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礼海涯,是回鹘族人。他爸爸叫脱烈,是集贤大学士,妥妥的高官。脱烈有两个儿子,老大叫野纳,老二就是阿礼海涯。阿礼海涯年轻的时候就跟着武宗皇帝做事,当他的贴身侍卫,因为为人清廉谨慎,很受皇帝赏识。元皇庆元年九月,他被任命为中书省参议,后来又升职当了参知政事。两年后,又升任左丞;延祐三年,又升任右丞;延祐四年,更是升到了平章政事的高位。不过好景不长,同年七月,他又被调到湖广行省当平章政事去了。元至治年间,他又先后在河南、陕西行省任职,最后回到中央,当上了翰林学士承旨。后来他父亲去世了,他就辞官回家守孝去了。

元天历元年秋天,文宗皇帝继位。阿礼海涯去汴梁(开封)拜见皇帝,马上就被任命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这时候,靖安王阔不花和陕西行省平章政事探马赤一起造反,响应上都的起义军,向东进攻潼关。阿礼海涯派参知政事秃列秃和廉访副使万家驴去洛阳犒劳军队,想阻止他们。他还派都镇抚卜伯去巡视高门、武关、荆子口这些重要的关隘,派万户孛罗守卫潼关。没想到阔不花他们偷偷地从水门潜入,孛罗吓得逃跑了,叛军占据了阌乡、灵宝等城池,河南地区顿时大乱。

阿礼海涯说:“汴京位于南北交界,如果西夏人打到这里,江南的道路就走不通了,这将是全国的大灾难啊!”于是,他调集了湖广地区的平阳、保定两翼的军队,还有河南邓州的新军,以及庐州、沂州、郯州的炮弩手等部队,来防守虎牢关;调集裕州哈喇娄和邓州孙万户的军队,来防守武关和荆子口。他还把在芍陂等地屯兵,从襄阳、邓州等地来耕种的士兵送回老家,又补充了一些民壮,让他们守卫襄阳、白土、峡州等险要关隘。因为国库空虚,他就命令各郡县向富裕人家借贷。安丰等郡的粮食,沿着黄河运到陕州,再从汴京和汝州购买粮食;近处的粮食,就运到荥阳,再转运到虎牢关。他还让廉访使董守中、佥事沙沙屯驻守南阳,右丞图卜帖木儿、廉访使伯颜驻守虎牢关,随时听候调遣。这个月,西夏军队逼近河南,在巩县的石渡发生激战,双方伤亡差不多,西夏军最终攻占了虎牢关。阿礼海涯却泰然自若,神情举止和往常一样,大家因此都安心不少。

这时,从京城回来的使者报告说,齐王已经攻克了上都,并奉上天子的玉玺来归顺朝廷。阿礼海涯非常高兴,派人带着书信到西夏军营去劝降。可是西夏人不仅扣押了使者,还盘问他事情的真假。朝廷又派月鲁鲁帖木儿奉旨去劝退西夏军,结果西夏人杀死了他一半的随从,还把月鲁鲁帖木儿绑了起来,送给了荆王。朝廷又派参政冯不花亲自去劝说,西夏阔不花的军队这才撤退。河南的战事平息后,阿礼海涯把剩余的钱财还给了老百姓,还从西夏军中赎回了被俘的百姓,总共有几千人回到了家中。被西夏俘虏的陕西将吏,也都放了回来。因为立下大功,他被提升为陕西行台御史大夫。第二年正月,他被调回朝廷,担任中书平章政事,后来又改任太禧宗禋院使。至顺元年,他又被任命为中书平章政事。第二年正月,他兼任侍正。同年,朝廷下令在河南行省为他建立功德碑。元统二年,他出任河南行省丞相。三月,他又改任江浙行省左丞相,最终在任上去世。

脱因纳,哎,这名字听着就挺有范儿的。他跟着世祖皇帝打乃颜,立了大功,大德七年,被封为钦察卫亲军千户所达鲁花赤,还赏赐了金符,想想这多威风!八年后,又升任太仆少卿,之前的职务还保留着。到了至大二年,他被任命为甘肃行省参知政事,官阶也升到了通奉大夫。四年后,调回中央当了太仆卿。皇庆元年,他又被任命为阿鲁儿万户府、襄阳汉军达鲁花赤,太仆卿的职务照旧。延祐三年,升任甘肃行省右丞。至治二年,改任通政使,后来又转任会福院使,没多久又回到通政使的岗位上。致和元年,他跟着皇帝去上都。秋天七月,泰定帝驾崩了,文宗皇帝在大都自立为帝,这时候,诸王满秃等人正计划拥立文宗。脱因纳参与了这个计划,结果事情败露,被倒剌沙给杀了。天历元年,朝廷追赠他宣力守义功臣、荣禄大夫、上柱国、中书平章政事等一系列头衔,还追封他为冀国公,谥号忠景。

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定童,一个叫只沈哈朗。定童继承了他父亲阿鲁儿万户府兼襄阳万户府达鲁花赤的职务,还佩带着金虎符,想想这多荣耀!只沈哈朗一开始被授予钦察亲军千户所达鲁花赤,也佩带着金符,后来官职一路升迁,当上了朝列大夫、通政院副使,然后是同知,最后升任院使,官至中奉大夫,后来去世了。

和尚,是乃蛮台氏的。他伯父兀鲁不花,至元七年跟着大军去打宋朝,立了功,升了百户。他还参加了阿里海涯攻打樊城、攻打新城、攻打鄂州东门的战役,屡立战功。至元二十五年,朝廷赏赐给他银符,授予他后卫军百户的职位。他去世后,他弟弟怯烈吉继承了他的职位。怯烈吉去世后,他的儿子和尚继承了这个职位。

公元1306年,我升职了,当上了后卫亲军副千户,还得到了皇帝赏赐的金符,那可是个好兆头!

1310年,江西宁都闹起了贼寇,我跟着元帅乞住一起去平叛,活捉了贼首蔡五九! 1311年八月,我又跟着丞相燕帖木儿,一起抓住了平章乌伯都剌等人。九月,我们在通州打了一仗,因为立了功,皇上赏赐了我一匹好马! 接着,我又跟着燕帖木儿,还有上都枢密副使阿剌帖木儿、指挥忽都帖木儿,在红桥打仗。那仗打得可激烈了,阿剌帖木儿差点儿把燕帖木儿刺伤,燕帖木儿用刀挡住了他的长枪,然后反手一刀砍中了阿剌帖木儿的左臂。 我呢,也砍中了忽都帖木儿的左臂。这俩人都是上都的猛将,这下可被我们打怕了,气势全没了! 之后,我们又在白浮跟纽邻他们打了一仗。 我当时跟燕帖木儿说:“两军对阵,得有个区分才行啊!现在咱们的旗帜和缨穗都是黑的,容易混淆,不如换成白色的吧!” 燕帖木儿听取了我的建议。 后来,我们在昌平栗园打仗,又在石桥跟亚失帖木儿交战。 我还跟着一起在檀州南桑口打败了秃满迭儿。 这些战役我都立了功,最后升了万户!

1311年十月,湘宁王八剌失里带兵打进了冀宁,皇上命令我带兵从故关去支援。冀宁的守将组织了民兵抵抗敌人,我殿后掩护,杀敌无数! 等上都的援兵到了,我才撤回故关,可惜冀宁还是失守了。十一月,皇上又让我统领八卫把总金鼓都领,负责祭祀典礼的事务。 到了1312年,伯颜杀了唐其势,我跟着答里一起起兵反抗,结果兵败被杀,唉……

燕帖木儿手下的将领剌剌拔都儿,是个出了名的骁勇善战的猛将,他率领部队驻扎在上都。伯颜只带了三百骑兵,就敢去袭击他,双方短兵相接,拼杀在一起。剌剌拔都儿拔刀的时候,刀竟然断了!结果,被伯颜杀死了。

教化,是阿速氏的人。他祖先捏古剌,在宪宗时期带着也里牙、阿速等三十个人来投降,后来跟着出征钓鱼山,讨伐李璮,都立了功。他爸爸阿塔赤,在世祖时期参加了围攻襄阳、平定江南的战役,还参与了征讨乃颜的战争,都因为战功而受赏。到了仁宗时期,教化当官做到左阿速卫千户,后来去世了。教化一开始叫速古儿赤,后来继承了他爸爸的职位,参与了讨伐必里阿秃的战役,把叛乱平定了。凯旋归来后,皇上赏了他一件衣服。天历元年八月,他跟着丞相燕帖木儿在居庸关以北打仗,立了功。九月,他升任拱卫直都指挥使,不久又升迁为章佩卿,后来去世了。

他儿子燕不花,一开始在仁宗时期是速古儿赤,到了英宗时期当上了进酒宝儿赤。天历元年,他迎接文宗皇帝回河南,皇上赏赐了他白金和丝绸,还封他为温都赤。九月,他去居庸关侦察敌情,路上遇到两个人,这俩人跟探马赤的军队说:“现在北方的军队马上就要到了,你们快躲起来吧!”燕不花怕影响军心,立刻拔出佩刀把那两个人给杀了。后来他被任命为兵部郎中,招募了阿速军四百多人。十月,他升任兵部尚书,皇上赏赐了他双珠虎符,让他统领六百人马,跟着丞相燕帖木儿在檀子山打败了秃满迭儿,之后又升迁为大司农丞,最后去世了。

万家驴,是准台氏的人。他爸爸撒喀都,是福州新军的千户。万家驴本来应该继承他爸爸的职位,但他把这个职位让给了弟弟纳罕。他自己从宿卫做起,一步步升迁,做到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后来又转任云南肃政廉访司佥事。丽江路的达鲁花赤燕只不花,作恶多端,还煽动洞蛮叛乱,害怕事情败露就逃跑了。万家驴上奏朝廷罢免了他,那些叛乱的人也都归顺了。他还修建了二十四个庙宇和学校,来发展文化教育。他母亲去世后,他被调到江西道,后来又被调到燕南道,但他都因为母亲去世而辞去了官职。

一开始,万家驴在元朝初年被任命为河南行省的郎中,负责守卫潼关。没过多久,他又升职了,当上了河南道的廉访副使。

潼关失守了,好多老百姓连夜逃回行省。万家驴立刻调集了四千蒙古兵,又征召民壮,还向富户借钱,全力支援军队。朝廷还赏赐了他很多珍贵的丝绸布匹。当时也先率兵攻打上都,驻扎在彰德,士兵们因为粮草不足,就要开始抢掠了。万家驴据理力争,也先这才率领部队转移到卫辉,老百姓这才安定下来。 因为这件事,万家驴被提升为中政院同佥,还赏赐了银子和布匹。后来他又改任储政院判官,接着升任监察御史,最后做到户部郎中。他办事雷厉风行,清除积弊,很有政绩。

他一路升迁,做到江西榷茶都转运司同知,后来回到朝廷任户部侍郎,还疏通了通州仓三十万石的粮食问题。最后,他被任命为河间路总管,最终去世。

万家驴为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所以得罪了不少权贵,仕途因此受到限制,没做到更高的官位。但他为人正直,乐于行善。

有一次,一个高官把万家驴的儿子赶走了,当时他孙子才十岁。有一天,万家驴碰到了这个高官,就和他聊起了父子亲情的重要性,那个高官听了很不好意思。万家驴问他:“你儿子多大啦?”高官说:“还小呢。”万家驴说:“那应该让他来拜见你啊。”

第二天,万家驴就带着自己的孙子去拜见那个高官。高官非常疼爱万家驴的孙子,爱不释手。万家驴这时才说:“这是您的孙子啊!”高官一听,顿时悲从中来,痛哭流涕,赶紧把儿子叫了回来,父子俩终于和好如初了。

话说这阇里帖木儿,是札剌儿氏的后代。他祖上是蒙古军里的一位千户,当年跟着打仗,灭了金朝,又参与了征讨南宋,立下战功后就去世了。他儿子札剌儿台留在了北方边境,弟弟孛罗合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后来孛罗合也死了,又让札剌儿台继承了。朝廷赏赐给他金符,让他做万户,兼任原来的千户职位,还跟着一起围攻襄阳,最后在军中去世了。他留下了两个儿子,帖木儿和哈八儿,都还小,他们的母亲孛鲁罕把朝廷赏赐的虎符交给官府保管。

等帖木儿长大后,朝廷又给了他虎符,让他继承他父亲的职位。他跟着伯颜平定了南宋,立下了功劳。到了至元十四年,他被提升为明威将军,去广东征讨,可惜因为生病去世了,没有留下儿子。于是弟弟哈八儿继承了他的职位,被调到广州戍守。到了皇庆元年,哈八儿也去世了,他的儿子那海继承了他的职位。那海也没有儿子,就由他的弟弟阇里帖木儿继承了。朝廷授予他武德将军的称号,让他担任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不久后又升官加爵,成了宣武将军。

致和元年秋天八月,他奉西安王的命令去河中驻守。九月,他打败了陕西的军队,活捉了九十八个人。到了天历元年十一月,他又在南阳打败了陕西军队,因为战功卓著,朝廷赏赐给他三珠虎符,可惜没多久他就去世了。

再说说兀鲁思,他是钦察氏的人。他伯父别鲁古,在至元二十三年建立了钦察卫,担任木卫佥事,还佩带着金符。武宗皇帝在北庭镇守时,曾带兵征讨杭爱,兀鲁思的伯父奉命统领护驾军队,被封为万户,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立下大功,后来又回到钦察卫担任佥事,最后去世了。他的儿子脱欢不花继承了他的职位,后来也去世了,没有留下儿子。于是兀鲁思继承了他伯父的职位。

天历元年秋天九月,兀鲁思参与了讨伐倒剌沙的战役,立下战功,朝廷赐给他名字“拔都儿”。第二年,他跟随燕帖木儿护送国玺,到漠北迎接明宗皇帝,朝廷赏赐给他虎符,并提升他为明威将军、大都督府副使,可惜后来也去世了。