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剌兀思剔吉忽里,阔里吉思、术忽难、术安,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亦都护,火赤哈儿的斤、纽林的斤、帖木儿补化、伯颜不花的斤…… 这些都是他的头衔,听着就厉害吧!简单来说,他就是汪古部的大头领。 “剔吉”或者“的斤”在蒙古语里是汗的子弟的意思,而“忽里”指的是统领好几个部落的首领,阿剌兀思是他自己的名字。
汪古部是白达达十五部之一,以前叫布而古特,或者贝而忽特,辽朝的时候叫乌而古,这部落啊,反复无常,一会儿投降,一会儿又造反。后来被金朝收服了,归属西北路招讨司管辖。金朝大定年间以后,北方各部落越来越强大了,金朝就在山上修筑防线,把南北隔开。乌而古部有四千多顶帐篷,就住在边境要塞上,守护着山后的各个州县。蒙古人管长城叫盎古,后来就讹传成了汪古。
成吉思汗打败了王汗之后,乃蛮部的太阳汗害怕了,就派人去跟阿剌兀思商量,想让他当自己的右膀右臂,一起攻打成吉思汗。汪古部里也有人想跟着乃蛮走。阿剌兀思听说成吉思汗很厉害,知道自己打不过他,就派了个部将叫脱儿必塔失,带着六坛酒去见乃蛮的使者,把这事儿告诉了成吉思汗。那时候蒙古人只喝马奶,没见过酒,成吉思汗只喝了三杯就停了,说:“这东西,少喝能让人兴奋,喝多了就乱性了。”然后成吉思汗把使者送回去了,还送了五百匹马、一千只羊给阿剌兀思,并且对他说:“将来我统一了天下,绝不会忘记你的功劳,上天会为我作证!” 就这样,他们决定一起攻打乃蛮。
甲子年,成吉思汗亲自带兵攻打乃蛮,阿剌兀思果然提前带兵来支援了。成吉思汗即位的第一年,阿剌兀思世袭了千户的职位。六年后,攻打金朝的时候,成吉思汗的军队先到达了阿剌兀思的驻地,还请他当向导,一起越过边境防线,南下作战。后来成吉思汗让他回本部驻守,结果他被那些想投靠乃蛮的人给杀了,连他大儿子不颜昔班也一起被杀了。后来成吉思汗追封他为高唐王,谥号忠武。
话说当年,太祖第三个女儿阿剌罕公主,和阿剌兀思的孙子镇国以及镇国的幼子孛要合,有一天晚上偷偷跑到了边境。城门已经关了,守城的人用绳子把他们放了进去,于是他们就跑到云内州躲了起来。后来太祖平定了云内,把他们找到了,还给了他们很多赏赐。因为孛要合年纪还小,太祖先封镇国为北平王,按照当时的习俗,阿剌罕公主嫁给了镇国。
太祖征讨西域的时候,带着孛要合一起去,阿剌罕公主则留在漠南,被尊称为监国公主。这位公主聪明能干,很有计谋,身边侍奉着几千个宫女,处理各种事务。就连木华黎国王,在处理军国大事之前,也要先向她请示汇报。后来镇国去世了,他的儿子聂古伯继承了爵位,还娶了睿宗的女儿独木干公主。聂古伯在攻打江淮地区的时候战死沙场,朝廷赏赐给他一千多户兴州的百姓,作为他的丧葬费用。
孛要合从西域回来后,被封为北平王。为了巩固和加强彼此的关系,他再次娶了阿剌罕公主为妻,这在当时被称为“按达忽答”,意思是“亲密友好”。孛要合有三个儿子,都是侍妾生的,分别叫君不花、爱不花和拙里不花。君不花娶了定宗的女儿叶里密失公主,后来跟随宪宗攻打宋朝的合州。当时宋军依托城墙辱骂,有个宋军坐在张开的伞盖下,箭矢都射不到他,君不花一箭就射死了他,于是攻破了敌人的营垒。君不花去世后,被追谥为忠襄。他又有三个儿子:囊家台、乔邻察和安童。
囊家台娶了亦怜真大长公主,被封为赵王,死后被追谥为忠烈。他的儿子马札罕娶了桑哥八剌大长公主,泰定元年被封为赵王。泰定帝死后,马札罕起兵攻打大都,兵败被俘杀害。乔邻察娶了宗王阿只吉的女儿回鹘公主,被封为赵王,死后被追谥为康僖。
爱不花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月烈公主的丈夫。元中统年间,他跟着忽必烈去征讨阿里不哥,在按檀火尔欢打败了叛将阔不花。三年后,他又跟着亲王拨绰和诸位王爷一起围攻李璮于济南,负责守卫城南。李璮的军队多次从南门冲出来,都被爱不花给挡了回去。李璮最终被杀,爱不花又跟着丞相伯颜去征讨西北的叛王,在孔古烈打败了撒里蛮。爱不花去世后,追谥为武襄。爱不花有四个儿子,都是月烈公主生的:阔里吉思、也先海迷失(早夭)、阿里八、术忽难。爱不花死后,阔里吉思继承了他的爵位。爱不花的弟弟拙里不花镇守云南,去世后,他的儿子火思丹娶了宗王卜罗的女儿竹忽真公主。
阔里吉思性格勇敢果断,擅长武事,尤其爱好儒学。他在自己家里建了一座“万卷堂”,每天都和儒生们一起讨论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各种奇门遁甲之术,他都非常精通。他在北方建庙祭祀孔子,上表祝贺皇帝的生日时,也只用汉文。他娶了裕宗的女儿忽答迭迷失公主为妻,后来又娶了成宗的女儿爱牙失理公主为继室。他奉命驻守和林,防备叛王海都。元至元二十四年,海都的部下也不干叛乱,投靠了乃颜。阔里吉思率领一千多骑兵,日夜兼程,十天就追上了他们。当时正值盛夏,突然刮起了北风,身边的人都说风向不利,建议等等再行动。阔里吉思却说:“夏天刮北风,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啊!”于是他策马冲锋,敌人大败,也不干只带着几匹马逃跑了。阔里吉思本人中了三箭,一支长矛还砍断了他的头发。凯旋后,他被赏赐了黄金三斤、白银一千五百斤。成宗即位后,封他为高唐王,赐给他金印,从阔里吉思开始,驸马才开始被封王。
话说那时候,海都和笃哇老是骚扰北方边境,阔里吉思就请求出兵讨伐这些贼寇,但成宗皇帝一开始没同意。他一再请求,皇帝才答应。临行前,阔里吉思立下誓言:“**不平西北,吾马首不南。**”
大德元年,阔里吉思在伯牙思的地方遇到了敌人。大家伙儿都建议等大军全部集结后再打,阔里吉思却说:“大丈夫为国效力,难道还要等着别人吗!” 于是他立刻整军出击,大获全胜。皇帝下旨赏赐给他世祖皇帝穿过的貂皮大衣和宝鞍,还有七百匹丝绸锦缎,以及各种盔甲兵器。
第二年,各位王爷和将领们商议边防,大家都说:“贼寇去年冬天都没出来,咱们可以休兵了。” 阔里吉思却不同意,他说:“不对,今年秋天侦察兵越来越少了,这就像猛禽要攻击猎物之前,一定会先隐藏身形,咱们不能掉以轻心啊!” 大家都不信他,只有阔里吉思一个人严阵以待。结果那年冬天,笃哇、彻彻秃他们果然带兵袭击了合剌合塔地区。阔里吉思三战三胜,乘胜追击,深入敌境,结果马失前蹄被俘了。
敌人想诱降他,他没答应;又想把女儿嫁给他,阔里吉思义正言辞地说:“我是皇帝的女婿,没有皇上的旨意,我怎么能再娶呢!” 敌人不敢强迫他。成宗皇帝听说阔里吉思被俘,很担心,想派人去打探他的消息。阔里吉思的家臣里有个叫阿昔思的,大家都说他办事可靠,于是成宗就派他去见笃哇。阿昔思在人群中找到了阔里吉思,阔里吉思一看到他,马上就问宫里两位皇太后和太子怎么样了,话还没说完,就被敌人的士兵拉走了。最后,阔里吉思壮烈牺牲,宁死不屈。
九年后,朝廷追赠他“推忠宣力崇文守正亮节保德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驸马都尉”的称号,谥号忠献,还追封他的曾祖阿剌兀思为高唐忠武王,祖父孛要合为高唐武毅王,父亲爱不花为高唐武襄王。因为他的儿子术安年纪还小,朝廷就让阔里吉思的弟弟术忽难继承高唐王爵位,并让他娶宗王兀鲁的女兒叶绵干真公主。术忽难去世后,又娶了宗王奈剌不花的女儿阿实秃忽鲁公主。
术忽难这个人啊,能力出众,治理地方很有一套,境内一片安定祥和。他父亲阔里吉思去世后,他上表请求朝廷恩恤,还请翰林学士承旨阎复把这事刻在碑上。他对弟弟术安的教养,比对自己儿子还好。到了至大元年,术忽难被封为赵王,这时候术安已经长大了,术忽难就把王位让给了他。
术安继承了赵王之位后,还娶了晋王甘麻剌的女儿阿剌的纳八剌公主。有一天,他召集王傅脱欢、司马阿昔思,对他们说:“先王去世后,葬在卜罗,那地方荒凉偏远,神灵无处安放,我心里难受得快要死了。如果能向朝廷请求,把先王迁葬到祖坟,我死也瞑目了!”脱欢和阿昔思把这事报告给了知枢密院事也里吉尼,也里吉尼又奏报给了武宗皇帝。武宗皇帝感叹道:“术安真是个孝子啊!” 皇帝还赏赐阿昔思黄金一瓶,又赏赐脱欢的儿子失忽都鲁、术忽难的儿子阿鲁忽都、断事官也先等十九个人,派快马送他们回去,还赏赐随行人员五百贯钱。淇阳王月赤察儿还派了六百兵士护送他们到墓地,打开棺木一看,先王的面容如同活着一样,于是就将先王迁葬回祖坟了。
阿里八尚娶了宗王完泽的女儿奴伦公主为妻;镇国子聂古台娶了拖雷的女儿独木干公主为妻,继承了北平王爵位,后来追封为鄃王,但他没有儿子,于是就由术忽难继承了鄃王爵位。术忽难把赵王之位让还给了术安,自己则继承了鄃王的爵位。后来去世了,谥号为忠襄王。
巴而术阿而忒的斤是畏兀儿国的都护,都护就是畏兀儿国王的称号。畏兀儿就是唐朝的回鹘,他们以和林为王庭。会昌年间,回鹘发生内乱,又遭到邻国的攻击,他们的牙帐被烧毁,各部溃散。剩下的回鹘人迁徙到火州,还占据了别失八里之地,北到阿术河,南到夏州的肃州,东到兀敦甲石哈,西到吐蕃的边界,他们改称畏兀儿。到了巴而术阿而忒的斤的父亲月仙帖木儿的时候,畏兀儿已经成为西辽的属国了。
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当上国王后,西辽国王直鲁古派他的太师僧沙均去管理西辽,僧沙均就专权乱政,自己说了算。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受不了这气,就听从宰相仳理伽帖木儿的建议,向蒙古求救,结果把僧沙均给杀了。然后派大臣别吉思和阿邻帖木儿等人来向成吉思汗表示臣服,那一年是成吉思汗即位第四年。
还没等他们出发去蒙古,成吉思汗就派使者安鲁不也奴等人到了西辽。巴而术阿而忒的斤特别高兴,热情款待了他们,还让别吉思等人和使者一起进京朝见成吉思汗。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在朝见时说:“我听说从你们那里来的人说可汗您英勇威武,宽厚仁慈,善于治理百姓,正在放弃和哈剌契丹的旧交,派使者来表示诚意,并且把古儿汗国的情况告诉您。没想到您竟然派使者先来到我们这小国,这就像冰雪融化,见到阳光一样,我高兴得不得了!从今以后,我愿意率领我的部下,做您的臣子,为您效犬马之劳!”
这时候,蔑儿乞首领脱黑脱阿被流矢射死了,他的儿子忽秃带着他父亲的头颅渡过额儿的失河来投奔成吉思汗。忽秃先派他的部下额不干去畏兀儿联络,结果被巴而术阿而忒的斤给杀了。忽秃到了之后,就在崭河跟畏兀儿人打了一仗,结果打败了,逃跑了。巴而术阿而忒的斤知道蔑儿乞是成吉思汗的死敌,就赶紧派使者阿儿思尔斡乞、忽察鲁斡乞、孛罗的斤、亦难海牙轻骑快马赶到别吉思等人前面报捷。过了一阵子,别吉思等人和安鲁不也奴等人也都到了,成吉思汗非常高兴,说:“这个都护果然真心诚意地归顺我们,愿意为我们出力。”然后又派安鲁不也奴等人去慰劳他们,并且征收了一些土特产,之后又派使者送去珍宝和土特产作为贡品。
六年春天,我去鲁涟行宫拜见太祖皇帝,跟他说:“要是您能恩准我,让我远近闻名,知道我能得到您的庇护,能排在您的四个儿子之后,我就万分荣幸了。”太祖皇帝被我的话感动了,就把他的女儿阿勒可敦公主许配给我,我的地位排在第五个儿子之后。十四年,皇帝御驾亲征西域,我率领一万人马随行,跟皇太子朮赤一起攻克了养吉干城。后来奉命率领部队先回,之后又参加了征讨西夏的战役,立下了战功。一开始,太祖皇帝把阿勒可敦公主许配给我,但是我的正妃吃醋,不让娶。等到正妃去世后,太宗皇帝继位,才准备让我迎娶公主。可是公主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没过多久,我也去世了,我的儿子怯石迈继承了我的位置。我儿子死后,我的弟弟萨仑的斤继承了我的爵位。
宪宗皇帝即位初期,萨仑的斤去朝廷朝拜。在别失八里,有人造谣说萨仑的斤想杀光所有奉天方教的百姓,他的仆人向官府告发了他。当时赛甫曷丁负责管理别失八里,他把萨仑的斤叫回去询问,结果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但是他的仆人还是坚持指证,这件事传到了朝廷,朝廷就派忙哥撒儿去复查,对萨仑的斤严刑拷打,萨仑的斤被迫承认了罪名,最后被杀害了。朝廷就让他的弟弟玉古伦赤的斤继承了他的爵位。宪宗皇帝对太宗皇帝的子孙一直心存芥蒂,凡是太宗皇帝的旧臣在畏兀儿地区的,都因为这件事被驱逐得差不多了。玉古伦赤的斤去世后,他的儿子马木剌的斤继承了他的爵位。马木剌的斤率领一万骑兵跟随宪宗皇帝入蜀,参与了围攻合州的战役。战役结束后,他也去世了。到了至元三年,世祖皇帝让他的儿子火赤哈儿的斤继承了他的爵位。后来被海都攻打,畏兀儿部众四散逃亡,朝廷下令让火赤哈儿的斤去安抚他们。
公元1244年,笃哇和卜思巴带着十二万大军包围了火州,嚣张地叫嚣:“阿只吉和奥鲁赤有三十万大军,尚且打不过我们,你一个孤城,还敢反抗?”火赤哈儿回答说:“我祖祖辈辈都在这儿建国,生是火州人,死是火州鬼,我绝不会投降!”就这样,他们僵持了六个月。
笃哇又使了个计,他把书信绑在箭上射进城里,信上写着:“我也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你为什么不归顺我?再说,你祖上还娶过我们的公主,你要是把女儿嫁给我,我就撤兵,不然就继续攻城!”火赤哈儿说:“我女儿算什么?为了百姓的性命,我什么都可以牺牲。但是,我绝对不会主动送女儿出去。” 然后,他把自己的女儿亦立黑迷失打扮好,用厚厚的垫子把她吊下城墙送了出去。笃哇这才解围。
后来,火赤哈儿去朝见忽必烈,忽必烈非常赞赏他,就把自己的女儿巴巴哈儿公主嫁给了他,还赏赐了二十万锭银子救济百姓。因为火州被战争破坏得非常严重,火赤哈儿就带着百姓搬到了哈密力地区,但那里的兵力太弱了,很快就被北方的军队打败,战死了。
火赤哈儿有三个儿子:老大纽林的斤,老二钦察台,老三雪雪的斤。纽林的斤还小,他跑到京城请求皇上派兵,为他父亲报仇。忽必烈很欣赏他的志气,就把太宗的孙女不鲁罕公主嫁给了他。不鲁罕公主去世后,他又娶了不鲁罕公主的妹妹八卜叉公主。忽必烈下令让纽林的斤留在永昌,等跟北征的军队一起出发。 正巧吐蕃的脱思麻造反了,忽必烈就任命纽林的斤为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让他带着一万探马赤军去镇压吐蕃叛乱。
元至大年间,纽林的斤被召回朝廷,继承了父亲的亦都护职位,还被赐予金印。到了延祐三年,朝廷查阅了历史记录,正式封他为高昌王,又另外赐给他一枚驼纽金印。 他的王印在汉地通行,而亦都护的印信则在畏兀儿境内通行。八卜叉公主去世后,他又娶了安西王阿难答的女儿兀剌真公主,并重建了畏兀儿城。五年后,纽林的斤去世了,他留下了三个儿子:帖木儿补化、篯吉和太平奴。
帖木儿补化,是阔端太子女孙朵儿只思蛮公主的后代。他年轻的时候就跟着父亲进京,留在宫里当侍卫。后来又侍奉皇太后,官至中奉大夫,还兼任了亦都护。之后他又被外派到巩昌等地担任都总帅达鲁花赤。他本来想把王位让给叔叔钦察台,但叔叔不肯接受,所以他就继承了高昌王的位置。元至治年间,他统领甘肃的军队,同时管理自己的封地。到了泰定年间,他被朝廷召回,从此畏兀儿地区就归属察合台后王管辖了。
接着,帖木儿补化奉命和威顺王宽彻不花等人一起驻守襄阳,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元致和元年,怀王召他回大都,协助平定内乱。当时湖广行省左丞犯了罪,朝廷下令要杀了他,帖木儿补化却为他求情,最终让他免于一死。这个左丞平时和帖木儿补化关系不好,这下对他宽宏大量的品格彻底服气了。之后,帖木儿补化又担任了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知枢密院事等要职,但他把亦都护高昌王的位置让给了自己的弟弟篯吉。元天历二年,他被任命为中书左丞相。三月,他又改任太子詹事。十月,再次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又改任知枢密院。元统元年,他又一次担任御史大夫。到了元至正六年,他又被任命为中书左丞相,负责修撰国史,到至正元年才罢官。
十一年后,有人在丞相脱脱面前诬陷帖木儿补化,说他图谋杀害大臣。脱脱信以为真,奏请皇上将他处死,同时还杀了御史大夫韩嘉纳。脱脱还想杀帖木儿补化的弟弟太平奴,但刑部尚书宋文瓒认为证据不足,极力反对,这才让太平奴免于一死。篯吉在至顺二年把亦都护、高昌王的位置让给了太平奴。太平奴死后,他的儿子月鲁帖木儿继承了爵位。月鲁帖木儿死后,他的儿子桑哥又继承了爵位。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雪雪的斤是驸马都尉、中书右丞相,封高昌王;他的儿子朵儿的斤是驸马都尉、江浙行省丞相,封荆南王;朵儿的斤的儿子是伯颜不花的斤。
伯颜不花,字苍厓,是个潇洒倜傥、爱学习的人。一开始是靠他老爸的关系,先在信州路当了个同知,后来又调到建德路。那时候徽州的贼寇袭击了遂安,伯颜不花带兵打败了他们,还抓住了淳安的叛贼方清,因为立了功,升职当了本路的总管。到了至正十六年,他又被任命为衢州路的达鲁花赤。
第二年,枢密院判官阿鲁灰带兵经过衢州,这支军队一点儿纪律都没有,走到哪儿就抢到哪儿。伯颜不花说:“阿鲁灰拿着朝廷的兵,却祸害老百姓,这简直是国贼!”于是他就带兵把阿鲁灰赶出了边境。后来,他升任浙东都元帅,镇守衢州。没过多久,他又升了官,当上了江东道廉访副使。
至正十八年二月,江西的陈友谅派他的手下王奉国等人,号称二十万人马,来攻打信州。到了第二年正月,伯颜不花从衢州带兵去救援,把王奉国打得落荒而逃。当时镇南王大圣奴和枢密院判官席闰等人驻守在城里,听说伯颜不花来了,赶紧打开城门出来迎接,跪在马前给他行礼。伯颜不花登上城楼,向四周看了看,发誓一定要打败这些贼寇。过了几天,贼寇又来攻城了。伯颜不花好好犒劳了一番士兵,跟他们说:“今天一定要打败贼寇,谁不听命令,就杀头!”然后,他命令裨将大都闾将阿速率领各路军队和民兵作为左翼,从南门出击;高义、范则忠率领信阳军队作为右翼,从北门出击;他自己和忽都不花率领沿海军队作为中军,从西门出击。他们直接冲进敌营,斩杀了数千个敌人。贼寇大乱,差点儿就把王奉国抓住了。这时,敌人的援军赶到了,忽都不花又率领军队奋力作战,把援军打败了。
二月的时候,元军将领友谅的弟弟友德,在城东扎营,还在城外围了一圈木栅栏,攻城的力度更大了。 他们还派了个假冒万户的周伯嘉来劝降。 有个叫高义的家伙跟敌人勾结,骗忽都不花他们说:“只要你们跟奉国将军见面,战争就能解决了。” 忽都不花相信了,就带着范则忠等十个人去见奉国将军,结果被奉国将军抓了起来,没放他们走。
第二天,奉国将军又让高义用计去诱降伯颜不花的斤。 伯颜不花的斤当时正在城墙上,看见高义一个人骑马过来。伯颜不花的斤说:“你上次诱降十个将领,一个都没回来,现在又来诱降我?我的脑袋可以砍掉,但我的脚绝对不会挪动!” 然后他就数落了高义的罪行,把他杀了。 从那以后,我们就日夜跟敌人激战。
四月,城下有人大声喊:“有圣旨!” 我们的参谋海鲁丁走到城墙上问:“圣旨从哪儿来的?” 那人说:“江西来的。” 海鲁丁说:“这是敌人假扮的!我们是元朝的臣子,能接受你们的假圣旨吗?!” 那人说:“我们主子听说信州城久攻不下,知道你们忠义,所以派我来传旨。你们只是守着空城,想干什么呢?” 海鲁丁说:“你听说过张睢阳的故事吗?!” 那个假使者没回答就走了。伯颜不花的斤笑着说:“敌人是想让我们投降。城在,我们就在;城亡,我们也亡,我已经想得很清楚了。” 那时候,军民们只能吃草根、树叶和茶叶渣,这些东西吃完了,就开始刮靴底煮着吃,最后连老鼠、麻雀都抓来吃了。
六月,奉国将军亲自来攻城,昼夜不停。 敌人挖了上百条地道,有的像鱼一样排队顺着地道爬上城墙,万户顾马儿带着他的部队叛变了,城池最终失守了。 席闰投降了,大圣奴、海鲁丁都战死了,伯颜不花的斤拼死抵抗,但最终寡不敌众,自刎而死。他的部将蔡诚杀了全家老小,蒋广跟敌人巷战,蔡诚战死了,蒋广被奉国将军抓住了。敌人看重蒋广的勇敢,想诱降他。蒋广说:“我宁愿为国忠诚而死,也不愿苟且偷生!你们这些草寇,我怎么会向你们屈服!” 敌人气急败坏,把他五马分尸了。 还有一个叫陈受的人,是信州人,伯颜不花的斤知道他力气很大,就招募他当义兵。 战败后,他被敌人抓住了,但他骂不绝口,最后被敌人烧死了。
一开始,伯颜不花被派去支援信州,他南望家乡,哭着说:“我作为皇帝的官员,知道我的责任是向上效忠天子,向下拯救百姓,其他的事情我都无所谓。我唯一挂念的就是我的母亲啊!”当天他就去拜见他的母亲鲜于氏,说:“儿子现在不能侍奉母亲了。”他母亲说:“你做个忠臣,我就算死了也没什么遗憾了。”鲜于氏是太常典簿枢的女儿。伯颜不花就让他的儿子也先不花护送母亲走小路去福建,并把浙江东路廉访司的印信交给送行的御史台官员,他自己则坚守孤城,最终战死。这件事上报后,朝廷赐谥号为“桓敏”。
史书上评论说:阿剌兀思、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他们很早就认清了形势,投靠了元朝朝廷,本可以凭借皇恩,世代做藩臣。可是阿剌兀思却被自己部下的人杀害了,他的领地也被强大的邻国吞并了,虽然他的子孙后代依然富贵,但他们的国家却已经灭亡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积弱之后,无力自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