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土哈,他家祖上是伯牙兀氏,世代都是钦察部的首领。当年成吉思汗派哲别和速不台去打钦察,土土哈的爷爷忽都速蛮带着他爸爸班都察投降了。后来窝阔台汗派拔都去打罗斯,班都察跟着一起攻下了阿速蔑怯斯城,立了功。之后,他又带了一百个钦察人,跟着忽必烈打大理,又去打南宋。他还经常在忽必烈身边侍候,管理着皇家的马厩,每年都进贡马奶。这马奶是黑色的,蒙古语里黑叫“哈剌”,所以他的家族就叫哈剌赤了。后来,他还娶了忽必烈兄弟哈纳的妹妹讷伦为妻。

土土哈是班都察的儿子。中统二年(1262年),父子俩一起跟着忽必烈去讨伐阿里不哥,班都察战死后,土土哈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到了至元十四年(1277年),脱黑帖木儿和昔里吉这些王爷造反了,他们跑到和林去抢,把祖宗皇帝用过的大帐都抢走了。土土哈跟着丞相伯颜去打他们,在纳兰赤剌打败了他们的将领脱儿赤颜。差不多同时,翁吉剌人只儿瓦台也造反了,脱黑帖木儿带兵去支援他,半路上碰上了土土哈。还没开打呢,土土哈就先抓住了他们几十个侦察兵。脱黑帖木儿一看情况不妙,就赶紧撤兵了,结果只儿瓦台的叛乱也被平定了。土土哈又追着脱黑帖木儿他们打,在斡欢河把他们打败了,还把抢走的大帐夺了回来。

至元十五年(1278年),皇帝下令让土土哈带一千钦察精兵,跟着大军去北方征讨。他们追着叛军首领昔里吉过了金山(阿尔泰山),抓住了紥忽台等人献给了皇帝。他还打败了宽折哥等人,身上都负伤了还拼命战斗,还缴获了他们的军需物资。打完仗回朝后,皇帝把他叫到身边,安慰他,赏了他金酒器和很多金银财宝,还给了他一套只有皇室子孙才能穿的衣服,以及一只海东白鹘(一种珍贵的猎鹰),最后还赏了他一座大帐,皇帝对他说:“祖宗皇帝用过的大帐,不是臣子能用的,因为你能把它夺回来,所以我把它赏赐给你。” 皇帝还下令把钦察部的人编入户籍,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王爷,而土土哈管辖的人最多,户口有二千贯的赋税收入,每年皇上还会赏赐粮食和布匹,皇上还挑选那些勇敢的钦察人,让他们当侍卫。

十九岁的时候,他被任命为昭勇大将军,同时担任太仆院同知。二十岁,改任卫尉院同知,还兼管群牧司。他建议用哈剌赤的军队在京畿地区屯田,朝廷就拨给他霸州文安县四百顷土地,又给他补充了八百名宋朝新归附的士兵,让他指挥土土哈。

二十一岁,皇上赏赐给他金虎符,还有金貂裘帽、玉带各一件,一只海东青猎鹰,一个水磨坊,近郊两千亩田地,并把河东各路蒙古军中的四千六百名子弟兵都划归他统领。二十二岁,他被提升为镇国上将军,枢密院副使。二十三岁,又兼任钦察亲军卫都指挥使,可以自己挑选宗族将领和官员做部下。

海都的军队攻打金山,皇上命令他和大将朵尔朵怀一起抵抗。二十四岁那年,乃颜叛乱,暗中派人勾结也不干、胜剌哈等诸王,结果被土土哈抓获,土土哈把他们的阴谋全部上报了朝廷。没过多久,朝廷要召胜剌哈进京,打算让他走东路,土土哈对北安王说:“他的封地在东边,让他走东路等于放虎归山,这不是好办法啊!”于是命令胜剌哈改走西路。后来,有人告发也不干叛乱,大家想等朝廷下令后再出兵,土土哈说:“打仗要讲究速度,拖延时间可不是好主意!”他率领部队日夜兼程,七天七夜就渡过了图喇河,也不干前来阻拦,双方在博怯岭展开激战,土土哈大获全胜,也不干只身逃跑了。元世祖听说后,派使者命令土土哈去收捕其余的叛军。途中遇到贼将也铁哥,把他打跑了,还抓获了叛王哈儿鲁等人。

这时候,成宗皇帝在北方视察军队,皇上命令土土哈协助他。他们追击乃颜的残余势力到哈剌,抓获了叛王兀塔海,兀塔海的部下全部投降。二十五岁,诸王也只里被叛王火鲁火孙攻击,派人向朝廷求救,土土哈前去救援,在兀鲁灰击败了火鲁火孙的军队。回到哈拉温,他夜间渡过贵烈河,打败了叛王哈丹,于是捏古思那牙勒以及钦察、乃蛮的人民都纷纷归顺。元世祖非常赞赏他的功劳,把也只里妹妹塔伦嫁给了他。

公元1292年,也就是元世祖忽必烈当政的第二十六年,皇孙甘麻剌去打海都,结果在杭爱岭打败仗了。当时土土哈带着他的兵,拼死保护皇孙才得以脱险。同年秋天,世祖皇帝北巡,特意召见土土哈,安慰鼓励他说:“当年太祖皇帝和他的臣子们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一起喝过班珠尔河的水,你今天的事迹,一点也不比他们差!你要继续努力啊!” 后来,世祖皇帝大摆宴席款待群臣,又对土土哈说:“北方人都听说海都夸你:‘杭爱那场仗,要是所有边将都像土土哈那样,我们哪能有今天!’” 论功行赏的时候,皇帝本来想先奖励钦察人,但土土哈却建议应该先奖励蒙古将士。皇帝说:“蒙古人确实比你地位高,但论作战勇敢,难道也比你强吗?” 于是,皇帝就根据功劳大小,分别赏赐了各位将领。

公元1294年,土土哈上奏说:“我手下的哈喇赤军有一万多人,足够用了。” 皇帝高兴地赏赐他珠帽、珠衣、金带、玉带,还送了一只海东青猎鹰,并且赏赐哈喇赤军每人一件皮袍和一些绢布。

公元1295年秋天,土土哈率军攻打金山,俘获了海都的三千多户部众。回到和林后,皇帝下令他去攻打乞里吉思。公元1296年春天,土土哈的军队到达谦河,坐船走了好几天才到目的地,顺利收服了乞里吉思的五个部落,然后在那里驻兵防守。皇帝晋升他为龙虎卫上将军,还给了他枢密院的印信。海都听说土土哈攻打乞里吉思,就带兵赶到谦河,结果又被土土哈打败了,还被俘获了将领孛罗察。

成宗皇帝登基后,派人送来五百两银子、一套七宝金壶盘盂、一万贯钱、一顶白毡帐篷和五峰骆驼。冬天,皇上又把土土哈叫到京城,额外赏赐他手下士兵一千二百万贯钱。元贞元年春天,土土哈又回到北方边境继续戍守。第二年秋天,很多投靠海都的诸王带着军队来投降,边境百姓都吓坏了,乱成一团。土土哈赶到玉龙罕边界,负责供应粮草,安抚百姓,还护送诸王岳木忽儿等人进京朝见皇帝。皇帝脱下自己的衣服赏赐给他们,又额外赏赐了金银和钱币,赏赐的多少根据他们的身份有所不同。

大德元年正月,土土哈被任命为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同知枢密院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奉命再次前往北方边境。结果到了宣德府,他就病死了,享年六十一岁。皇上追赠他为宣忠定远佐运功臣、太尉、开府仪同三司,追封为延国公,谥号武毅,后来又追封为昇王。

土土哈有八个儿子:老大叫塔察儿,官职是定远大将军、北庭元帅;老二叫太不花,在皇帝身边当博儿赤(官职);老三叫床兀儿;老四叫别里不花,是钦察亲军千户;老五叫帖木儿不花,在建康等地当哈剌赤户达鲁花赤(官职);老六叫欢差,是钦察亲军千户;老七叫岳里帖木儿,是佥武卫亲军都指挥使;老八叫断古鲁班,是钦察亲军都指挥使。

土土哈的第三个儿子床兀儿,一开始跟着太师月儿鲁一起征讨合丹,在百塔山之战中立了功,被封为昭勇大将军、左卫亲军都指挥使。他经常亲自端着酒杯给皇帝敬酒,可见皇帝对他的器重非常之高。

公元1297年,我继承了老爸的职位,带着军队翻过金山,去攻打八邻部。他们的将军帖良台在答鲁忽河边上,用木头筑起栅栏,防守得非常严密。我们的士兵都下马,跪在地上拿着弓箭,躲在栅栏里面,准备战斗。

这时,我下令吹响铜号,士兵们喊杀声和铜号声一起响起来,震耳欲聋!敌军被我们这阵势搞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都慌慌张张地爬上马,想逃跑。我抓住机会,指挥军队渡过河,冲破了木栅栏,狠狠地打败了他们!我们一路追击,跑了五十里地,把他们的士兵、战马、帐篷,全部都缴获了!

追击结束后,我们到达阿雷河,碰上了海都派来支援八邻部的将军孛伯。孛伯把军队摆在山上,占据有利地形。我带领军队渡过河,直接冲上去攻击他们,他们的队伍瞬间就崩溃了,我们又追击了三十多里地。

到了第二年,叛军首领都哇和彻秃他们偷偷摸摸地带兵去袭击火儿哈秃,占据高山建立营地。我挑选了最勇敢的士兵,拿着长矛冲上去跟他们决战,最终大获全胜,把他们打败了!

三年后,他进京了,皇上成宗亲自脱下自己的衣服赏给他,还给他封了镇国上将军、佥枢密院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太仆少卿这些官职,然后他又回到边疆去了。那时候武宗王爷在北庭镇守,所有的军事行动都要听从床兀儿(人名)的指挥。

四年秋天,叛王秃麦、斡鲁思等人入侵边境,床兀儿在阔赤之地打败了他们,越过金山才回来。五年,海都越过金山南下,在铁坚古山驻扎下来,床兀儿又打败了他。后来又跟都哇在兀儿秃之地对峙,床兀儿率领精锐部队突然袭击敌军,两翼夹击,杀敌无数,都哇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武宗王爷当时就在战场上,他感叹道:“这么勇猛的战斗,我以前还真没见过,他真是个了不起的将军啊!”

这事儿传到朝廷,皇上就派御史大夫秃只等人到赤讷思之地,召集各位王爷和将军问功过,大家都说床兀儿的功劳最大。武宗王爷就推荐他,让尚楚王雅思秃公主察吉儿也来为他作证。皇上又赏了他一件御衣。七月秋天,他再次进京,皇上亲自告诉他:“你在北方边境镇守,屡立大功,就算用黄金装饰你全身,也表达不了我对你的感激之情。”皇上赏赐了他衣服、帽子、金银珠宝等许多东西,还封他为骠骑卫上将军、枢密院副使、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太仆少卿,并且还赏赐给他一万人的军队和四千万贯的钱。

七年前,哇、察八儿、明里帖木儿这些王爷们聚在一起商量说:“咱们太祖皇帝当年打江山多不容易啊!可我们这些子孙却不能好好享受这份基业,年年打仗自相残杀,这不是自己毁了祖宗的基业吗?现在镇守北方的都是太祖嫡孙,我们跟谁争?再说,以前跟土土哈打仗没赢,现在又跟他的儿子床兀儿打仗也没啥成果,看来老天爷和祖宗都不答应啊!不如派人去朝廷请降,罢兵讲和,这样才对得起太祖皇帝的子孙这个身份。”于是他们派人去朝廷请降,使者到了之后,皇帝答应了。 然后明里帖木儿他们就进京朝拜了,朝廷还特地给他们设立驿站方便往来。十年后,明里帖木儿被封为荣禄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没多久又升为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原来的钦察左卫指挥、太仆少卿的官职也都保留着。

成宗皇帝驾崩了,武宗皇帝当时正在浑麻出海边,床兀儿建议他赶紧回京,以回应天下人的期待。武宗皇帝听了他的话,当天就南下回朝了。武宗皇帝登基后,提升床兀儿为平章政事,封他为荣国公,赐给他银印,还赏赐了很多衣服绸缎和虎豹皮之类的贵重物品。至大三年,床兀儿进京朝拜,皇帝又把他封为句容郡王,还把他的印信换成了金印。皇帝说:“当年世祖皇帝征讨大理时用过的军帐和穿过的珍珠衣,现在都赏赐给你,你可别推辞啊!”第二天,皇帝又把世祖皇帝坐过的安舆也赏赐给了他,还说:“因为你知道你腿脚不好,所以赏赐你这个。”床兀儿跪地叩头,哭着推辞,皇帝又另外吩咐有关部门给他准备了马轿,让他坐着马轿一直送到宫门口。

宋仁宗当皇帝后,老赵就把咱家老爷子召进宫里,直接给他封了一堆官儿,光禄大夫、平章政事、枢密院事,还兼任了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和左卫亲军都指挥使,再加上个太仆少卿,官儿做到这份上,那真是风光无限啊!

延祐元年,老爷子带兵去亦忒海迷失那地方打叛军王也先不花,刚一交战,就冲出来个敌将,拿着戟耀武扬威。结果咱家老爷子手下的床兀儿,一把夺过敌将的戟,挥刀就把那家伙给砍了!这一下可把敌军吓坏了,溃不成军,四处逃窜。老爷子赶紧派人送信报捷,皇上龙颜大悦,赏赐了不少好东西。第二年,他又在赤麦干打败了也先不花手下的将领也不干和忽都帖木儿,一路追到铁门关,在紥亦儿又跟敌军主力干了一仗,再次大获全胜!延祐四年,皇上又把老爷子召进宫,让他参与中书省的政事,继续让他掌管枢密院。大理国进贡了象牙和金饰轿,皇上直接赏给了老爷子。皇上每次见老爷子都让老爷子坐下吃饭,待遇跟皇室宗亲一样高!

至治二年,老爷子去世了,享年六十三岁。后来,皇上追封他为扬王。

老爷子一共七个儿子:老大叫小云失不花,是钦察亲军千户;老二叫燕赤不花,当了大司农卿;老三叫燕帖木儿;老四叫撒敦;老五叫燕秃哈儿,在阑遗少监当差;老六叫答里,继承了句容郡王的爵位;老七叫泼皮罕。

燕帖木儿以前在武宗还是皇子的时候就伺候他,在皇子府里当差十几年,武宗特别喜欢他。武宗当皇帝后,就提拔他当正奉大夫,还让他在宣徽院当领导。皇庆元年,他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当上了左卫亲军都指挥使。泰定二年,官职又升了,当上了太仆卿。三年后,他又升任同佥枢密院事,后来又升任佥书枢密院事。那时候倒剌沙当权,老是出各种灾祸。

有个叫任速哥的右卫千户,跟以前湖广行省的右丞速速偷偷商量说:“英宗皇帝是被倒剌沙他们和铁失合谋杀死的。现在奸臣当道,先帝的仇还没报,武宗的两个儿子,周王逃到沙漠里去了,联系不上;怀王在金陵,民心所向,如果咱们一起拥立他当皇帝,那可是千古功业啊!”然后他们俩就去找燕帖木儿商量。燕帖木儿一听,吓了一跳,任速哥又劝他说:“您是国家的功臣,拥护正义讨伐叛逆,有什么好担心的?要是以后有人先咱们起兵,您可就成了罪魁祸首了!” 燕帖木儿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致和元年秋天七月,泰定帝死了,燕帖木儿当时管着宫廷卫队,留在京城,他就跟他的继母察吉儿公主,还有他的同伙阿剌帖木儿、孛伦赤、剌剌等人密谋拥立文宗当皇帝。八月初五一大早,他带着纳只秃鲁等十七个勇士冲进兴圣宫,召集百官,抓了中书平章政事乌伯都剌和伯颜察儿,拔出刀来向大家宣誓说:“祖宗传下来的正统继承人是武宗皇帝的儿子,谁敢不服从,就杀无赦!” 大家都吓得跑散了,然后他们又抓了中书左丞朵朵、参知政事王士熙等人,把他们关进了监狱。燕帖木儿和西安王阿剌忒纳失里一起守卫皇宫,马上派以前河南行省的参知政事明里董阿和以前的宣政使答里麻失里,快马加鞭去江陵迎接文宗,还秘密通知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伯颜,让他带兵护驾。

这天,皇上把湖广行省左丞相别不花提拔成中书左丞相,詹事塔失海涯升任平章政事,湖广行省右丞速速当上了中书左丞,陕西行省参政王不怜吉歹做了枢密副使,萧忙古成了通政使。 这些新官上任,跟中书右丞赵世延、通政院使寒食一起负责处理政务。 皇上还下令从京城寺庙道观借钱,招募死士买战马,调拨京城的粮食供应军队。 同时,还派人向各地行省征调军资和武器装备。

这些大臣领命后,正不知道该怎么表示感谢呢,燕帖木儿就指使他们朝南叩拜。 大家都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才明白他的意思。燕帖木儿的弟弟撒敦和儿子唐其势当时在上都,燕帖木儿就秘密派塔失帖木儿去把他们叫来,他们都丢下妻儿老小跑来投奔他了。 燕帖木儿又派撒里不花和锁南班催促皇上赶紧出发,还让塔失帖木儿假扮成南边的使者,对外宣称:“诸王帖木儿不花、宽彻普化,以及湖广、河南的官员和河南都万户都护送新皇帝,很快就会到达,大家不要害怕。” 同时,安排撒敦守卫居庸关,唐其势守卫古北口。 他还让乃马台假扮成北边的使者,说明宗皇帝带着诸王和军队南下了。 撒里不花从江陵回来后,皇上就下令任命燕帖木儿为枢密院事。 丁巳日,文宗皇帝到达京城,住进了皇宫。

这时候,梁王王禅,还有太尉不花、丞相塔失帖木儿、平章政事买闾、御史大夫纽泽等人,从上都出发来讨伐,到了榆林。皇上就命令燕帖木儿率领军队去抵挡他们。 九月初一,撒敦抢先到达榆林西边,趁着对方还没列阵,就发动了攻击,结果王禅等人大败。 皇上就下令燕帖木儿回京。 过了一段时间,辽东平章政事秃满迭儿等人从山海关进入,到达迁民镇,结果撒敦在东沙流河打败了他们。 燕帖木儿和诸王大臣请求皇上早日登基,以安定天下。 皇上因为明宗是兄长,坚持推辞。 燕帖木儿说:“人心向背,瞬息万变,要是错过了时机,就后悔莫及了!” 皇上说:“实在不行,就下诏天下,公开表明我退位的意愿。”

公元1332年(壬申年),元文宗登基,封燕帖木儿为太平王,给他划拨太平路作为他的封地,还给他一大堆官职: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知枢密院事。 这还不算,还赏赐了他一大堆金银财宝:黄金五百两、白金二千五百两、纸币一万锭、各种精美丝绸二千匹,还有珍贵的动物:海东白鹘一只、青鹘两只、豹子一只,以及平江五百顷的土地。 皇上还下令调兵遣将,去蓟州抵挡秃满迭儿,军队后来又到了三河。 这时候,王禅他们已经攻破了居庸关,驻扎在了三冢。

燕帖木儿一听这消息,赶紧加快速度往回赶,到了榆河,听说皇帝亲自出齐化门去视察军队,他一个人骑着马就跑去见皇帝说:“皇上您出来,老百姓肯定都吓坏了,反正打仗的事儿都交给我,您还是赶紧回宫吧!” 皇帝一听也觉得有道理,就回宫了。

没过多久,阿速卫指挥使忽都不花、塔海帖木儿,还有同知台不花,他们几个合伙造反,结果事情败露了,被抓到京城砍头了。 燕帖木儿在榆河和王禅的前锋部队遭遇,打败了他们,一直追到红桥北。 战斗中,王禅手下的阿拉帖木儿用枪刺燕帖木儿,没刺中;燕帖木儿用刀挡住枪,顺势砍了他一刀,砍中了阿拉帖木儿的左臂;燕帖木儿的部将和尚也砍中了王禅另一员骁将忽都帖木儿的左臂。 王禅的两员大将都受伤了,士气受损,只好撤退到白浮。

当天晚上,燕帖木儿派阿剌帖木儿、孛罗伦赤、岳来吉这三个将领带着一百多骑兵,到王禅的营地附近制造声响,放箭骚扰,把王禅的军队搞得人仰马翻,自相践踏,最后王禅他们丢盔弃甲,往北逃跑了。 过了几天,王禅又集合残兵败将来进攻,燕帖木儿坚守不出。 当晚,燕帖木儿命令撒敦、脱脱木儿埋伏在王禅军营前后,用铜角吹响,制造出前后夹击的假象,王禅再次逃跑了。 第二天一大早,燕帖木儿追到昌平北,斩首数千,俘虏上万。

皇帝派人送来御酒,还传达了旨意:“丞相您亲自冲锋陷阵,万一有个闪失,国家社稷怎么办啊!以后就用大将的旗号和鼓声来督促作战就行了。” 朱元璋回答说:“我身先士卒,谁要是临阵脱逃,我就按军法处置。如果把指挥权交给别人,万一打输了,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

当天,朱元璋回到昌平,听说上都的将领竹温台阔已经攻破了古北口,还抢掠了石槽。于是,朱元璋派撒敦当先锋,自己率领大军紧随其后,追击了四十里,到达牛头山,活捉了驸马博罗帖木儿,以及蒙古的平章达实、也克帖木儿等人,把他们押解到京城,然后处死了。

这时候,也先帖木儿和秃满迭儿攻陷了通州,眼看着就要打到京城来了,朱元璋赶紧率军回援。十月初一,到达通州,趁着敌人刚到,就发动了攻击,也先帖木儿等人仓皇渡过潞河逃窜。朱元璋追到檀子山枣林,遇到了也先帖木儿、秃满迭儿以及阳翟王太平、国王朵罗、平章塔海等人拼死抵抗。战斗激烈,朱元璋亲自冲锋陷阵,刺杀了太平王,敌人才开始溃败,也先帖木儿等人趁夜逃跑了。

忽剌、指挥使阿剌帖木儿和安童又从紫荆关入侵,打到了良乡。朱元璋沿着北山向西追击,士兵们把马鞍上的东西都卸下来,用口袋装着豆子喂马,一边赶路一边吃饭,到达卢沟河的时候,忽剌看到朱元璋的大军,吓得逃跑了。 当天,朱元璋凯旋回京,皇帝非常高兴,赐给他燕兴圣殿,加封为达剌罕,授予太平王称号,赐予黄金印玺,还下旨赐给他玉盘、龙袍、珍珠绣袍、珠宝和金腰带。 没过多久,秃满迭儿又从古北口入侵,朱元璋在檀州与他交战,大获全胜,万户哈剌那怀率领一万士兵投降,秃满迭儿被杀,忽剌、阿剌帖木儿、安童、朵罗、塔海等人也被全部处决。

一开始,齐王月鲁帖木儿和燕帖木儿的叔叔,蒙古元帅不花帖木儿,听说文宗皇帝登基了,就带兵去打上都。 过了几天,倒剌沙光着膀子,把皇帝的玉玺送出来投降了。 再过几天,文宗皇帝在兴圣殿接受了玉玺,然后把倒剌沙关进了监狱。 平定叛乱后,文宗皇帝赏赐燕帖木儿:两件珠衣,一条七宝束带,一个白金瓮,两个金瓶,一只海东白鹘,三只青鹘,一只白鹰,还有两只豹子。 到了十二月,皇帝设立了龙翊卫,让燕帖木儿当领导,没多久又升他做了大都督府的大官。 燕帖木儿请求辞去宰相的职务,想回宫里当侍卫,皇帝说:“你还没正式上任宰相呢,以后再说吧。”

天历二年二月,燕帖木儿升任御史大夫,还保留了他之前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太平王的头衔。 没过多久,他又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同时还负责修国史,掌管枢密院,并且继续领导龙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还被赐予了元朝皇帝的虎符,之前的那些头衔也都保留着,还多了个“答剌罕”的头衔。

三月,皇帝下令让燕帖木儿护送玉玺北上,去见在行在的明宗皇帝。 他之前那些头衔也都继续保留着。明宗皇帝见到燕帖木儿后,又给他加了个太师的头衔,其他的官职也都照旧。 燕帖木儿因为立下大功,变得骄傲自大,明宗皇帝在当太子的时候,那些臣子对燕帖木儿不够尊重,这让他很生气。 他还担心明宗皇帝亲政后,那些以前在太子身边的人掌握大权,夺走他的地位和宠信,于是暗中跟文宗皇帝密谋杀害明宗皇帝。 没过多久,明宗皇帝突然死了,燕帖木儿奉皇后之命,拿着皇帝的玉玺交给文宗皇帝,然后迅速赶了回来,又和其他的王公大臣一起拥立文宗皇帝登基。

公元1330年五月,皇帝任命燕帖木儿一人担任丞相,以此来抬高他的地位,让他独揽中书省所有政务的决策权。所有王爷、公主、驸马、近臣和官员,谁要是敢越过他直接向皇帝上报奏章,就按违反制度处理。

六月,枢密院事阔彻伯、脱脱木儿等人眼红燕帖木儿权势太大,想暗算他,结果反被燕帖木儿给干掉了。第二年二月,皇帝在兴圣宫西南给他修建府邸,还让留守司负责工程。没多久,又在红桥给他修建了生祠,还下令把他的次子塔喇海收为皇子。第三年二月,皇帝又让燕帖木儿兼任奎章阁大学士,主管奎章阁学士院的事务,还赏赐给他龙庆州的流杯园、池塘、水磨、土地和庄田,以及平江、松江、江阴的芦苇场、荡山、沙滩、沙田等等一大片地。燕帖木儿上奏说,平江、松江的圩田有五百顷,每年能收七千七百石粮食,他想把产量提高到一万石上交朝廷,多出来的粮食用来养活他弟弟撒敦,皇帝也同意了。

到了公元1334年,文宗皇帝病危,临终前遗诏立明宗的儿子懿璘真班为帝,这就是宁宗皇帝。文宗死后43天才下葬,皇后临朝听政。燕帖木儿跟大臣们商量,想拥立文宗的儿子燕帖古思为帝,但皇后不同意,具体情况可以看《惠宗纪》。于是,他们去静江迎接明宗的长子妥欢帖木儿。到了良乡,燕帖木儿去拜见他,还跟妥欢帖木儿并马而行,一边骑马一边用马鞭指点江山,解释说国家正处在多事之秋,所以才派人去迎接他。结果妥欢帖木儿一句话也没回应。燕帖木儿觉得这小子心思难测,又怕他将来登基后清算自己之前的“逆谋”,所以妥欢帖木儿进京后,好几个月都没正式登基,国家大事全由燕帖木儿说了算,皇后也听他的。

燕帖木儿,这哥们儿娶了泰定帝的遗孀做夫人,前后娶了四十多个宗室女子当老婆,有的才拜堂三天就被打发回去了,后宫里人多得他都记不住。有一天,他在赵世延家参加一个男女混坐的宴会,叫什么“鸳鸯会”,看到角落里一个长得特别漂亮的女子,就问那是谁,想把她带回家。旁边的人说:“那是太师家的人。” 从这以后,他越来越荒淫无度,身体垮了,最后流血而死。

燕帖木儿死了以后,妥欢帖木儿继位,就是元惠宗。七月,他立燕帖木儿的女儿伯牙吾氏为皇后,任命撒敦为左丞相,唐其势为御史大夫。元统二年四月,撒敦官至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答剌罕、荣王、太傅、中书左丞相,还被赐予庐州路作为食邑,并且赦免了他子孙九死不赦的罪名;同时追封燕帖木儿为德王,谥号忠武,并追赠了一堆荣誉称号,那叫一个风光。

到了至元元年,撒敦死了,唐其势就当上了中书左丞相,伯颜当了右丞相,结果伯颜一人专权。唐其势心里不服气,气呼呼地说:“这天下本来就是我们家的天下,伯颜算什么东西,居然敢在我头上!”于是他就跟他的叔父答里勾结几个王爷,比如晃火帖木儿,一起密谋废掉皇帝,重新立个皇帝。结果郯王彻彻秃把他们的计划给捅出去了。六月最后一天,唐其势和他的弟弟塔剌海在东郊埋伏好了人马,带着一帮勇士冲进皇宫。伯颜带着完者帖木儿、定住、阔里吉思等人去抓他们。唐其势死活不肯出来,抓着殿上的栏杆不放;他弟弟塔剌海则跑到皇后身后躲了起来。伯颜把塔剌海拉出来杀了,还抓了皇后,用毒酒把她毒死了,地点在开平民舍。答里也举兵造反,杀了使者哈儿哈伦和阿儿灰,还把他们的头颅挂在旗杆上示众。皇帝派阿弼去劝说他,结果阿弼也被答里杀了。答里带着和尚、拉拉等一帮人反抗,结果被搠思监、火儿灰、哈剌那海等人打败了,只好逃到晃火帖木儿那里。伯颜派孛罗去追捕他们,在 上都把答里给杀了,晃火帖木儿也自杀了。

话说有个叫任速哥的人,是渤海人。皇帝文宗看重他的功劳,就让他当了礼部尚书,后来又升官,做到都水监这么大的官。后来,他跟着燕帖木儿造反,被推举当上了中书左丞。到了天历元年,他又升任中书平章政事,相当于宰相了。不过后来因为受贿被贬到襄阳,因为老母亲还在京城,皇上就让他留在京城了。没过多久,他就死了。

史书上评论说:燕帖木儿这小子,武功方面确实继承了他祖上的本事,可惜他喜欢搞事情,喜欢惹祸,在文宗皇帝身边煽风点火,最终酿成了篡位杀人的大祸。他的子子孙孙都学他那一套,互相争权夺利,最后都被杀掉了。古人说得好,“昔庆封附崔杼,卒灭崔氏之宗”,庆封依附崔杼,最后导致崔氏一族被灭;“伯颜附燕帖木儿,卒杀唐其势、塔剌海”,伯颜依附燕帖木儿,最后害死了唐其势和塔剌海。这些奸诈小人,反复无常,互相残杀,真是太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