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讲的是占城、爪哇、琉球这些地方的故事。
占城啊,本来是咱们秦朝象郡林邑县的地盘,东边靠海,西边挨着爪哇,南边通着真腊,北边跟安南的驩州是邻居。东西方向大概五百里,南北方向有三千里那么长,首都离海边一百二十里。离琼州挺近的,坐船顺风一天就能到。占城南边叫施备州,西边叫上源州,北边叫乌里州,加起来大小州有三十八个,还有县和镇什么的。宋朝淳熙年间,占城用船队袭击了真腊,还打进了真腊的首都。到了庆元五年,真腊狠狠地报复了一把,抓了占城国王当俘虏,占城就这么灭亡了,地盘全被真腊占了,所以后来就叫占腊了。之后呢,占城国王到底是真腊人还是占城人复国了,说法就不统一了。
元朝至元十五年,忽必烈灭了南宋之后,打算把势力扩展到海外。当时荆湖行省左丞唆都派人去了占城,回来后说占城国王舍利咱牙信合八剌麻哈迭瓦想归顺大元。于是忽必烈就封他为占城郡王,还派了侍郎教化迪、总管孟庆元、万户孙胜夫和唆都一起去占城,告诉国王来朝贡。到了至元十七年,占城国王保宝旦拿啰耶邛南絪占巴地啰耶派使臣来上表称臣,还献上了很多珍宝和犀牛大象。
一开始,朝廷听说占城国王孛由补剌者吾归顺了,就派唆都去占城设立行省管理。后来,国王的儿子补的篡位了,不听朝廷的命令。正巧,万户何子志、千户皇甫杰出使暹罗,宣慰使尤永贤、亚阑等人出使马八儿国,路过占城,都被占城抓了。朝廷知道了这事,就命令唆都去讨伐。
唆都带兵从广州出发,乘船到达占城港。港口北面紧挨着大海,旁边还有五个小港口,通往占城的大州。港口的东南都是山,西边靠着座木头城。官兵就在海岸边扎营。占城人把木头城修得非常坚固,周长大约二十多里,还建起了高楼棚屋和一百多座炮台。木头城西边十里处,还建了一座行宫,国王亲自带兵驻守在那里。唆都派都镇抚李天祐去招降,去了七次,国王就是不服。
于是,唆都分兵:琼州安抚使陈仲达带兵从水路进攻木头城的北面;总把张斌、百户赵达攻打东面的沙觜;省里的官员带兵从南面进攻。结果,停靠在岸边的船只,被风浪打碎了十七八艘。占城人打开木头城南门,打着旗鼓,骑着大象出来抵抗,结果被官兵打败了。官兵攻入木头城,和从东北方向进攻的军队会合。占城国王丢下行宫,烧毁粮仓,还杀了尤永贤、亚阑等人,带着大臣逃进了山谷,派人假装投降。
朝廷答应了他们的投降请求,官兵进入大州。占城国王派他的舅舅宝脱秃花送来国王的信物,还有两百匹布、三锭大银、一瓮碎银作为抵押,又献上了金叶子和九节标枪,说国王因为生病起不了身,先派人送来标枪表示诚意,等病好了再亲自来朝见。他还派了第四个儿子利世麻八都八德剌和第五个儿子舍利印德剌来见朝廷,谎称太子补的已经死了,国王脸上中了箭还没好,所以先派两个儿子来商议朝见的事,以表示友好。
省里的官员怀疑他们不是真正的王子,就让他们回去了,又派千户林子全跟着他们去探查。那两个王子在路上就先回去了,林子全进入山里走了两程,国王派人来阻拦,没见到国王,还被杀了何子志、皇甫杰等一百多人。宝脱秃花又来了,说他的祖父伯叔都是占城国王,传到他哥哥孛由补剌者吾那里,被他哥哥杀害夺取了王位,他对此一直怀恨在心,愿意抓住国王父子献给朝廷,请求朝廷赏赐元朝的衣服。唆都没想到他会耍诈,就赏赐给他衣服,安慰他,让他走了。
这时,一个住在占城的唐人曾延来报告说:“国王逃到了大州西北的鸦侯山,正在向交趾、真腊、阇婆等国借兵,兵还没到,国王害怕唐人泄露他的行踪,打算把唐人全部杀掉,曾延等人发现后就逃出来了。”没过多久,宝脱秃花带着他的宰相报孙达儿和撮及大师等五个人来投降,省里的官员把曾延带去给他们看。宝脱秃花说:“他是奸细!我们的军队都溃散了,还敢再打仗吗?现在还有十二个州郡没归顺,每个州派一个人去招降,没有不服的。”唆都还相信他的话,就派林子全等人和他一起去大州。
等到他们到了城西,宝脱秃花背信弃义,从北门骑着大象逃跑了。万户张颙等人带兵追赶国王,追到距离水城二十里的地方。占城人挖壕沟,用大木头阻挡官兵。官兵砍伐树木,开辟道路,奋勇进攻,一直打到木头城下,但因为山林阻碍,无法前进。占城兵从侧面杀出来,截断官兵的归路。官兵殊死搏斗才得以脱险。朝廷又命令阿塔海带一万五千人和两百艘船增援,但因为安南道路阻隔,增援部队没能到达。朝廷又命令万户忽都虎、乌马儿率领两万江淮军赶到唆都军前,但唆都已经撤军了。忽都虎等人到达占城后,知道官军已经撤退,就派百户陈奎去招降国王。国王派阿不兰纳款,说被官军抢掠一空,穷得没东西献上,等来年准备好东西再送嫡子来朝见。
没过多久,占城国王果然派他的孙子济日理勒蛰奉表归顺。朝廷还不知道这件事,又命令镇南王脱欢带兵,经由交趾去征讨占城。占城国王请求朝廷撤兵,愿意进贡土特产,每年按时朝贡。占城国王派大盘亚罗日加翳、大巴南等十一人到京城献上驯服的大象,并祝贺元朝的圣诞节。旧州主宝嘉娄也上表归顺。从那以后,直到元朝灭亡,占城一直派使者来朝贡。
公元1266年,元英宗派他弟弟保佑八剌去进贡一些东西。
到了公元1321年,泰定帝在位的第一年,安南又派使者来进贡,顺便还抱怨说,他们经常被交趾(越南)欺负。元朝皇帝一听,就下令让他们和解。
公元1332年,元文宗在位期间,安南派大臣阿南那那里沙等人带着金书和贡品来朝贡。
公元1333年,元惠宗即位后,安南又派使者进贡了一些东西,同时还说交趾堵住了他们的贡路。元朝皇帝就派使者去安南劝说调解。
安南进贡的东西可不少,比如云龙纹的犀牛角带子、菩萨像雕刻的石头、蔷薇花露水、还有猛火油,这些宝贝都用琉璃瓶装着呢。他们还进贡了一个火珠,大概有鸡蛋那么大,中午的时候对着太阳一照,拿艾草点燃它,立刻就能着火,神奇得很!
安南国王接见大臣的时候,规矩可有意思了。大臣一进来先要磕一个头,然后才能说话办事,事情办完了,再磕一个头才能退下。 离国王近的大臣要跪着,远一点的大臣就拱拱手就行了。国王本人呢,头发梳成一个髻,披散在脑后,衣服穿得也比较随意,有时是吉贝布做的,有时是大食锦或者川蜀的锦缎做的长衫,头上戴着金花冠,身上还挂着七宝璎珞,小腿和膝盖都露在外面,脚上穿红色的皮鞋,不穿袜子。
安南男人穿衣服也很特别,用白色的毡布裹住胸部,一直垂到脚踝,袖子特别窄,头发也扎成髻,剩下的头发就披散在脑后。女人呢,头发也梳成髻,不用簪子梳子,穿的衣服跟男人差不多。
安南人很喜欢骑大象,吃山羊和水牛。他们国家没有城墙,也不养蚕,但是稻米、小米、豆子、麻这些东西都有。每年稻子成熟的时候,国王都要亲自割一把稻子,然后大臣和一大群妇女跟着一起抢着割稻子,热闹得很。
那个国王,有时候立哥哥为副王,有时候立弟弟为次王。他设了八个高级官员,分别掌管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每方向两个官员。这些官员没有俸禄,他们的生活所需由他们管辖地区的土产供应。另外,他还设置了五十个文职官员,有郎中、员外、秀才等等,负责管理仓库和财物。还有十二个管理国库粮仓的官员,以及二百多名管理军队的官员。这些人吃的是龟肉和鱼,不用服劳役。当地的大姓人家被称为婆罗门,他们有上万兵力,每月发放两斛粳米,每年发放三到五匹布。国王出行乘坐木杠,由四人抬着,后面跟着十几个随从,前面有人拿着槟榔盒子开路。他们的乐器有胡琴、笛子、鼓和大鼓,乐队里还有舞者。他们的兵器有刀、枪、弓、箭和手牌。晚上只有国王睡床,大臣们都睡在地上铺着草席。他们把十一月十五日定为冬至,互相庆祝。十二月十五日祭天,用木头扎成塔状,国王和官员百姓都把衣服和香料焚烧在塔上。各州县都要向国王进贡当地的特产。人生病了,就采摘草药服用。那里不产茶叶,他们喝椰子酒。对于轻微的罪过,用藤条鞭打;对于死罪,则用标枪刺穿喉咙,或者让大象踩死,或者用象鼻卷起来摔死,这些大象都经过训练,很听话。占城国和交趾国关系不好,经常互相攻杀。如果两国的使者同时到达,就分别在东西两边设宴款待,上朝的时候,交趾国的使者进入垂拱殿,占城国的使者则去紫宸殿,避免见面,好像故意不相见似的。
占城国的属国叫宾童龙,就是佛经里说的舍城,它和占城国接壤。
爪哇在海外,比占城国更远。它的名字在史书上没有记载,从泉州南下航海的人,先到达占城,然后才能到达爪哇。元世祖出兵,海外最大的战役就是征讨爪哇。从至元十七年开始,就下旨招谕爪哇国。至元二十三年,派遣必剌蛮等人前往爪哇,从此两国使者往来不断。后来,又派遣孟祺持诏书前往,爪哇国王却刺伤了他的脸,把他遣送回国。元世祖大怒,决定攻打爪哇。
公元1300年(元成宗大德四年)二月,朝廷任命史弼、高兴、亦黑迷失三人为福建行省平章,让他们统领福建、江西、湖广三省的军队,一共两万人,配备一千艘海船,带够一年的粮食,还发放了各种各样的虎符、金符、银符,用来赏赐有功将士。大军在泉州集合,然后从后渚出发。海风狂暴,巨浪滔天,船只颠簸得厉害,士兵们好几天都没法吃饭。
他们经过七洲洋、万里石塘,途径交趾和占城的地界,第二年正月才到达东董山、西董山、牛崎屿,进入混沌大洋、橄榄屿、假里马答、枸阑等岛屿附近。军队在岛上伐木,建造小船以便深入内陆。然后派宣抚官杨梓、全忠祖等人率领五百多人先行前往当地安抚民众,大军随后跟进。史弼等人到达爪哇的杜并足,商议分兵水陆两路进攻。史弼率领都元帅那海等水军,从杜并足出发,经过戎牙港口,到达八节涧。高兴和亦黑迷失则率领步兵从杜并足陆路行军,并派副元帅土虎登哥等人乘坐轻便的战船,从戎牙路前往麻喏巴歇的浮桥。
那时候,爪哇正和邻国葛郎闹矛盾。爪哇国王被葛郎酋长哈只葛当杀害,国王的女婿土罕必阇耶攻打葛郎,但没打赢,就退守麻喏巴歇。听说史弼等人来了,土罕必阇耶就献上爪哇的地图,以及本国山川、人口等信息,向元军投降。他先派人请杨梓、全忠祖把爪哇宰相昔剌难答吒耶等五十多人带过来迎接,大军在八节涧会合。八节涧地势险要,上接杜马班王府,下通莆奔大海,是爪哇的咽喉要地。爪哇的谋臣者希宁官,在河边停泊船只,观望战局,多次招降他都不投降。于是,元军在涧边设置偃月营,留下万户王天祥守卫河道,土虎登哥等人则水陆并进。者希宁官害怕了,就弃船逃跑。元军缴获了百余艘大型战船,并派都元帅那海等人镇守八节涧的海口,大军继续前进。
土罕必阇耶派使者假装是葛郎国的使者,追杀到麻喏巴歇,请求元军救援。亦黑迷失相信了,就先派都元帅郑镇国率领军队前往章孤救援。高兴到达麻喏巴歇后,却说葛郎军队的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于是返回八节涧。接着,探子回报说葛郎军队将要在夜间到达,高兴又赶往麻喏巴歇。没过多久,葛郎军队果然从三路来进攻,亦黑迷失率领万户李明在西南方向迎战,但没有遇到敌人。高兴和万户脱欢从东南方向迎战,杀伤了数百人,其余的敌人逃窜到山谷里。很快,西南方向的敌人又杀到,高兴再次迎战,直到傍晚才打败他们。于是,元军分三路进攻葛郎。土虎登哥率领水军溯流而上,亦黑迷失从西路进攻,高兴等人从东路进攻,土罕必阇耶率领爪哇军队跟在后面,约定在答哈城会合。葛郎国王率领十多万军队抵抗,经过三次战斗,葛郎军队战败,溃逃到河里,死伤无数,元军包围了葛郎的都城。当天晚上,哈只葛当投降,他的妻子也被俘虏。
土罕必阇耶请求回去,并呈上降表,还献上缴获的珍宝。元军派万户捏只不丁、甘州不花率领军队护送他们,走到半路,这两人却杀了使者叛逃,还联合其他人来攻打元军。史弼等人一边战斗一边撤退,走了三百里才登上船,航行了六十八天后到达泉州,军队损失了三千多人。皇帝因为史弼等人作战不力,玩忽职守,对他们进行了杖责。
公元1295年,爪哇国派舍剌班直木达来进贡,正式向元朝称臣,接受了元朝的诏书。到了1296年,他们又送来了当地的特产。元仁宗和元英宗在位期间,爪哇国都派使者来祝贺元朝皇帝的生日。1325年,爪哇国再次进贡。1328年,元朝皇帝下令要好好保护爪哇国王札牙纳哥,还赏赐了他衣服、弓箭。1334年,爪哇国派大臣僧伽剌等人送来了金书和贡品。1363年,爪哇国派使者澹濛加伽殿进贡特产,元惠宗皇帝赏赐了爪哇国王三颗珠子做的虎符,还有很多丝绸和钱币。
爪哇国的地势平坦,适合种植水稻、麻、粟、豆,就是不产茶叶。他们靠晒海水制盐,盛产黄金、白银、犀牛角、象牙、檀香、茴香,还从事养蚕和纺织业。那里的房屋建筑宏伟壮丽,多用金碧装饰,他们甚至用剪碎的银叶子当钱用。爪哇国的酒是用一种叫虾蝚丹的树的果实酿造的,香气扑鼻,味道极好。爪哇人的习俗是有名而无姓。国王梳着椎髻,戴着金铃铛,穿着锦袍,脚踏皮革做的鞋子,坐在方形的矮床上。官员们拜见国王要行三拜礼才能退下。老百姓看见国王出门,都要坐下来等国王走过之后再站起来,这被认为是一种尊敬的表现。
琉球,也就是个海岛,在泉州东边,坐船五天就能到。他们的国王是欢斯氏,从隋朝开始,史书上就记载了他们的国王渴剌兜。当地人管国王叫“可老羊”,国王的老婆叫“多拔荼”,他们住的地方叫“波罗檀”。
岛上到处都是三重三重的高墙和护城河,外面还用树枝和荆棘围起来。他们没有赋税,有事大家就一起摊派。行刑不用枷锁,只用绳子绑着,死刑是用一尺长的铁锥子从头顶扎进去。他们没有文字,靠月亮圆缺来记日子,靠草木的生长枯萎来记年。
他们长着深眼窝高鼻梁,还算有点小聪明。男女都用白色的细麻绳缠头发,从后脑勺绕着盘到额头。男人们会刮掉胡须和鬓角,戴着羽毛做的帽子,上面装饰着珠子和贝壳,还插着红色的羽毛,样式五花八门。女人们会在手上刺上虫蛇的图案,戴着白色罗纹布做的帽子。
岛上盛产一种叫斗镂树的植物,长得像橘子树,叶子茂密,枝条细长柔软,像丝线一样垂下来。他们用这种树的树皮和各种颜色的细麻织布做衣服,再用羽毛、螺壳做装饰,颜色搭配很漂亮,还垂着一些小贝壳,叮当作响,像佩环一样。他们脖子上挂着珠子,戴着藤编的帽子,出门必戴。他们有刀、矛、弓、箭、剑、铍之类的武器,刀刃都很薄小,用骨头或角来加固。他们的盔甲是用麻线编织的,有的也用熊豹的皮。
国王出行的时候,会坐在木头做的兽车上,由人抬着走。岛上的人都很强壮,跑得快,爱打架,抗击打能力强,不容易死。打架打死人的,他们会把尸体祭祀神灵,然后大家一起吃掉,再把死人的头骨送给国王,国王就会赏赐他帽子,让他当队长。所以国王住的地方墙下,堆满了好多头骨。
那里盛产稻米、小米、黍米、豆子,他们用石头做钟,用火烧地,用水灌溉田地,气候跟岭南差不多。那里没有牛、羊、驴、马,他们煮海水来制盐,用树汁酿醋,用米面酿酒,所有事情都用手来做。他们宴会的时候,一定要点名才能喝酒,国王敬酒的时候,也要喊出人的名字,唱歌的时候,大家一起合唱,歌声听起来很悲伤。
结婚的时候,用酒菜、珠子和贝壳做聘礼,只要双方情投意合就能结为夫妻。那里没有什么奇特的特产,所以来这里做生意的商船很少。
隋朝大业三年,隋炀帝让羽骑尉朱宽出海去看看有没有其他国家,跟不同的人民。海上的将领何蛮说:“天气平静的时候,往东看,远远的好像有烟雾一样,不知道有多远,也不知道是什么国家。” 于是就和朱宽一起去了。
因为语言不通,他们抓了一个人,还拿走了他的布衣和盔甲就回来了。这时候倭国正好派使者来,使者一看那布衣和盔甲说:“这是彝邪久国人做的。” 第二年,隋朝派武贲郎将陈棱他们从义安出发,乘船出海去打那个国家。到了高华屿,又往东走了两天到了句黾鼊屿,又走了一天到了琉求(琉球)。军队里有个昆仑人,多少懂他们的语言,就派他去劝说他们。
琉求人不同意,还打仗抵抗,结果被隋军打败了,隋军攻进了他们的首都,烧了他们的宫殿房屋,抓了好多男女老少俘虏回去了。 从唐朝到五代,琉球和中国就断了联系。
宋朝淳熙年间,琉球的一些有钱有势的人,突然带着几百人跑到泉州的水澳、围头那些村庄抢劫杀人。 要是关上门,他们就不管你;要是门上刻着圈,他们就把门上的圈刮掉;他们扔下勺子和筷子,让你自己捡。 看到铁甲骑兵,他们就拼命地去刮他们的盔甲。官兵追他们,他们就跳水跑了。
琉球的位置在漳州、泉州、福州、兴化几个州的交界处,和澎湖列岛相对。 它的西、南、北三面都是水,水位从澎湖往琉球方向越来越低,到了琉球附近就叫做“落漈”。 “漈”的意思就是水往下流,不再回去了。
从西边来的渔船,如果到了澎湖附近,遇到台风,就会被吹到“落漈”去,能回来的不到十分之一,所以虽然琉球地方不大,却非常危险。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海船万户杨祥提议派六千兵马去琉球,如果他们投降就接受,如果不听话就攻打。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任命杨祥为都元帅,带兵前往琉球。这时,有个叫吴志斗的书生上书朝廷说:“我从小在福建长大,对海路的情况非常了解。如果要收复琉球,最好先从澎湖出发,考察一下水文地理情况,然后再兴兵,这样才不会太晚。”于是朝廷任命杨祥为宣抚使,吴志斗被临时授予礼部员外郎的职务,奉旨前往琉球。圣旨上写着:“朕收复江南已经十七年了,海外各番国都归顺了,只有琉球靠近福建,却一直没有归附。有人建议直接用兵,但我认为祖宗的治国方略是,对于不服从的国家,要先派使者招降,如果他们归顺,就和平相处;如果不归顺,再进行征讨。现在派使者去宣告你们的国家,如果能慕义来朝,朕将保全你们的国家和百姓;如果你们不顺从,自恃险阻,我们的军队很快就会到达,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你们自己好好考虑吧!”
第二年三月,他们从福建汀州的尾澳出发,向东航行,在茫茫大海中,远远望见一座又长又矮的山,大约五十里远。杨祥说那就是琉球,他独自乘小船到山下,见到了琉球的部众,并命令军官刘闰等二百多人以及三个屿的居民陈辉一起上岸。因为大家语言不通,结果有三个琉球人被杀害了。杨祥等人回到澎湖后,寻找吴志斗,却找不到他。原来,吴志斗曾经公开批评杨祥是故意生事邀功,说他的话不可信,这时大家都怀疑杨祥害死了吴志斗。杨祥却说吴志斗害怕受罚逃跑了。吴志斗的妻子向官府告状,朝廷下令让福建行省进行调查,后来吴志斗得到赦免,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元成宗元贞三年,福建行省平章高兴认为可以攻打琉球。朝廷派遣行省都镇抚张浩和新军万户张进前往琉球,抓获了130名琉球人后返回。从那以后,元朝时期就没有关于琉球的记载了。
史书上说: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而今天的琉球直到明朝才开始与中国交往。有些人把两者混为一谈,这实在是太大的错误了。
海外有个岛上的少数民族,离澎湖最近,澎湖总共有三十六个岛,中间还有七个小的海湾。那地方属于泉州晋江县,当地人煮海水晒盐,酿高粱酒,捕鱼虾为生。元朝初期,朝廷在那里设立了巡检司。澎湖东边是琉球,和澎湖遥遥相对。从琉球往南是三个岛,在崎岖的山东边,也叫三屿。那里的居民经常乘着海船到泉州做生意。元世祖至元三十年,朝廷派人去招抚他们。宰相伯颜等人说:“我们和一些有见识的人商量过了,这个国家的人口不到二百户,平时也有一些人来泉州做买卖。我们的军舰路过他们国家的时候,他们还送来粮食,还招待我们的军官。他们并没有什么恶意,请求不要派使者去。”元世祖就同意了。
附近还有几个小国家,分别是答陪、海瞻、巴弄吉、蒲里咾、东流里。它们的西南是麻逸国,男女都盘着头发,民风淳朴,讲求节义。妻子死了丈夫,就要剪掉头发,绝食七天,很多人因此死去,如果没死,一辈子都不会再嫁。那里的海商很守信用,从不违约。
在阚麻罗华的东南是无枝拔,汉语里叫五山。男女都编着头发,头上缠着布巾,人们种薯类植物吃。那里有个酋长,很讲信用,如果失信就要罚款。他们也煮海水晒盐,用椰浆和蕨粉酿酒。那里还有个龙涎屿,经常有龙在海边出没,所以那里盛产龙涎香,也叫撒八儿。
西南是丹马令国,和沙里、佛来安挨着。还有一个日丽国,土地贫瘠,靠其他国家接济粮食。麻里噜就是吕宋岛,民风淳朴,讲求节义。当地官员死了,他的妻子不会嫁给平民,必须嫁给和自己门当户对的人,否则就要削发为尼。
遐来物是吉利门另一个名字,元朝时期,元军攻打爪哇,是从枸栏山出发到达吉利门的,就是这个地方。那里的人迷信妖魔鬼怪,男女都挽着发髻,人死了,要用生猪脑浆灌注尸体,想让尸体不腐烂。彭坑的风俗也差不多,男女都盘着头发,四周都是石头崖壁,像山寨一样,田地肥沃,粮食丰收。
吉兰丹国属于三佛齐,民风礼仪,男女都束着头发,外面有个小港口,水很深,盛产美味的咸鱼。
话说啊,还有一个丁家庐国,跟三角屿隔海相望,也是三佛齐的属国。那地方风俗习惯挺怪的,男人女人都梳着椎髻,还刻木头当神像,杀人放血祭祀,用来祈求风调雨顺,或者占卜吉凶。
接下来说戎国,民风粗陋,男人女人都方脑袋,因为他们孩子生下来之后,就用木板夹着脑袋,这样一直到成年。罗卫国在戎国南边,那里的风俗勤俭,男女纹身是他们的礼仪,这罗卫国就是唐朝时候的罗越国。东冲古剌国的人民轻率蛮横,男女都剪短头发,人死了就扔到海里。苏洛鬲、针路、八都马、淡邈,这些都是靠近罗斛岛的国家。
尖山国在小东洋里,因为山而建国。它有个属地叫八节涧,史弼当年攻打爪哇,就是从戎牙路港口到那里的。三佛齐国的人大多姓蒲,他们擅长水陆作战,还吃药,刀剑都伤不了他们。啸喷国本来是三佛齐的属国,后来自立为王了。浡泥国的人崇尚佛像,喜欢中国人,离三佛齐大概四十天的路程。浡泥国的西南有个国家叫明家罗,由三个岛组成。其中重迦罗岛盛产盐敷树和石楠,土地肥沃,仅次于爪哇。那里的男女都盘发髻,没有酋长,年纪大的长者管理大家。附近还有孙陀、琵琶、丹重、员口乔、彭里这些国家。史弼率领海军,从戎牙路到八节涧、重迦罗,其实戎牙路就是另一个说法。都督岸、文诞、苏禄、龙牙犀角、苏门傍,这些都是靠近暹罗的岛国。
话说旧港,那是爪哇的属国,那里的男女都留着长发。龙牙菩提四面环山,景色壮观。毗舍耶的人民,男女都把头发盘成髻,还喜欢用墨汁在身上刺图案,他们居住在荒山野岭里,经常抓捕别国的人贩卖。班卒国的人民民风淳朴,留着短发,靠煮海水制盐,酿米酒为生,由酋长统领。蒲奔国的人民果断干脆,男人留着垂髻,女人头发盘成拳状,也有酋长管理,据说“蒲奔大海”这个名字就是因为这个国家而来的。假马里打国的人民风俗粗俗,男女都剃光了头发,不知廉耻。那里盛产一种高大的番羊,甚至可以骑乘。文老古国的人民风俗也浅薄,男女都把头发盘成椎髻,也靠煮海水制盐,吃沙糊充饥。古里地闷国的人民生活放荡,男女都剪短了头发。龙牙门国的人民喜欢抢劫,男女大多都盘着椎髻。昆仑山,遥远地矗立在大海之中,那里的人们没有房屋居住,长相怪异,不穿衣服,每天靠吃水果和鱼虾为生。刘深追捕宋端宗的时候,曾经到达过俞廷桂所在的地区。灵山国的人民靠打渔为生,那里的田地开垦出来后,很适合耕种。东西竺国的人民风俗淳朴,男女都剪短了头发,土地贫瘠,每年都要依靠从淡洋进口米谷才能吃饱。花面国,土地低洼潮湿,但田地肥沃,适合耕种,男女都在脸上用墨汁刺图案,所以被称为花面国。那里民风淳朴,也有酋长管理。
淡洋,又叫毯阳,民风淳朴,男女都盘着椎髻,港口繁忙,贸易兴隆。那里是大溪的源头,绵延两千多里,奔流入海,海水清淡,所以叫做淡洋。元贞元年的时候,他们还曾派使者进贡,并呈上金字表文来朝见朝廷。
须文答剌国,地势崎岖,山谷较少,男女都穿着系着布带的衣服,民风浅薄。那里的酋长身材高挑修长,一天之内脸色会变三次,一会儿青,一会儿黑,一会儿红。每年他们都要杀死十多人,用他们的血来沐浴,以预防疾病,这就是所谓的速木都剌国。
僧加剌国的人民信仰佛教,那里的土著身高超过七尺,脸色紫黑,眼睛很大,手很长,性格温和而强壮,这就是所谓的信合纳帖音国,也叫狮子国。
勾栏山那地方啊,天气可热了,当地人喜欢打猎。建国初期,史弼去爪哇打仗,结果在勾栏山下遇上风暴,好多船都坏了,就剩下一条船,船上就剩下点钉子的灰了。一看山上树木多,大军就赶紧造了十多艘船,该有的东西一样不少,都准备齐全了。当时还有百来个生病的士兵走不了,就留在了那里,一直到现在,汉人和当地人都混居在那里。
特番利这地方,民风淳朴,男女都盘着头发,土地肥沃,真是个好地方啊,简直就是乐土。班达里跟鬼屈波思国挨着,当地人迷信得很,相信有鬼怪作祟,每年都要祭祀鬼神。男女都盘着头发。曼陀郎国在西北角跟播宁国接壤,两国从来不打仗,所以世代通婚。那里的酋长个子高,大概七尺多,男女都挽着发髻。
南巫里地处南洋的交通要道,人们都住在山里,田地少,所以就靠抢劫为生,男女都盘着头发。到了至正二十一年十一月,福建行省派八合鲁思去招降南巫里以及别里剌、里伦、大力这四个国家。北溜地势低洼,到处都是岛屿,水流又急又快,水里还有礁石,锋利得很,根本没办法行船。当地人用贝壳当钱用。
下里国,就在小呗南边、古里佛寺中间,也叫小港口,那地方风俗淳朴,老百姓都很豪爽,出门都带着弓箭和盾牌。男女都剃光头。
高郎步,在佛山脚下,那地方地势低洼潮湿,男女都盘着头发。沙里八丹国,在古里佛山的后面,土地肥沃,风俗美好,男女都用布裹着头。要是有人犯了罪,就在地上用石灰画个圈,让人站在圈里,不许动,这可是最严厉的惩罚了。
金塔国,古崖下面有一座金塔,高十丈,国家的名字就是因为这座塔而来的。那地方土地贫瘠,百姓贫穷,男女都扎着椎髻,女人们主要从事织布,而且都能活到一百多岁。东淡邈国,离希苓国只有几天的路程,那地方的人们重视农业耕作,男女都扎着椎髻。
大八丹国,在西洋的后面,也叫雀婆领,那地方风俗淳朴,男女都留短发。加里那国,靠近具山,盛产白牛,风俗淳朴,男女都剃光头。土塔国,在八丹国的平原上,那地方的人民善良,主要从事桑麻种植,男女都剪短头发,皮肤黑得像漆一样。第三港,古时候叫马渊,现在叫新港,风俗和八丹国差不多。
华罗国,风俗比较怪异,老百姓经常塑造泥牛,刻石像,还念经供奉它们。男女皮肤都很黑,额头上还涂抹牛奶和檀香。麻那里国,在迷黎国的东南,是个海中的孤岛,那地方的人民生活奢侈,男女都留着辫子。
加将门里国,离加里国有两千多里,那地方修建水利灌溉田地,适合种植谷物,但是风俗却比较粗俗,男女都挽着发髻,还混杂着一些回回人。
波斯离跟大夏是接壤的,地方有五千多里,那里的风俗很讲究排场,爱打扮,男男女女都编着头发。
挞吉那国,住在达里地区,风俗跟戎羌差不多,男女皮肤都黑黝黝的,眼睛圆圆的,头发花白蓬松。千里马国,靠着大奋山,地里贫瘠,粮食少,民风淳朴,男女都剪短头发。
须文那国,跟班支尼那国交界,风俗粗鄙,男男女女头发蓬松散乱,也有人叫它须门那。小呗南国,男女的风俗跟古里佛国差不多。元贞年间开始,禁止海商用细小的货物跟马八儿、呗南、梵答剌亦纳三国进行交易。
古里佛国,位于大海的要冲,是西洋的都会,风俗比较古老,法律制度非常严格。朋加剌国,民风淳朴,女人戴着头巾,铸造的银钱叫唐加,每个钱重八分,一万五千二百多个小钱才抵得上一个唐加。
巴南巴西国在大响山南边,男女身材都比较矮小,风俗粗俗。放拜国住在巴隘的乱石堆里,风俗淳朴厚道,男女皮肤都黑,有酋长管理。大乌麦国,靠近巴南西洋中间,民风淳朴,人长得高挑,女人居然长胡子,不过她们很善于打仗,用标枪和毒箭,其他部落都很怕她们。他们用金子铸造钱币,也就是宋朝时候的乌然泥国。万年港国,风俗跟大乌麦国差不多,人们都盘着头发。
马八儿岛,在加将门的右边,依山而居,风俗淫乱,气候炎热,男男女女都披头散发。那里盛产珍珠,当地人觉得皮肤黝黑才好看,而且还赤身裸体居住。拔忽、里达那、骨里傍、安其、伽忽这几个国家,都是马八儿国的附属国。
海外只有马八儿和俱蓝这两个国家比较重要,俱蓝在马八儿后面,这两个国家盛产黄金、苏木和胡椒。那地方天气热,民风也比较开放。元朝的时候,行省左丞唆都等人奉着皇帝的命令去招降那些海外的国家,马八儿和占城都投降了,就只有俱蓝不降。于是朝廷又派广东招讨使杨廷璧去招降他们。
杨廷璧走了三个月才到俱蓝,俱蓝国王必讷的派他弟弟首那本不剌木带着国书来投降,还答应第二年进贡。后来朝廷任命哈撒儿海牙为俱蓝宣慰使,让他和杨廷璧一起再去一趟。他们从泉州出发,又航行了三个月,到了僧伽耶山,船员们说因为逆风又缺粮,建议先去马八儿,也许可以从陆路到俱蓝。于是他们就到了马八儿的新村马头登陆。马八儿的宰相马因问他们来干嘛。杨廷璧把事情的经过都告诉了他,并且说明想借路去俱蓝。马因说不行。
他们又去见另一个宰相不阿里,再次请求借路,也被以各种理由拒绝了。第二天早上,两个人去了驿馆,把其他人支开,让翻译把实情告诉他们:“我们算滩兄弟五个人,都在加一之地集合,正准备和俱蓝开战。听说朝廷使者来了,我们对外就谎称自己国家贫穷落后,其实回鹘的金银珠宝玉器都产自我们国家,我们算滩兄弟都想投降。如果马八儿先投降了,我们再派人去招降俱蓝,他们肯定也会投降。”当时因为刮风,杨廷璧没去成俱蓝,就派哈撒儿海牙回朝廷汇报情况,约定等到冬至的时候,等北风再出发。等到冬至,朝廷只派杨廷璧一个人去了俱蓝。俱蓝国王亲自出来迎接,接过了皇帝的国书,并派大臣祝阿里沙忙里八的进贡宝物和一只黑猿。此后,俱蓝的贡使就经常来了。没过多久,马八儿果然派僧撮和班来朝贡。快到上京的时候,皇帝派人迎接他们。接着又派福建平章亦黑迷失去马八儿取佛钵舍利。他们出海航行了一年才到。马八儿还派使者和他们一起回来,进贡了一只奇兽,长得像骡子,但是毛很长,黑白相间,叫阿塔必。他们还进贡了花牛、水牛、花驴、土彪,年年都进贡。
元成宗元贞二年,朝廷派乐也奴等人出使马八儿,赐给马八儿国王塔喜二珠虎符。元仁宗延祐初年,马八儿国王昔剌丁派他的大臣爱思丁来进贡。马八儿附近还有很多国家:放拜、大乌爷、阿思里、俚伽塔、天堂、天竺、层摇罗、马鲁涧、甘埋里、麻呵斯离、波罗斯、罗婆斯、乌爷,这些国家大多都在西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