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成吉思汗十四年夏天,他带兵西征,结果下起了大雨夹着雪,成吉思汗心里犯嘀咕,不知道这是个啥兆头。这时耶律楚材站出来说:“这是能打胜仗的好兆头啊!”
第二年冬天,突然打了个震天响的雷,成吉思汗更迷糊了,又问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回答说:“西域的敌军主将死了。”后来证明,耶律楚材说的都对。你看,老天爷给人的警告,不管你是哪个民族,都一样管用。不管你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谁都会害怕天象异变。
有些人可能觉得耶律楚材是瞎蒙的,对不对不上号,这也太离谱了吧!其实我仔细琢磨了耶律楚材的占卜,虽然他预测的那些事都应验了,但是按照《洪范》里五行相生的说法来看,根本对不上。这就说明,像耶律楚材这种占卜、算命之类的学问,可能另有其它的传承,并不一定都得符合经书上的说法。
但是,用天象变化来推测人事吉凶,难道能脱离《洪范》里的大道理吗? 我写了一篇《五行志》来记录这些事情。
《洪范》里说:“水性是润泽向下。”如果水失去了润泽向下的特性,那么就会出现水灾、霜雪、冰雹、打雷这些异常现象。鱼类、龙蛇之类的生物也会出现异常,妖魔鬼怪作祟,瘟疫流行,猪瘟横行。这些现象的征兆是持续寒冷,颜色是黑色,这叫做“黑眚”、“黑祥”。
元朝至元元年,真定、顺天、河间、顺德、大名、东平、济南等地发了大水。四年五月,应州也发了大水。五年八月,亳州大水。六年十二月,献州、莫州、清州、沧州以及丰州、浑源县都遭遇了洪涝灾害。九年九月,南阳、怀孟、卫辉、顺天等地,洺州、磁州、泰安州、通州、滦州等地下了好长时间的雨,河水都漫出来了,冲毁了田地房屋,庄稼也颗粒无收。十三年十二月,济宁和高丽沈州发了水灾。十四年六月,济宁地区下了大雨,水深都有一丈多,庄稼损失惨重。曹州的定陶、武清两县,濮州的堂邑县也遭遇了洪涝,庄稼被淹没了。同年十二月,冠州、永年县也发了水灾。十六年十二月,保定等地发了水灾。十七年正月,磁州、永年县发了水灾。八月,濮州、东平、济宁、磁州又发了水灾。十八年二月,辽阳的懿州、盖州发了水灾。十一月,保定清苑县发了水灾。十九年,江南地区发了大水。
二十年六月,太原、怀孟、河南等地沁河水暴涨,冲毁了一千六百七十多顷的农田。卫辉路的清河水也漫出来了,庄稼受损严重。南阳府的唐州、邓州、裕州、嵩州四州河水泛滥,庄稼损失惨重。十月,涿州巨马河水暴涨。二十一年六月,保定、河间、滨州、棣州发了大水。二十二年秋天,南京、彰德、大名、河间、顺德、济南等地河水泛滥,冲毁了三千多顷农田。高邮、庆元发了大水,七百九十五户人家受灾,三千九十间房屋被冲毁。二十三年三月,雄州、霸州以及保定府的一些县城发了水灾。六月,安西路的华州华阴县下了特大暴雨,潼谷河水暴涨,水深有三丈多。杭州、平江两路所属的县城也发了水灾,冲毁了一万七千二百顷农田。大都的涿州、漷州、檀州、顺州、蓟州五州,以及汴梁、归德七县都发了水灾。十月,黄河决堤,开封、祥符、陈留、杞县、太康、通许、鄢陵、扶沟、洧川、尉氏、阳武、延津、中牟、原武、睢州十五个地方都受到了洪水的侵害。
二十四年三月,汴梁黄河水泛滥。六月,霸州益津县下了大雨。九月,东京的义州、静州、威远州、婆娑州等地发了水灾。十一月,大都地区发了水灾。二十五年二月,大都发了水灾。四月,浑河决堤。杭州、平江、湖州、秀州发了大水。五月,黄河在襄邑决堤,平江路也发了水灾。七月,御河水泛滥。胶州发了大水,老百姓只能采摘橡树皮充饥。十二月,太原、汴梁两路黄河水泛滥,庄稼受损严重。二十六年二月,绍兴发了大水。五月,御河水泛滥。十月,平滦路发了水灾,冲毁了一千一百顷农田。八月,霸州发了大水。二十七年正月,甘州、无为路发了大水。五月,江阴州发了大水。六月,黄河在太康县决堤,淹没了三十一万九千亩农田。泉州以及怀孟路的武陟县、汴梁路的祥符县都发了大水。七月,江西的赣州、吉州、袁州、瑞州、建昌府、抚州等地河水都泛滥了,魏县御河也泛滥了。八月,沁河水泛滥。广州清远县发了水灾。九月,御河决堤。十月,江阴、宁国发了大水。十一月,黄河在祥符义唐湾决堤,太康、通许两县,陈州、颍州都受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易水泛滥,雄州、莫州等地也受到了影响。二十八年二月,常德路发了水灾。八月,浙东婺州发了水灾。九月,平滦、保定、河间三路发了大水。二十九年五月,龙兴路南昌、新建、进贤三县发了水灾。六月,镇江、常州、平江、嘉兴、湖州、松江、绍兴等路府都发了水灾。扬州、宁国、太平三路发了大水。闰六月,岳州华容县发了水灾。河西务发了水灾。三十年五月,深州静安县发了大水。九月,恩州发了水灾。十月,平滦路发了水灾。三十一年五月,峡州路发了大水。八月,赵州宁晋县发了水灾。十月,辽阳路发了水灾。
公元1295年五月,南京(当时的建康)下辖的溧阳,太平府下辖的当涂县,镇江府下辖的金坛、丹徒等县,常州府下辖的无锡,苏州(当时的平江)下辖的长洲县,湖州的乌程县,鄱阳的余干,常德府下辖的沅江、澧州的安乡等地都发大水了。
六月,泰安府下辖的奉符县,曹州的济阴县,兖州的嵫阳县等地也遭了水灾。济南(当时的历城县)大清河水位暴涨,冲毁了不少老百姓的房子。七月,辽宁(当时的辽东)利州,北京(当时的大都)武卫屯田地区也发大水。八月,苏州府下辖的安丰等地区遭遇特大洪水。九月,庐州和苏州两路都发了大水。
公元1296年五月,太原府下辖的平晋县,献州下辖的交河、乐寿两县,莫州下辖的任丘、莫亭等县,湖南的醴陵也发大水。六月,北京地区(当时的大都路)益津、保定、大兴三县发大水,冲毁了七千多顷良田!晋州的鼓城、获鹿、藁城等县,保定府的葛城、归信、新安、束鹿等县,汝宁府的颍州,济宁的沛县,扬州、庐州、岳州、澧州四路,以及南京(当时的建康)、太平府、镇江府、常州府、绍兴府五路都遭遇了洪涝灾害。七月,彰德府、真定府、曹州、滨州等地也发大水。八月,棣州、曹州再次遭受水灾。九月,黄河决堤,淹没了河南的杞县、封丘县、祥符县、宁陵县、襄邑县五个县。十月,黄河又决堤,淹没了开封府。十二月,江陵府下辖的潜江县,沔阳府下辖的玉沙县,淮安府下辖的海宁朐山、盐城等县也遭遇了水灾。
大德元年三月,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好多地方发大水,田地房屋都被淹了。徐州、邳州、宿迁、睢宁、鹿邑,还有许州临颍、郾城,睢州襄邑,太康、扶沟、陈留、开封、杞县等等,都遭了殃。
五月,黄河在汴梁决堤,政府紧急动员三万五千民夫去堵,同时漳河也泛滥成灾,庄稼都毁了。龙兴、南康、澧州、南雄、饶州五个路也发大水。六月,和州历阳县长江水位暴涨,一万八千五百多间房屋被冲走。七月,郴州耒阳县、衡州酃县洪水泛滥,三百多人被淹死。九月,温州平阳、瑞安两州发大水,六千八百多人丧生。十一月,常德武陵县也遭遇了洪水。
第二年六月,黄河在蒲口决堤,九十六处决口,汴梁路、归德府一片汪洋,大名、东昌、平滦等地也都受灾。第三年八月,河间路发大水。第四年五月,保定、真定两路,通州、蓟州发大水。六月,归德府睢州又发大水。第五年五月,宣德、保定、河间等地的州县发大水,宁海州也受灾。六月,济宁、般阳、益都、东平、济南、襄阳、平江七路都发大水。七月,长江暴风骤雨,水位暴涨到四五丈高,崇明、通州、泰州、真州沿江地区全被淹了,三万四千五百多户人家受灾。辽阳大宁路也发大水。八月,平州、滦州大雨,滦河水位上涨,顺德路也发大水。
第六年四月,上都发大水。五月,济南路大水。徐州、邳州睢宁县下了五十天雨,沂河、武河连成一片,洪水泛滥成灾。东安州浑河水位上涨,淹没了一千八百多顷良田。六月,广平路发大水。第七年五月,济南、河间等路发大水。六月,辽阳、大宁、平滦、昌国、沈阳、开元六路大雨,房屋田地被毁,死伤无数,几乎十之八九的人家都受了灾。修武、河阳、新野、兰阳等县的赵河、湍河、白河、七里河、沁河、潦河都泛滥了。台州发生严重水灾,宁海、临海两县死了五百五十人。
第八年五月,太原阳武县、卫辉获嘉县、汴梁祥符县黄河水位上涨。大名滑州、浚州大雨,淹没了六百八十多顷田地。八月,潮阳地区飓风海啸,房屋被冲走,百姓流离失所。第九年六月,汴梁阳武县思齐口黄河决堤。东昌博平、堂邑两县发大水。潼川绵江、中江水位上涨,洪水冲进城里。龙兴、抚州、临川三路发大水。七月,沔阳玉沙县长江水位上涨。峄州发大水。扬州泰兴县、淮安山阳县发大水。八月,归德府宁陵,陈留、通许、扶沟、太康、杞县黄河水位上涨。大名元城县发大水。
第十年五月,雄州、漷州发大水。平江、嘉兴两路发大水,庄稼受损严重。六月,保定满城、清苑两县发大水。大名、益都等路发大水,定兴县也受灾。七月,平江路发生大风,海水倒灌。吴江州发大水。第十一年六月,静海、容城、束鹿、隆平、新城等县发大水。七月,冀宁文水县汾河水位上涨。十月,杭州、平江发大水。十一月,卢龙、滦河、迁安、昌黎、抚宁等县发大水。
元至大元年五月,宁夏发了大水。六月,益都也发大水。七月,济宁路下了特大暴雨,水深足足有一丈多,洪水猛烈地冲进城里,冲垮了好多房屋,死了好多人,大概有八成的人都没能活下来。真定路也发大水,洪水从南门灌进来,一直流到藁城,死了170多人。彰德、卫辉两路也发大水,淹没了5370多顷稻田。九月,泰安发大水。十一月,河南发大水。到了第二年七月,黄河在归德府决堤,又冲垮了汴梁的封丘县。第三年六月,洧川、郾城、汶上三县都发大水。峡州下了特大的暴雨,河水漫溢,死了上万的人。七月,循州、惠州也发大水,冲垮了290多处房屋。第四年六月,大都的三河县、潞县,河东的祁县、怀仁县,永平的丰盈屯都发大水。七月,东平、济宁、般阳、保定等路都发大水。江陵的松滋县、桂阳的临武县也发大水。
元皇庆元年五月,归德府的睢阳县黄河水溢出河道。六月,大宁、水达达路发大水,宋瓦江也水位上涨,淹没了田地,老百姓都逃到亦母儿乞岭上避难去了。八月,松江府刮起了大风,海水倒灌。宁国路的泾县也发大水。第二年五月,辰州的沅陵县发大水。六月,涿州的范阳县,东安州,宛平县,固安,霸州的益津,永清、藁城等县都发大水,淹坏了7690多顷田地。黄河在陈州、亳州、睢州、开封、陈留等县决堤。八月,崇明、嘉定两州刮起了大风,海水倒灌。
1330年五月,湖南常德武陵县下大雨,好多房子都被冲坏了,淹死五百多人。六月,河北涿州的范阳、房山两县浑河水涨,淹了将近五百顷良田。七月,湖南沅陵、卢溪两县发大水。八月,广东肇庆、湖北武昌、湖南岳州,还有江苏建康、浙江杭州、建德、江西南康、四川江州、江西临江、江西袁州、江西建昌、江西赣州、安徽安丰、江西抚州、浙江台州等地都发大水。十二月,河南开封、南阳、归德、汝宁、江苏淮安等地水灾严重。
1331年正月,浑河决堤了。六月,黄河在郑州决堤,汜水县的县衙都被冲垮了。七月,河北漷州、昌平、香河、宝坻等县发大水。陕西全州、湖南永州江水暴涨,庄稼都泡坏了。1332年四月,安徽颍州太和县黄河水泛滥。七月,江西婺源州特大洪水,淹死五千三百多人。1333年正月,山西解州盐池发大水。二月,山东曹州发大水。1334年四月,安徽庐州合肥县发大水。
1335年六月,河北河间路漳河水暴涨,淹了两千七百多顷良田。山东益都、般阳、济南、东平、济宁等地,还有曹州、濮州、泰安、高唐等州都发大水,庄稼颗粒无收。辽宁辽阳、广宁、沈阳、开元等地也发大水。好多地方都发大水,淹了一万八千顷良田。河南归德府、开封府、汝宁府、彰德府、河北真定府、保定府、卫辉府、南阳府等地也遭遇了特大洪水。1336年四月,安徽安丰、庐州淮河水暴涨,损坏了上万顷禾苗。安徽城父县也发大水。六月,山东棣州、德州大水,淹了四千六百多顷田地。七月,湖北江陵县发大水。河南上蔡、汝阳、西平等县也发大水。八月,河北霸州文安、大城两县滹沱河水暴涨,庄稼被毁。河北河间路也发大水。山西汾州平遥县发大水。这一年,黄河在河南开封原武县决堤。
1341年六月,霸州发了大水,浑河都漫出来了,受灾的百姓有三万多户呢!七月,蓟州的平谷、渔阳两个县,顺州的邢台、沙河两个县,大名府的魏县,永平府的义丰县,也都遭遇了洪水。彰德府的临漳县,漳河水也泛滥了。大都的固安州、东安州,宝坻县,真定府的元氏县,淮安府的清河、山阳等县,也都水灾不断。东平路、东昌路,高唐、曹州、濮州等地也发大水,庄稼全被淹了。还有乞里吉思部,那边的江水也漫出来了。
八月,安陆府下了七天的大雨,江水暴涨,受灾的百姓有三千五百户。雷州的海康、遂溪两个县,海水倒灌,冲毁了四千顷良田。九月,京山县、长寿县,汉水也泛滥成灾。十月,辽阳路、肇庆路等地也发生了水灾。1342年二月,濮州又发了大水。五月,仪封县的河水漫溢。闰五月,睢阳县的亳社屯遭遇了特大洪水。六月,奉元府的郿县,邠州的新平县、上蔡县也都发了水灾。八月,庐州的六安、舒城两个县也遭了水灾。十一月,平江路发了大水,冲毁了四万九千六百顷良田!
1343年五月,东安州又发大水,冲毁了一千五百多顷良田。真定府的武邑县也发了水灾,庄稼全完了。六月,大都的永清县下了暴雨,冲毁了四百顷田地。七月,漷州下了大雨,庄稼受灾严重。九月,漳州、建昌、南康等路也发生了水灾。
泰定元年五月,漷州、固安州发大水。陇西县下暴雨,淹死了五百多户人家。龙庆路因为雨水庄稼受损。
六月,益都、济南、般阳、东昌、东平、济宁等路二十二个县,还有曹州、濮州、高唐州、德州等地十个县,下了好长时间的暴雨,水深一丈多,田地房屋都被淹没了。大同浑源河水漫出来了。陈州、汾州、顺州、晋州、恩州、深州六个州因为雨水,庄稼歉收。真定府滹沱河水漫了,冲走了很多老百姓的房屋。陕西大雨,渭水和黑水河水涨,损坏了老百姓的房屋。渠州江水也泛滥了。
七月,真定、河间、保定、广平等路三十七个县下了五十多天的暴雨,庄稼都遭了殃。大都路固安州清河水漫了。顺德路任县洺水水位上涨。奉元路朝邑县、曹州楚丘县、开州濮阳县河水都泛滥了。九月,延安路洛水水位上涨。奉元路长安县下暴雨,沣水泛滥,濮州馆陶县也发大水。十二月,杭州盐官州海水大涨,冲垮了堤坝,淹到了城里,官府用石头和木箱子堵,也堵不住。
二年正月,大都宝坻县、肇庆高要县下雨。巩昌路发大水。闰正月,雄州归信县发大水。二月,甘州路下暴雨,帐篷牲畜都被冲走了。三月,咸平府清河、寇河汇合,改道了,冲毁了堤坝。四月,涿州房山、范阳二县发大水。岷州、洮州、文州、阶州四州下雨。五月,檀州发大水,平地水深一丈五尺。高邮、兴化、江陵、公安发大水。浙西的江河湖泊水位上涨。黄河水漫过汴梁,十五个县受灾。六月,通州三河县下暴雨,水深一丈多。冀宁路汾河水位上涨。潼川府绵江、中江水漫入城,水深一丈多。卫辉汲县、归德宿州发大水。济宁路虞城、砀山、单父、丰县、沛县五个县发大水。七月,睢州河决堤。八月,霸州、涿州、永清、香河二县发大水,九千多顷庄稼受损。九月,开元路三河水漫,淹没了老百姓的田地,冲毁了房屋。十月,宁夏鸣沙州下暴雨。曹州所属的县发大水。十一月,常德路发大水。
三年正月,恩州发大水。二月,归德府河决堤。六月,大同县发大水。汝宁光州发大水。大昌屯河决堤。七月,黄河在郑州决堤,淹没了阳武等县一万六千五百多户人家。东安、檀州、顺州、漷州四州下雨,浑河决堤,温榆河水位上涨,庄稼受损。延安路肤施县发大水,冲走了九十多户人家的房子。八月,盐官州刮大风,海水上涨,海堤崩塌,长三十多里,宽二十里,一千二百五十户人家搬迁避难。真定蠡州、奉元蒲城县、无为州、历阳、含山等县发大水。九月,平遥县汾水水位上涨。扬州、宁国、建德等所属的县发大水。十一月,崇明州三沙镇海水上涨,冲走了五百户人家的房子。十二月,辽阳发大水。大宁路瑞州发大水,五千五百顷田地受损,八百九十所房屋被毁,一百五十人溺亡。
四年正月,盐官州潮水大涨,海堤崩塌两千多步。三月,浑河决堤。五月,睢州河水上涨。六月,大都东安、固安、通州、顺州、蓟州、檀州、漷州七州,永清、良乡等县下雨。七月,上都云州下暴雨。北山黑水河水位上涨。云安县发大水。衢州发大水。八月,汴梁扶沟、兰阳二县河水上涨,冲走了近两千户人家的房子。济宁虞城县河水上涨,庄稼受损。滹沱河水位上涨。崇明州海门县海水上涨。十二月,夏邑县河水上涨。汴梁中牟、开封、陈留三县,归德府邳州、宿州下雨。
公元1101年三月,浙江盐官州的海堤塌了,当时就派人去祈祷,还建了216座佛塔,用西方的僧人做法事来镇压灾情。黄河在砀山县和虞城县决堤了。
四月,盐官州又发生海潮暴涨,政府加派军队和百姓去堵塞决口,一共修建了29里的石堤。广宁路也发了大水,崇明州也遭遇了海潮泛滥。六月,南宁路、开元路、永平路等地都发大水。河间府临邑县也下了大雨。益都、济南、般阳、济宁、东平等路三十个县,濮州、德州、泰安州等九个县都遭遇了雨涝灾害,庄稼被毁了。七月,广西的两江地区也发大水。
公元1102年八月,杭州、嘉兴、平江、湖州、建德、镇江、池州、太平、广德九个路都发大水,淹没了超过一万四千多顷的农田。第二年六月,大都的东安州、通州、蓟州、霸州四个州,以及河间府的靖海县都下了大雨,庄稼受损严重。永平府昌国地区的屯田也遭了水灾。
公元1331年(至顺元年)六月,黄河在长垣县和东明县决堤,淹没了五百八十多顷良田。曹州、高唐等地也发了大水,连军队屯田的地方都没能幸免。哎,这水灾,真是厉害啊!
七月,海潮暴涨,冲毁了河间运司两万六千七百引盐。闰七月,平江、嘉兴、湖州、松江三路一州遭遇特大洪水,淹没了三万六千六百多顷田地,受灾的百姓多达四十万五千五百多户。杭州、常州、庆元、绍兴、镇江、宁国等地,还有望江、铜陵、长林、宝应、兴化等县也发了大水,淹没了上万多顷田地。大都、保定、大宁、益都等地也受了水灾的影响。
到了公元1332年(至顺二年)四月,潞州潞城县下起了特大暴雨。五月,河间莫亭县、宁夏河渠县、绍庆彭水县和德安屯田都遭遇了水灾。六月,大都、保定、真定、河间、东昌等地再次遭受洪水袭击,彰德府属县的漳河也决堤了。十月,吴江州刮起了大风,太湖水位暴涨,淹没了近两千户人家。十二月,深州、晋州也发了大水。公元1333年(至顺三年)三月,奉元朝邑县的洛水泛滥。五月,汴梁的黄河水位暴涨,江都、泰兴、云梦、应城等县也遭遇了水灾。滹沱河决堤,淹没了河间清州等地的屯田,汾州也发了大水。六月,无为州、和州遭遇水灾。九月,莒州、沂州以及泰安的奉符县、济宁的鱼台县、曹州的楚丘县,还有平江、常州、镇江三路都遭遇了严重的水灾,这水灾,真是遍地开花啊!
公元1335年(元统元年)五月,汴梁阳武县黄河决堤,农作物受损严重。六月,京畿地区下了特大暴雨,水深竟然达到一丈多!泾河泛滥,关中地区也遭了水灾。黄河更是大规模泛滥,河南地区受灾严重。泉州也下了大雨,溪水暴涨,冲毁了数百户人家。七月,潮州也发了大水。公元1336年(元统二年)正月,东平须城县、济宁济州、曹州济阴县遭遇水灾。二月,滦河、漆河泛滥,永平路属县都受了灾。瑞州路也发了水。三月,山东地区下了大雨,河水暴涨。四月,东平、益都发了水。五月,镇江路发了水,宣德府更是遭遇了特大洪水。六月,淮河水位暴涨,冲毁了山阳县境内大量的房屋、牲畜。九月,吉安路也遭遇了水灾。这几年,水灾真是频繁啊!
1264年,黄河在汴梁封丘县决堤了。第二年五月,南阳邓州发了大水。六月,泾水也泛滥了。八月,大都到通州一直下暴雨,到处都是洪水。1265年二月,绍兴地区发了大水。五月,广西贺州发大水,庄稼都毁了。六月,卫辉下了好长时间的雨,一直到七月,丹河、沁河水位暴涨,跟城西的御河连成一片,平地水深都超过两丈,好多房屋、田地都被冲走了,老百姓都爬到树上躲避,达鲁花赤(元朝官职)的僧家奴才们用船送饭给他们吃,把老人孩子转移到城里,每天都给他们发放粮食,一个月后水才退下去。汴梁的兰阳县、尉氏县和归德府也都遭了洪水。黄州和衢州常山县也都发了大水。
1266年正月,黄河在曹州决堤,汴梁又遭了灾。五月,吉安永丰县发了大水。黄河泛滥,平地水深两丈,白茅堤和金堤都被冲垮了。六月,邵武发了大水,整个城市都被洪水淹没,沿河的民居几乎都被冲毁了。1267年六月庚戌日,汀州路长汀县发了大水,平地水深有三丈多,八百多户人家房屋被毁,两百多顷田地被淹,八千多人被淹死。七月,沂州的沂河和沐河暴涨,决堤了,庄稼都被毁了。邵武光泽县也发了大水。常州宜兴州山洪暴发,水位高出一丈,好多房屋被毁。
1268年二月,京畿地区五个州十一县和福州路的福宁州都发了大水。五月甲子日,庆元奉化州山体滑坡,洪水涌出来,淹死了很多人。六月,衢州的西安县和龙游县发了大水。庚戌日,处州的松阳县和龙泉县连日大雨,水涨进城里,水深一丈多,五百多人被淹死;遂昌县的情况更严重,平地水深三丈多。桃源乡山体滑坡,压死了五十三户人家,三百六十多人丧生。秋天,河北地区发了大水。七月壬子日,延平南平县下了好长时间的雨,水位暴涨,一百多人被淹死,三百多户人家房屋被毁,两百七十多亩田地被淹。乙卯日,奉元路盩厔县河水泛滥,冲走了很多居民。八月甲午日,卫辉发了大水,一千多户人家的房屋被冲走。十月,河南府宜阳县发了大水,冲毁了很多房屋,淹死的人很多。
公元1341年,开封和钧州发大水。扬州地区的崇明、通州、泰州等地海水倒灌,淹死了1600多人。哎,这灾难,真是让人心痛。
1342年四月,睢州仪封县发大水,庄稼全毁了。六月癸丑夜,济南山水暴涨,冲垮了东西二关,水流进了大清河。黑山、天麻、石固等寨子,还有卧龙山一带的水,都涌进了大清河,淹没了上千户人家,淹死的人更是数不清。
1343年二月,巩昌的宁远、伏羌、成纪三县山崩地裂,山洪暴发,淹死的人不计其数。五月,黄河在白茅口决堤。七月,开封的中牟、扶沟、尉氏、洧川四县,郑州的荥阳、氾水、河阴三县都发大水。
1344年五月,霸州发大水。六月,河南巩县下大雨,伊河、洛河水位暴涨,冲走了几百户人家。济宁路的兖州,开封的鄢陵、通许、陈留、临颍等县也发大水,庄稼颗粒无收,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想想都可怕。七月,滦河水位暴涨,水位高出地面一丈多,永平路上的庄稼房屋都被冲走了很多。东平路的东阿、阳谷、汶上、平阴四县,还有衢州的西安县也都发大水。温州更是刮起了飓风,海水倒灌,冲走了很多房屋,淹死的人很多。
1345年七月,黄河在济阴决堤,官民的房屋几乎都被冲走了。十月,黄河泛滥成灾。1347年五月,黄州发大水。八月壬午,杭州、上海浦江中午潮水退去后又涨了起来,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1348年正月辛亥,黄河决堤,淹没了济宁路。四月,平江、松江发大水。五月庚子,广西山崩地裂,山洪暴发,漓江水位暴涨,平地水深两丈多,房屋、牲畜都被冲走了。壬子,宝庆发大水。乙卯,钱塘江潮水比八月还要高出几丈,江边的百姓都搬走了避难。六月己丑,中兴路松滋县突然下大雨,水位暴涨,平地水深一丈五尺多,六十多里的地方都被淹了,死了1500人。这个月,胶州也发大水。七月,高密县发大水。
1349年七月,中兴路的公安、石首、潜江、监利等县和沔阳府都发大水。夏秋季节,蕲州发大水,庄稼受损严重。1350年五月,龙兴府瑞州发大水。六月乙未,灵州灵石县暴雨成灾,河堤决口,冲走了很多房屋。七月,汾州平遥县汾河水位暴涨。静江府荔浦县发大水,庄稼受损严重。
1351年夏天,龙兴府南昌、新建两县发大水。安庆府桐城县暴雨成灾,花崖山、龙源山山崩,冲垮了县城东边的大河,冲走了400多户人家。七月,冀宁路的平晋、文水两县发大水,汾河两岸的田地都被淹了,好几百顷地都毁了。黄河在归德府永城县决堤,黄陵冈的河岸都被冲垮了。静江路发大水,南北两条渠道都决堤了。
1352年六月,中兴路松滋县暴雨成灾,水位暴涨,冲走了上千户人家,淹死了700人。七月,衢州西安县发大水。1353年夏天,蓟州的丰润、玉田、遵化、平谷四县发大水。七月丁卯,泉州一天涨了三次潮水。
1354年六月,河南府巩县下大雨,伊河、洛河水位暴涨,冲走了很多房屋,淹死了300多人。秋天,蓟州发大水。1355年六月,荆州发大水。
1356年,黄河在郑州河阴县决堤,官府和百姓的房屋都被冲毁了,成了河道的一部分。山东也发大水。1357年六月,下大雨,漳河水位暴涨,广平路到处都是水。秋天,蓟州五个县都发大水。1358年秋天,京城、蓟州、广东惠州、广西、贺州都发大水。1359年九月,济州任城县黄河决堤。1360年七月,通州发大水。
1362年三月,邵武府光泽县发大水。1373年,孟州的济源、温县发大水。七月,黄河在东平府寿张县决堤,城墙倒塌,田地房屋被冲走,淹死的人很多。1374年三月,益都县井水泛滥,水变黄了,怀庆路的孟州、河内、武陟县也发大水。七月,益都路的寿光县、胶州的高密县发大水。1375年秋天,东平的须城、东阿、平阴三县黄河在小流口决堤,水流进了大清河,冲毁了很多房屋,庄稼也受损严重。
1376年二月,河北地区大规模迁徙,从东明、曹县、濮县一直到济宁,都受到了影响。六月,河南府下大雨,瀍河水位暴涨,水深四丈多,冲走了东关几百户人家。七月,汾州介休县汾河水位暴涨。蓟州四个县、卫辉、开封钧州都发大水,庄稼受损严重。八月,棣州大清河决堤,棣州、滨州交界处的很多房屋被冲走。济宁路肥城县西边黄河水泛滥,一百多里的田地房屋被冲走,德州齐河县也有七十多里地受灾。
元朝至元十五年腊月,黄河水清澈见底了!从孟津的东柏谷到汜水县的蓼子谷,八十多里河段,水清得能看见河底,好几个月后才恢复原样。
元贞元年闰四月,兰州黄河三百多里河段,清澈了三天。
至正十四年正月初一,汴梁城东的汴河河面,冰竟然结成了五彩缤纷的花草图案,三个月后才融化。 这景象真是奇观啊!“汴梁城东汴河冰作五色花草,三月方解。”
至正十九年,郑州黄河段也清澈了一阵,有好几里长呢。
至正二十年十一月,汴梁附近的原武县和荥泽县,黄河清澈了三天。
至正二十一年十一月,河南孟津县到绛州垣曲县,长达二百里的河段,清澈了七天!新安县那边的黄河也一样。 腊月,冀宁路石州的河水也清澈了,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冰雪融化才恢复原样。
至正二十四年夏天,卫辉路那边的黄河也清澈了一次。
1271年五月,西京宣德地区下霜,庄稼都冻死了。1272年五月,宣德、咸宁等地又下霜了。八月,河间、平滦等地也遭遇霜冻,庄稼受损严重。1273年四月,武州下霜,麦子和庄稼都冻死了。
1276年八月,太原地区下霜,庄稼受灾。四月,檀州也下霜了。1282年七月,巩昌、会宁、兰州等地霜冻毁坏庄稼。1291年四月,海宁州和益都路地区下霜。1295年三月,山东下霜,桑树被冻死,蚕也死了,受灾的百姓有三万多户。1299年七月,济南、棣州下霜,豆类作物受损。1300年七月,大同、平阳、太原下霜,庄稼被冻死。十一月,兴州、松州和兴隆路也一样遭遇霜冻。1302年三月,济南、般阳等地和恩州所属的县下霜,桑树被冻死。
1306年八月,金州、复州下霜,庄稼被冻死。1310年三月,汤阴县下霜,麦子被冻死。五月,商州也下霜,麦子受损。1311年八月,大同、太原下霜,庄稼被冻死。1312年四月,济南路下霜,麦子被冻死。五月,般阳路也下霜了。1313年三月,济阳、滦城两县下霜,桑树被冻死。八月,太原的交城、阳曲、管州、岚州,大同的怀仁等地都下霜,庄稼受损。1314年三月,河间、益都、般阳所属的县下霜,桑树被冻死。清州、莫州、沧州、献州四个州的桑树被冻死了一百四十一万七十多棵,蚕茧也损失了一万两千七百多箔。1315年七月,大同浑源县下霜,庄稼被冻死。八月,绥德州米脂县两百八十顷的庄稼被霜冻毁掉。
1316年八月,大同下霜,庄稼被冻死。大名路也下霜了。1319年七月,大宁等地也下霜了。1322年三月,济宁下霜,桑树被冻死。1324年三月,东平、般阳等路,泰安、曹州、濮州等地下了三天大雨大雪,霜冻毁坏了桑树。闰三月,济宁、汴梁等路和陇州、开州、青城、渭源等县下霜,桑树被冻死,没有蚕了。七月,冀宁下霜,庄稼被冻死。1327年夏天,六盘山地区霜冻毁坏了五百多顷的庄稼。1328年五月,雄州归信县下霜。1329年三月,奉元路同州下霜。1330年八月,益津县下了雨夹着霜。1336年五月,辽东路下霜。1337年七月,冀宁阳曲县、大同路大同县、兴和路威宁县下霜。八月,袁州宜春县下霜,庄稼被冻死。
1337年三月,云南府大雪,百姓挨饿。1338年二月,京师下大霜,白天还阴天。闰七月,奉元路西和州、宁夏应理州、鸣沙州,巩昌路静宁州、邠州、会宁州等地,凤翔府麟游县,大同府山阴县,晋宁路潞城县、隰州等县下霜,庄稼被冻死。1339年八月,浑源、云内两州下霜,庄稼被冻死。1340年九月,彰德下了雨夹雪,结冰像琉璃一样。1341年八月,卫辉下霜,庄稼被冻死。1343年三月,温州大雪。1344年春天,彰德非常寒冷,清明节前后下了三尺厚的雨雪,很多百姓冻死饿死了。1345年三月,汴梁路钧州下了大雨大雪,密县平地积雪超过三尺。1347年秋天,邵武光泽县下霜,庄稼被冻死。1357年三月,东平路须城、东阿、阳谷三县下霜,桑树被冻死,蚕丝生产受损。八月,钧州密县下霜,豆类作物受损。1361年三月,彰德大雪,比冬天还冷,很多百姓冻死。五月辛巳日,大同下霜,麦子被冻死。秋天,冀宁路徐沟、介休两县下了雨夹雪。十二月,奉元路咸宁县的井水都结冰了。1362年四月,奉元路下霜,豆类作物受损。
中统二年四月,下起了雨夹冰雹。三年五月,顺天、平阳、真定、河南等地都下了雨夹冰雹。四年七月,燕京昌平县、景州蓚县,还有上都路的兴州、松州、云州三州,雨雹灾害严重,庄稼都遭了殃。
至元二年八月,彰德、大名、南京、河南、济南、太原等地都下了雨夹冰雹。四年三月,夏津县下了很大的雨夹冰雹。五年六月,中山下了很大的雨夹冰雹。六年二月,兴国下了雨夹冰雹,冰雹大的像马头一样,好多家禽牲畜都被砸死了。七月,西京大同县下了雨夹冰雹。七年五月,河内县下了很大的雨夹冰雹。十五年闰十一月,海州赣榆县下了雨夹冰雹,庄稼受损。十六年,保定等二十多个地方都下了雨夹冰雹。十九年八月,下了雨夹冰雹,冰雹大的像鸡蛋一样。二十年四月,河南刮风打雷下雨下冰雹,庄稼受损。五月,安西路刮风打雷下雨下冰雹。八月,真定元氏县刮大风下冰雹,庄稼全毁了。二十二年七月,冠州下了雨夹冰雹。
二十四年九月,大定、金源、高州、武平、兴中等地都下了雨夹冰雹。这一年,西京、北京、隆兴、平滦、南阳、怀孟、巩昌等地也下了雨夹冰雹。二十五年三月,灵壁、虹县下了雨夹冰雹,冰雹像鸡蛋一样大,麦子受损。五月,孟州乌河州下了雨夹冰雹。十二月,灵寿、阳曲、天成等县下了雨夹冰雹。二十六年夏天,平阳、大同、保定等地下了很大的雨夹冰雹。二十七年四月,灵寿、元氏两县刮大风下冰雹。六月,棣州厌次、济阳两县刮大风下冰雹,禾苗、豆类、麦子、桑树、枣树都受损了。二十九年闰六月,辽阳、沈州、广宁、开元等地下了雨夹冰雹。三十年六月,易州下了雨夹冰雹。三十一年四月,即墨县下了雨夹冰雹。五月,密州路的诸城、大都路的武清下了雨夹冰雹。七月,阳信县下了雨夹冰雹。真定路的南宫、新河,易州涞水等县也下了雨夹冰雹。八月,德州安德县下了很大的风雨夹冰雹。
元贞元年五月,巩昌金州、会州、和州下了很大的雨夹冰雹,麦子和庄稼都没了。七月,隆兴路下了雨夹冰雹。二年五月,河中猗氏县下了雨夹冰雹。六月,大同隆兴威宁县、顺德邢台县、太原交城、离石、寿阳等县下了雨夹冰雹。七月,太原、怀孟武陟县下了雨夹冰雹。大德元年六月,太原崞州下了雨夹冰雹,庄稼受损。二年二月,檀州下了雨夹冰雹。八月,彰德安阳县下了雨夹冰雹。三年八月,隆兴、平滦、大同、宣德等地下了雨夹冰雹。四年三月,宣州泾县、台州临海县刮风下冰雹。五月,同州、平滦、隆兴下了冰雹。五年七月,下了雨夹冰雹。八年五月,大宁路建州、蔚州灵仙县下了雨夹冰雹。太原、大同、隆兴所属的阳曲、天成、怀安、白登等县刮风下冰雹,庄稼受损。八月,管州、岚州,交城、阳曲、怀仁等县下了雨夹冰雹。九年六月,晋宁、冀宁、宣德、隆兴、大同等地下了很大的雨夹冰雹,庄稼受损。十年四月,郑州管城县刮风下冰雹,冰雹大的像鸡蛋一样,积了五寸厚。五月,下了很大的雨夹冰雹。七月,宣德县下了雨夹冰雹。十一年五月,建州下了雨夹冰雹。
至大元年四月,般阳新城县、济南厌次县、益都高苑县下了很大的风雨夹冰雹。五月,管城县下了很大的冰雹,冰雹厚一尺,麦子全没了。八月,大宁县下了雨夹冰雹,庄稼受损,人畜都死了不少。二年三月,济阴、定陶等县下了雨夹冰雹。六月,崞州、源州、金城县下了雨夹冰雹。延安神木县下了很大的冰雹,一百多里地,人畜都死了不少。三年四月,灵寿、平阴等县下了雨夹冰雹。四年四月,南阳下了雨夹冰雹。闰七月,大同宣宁县下了雨夹冰雹。皇庆元年四月,大名濬州、彰德安阳县、河南孟津县下了雨夹冰雹。六月,开元路刮风下冰雹,庄稼受损。二年七月,冀宁平定州下了雨夹冰雹。景州阜城县刮风下冰雹。八月,大同怀仁县下了雨夹冰雹。延祐元年五月,肤施县刮大风下冰雹,庄稼受损,人畜也受了伤。六月,宣平、仁寿、白登等县下了雨夹冰雹。二年五月,大同、宣德等地下了冰雹,庄稼受损。三年五月,蓟州冰雹厚一尺。五年四月,凤翔府下了冰雹,麦子和庄稼受损。
六年六月,大同下了雨夹冰雹,冰雹大的像鸡蛋一样。晋阳、西凉、钧州、阳翟、新郑、密等县下了很大的雨夹冰雹。七月,巩昌陇西县下了冰雹,庄稼受损。七年八月,大同路打雷下雨下冰雹。至治元年六月,武州下了雨夹冰雹,庄稼受损。永平路下了很大的冰雹,冰雹厚一尺,庄稼受损。七月,真定、顺德、大同等地下了雨夹冰雹。二年四月,泾州泾川县下了雨夹冰雹。六月,思州下了很大的风雨夹冰雹。三年五月,下了很大的风雨夹冰雹,柳林行宫的大树都被刮倒了。十二月,辽阳下了雨夹冰雹。泰定元年五月,冀宁阳曲县下了雨夹冰雹,庄稼受损。思州龙泉县下了雨夹冰雹,麦子受损。六月,顺元、太平军、定西州、宣德府、巩昌路及八番等地下了雨夹冰雹。七月,龙庆路下了雨夹冰雹,冰雹大的像鸡蛋一样,平地积了三尺多厚。八月,大同白登县下了雨夹冰雹。十二月,延安路下了冰雹。二年四月,奉元白水县下了雨夹冰雹。五月,洮州路可当县、临洮府狄道县下了雨夹冰雹。六月,兴州、鄜州、静宁州及成纪、通渭
明太祖朱元璋当皇帝的第五年冬天,打了个大雷。到了元至顺三年五月己巳日,西北方向的天上响起了天鼓的声音。元至正三年秋天,兴国路永兴县也打雷了,把粮仓的负责人尹章直接劈死了,就死在县衙里。七年五月庚戌日,台州路黄岩州的海边,天上没半点云彩,突然打了个雷。那年冬天,卫辉路也响起了天鼓。十年六月戊申日,广西临桂县,晴空霹雳,一个叫廖广达的老百姓被雷给劈死了。十二月庚子日,汾州孝义县下了雷雨。十一年十二月,台州下了大雨,还伴着震耳欲聋的雷声。十二年三月丙午日,宁国路也突然打雷,天上没一片云。十三年十二月庚戌日,京城也莫名其妙地打了个雷,一会儿工夫,东南方向就掉下来个火球。怀庆路的河内县和河南府的东北方向都响起了天鼓。就在同一天,怀庆路的修武县和潞州的襄垣县也都毫无征兆地打雷,雷声震天动地。那个月,汾州也下了雷雨。十四年十二月,孝义县又下了雷雨。十九年十二月,台州又打了个大雷,还伴着闪电。二十一年十一月戊申日,温州乐清县打雷了。二十二年十月,下了大雨,还伴着雷电。到了至正二十四年,雷竟然把延春阁的西边屋脊给劈了。二十七年正月乙未夜,晋宁路绛州的天上响起了天鼓,声音震天响,就像打仗一样。十月,奉元路也下了雷雨。
元至正二十五年六月戊申日,京城下了一场大雨,雨里竟然还下起了鱼,每条鱼都有一尺多长,人们都把它们捡起来吃了。
元朝至元二十年,听说卫辉有个农民看见了条苍龙。
后来,到了至元五年六月庚戌(具体哪天),福建汀州长汀县出现了一条蛟龙,紧接着就下起了特大暴雨,平地一下就涨起了好几丈深的水,淹没了八百多户人家,冲毁了两百多顷田地。
元朝至正十五年七月,嘉兴城东边也有人看见了条白龙,当时也是狂风暴雨。十七年六月癸酉(具体哪天),温州乐清江里出现了两条龙在打架,刮起了十二级台风,还看到好多像球一样的闪光,死了上万个人。 同年的八月癸丑(具体哪天),祥符县西北方向出现了青龙和白龙,好像在打架一样,过了好久才散开。
至正二十三年正月甲辰(具体哪天),广西贵州的江里有个东西上了岸,长得像蛇,有四个爪子,青色的,大概四尺长,好多军民都去看,最后把它杀了。二十四年六月,保德州的咸宁井里出现了一条黄龙。
至正二十七年六月丁巳(具体哪天),皇太子的寝宫新打的井竣工了,结果从井里飞出来一条龙,光芒刺眼,宫女太监们都吓趴下了。“龙自井而出,光焰烁人,宫人震慑仆地”。 而且,宫墙外的长庆寺,成宗皇帝住过的斡耳朵里,那棵大槐树上,也缠绕着一条龙,过了好久才飞走,树皮都被它刮掉了。“又宫墙外长庆寺所掌成宗斡耳朵内大槐树,有龙缠绕其上,良久飞去,树皮皆剥”。 七月,益都临朐县龙山也出现了龙,还把上千斤的大石头给托起来了!
到了至正二十八年十一月,大同路怀仁县的河岸塌了,结果发现好多大小不一的蛇缠绕在一起,堆得能装好几车。
1261年9月,河南有个老百姓王四的老婆靳氏,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这可是喜事一桩啊!
1264年,黄冈有个妇女生了个孩子,脑袋居然像狗头一样!这可把大家吓坏了。第二年正月,武城县有个叫王甲的老婆崔氏,也生了三个儿子,跟王四家一样,也是三胞胎!1268年,昌黎县有人生了个孩子,半夜里孩子出生的时候,屋里竟然发出奇异的光芒,好多人都觉得这是不寻常的征兆。皇上听说后,说:“这要是生了个好人,那可真是太好了,别瞎琢磨了!”1270年8月17日,凤翔宝鸡县的刘铁牛老婆也生了三个儿子。
1270年到1280年之间,生孩子这事儿可真是不少。1280年2月,高州的张丑老婆李氏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真是热闹!同一年4月,固安州的王得林老婆张氏怀孕五个月就生了个孩子,这孩子可奇特了,四只手四只脚,圆脑袋三个耳朵,其中一个耳朵长在脑后!生下来就死了,他们把这事儿都报告给了官府。1282年4月,江陵县有个叫张二的老婆生了三个儿子。1288年9月,襄阳南漳县的李氏老婆黄氏也生了三个儿子。1291年5月,遂宁州有个军户任福的老婆生了三个儿子。同年11月,辽阳打雁孛兰奚户那怀的老婆和里迷生了四个儿子!1294年,宝应县的孙奕老婆朱氏生了三个儿子。1297年1月,江州湖口县的赵丙老婆甘氏生了四个儿子。
1305年10月26日,秦州成纪县的赵思直老婆张氏生了三个儿子。1306年3月23日,太平当涂县的杨太老婆吴氏生了三个儿子。1264年1月,云南有个妇女生了三个儿子。还有广西师宗州,有个叫适和的妇女也生了三个儿子。汴梁祥符县集市上,有个乞丐妇女竟然长出了胡子!真是稀奇古怪的事情!1265年4月,黄冈县有个周姓妇女生了个孩子,也是狗头人身,生下来就死了。
1349年4月,枣阳有个张姓妇女生了个儿子,刚满一岁,就长得四尺多高,长得跟别人不一样,肚子大大的,见到人就傻笑,就像世俗画里的布袋和尚一样。1353年5月,霸州的王马驹老婆赵氏生了三个儿子。同年6月,亳州务李润老婆张氏也生了三个儿子。
1343年的秋天,福建建宁浦城县,有人家养的猪生了两个小猪,这俩小猪都有八条腿!到了1351年,镇江有人家的猪生的小猪长得像大象似的。1352年,江宁陆家的一头猪生了十四个小猪,其中一个小猪居然是人头猪身!1364年正月,山西保德州有人家的猪生了个小猪,它只有一颗脑袋,却有两个身子,八个蹄子,两条尾巴。还有,海盐县赵家杀猪的时候,猪的小肠竟然像蛇一样扭动着跑出去老远才停!
1347年四月壬午日,河北檀州下起了黑色的霜雨。1342年,浙江处州下起了米粒大的黑雨。1340年二月,山西大同地区出现了大雾霾。1357年八月,四川益津路下起了黑色的霜雨。1341年四月戊寅日,河南彰德地区刮起了红色的风,突然就变成黑色的了,白天黑得像晚上一样。1351年十月,江西饶州和浙江衢州都下起了黑色的雨点。1351年十二月,福建建宁浦城也下起了黑色的雨点。1353年正月二十三日,黑气布满了天空。那年冬天,江西袁州路每天傍晚,都有黑气环绕着郡城。1357年正月己丑日,杭州下起了黑色的雨,河里的水都变黑了。1368年七月乙亥日,北京城里出现了大黑雾,天昏地暗的,什么都看不清,从早上到快中午才散去,这种情况持续了十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