无防备,李守贤就偷偷派了几十个精壮士兵,像蚂蚁一样攀援着山崖往上爬,杀死了守城的士兵,然后率领大军攻入寨中,打败了完颜延寿。李守贤下令禁止抢掠,把俘虏都收拢起来。不到二十天,天、交牙、兰若、香炉等几个寨子都望风归降,李守贤没杀一个人。
蓝田的贼寇王祐聚集人马占据了虢州南山,李守贤派人招降他,王祐一向害怕李守贤的威名,就率领部下投降了。六年十月,李守贤去世,享年四十六岁。
李彀他爹是李嗣,后来李彀跟着太师塔海去打蜀地,立了功。第二年,他又去攻打碉门。再第二年,去征讨万州,在瞿塘峡跟敌人大战,缴获了上千艘战船。
到了元世祖中统十三年,他去朝见皇帝,被授予河东道行军万户的官职,还兼任总管。后来他带兵攻打成都,从广元出发,经过葭萌,翻过木爪坡。宋军听说李彀来了,就躲起来等着他。李彀探知了敌情,命令士兵咬紧牙关快速前进,埋伏的宋军不敢轻举妄动,结果李彀轻轻松松就攻下了成都。
后来宪宗南征,李彀造了浮桥,方便援军渡河,还切断了宋军的交通路线。结果江水暴涨,浮桥断了,宋军将领带着上万艘战船来反攻。李彀率领他的部队第一个冲上去,其他军队随后跟进,最后取得了大胜。第二天,皇帝召见众将,说:“你们平时都自夸勇猛,可真到了战场上,却一个也立不了什么功劳。只有李彀冲锋陷阵,视敌人如无物,真正勇敢的人就应该像李彀这样啊!”然后皇帝赏了他二百五十两白银。
中统三年,李彀升任河东路总管,还佩带着金虎符。后来他又调到京兆路任职,被加封为昭勇大将军。没过多久,他又调到洺磁路。到了元世祖至元七年正月,李彀去世了,享年四十九岁。他的儿子李惟则,后来官至怀远大将军、平阳征行万户。
李伯温是他哥哥李伯通的弟弟。他哥哥李伯通跟着国王木华黎去讨伐张致,战死沙场了。李伯温当时在平阳元帅府做事,镇守青龙堡。平阳城失守后,他弟弟李守忠被俘虏了,金兵倾巢而出进攻,守城的士兵大多逃跑了,部将李成竟然打开城门迎接敌人。李伯温登上城楼,对身边的人说:“我们兄弟俩都承担着保卫一方的重任,如今不幸战败,应该以死报国。我弟弟已经被俘,我不能再受辱了!”说完,他就拔出剑来,把家人推到井里,然后把剑插在柱子上,自杀了。金兵登上城楼,看见李伯温抱着柱子,眼睛都没闭上,都纷纷感叹惋惜。
话说这杨守正,一开始给木华黎当差,后来当上了平阳的守将。他打仗可厉害了,抓了不少俘虏,官儿也越做越大,做到银青荣禄大夫、河东南路兵马都元帅。有一回,上党和晋阳的军队一起攻打汾州,眼看着就要打下来了,守正赶紧带兵去救援。敌我力量悬殊,他灵机一动,派一百个老弱士兵,拖着柴火,扬起尘土,还多竖了几面旗帜,远远看去,就像一大群军队杀过来了。敌人以为援军到了,吓得赶紧撤兵了。汾州的老百姓感激涕零,杀牛宰羊,摆酒设宴感谢他,还哭着说:“多亏您保住了我们汾州,您的恩情太大了,我们愿意把整个汾州都献给您!” 后来,杨铁枪这个人,先投降了,又反叛了,守正把他给抓住了,当场斩首。 再后来,轩成占据了隰州,跟守正对着干。守正作战中中了一箭,伤得很重。金国的将军合达又带兵来攻打,守正忍着伤痛,英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了。 大帅就让他的哥哥杨守忠接替了他的位置。
杨守忠啊,官也做到银青荣禄大夫、河东南路兵马都元帅,还兼任平阳府知府。有一次,他跟着大军去攻打益都,回师途中,部将彭智孙趁机占据义州叛乱。守忠立刻带兵杀过去,打了一场硬仗,把义州给夺了回来。 到了太祖二十二年四月,金国的将领纥石烈真突然袭击了平阳的行营。招讨使,也就是权国王按札儿,当时驻扎在洪洞,守忠前去支援。结果,军队打败了,大家只能躲进城里死守。更糟糕的是,副帅夹谷常德偷偷打开了东门,放金兵进城,平阳城就这样失守了。金兵抓住了守忠,押解到汴京,想诱降他,结果守忠破口大骂,金兵气急败坏,把他关进铁笼子里活活烤死了。
何实,字诚卿,是河北大宁人。他爹叫何道忠,在金朝当北京留守。何实从小就没了爹,跟着叔父长大。家里人曾经进他房间,看见一条青蛇盘在他被子里,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原来是何实。
何实长大后,各种外国语言都会说,骑马射箭都很厉害,附近的老百姓都敬佩他的才能,都心甘情愿地跟着他。张鲸投降后又反叛,张鲸的弟弟张致也想要造反,就来问何实的意见。何实怒斥道:“现在老天爷保佑的是元朝,你们这帮造反的,纯粹是自寻死路!”然后,张致带着一万户口、三千兵马投降了。
元朝国王木华黎跟何实讨论军事,何实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木华黎非常欣赏他,就带他去见成吉思汗。何实把投降的军民数量报给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非常高兴,赏了他一把宝剑,让他跟着木华黎当先锋。当时张致占据锦州,何实跟张致的军队在神水县遭遇,他冲锋陷阵,大败张致的军队。木华黎奏请成吉思汗,赏赐了何实战马、弓箭,因为他的功劳,让他当了帐前军马都弹压。
过了十二年,木华黎平定了河北、山东,派何实率领四千人巡视曹州、濮州、恩州、德州、泰安、济宁等州。到了潍州,跟木华黎会合,何实被提升为兵马都镇抚。又过了十二年,他跟着木华黎攻打大同、雁门以及石州、隰州等地,还带兵抢掠了太原、平阳、河中、京兆,沿途很多地方都投降了。木华黎记下了他的功劳,上奏朝廷,推荐何实当元帅左监军。
木华黎死后,他的儿子孛鲁继位。武贵投降后又反叛,占据了邢州,何实率领部队包围了邢州。他第一个登上云梯攻城,城破后,武贵逃跑了,何实追击了四十里,斩杀了两百多敌人。何实还下令,谁敢抢掠就斩首,军队纪律立刻就严明了。孛鲁让何实驻守邢州,安抚百姓,邢州百姓都很敬爱他。
孛鲁征讨西夏,分派了五百户织工设立织造局,让何实负责。成吉思汗二十二年,成吉思汗赏赐何实金虎符,让他可以自行处理元帅府的事务。邢州经常闹饥荒,何实请求把织造局迁到博州,孛鲁同意了。因为心疼何实太劳累,孛鲁又派东平严实协助何实,一起管理军队和百姓。博州经历战乱后,公私财产都损失殆尽,何实用丝绸印制会子,作为货币在当地流通,百姓因此获得了交易的便利。
窝阔台二年,窝阔台收回了各位将领的金符。九年后,何实进京朝见,进献了金银、丝绸等礼物。在陵州,他遇到了强盗,何实率兵反击,杀死了二十多人,活捉了十多人。在朝见窝阔台的帐篷里,窝阔台非常高兴,命令不要杀掉抓到的强盗,把他们赏赐给了何实。当天,窝阔台还让何实坐下,跟他讨论了很久军队里的事情,说:“你为国家效力多年,我想授予你征行元帅的职位,以后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何实叩头谢恩说:“我披坚执锐,在战场上拼杀二十多年,身上中了十多处伤,右胳膊都抬不起来了,我已经是个废人了。我不敢辜负您的信任,想辞去监军的职务,希望能保留金虎符,继续管理工匠。”窝阔台不高兴了,让他射箭,何实说自己射不了。窝阔台让他去宿卫,暗中派人观察,发现何实的胳膊真的抬不起来,这才答应了他的请求,设宴款待他,亲手把金虎符给他佩带,用汉字写了任命书,让他当御用局工匠达鲁花赤,子孙世袭这个官职。还赏赐给他貂皮帽子、减轻了他的铁腰带,又给了他一件貂皮衣服、弓箭一百支,然后让他回家了。元宪宗七年,何实去世。他有九个儿子,十七个孙子。他的儿子何崇礼,被授予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
刘亨安,他祖上是范阳人,后来搬到了辽东川州。当时,国王木华黎在辽东打仗,刘亨安的哥哥刘世英带着家族成员跟着木华黎,一起打仗收复了燕、赵、云、朔、河东等地,因为战功被任命为行军副总管。
河东地区因为战争,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刘世英就对木华黎说:“国家要以百姓为根本,现在平阳一带的百姓几乎都没了,以后咱们军队再来这里,谁来给我们运送粮草呢?现在正是救济百姓的时候啊!”木华黎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因为绛州地处边境,没人愿意去管,所以就让刘世英当了绛州节度使,还兼任行帅府的事务。刘世英去世后,没有儿子,国王孛鲁就让他的族兄刘德仁继承了官职。后来金朝大将移剌布哈攻打绛州,城池失守,刘德仁战死了。
孛鲁就下令让刘亨安接管刘德仁的军队,还赏赐给他金虎符,任命他为镇国上将军、绛州节度使、行元帅府事,还兼任观察使。元太宗二年冬天,刘亨安跟随大军南下进入关中。第二年春天,参与了攻克凤翔的战役。四年后,参与了三峰山之战,打败了金军。五年后,参与了平定蔡州的战役。
后来,宋军进入汴京,朝着洛阳进发,元帅塔察儿就派刘亨安去阻击。刘亨安在龙门北与宋军遭遇,他冲锋陷阵,士兵们都跟着他勇猛作战,宋军大败,被追击了一百多里。塔察儿拍着刘亨安的肩膀说:“你真是个骁勇的将领啊!”还把他安排在众将领的右边席位上,重重地赏赐了他。
八年后,刘亨安跟随都元帅塔海征讨蜀地,包围了成都。刘亨安担任先锋,在城下大败宋军,活捉了宋军的将领陈侍郎。有个叫乔长官的和刘亨安争功,没过多久,攻城时乔长官被炮弹伤了,刘亨安背着他出来,乔长官非常惭愧。刘亨安从军十年,所得的金银财宝都分给了将士们,所以士兵们都很愿意为他效力。
元朝六皇后执政的第二年二月,刘亨安去世了,他的儿子刘贞继承了他的官职。
薛塔剌海,是河北大兴人。当年太祖皇帝带兵打到北口,塔剌海就带着他手下的三百多人投降了。皇帝很高兴,赏了他个金符,让他当水军炮手元帅。他打了好多胜仗,后来官升金紫光禄大夫,还佩上了虎符。 他当上了水军炮手和各种工匠的头头,权力很大,后来跟着皇帝西征,靠着火炮屡立战功。太宗四年,他跟着睿宗皇帝在金房打败了金兵,又参加了攻打南京、鄢陵和扶沟的战役。可惜的是,他在四月就去世了。
他儿子夺失剌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继续在江淮地区打仗,后来也战死沙场。他弟弟军胜袭,在宪宗八年的时候,跟着宪宗皇帝去征讨蜀地,攻下了苦竹崖、大良平、青居山,还攻破了重庆、马湖、天水等地。皇帝赏了他好多白银、战马和鞍具,还让他当了武卫军炮手元帅。中统三年,李璮在济南造反,军胜袭又用火炮攻下了济南城。到了至元五年,他又参加了围攻襄阳的战役,最后也战死了。
丞相阿暐想让千户刘添暂时代理军胜袭的职位,可军胜袭的儿子四家奴只有十六岁,却主动请缨上战场,皇帝很欣赏他的勇气,就答应了。八年后,四家奴才正式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十年后,他跟着阿里海涯攻克了樊城,因为在战斗中出色地运用火炮,他获得了头功。十一年,他跟着丞相伯颜渡江,攻打郢州,他第一个冲上城墙,成功攻下了郢州。十二年,他被授予武节将军的称号。六月,他和宋将夏贵在峪溪口交战,缴获了宋军二百多艘战船。十一月,他攻陷了常州,十二月又攻下了平江。十三年,他攻打镇巢,然后包围了扬州,扬州守将李庭芝见大势已去,弃城而逃,结果被四家奴追捕归案。九月,四家奴被晋升为怀远将军,率领军队征讨浙东地区,接着又进入福建,在滦江与宋军作战并取得了胜利。十六年,他被晋升为镇国将军,留守扬州。二十二年,他的官职升为万户。后来,他也去世了。
高闹儿,是女真人。他追随太祖皇帝西征,又跟着阔出太子和察罕那演一起征讨南宋,屡立战功,被授予金符,还被任命为总管管领山前十路工匠军。“山前十路工匠军” 宪宗皇帝考虑到他年纪大了,就让他儿子元长继承了他的职位。
元长跟着忽必烈皇帝渡过长江,攻打鄂州,之后回到随州驻守。公元1266年,调到李阳堡驻守。公元1269年,跟着元帅阿术在白河口、新城、鹿门山等地修建城堡,包围襄阳。公元1271年,担任季阳军马总管。公元1274年,参加攻打樊城的战斗,第一个冲上城头。公元1275年,跟着军队渡过长江,和宋军作战,杀死了三百多人,缴获了他们的船只和盔甲,因为立功被赏赐虎符,升为宣武将军。
接着,军队进兵丁家洲,打败了宋将孙虎臣等人,缴获了无数船只和盔甲。又打败了夏贵于焦湖。参与攻打常州的战斗,并且第一个登上城墙。还参与了攻打杭州的战役。宋朝灭亡后,元长护送宋朝太后和少主到京城。因为战功,被提升为怀远大将军、万户。公元1285年,跟着镇南王脱欢征讨安南,追击安南世子到海口,夺回了他们的战舰。公元1286年,升为安远大将军、李阳万户府万户。这一年的夏天,他又带兵追击安南世子到三叉口,不幸中箭身亡。
元长的儿子灭里干,一开始在宫中担任宿卫,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率领军队驻守广东,后来调到惠州驻守,平定了谭大獠、朱珍等人的叛乱。元贞元年,调到袁州驻守,盗贼蔡陀头带领人马犯境,经过一场战斗就被抓获了。不久后,南恩地区又发生盗贼起义,他又率兵将其平定。之后回到驻地,在袁州去世。死后被追赠为怀远大将军、李阳万户府万户、轻车都尉、渤海郡侯。
王义,字宜之,是河北宁晋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胆子大,有智慧,平时话不多。金兵攻陷汴京后,河北地区盗贼四起,老百姓推举王义代理县令,还叫他都统。木华黎的军队打到宁晋城下了,王义带领大家把宁晋献给了金朝。
到了金朝朝廷后,金太祖赏了他两匹好马,还任命他做宁晋县令,同时兼任赵州以南地区的招抚使。当时战乱之后,农民都失业了,到处都是人吃人的惨状。宁晋东边有个很大的沼泽地,方圆一百多里,里面有个小城堡叫沥城。王义说:“沥城虽然小,但是城墙完整,而且那里盛产鱼、藕、菱角、芡实,不能丢啊!”于是,他留下偏将李直守卫宁晋,自己带领大家去保卫沥城,结果越来越多的人投奔他。
金国的将领李伯祥占据了赵州,木华黎就派王义去攻打赵州城。正好赶上大风大雨,王义带领精兵强将,扛着长梯,趁着夜里四更天的时候迅速行动,攻上了城墙,杀死了守城的士兵。城里顿时大乱,李伯祥赶紧逃到天坛寨去了,整个赵州就这样被平定了。木华黎就授权任命王义为赵州知州,同时兼任赵州和冀州的招抚使。
公元1217年,也就是金朝太祖皇帝在位十二年的时候,我跟着大军南下攻打洺州。回师经过唐阳西九门,碰上了金国的监军纳兰和冀州节度使柴茂他们,带着一万多兵马往北走。我灵机一动,在桑林设下埋伏,先派一百骑兵去试探,把纳兰引诱到桑林,然后伏兵齐起,金兵大乱,四处逃窜。我们抓住了纳兰的两个弟弟和万户李虎。
第二年,公元1218年,我们攻下了束鹿,接着又进攻深州。深州守将直接投降了。我的功劳被顺天都元帅张柔上报朝廷,我被提升为深州节度使,还兼任深、冀、赵三州的招抚使。金国的将领武仙带着四万大军来攻打束鹿,他跟士兵们说:“束鹿兵力少,城里也没什么防御工事,一天就能拿下!”可我们坚持了一个多月,武仙愣是没攻下来。有一天晚上,我召集将领们说:“现在城池虽然守住了,但外面没有援兵,粮食也快吃完了,总不能坐以待毙吧!”于是我们宰牛犒劳士兵,然后带着三千精锐骑兵,悄悄地摸到武仙的营地,趁着夜色发起攻击,杀死了几千金兵,武仙带着剩下的兵马逃跑了,我们还缴获了他们的全部军资器械。木华黎听说后,还派人送来十面银符,让我赏赐有功的将士。
公元1220年,我们攻下了冀州,抓住了柴茂,把他押到军前杀了。之后,我被授予龙虎卫上将军、安武军节度使、行深、冀二州元帅府事,还赐给了金虎符。公元1221年,武仙又派他的将领卢秀和李伯祥攻打沥城,还带着几百艘战船沿河而下。我用水军截住他们的下游,跟他们展开激战。我们士兵都擅长水战,敌人根本不是对手,我们活捉了卢秀。李伯祥退回沥城,我们又攻下了沥城,李伯祥逃跑了。
邢州有个土匪叫赵大王,聚集了几千人,占据任县的城池和水寨。真定府的史天泽带兵去攻打,却没攻下来。我带兵去围攻,一鼓作气就攻破了城池,抓住了赵大王和侯县令等人,其他的匪徒也都投降了。然后我发布安民告示,招抚流亡百姓,鼓励大家务农,深州和冀州地区很快就成了安乐之地。没过多久,我就去世了。
奥敦世英,是女真人,他祖上在金朝做官,当过淄州刺史。后来金朝军队打到山东,淄州百姓拥戴世英和他的弟弟保和投降,兄弟俩都被封为万户。世英这人啊,性格豪爽,很有军事才能,从万户升到了德兴府尹。那时候,金朝的经略使苗道润带兵想收复山西,世英带兵抵抗,打败了苗道润,还打算把俘虏都杀了。他母亲责备他说:“你是汉人啊,为了活命投降,怎么能杀害同类来立威呢!”世英听了他母亲的话,就都把俘虏放了。没过多久,他在定襄巡视的时候,死在了军中。
保和呢,从万户升到了昭勇大将军、德兴府元帅,还被赐予了虎符,后来又改任雄州总管。接着,他又以元帅的身份负责真定、保定、顺德等地的农业生产,开垦了二十多万亩田地。后来改任真定路劝农使,还兼任其他几个官职,朝廷还给他赏赐了房子、弓箭、皮袍和马匹,并且让他享用田租作为生活来源。五十六岁的时候,他就退休了。保和有四个儿子:希恺、希元、希鲁、希尹。
希恺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皇太后还赏赐给他锦缎衣服,说:“不要丢了你家的祖业。”后来大军攻打南宋,在汴京和卫州设立了军需仓库,每年从河北各地运送粮食来填充仓库,规定冬天分三个期限送达,要是完不成期限的,就处死。当时负责征收粮食的官员们弄虚作假,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希恺知道这件事的弊端,就减轻了征收的力度,结果老百姓都没受罚。后来他又担任劝农使,兼任冀州知州。蒙古军队长期霸占老百姓的田地不肯归还,希恺就把田地夺回来还给了百姓,军队里也没人抱怨。至元二年,他升任顺天府治中。三个月后,又调任顺德府。一个月后,他又被提升为河中府知府,任期满了之后就回家了。当时阿合马专权,官员升迁都靠行贿,希恺不去巴结他,结果被降职为武德将军,担任景州知州,几个月后就去世了。
希元,担任彰德路漕运使;希鲁,担任澧州路总管。
话说希尹,在中统三年的时候,李璮造反了。皇上世祖派丞相史天泽去讨伐他。希尹就跑去见史天泽,跟他说利害关系,还主动请缨上战场,表示自己愿意效力。史天泽就考考他的骑射技术,一看,哇,这小子真厉害!于是就让他当真定路行军千户。
跟敌人打仗的时候,希尹箭无虚发,敌人被打得落花流水,逃进城里去了。希尹建议采用坚壁清野的策略,挖好壕沟,筑起高高的城墙,不用主动出击,就等着敌人自己困死在城里。史天泽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李璮果然被抓住了。到了至元十一年,枢密院正式记录了他的功劳,他从右卫经历一路升迁,最后做到同知广东道宣慰司事,然后就去世了。
接下来咱们说说田雄,字毅英,是北京人。他以骁勇善战,骑射技术高超而闻名。金朝快完蛋的时候,他被任命为军都统。元太祖的军队打到北京,田雄就率领手下投降了,归顺了当时的国王木华黎。他跟着木华黎平定了兴中、广宁等郡,还有二十九个府州县;他还参加了攻打邢州、相州,以及鄜州、坊州、绥州、葭州等地的战役,战战有功。木华黎就给他封了隰州、吉州刺史,还让他兼任镇戎军节度使,在行都元帅府办事,还平定了汾西霍山等地的山寨。
可是后来金兵又来了,田雄守不住隰州,就放弃了隰州,回到木华黎那里。元太祖十七年,木华黎推荐他做了河中帅,听从石天应的节制。元太宗二年,他参加了攻打西和、兴元的战役,皇上还赏赐了他金符,任命他为行军千户,后来又把他召到身边,当了御前先锋。他还率领一支军队攻克了桢州的雷家堡,招降了河南地区很多投降的人,一下子就收纳了三万七千多户人家,老百姓都安居乐业了。五年后,他被任命为镇抚陕西总管京兆等路事。
田雄披荆斩棘,建立官府,跟百姓讲清楚利害关系,招降那些还没投降的堡寨,对投降的人都很好的安抚他们,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归顺了他。他还教老百姓努力耕种,结果京兆地区治理得非常好。这事儿传到皇上那儿,皇上又赏赐了他金符。到了元定宗元年,他进京朝见,结果在和林病死了,享年五十八岁。死后被追封为西秦王,他的儿子大明继承了他的爵位,做了京兆等路都总管府事。
话说木华黎手下有个叫史千的,是河州人。当年木华黎南征的时候,史千带着人马投降了。之后,他被封为镇西元帅,还配了金符,威风凛凛。跟着成吉思汗围攻凤翔,又参加了攻打汉中和河南的战役,战功赫赫。后来朝廷任命他统领平阳、太原两路的军队,驻守关中,当田雄的副手。最后,史千告老还乡,在家中去世了。
接下来是张拔都的故事,他是昌平人。当年成吉思汗南征的时候,张拔都率领部众投降,还主动请缨当先锋。于是,他就跟着大将罕都虎征讨河西的各部族,打了好多仗。据说,他脸上好几次被流矢射中,都没退缩过。成吉思汗听说后非常欣赏他,就赐给他“拔都”这个名字。罕都虎也特别信任他,委以重任。金朝灭亡后,罕都虎被任命为炮手诸色军民人匠都元帅,负责守卫真定。可惜罕都虎没有儿子,临终前,他把自己的职位传给了张拔都。后来,罕都虎的侄子赡阇长大了,张拔都就上奏朝廷,把职位还给了赡阇,真是个光明磊落的人。最后,张拔都也在家中去世了。
再说说子忙古台,他跟着宪宗皇帝攻打钓鱼山和苦竹隘两座城池,每次都冲锋陷阵,冒着箭雨和石头,屡战屡败却毫不气馁,以骁勇著称。中统元年,朝廷赐给他银符,让他参与炮手军府的事务。不久后,他又换上了金符,被任命为行军千户。参与征讨襄樊的战役,立下了功劳,最后英勇牺牲了。
他的儿子世泽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跟随丞相伯颜南征,大小打了十多次仗,战功累累。他还参加了平定广西的战役。第二年,又参与收复琼州、万州等地,被封为宣武将军、行军总管。没过多久,他又升迁为行军副万户,并被授予明威将军的称号。后来,跟随镇南王征讨交趾,回国后,朝廷准备再次出兵,当时万户脱欢应该带兵出征,但他因病不能前往。世泽这时站了出来说:“我的祖辈都是靠着浴血奋战才得到国家的厚恩,我今天享受到这份恩泽,就应该为王室效忠,怎么能贪图安逸呢?”他主动请缨代替脱欢出征,大家都敬佩他的忠义和勇敢。
张荣啊,是清州人,后来搬到鄢陵去了。他跟着石抹明安投降了咱们太祖皇帝,皇上赏了他个虎符,还封他做怀远大将军、元帅左都监,让他带着工匠们跟着太祖皇帝去西域打仗。十五年八月,大军到了西域的莫阑河,这河过不去啊!太祖皇帝就问大家怎么过河,张荣说,咱们造船吧!一个月就能造好!他立马就带着工匠们造船,一个月后,大军顺利过河了!太祖皇帝很高兴,赏了他,还给他赐了个名字叫兀速赤。十八年七月,他又升官了,当上了镇国上将军、水军炮手元帅。十九年七月,他又跟着国王孛罗去河西打仗。二十一年,他又参加了征讨关陕五路的战争。十月,攻打凤翔的时候,他大腿受伤了,皇上赏了他三十锭银子,让他去云内州养伤。太宗二年七月,他去世了,享年七十三岁。
他儿子叫奴婢,继承了他老子的虎符,也当上了炮军水手元帅,还管着各种工匠。太宗皇帝打金国的时候,让奴婢从关西的小路去收复金昌等州。他被封为怀远大将军,后来又升官,当上了辅国大将军,还带着蒙古汉军守卫均州。宋朝的军队来打,奴婢把他们打败了!后来又跟宋军打了一仗,被流矢射中了右臂。中统三年,他去世了,享年七十五岁。
子君佐,继承了虎符,当上了水军炮手元帅,驻守蔡州。五年后,跟着大元帅阿术去攻打襄阳。
元朝八年,调到襄阳的“一字城”和橐驼岭驻守,他带兵攻打南门的牛角堡,把堡垒攻破了。接着又攻打樊城,他亲自指挥火炮,把敌人的角楼给炸塌了。十年,襄阳城投降了。 参政阿里海牙带着宋朝投降的将领吕文焕进京朝见元朝皇帝,皇帝下令召见蒙古人和汉人万户(相当于高级军官)二十人进宫,根据他们的功劳赏赐他们,子君佐也在其中,领赏后回原驻地。
元朝十一年,跟着大军过长江,到了沙洋,丞相伯颜命令他率领炮兵部队攻打沙洋的北面,把城里老百姓的房子差不多都烧光了,最后攻破了沙洋,皇上赏赐给他一匹好马,金马鞍和金丝织成的锦缎。他又用火炮攻破了阳逻堡。元朝十二年,跟着大军和宋朝将领孙虎臣在丁家洲打仗,之后又跟着丞相阿术攻打扬州,那年冬天,又跟着军队攻破了常州。元朝十三年,被提升为怀远大将军,率领部队驻扎在真州和扬州之间,切断了宋军的粮道,宋朝的制置使李庭芝和都统姜才丢下城池逃跑了,扬州城被攻下,子君佐被任命为安庆府安抚司军民达鲁花赤(相当于地方长官)。
元朝十四年春天,安庆的野人原和司空山的天堂贼寇攻打安庆,子君佐秘密侦察到这个消息,当时城里的兵只有几百人,子君佐命令士兵扼守贼军出入的重要道路,贼寇不敢进城,于是去袭击黄州。大军后来收复了黄州,子君佐被任命为黄州达鲁花赤。十五年,被加封为镇国上将军,仍然担任水军炮手元帅。十九年,被命令率领新归顺的汉军一万人修整胶州和莱州之间的河道,以便于漕运。二十一年,又兼管海上的运输事务。这一年,他去世了。
孙威,是浑源人。从小就特别聪明,心灵手巧。金朝贞祐年间,他报名参军,因为作战勇敢而闻名。后来投降了元朝,守将推荐他当义军千户,跟着军队攻打潞州和凤翔,都立了功。他特别擅长制作盔甲,曾经自己设计了一种用蹄筋和翎根做成的盔甲献给元太祖,太祖亲自射箭测试,箭都射不穿,非常高兴,就给他赐名“伊克乌兰”,还给了他金符,任命他为顺天、安平、怀州、河南、平阳等路工匠的总管。
孙威打仗的时候非常勇敢,从不躲避箭石。元太祖曾经关心地问他:“你这么不要命,难道就不为我做的盔甲考虑吗?” 然后,太祖又召集众将问:“你们知道什么最重要吗?” 大家都答不上来。太宗说:“能保护你们打胜仗,建立功勋的,不就是孙威做的盔甲吗?你们怎么没想到这点!” 于是又赏赐孙威锦衣。孙威为人仁慈,担心老百姓被无辜杀害,就经常向工匠们求情,救活了不少人。他五十八岁去世。至大二年,追赠他中奉大夫、武备院使、神川郡公的官职,谥号忠惠。
他的儿子孙拱,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担任顺天、安平、怀州、河南等路甲匠都总管。他和他父亲一样聪明能干,经常制作二百八十套盔甲进献朝廷。至元十一年,他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垒盾,这种盾牌展开就是盾牌,收起来就能合拢,方便携带,世祖皇帝觉得这是以前从未见过的,赏赐了他很多钱帛,表彰他的功绩。丞相伯颜南征的时候,因为盔甲不够用,朝廷下令各路征集民间的工匠制作盔甲,顺天和河间地区的工匠最先完成任务,而且还在盔甲上画上了虎豹等各种奇异的兽形图案,深受皇帝赞赏。至元十五年,孙拱被任命为保定路治中。
那一年闹饥荒,有人建议打开粮仓赈济灾民,有人说:“应该先向朝廷请示。”孙拱说:“救灾的事情不能耽误,如果等请示后再发放粮食,老百姓都饿死了。如果要受罚,我一人承担!” 于是,他立刻下令发放了四千五百石粮食救济灾民。
二十二年的时候,他升职了,不再是武备少卿了,而是当上了大都路军器人匠总管和工部侍郎。 这可是个大官!
成宗皇帝登基后,他负责皇宫里各种仪式的供给工作。皇帝还赏了他不少东西:一百两银子,五十匹织纹的丝绸,二十五匹普通的丝绸,还有一万贯钱!这赏赐可真是丰厚啊!
元贞二年,他又升任大同路总管,还兼任了府尹。 官越做越大,责任也越来越重了。
大德五年,他又调到南方,当上了两浙都转运使,负责管理当地的财政和运输。 那时候盐的税收每年是二十五万引,总是收不上来,年年亏空。他上任后,想办法把盐税提高到三十万引,多收了五万引。 厉害的是,他做到了既增加了税收,又没让老百姓受苦受累,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政绩,最后还把这个数字定了下来。
九年后,他又调到益都路,当了总管兼府尹,皇帝还赏赐给他内府的弓箭和宝刀呢! 这说明皇帝对他还是很器重的。
最后,他是在任上去世的。 朝廷追赠他为大司农,封为神川郡公,谥号文庄。 这可是很高的荣誉了,足以说明他一生为官清正廉洁,政绩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